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803
富豪的心理.pdf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9日
第1页
第7页
第19页
第22页
第39页
第105页

    参见附件(6688KB,327页)。

     富豪的心理是作者根据真实采访超级富豪写的一本实录书籍,读者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富豪们的动机和想法,帮助你升华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

    富豪的心理内容提要

    本书是继《富人的逻辑》之后,齐特尔曼关于财富的又一力作!

    超级富豪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一套针对超级富豪的特定衡量标准从而使他们区别于其他人?他们善于做精心的规划?或者,他们的财富只不过是他们创业活动中顺手得来的副产品?是什么让他们取得巨大的财富成功,是天性所致还是后天养成?

    基于对德国45位超级富豪的半结构化访谈,本书旨在探索人格特征与成功创造财富之间的关联,并回答上述问题。以轻松易读的语言呈现了齐特尔曼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那些对21世纪精英代表的权力和思想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及时而又重要的书。

    作者在书中还探讨了机会或运气对成功人士的作用以及具有哪些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成功。作者认为,创业成功与创业者做出直觉性决策的能力密切相关,同时内隐学习对企业家非常重要。

    富豪的心理作者简介

    雷纳·齐特尔曼博士,历史学和社会学双博士。德国《世界报》(Die Welt)高级主编,曾在柏林自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院(Central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工作。过去十几年,齐特尔曼一直是德国领先的地产行业传播顾问公司所有者和成功的地产市场投资人。他曾著书21部。《富豪的心理》的内容主要基于他的博士毕业论文。

    富豪的心理目录预览

    第一部分 回顾现有研究、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术财富研究评述

    第二章 定义财富精英

    第三章 创业研究评述

    第四章 行为经济学和学习理论引发的问题

    第五章 机会扮演什么角色

    第六章 意向性性格特征:大五类人格及其他

    第七章 方法论

    第二部分 采访45位超级富豪

    第八章 采访的结构与主题

    第九章 性格形成时期

    第十章 自主创业的动机

    第十一章 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目标吗?

    第十二章 金钱对你意味着什么?

    第十三章 销售技巧的重要性

    第十四章 乐观主义和自我效能感

    第十五章 风险偏好

    第十六章 做决策依靠直觉还是分析?

    第十七章 大五类人格特征

    第十八章 对抗性和宜人性

    第十九章 不墨守成规:“逆流而上”

    第二十章 应对危机和挫折

    第二十一章 结论

    富豪的心理截图

    作者简介

    〔德〕雷纳·齐特尔曼博士

    (Dr.Dr.Rainer Zitelmann)

    历史学和社会学双博士。德国《世界报》(Die Welt)高级主编,曾在柏林自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院(Central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工作。过去十几年,齐特尔曼一直是德国领先的地产

    行业传播顾问公司所有者和成功的地产市场投资人。他曾著书21部。《富豪的心理》的内容主要基于他的

    博士毕业论文。

    改、加工、传播自负法律后果。

    究本书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对本书有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任何对本书籍的修

    ISBN:9787520121485 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德】雷纳·齐特尔曼

    书名:富豪的心理:财富精英的隐秘知识

    C O P Y R I G H T

    前言

    简介

    第一部分 回顾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1章 学术财富研究评述

    第2章 定义财富精英

    2.1 谁是经济精英?

    2.2 习性对于成为经济精英所起的作用

    第3章 创业研究评述

    3.1 桑巴特、熊彼特与柯兹纳的企业家角色

    3.2 美国和德国对企业家人格特征与目标设定的研究

    第4章 行为经济学和学习理论引发的问题

    4.1 “直觉决策”和直觉的作用

    4.2 乐观与过度乐观

    4.3 风险认知与风险评估

    4.4 不墨守成规

    4.5 外显学习、内隐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4.6 财富成功与正规教育

    第5章 机会扮演什么角色

    5.1 偶然的作用

    5.2 幸运——对嫉妒的无意识防御

    5.3 用幸运和巧合阐释成功

    第6章 意向性性格特征:大五类人格及其他

    第7章 方法论

    7.1 定量方法在财富学术研究中的局限性

    7.2 目标受访者群体的定义及组成

    7.3 选择指导性访谈法的原因

    7.4 精英采访中的社会赞许偏差问题

    7.5 转录方法

    7.6 假设法的本质

    第二部分 采访45位超级富豪

    第8章 采访的结构与主题

    第9章 性格形成时期

    9.1 社会背景

    9.2 早期影响及职业规划

    9.3 与父母的关系

    9.4 中小学和大学

    9.5 体育运动

    9.6 创业生涯早期

    第10章 自主创业的动机

    10.1 “我可能永远当不了员工”

    10.2 “这些公司的办事效率太低了”

    10.3 “我从来没想过给人打工”

    第11章 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目标吗?

    11.1 “如果把目标写下来,今后就可以核对”

    11.2 “财富只是碰巧获得的”

    第12章 金钱对你意味着什么?

    第13章 销售技巧的重要性

    13.1 “不管做什么,销售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

    13.2 “说‘不’不一定表示拒绝”13.3 成功的销售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第14章 乐观主义和自我效能感

    14.1 “只要你有能力,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14.2 “我从不抱怨问题,而是寻求解决办法”

    14.3 “他沉醉于自己的成功”

    第15章 风险偏好

    15.1 风险等级

    15.2 控制的错觉:“我正坐在驾驶座上”

    15.3 “无疑,我想的事情比以前多”

    第16章 做决策依靠直觉还是分析?

    16.1 “直觉意味着你只是不确定”

    16.2 “你不能让一个审计师去分析人的性格”

    16.3 分析的作用

    第17章 大五类人格特征

    第18章 对抗性和宜人性

    18.1 对大五类人格测试的必要修正

    18.2 随和的受访者

    18.3 有冲突倾向的受访者

    第19章 不墨守成规:“逆流而上”

    19.1 “我就是要和其他人想的不一样。”

    19.2 “我不走寻常路”

    第20章 应对危机和挫折

    20.1 “表面上我很忙,但我的内心是轻松自在的”

    20.2 “不要推卸责任”

    20.3 “你能顺利渡过难关”

    20.4 “回首往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5 “考试后第二天,我什么都忘了”

    第21章 结论

    21.1 概要

    21.2 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附录

    45场采访的指导问题

    大五类人格测试

    参考文献文前辅文

    The Wealth Elite

    2017 Dr. Dr. Rainer Zitelmann,All Rights Reserved

    First published in Germany in 2017 under the title “Psychologie

    der Superreichen” by Finanzbuch Verlag,Munich,Germany

    Translated into the Simplified Chinese Language with arrangements

    from Maria Pinto-Peuckmann,Literary Agency,World Copyright

    Promotion,Ulmenstr. 33,86016 Kaufering,Germany

    本书由作者独家授权中文简体版由我社出版发行。前言

    大量与“创造财富”有关的畅销书,印证了有不少人对此话题感兴趣。但奇怪的是,学者们对此似乎并

    没那么感兴趣。此类畅销书我读过许多,虽然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目前缺乏对这一主题的经验性或

    学术性研究,这个需要填补的空白一直令我感到遗撼。几年前,我自己研究并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话题的

    书——《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Reich werden und bleiben:Ihr Wegweiser zur finanzi

    ellen Freiheit)[1]

    ,那时我才意识到关于各种致富途径的第一次学术调查早已展开。然而,与这一主题相关

    的作品主要关注那些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或生活较为富裕的人。

    对那些真正的富人和超级富豪——拥有数千万或上亿财富的人的学术调查的缺位,反而更受人瞩目。

    为了研究本书,我成功地说服了45名富人接受采访。虽然以任何客观的标准来判断,他们都非常富有

    ,但大多数人都不会自称为“超级富豪”。其中一人甚至这样对我说:“我并不那么富有,还有很多人比我富

    有得多,比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指出,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有几百人都比他富有得

    多。这并不是假装谦虚,而仅仅证明了这类富人的共同倾向,就是拿他们自己“和那些处于最高地位的人”

    做比较。我忍不住提醒他,还有73亿人比他更穷。

    无一例外,受访者均为企业家或投资人。在采访之前,我研究了大量文献,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美国

    创业研究领域,以此寻求灵感,期望能为本书找到合适的问题。非常感谢受访者的坦诚相待。我曾向其中

    的一个人发送了采访中最重要部分的摘要,他写信告诉我:

    在阅读采访记录时,很多时候我对自己的话都感到相当震惊。不过这些话肯定都是我说出来的……相

    信你所记录的内容将我的性格描述得相当准确。未来,所有这些都将指导我做事。就如同你用胶片记录下

    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反应。

    采访是于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面对面完成的,每次持续时间为一小时到两小时。采访记录有整整174

    0页。此外,每位受访者(只有一人例外)均参与了一项由50个问题组成的性格测试。

    采访结果详见本书第二部分。对这些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215页开始阅读。本书的第二部分

    无疑更有趣,即使受采访的学术性所限,某些调查结果也必定会让你莞尔一笑。第一部分是针对那些对创

    业和财富的学术研究感兴趣的人和那些想对当前学术讨论了解更多的人,概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尽

    管如此,想要完全了解第二部分内容,阅读第一部分内容并非必不可少。

    采访并探讨了富人表现出的个性和行为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的书籍,无论是通俗的入门书,还是学术

    著作,都偏向于提高读者的期望值,而其中许多人都在寻找致富的见解、指南或秘诀。无疑,我的受访者

    透露了他们的行为模式、性格特征和策略,这些能帮助他们积累财富。然而,畅销的创造财富类文学作品[

    2]

    做出了错误假设,即认为只要找出富人间的相似性,就足以制订一劳永逸的致富计划。

    我的受访者们都已获得巨大的财富,他们对问题的回答表明,本书所述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模式已在他

    们非凡的经济领域的成功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是一个基于定性社会研究方法的课题,因此,采访主体不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答案没有在由非富人组成的对照组里被验证。

    这里所描述的行为模式有助于这些特定人士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极为相似的行为模

    式,如高风险偏好、目标明确、重点清晰、与大多数人的意见背道而驰以及根据直觉做决定,也能导致失

    败。我的采访也证明,十有八九这些人已经能够将自己的成功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巩固和提升自己

    的财富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最终学会了控制自己与生俱来的、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偏好。否

    则,最初使他们成功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很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失败。这样一来,他们可能

    没有机会参加这个或其他任何针对成功人士的研究了。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读者应对本书进行全面思考

    ,特别是第21章中关于本次研究结论局限的高质量评论。

    这项研究结果最初于2016~2017年的冬季学期提交给了波茨坦大学经济与社会科学学院作为博士论文

    ,并获得了“优等论文”的荣誉。在此,我要对教授兼博士沃夫冈·劳特巴赫(Prof.Dr.Wolfgang Lauterbach)

    表示感谢,是他发起本次研究并在此过程中给予我指导。“德国的财富”是他的研究项目,这是第一个解决

    德国财富起源的实证研究项目,也是第一个把我引入财富学术研究领域的项目。我也要对教授兼博士盖德·

    赫伯曼(Prof.Dr.Gerd Habermann)表示感谢,他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指导,并提供了一些与受访者接触的

    机会。

    雷纳·齐特尔曼(Dr.Dr.Rainer Zitelmann)

    [1] Rainer Zitelmann,Reich werden und bleiben:Ihr Wegweiser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Munich:Finanz

    Buch Verlag,2015).(雷纳·齐特尔曼:《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李凤芹译,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 T.Harv Eker,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Mastering the Inner Game of Wealth(New York:Harper

    International,2007);Martin S.Fridson,How to Be a Billionaire:Proven Strategies from the Titans of Wealth

    (New York:John Wiley Sons,2000);Napoleo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and Revised Edition(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Robert T.Kiyosaki and Sharon L.Lechter,Rich

    Dad Poor Dad:What the Rich Teach Their Kids about Money that the Poor and Middle Class Do Not!(New Yo

    rk:Tech Press,Inc.,1998);Bodo Sch?fer,Der Weg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In Sieben Jahren die erste Milli

    on(Frankfurt-am-Main:Campus Verlag,1998).简介

    2015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所有亿万富翁中,1995~2014年白手起家的人所占比例从43

    %上升到66%。[1]

    这一趋势引发了对个人得以发展并加入财富精英行列所依赖的人格特质和策略的探讨。

    近年来,财富研究学科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此话题的博士论文和论文集已发表不少。研究中的一个

    空白与本书中提到的“财富精英”或“超级富豪”(UHNWIs)这一群组有关。这些人已经积累了几千万或数亿

    净资产。几乎没有任何发现涉及这个群体内的财富创造,也没有涉及使他们在经济上获得成功的人格特征

    和行为模式。

    此外,学术界的财富研究者迄今还未充分涉足另一个研究领域,即创业研究,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创业研究的结果也引起了学术界财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正如第1章所示,大多数富人都是通过创业变得

    富有的。特别是,学术界的财富研究者们迄今未能充分开展关于特定人格特征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的广

    泛研究。

    本书旨在填补这些研究空白。作者对受访者进行了45次采访,受访者的净资产最低为1000万到3000万

    欧元,有的受访者的净资产达数亿欧元,有的受访者的净资产最多甚至达数十亿欧元。23的受访者拥有300

    0万至10亿欧元的净资产。绝大多数亿万富翁都是白手起家的。该群体还包括这样一些以继承资产起家,然

    后一次次地使他们的财富成倍增长的超级富豪们。而财富主要来源于继承或馈赠的那些人士,与本书中探

    讨的研究问题无关。

    这些访谈是卓有成效的,因为最初在制定适当的访谈问题上我付出了大量努力。这涉及对各个领域包

    括学术财富研究、创业研究和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价。

    本书的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财富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这使读者了解采访问题是如何提出的。概述内容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描述了所提问题和研究方法。这种重新评价现有研究、提出研究问

    题和考虑适当研究方法的过程为确定后续访谈的指导方针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文献综述结果的细节讨论已超出本书简介的范围,本书第一部分对该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本次

    调查以超级富豪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这一关键问题为方向。采访问题的提出是为了了解富豪们的行为模

    式,并揭示态度和属性,它们是这些富豪经济上取得极大成功的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要了解受访者性格塑造的社会背景、性格形成期、教育情况与正规和非正规

    的学习过程。他们所受的正规教育与其后获得的财富程度有关联吗?或者非正式的学习过程(例如通过竞

    技体育或早期创业活动)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调查结果表明,创业精神在年轻人中是显而易见的。这些

    来自创业研究的发现能被证实吗?

