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448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9日
第1页
第6页
第16页
第23页

    参见附件(1289KB,189页)。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在书中作者为大家深入浅出的解读了佛经,一共拥有6大课程,读完此书读者们可以更加的放松自己心灵,值得一看!

    不抑郁的活法介绍

    《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活泼自在的生命状态。

    翻开本书,在禅宗六祖慧能的句句点醒中,刹那间唤醒身心内在活力。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无法化解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不知不觉间已烟消云散。

    不抑郁的活法图书作者

    费勇,浙江人,文化学者,现为生活榜MOOK主编,兼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作品有《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坛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等修心课系列,在国内及海外皆有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另有《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时尚的哲学》(译著)等著作。

    不抑郁的活法主目录

    第一部分不 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

    第1课:大字不识一个,惠能顿悟成佛

    第2课: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第3课:饿了专心吃饭,困了安心睡觉,就是在修心

    第4课: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第5课:摆脱抑郁的方便法门

    第6课: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第二部分 《六祖坛经》原文及优美白话译文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截图

    目 录

    自序:读懂《六祖坛经》,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学前课:16分钟读懂《六祖坛经》的来龙去脉

    《六祖坛经》:禅宗至高经典

    惠能顿悟的传奇经历

    武则天恭请惠能讲授佛法

    《坛经》到底讲了什么

    惠能:什么才是真正的“禅”

    禅源于一个很优美的动作

    好事坏事,都会过去

    第一部分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

    第1课:大字不识一个,惠能顿悟成佛

    卖柴为生的禅宗祖师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率直是最完美的处世艺术

    郁郁而终的智士

    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惠能参透的人生本质

    风吹幡动,惠能的心不动

    第2课: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第一句话

    释迦牟尼佛留给世人的遗言

    你内心潜藏治愈抑郁的智慧

    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快乐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顺其自然就好,幸福地活在当下

    第3课:饿了专心吃饭,困了安心睡觉,就是在修心

    觉悟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豁然开朗

    禅修是一种生活态度

    看到地上不干净,佛陀拿起了扫帚

    告别怀才不遇的烦闷

    跳出思维的陷阱

    面对不想做又必须要做的事,如何调整情绪

    常识一定是对的吗

    惠能的独特智慧

    第4课: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两种不同的觉悟方法

    普通人如何去除分别心

    虚妄的源头在哪里

    每次发脾气前,都是你改善心境的最好时机

    盲眼老人过独木桥的启示

    世事多变,随遇而安

    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改善人际关系的必修课

    你可以试试和花朵聊天

    第5课:摆脱抑郁的方便法门

    恶念头,毁你千年善缘 善念头,消你千年恶缘

    觉悟即佛圣,迷惘则庸众

    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破灶禅师指点灶神佛祖救度众生的四种工具

    高兴不起来怎么办

    害怕与人交往怎么办

    感觉前途暗淡怎么办

    第6课: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守也守不住,有生就有灭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地

    愚公移山的心态

    超然物外的六祖惠能

    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通过念佛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吗

    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第二部分 《六祖坛经》原文及优美白话译文

    自序:读懂《六祖坛经》,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很多人受到忧郁的折磨,更多的人受到抑郁的侵扰。

    抑郁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心理状态:觉得无形的压力压着自己;觉

    得生活像一张一张的网,网罗着自己;觉得前途渺茫;觉得生命没有意

    义等等,很低落,很压抑。怎么办呢?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去旅行,去

    购物,去看心理医生,诸如此类,都不失为缓解的办法。

    如果你试过很多办法,还是高兴不起来,那么,我建议你不妨读读

    《六祖坛经》。

    为什么抑郁的人应该读读《六祖坛经》?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

    该读读《六祖坛经》?

