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3 > 保养法张国玺谈中医养生
编号:11839599
中医溯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6日 保养法张国玺谈中医养生
     据记载,中医的创始人是轩辕黄帝。他命雷公、岐伯二人,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等,都详细地加以观察和记录,进行研究和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能治什么病为止,再把它正式整理出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华民族第一部医药著作——《祝由科》诞生了。后世人为了不忘黄帝的功德,综合了黄帝时期的名医的医术,定名为《黄帝内经》。实际上,这个传说仅代表了中医的起源和西医一样,都是来自人类对自然界最初的观察结果。

    中医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等治疗方法,到了周代,更是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甚至手术等治疗方法。《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多次给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并且发明了一种叫做“麻沸散”的麻醉用药。《三国演义》中也不吝笔墨,描写曹操因患有头风,招华佗入朝诊治:“操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尽管其后华佗遭曹操杀害,但我国医学在三国时期已经开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应该所言不虚。

    相关链接:其他著名医学成就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

    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明清以来,李时珍写成了《本草纲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