    此外,有个问题值得探讨——是什么使创业者和投资者在人生中的某些时刻选择创业,而非在现有组

    织内继续工作,并且接受与这个选择相关的高风险。是不是正如一些研究所声称的那样,无法适应现有结

    构并融入等级制度才导致这些人创立自己的企业?

    目标设定在这些人的财富成功中起到了何种作用,这是一个同样重要的调查线索。畅销的财富创造类图书一致宣称,这些创业者和投资者首先在某一时刻确定了明确的致富目标,事实果真如此吗?或者变得

    富有只是作为自己创业活动的副产品?致富并非其最初和最重要的目标?

    这些人一旦变富,在财富提供的机会里,什么是他们最看重的呢?他们是否欣赏自己的经济自由与独

    立,或者说,安全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他们能负担得起美丽、昂贵的东西。尽管承受许多抱怨、嫉妒,但

    他们享有社会的认可。这一点有多重要呢?

    在这些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什么特殊能力和天赋能在他们的经济成功中起作用?考虑个人销售技巧

    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很有趣的。还有,这些人是如何做决定的?他们是以严格的理性分析为指导,还是以

    直觉或“天性”为指导?

    他们愿意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在创业初期与后期,扩大公司规模和继续创业时的风险偏好是否有差异?他们真的知道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与其他人一样吗?

    乐观与过于乐观所扮演的角色有直接关系。几乎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都认为自己非常乐观,但他们所

    谓的“乐观”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过于乐观可以导致企业家承担不合理的风险,那么他们想到的这些常在行

    为经济学中被强调的风险到了何种程度呢?

    最终,走自己的路,反对多数人的意见,甚至有时逆流而行,对这些个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处

    理冲突的能力有多重要?这个问题直接指向大五类人格特征: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以及宜人

    性。所有受访者中只有一个人例外,其余都完成了性格测试,用以衡量这些人的人格特征的发展程度。

    在身为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漫长职业生涯中,他们也必须克服危机和挫折。他们是如何在心理上应对这

    些挫折的?一般行为模式的存在与这些个体如何应对挫折有关联吗?

    这些问题的来源不同。除了学术财富研究领域之外,这些来源主要包括美国创业研究和行为经济学。

    此外,问题出自成功人士的传记与自传的评价——作者于2011年出版的一本书中的一个话题。[2]

    45位受访

    者似乎极有可能表现出一些相同和不同的行为模式。相同的行为模式会到何种程度?受访者的不同行为模

    式又会到何种程度?

    本项研究工作的主体,就是那些净资产达数千万或上亿的人,他们代表了这样一个小社会群体,即便

    是社会经济专家组(Socio-Economic Panel,SOEP)所用的20000个受访者样本,其数量也远远不足以得出

    理论上合理的结果。[3]

    为此,本研究排除了基于定量方法的标准化方法,而选择了一种基于引导性访谈的

    定性方法。这意味着需要确定一个作为访谈框架的架构,以保证预先确定的问题和话题会在访谈中被提出。

    这些引导型的采访尽力寻求与所谓叙述性访谈间的平衡。在访谈时,采访者为事情发展推波助澜,同

    时尽量避免不被卷入其中。采访者还为访谈提供标准化的方法,受访者在一个精确定义的顺序中会被问到

    同样措辞的问题。

    对公司高管和企业家的采访常常表明,当受访者只提供社会能接纳的答案时,采访者没有充分考虑其

    产生的方法论问题。然而,有一个真正的危险就是,习惯于在官方声明中发表积极言论的企业家们大部分

    会习惯性地说一些完美和精致的陈词滥调。问题的措辞越温和,采访者越缺乏批判,那么这种危险也就越

    大。如果采访者随后将采访记录发送给受访者以获得同意,那么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基于这些原因,作者

    决定进行引导性访谈,而不是要求受访者认可录制好的访谈记录。[4]

    本书第二部分所引用的语句尽可能忠

    实地翻译受访者最初的措辞,尽管为了可读性,在这个版本里进行了一些细微的编辑。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描述了研究现状,定义了此项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概括了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第二部分涉及

    对45位超级富豪的访谈及其评价。

    第1章讨论现有关于财富的学术研究现状,对最重要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中的空白做了概述。

    第2章着重考察许多精英研究中“经济精英”一词的用法和定义。此前对经济精英的研究,过于关注担任

    领导职务的在职高管,而几乎完全忽视了独立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经济精英应该分为两大类,这是有充分

    理由的。作为经济精英的一个独特子群,财富精英是本次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

    第3章介绍了创业研究的现状。早在20世纪初,就有作者探讨了创业现象,特别是维尔纳·桑巴特(Wer

    ner Sombart)和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强调了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如今,对企业家的心理研

    究较为广泛,特别是在美国,本书3.2节对此进行了探讨。这些努力集中于研究企业家个性的实质性发现。

    第4章涉及行为经济学和学习理论,它们与创业成功相关,都包括“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两种方法。

    内隐学习是学习“隐性知识”的基础,正如现有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它对企业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

    对这些超级富豪的采访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第1章至第4章中反复出现了许多话题。这些采访的问题和话题是从各种各样的来源中精心选择的,如果情况并非如现有研究所显示的那样,那将是相当令人惊讶的。其中的一些话题,如目标设定和不墨守

    成规,可以在早期创业研究中找到相关论述,在近期创业研究及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作品中则地位显著。

    第5章讨论了机会或“运气”的作用。这两个因素经常被成功人士提及,有不少研究认为这两个因素所起

    的作用远大于本书所提到的。成功人士强调运气或机遇,其中有哪些社会和心理学解释?

    第6章是关于人格理论的考察——特别是大五类人格特征。本章还讨论了作者对大五类人格理论之外的

    特征进行探究的原因,如风险偏好。

    第7章主要讲述了方法论。首先,这一章概述了各种可能的定性访谈方法,然后对选择引导性访谈作为

    最适合本研究的模型做出了解释。此外,对于社会赞许性偏差问题,研究中,发生在中企业家和精英们身

    上的这个问题时常被低估,本书也对社会赞许性偏差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第二部分涉及对超级富豪的45次访谈[5]

    及其评价。这些大量的材料是按主题编排的。受访者的回复最

    终被呈现出来,这是因为本项研究工作的一个关键目标是重现受访者的观点,与此同时尽可能洞察到他们

    真正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但是考虑到可读性,本版本对采访记录做了适当编辑。

    [1] Billionaires:Master Architects of Great Wealth and Lasting Legacies(UBS and PWC,2015),p.13.

    [2] Rainer Zitelmann,Dare to Be Different and Grow Rich(Mumbai:Indus Source Books,2012).

    [3] Markus M.Grabka,“Verteilung und Struktur des Reichtums in Deutschland,” in Reichtum,Philanthropi

    e und Zivilgesellschaft,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Michael Hartmann,and Miriam Str?ing(Wiesbaden:

    Springer VS,2014),S.31.

    [4] 采访摘要被发送给大多数受访者时,都明确而严格地要求不对采访摘要做任何改变(除非存在明确

    的事实错误的情况下,例如当一个错误的数据)。只有一位采访对象对采访摘要进行了大幅修正,但这些修正并没有改变原有叙述所要表达的意思。

    [5] 在本书第二部分,为方便识别,译者遵照英文原著,在涉及具体访谈内容时,在受访者后添加了序

    号,如受访者1。——译者注第一部分

    回顾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第1章

    学术财富研究评述

    经济学家艾琳·贝克(Irene Becker)在2003年时宣称:“关于什么构成财富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1]

    她点

    名批评了一点,即围绕财富的争论总是集中在收入上,而忽视财富本身。她强调:“只有当高净值收入与高

    水平的财富相吻合时,人们才能拥有足以使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财富地位,并且这个财富地位保证相关安

    全程度,这是一个人富有的一个定性特征。” [2]

    2002年,社会学家彼得·因布施(Peter Imbusch)说,不仅学术财富研究领域缺乏详尽的知识和信息,即谁应该被归为富人以及他们如何生活,“此外,即便对最基本的问题,我们的看法也不同:我们如何定义

    财富?一个人什么样才算有钱,我们怎么衡量他们的财富?” [3]

    与研究贫困问题相比,因布施抱怨学术财

    富研究领域的实证发现极其模糊、矛盾且不完善[4]。

    谈到自己声称的社会学失败,因布施认为,财富并不构成真正的社会学范畴,而富人过去从未被认为

    是社会学家可识别的研究对象。[5]

    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从数字上讲,上层阶级或精英阶层是一个相

    对较小的群体,因此社会学家把工作重点放在其他群体上是有道理的。[6]

    就其本身而言,这一论证不具备

    说服力。毕竟,社会学家经常对少数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其中许多群体里的人并没有比“富人”更多——无

    论人们如何定义该词。[7]

    因布施还说:“尽管对财富具体方面的调查多种多样,但必须指出的是,社会学至今未能将其研究重点

    放在财富上面。”他把这一点归咎于对财富的现有实证研究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以及“富人和他们的财富

    被证实是一个特别难处理的调查对象”这一事实。[8]

    因布施还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观点,即针对这个话题把研究兴趣和基于规范性价值判断结合起来。对

    财富的研究给社会学家带来了特殊挑战,尤其是因为它的规范性维度使这一领域特别容易受到描述性和判

    断性分析的干扰。[9]

    贝克尔和因布施这样的研究者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空白,但即使在十年后,继他们之后的研究者仍在抱

    怨学术界对“富人”缺乏关注。2012年梅兰妮·伯温-斯科梅兰布洛(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发现,“

    学者大都忽视财富这个主题……很可能没有哪个学科认为自己有责任从事财富方面的研究。即使在今天,对财富的研究也不是固定在任何一个领域,而是穿插于各个学科。” [10]

    但在未来,她希望关于财富的学术

    研究能够成为一门独特的、跨学科的学科。[11]

    虽然她的博士论文被认为是德国学术界关于财富实证研究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为弥补这一空白做出了

    重大贡献,但是直至今日其主张仍然被采用。此外,关于财富研究的大量论文已被收录进合集里,目前更

    多的项目正在进行中。财富学术研究包含了广泛的问题和研究策略,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几十年来,财富学术研究集中在财富分配平等的问题上,这些问题大多是从规范的立场出发的。这种

    方法并没有涉及调查个人财富的起源,而是往往具有明确的、具体的政治意图。它调查了财富是否“公平”地被分配到整个社会。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简要地讨论一下两部分别于1993年和2002年出版的论文集。1993年,欧内斯特-乌里奇·胡斯特(Ernst-Ulrich Huster)出版了一部论文集,名为《德国的财富,社会两极分化的受益者》(Wealth in Germany.The Beneficiaries of Social Polarization)。此论文集有一

    个统一的主题,就是不断抱怨财富分配不公。“以穷人为代价的财富和繁荣”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而

    另一篇文章的标题则是“财富是男性的,还用说吗!”编辑方大方承认:“当然,自由民主国家对每位公

    民的不公正的推定同样适用于高收入者和商业企业。”[12]

    通过使用这种语言,“富人”很明显被指派了

    被告的角色,因为即使“不公正推定”在德语原文中是一个口误,本应读为“无罪推定”,后者只对被控

    犯罪的集团或个人有意义。在2002年问世的《财富理论》(Theories of Wealth)这一文集的序言中,胡斯

    特和沃尔兹(Fritz Rüdiger Volz)表述道:“胡斯特的批判与财富和富人无关。他从政治和政治经济学视

    角的批评针对的是社会发展和企图从概念上、实际中和政治上将整个经济领域从其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参与

    、规范性话语基础及其对基本社会共识的依赖中分离出来的力量,从而提出经济学(和财富)服从一个受

    到新自由主义精神鼓舞的纯粹的经济逻辑和权力。”[13]

    上述两部论文集都是以“不平等”为视角论述财

    富分配问题的文集。而关于个人财富的积累问题几乎没有被主题化。这同样适用于三名瑞士社会学家在201

    0年出版的一本书——《富人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How the Rich Think and Act)。此书着重讲述富人的

    生活环境、税收政策和关于财富话题的理论方法。该书最具启发性的内容是对百万富翁进行的访谈。[14]

    访谈涉及一系列话题,包括受访者对近期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的看法、富人如何为自己的利益游说,以及如何创新和对社会负责等。[15]

    该书作者对与超级富豪财富来源相关主题的关注度非常低,书中只有

    寥寥几页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2.结合德国联邦政府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8年和2013年发布的四份关于贫穷与财富的报告, [16]

    实证研究已开始大范围展开并且相关作品已出版。然而,这项研究主要关注收入分配的趋势。在大多数情

    况下,富人主要指其收入相当于全国净收入2~3倍的那些人。

    3.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者开始研究财富和慈善之间的联系。在德国,本研究主要由托马斯·德鲁银