    简单地说,《六祖坛经》并非一本宗教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思维方

    式的书,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一本关于创意的书,一本关于自由的

    书。是的,关于自由的书。《六祖坛经》告诉你的,不是怎么样去做一

    个佛教徒,不是怎么样去念佛,怎么样去读经,而是告诉你如何觉悟,做一个彻底放松的人,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六祖坛经》讲的顿悟,真正的含义是,你在任何一个刹那,都应

    该回到那个最终的点上。什么是最终的点呢?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那

    么,你应该在任何一个刹那,都不要忘了你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

    要忘了佛的最终觉悟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下就领悟到真相,即刻就停

    下来。让什么停下来呢?让你的习气,你的贪欲,停下来;让你自己的

    心性,即刻显现,即刻回到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在任

    何一个刹那,都不要忘了你真正的目的,不要停留在手段上,要记得你的目的地。

    《六祖坛经》提醒我们,不要困在各种形式里。一定要烧香吗?一

    定要拜佛吗?一定有什么仪式吗?不一定。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觉悟

    了。沿着《六祖坛经》的思路,你会发现,世间的一切都不过形式,比

    如婚姻,比如工作等等,只是我们忘了我们透过这些形式想要达到的目

    的,所以,这些形式就成了生活的目的。于是,婚姻、工作就成了压

    力。如果你明白到这些不过是一种形式的东西,你也许可以用游戏的态

    度置身其间,你会突然发现,在烦嚣而牢狱般的世间,自己其实可以无

    碍而行。

    《六祖坛经》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游戏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为什么

    美国的嬉皮士喜欢禅宗,而且把他们喜欢的禅师叫作“禅疯子”。《六祖

    坛经》确立的禅宗洋溢着自由的气息,和游戏的喜乐。德国哲学家席勒

    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

    才完全是人。”所以,不妨游戏,不妨疯癫,在一个一本正经的环境,疯癫能够把你解放出来,能够提升你的生命,能够让你像一个人那样活

    着。

    《六祖坛经》不认为你一定要到深山隐居或者去寺庙修行,而是鼓

    励你在生活里修行。

    有一个人问禅师:“和尚修道,是否用功?”

    禅师回答:“用功。”

    那个人又问:“怎么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那个人很疑惑:“世上的人都是这样,难道他们也是像师傅您那样

    在修行?”

    禅师回答:“他们和我不同。”

    那个人又问:“如何不同?”

    禅师回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忙碌来忙碌去;他们睡觉时不

    肯睡觉,计较来计较去。”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

    在另外的宗派里,会教导一个很确定的方法,比如你每天什么时候吃

    饭,吃多少,每天什么时候睡觉,睡多少时间。你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

    时间去吃,去睡,这是一种修行,一种自律。慢慢地,也可以达到一定

    的境界。

    《六祖坛经》的思路,让你觉得世间的一切规定,都无足轻重,让

    你觉得,生命的每个瞬间,都不应该是等待的,不应该是苦熬的,而应

    该是自由盛开的。这是我理解《六祖坛经》所讲的顿悟的真正含义:每

    个刹那都是完成。所以,生活的每个刹那,你在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

    是,你要有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不去求这求那的心;觉悟的心,就是不去分别这分别那的心;觉悟的心,就是喜乐的心。

    所以,不妨读读《六祖坛经》,看看是否有一扇自由的门,其实一

    直向你敞开着;看看是否有一扇自由的门,只要你轻轻打开,生命就永

    远在喜乐之中,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乐观自信,活力十足!

    学前课:16分钟读懂《六祖坛经》的来龙去脉

    《六祖坛经》:禅宗至高经典

    《六祖坛经》的特别,在于它是唯一出自中国人的佛经,它是中国

    佛教唯一的一部经书。

    为什么叫《坛经》呢?坛,在中文里原意是土垒的高台。在佛教

    里,有两个含义,一指戒坛,就是出家人受戒的地方;二指道场,梵文

    音“曼荼罗”,就是佛教里做法事的时候供奉菩萨、佛的地方。唐代中期

    的某年某月,一位名叫惠能(又作慧能)的和尚,在韶州的大梵寺讲

    法、做法事,他坐的地方就叫“坛”或“坛场”。他的弟子法海把他的言论

    记录下来,辑录成册,这本册子就是《坛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坛经》没有被印刷成书,而是手抄本,并没

