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心理健康 > 从心启程
编号:11901280
心理创伤的原因(10)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6日 从心启程
     外显记忆主要和海马体有关,是从三岁开始随着语言功能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记忆系统。外显记忆主要是叙述性记忆,包括用语言可以描述的记忆(narrative memory也称“事件记忆”),对自身生活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也称“自传体记忆”),对自身经验的记忆,词语意义的记忆等。外显记忆有时间概念,可以明确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外显记忆还有对经验进行判断分类,并前后关联的机能。要发挥外显记忆的功能需要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我们回想过去发生的事,能想起何时何地,与什么人发生了什么等细节和来龙去脉,这些都属于外显记忆。所以外显记忆对于“我是谁”这样的自我认识起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到三岁期间,海马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这段时间里记忆主要以内隐记忆的形态存储在右半脑的杏仁核中,并不存储于外显记忆。所以幼儿期的记忆不是以语言的形式,而是身体反应、情绪反应等内隐记忆。例如,幼儿期关于母亲的气味和母乳的味道都不能详细记清,但对此能感到安全感。人们也会莫名其妙地厌恶某种人,与他们刻意地保持距离,也会不知原因地对某些人产生好感愿意接近,这都是内隐记忆带来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种记忆系统会相互完善,发挥互相调节的功能,这时候人的思想就会变得更加成熟,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和行动。记忆的神经学研究表明,大部分精神治疗中需要将患者的无意识“意识化”。这种治疗其实就是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种记忆系统的神经回路连接起来。

    最近十年随着大脑学科的发展,关于幼年创伤对现在大脑活动的影响人们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创伤经验往往会引起大脑信息处理系统的麻痹,抑制储存日常记忆的海马体正常工作,而刺激储存否定记忆和情绪的杏仁核活跃运动。这样心理创伤记忆主要保存在了右脑的杏仁核中,成为内隐记忆。就是说创伤记忆以强烈的身体感觉、图像和情绪的形态储存起来,这种状态是碎片化的,不能转化为完整的叙事。患者经过了很长时间依然能切实地感受到创伤记忆,是因为记忆储存形态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内隐记忆。像这样由强烈情感感受到的创伤记忆转换为叙述性记忆是很困难的,所以患者往往无法向他人讲述创伤记忆。另外创伤记忆会因为点滴线索引起创伤原景重现,但有时候很难找到刺激记忆的原点。

    治疗心理创伤记忆的方法就是,将身体感觉、情感、图像等被分离的内隐记忆转换为外显记忆,即将情绪记忆、身体感觉记忆综合为叙述性记忆。其实记忆也可以认为是伴随着生活不断翻新的叙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