    (Thomas Druyen)和沃夫冈·劳特巴赫(Wolfgang Lauterbach)发起或开展,研究富人参与慈善事业的原

    因、目标和参与程度,如捐款、建立慈善基金会等。[17]

    托马斯·德鲁银将“财富学术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8]

    A.财富(社会结构研究)

    ·分布

    ·起源

    ·使用

    B.财富(文化研究)

    ·家族与企业网络

    ·社会参与度

    ·态度和生活方式

    C.财富心理伦理财富

    ·心理类型·人格特质

    ·同理心与道德

    上述1~3条与A~C条中所述的大部分问题与本书主题并无多大关联。本书并不致力于讨论与财富分配

    平等有关的问题,也不从上述几方面对“丰厚收入”进行研究。同样,关于富人的社会参与度或“财富与慈善”

    这个主题,以及富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问题,都未在本研究中进行明确讨论。因而,在此不必概述这些

    领域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的重点是“财富的起源”这个主题,梅兰妮·伯温-斯科梅兰布洛在研究中也讨论了这个主题。作为

    德国财富研究的一部分,她的博士论文在本研究领域内具有最强的实证基础,她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将在下

    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辅之以过去几年相关文集中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些文集也研究这一问题。

    梅兰妮研究的核心点是财富产生的来源及其背后的因素。财富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被认定为有偿工作

    或继承,而其背后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特征,特别是人格特质。[19]

    作为财富起源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的一

    个中心前提,也是被本书所采纳的,就是个人角色的重要性,即个人的人格特质和决策:“参与者和他们的

    个性特点是财富来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财富作为个人财富建设过程的结果,受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

    积极影响。因此,私人家庭财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但自由的过程,这种过程只作为家庭成员行动和决定的

    结果而发生。” [20]

    梅兰妮把她的方法与社会学流动性的研究区分开来。她的研究“重点是个人生活的发展,而不是代内比

    较”。因此,她的研究涉及的是代内而非跨代的流动过程。可以这样说,她相信:“最重要的是,财富的流

    动性和人的个性有关。[21]

    由于个人能够参与到识别和开发机会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相对

    开放的流动性过程。” [22]

    梅兰妮坚持认为,财富来源于工作报酬、房产、遗产继承或赠与,然而,这一观点是需要改变或者补

    充的。[23]

    当然,她也承认,“财富的第三种来源是现有财富,并假设它会自动增长。”在她看来,这仍应该

    被当作“一种次要来源,而非首要来源”。因此,以资本赚来的收入被当作财富起源的次要因素,而非财富

    本源。[24]

    这个观点很难令人信服。最终,这与财富的本源是工作薪酬还是投资都没有关系。但即使在梅兰妮所

    采访的人中,他们的财富平均数约为140万欧元,[25]

    多达48%的人表示房地产是他们财富的“重要”来源,1

    10的人表示房地产是他们个人财富积累的“最重要的方面”。而共有20%的人称股票市场收益是财富积累的重

    要因素;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2.4%的人表示这是积累财富的最重要因素。[26]

    因此,梅兰妮最初的假设是需要修订的,尤其是她自己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反映了财富是由个人创

    造与积累的事实。她的研究结果如下:

    1.财富来自工作薪酬(包含所有形式的工作,如受雇于他人和自主创业。这与继承遗产和接受财产赠与

    截然不同。)

    2.来自投资。

    3.继承遗产接受财产赠与。

    梅兰妮研究的基础是波兰大学沃尔夫冈·劳特巴赫(Wolfgang Lauterbach)发起的上述“德国的财富”研究项目。研究涉及472名受访者,其财富平均值为230万欧元,财富中位数为140万欧元。[27]

    这是一项开创

    性的研究项目。“它首次收集的数据来源于一个基础数据库,但由于样本数量大且调查内容多,该研究进展

    远远超出个人研究的范畴,采用标准化的研究工具,重点调查富人和家庭财务资产的组成和规模。” [28]

    换言之,这项研究的重点不是“超级富豪”,而是“下一代的百万富翁”。梅兰妮描述了一种三层结构的“

    财富金字塔”。在最底层,决定性因素是每年的净收入,下限阈值一般是54320欧元,它是德国平均可支配

    家庭总收入的两倍。金字塔的上层是以金融资产定义的。在这里,作者区分了“脆弱的财富”(总资产至少

    为120万欧元)和“稳定的财富”(总资产至少为240万欧元)。[29]

    梅兰妮将财富定义为“家庭资产产生的收入至少达到使全家过上舒适生活的家庭收入标准” [30]。当然,这主要取决于与利率和投资回报有关的假设。据梅兰妮估计,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4.5%。根据她的定义和5

    4320欧元净收入的目标,资产要求达到至少120万欧元。然而,每年达到4.5%的投资率回报似乎有点不现实。毕竟,这取决于一个人大部分收入的来源,是来自需缴纳德国代扣所得税的投资回报,还是根据个人所

    得税率来评估的房产租赁收入。为了实现4.5%的税后回报率,这些投资的长期税前收益应平均在6%~8.5%。[31]

    定义财富的最低门槛必须远远高于梅兰妮规定的水平。

    然而,这些资格并不是故意要贬低“德国的财富”项目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由于它对财富的起源进行了

    系统的实证调查,因此他们的工作是突破性的。这为包括本书在内的进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德国的财富”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从有偿工作中积累大量财富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自主创业,即从事自由职业者的活动,特别是以创

    业为基础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是巨大财富和资产的保证。“据观察,随着企业家精神的发展

    ,他们的平均财富也大幅增加。以这种方式致富的家庭,他们的财富平均比其他的家庭高出250万欧元。”

    [32]

    创业在财富积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家庭,资产是财富最高水平的两倍,而不是中等水平。[33]

    2.研究表明,靠雇佣工作致富的人寥寥无几。[34]

    继承当然有助于财富的产生,尽管它的作用仍然属于

    有偿工作的角色。有偿工作对大部分富裕家庭的意义重大,其作用远大于继承遗产。

    3.“随着财富规模的增加,人格特质变得重要,而其他个人因素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35]

    该研究提

    出两种观点来支撑这一假说,即财富的增加和个人的人格特质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适宜的个人形象

    会增加一个人走上通往更高财富水平的道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一旦克服了大多数重大障碍,人格的相

    关度就更高——而随着财富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越来越多。”[36]

    4.梅兰妮指出,与中产阶级相比,富人在性格特征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另一个特点是他们的宜

    人性较低。[37]

    她还发现,中产阶级人士的性格特征和因就业而变得富有的人的个性特征有很强的相似性。只有自主创业人士拥有特殊地位。这里介绍的详细的人格特征特别适用于这一群体,他们与社会的中间

    阶层以及其他富人的区别很大。[38]

    综上所述,企业家精神和一种非常特殊的人格结构,与其他群体的不同,暂且不考虑财富的转移。企

    业家精神和一种非常特殊的人格结构是财富起源的决定性因素。梅兰妮在她的结论中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

    究的方向。她表示:“从实质上来说,首先需要关注性格特征和自主创业的关系,因为两者都直接支持创造

    稳定的财富。” [39]从梅兰妮的研究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假设是:研究对象越富有,企业家精神和人格特质的重要性就越

    大。这一推论的含义是,对创业主题的研究与本书有关,特别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人格特质与创业成

    功之间的相关性。这一点在这里更有意义,因为本书并不关注财富的起源,而关注超级富豪财富的起源。

    此外,与梅兰妮所采取的方法不同,那些主要由继承而积累财富的人并不在本书所要探讨的范围之内。

    沃尔夫冈·劳特巴赫(Wolfgang Lauterbach)的分析证实,企业家精神的影响随着财富水平的提高而增

    加。劳特巴赫比较了企业家在中产阶级(财富中位数为16万欧元)、富裕人群(财富中位数为75万欧元)

    、超级富豪(财富中位数为340万欧元)、100位最富有的德国人(财富中位数为15亿欧元)和100位全世界

    最富有的人(财富中位数为105亿欧元)中的比例。在富裕人群中,有37.8%的人被归类为企业家,64.6%的

    人属于超级富豪,在100名最富有的德国人中,98%的都是企业家,而世界上最富有的100个人中,有95.2%

    的人是企业家。[40]

    劳特巴赫认为:“经验主义证据表明,自主创业是财富积累的必要先决条件。依赖于雇

    佣关系,很难实现财富累积。[41]”劳特巴赫进一步指出:“成为企业家对累积巨额财富来说十分重要。” [42]

    劳特巴赫和特温恩(Alexander Tarvenkorn)可证实人格特质在这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随着

    现代社会的个性化进程不断瓦解阶级结构,与结构性因素相比,‘开放性’或‘冒险倾向’等个人素质越发重要

    ,比如在投资领域。个人行为的性质(无论是规避风险还是寻求风险)都是由他或她的个性决定的。” [43]

    在美国,大量研究的主题都是企业家精神,这在第3章中将会提到,但严格来讲,对财富的学术研究并

    没有想象中那么成熟。很多年来,这个领域都被一些社会科学家写的规范性论文所主导,从本质上看这些

    论文很多是存在争议的,并没有什么启发作用。1968年,菲迪南德·伦德伯格(Ferdinand Lundberg)出版的

    《富豪和超级富豪》(The Rich and the Super Rich)备受关注。时任纽约大学社会哲学和经济学教授伦德伯

    格说:“谈到美国财富创造者一般是什么类型的人,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说他们

    是外向性格的人,通常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没什么文化。在过去的大多数时间,这些财富创造者的世界

    观和在社会中的角色都很单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和别人的关系就疏远了。” [44]

    《财富》榜单里的大

    多数“资本家”可能简单地被形容为“高雅文化的逃离者”。[45]

    《财富与民主:美国富人的政治史》(Wealth and Bemocracy:A Polo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ich)这本书就没引起太多的争议。它是从类似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本书抨击了“市场神学” [46]

    以及越

    来越多的不平等性和富人在政治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相比较而言,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

    nd)所著的《富豪阶层:全球超级富豪新贵的崛起和其他所有人的衰落》(Plutocrat:The Rise of the New G

    lobal Super-Rich and the Fall of Everyone Else)所包含的信息更多。弗里兰在她的书里描述了一个新的全球

    精英群体的出现,这一群体和之前的其他富豪都不一样,因为他们大都是“工作致富” [47]

    ,而且大部分人都

    是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虽然弗里兰公然对超级富豪进行政治批评,但她表示:“他们的大部分财富通常来

    源于努力、智慧和大量的运气。……白手起家是当今全球富豪自我形象的核心。” [48]

    美国几乎没有进行过与财富起源相关的实证研究。1985~1987年,美国社会学家保罗·G.舍维什(Paul

    G.Schervish)、普拉登·E.科特苏克斯(Platon E.Coutsoukis)和伊桑·路易斯(Ethan Lewis)采访了130名美

    国的百万富翁,并将这些采访收录在《财富福音书》(Gospels of Wealth)之中。他们认为,为了研究人员

    能够探索富人的形象,应该首先允许富人发声,而不是立即批评他们。“阴谋论是一种‘结构性’批判主义,它来源于一种友善的,但又很肤浅的尝试,是为了找到藏在富人自私面具下的‘真正’动机和目的。” [49]

    这

    本合集包含百万富翁自己讲述的生平,没有任何学者的干预,也没有人试图提出假设,或得出关于财富起源的结论。

    学者托马斯·J.斯坦利(Thomas J.Stanley)的作品在美国流传甚广。他的作品《百万富翁的思想》(The

    Millionaire Mind)出版于2000年,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1998年,他采访了733位百万富翁。受访者的平均净资产为920万美元,他们的财富中值是430万美元。据报道,平均家庭收入是74.9万美元,财富中值是43.6万美元。在受访者中,只有8%的人的超过50%的资产来源于继承遗产,还有61%的人从未继

    承过任何财富或受到过任何财产赠与。[50]

    在这次采访中,他总共提出了277个问题。[51]

    在上班族中,自主创业成为主导职业类别。在被调查的人当中,32%的人是企业家,16%的人是高层管

    理者,10%的人是律师,9%的人是内科医生。剩下的人基本是推销员、建筑师、教授、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以及家庭主妇。[52]

    那些有着最高财富值的人都是企业家。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包括:

    1.选对职业很关键。[53]

    托马斯·斯坦利说:“研究了20多年富人,我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有

    一项重大决策做对了,你就会变得富裕。如果你选择了理想的职业,就能赢,并且很风光地赢。真正杰出

    的百万富翁大都选择了竞争很小但获利超高的职业。”[54]

    智商和教育对他们取得财富成功只起次要作用。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尤其是那些有额外资格证书的人,会错误地选择进入一些大型企业或者开展一

    些大型的合法业务,在这些企业和业务中,他们不得不与另外一些能力很强的人竞争。斯坦利强调:“但

    是他们忘了一件事情:择业。你在哪里就业要比你在哪里可以赢得竞争重要得多。即使是我曾教过的很多

    管理专业最优秀的学生,也经常在竞争中失败。为什么不选择你更能成为赢家的职业和目标呢?”[55]

    2.天资和学历并不是取得财富成功的决胜性因素。这些百万富翁在美国高考中的平均成绩是1190分。正

    如你所想的,拿到最高分的人是律师和内科医生,然后是企业家,他们比那些自由职业者要富有很多。[56

    ]

    1190分的美国高考成绩可能远高于平均成绩,但是也达不到美国一流大学的入学要求。在此次调查中,百

    万富翁还被问及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只有20%的人说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高智商,或者说主要是高智

    商。在调查对象提及的30个成功因素中,高智商排在第21位。只有15%的人说,上一个好大学比在大学里取

    得好成绩更重要,这个因素排在第23位。排序的最后一个,也就是排在第30位的是,“在班级里排第一名”,只有11%的参与者将此视为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57]