    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只是在宗门里几乎秘密地传授,是惠能开创的南

    宗法脉传承的信物。《坛经》最后一段说:“如果要托付这部佛法,一

    定要有上等的智慧,并且诚心向佛,慈悲为怀。秉持这部经书作为一种

    继承,到现在没有断绝。”“发誓愿意修行,遇到艰难决不退缩,遇到痛

    苦一定能够忍耐,福慧德泽深厚,才能传授这部佛法。”

    因为长期手抄流传,所以,《坛经》有不少的版本,比较有名的如

    宗宝本,在明代形成并一度是最盛行的版本;再比如敦煌本,是20世纪

    上半叶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在大英博物馆和中国的敦煌发现的。由于敦煌

    本的发现,人们意识到《坛经》在传播的过程里,有不少的增减,形成

    了不同的版本,并相信一定存在着更原始的版本。不过,到目前为止,学者们虽然发现了多种《坛经》的版本,但最早的仍然是敦煌本。更原

    始的版本,在时间的河流里沉默着。

    佛教史学者杨曾文先生在《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3年)里,对于已经发现的各种版本作了简单的梳理。第一,《坛经》祖本,也称法海原本,大约在公元713年到732年左右形成。第

    二,敦煌本原本,大约在公元733年到801年之间形成。第三,惠昕本,公元967年惠昕的改编本。第四,契嵩本,公元1056年形成。第五,德

    异本和曹溪原本,刊印于公元1290年。第六,宗宝本,成书于公元1291

    年。

    《坛经》版本的流传,以及对于最初版本的追寻,几乎可以写一部

    悬疑长篇小说,也可以写很多大部头的学术著作,没完没了地探究下

    去。不过,这是作家和学者的工作,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确实如美国

    作家比尔?波特说的,纠缠这样的问题,还不如种种花,或喝一杯茶。

    虽然《坛经》版本众多,而且有不少的差异,但基本属于细节的差

    异,总的内容还是相同的。不论哪个版本,大概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惠能在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这个部分是

    《坛经》的主体,惠能思想的独特性都体现在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在不

    同的版本里,变化最少。第二部分是惠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各个版本的

    差别也不是很大。第三部分是惠能和一些弟子之间的对话,以及临终咐

    嘱、禅宗法脉等等,这一部分在不同的版本变化最多。

    一般认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惠能讲法的记录,记录人是弟子

    法海。第三部分的内容应该有很多添加的成分。

    《坛经》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标志,意味着中国在印度佛教

    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很特别的佛教传统——禅宗。禅宗后来流传到日

    本、朝鲜,成为东亚佛教的主流。《坛经》开启了一条很有趣的思想源

    流,就是禅宗的传统。这个传统,在今天,已经遍及欧美各地,成为现

    代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思想资源之一。惠能顿悟的传奇经历

    《坛经》的特别,还在于它出自中国蛮荒之地的一个樵夫,一个目

    不识丁的文盲。这样一部在人类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居然出自

    一个文盲的脑袋,可能是思想史上唯一的一个例外。

    胡适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坛经》并

    非惠能的作品,真正的作者是惠能的弟子神会。胡适的观点引发了一场

    至今没有完成的学术争论。绝大多数人一方面承认《坛经》在流传的过

    程里,不断被改写、增减,有些内容甚至如印顺法师(当代著名高僧)

