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中华皮肤科杂志
编号:10290336
二甲胺四环素抗麻风杆菌活性及其治疗多菌型麻风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沈建平 李文忠 王荷英 魏万惠 叶干运 徐远鲲 黄文标 刘凤梧 冉顺鹏 杨富贵

    单位:210042 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沈建平 李文忠 王荷英 魏万惠 叶干运 徐远鲲);云南省皮肤病研究所(黄文标 刘凤梧);文山州皮肤病研究所(冉顺鹏 杨富贵)

    关键词:

    中国皮肤科杂志980328 国外文献报道[1,2]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 MINO)有较强的抗麻风菌活性。为此我们于1994年开始对国产MINO进行了抗麻风菌活性 研究和短期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动物实验

    (一)试验药物:MINO为四川省重庆制药七厂生产(批号940501)。
, 百拇医药
    (二)MINO抗麻风菌活性研究:选择4~5周龄,体重18~24g的CFW小鼠,于双后足垫皮内接种 0.03ml菌悬液(含1.0×10条麻风菌),后将小鼠分成对照组(喂不含药饲料),MINO 25mg/k g每周管饲1次和5次组,MINO 50mg/kg每周管饲2次组和利福平(RFP)10mg/kg每周管饲1次组 。MINO按有效剂量以95%乙醇溶解后加水稀释成0.75%(0.75mg/0.1ml)和1.5%(1.5mg/0 .1ml)浓度,于小鼠接种麻风菌81天后管饲给药,并每月根据小鼠体重调整药量。给药60天 ,停药时及以后,定期处死各组小鼠,检查各组小鼠足垫内麻风菌数量,比较治疗组和对照 组麻风菌繁殖到105.5/足垫时间,其差值为药物干预推迟麻风菌生长的时间,如麻风菌推迟生长时间大大超过投药时间和停药后药物排出时间之和,则认为该药有显著抗菌活性或不完全杀菌活性。

    二、短程临床试验

    1.病例和疗期:病例为云南省文山州新发或复发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患者,共14例。其中复发患者7例(DDS单疗复发6例,MDT后复发1例),新发患者7例,均为男性。临床分型为BL10例,LL4例,疗前BI均在3.80以上。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7.14±12.11岁,平均病期17 .7±24.0个月,其中新发患者病期为8.3±3.5个月,复发患者病期27.1±32.0个月。所有病例均住院治疗,每日1次监服MINO 100mg,每周服6天,疗程3个月。试验结束后即给予标准W HO/MDT多菌型方案治疗。
, 百拇医药
    2.观察方法:疗前患者均作麻风菌素试验,尿液DDS测定,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并 详细询问病史,以往治疗和麻风反应情况,作详细临床体检,作皮损绘图和照相。治疗开始后每月进行临床评分和复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疗前和治疗开始后每月作6个部位的皮肤查菌,观察形态指数和细菌指数变化。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于同一类型皮损处作活检,观察组织形态指数(HMI)和对数组织指数(LHI)。

    三、结果

    (一)MINO的抗麻风菌活性:对照组小鼠在接种麻风菌后140、205、265、325、385天时,足 垫平均菌量分别为5.95×105、1.72×105、2.34×105、2.93×105和1.5 ×105,MINO 25mg/kg每周5次组小鼠足垫平均菌量则分别为0、8.72×104、3.63× 105、1.96×105、2.76×105,MINO 50mg/kg每周2次组小鼠分别为0、3.06×1 05、2.84×105、2.95×105、5.20×105,RFP 10mg/kg每周1次组小鼠至实 验结束,鼠足垫始终未检出麻风菌。在接种后140、175、205天时,以MINO 25mg/kg每周5次 治疗的小鼠收获菌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小鼠。通过计算,MINO 25mg/kg每周5次和50mg/kg每周 2次给药,分别推迟麻风菌生长144天和85天,提示MINO有显著的抗麻风菌活性,但抗菌活性 低于利福平。
, 百拇医药
    (二)短程临床试验:14例患者疗前均见活动性皮损,其中8例可见到较多散在分布的结节、 斑块,其他病例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或浸润性红斑。治疗7天时,8例患者结节和斑块有软化,表面皮肤有皱缩现象。治疗1个月时面部、躯干、四肢小结节消退变平,大斑块、皮下结节进一步软化变平,浸润减轻。疗程结束时,结节、斑块完全消退,弥漫性浸润肥厚显著减轻。14例患者疗前临床平均评分为20.00±7.75,治疗3个月时降为13.79±3.53,与疗前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t=4.1285,P<0.01)。