    显然,在所有企业家中,认为“社会经验”比“

    智商超群”更重要的占大多数:16%的人将“高智商”看作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12%的人认为上一流大学

    很重要,只有5%的人认为“在班里排名第一”很重要。相比之下:34%的律师(他们是企业家的2倍多)认

    为高智商或者智力超群是一个关键因素,18%的人强调了他们从名校获取的学位,26%的律师(律师人数是

    企业家的5倍)认为“在班里取得第一名很重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45%的企业家认为销售技能很重要

    ,只有16%的律师也持有此观点。[58]

    斯坦利总结道:“想要和你们学校的神童在一个行业工作并不是一个

    好主意。”[59]

    和其他的高智商群体(例如法律和医学方面的人)竞争将更为激烈,这也降低了其财富成

    功的可能性。

    3.“智慧创新”是经济成功的主要因素。以下是企业家与律师的百分比较,这些企业家与律师认为以

    下因素在其财富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比例为(括号内的数值是律师所占的比例):“看到其他人看不到

    的机会”:42(19);“找到一个有利可图的职业”:35(14)。[60]

    4.能冒多大的金融风险,与获得经济上的成功高度关联。净财富值越高,调查对象越认同这一评估结

    果。在净资产低于100万美元的受访者中(除了733个百万富翁,还有268个人所持资产低于这个标准),只有18%的人同意这一观点;那些资产在200万~500万美元之间的人中,28%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另外,资

    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人中,有41%的人同意该观点。斯坦利很认真地指出,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更富有的参

    与者就会鲁莽地去搞风险投资。例如,有趣的是,在资产不到100万美元的人群中,近一半人(47%)在过

    去12个月的某个时间段购买了一张彩票,资产在十几万美元的人只有20%的人也这么做了。 [61]

    5.斯坦利在其著作中明确区分了那些赚取大量工资但同时花费很多(Under Accumulator of Wealth,UA

    W:财富不足)的人,以及那些存了大量资金,从而积累真正财富的人(Prodigious Accumulator of Weath

    ,PAW:财富丰富的累积者)。他指出,根据他们的储蓄方式,收入几乎相同的人(年收入分别为73万美元

    或71.5万美元),PAW的净值达750万美元,而UAW的净值只有40万美元。[62]

    除了学术研究领域之外,作者还回顾了数十年的大众财富创作文献。[63]

    关于富人的书确实非常多,实

    际上这些书可以分为两类:

    1.许多指南类和科普类图书的书名有助于使人变富有,主要涉及股票类投资或股票市场策略等。

    2.有的书往往侧重于变富有需要具备的心智能力,或变富有的策略。

    第1点中提到的书对本书的问题和假设没有帮助。学术财富研究的结果表明,德国只有2.4%的百万富翁

    认为股票市场利润是其财富的主要来源。[64]

    在美国,股票市场的文化比德国更为普遍,但即使是在1998年

    股市欣欣向荣的时期,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股市投资是其财富成功的原因。在美国,受访者受邀在其成

    功的30个最重要因素中按照重要性排序,股票排名第27位。[65]

    对20世纪90年代末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单进行的评估得出结论,并没有人通过证券或被动股票投资投机

    而得以位列亿万富豪榜。[66]

    尽管有7个美国人将其财富归功于“投资”,但这些投资并不涉及被动股票投资。相反,他们都是像卡尔·瑟雷安·伊坎(Carl Celian Icahn)这样的人物,他专门从事恶意收购,购买和转售

    整个公司等。“即便是沃伦·巴菲特这位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成为亿万富豪也是因为他的企业行动

    主义,而不是他的被动投资。虽然‘奥马哈圣人’不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行直接管理,但他制定了全面

    战略,并密切监督每个部门经理。” [67]

    最富有的德国人中有企业家和继承者,但没有人是主要通过投资股

    票积累自己的财富的。[68]

    上文第2点提及的财富创造指南,主要侧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精神先决条件。在有关财富的大量书中,有一本因其影响力而被选中用于广泛分析。那就是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的《思考致富》(Think an

    d Grow Rich),该书自1937年出版以来,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册,是一部关于财富创造的经典著作。拿破

    仑·希尔1883年生于弗吉尼亚。[69]

    在做记者之前,他在乔治城大学学习法律。时任田纳西州州长及杂志《

    鲍勃·泰勒的杂志》(Bob Taylor’s Magazine)的所有者鲍勃·L.泰勒(Bob L.Taylor)看过希尔在报纸上发表

    的文章,并委托他撰写一系列美国名人简介。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是希尔的第一个

    写作对象。卡内基鼓励希尔采访美国最成功的500个人,并基于采访内容探索成功的方法。希尔在此次的采

    访中认识了亨利·福特、乔治·伊士曼、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弗兰克·温菲尔德·伍尔沃斯、J.P.摩根和哈维·

    费尔斯通等人。虽然他的作品并非学术著作,但是希尔的一些想法引发了本次访谈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用

    这些问题来确定超级富豪是否应用了希尔所描述和推荐的那种心理技巧。

    希尔最重要的假设是:“当你开始思考,并且想变得富有的时候,你会观察到,富人都很有思想,且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工作也不怎么辛苦。” [70]

    依据希尔的观点,只有那些特别渴望富有的人才会变得富有。这个观点和很多富人所说的话是矛盾的,富人们声称,“财富不是他们成功的原始驱动力,而是一种副产

    品,通常至少有一部分财富是意外得来或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希尔强调:“但是一心想变得富有,接着制

    订计划,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来获得成功,坚持不懈地实施计划,不向失败低头,最终会成功。” [71]

    希尔还说,对于“在限定的时间内获取一定的财富”这个承诺,只有将其写下来,才能最终成功获得财

    富。希尔在书中提出了致富的几个步骤:[72]

    1.需要精准地确定财务目标。

    2.需要明确打算付出什么作为回报,以及具体的时间和他们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目标。

    3.必须制订计划,并立即开始实施。

    4.需要把每件事都记录下来,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大声朗读写下的目标。“在读的时候,要如同

    已经经历,体会你已经赚到这笔钱时的感觉。”

    根据希尔的说法,将愿望变成现实,比如财富是建立在不断自我暗示的基础上的,以这种方式调动并

    运用潜意识的力量。他强调,书中推荐的所有其他技巧仅是获取潜意识力量的工具。希尔鼓励读者按照上

    述步骤,每天思考两次自己的财务目标,并带着激情去实现这些目标。“你的潜意识只会认同那些与情绪或

    感觉融合得很好的想法。” [73]

    “信念的自然发展只有一种已知方式:不断地肯定潜意识发出的指令。”这也

    是在潜意识中锚定目标的唯一途径。[74]

    希尔认为仅设定一个目标是不够的,且这个目标需要在潜意识中被锚定下来。他声称通过潜意识可以

    比意识获取更多的信息。如果你成功锚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会找到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希尔描述了这种

    方法:“人类思想不断吸引着那些与支配人类思想的振动频率一致的振动。一个人的大脑会出现各种想法、主意、计划或目标,并由此产生许多联想,这些联想让此前的想法更加成熟、完善直至这些想法成为这个

    人头脑中压倒一切的思想动力。” [75]

    希尔在书的另一段中提到,潜意识“会接收和记录感性知觉或想法,不

    管其性质如何。对于那些你希望变为实物或货币等价物的计划、想法或目的,可以主动将其植入你的潜意

    识。” [76]

    希尔认为,能够清楚地看到财务目标达成的场景,是最有效的。他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欺骗潜意识。“为使这种‘欺骗’更逼真,在唤起潜意识的时候,你要表现得好像已经拥有了所需要的物质。” [77]

    希尔要

    求读者想象他们最想拥有的财富,并且想象他们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这会使得内在和外在现实之间产生

    一种矛盾,而潜意识迟早会消除这一矛盾。[78]

    希尔的另一个假设指出,每一次失败都可以转化为巨大的成功,每一种劣势都可以转化为至少同等程

    度的优势。他说:“每一次失败都孕育着同等程度的成功的种子。” [79]

    希尔表示,美国最成功的500个人曾

    说过,他们最大的成功往往是在失败之后很快降临的。[80]

    当然,成功不会(未必会)自动到来。希尔建议

    可以学习“从转换失败开始做起,将其作为获得机遇的垫脚石”。[81]

    最有意义的是,“每一次失败都会带来

    同等程度优势的种子”。[82]

    希尔的书开创了关于财富创造的文学流派,并确立了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核心心

    理因素。在学术财富的研究尚处于形成阶段,且高净值个人财富的创造问题逐渐成为流行励志图书而非实证类

    学术型考试的主题时,精英研究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即其关注重点之一便是经济精英。

    [1] Irene Becker,“Die Reichen und ihr Reichtum,” in Oberschichten-Eliten-Herrschende Klassen,edited b

    y Stefan Hradil and Peter Imbusch(Wiesbaden:Springer Fachmedien,2003),S.73.

    [2] Irene Becker,“Die Reichen und ihr Reichtum,” in Oberschichten-Eliten-Herrschende Klassen,edited b

    y Stefan Hradil and Peter Imbusch(Wiesbaden:Springer Fachmedien,2003),S.74.

    [3] Peter Imbusch,“Reichtum als Lebensstil,” in Theorien des Reichtums,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 an

    d Fritz Rüdiger Volz(Hamburg:LIT Verlag,2002),S.213.

    [4] Peter Imbusch,“Reichtum als Lebensstil,” in Theorien des Reichtums,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 an

    d Fritz Rüdiger Volz(Hamburg:LIT Verlag,2002),S.214~215.

    [5] Peter Imbusch,“Reichtum als Lebensstil,” in Theorien des Reichtums,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 an

    d Fritz Rüdiger Volz(Hamburg:LIT Verlag,2002),S.215.

    [6] Peter Imbusch,“Reichtum als Lebensstil,” in Theorien des Reichtums,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 an

    d Fritz Rüdiger Volz(Hamburg:LIT Verlag,2002),S.216.

    [7]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跨性别研究。这里涉及一个群体,从德国的变性人和两性人身份协会(DGTI)

    公布的估计数字来看,其人数是20000~80000人(该数据出自http:www.dw.comdetransgender-in-deutschl

    anda-17630664,2016年7月8日获取)。虽然这一群体在数量上绝对是少数,但关于这一话题已有广泛的学

    术研究,例如格萨·林德曼(Gesa Lindemann)的研究[Das paradoxe Geschlecht:Transsexualit?t im Spannun

    gsfeld von K?rper,Leib und Gefühl(Wiesbaden:VS Verlag,2011)]。德国的摇滚人士数量与之相似,德

    国有1000家摇滚俱乐部,每家有10~20名成员(该数据出自http:www.derwesten.deregionrhein_ruhrdie-m

    eisten-rocker-sind-friedlich-id6396863.html,2016年7月8日获取)。摇滚人士也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体,例

    证可参阅由不来梅大学的马丁·G.奥皮茨(Martin G.Opitz)所写的博士论文[Martin G. Opitz,“Rocker im S

    pannungsfeld zwischen Clubinteressen und Gesellscha-ftsnormen,Constance 1990,”(PhD diss.,Universit?t Br

    emen,1989)]。

    [8] Peter Imbusch,“Reichtum als Lebensstil,” in Theorien des Reichtums,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 an

    d Fritz Rüdiger Volz(Hamburg:LIT Verlag,2002),S.217.

    [9] Peter Imbusch,“Reichtum als Lebensstil,” in Theorien des Reichtums,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 an

    d Fritz Rüdiger Volz(Hambur:LIT Verlag,2002),S.217.

    [10]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47.

    [11]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54.[12] Ernst-Ulrich Huster,“Enttabuisierung der sozialen Distanz:Reichtum in Deutschland,” in Reichtum in

    Deutschland:Die Gewinner in der sozialen Polarisierung,edited by Ernst-Ulrich Huster(Frankfurt-am-Main:

    Campus Verlag,1997),S.16.

    [13] Ernst-Ulrich Huster and Fritz Rüdiger Volz(eds.),Theorien des Reichtums,(Münster:LIT Verlag

    ,2002),S.9.

    [14] 作者一共进行了100次访谈,从中摘录了40个访谈出版。但很明显,并非每位受访者都是百万富翁。Ueli M?der,Ganga Jey Aratnam and Sarah Schillinger,Wie Reiche denken und lenken:Reichtum in der Schwe

    iz-Geschichte,Fakten,Gespr?che(Zürich:Rotpunktverlag,2010),S.167 et seq.

    [15] Ueli M?der,Ganga Jey Aratnam and Sarah Schillinger,Wie Reiche denken und lenken:Reichtum in de

    r Schweiz-Geschichte,Fakten,Gespr?che(Zürich:Rotpunktverlag,2010),S.167 et seq.

    [16] Deutscher Bundestag,“Lebenslagen in Deutschland:Dritter Armuts-und Reichtumsbericht der Bundesr

    egierung”(Paper 169915,2008);Deutscher Bundestag,“Lebenslagen in Deutschland:Erster Armuts-und R

    eichtumsbericht der Bundesregierung”(Paper 145990,2001);Deutscher Bundestag,“Lebenslagen in Deutsc

    hland:Zweiter Armuts-und Reichtumsbericht der Bundesregierung”(Paper 155015,2005).

