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1 > 何食为安
编号:11832859
食品的农药污染(3)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24日 何食为安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属于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残留期短的优点,对人的毒性比有机磷农药更低。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进入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肾、脂肪和肌肉组织中。在体内代谢迅速,经水解、氧化和结合等代谢产物随尿排出,24小时一般可排出摄入量的70%~80%。经皮肤和粘膜吸收量少而慢。在农田喷药及生产制造过程的包装工序中,皮肤污染的机会很多,应特别加以注意。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毒性作用机理与有机磷农药相似,也为神经毒。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酶活性中心丝氨酸的羟基被氨基甲酰化,因而失去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能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不需经代谢活化,即可直接与胆碱酯酶形成疏松的复合体。由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胆碱酯酶结合是可逆的,且在机体内很快被水解,胆碱酯酶活性较易恢复,故其毒性作用较有机磷农药中毒为轻。
, 百拇医药
    轻度中毒: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流涎、多汗及瞳孔缩小,血液胆碱酯酶活性轻度受抑制,病程较短,复原较快。

    重度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重度中毒出现肌肉震颤、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大量经口中毒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和呼吸抑制。中毒后不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去除

    瓜果蔬菜食用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可破坏残留的农药。随着温度升高,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分解加快。也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方法是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合成的农药,属中低毒性农药,对人畜较为安全。而且是迄今药效最高的杀虫剂之一。
, 百拇医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生产性中毒常发生于田间施药时个人防护不当,农药污染衣物及皮肤而引起。长时间皮肤吸收,口服可引起中毒。这类农药是一种神经毒剂,作用于神经膜,可改变神经膜通的透性,干扰神经传导而产生中毒。但是这类农药在哺乳类肝脏酶的作用下能水解和氧化,且大部分代谢物可迅速排出体外。中毒潜伏期短,经口中毒则大多在10分钟至1小时出现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 :经皮吸收中毒首发症状多为皮肤黏膜刺激症状,体、面污染区感觉异常,包括麻木、烧灼感、瘙痒、针刺及蚁行感等,常有面红、流泪和结膜*,用热水洗后感觉异常会加重。部分病例局部有红色丘疹样皮损。眼内污染立即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红肿和球结膜*。呼吸道刺激有喷嚏、流涕、咳嗽和咽*等。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多为头昏、头痛、乏力、肉跳(肌束震颤)及恶心、呕吐等一般神经和消化道中毒症状,但严重者也有流涎、肌肉抽动甚至抽搐,伴意识障碍和昏迷。个别病例有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炎、类花粉热哮喘(类枯草热哮喘),甚至类似过敏性休克等。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去除

    浸泡、清洗可清除农作物表面大多数拟除虫菊酯农药,用洗涤剂洗涤效果更好。阳光可使拟除虫菊酯类降解,在保证农作物不受损害的情况下,适当地曝晒,有助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去除。在阳光下,农作物中有机氯、有机汞农药残留也会下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