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预防&卫生 > 别让误诊害了你
编号:11840123
不能用“上火”来解释一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9日 别让误诊害了你
     “上火”是一个特别容易“粉饰太平”的概念。比如口腔溃疡,一般人都觉得是“上火”了。对于口腔溃疡的同时还有口臭、大便干燥,原来身体就比较壮实,因为贪吃油腻、辛辣而引起,确实属于“上火”。这种人吃点“黄连清胃丸”,泻泻肚,“火”就消了。但是如果口腔溃疡持续时间很长都不好,而且还规律发作,就要谨慎了,至少不属于中医可以清的“火”,是虚火,吃去火药肯定会适得其反。对于这种慢性溃疡有个治疗经验,是把“六味地黄丸”的水丸含在嘴里,尽量和溃疡面贴紧。很多人效果不错,特别是体质很弱,看上去无“火”可上的女性,她们的口腔溃疡经常和月经周期有关。“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肾阴的经典方,是补药,能治好口腔溃疡,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口腔溃疡绝对不全是有“火”了。

    除此而外,很多难愈的口腔溃疡可能是口腔黏膜癌或者是白塞氏综合征的症状。比如口腔黏膜的恶性肿瘤,最开始是以“口腔黏膜白斑”的症状出现,一般无自觉症状,很多人觉得就是口腔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以颊黏膜口角处、舌尖、舌缘为多见。随着病情的发展,在黏膜上凸起白色斑块,似云雾状,境界清楚表面粗糙,有时发生溃疡糜烂。如果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一旦出现皲裂溃疡等现象时,就提示有癌变的可能。一般50~70岁的中老年人的口腔黏膜白斑最易癌变,而这个年龄的人一般都有一点自以为是的“去火”经验,常为误诊提供可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