    [17] Thomas Druyen,Wolfgang Lauterbach and Matthias Grundmann(eds.),Reichtum und Verm?gen(

    Wealth and Fortune):Zur gesellschaftlichen Bedeutung der Reichtums-und Verm?gensforschung(Wiesbaden:

    Springer VS,2009);Wolfgang Lauterbach,Thomas Druyen and Matthias Grundmann(eds.),Verm?gen in

    Deutschland(Wealth in Germany):Heterogenit?t und Verantwortung(Wiesbaden:Springer VS,2011);

    Wolfgang Lauterbach,Michael Hartmann and Miriam Str?ing,Reichtum,Philanthropie und Zivilgesellschaft(

    Wealth,Philanthropy and Civil Society)(Wiesbade:Springer VS,2014).

    [18] Thomas Druyen,“über die Studie ‘Verm?gen in Deutschland’ und die verm?genskulturelle Zukunft,” i

    n Verm?gen in Deutschland:Heterogenit?t und Verantwortung,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Thomas Druye

    n and Matthias Grundmann(Wiesbaden:Springer VS,2011),S.215.

    [19]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5.

    [20]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6-17.

    [21]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66.

    [22]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67.

    [23]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67.

    [24]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6.

    [25]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39.

    [26]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74.

    [27]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39.

    [28] Klaus Kortmann,“Verm?gen in Deutschland:Die methodischen Anlagen der Untersuchung,” in Verm

    gen in Deutschland:Heterogenit?t und Verantwortung,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Thomas Druyen and

    Matthias Grundmann(Wiesbaden:Springer VS,2011),S.15.

    [29]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45.

    [30]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45.

    [31] 梅兰妮称,这里说到的4.5%的数据来自另外一项研究(2001年出版),尽管没有说明确切的来源

    ,但其中提到了来自德国中央银行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统计的,即使是在那个时候,这

    些数据也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假设回报是稳定的,才能产生可靠且固定的收入。

    [32]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87.

    [33]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99.

    [34]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03.

    [35]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39.

    [36]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26.

    [37]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38.[38]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42.

    [39]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54.

    [40] Wolfgang Lauterbach,“Reiche Parallelwelten?Soziale Mobilit?t in Deutschland bei Wohlhabenden und

    Reichen,” in Reichtum,Philanthropie und Zivilgesellschaft,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Michael Hartman

    n and Miriam Str?ing(Wiesbaden:Springer VS,2014),S.91.

    [41] Wolfgang Lauterbach,“Reiche Parallelwelten?Soziale Mobilit?t in Deutschland bei Wohlhabenden und

    Reichen,” in Reichtum,Philanthropie und Zivilgesel-lschaft,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Michael Hartma

    nn and Miriam Str?ing(Wiesbaden:Springer VS,2014),S.94.

    [42] Wolfgang Lauterbach,“Reiche Parallelwelten?Soziale Mobilit?t in Deutschland bei Wohlhabenden und

    Reichen,” in Reichtum,Philanthropie und Zivilgesel-lschaft,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Michael Hartma

    nn and Miriam Str?ing(Wiesbaden:Springer VS,2014),S.92.

    [43] Wolfgang Lauterbach and Alexander Tarvenkorn,“Homogenit?t und Heterog-enit?t von Reichen im Ver

    gleich zur gesellschaftlichen Mitte,” in Verm?gen in Deutschland:Heterogenit?t und Verantwortung,edited by

    Wolfgang Lauterbach,Thomas Druyen and Matthias Grundmann(Wiesbaden:Springer VS,2011),S.74.

    [44] Ferdinand Lundberg,The Rich and the Super-Rich:A Study in the Power of Money Today(New York

    :Lyle Stuart,1968),pp.70-71.

    [45] Ferdinand Lundberg,The Rich and the Super-Rich:A Study in the Power of Money Today(New York

    :Lyle Stuartr,1968),p.68.

    [46] Kevin Philipps,Wealth and Democracy: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ich(New York:Broad

    way Books,2002),p.422.

    [47] Chrystia Freeland,Plutocrats: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and the Fall of Everyone Else(

    New York:Penguin Press,2012),p.42.

    [48] Chrystia Freeland,Plutocrats: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and the Fall of Everyone Else(

    New York:Penguin Press,2012),p.45.

    [49] Paul G.Schervish,Platon E.Coutsoukis and Ethan Lewis,Gospels of Wealth:How the Rich Portray Th

    eir Lives(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1994),p.268.

    [50]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17.

    [51]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16.

    [52]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19.[53]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33.

    [54]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31.

    [55]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32.

    [56]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23.

    [57]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45.

    [58]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50.

    [59]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71.

    [60]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74.

    [61]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155.

    [62] Thomas J.Stanley and William D.Danko,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Atlanta:Longstreet Press,1996),p.92.

    [63] 更多案例详见T.Harv Eker,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Mastering the Inner Game of Wealth(Ne

    w York:Harper International,2007);Martin S.Fridson,How to Be a Billionaire:Proven Strategies from the

    Titans of Wealth(New York:John Wiley Sons,2000);Napoleo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Robert T.Kiyosaki and Sharon L.Lechter,Rich Dad Poor

    Dad:What the Rich Teach Their Kids about Money that the Poor and Middle Class Do Not!(New York:Tech

    Press,Inc.,1998);Bodo Sch?fer,Der Weg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 In Sieben Jahren die erste Million(Fran

    kfurt-am-Main:Campus Verlag,1998)。

    [64] Melanie B?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tigk

    eit und Pers?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174.

    [65] Thomas J.Stanley,The Millionaire Mind(New York:Bantam Books,2001),p.45.

    [66] Martin S.Fridson,How to Be a Billionaire(New York:John Wiley Sons,2001),p.14.

    [67] Martin S.Fridson,How to Be a Billionaire(Wiley:John Wiley Sons,2000),p.16.

    [68] Manager-Magazin,“The 500 Richest Germans,” 12 October 2015.

    [69] 这些著作和相关细节来自维基百科和拿破仑·希尔的著作。

    [70]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25.

    [71]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35.

    [72]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p.36.

    [73]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74.

    [74]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52.

    [75]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56.

    [76]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226.

    [77]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53.

    [78]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p.76~77.

    [79]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39.

    [80]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21.

    [81]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25.

    [82] Napolea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

    ,p.175.第2章

    定义财富精英

    人们无论何时在学术文献中使用“精英”一词,都会指出它没有统一的定义。1986年,沃尔夫冈·费尔伯

    (Wolfgang Felber)发现“西德的精英研究员少有共识”。恩德鲁委特(Endruweit)确切地指出,“所有作者

    赋予精英被选中的唯一特性。所谓精英,指在某个特定的选择过程中,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人的

    人。除被选中这一特性之外,没有作者给精英标注其他特性”。[1]

    2004年,芭芭拉·瓦斯那(Barbara Wasner)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目前,关于精英的定义,在各种各样

    的与其相关的理论中,几乎没有什么共识。所有人都认为精英是由选拔(以任何形式)而出的个人组成的。他们被视为少数派(通常是积极的)。然而,除了这些基本考虑因素之外,理论家之间几乎没有达成共

    识。” [2]

    2003年,贝亚特·柯瑞斯(Beate Krais)确定了“精英”的两个构成要素:基于特定个人成就的选择过程

    以及社会是否把这种成就认可为成功。“‘精英’这一概念的关键要素是个人成就,而不是出生时就被赋予的

    头衔或特权。因此,精英是由那些根据各自甄选过程的标准表现最佳的个人组成的。”此外,精英的第二项

    标准是:“公众对一种成就和成功的认可。”因此,社会既要认可这项成就的意义,成功也要受到公开称赞

    ,这两点至关重要。[3]

    2004年,维多利亚·凯娜(Viktoria Kaina)发现,“关于谁属于一个特定社会的精英阶层以及为什么某个

    人会被称作精英都尚无共识”。对精英最普遍的理解是“经过选拔和竞争而被归为一类的少数个人,选拔和

    竞争的过程保证和证明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4]

    2006年,阿明·纳赛希(Armin Nassehi)表示,围绕精英研究的社会科学论述大多卡在试图去定义“该

    主体的本质特征”。这个领域的学者不能依赖任何共识,甚至无法明确精英的构成和研究他们的最佳方法。

    “关于精英的讨论似乎主要或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涉及概念术语的第一个定义,确切地说,这个术语可能意味

    着什么。对于精英是否真的存在,人们基本能达成共识,但对于是否真的需要精英,人们很难达成共识,而对如何辨识精英,几乎没有任何共识。” [5]

    两年后,克里斯汀·克斯特尔(Christine Kestel)表示,对“精英”一词的定义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它

    是一个非常含糊的词语。” [6]

    她描述了一种“各种定义都在试图向事实靠近的混乱现象”,[7]

    并断言:“对‘

    精英’一词的核心概念至少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这一共同点也意味着精英是经由选拔而出的社会主体,是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少数派。”然而,她承认这是“以极其模糊的术语定义的最低共同特性”。[8]

    正如上文所述,不止一位学者发现,对于“精英”的定义无法达成任何共识。美国和德国的研究结果同

    样如此。2012年,美国社会学家西莫斯·拉曼·可汗(Shamus Rahman Khan)称,定义“精英”并不容易,“这

    一领域的学者很少定义术语,因此在某种定义上也就少有共识(甚至少有相关讨论)”。可汗对精英的大致

    定义是“(精英是)对资源有着极不合理掌控权或使用权的人”。[9]

    2006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ünkler)、格瑞特·伯杰格(Grit

    Stra?enberger)和马蒂亚斯·博兰登(Matthias Bohlender)发现给“精英”一词下定义的问题始于该词的双重意义:“它既属于社会分析范畴,又属于政治论战范畴。它的用法容易模棱两可,因为无法确定到底是想对其

    进行规范化定义还是进行主观性描述。” [10]

    本书中,该术语是作为社会分析领域的描述性术语而非规范术

    语使用。

    费尔伯对“精英”一词进行了进一步鉴别,即对精英的定义是基于主观特点还是客观特点进行研究。“主

    观标准注重主观意识,因此,精英是被人们视为精英的那些人。反之,客观标准与独立于相关方主观意识

    的特性相关。那些个体之所以属于精英,是因为他们具备这些特性,而不论相关方是否能意识到这一事实。” [11]

    在本书中,“财富精英”一词是以客观形式存在的,即不管那些属于精英的个体是否将自己称为精英

    ,这都无关紧要。因此,一个人是否认为自己是精英中的一员并不是决定他们是否属于精英的决定性因素。

    功能主义方法在当代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方法不需要一个单一、统一的精英概念,而是要确定

    多个有竞争力的职能型精英。“在现代社会,已不再只有一座金字塔,而是有许多座金字塔,每座金字塔顶

    端都有自己的精英。” [12]

    这些社会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科学、宗教与文化精英。1995年出版的《波茨坦

    精英研究》(Potsdam Elite Study)一书中对政治、公共行政、商业和经济、贸易协会、工会、大众传媒、科学、军事和文化等主要领域的职能精英进行了区分。[13]

    2.1 谁是经济精英?

    早在1962年,拉尔夫·达伦多夫(Ralf Dahrendorf)就指出“精英”和“统治群体”二者存在歧义。在现实中

    ,他注意到,每个社会的上层阶层都“至少包含三个集合体或准群体” [14]

    :上层阶层群体、经济上层阶级、统治阶级或权力精英。

    “判断一个社会群体是否属于经济上层阶级的决定性标准不是经济实力,而是与社会中某一等级或地位

    相关的资产或收入。可以说,这涉及最高税率级别,但由于存在各种合法的、准合法的避税以及非法逃税

    ,因此这个定义也就不准确了。” [15]

    撇开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合理避税”一事不说(逃税是违法的;也许达

    伦多夫意指合法避税方案,如今在德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关紧要的),他把这个术语用作职能精英在经

    济领域的一个可行的定义来使用,但是涉及面太过宽泛。

    然而,达伦多夫的断言是正确的,即有关权力的行使不一定要作为定义经济精英的一项衡量标准。事

    实上,他说,那些属于经济精英阶层的人可能在某个位置上行使权力(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市级层面)

    ,因此他们可归为精英阶层。然而,根据这种判断方法,权力的行使并不是成为精英阶层成员的特征之一。

    这种判断方法不同于其他方法(见下文),因为其他方法将权力的行使视为人们成为精英成员的必要

    先决条件。达伦多夫对这个术语的定义非常宽泛,它包括社会中一个不重要的群体(现在所说的在德国缴

    纳所得税税率为45%的人),而其他学者在界定经济精英时条件过于严格和狭隘,他们认为发挥政治影响

    力的潜力是成为精英的决定性特征。

    1995年出版的《波茨坦精英研究》就“其在与整体社会有关的关键决策进程中,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的

    程度”这一方面,对精英做出了定义。[16]

    但“整体社会”这一含义仍不明确。在国家层面对政治决策有所影

    响,是不是成为精英成员的必要先决条件?或者,比如说,有能力影响大城市市级层面的关键决策就足以成为精英了?

