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广东医学
编号:10290351
视网膜母细胞瘤5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林静君 周忠夏 李虹霓 郑康铿 黄奕霞

    单位:(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眼科 515031)

    关键词:

    广东医学000565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具有遗传性与家族性,预后不佳,以眼球摘除为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于1986~1996年间收治RB 50例52眼,现就其病理及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RB患者50例52眼,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5岁。右眼28眼,左眼24眼;其中眼球摘除46眼,眼内容剜除4眼,手术加放疗10眼;第1胎患病者16例,有家族史1例,全部经病理检查确诊Rb。
, 百拇医药
    1.2 病理分析 全部标本经体积分数为10%的甲醛固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石蜡切片,在奥林巴斯(Olympus Bx50)显微镜下观察,50眼RB病理检查后病理分型以未分化居多(38眼),表现为:瘤细胞密集成团,弥漫分布,细胞细而圆,浆少核大,深染,细胞间质极少,常见大片坏死;分化型12眼,表现为:瘤细胞围绕着中央圆形或卵圆形腔,放射状排列呈菊花团,瘤细胞核位于中央腔的远侧端,腔面的细胞膜互相连接成界膜,并有短突起自界膜伸向腔内。本组病例视神经未浸润23眼,瘤细胞向视神经浸润27眼(其中9眼视神经断端未浸润),3眼合并视网膜脱离,1眼合并视神经坏死,4眼球后组织浸润。临床分期:Ⅰ期1眼,Ⅱ期22眼,Ⅲ期23眼,Ⅳ期4眼。

    2 讨论

    RB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核层原始细胞的恶性肿瘤,是眼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具有遗传及家族性。

    2.1 症状年龄与诊断年龄 文献报道RB症状年龄平均21.75个月,诊断年龄平均24.32个月。本组患者最早发病年龄于出生后半个月发现,最迟症状为4 a 3个月发现。诊断年龄最早2个月,最迟5 a,症状年龄平均为17.8个月,诊断年龄平均27.5个月,与文献报道相近。由于婴幼儿不善于表达,未能及时反映早期病变的症状及体征,经家长发现后就诊,以致多数病变为Ⅱ期以上,本组患者Ⅰ期就诊仅1例,眼内病变为1.12 cm×0.93 cm;最迟就诊者为发病后4 a,肿瘤向外生长,穿破眼球,呈巨块状菜花样改变,表面坏死,溃破,反复流血流脓,面积达10 cm×8cm×6cm,患儿终日低头、弯腰、坐位,已近恶液质方来求治。
, 百拇医药
    2.2 遗传及家族性 本组患者中有一典型家族史,兄弟5例中3例患相同眼疾,2例在外院手术治疗,已夭折。父母非近亲结婚,未发现类似眼疾。由于出生于偏僻乡村,未能做有关染色体及遗传学方面的检查与分析。

    2.3 临床症状分析 本组病例中以黄瞳为就诊主要症状有40例,占80%(伴瞳孔散大34眼,伴有高眼压45眼,伴斜视21眼),以前房积脓眼内炎就诊2例,以菜花样肿物就诊1例。其中1例还同时患有多发性肺囊肿,除眼内炎2例及菜花样肿物1例外,其余患者均作CT或扇型超声波检查,显示眼内不均质占位性病变,95%以上有钙化灶,通过CT或扇型超声波检查可以了解眼内肿物与眼外肌、视神经及眶内组织的关系。

    2.4 治疗及预后 本组50例52眼,其中双眼患者2例保留较轻的1眼,余50眼中46眼眼球摘除,4眼眶内容剜除(1眼菜花样肿物姑息切除)。1例术后1周出现癫痫,发生颅内转移,出院后生存不足2个月。大部分患者复诊时装上义眼后失访。仅有10例患者眼球摘除后加放射治疗有定期随访记录,该组患者中5 a生存3例,10 a生存1例,2 a死亡5例(与肿瘤球后组织浸润有关)。由此反映RB患者一旦发展为眼外期,5 a生存率很低。

    黄奕霞

    收稿日期:1999-11-08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