    所言,是出于宗教的需要,不足为信;另一方面,又坚信《坛经》基本

    上仍是惠能思想的体现,不论有多少个版本,它的核心并没有改变,同

    样,它的价值也不会改变。

    惠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留下来的资料并不多。从有限的资料

    里,大概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一生,活得非常简单——

    公元638年,也就是唐贞观十二年,惠能出生在广东新兴,当时叫

    新州。他的父亲姓卢,本来是范阳人(今河北境内),不知道犯了什么

    过失,不仅丢掉了官职,而且被流放到了岭南。惠能很小的的时候,父

    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流落到南海,相依为命,靠卖柴维持生计饱,尝

    人情冷暖。

    有一天,他给一个客人送柴时,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读《金刚经》。

    他一听之下,如遭电击,好像明白了什么,问客人在哪里能够学习到

    《金刚经》里讲的道理。客人告诉他在黄梅的冯茂山有一位弘忍禅师,座下有成千的弟子。于是,惠能就立即辞别老母,一路往黄梅去求法。

    这是《坛经》里的记述。在另一本文献里,讲他听了《金刚经》后,就

    起了学习佛法的心愿。直到母亲去世,他才离开家乡,踏上修行的道

    路。惠能先是到了曹溪(今广东曲江县境内),在那里结识了同样学习

    佛法的刘志略,并结为兄弟。

    刘志略的姑妈是一个尼姑,叫无尽藏,在当地的山涧寺出家。惠能

    白天和刘志略一起劳动,晚上就到山涧寺听无尽藏诵读《大涅槃经》。

    惠能听的时候,常常说出自己的感悟。无尽藏觉得惠能的见解独到而深

    刻,却没有想到惠能一个字都不认识,很奇怪不识字的人怎么能理解经

    文的意思。

    惠能对她说:“佛性之理论,非关文字能解。今不识文字何怪?”佛

    的道理,并不是文字能解释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心领悟的,所以,不识

    字而能明白佛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惠能在曹溪期间,据说曾到宝林寺学习过大约三年时间。然后,听

    说乐昌有位远禅师在石窟里修行,便前去请教,向他学习坐禅。又到附

    近的惠纪禅师那里,听他念《头陀经》。然而,他们的方法都不能让惠

    能满足。于是,他下决心前往黄梅,看看从弘忍禅师那儿是否能够学到

    真正的解脱法门。

    公元674年,三十七岁的惠能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一个人徒步到

    了黄梅的冯茂山。那时候,五祖弘忍的门下已经有近千名的信徒。

    按照《坛经》的记载,开始的时候,弘忍对惠能好像不怎么看得上

    眼。这么一个蛮荒之地来的小子,到这里来做什么呢?弘忍就问惠

    能:“你是哪里人啊,为什么要来礼拜我?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呢?”惠

    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的小百姓,大老远的到您这儿,不求什

    么,只求成佛的方法。”弘忍就说:“你是岭南那边的人,又是个蛮子,怎么能学习成佛的方法呢?”惠能回答:“人有南北的分别,但佛性并没

    有南北的分别。蛮子的身貌和和尚的身貌不同,但佛性又有什么不同

    呢?”

    弘忍听了,不再发问,觉得惠能不是等闲之辈。但有意思的是,他

    安排惠能去了碓坊打杂,一干就是八个多月。也就是说,这八个多月,惠能的学习,不过是每天做杂活。

    有一天,弘忍突然对弟子说,要选择一位接班人。怎么选呢?不是

    指定,而是考试。如果自己觉得已经有所觉悟了,就写一首偈(jì,即

    佛经中的唱颂词)呈上来。弘忍会根据偈来确定接班人。结果,大家都等着神秀写偈,因为神秀是弟子里公认最聪慧的。

    神秀只好写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看到这首偈,觉得不过瘾,就自己吟了两首,让人写在墙壁

    上。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首:

    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和神秀的中规中矩相比,惠能的偈一下子把人带到了一种广阔自由