    《波茨坦精英研究》将公司规模(以营业额衡量)作为选择经济中最高职位持有者的最重要标准。[17]

    该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公司和银行的管理委员会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监理会中。[18]

    因此,“经济精英”这个词在

    很大程度上仅指受薪高管。而作为“经济精英”的核心企业家以及投资者,大多被排除在外,因为大公司的

    管理层通常由受薪高管而非企业家组成。

    运用达伦多夫的“财富与收入”标准,受薪高管(大公司的管理委员会成员)仅占据经济上层阶级的一

    小部分,这还不包括超级富豪。而学术派财富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超级富豪是企业家而非受薪

    高管。如上所示,财富水平越高,这一点就越明显。

    当从收入而非财富层面去考虑时,大公司的管理层成员(在传统精英研究中占很大比例的受访者)实

    际上代表了最高收入阶层中特殊的少数群体。2011年,在德国有16341个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100

    万欧元。[19]

    只有顶尖公司的高管才能达到这样的收入,比如被纳入德国DAX指数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D

    AX指数是指以德国股票市场上市的30家最大公司为样本的指数,这些公司2015年平均收入为586万欧元。[

    20]

    大多数被纳入MDAX(MDAX指数将仅次于刚才所说的30家公司之后的50个最大公司作为样本,是德国

    第二大股票指数)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也是收入百万的富翁。[21]

    然而,只有80家公司被列入DAX指数和

    MDAX指数中,收入过百万的人的总数仅在三位数范围内。

    “波茨坦精英研究”项目是一项综合调查项目,其受访者包括539名大公司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和338名大

    型金融机构中拥有最高职权的人,[22]

    其中许多都是顶级公司执行董事会的成员,他们大多是收入过百万的

    富翁。这次研究并没有把收入和财富作为选择标准,而这877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在大型商业企业中担

    任领导职务。尽管这些人从收入来看都可以称为百万富翁——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在德国收入百万的

    富翁中仍属于只占约5%的少数派。虽然没有关于百万富翁的职业的统计数字,但种种迹象表明,大多数百

    万富翁都是企业家而非在大型商业企业中占据领导职位的受薪高管。许多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收入(尤其是

    红利)远远超过那些大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总额(工资加奖金)。上层阶级的最高层,根据达伦多

    夫在“财富收入”中的标准定义,在研究范围仅限于大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的时候,同样被排除在外。

    因此,从两个子类来考虑经济精英是合理的,其中第二个子类就是本书所要谈论的。

    1.大公司的最高职权人,由于其职位及公司规模,很可能对国家层面的政治决策产生影响。该群体主要

    由受薪高管组成。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是大多数经济精英研究的焦点,比如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

    ourdieu)、海因茨·哈特曼(Heinz Hartman)进行的研究以及“波茨坦精英研究”。

    2.财富精英是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那些精英,但其不一定能在国家层面上对政治产生影响。在大多数情

    况下,该群体由企业家和投资者组成。

    学术类财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财富精英”这个群体。在这方面,“精英”一词是否适用于这一背景呢?如

    果把能否在关键性的社会决策上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基本衡量标准,就如同《波茨坦精英研究》的作者所

    说的那样,那么显然这个标准并不适用。而本书则是遵照达伦多夫所采用的方法,在其对经济精英下定义

    时并没有把“权力”作为一项衡量标准,而是把“财富与收入”作为经济精英的关键特征。

    如上文所引用的“精英”一词的其他定义,这里所定义的财富精英无疑就是精英。超级富豪通过经济选择的过程,达到他们所处的地位。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之所以可以代表一个精英阶层,是因为“在一个特定

    的选择过程中,与社会体系中的其他成员相比,他们在某些特征上的表现优于其他人”。[23]

    这种特征指的

    是财富,而选择过程就是市场。至少大多数“白手起家”的超级富豪,都在这本书所涉及的主体之内。至少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继承财产的人来说也是如此。维持(特别是增加)所继承的财富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

    经济成就。西莫斯·可汗·拉曼所指的“对资源有极不合理掌控权或使用权的人” [24]

    同样可以被称为财富精英。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就是财富。

    与一个人在一家大公司中晋升到领导地位的选拔过程相比,选择财富精英的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尽管

    大公司的领导职位通常被认为是公司内部工作所能达到的顶峰,但是财富精英的经济选择过程遵循的是截

    然不同的规则。重要的是实际的经济成就,包括创办和成功地创建一家(比较典型的是中小型)企业,或

    者投资活动的盈利情况,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

    那么,对财富精英的定义到底有多宽泛?在本书中,“财富精英”这个词是用来指那些至少拥有1000万

    欧元净资产的人。[25]

    诚然,高净值人群及那些拥有1000万欧元净资产的人,都具备非同一般的金融资源、生活方式和政治影响力。然而,该群体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不必为了谋生而工作,尽管该群体

    的绝大多数成员都选择这样做。

    以每年3%的净利率用1000万欧元进行投资,每月收入为25000欧元。就算要在40年内将这笔资金全部

    花掉,每年支出也要达到250000欧元。因此,这些人可能获得的资产与“隔壁的百万富翁” [26]

    有本质不同。

    那些不属于财富精英的人以每年3%的利率进行投资,每月仅获得2500欧元收入,这远远达不到财富精英对

    生活的期望值。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财富精英的特征是高度的“财务自由”,这样的能力超出了“隔壁的百万富翁”。从主

    观层面上讲,许多财富精英也会根据这样的事实来定义自己,即他们通过自己拥有的财富来创造收入,这

    让他们不仅不必出于经济需求而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还能借此享受优越的生活。

    2.2 习性对于成为经济精英所起的作用

    将“经济精英”一词所指代的范围局限于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有关精英招募机

    制和社会流动性的调查当中。使一个人能够跻身经济精英行列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术语的确切

    定义。如果这一术语所指的范围主要包括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那么精英的招聘机制将与上文提到的被

    财富精英采用的机制有很大差异。

    当代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皮埃尔·布尔迪厄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研究统治阶级所采用的复制机制。[27]

    除了正规的教育资格之外,布尔迪厄认为习性(habitus)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把习性定义为“

    一个具有被结构化和建构双重特征的社会化性情系统,它在实践中习得并一直以实用功能为目标”。[28]

    它

    包括一个人的着装风格、爱好、热衷的休闲活动、说话方式、所处的社会圈子、所从事的运动、所拥有的

    常识,以及表现出来的自信。

    布尔迪厄认为,不同的习性可以划分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他说:“每一个阶层的情况都是由……每一件

    将其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事,特别是与其相背离的事情来确定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差异来定义和确立的。这意味着某个阶层的整个结构都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习性倾向中,因为它在这种生活条件下将自己展现出来,这种生活条件在该结构中占据特殊地位。” [29]

    根据布尔迪厄的说法,历史以两种形式客观存在或客观体现:制度上的物化和人类肌体的物化,即习

    性。[30]

    习性被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每个人出生时都处于某个特定的阶层或群体中,然后从童年开始,从

    他们的父母那里和社会环境中习得特定的行为,形成行为模式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从而渐渐形成自己特有

    的偏好。这些行为和偏好共同创造出一种生活方式,使之与其特定的阶层或群体以及该群体的个体成员保

    持一致的步调,并将他们所处的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分开来。“(实质上或象征性地)具有某一社会阶层

    的偏好、倾向和能力,是生活方式的生成准则,该阶层包含已被分类、具有分级功能的物体或实践,包含

    一整套与众不同的偏好,它们在有象征意义的子空间、家具、服装、语言或身体、禀性的特定逻辑中表达

    相同的意图。” [31]

    布尔迪厄以及追随他的那些理论家认为,作为精英结构复制的关键,习性的功能是:那些将精英习性

    内化的人的社会化从一开始就比那些没有经历过同样社会化进程的人有决定性优势。“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塑

    造并表现出他们的习性,并将作为一种习性继续对行动方向、态度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最终带领这个人

    回到其所属社会阶层的社会空间。他们仍归属于自己的社会群体,并在他们的实践中不断复制他们的群体。” [32]

    通过实证研究,布尔迪厄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他在问卷中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包括他们使用的家具

    ,他们的爱好、着装,他们最喜欢的音乐家、歌手、作家、艺术家和电影,以及给客人提供的食物的味道

    等[33]。这些不同方面的偏好结为一体,共同构建出一种使该阶层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和群体的生活方式。

    迈克尔·哈特曼(Michael Hartmann)特别强调了在德国习性和精英招募之间的相关性。他发现德国的

    大公司以四个关键的个性特征来确定他们要招募的精英的习性:[34]

    深知着装和礼仪规定;基础广泛的通识

    教育;创业的态度,包括豁达的人生观;外表和举止表现出的高度自信。

    在哈特曼看来,希望改善社会地位的那些人往往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上缺乏必要的,或者最起码的自信

    ,同时不想巧妙质疑官方准则和居支配地位的行为准则,或不想仅是在某种情况出现时打破这些准则。这

    里所说的自信包括建立规则和准则时的游戏态度,构成了“存在于归属者与那些想要归属其中的人之间的关

    键区别”。[35]

    哈特曼指出,潜意识——惯习在甄选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它解释了为什么经济精英的成员主要是从

    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中而来。他发现任何一个受雇于大公司执行董事会或处于高级管理层的人都具备一

    种重要的品质,即与那些已占据这些职位的人拥有相似的习性。“由于大公司对高层的任命是由极少数人决

    定的,其招聘流程也没那么正式,应聘者能与所谓的‘决策者’保持一致,且同属一派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

    些决定没有建立在太多的合理标准基础之上,这和人们通常所想象的不一样。” [36]

    为了支撑他的论点,哈特曼查看了该群体中拥有最高教育资历的人——有博士学历的人的职业前景。

    他辩称,如果说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在其晋升为精英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仅由个人的资质决定,那么他希

    望将其研究范围锁定在资质相同的人群,以中和这种因素产生的影响。经过他亲自证明,情况并非如此:“

    在工人阶层或中产阶层中能获得博士学位的……只有9.3%的人,即大约每11个人中有1个人可以达到高级管

    理层的顶层。在上层社会阶层中,这一比例上升到13.1%,这意味着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获得成功,而那些

    来自大资产阶级的人有14的可能性达到德国最高经济阶层。” [37]

    对于在1955年、1965年、1975年和1985年获得工程、法律或经济领域博士学位,且之后进入商业、政治和法律专业或学术领域工作的那些人,哈特曼调查了他们的社会背景、教育和职业道路。哈特曼之所以

    将他的研究锁定在这三个专业领域(即工程、法律和经济领域),如他已指出的,在德国90%的高管研读

    的都是这三个专业领域中的其中一个,即工程学、法学和经济学,而在政治和公共行政领域这些学科也占

    主导地位。在商界,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管中几乎有一半都是这三个专业的。[38]

    哈特曼的研究发现,在德国经济中,社会背景与高管任命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社会选择的作用不仅

    是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得到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方面有所体现,而且体现方式也非常直接。“尽管每个参与

    研究的博士毕业生都获得了最高的、为大多数社会所选择和认可的学历,但他们在德国商界生涯可以得到

    的机遇,以及他们在德国经济精英界中的发展前景,由于他们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得不到公平的分配。尽管

    他们为了获得博士学位已经历非常激烈的选择过程,然而他们仍需面对进一步的社会选择过程,这是完全

    独立于学术资质的,而且是为了跻身德国最大的公司谋求领导职位而需经历的过程。” [39]

    继布尔迪厄之后,哈特曼认为,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习性是大不相同的。“在社会的最高阶层,人们如

    果能表现得‘更加自信’,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熟悉那样的环境。而那些在长大后才从更广泛的社会阶层进入最

    高阶层的人,则缺乏这样的自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稳定性’,恰恰因为他们缺乏经济精英领域的

    知识或者说对这个领域不熟悉。” [40]

    就哈特曼所研究的群体而言,这些发现确实令人信服。然而,他的研究的根本弱点在于他对经济精英

    的片面定义。哈特曼对经济精英的“更广泛”定义包括所有在德国一家大公司任高管职位的人。他用“狭义语

    境”界定经济精英,认为他们是那些占据世界级企业最高管理职位的人。[41]

    哈特曼总结道,一个人所处的

    经济地位越高,他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他关于社会选择至关重要的假设,尤其适用于大公司的高层管理

    层。[42]

    然而,这意味着哈特曼的研究对象明确地局限于大公司中的受薪高管。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往往比高管

    赚的多得多,但在这项研究中基本上被忽视了,除了那些在自己公司里还位居正式高管职位的大公司老板。然而,只有哈特曼研究的少数大公司是这种情况。

    有许多的证据证明了企业家的社会流动性远远比德国大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流动性大得多。哈特曼认为

    ,社会选择在商界的影响力比在其他精英阶层的影响力更大。他对这种差异的解释如下:“大资产阶级的孩

    子”总能比法律界或政界的人优先在商界获得地位,因为他们“通常能坐到那些有希望获得最大权力和最高

    收入的位子”。[43]

    而在商界拥有领导职位的人,是否真的比在政界拥有同等地位的人有更大的权力,这仍

    是一个需要公开讨论的问题。然而,这是提供获得更多收入潜力的途径,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哈

    特曼没有考虑到,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家的收入远高于受薪高管,甚至包括那些最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正

    如上文所述的学术财富研究成果所一再证明的那样,那些渴望财富的人,几乎不愿意作为雇员来实现他们

    的目标。绝大多数富人和高收入者都是企业家,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所有者。

    哈特曼的研究结果对于大公司内部的精英招聘显然是合理的。进入最高管理阶层是精英几十年职业生

    涯中的最高成就,而这最终是由公司监理会的人来决定的。在这方面,强大的主观因素确实起着重要的作

    用,正如强调习性的重要性的哈特曼和其他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然而,财富精英们的选择过程却大不相同,本书B第二部分中的访谈阐述了其不同之处。一个极端的例

    子是一个在学习阅读和写作以及努力完成基础中等教育过程中遇到巨大困难的受访者。虽然这些困难势必

    成为他在德国某家大公司董事会获取一席之地时的障碍,但是并不妨碍他积累下价值数亿欧元的财富。9.1节将对财富精英的社会形成机制做出详细说明。

    正如这项研究所显示的,许多企业家和超级富豪都来自中产阶级。企业家们所展现出的许多人格特质

    对其在德国的大公司的职业生涯并不是特别有利。然而,例如,自愿服从被视为一个人能否跻身公司最高

    管理层的积极特质,而企业家往往不是墨守成规的人,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明确地追求自主创业的理念,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个性或正式的学历使他们不可能在某家大公司实现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或

    晋升到执行管理层(有关于此的更多信息,参见本书10.1节)。已有很多证据可支撑该假设,如史蒂夫·乔

    布斯这样的人永远无法在某家大公司严苛的体制框架下成就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因为他的行为模式与执

    行董事会的相关任命要求是不一致的。[44]

    他只好自立门户,不仅个人获得了成功,而且让全世界都记住了

    他。

    公司在任命执行董事会时所采用的甄选机制与公司创始人的甄选机制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个人能

    否成功跻身于财富精英行列,不是由某个委员会成员或导师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例如,房

    地产投资者能否获得财富同样不受任何董事会决定的影响,这与他们是否做出了明智的投资决策的结果有

    关。这表明,习性和正式教育资质在一个人跻身财富精英队伍时所发挥的作用远不及他们一个人爬到大公

    司高级管理层那么大。

    这清楚地表明,对“财富精英”这一术语的过于狭隘的定义仅指大公司中的最高职位占有者。局限于这

    些个人(大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的研究,将企业家、成功的投资者和财富精英统统排除在外,致使得出

    的与经济精英所运用的复制机制相关的结论是偏向于某一个方向的(只反映了一个单一子群体的实际情况)。

    下一章将介绍创业研究的发现,这一学科不同于传统的精英研究,它关注的并不是世界级大公司的高

    层管理人员,而是成功创业的具体要素。由于企业家是富人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因此创业研究很值得关

    注。

    [1] W.Felber,Eliteforschung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Wiesbaden:Springer Fachmedien,1986),S.19.