    实验室检查:14例患者疗前皮肤查菌平均BI为4.48±0.52,治疗3个月时降为4.18±0.6 0,下降了0.3,与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3.7186,P<0.01),疗前 平均MI为8.29±3.29%,治疗3个月时降为0。组织病理检查示疗前平均HMI为5.71±3.75 %,治疗3个月时降为0。对数组织指数疗前平均为4.30±0.74,治疗3个月时降为3.99±0 .63,但统计学处理未见显著性差异(t=2.1093,P0.05)。
, 百拇医药
    疗前所有病例麻风菌素晚期反应,尿DDS测定均阴性,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治疗2 个月时有2例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轻度升高,但治疗3个月时所有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 能均正常。

    疗前无1例患者有麻风反应,治疗0.5个月和1.5个月时分别有1例发生2~3个皮肤麻风结节 性红斑,另有1例于治疗2个月时发生轻度皮肤Ⅰ型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反应均很快控制,未中断抗麻风治疗。

    疗程中所有患者皮损均发生暗褐色色素沉着,以光暴露部位更明显,色素沉着最早见于治疗 1周时,随疗程延长有加重,但无自觉症状。未见其它与药物明显有关的不良反应。

    四、讨论

    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药物,进一步缩短疗程是未来麻风化疗的目标。本研究采用动力法, 在小鼠接种麻风菌81天时,以MINO 25mg/kg每周管饲5次及50mg/kg每周管饲2次,给药60天,分别推迟麻风菌生长144天和85天,提示MINO有显著的抗菌活性。MINO 50mg/kg每周2次给药,尽管也有一定抗菌活性,但不如25mg/kg每周管饲5次抗菌活性强,这一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1,2]相似,也为MINO不适宜用于临床间歇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中以MINO 100mg/d治疗14例多菌型患者,疗程3个月,各种指标均与国外研究报告 相似。临床进步最早见于治疗1周时,与Gelber等[3]和Ji 等[4]的结果相似。
, 百拇医药
    关于MINO试验中麻风反应频率,本研究中分别发生2例轻度麻风反应和1例轻度皮肤Ⅰ型反应 ,其反应频率及程度也与国外文献报道[3,5]相似,提示MINO 治疗者中麻风反应似乎相对较少,程度较轻,但准确的反应频率尚需观察更多的病例才能确定。本研究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但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暗褐色色素沉着,在光暴露 部位皮损处较明显,程度比氯苯吩嗪轻,无自觉症状,与Fajardo[5]观察的结果相似。总的来看MI

    NO在临床上不良反应轻微,提示该药是一个较安全的药物,其较强的抗麻风菌活性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该药作为麻风化疗替代药物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Ji B, Perani EG, Grosset JH. Effectiveness of clarithrom ycin and minocycli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against experimental Mycob ac terium leprae infection in mice.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1,35∶5 79-581.
, 百拇医药
    2 Xiong J, Ji B, Perani EG, et al. Further study of single doses of clari thromy cin and minocycline against Mycobacterium leprae in mice. Int J Lepr,1994,62∶37-42.

    3 Gelber RH, Fukuda K, Byrd S, et al. A clinical trial of minocycline in lepromatous leprosy. Br Med J, 1992,304∶91-92.

    4 Ji B, Jamet P, Perani EG, et al. Powerful bactericidal activities of cl arithromy cin and minocycline against Mycobacterium leprae in lepromatous leprosy. J Infect Dis, 1993,168∶188-190.

    5 Fajardo TTJr, Villabermosa LG, et al. Minocycline in lepromatous lepr osy. Int J Lepr, 1995,63∶8-17.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