    的境界,是颠覆性的思维方式。弘忍看了以后,知道惠能已经彻底觉

    悟,便悄悄地把衣钵传了给他,并让他连夜离开黄梅,往岭南方向走

    去。果然,弘忍其他的弟子不服惠能,有些甚至一路追赶,想抢回衣

    钵。到了岭南,惠能回到新兴、怀集、四会一带,隐居在山林里,和猎

    人为伍。这段避世的生活有说是十六年,也有说是三年。总之,惠能是

    过了一段完全隐遁的生活。武则天恭请惠能讲授佛法

    公元676年,惠能到了广州的法性寺(现在的光孝寺),在那里正

    式剃度出家。在法性寺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就是“风动还

    是幡动”的故事。

    那一天是正月十五,寺里悬上了幡。在夜晚的月光里,几个和尚看

    到幡在风里飘荡,便议论起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有和尚说:幡没

    有生命,当然是风在动;有和尚说:幡没有生命,风也没有生命,是因

    缘和合的缘故它们一起在动;也有和尚说:只见到幡动。众人各执一

    词,争执不下。

    惠能在旁听了,大声说:风幡都没有动,是你们的心在动,是你们

    的妄想在动。一下子让大家豁然开朗。

    在法性寺出家不久,惠能就到了曹溪,就是现在韶关一带,在那里

    的宝林寺和大梵寺弘法,向自己的弟子,也向社会上一般的民众,宣扬

    自己修佛的方法。

    据《曹溪大师别传》里记载,惠能最初弘法的时候,对听讲的人

    说:“我有法,无名无字,无眼无耳,无身无意,无言无示,无头无

    尾,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不去不来,非青黄赤白黑,非有非无,非因

    非果。”

    惠能说的是佛性。佛性难以用文字表达,所以,惠能用了一连串

    的“无”和“非”,就像前面那首诗,一下子全部“否定”掉:“本来无一

    物”。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不是有也不是无……那么,是什么呢?把

    习惯语言文字思维的人逼到绝处,然后突然恍然大悟。惠能的这种方

    法,是用文字来质疑文字,用文字来开启文字无法表达的那扇门。这就

    是惠能开创的“顿教”法门,后来成为禅宗独具的风格。《坛经》记录的,就是惠能在曹溪讲授的佛法。惠能在曹溪二十多

    年,到了晚年,名声已经远播京城。岭南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化外之地

    (旧指政令教化达不到的偏远地区),惠能的出现,可能让岭南第一次

    也是唯一的一次成为一个文化的中心。大约在8世纪初,武则天和唐中

    宗先后两次派使者到曹溪,恭请惠能到京城的皇宫里去讲授佛法。惠能

    都以身体不好为由婉辞了。

    公元705年,使者薛简回京城之前,请求惠能传授坐禅的心法给自

    己,以便他回去可以向皇帝有所交代。惠能就从《金刚经》里“若人言

    如来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那句讲起,讲了“不生不灭”的道

    理,让薛简明白到:“佛性本自有之……今日始知至道不遥,行之即

    是;今日始知涅槃不远,触目菩提;今日始知佛性不念善恶,无思无

    念,无知无作不住;今日始知佛性常恒不变,不为诸惑所迁。”

    惠能为薛简传授的坐禅心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意是坐禅的重点

    不在于坐,靠坐,坐不成佛,而要靠觉悟、靠行动。你只要不造作,就

    能成佛。

    怎样叫不造作呢?就是在日常生活里好好生活,但不要起心求这求

    那,也不起心分别这分别那。是的,你就这样好好地活着,花开花落地

    活着,阴天晴天地活着,就可以了。你不需要离开尘世去生活,专门去

    找什么佛性啊、寂静啊,专门去找,一定不会找到。

    公元712年,惠能回到故乡新州的国恩寺。公元713年8月3日,惠能

    在国恩寺去世,享年76岁。

    当年的11月,他的遗体被运到曹溪。惠能的弟子据说有几千人,有

    名的弟子如法海、志诚、法达、智常、志通、法如、神会等,还有历史

    上非常著名的禅师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南阳慧忠等,也都曾经向惠能

    学习禅法。《坛经》到底讲了什么

    在惠能之前,以及惠能同时代,都有不少中国的禅师对于佛法有过

    自己的思考,也有著作留存下来。但是,为什么只有惠能的《坛经》成

    了经典?