    [2] Barbara Wasner,Eliten in Europa:Einführung in Theorien,Konzepte und Befunde(Wiesbaden:Sprin

    ger Fachmedien,2006),S.16.

    [3] Beate Krais,“Begriffliche und theoretische Zug?nge zu den ‘oberen R?ngen’ der Gesellschaft,” in Obers

    chichten-Eliten-Herrschende Klassen,edited by Stefan Hradil and Peter Imbusch(Wiesbaden:Springer Fachme

    dien,2003),S.38.

    [4] Viktoria Kaina,“Deutschlands Eliten zwischen Kontinuit?t und Wandel. Empirische Befunde zu Rekrutier

    ungswegen,Karrierepfaden und Kommunikationsmustern,” Aus Politik und Zeitgeschichte B 10(2004),S.8.

    [5] Armin Nassehi,“Differenzierungseliten in der ‘Gesellschaft der Gegenwarten’,” in Deutschlands Eliten i

    m Wandel,edited by Herfried Münkler,Grit Stra?enberger and Matthias Bohlender(Frankfurt-am-Main:Camp

    us Verlag,2006),S.255.[6] Christine Kestel,“über Elite:Form und Funktion von Elite-Kommunikation in der Gesellschaft der Gege

    nwarten”(PhD diss.,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unich,2008),S.16.

    [7] Christine Kestel,“über Elite:Form und Funktion von Elite-Kommunikation in der Gesellschaft der Gege

    nwarten”(PhD diss.,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unich,2008),S.24.

    [8] Christine Kestel,“über Elite:Form und Funktion von Elite-Kommunikation in der Gesellschaft der Gege

    nwarten”(PhD diss.,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unich,2008),S.45.

    [9] Shamus Rahman Khan,“The Sociology of Elit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8(2012),p.362.

    [10] Herfried Münkler,Grit Stra?enberger,and Matthias Bohlender,“Einleitung,” in Dies:Deutschlands

    Eliten im Wandel(Frankfurt-am-Main:Campus Verlag,2006),S.13.

    [11] W.Felber,Eliteforschung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Wiesbaden:Springer Fachmedien,198

    6),S.20.

    [12] Michael Hartmann,The Sociology of Elites(New York:Routledge,2006),p.105.

    [13] Wilhelm Bürklin et al.,Eliten in Deutschland:Rekrutierung und Integration(Wiesbaden:Springer Fa

    chmedien,1997),S.17.

    [14] Ralf Dahrendorf,“Eine neue deutsche Oberschicht?” Die neue Gesellschaft 9(1962),S.18.

    [15] Ralf Dahrendorf,“Eine neue deutsche Oberschicht?” Die neue Gesellschaft 9(1962),S.19.

    [16] J?rg Machatzke,“Die Potsdamer Elitestudie:Positionsauswahl und Aussch?pfung,” in Eliten in Deuts

    chland:Rekrutierung und Integration,edited by Wilhelm Bürklin and Hilke Rebenstorf(Wiesbaden:Springer F

    achmedien,1997),S.35.

    [17] J?rg Machatzke,“Die Potsdamer Elitestudie:Positionsauswahl und Aussch?pfung,” in Eliten in Deuts

    chland:Rekrutierung und Integration,edited by Wilhelm Bürklin and Hilke Rebenstorf(Wiesbaden:Springer F

    achmedien,1997),S.43.

    [18] J?rg Machatzke,“Die Potsdamer Elitestudie:Positionsauswahl und Aussch?pfung,” in Eliten in Deuts

    chland:Rekrutierung und Integration,edited by Wilhelm Bürklin and Hilke Rebenstorf(Wiesbaden:Springer F

    achmedien,1997),S.44~45.

    [19] 2011年,12374人的收入为100万到250万欧元,2567人的收入为250万到500万欧元,1400人的收入

    在500万欧元以上。详细数据参见“Anzahl der Einkommensteuerpflichtigen mit mindestens einer Million Euro Ei

    nkünften in Deutschland von 2004 bis 2013,” last modified 2017,https:de.statista.comstatistikdatenstudie1

    62287umfrageeinkommensmillionaere-in-deutschland。

    [20] “Auf den nachfolgenden Seiten erhalten Sie folgende Vergütungsinformationen auf Basis der Gesch?ftsber

    ichte 2014 bzw.2015,” accessed 27 October 2017,http:www.hkp.comcmsuploadpress20160330_Presseges

    praech_DAX_GB-Auswertung_2015_Tabellen.pdf.[21] “Die Top-Verdiener im MDax,” 15 May 2014,http:www.wiwo.definanzenboersevorstandsverguet

    ung-die-top-verdiener-im-mdax9897550.html.

    [22] J?rg Machatzke,“Die Potsdamer Elitestudie:Positionsauswahl und Aussch?p-fung,” in Eliten in Deut

    schland:Rekrutierung und Integration,edited by Wilhelm Bürklin and Hilke Rebenstorf(Wiesbaden:Springer

    Fachmedien,1997),S.44-46.

    [23] W.Felber,Eliteforschung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Wiesbaden:Springer Fachmedien,198

    6),S.19.

    [24] Shamus Rahman Khan,“The Sociology of Elit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8(2012),p.362.

    [25] 更多详细解释参见本书第7.2节。

    [26] Thomas J.Stanley and William D.Danko,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Atlanta:Longstreet Press,1996).

    [27] 关于这点及以下参见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Abing

    don:Routledge,2010);Michael Hartmann,The Sociology of Elites(New York:Routledge,2006),pp.4

    6-54。

    [28] Bourdieu and Wacquant quoted in Micheal Hartmann,The Sociology of Elites(New York:Routledge

    ,2006),p.115.

    [29]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Abingdon:Routledge,201

    0),pp.171-172.

    [30] Beate Krais and Gunter Gebauer,Habitus(Bielefeld:Transcript Verlag,2014),p.34.

    [31]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Abingdon:Routledge,201

    0),p.169.

    [32] Beate Krais and Gunter Gebauer,Habitus(Bielefeld:Transcript Verlag,2016),p.34.

    [33]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Abingdon:Routledge,201

    0),p.513 et seq.

    [34] Bourdieu and Wacquant quoted in Micheal Hartmann,The Sociology of Elites(New York:Routledge

    ,2006),p.82.

    [35] Michael Hartmann,The Sociology of Elites(New York:Routledge,2006),p.82.

    [36] Michael Hartmann,The Sociology of Elites(New York:Routledge,2006),p.81.

    [37]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

    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Publisher,2002),S.65.

    [38]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Campus,2002),S.23.

    [39]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

    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Campus,2002),S.71.

    [40]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

    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Campus,2002),S.168.

    [41]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

    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Campus,2002),S.63.

    [42]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

    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Campus,2002),S.87.

    [43] Michael Hartmann,Der Mythos von den Leistungseliten:Spitzenkarrieren und soziale Herkunft in Wirts

    chaft,Politik,Justiz und Wissenschaft(Frankfurt-am-Main:Campus,2002),S.174.

    [44] 更多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行为模式参见Jeffrey S.Young and William L.Simon,iCon Steve Jobs:The

    Greatest Second Act in the History of Business(New Jersey:John Wiley Sons,2005),pp.77,184-185,23

    5-236。第3章

    创业研究评述

    3.1 桑巴特、熊彼特与柯兹纳的企业家角色

    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是从心理层面把企业家归为一类的第一批学者之一。在他的著作《

    资本主义的精髓:对现代商人的历史研究和心理研究》(1913)(The Quintessence of Capitalism:A Study o

    f the History and Psychology of the Modern Business Man,1913)中,他对认为很重要的成为成功企业家的三

    种“心理特质”做出了区分。

    1.“征服者”。企业家必须具备“制订计划”的能力,并有强烈的“执行计划的意愿”。桑巴特的定义

    使企业家有别于单纯的发明家,那些单纯的发明家只会满足于一个新发现。企业家还必须具备“完成计划

    的能力”和“勤勉的实践能力”,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他的性格特征还包括有决心和能力“消除任何

    阻碍他前进的障碍”,并且为取得巨大的成就,孤注一掷。[1]

    2.“组织者”。企业家必须有能力把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将他们凝聚成一股快乐、成功和富有创造性

    的力量。[2]

    3.“商人”。桑巴特所说的“商人”,其实更像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天才销售人员”。企业家必须“

    与他人进行商谈,并通过充分利用你的优势,找到对方的弱点,让他采纳你的建议。谈判只不过是一场智

    力比拼”。[3]

    这种能力总是被需要的,不管是为了吸引好员工、推销产品,还是证明你的谈判才能,正如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向银行家J.P.摩根(J.P.Morgan)咨询一桩价值十亿美元的收

    购案时所做的一样。桑巴特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以合同中的优点来说服买方。[4]

    “激发兴趣,赢取信任,并激起对方的购买欲望……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并不重要,只要他没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诉诸任何武力方

    式就行。他必须使对方急于达成这项交易。交易者必须根据建议工作。”[5]

    企业家必须具备一种行动能力,那就是对正确的和恰当的行动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某些人在这方面的

    能力是很明显的,而另一些人却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非常弱。[6]

    天生的企业家有迅捷的理解力

    ,确信他们对他人的判断,拥有层出不穷的创意、灵感和某种“生动的想象力”。[7]

    创业得是“本质所需的一

    些东西,并能达到一种为炉台添一把火的效果”。一位企业家最重要的特质包括“决心、连续性、毅力、永

    不满足、果断、韧性、勇气和胆量”。[8]

    桑巴特提到了一个常在企业家和艺术家之间做出的比较,这在他

    看来是一种误导。企业家总是“朝着目标努力,而对艺术家来说,目标是令其厌恶的。前者以他的理智为主

    导,后者以他的情感为主导。前者很强硬,后者则娇弱而温柔。企业家是实际且务实的,而艺术家是世界

    上最不现实和最不务实的人。企业家的目光超越了宏观世界的界限,而艺术家的目光却禁锢在世界内部”。

    [9]

    不管桑巴特对企业家的看法如何,企业家最重要的内驱力是逐利,因为这是他行动的刚需。“在现代商

    人的骨子里,欲望总是不断膨胀,这使得他们要承担的事情越来越多。但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想获取更多的利润。追逐利润并不是他们灵魂中最重要的动机,是现实状况迫使他们追逐利润。所有成功的资

    本主义企业都必须努力经营以创造盈余。个人资本家如何利用这些盈余并不重要,他是否能单纯依靠收购

    黄金来满足自己,或者他的目标是获得权力,或者说他的满足感来自于其忙碌的生活状态,或者甚至只希

    望将这些盈余用于社会改革之中。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盈利;他的企业一定要盈利。” [10]

    在其著作《现代资本主义》(Der Moderne Kapitalismus)中,桑巴特强调了个体的重要性,指出其在

    资本主义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在早期经济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初,一个勇敢且具有企业家

    精神的人毅然决定抛弃传统的经济管理道路,走出一条新路子。这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行为。……资本主

    义的起源是一部人格史。” [11]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部结构说明:“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决策和行动权力能比在其他经济体系中获得

    更多自由。因此,你可以说,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少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逐渐发展完善的”。[12]

    认为人格在

    这个“机械化世界”中的重要性已弱化的假设是极其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不可否认,个体的重要性是很

    突出的,并且在现今的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比以往都大。” [13]

    这就是在美国的经济生活中,个性备受重视的

    原因。“到最后,公司、家庭和资本都不是经济的驱动力,个人才是经济的驱动力。” [14]

    在某些方面,桑巴特的以下观点会让人想起熊彼特。“资本家与封建社会的商人的区别在于:资本家的

    行为是具有颠覆性和变革性的。”资本主义企业家打破旧的传统,突破旧式经济的阻碍,“他既是破坏者也

    是创造者”。他把全民从他们惯有的生存形态中拉出来。“即使历史并没有证实这一点:通过洞察人性的本

    质,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与众不同的思想家、创新者,乃至破坏者和创造者只是个人,只是少

    数群体。” [15]

