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编号:12071629
手舞足蹈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日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手舞足蹈出自于《诗经》,原文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呢?在黄淮平原这个地区,物产丰富、湿气偏重,人们经常不用太多的劳作就能有收获,而且收获的东西很多,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是由于不运动,就导致了消化功能出现了缓慢停滞。怎么治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是所谓的导引。导引也就是通过活动自己的肢体,去导引自己的气血使之流动,所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居处环境、遗传体质都决定了发自内心的歌舞是最适宜我们的保健方式。

    我们中国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环境,去学会手舞足蹈,来调节自己的身体健康。

    古时的养生、治病,是先有“大舞”,在5000年前的陶盆上绘有类似练动功的“舞”,在4000多年前《尚书》和秦《吕氏春秋》里有中原地带发大水的记载,当时的人们受了湿气后“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之后的古籍也记载了以舞祛病和导引、按跷、吐纳等养生治病的办法。流传下来的八段锦、五禽戏等动功即是由“舞”发展起来的。武术的武也源于舞,只不过其攻击、战斗的意味更重一些。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来看,比起其他民族来说,汉族并不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换句话说,我们显得过于含蓄,过于拘谨,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过分压抑,无法伸张或不去宣泄。也许有人会举出大秧歌、舞龙灯、跑旱船和信天游、二人转来证明我们也能歌善舞,但是我们的歌舞大多是程式化、仪式化,以至于僵化,失去了歌舞的原意。比汉族还不如的估计就是日本歌舞,其舞蹈感觉更僵化死板,不是流露舞者的内心,而是复制前人的规矩、套路。

    舞蹈可以疏导情绪、养生保健;相反的,如果束手束脚,就会压抑身心。

    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就不一样。藏族的舞蹈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旋子,左手和左脚、右手和右脚一起舞动,简单地说就是顺拐。如果正常生活中这么行走,自己肯定会觉得别扭,别人会觉得可笑。可是在藏族舞蹈中反复出现这个动作,却是给人美的感觉,舞者也自觉舒畅。这样跳舞,估计偏瘫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低。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舞蹈中也洋溢着奔腾豪放的情绪。可能是经常驾驭马的缘故,蒙族舞蹈中摇肩的动作非常多,甚至显得夸张,估计蒙古族肩周炎的发病率不会太高。维吾尔族的舞蹈以扬手、转腰、平移脖子为特点,想想一个平素束手拘谨,颈肩腰背僵硬的人会是怎样的心态,就会明白维吾尔族舞蹈的治疗作用了。

    儿童时期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生动活泼。但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是两手交叉放在背后,挺胸抬头去听课的。这样的拘束压制,老师倒是省事了,可是谁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课间休息10分钟,本该是孩子们嬉笑打闹放松的时候,可是现在的很多学校怕出事担责任,干脆撤除了单杠、双杠,禁止孩子们攀爬、奔跑,连说话的声音都做了限制。这样的学谁还想上呢?

    除了孩子,大人们也可以通过手舞足蹈来疏导情绪。春天来了,可以早早起来,到公园跟随晨练的人们,学习一下舒缓轻柔的舞蹈,在音乐节拍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可以起到药物和理疗、心理疏导起不到的效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