    在惠能之前,以及惠能同时代,也有禅的各种流派,但为什么唐代

    后期到宋代,其他的流派都衰落了,都慢慢被人遗忘了,而《坛经》所

    开创的南宗却越来越广地流播,渐渐地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

    《坛经》到底讲了什么特别的东西,能够那么吸引中国的文人学

    者,还有一般学佛的人?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惠能《坛经》

    提倡顿悟,没有印度佛教那套繁琐的修行过程,所以,深得中国人的欢

    迎。

    这个回答,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说对,缘于《坛经》确实确立

    了一种非常简单的修行方法,让普通人不再对佛教望而生畏。说错,是

    因为《坛经》的独特方法,并非顿悟。如果你以为神秀的办法,是按照

    一个套路一步一步地修行,一步一步地把尘埃去掉,最终达到彻底的清

    净;而惠能的办法是一下子就觉悟,一下子就达到彻底的清净,那么,你完全误解了惠能的本意。

    顿悟不是惠能的独创,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证悟,就是顿悟,而惠

    能之前的中国禅师道生,也专门讨论并倡导过顿悟。惠能的独特,不在

    于顿悟,而在于提倡“定慧等一”。他和神秀的区别,并非修行时间的长

    短,并非神秀主张要用很长的时间去修行,而惠能主张用很短的时间,甚至是瞬间去修行。修行时间的长或短,不过是形式上的东西。形式上

    的东西,正是惠能要摒弃的。

    我们回顾一下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

    拭。莫使惹尘埃。”这个偈讲的修行方法,和惠能的偈讲的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不妨用两个故事来说明。

