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重庆医学
编号:10292674
肠套叠的大肠镜诊断及处理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程绪碧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400016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285 普外科临床工作中,肠套叠并不少见,但经大肠镜检查明确诊 断者不多。作者所在医院从1990~1999年大肠镜检查7625例,发现肠套叠5例,检出率仅 为0.66‰。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42~75岁。5例均为回肠结肠型套叠,其中4例因 回肠末端肿瘤为诱因导致继发性肠套叠,大肠镜检查病理诊断为回肠腺癌,与手术切除后全 瘤送病检诊断一致;1例75岁老年患者为原发性肠套叠,大肠镜检查时在升结肠肠腔内可见 套入的小肠,套入长度在10~30cm不等,粘膜较结肠粘膜红润,可见环行粘膜皱襞,在电子 肠镜下还可见小肠粘膜呈明显的绒毛样。4例继发性肠套叠患者,肿块均位于套入小肠的顶 端,肿块约2cm×3cm大小,表面凹凸不平,多被胆汁染成橄榄绿色,局部可有糜烂或溃疡形成。
, http://www.100md.com
    检查中,经大肠镜注气加压后,有3例肠套叠得以解除(其中:2例继发性和1例原发性),复 位后肠镜经回盲瓣继续追踪至末端回肠。2例继发性患者,在肠镜插入回肠末端20~30cm范 围内又观察到肿块。原发性患者随访三年未再复发。5例肠套叠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表 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呈阵发性,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常可自行缓解。当套叠 时间较久,不能自行解除者,腹痛转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腹部检查时,有3例在脐右 上方能扪及有一定压痛的肿块。

    讨论:肠套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患者,但以婴儿和儿童最多,约占所有肠套叠的90%, 成人肠套叠仅占10%。肠套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是由于肠蠕动失去 其节律性和肠管环状肌的持续性痉挛所致。成人肠套叠大多是继发性。肠壁的原发灶常为肿 瘤、息肉、肠淋巴组织增生、肉芽肿以及憩室等。本组4例继发性肠套叠患者,其肠壁的原 发灶均为腺癌。肠套叠还可分为小肠型、回肠结肠型和结肠型;纯小肠型和纯结肠型较少见 。本组5例均为回肠结肠型,可能与回盲瓣口相对较狭小,而环状肌相对较发达有关;肠管 一经套入,即不易解除。肠管套入后迅速肿胀变硬,不易移位,套叠的增长在于其颈部的移 动。套叠的病理改变发生在套入部,而套叠鞘部一般是正常的,肠管套入后,肠系膜亦被带 入,系膜血管受套叠颈部的压迫,引起血循环障碍,套入部先水肿,继而发生充血,并有血 性渗液至肠腔或腹腔。套叠持续过久,则不易复位,且能发生溃疡、坏死或穿孔。其病理改 变与绞窄性梗阻同。除急性肠套叠外,尚有慢性、复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年人,其发病原 因常与肿瘤有关,多呈不全性梗阻,故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而便血不多见。 由于套叠可自行复位,所以发作后检查常为阴性。大肠镜检查是诊断及处理肠套叠的有效手 段。检查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尽可能将大肠镜插入回盲部,甚至插入回肠末端,这 既可明确套叠类型,又可发现套叠原因,并且可通过肠镜采取组织送病检。在明确套入肠壁 没有发生溃疡穿孔或坏死的情况下,可通过肠镜注气加压使套入肠管复位。套叠解除后腹痛 立即缓解,手术得以择期进行。

    综上所述,成人肠套叠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其中又以小肠肿瘤居多。大 肠镜检查是诊断治疗肠套叠的有效手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