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心宽病自去
编号:12072337
性格决定命运:揭秘《黄帝内经》中的五类性格(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1日 心宽病自去
     少阴之人

    阴阳匹配关系为多阴少阳。其基本性格特点是:贪图蝇头小利,长存害人之心。有幸灾乐祸之心,见到别人有所失,就像自己有所得;常怀嫉妒之心,见到别人获得某种荣誉,自己反而感到愤?不平。这类人的心理健康也处于一般水平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五种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虽然性格本是人的天性,但环境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比如对女性而言,压抑的环境让人觉得窒息,使她们的性格抑郁寡欢,性格孤独。但是,为了生存,她们的性格也会随着环境、地位、时间的变化而变得坚韧起来,如果为了名利、权力而变得狡诈、贪婪、凶狠,其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也就是说,性格的改变,环境是原因之一,自身意志、心志是最主要的。所以无论你属于“五态人”中的哪一态,修炼自己的良好性格都是很有必要的。

    杨力启示:

    智商固然重要,但性格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更为重要。对于成功的奋斗人生来说,具备一种良好的性格比任何其他条件都更为关键。命运并非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只是性格的反光。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性格。性格改变了,命运也就随之改变了。塑造性格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应好好把握!
, 百拇医药
    “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黄帝内经》养生观

    上苍是基本公平的,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就好比中医的阴和阳。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阴阳总是相伴相随,不可分割的,这也应了“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健康养生理念。

    在《黄帝内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思想,即“天人合一”,认为有关心理健康的思想,“和谐”是最重要的。其具体内容可归纳为情志和谐适中、欲求适度、认知和谐、个性和谐、心理与环境和谐、心身和谐等。大凡懂得养生的人,都懂得“天人合一”、“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健康养生理念。

    万物之中,人为最灵,能够认识掌握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妄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进而对自然万物付出关爱和保护,对自己修炼到心身合一。那么,这样的人绝对是个智者,是个聪明的健康人。

    其实,我们都应该学学道教派的人士。道家人绝对都是“天人合一”和“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健康养生理念的推崇者和拥护者。道教的建筑环境都符合“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我们所看到的道教宫观,无论是在山林之中,还是在都市、城镇,都十分注意殿宇建筑之间的协调,注意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山林之中的道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周边环境,所以道观内外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植被青翠,这是道教对自然的关爱和保护的具体体现。即使是一些处于闹市红尘之中的道观,仍然是世人公认的清心宜人的净土,环境优美的净地。因为,道教认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万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生存必须的条件。如果没有自然万物与人和谐共生,人类也不可能独立存在下去。这是自然万物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也是道教“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当然我们不是提倡人人都去信奉道教,但是我们应该学习道教的这种“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自然养生精神。要遵从一定的自然法则,从而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境界,有益于滋养我们的身心。
, 百拇医药
    除了学习道教的养生理念,作为普通人,我们更应该从自身的心境中来修整“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健康养生理念,注重身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我有一朋友,原本是某学校里的校长,身体一直很好,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被免职,成为普通员工,他的心理就特别不平衡,认为是有些人故意整他。面对荣誉的失落和岗位的调整,他几乎天天抽烟喝酒,郁闷之极,无心工作。结果不到一年,就因为逐渐加重的胸闷最后被确诊为胸腔占位性病变,原发症不明。应该说,他的患病和心态的严重失衡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上苍是基本公平的,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就好比中医的阴和阳。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阴阳总是相伴相随,不可分割的,这也应了“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健康养生理念。对周围的人和事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同时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乐观地面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如此,我们才能重新振作,并通过努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现在的时代,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不断增大。青少年有繁重的课业负担;年轻人有养家糊口的重任,还有很多人要面临就业、创业、买房子等巨大压力;中年人则上有老下有小,肩扛着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重担,且人到中年身体又处在“多事之秋”;老年人看似没什么压力,但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容易生病,多少也有面对死亡的恐惧。总之,人在世一辈子,时时刻刻都会紧绷着一根弦,这是事实,我们也无须回避,但这根弦不能绷得太紧,否则对健康有极大的损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