    第一个故事来自印度。有一个国王想让一个人当宰相,但不知道他

    能否胜任,于是,就设法考核他。怎么考核呢?让士兵把他抓起来,在

    他的头上放了一罐滚烫的油,对他说:你只要能够顶着这罐油走完整个

    闹市区,就可以活命,如果溅出一滴油或倒了下来,就立即处死。那个

    人头上顶着油,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转念一想,反正都是

    一死,不如放下恐惧,专心于油罐,一路走去。

    士兵通知了那个人的家属,家属们赶来看着那个人,哭哭啼啼的。

    但那个人完全专注于油罐,只管走自己的路。又来了一堆人,大声议论

    路上有一个美女多么漂亮,但那个人还是一心走自己的路。又有大象疯

    狂乱闯,街上的人到处逃窜,那个人还是不为所动,一心集中在油罐上

    走自己的路。终于,走到了终点,当了宰相。

    第二个故事来自中国。讲一个老贼的儿子,希望父亲把偷窃的本事

    传授给自己。老贼当天晚上就带了儿子潜进一户富豪的家。老贼很轻巧

    地开了窗户,一下子就窜到放贵重物品的房间,很快打开了一个柜子,让儿子进去看看。儿子一进去,老贼就把柜子锁上了,并大喊一声“有

    贼”,就一溜烟自己跑掉了。

    那家人惊醒了,起来到处找贼。柜子里的儿子吓得浑身发抖,心想

    这下死定了。一转念,反正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于

    是,儿子就假装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引来一个丫鬟打开了柜子。刚打

    开,他就跳起来,一掌打翻丫鬟手上的油灯,迅速跳出窗外,往院子里

    冲去。十几个佣人追了上来,儿子心生一计,拿起一块石头扔进井里。

    追的人以为他掉进了井里,都围到了井边。

    那个儿子很轻易地翻过院墙,溜回家里。回到家发现父亲正优哉游

    哉地喝酒,儿子不禁责问:老爸你为什么要害我?老贼一脸无辜,说儿

    子啊我怎么会害你呢,今晚我不是把最好的方法都教给你了吗?而且你

    也已经学到了,从今以后,你可以独立行动了。儿子一听,恍然大悟,连声感谢父亲。

    胡适曾说这两个故事显示了印度禅和中国禅的区别。在我看来,这

    两个故事也显示了神秀的偈和惠能的偈的区别。

    神秀的偈,表明他的路子还是印度禅的路子,而惠能的路子,已然是一种新的方向,成为中国禅形成的标志。当然,两者区别并非像胡适

    说的,第一个故事强调“定”,第二个故事强调“慧”。

    实际上,印度禅也好,惠能的中国禅也罢,都遵循佛陀教诲,修行

    的基本途径是“戒、定、慧”,它们并没有只强调其中的某一个而忽视其

    他,它们的区别在于:神秀的偈以及第一个故事,强调的是按部就班,按照一个过程渐渐到达目标,戒了就能定,定了就能生慧。第一个故事

    中,那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情况下,专注于头上的油罐,一步一步地排除

    杂念,先是排除亲情的干扰,然后是排除美色的干扰,等等,最后,一

    无挂碍,就很自在地走到了终点。在到处都是障碍的世间,如果你一步

    一步地修行戒、定、慧,那么,你就可以很自在地走来走去。

    就像神秀的偈所写的,身心本来都很清净,不过被污染了,所以你

    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揩拭掉那些尘埃,让清净显现。这种方法其实并

    没有什么错,但是存在一个流弊——那就是有些修行者在一步一步地修

    行时,忘掉了修行的本义,而专注于形式。惠能一定是看到了这种流

    弊,所以,他的偈,就像第二个故事,强调的是戒、定、慧三者同样重

    要,是一个同时发生的整体,并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

    所以,神秀的偈和惠能的偈,区别在于前者把修行分成一个程序,要一步一步地达到彻底的觉悟,而后者把修行看成一个整体,要从一开

    始就有彻底的觉悟。

    第一个故事也好,第二个故事也罢,神秀的偈也好,惠能的偈也

    罢,都是要从没有办法中想出办法,都要在混乱的、充满无数束缚的世

    间找到自由行走的路,但是,第一个故事和神秀的偈,是要用一种固定

    的办法去找到办法,而第二个故事和惠能的偈,是要用“法无定法”的法

    去找到办法。

    所以,我们可以说,印度禅强调的是方法,强调的是通过一定的方

    法达到彻底的觉悟;而中国禅强调的是没有一定的方法,强调的是你必

    须从头至尾要有彻底的觉悟。

    所以,惠能的《坛经》带来的,是彻底自由的气息,是对于世间一

    切的形式不在乎的自由气息。惠能:什么才是真正的“禅”

    《坛经》里有一段写惠能和志城的对话。志城原来是神秀的弟子,因此,惠能问他神秀是怎么教戒、定、慧的,志诚回答:“神秀师父是

    这样说的:不做任何恶事就叫戒,凡是善的就去做叫慧,自己清净自己

    的心意叫定。”

    惠能就对志诚说,神秀所说的戒、定、慧适合于悟性不是特别高的

    人;对于悟性高的人来说,心里面没有是是非非的纠缠分别就是戒,心

    里没有迷乱自性就处于定的状态,心里没有愚痴自性就处于慧的境地。

    一句话,如果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其实就不必再立什么戒、定、慧了。

    在向大众说法的时候,惠能反复强调,坐禅坐禅,讲究坐的姿势,讲究透过坐禅而追求平静和清净,是一个误导,坐禅,并不能获得真正

    的平静和清净。

    在他看来,什么叫“坐”呢?并非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就是坐了,而

    是一切圆融无碍,任何形形色色都不能引起妄念,才是真正的“坐”。显

    现自己的本性,不迷乱,才是真正的“禅”。又引用《菩萨经》的说法:

    戒本源自性清净。戒的真正含义是清净的本性。

    这是《坛经》最富有革命性的一点:一切的形式都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只是你内心的觉悟。如果你内心觉悟了,那么,不管什么形式都

    是有效的;如果你内心没有觉悟,那么,不管什么形式都是无效的。惠

    能认为,通过打坐或别的形式达到觉悟,是本末倒置,应该反过来,觉

    悟了再透过某种形式,可以使觉悟不再退转。

    有些人表面看,是在安静地打坐,但心里却东想西想,一会儿想着

    怎么搞垮自己的对手,一会儿想着怎么赚大钱,诸如此类。这样的打坐

    有什么意义呢?又有些人表面看,很虔诚,不吃肉不吃鱼,不杀生也不恶语,好像

    所做的都符合戒律,但心里却在胡思乱想,一会儿觉得那个什么人不如

    自己有佛性,一会儿觉得那个什么人很漂亮,诸如此类。这样的戒又有

    什么意义呢?

    又有些人在家里、办公室里供了佛像,天天起来就烧香拜佛,还时

    不时地去庙里捐钱、跪拜,但是,在烧香拜佛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佛祖

    快快保佑我升官发财;烧香拜佛之后去做的,是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的

    供奉佛像,这样的烧香拜佛,又有什么用处呢?