    桑巴特对企业家的心理倾向描述如下:“想要获得成功的愿望,即实现伟大的经济成就所要付出的努力

    ,是一种情操,是所有美国人,上至信托业巨头下到卑微的临时工,都具备的特有情操。” [16]

    新型的企业

    家“摆脱了对家庭传统、商业、商务习俗的顾虑”。[17]

    桑巴特强烈反对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新教根源

    的理论,强调现代企业家的特点在于,“除极少数情况外,他们不受宗教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束缚”。只有企

    业家变得世俗化,“才能赋予所有恶魔自由统治的激情”。[18]

    桑巴特最大的成就是把研究重点放到企业家的人格上,并且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特别是,他认识到销

    售技巧在企业家成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后来的几代学者中常常被忽视。

    在他1911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

    中,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广泛地论述了企业家心理。企业家们领悟到不让社会规范像其他事物一样去支配其行为

    的重要性。虽然没有使用特定的术语,但熊彼特把成功的企业家描述成不墨守成规的人。

    熊彼特说:“一个社会群体成员的任何离经叛道的行为,都会遭到指责,这种指责可能导致‘社会排斥’。” [20]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服从,但总会有另外一些人,被周围人的令人震惊的反应所刺激,因

    而“采取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行动”。[21]

    那些想做些“新鲜和不寻常的”事情的人,不仅要面对外部的阻力,“还要克服自己根深蒂固的抵抗

    力”。[22]

    这类企业家被熊彼特称为“逆流而行”的人。[23]

    与享乐的、被动的人相比,这类企业家“与‘镣铐’

    进行斗争,但这样的斗争并不适合所有的人”。[24]

    “有些事情还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些反对他的声音对他而

    言没有任何影响。他感受不到抑制经济代理行为的约束力。” [25]

    这类企业家“从他周围世界的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比那些从一成不变的经济代理行为中获取的结论要多”。[26]

    这类企业家“对他的同行和上级对他的业务所做出的评论漠不关心”。[27]

    熊彼特问是什么驱使企业家以这种方式行事。他坚定地挑战了“以商品消费的形式满足欲望”的理论是

    企业的主要经济驱动力的说法。[28]

    即使企业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他仍竭尽全力去获取更多的资产。

    考虑到当收入达到某个水平之上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尚未满足的欲望的强度便失去其效力”的事

    实,消费本身并不足以诠释企业家的行为。[29]

    熊彼特证明,单纯的消费主义不能成为企业家的主要动力。尽管企业家的生活很奢华,但这无法激发

    他们的雄心。[30]

    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企业家是由两个动机驱动的:在社会中拥有强势地位和创新过程

    带来的喜悦。[31]

    但是熊彼特并不否认满足某种消费的欲望可以激励企业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认为

    满足欲望是一种动力,而有些时候,我们则认为在社会中拥有权力是动力所在。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这

    两种动力必须共同起作用。如果一个百万富翁失去了其所拥有的几百万的财富,那么他首先会努力工作以

    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 [32]

    然而,熊彼特认为迄今为止经济学低估为了获得权力所产生的动力。

    通过一次关键性的调查熊彼特发现,企业家把自身(主要通过金融手段)得到的资产“作为赢得一场硬

    仗的外在标志”,而通过努力追求经济收益获得的财富则是他对自己的奖赏[33]。他所获得的财富“基本不用

    于消费,反而用于投资新的经济活动” [34]。企业家被驱使“进行试验并将在经济领域留下自己的印记”。[35

    ]

    相比而言,广大群众是没有这样“富有创新意识的试验”倾向的,因为这是企业家的特质。[36]

    熊彼特认为,能力弱的人只能完成常规和重复的体力劳动。“强者保留富余的力量。他为了改变而改变

    ,总能不断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新计划,这种改变永无止境。相反,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终结,不需要

    任何进一步的冲动:做这件事的喜悦感,无须任何其他动机,诚然已是一种心理实现。” [37]

    这类人有动力

    稳步前进,没有任何限制。他们只会在“自己精疲力竭时,或证明外界的障碍无法克服时才停下来,而非他

    们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停下来”。[38]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想法已经证明比熊彼特自己的设想更为现实。在他的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和民主》(1942年)(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中,他提出了一个论点,这是接下来几十

    年所发生的事情不能证实的:正如熊彼特所描述的,企业家的社会功能“正在失去重要性,并将在未来变得

    越来越不重要”。他预测,技术进步将逐渐成为受过教育的专家们独享的事情,他们提供他们所需的事物,并确保它们能正常工作。此外,根据熊彼特的理念,个性和意志力在这个经济变化已成为常态的世界已变

    得越来越不重要,整个世界并不去组织这些变化,反而把它们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39]

    经济发展已经表现

    出一种倾向,变得“反人格化和自动化”。[40]

    在熊彼特看来,这一切将会使传统的企业家变得越发可有可无

    ,并逐渐被淘汰。[41]

    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Kirzner)是奥地利经济学院的理论家,同时也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的学生,柯兹纳提出的企业家理论,与熊彼特有很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柯兹纳在他的著作

    《竞争和创业》(1973年版)(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中讲道:“在许多方面,我试图描写的企

    业家形象,同熊彼特所描述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 [42]

    柯兹纳对熊彼特定义的那种企业家特质做出了如

    下描述:“他可以敏感地发现未被注意到的机遇,这可使他能够远离那些众所周知的常规和重复性工作……

    这与我自身的特质类似。” [43]

    不过,柯兹纳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解读企业家作用的不同观点。熊彼特强调有创新意识的破坏者的作用

    ,柯兹纳推崇企业家发现市场机遇的能力,从而借此恢复市场平衡。熊彼特关注的焦点是对市场平衡的破坏力,而如何建立市场平衡是柯兹纳考虑的首要问题。柯兹纳说:“对于我而言,企业家创业的重要特征不

    是具有脱离常规发现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新机遇的能力。” [44]

    柯兹纳认为熊彼特更多的是把企业家当成了

    破坏平衡的人。他说:“相反,我认为企业家在维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5]

    柯兹纳坚决批判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提出的经济学观点。罗宾斯将经济学定义为一种研

    究目标和另有用处的稀缺资源之间关系的行为科学。“我认为,个人市场参与者这种有效利用资源并将其最

    大化或效率意图明确的分析视觉,在很大层面上,是不完整的。” [46]

    在柯兹纳心目中的企业家身上,“敏感性”这个概念起着关键作用,他们拥有总能发现新机遇的眼睛。

    他介绍了“纯粹的企业家”的概念,[47]

    它不代表一个实际存在的人,而是一个对企业家特有性格构成的抽象

    组合,这些性格是从那些真正的企业家的不同特质中总结出来的。根据他的定义,这个“纯粹的企业家”是

    一个决策者,其唯一的作用是发现未被注意到的机遇。[48]

    “纯粹的企业家”不依靠任何手段起家,而是通过抓住机遇来创造利润。“从定义上看,纯粹的企业决策

    只能由那些一无所有的决策者做出。” [49]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家一无所有,但这是柯兹

    纳在他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的心理过程。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Jesus Huerta de Soto)借鉴柯兹纳的观点,在他阐述企业利润时强调了这样的

    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无到有地被我们称为纯粹的企业家利润。为了获得企业家的利益,一个人不需要

    先进的手段,而只需要专注创业。” [50]

    柯兹纳的理论承袭了米塞斯(Mises)的观点,也是一个和利润相关的“套利”理论。[51]

    这首先要认识

    到知识是有限的。这说明,之所以可以获取纯粹的商业收益,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知识体系不完善。“任何人

    都可以在机遇被其他人发现之前去抓住它们。” [52]

    这明显不同于熊彼特的观点。对柯兹纳来说,企业家不

    一定是创新的来源。柯兹纳说:“我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想法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嗅到商机的味道,这些机遇

    可能是现成的,也可能是待挖掘的。” [53]

    在米塞斯和德索托的作品中有一个有趣的想法。德索托强调了敏感性的重要性,这一点被柯兹纳一再

    强调。德索托补充道:“历史学家在选择和解释重大史实时所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和企业家在预测未来即将发

    生的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米塞斯断言历史学家和企业家采用的方法非

    常相似的原因。”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引用米塞斯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人竟然把‘企业家’定义为以历史学

    家的眼光来展望未来的人”。[54]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根据米塞斯、柯兹纳和奥地利经济学院的其他学者提出的观点(这些观点有别于

    莱昂内尔·罗宾斯的传统定义)对企业家的任务做出如下总结:“创业,或人的行为,从根本上并不是由最优

    配置的针对已经制定的目标采用的既定手段组成的。相反,它基本上包括感知、确定和识别目的和手段,也就是说,积极地、创造性地寻求和发现新的目的和手段。” [55]

    桑巴特、熊彼特和柯兹纳的作品对这本书提出的许多问题做出了参考性回答。这三个人都强调企业家

    个人的人格和人格特质的地位,比它们在早期经济时代更加重要。桑巴特,特别是熊彼特,强调了创业者

    大多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们的观念往往与大众的观念对立。跟其他学者不同,桑巴特指出,意志力是一

    种成功的企业家实现远大目标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并强调了销售才能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敏感性”在柯兹纳看来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凭借敏感性,企业家可以发掘尚未被其他人发现的机遇并且创造利润。3.2 美国和德国对企业家人格特征与目标设定的研究

    目前已有不少独立的创业研究,如下文所讨论到的,大量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人格和职业成功之间的关

    系。“人格”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人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仍保持稳定的所有性格特征的综合,它让一个人与众不同且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本书第6章有对这一术语的详细阐述。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具备责任心、外向型性格、稳定情绪和低水平宜人性人格特质的人会比没有这些

    特质的人在事业上更成功。[56]

    在美国,对企业家的动机、目标和人格特质有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在德国也进行了许多关于该课题

    的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课题研究涉及实证研究,并且建立在与企业家访谈的基础上。在美国,自2

    0世纪60年代以来创业研究就已成为一门学科,在2008年美国的大学已有多达401位创业研究教授。[57]

    1986年在奥地利发布的一个实证研究对成功和不成功的公司创始人进行了比较,有趣的是,它直接将6

    2个成功公司的创始人和63个不成功的公司的创始人进行了比较。[58]

    虽然作者主要关注的是社会人口统计

    属性的重要性,如年龄、家庭生命周期、性别与教育,但激励结构的分析表明,成功的公司创始人认为“追

    求成就感”“追求成功”和“追求创新”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而不成功的公司创始人则主要被“渴望拥有一个新

    的角色”“想独立”和“追求财富”驱动。[59]

    与这项工作主题关系更密切的是一篇发表于2004年的有关心理因素对公司创始人及其企业成功的影响

    的博士论文中的假说和发现。[60]

    安德烈亚斯·乌奇(Andreas Utsch)采访了德国数百名拥有小企业的企业

    家(员工数量在50人以内的创始人和老板)。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被采访的企业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

    是千万富翁。然而,乌奇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问题、方法和理论都是从创业研究员的整体利益出发,为

    此,他审视了某些人格特质与创业活动、创业成功之间的联系。乌奇提出的理论以现有的——主要是美国

    的——创业研究为基础,他提出了一套问题论及假设论,并用它们来检测哪些人格特质与创业的关系最为

    密切。

    多项研究企业家的成功和特定的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的结果显示,以下这些品质与企业家的成功息息

    相关:[61]

    ·承诺

    ·创造力

    ·高度外向性

    ·低宜人性

    其他研究表明,以下人格特质与企业成功密切相关:[62]

    ·失败后的行动方向(即使失败仍能采取行动);

    ·内部控制点(坚信“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

    ·乐观主义(期望未来有积极的事情发生);

    ·自我效能(期望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

    2006年,赵浩和斯科特·E.塞伯特(Scott E.Seibert)回顾了元分析并发现,在企业家与高管的大五类人格特征中,有四项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在尽责性和开放性方面得分较高,而在神经质

    和宜人性方面得分较低。该研究未在外向性方面发现区别。[63]

    德国对153名个体对象(包括自主创业、半自主创业及雇员受访者)进行的一项对比调查证实,对成功

    的渴望和内控力是自主创业的核心条件因素。根据该项研究,自主创业受访者与雇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64]

    2007年,安德烈亚斯·劳赫(Andreas Rauch)和迈克尔·弗里斯(Michael Frese)指出,创业心理学越来

    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此外,他们还指出了之前研究中的缺陷。例如,他们声称,迄今为止,学者们只

    注意到了性格特征和创业成功之间的线性关系。在劳赫和弗里斯看来,将广泛定义的人格特质与创业成功

    相提并论,意义不大。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它们之间的直接关联往往是最小的。他们的结论更多基于

    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仅影响某些非常具体的特征,比如劳赫和弗里斯认为对于创业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

    的那些特征。这些更加具体的特征和特质包括“对成功的渴望”“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自主性”“自控力”以及

    “自我效能感”。[65]

    根据劳赫和弗里斯的研究结果,其元分析表明:创业成功与绩效导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66]

    针对创新

    精神与自主需求之间联系的研究也表明了与创业成就的相关性,而我们通常假定的内控力与创业成功之间

    的关系则较弱。元分析显示,创业成功与自我效能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67]

    劳赫和弗里斯发现,个人性格

    特征往往与创业成功呈弱相关,笔者认为这不足为奇。他们认为,毕竟对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并非单一的

    性格特质,而是其特定组合。[68]

    他们相信,性格特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联系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因为相比大公司,企业家及其个性理所应当在中小型企业发挥着更大的作用。[69]

    2000年至2009年,为能确定自主创业人群性格类型,德国社会经济专家组(SOEP)[70]

    在本国完成了

    多轮调查。作者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分析考虑了五大人格特征,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6688KB,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