    惠能并不反对形式,并不反对各种戒律,也不反对各种禅定的方

    法,他反对的,是只做形式的功夫,而不从心性上下功夫;他反对的,是只在表面上做功夫,而不从根本上去转变。惠能所要求的,是彻底的

    修行,是彻底的生活。

    彻底的修行,彻底的生活,不一定要离开世俗,不一定非要去庙里

    或深山里,而是在世俗的日常里,就可以过得很彻底,就可以修行得很

    彻底。《坛经》里反复强调:“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

    一直心是也。”意思是在日常生活里的任何时候,不论做任何事,都要

    保持一颗真如的心、一颗觉悟的心。如果你有一颗觉悟的心,那么,你

    做什么事就不重要了。

    《坛经》最富革命性的第二点是: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有

    什么礼法规矩,而是要在日常生活里保持觉悟的心,活在此时此刻,活

    得心安理得。

    《坛经》开启了禅宗在日常生活里修行的传统。惠能说得很明白,想要修行的话,不一定非要出家当和尚,在家里也可以修行,修行和在

    家还是出家没有必然关系,要是出家人在庙里心怀恶念,那么,他就还

    是在“家”里,要是俗众在家里心怀善念,那么,他就已经出“家”了。

    一句话,不要被世间的形式阻碍了觉悟的道路。禅源于一个很优美的动作

    谈惠能,谈《坛经》,离不开禅宗这个概念。“禅”字在汉语里,意

    为单衣,佛教里的“禅”,是梵文dhyana的汉语音译。称为“禅那”,简

    称“禅”。梵文的原意,不过沉思和静观,是佛教里的修行方法。惠能

    《坛经》之后,禅的含义有所变化,显然不只是指静修的方法。从《坛

    经》开始,禅,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坛经》开创的禅宗,有很特别的风格,完全没有一般宗教的神圣

    气息,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生动和活泼。所以,禅宗很难归类,不像宗教

    那样对于形式感十分注重,也不像哲学那样对于思辨十分看重。禅宗有

    点像行为艺术,一切都由细小而含义深远的行动或片语只言构成。或

    者,禅宗更像一种富有创意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坛经》确立的中国禅宗轻视文字,认为真正的真理是不可言说

    的,认为语言常常是我们通向真理的障碍,所以,后来的禅师在回

    答“什么是佛法大义”之类的问题时,绝不会做文字的演绎,一定会回答

    一个无厘头的答案,比如“麻三斤”。唐代时,僧问洞山良价禅师:“如

    何是佛?”洞山禅师正好在称量胡麻,就顺口答道:“麻三斤。”麻三斤

    正好是当时洞山眼前之物,洞山这么回答,用以表示佛法的真实,意为

    身旁无论何物均是佛法。诸如此类,目的是想引导发问者离开语言的轨

    道,转向语言之外的广阔道路。

    所以,中国禅宗叙述禅宗源流,虽然也追溯到印度佛陀那儿,但着

    眼点已经完全“中国禅宗”化了。

    比如,在中国禅师的描述里,禅源于一个很优美的动作。什么动作

    呢?拈花微笑。

    据说当年在灵鹫山上,有信徒献给佛陀一枝金波罗花,请求佛陀开

    示成佛的方法。佛陀在座位上只是拿着这朵花让下面的听众看,所有人都不知道佛陀的意思,只有大迦叶会心一笑。于是,佛陀对大家

    说:“我有得见妙法之眼,即是涅槃,是心,是实有和非实有之奥秘,是文字不能表达的,也是一切的教规无法抵达的,所以,这种法的传授

    不依靠文字,不借助教派的规矩。现在我就这样将它传给大迦叶。”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成为中国禅宗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则。据《坛

    经》的说法,佛陀之前还有六位佛,佛陀是第七位。佛陀以拈花的方式

    将禅的心法传给了大迦叶,大迦叶又以什么方式传给阿难呢?

    有一次,阿难问大迦叶:“除了衣钵之外,您从佛陀那里还接受了

    什么呢?”阿难实质是想问——佛法大义是什么?大迦叶看着阿难,用

    很大的声音叫了一声:“阿难!”阿难马上应答:“老师,我在这儿

    啊。”大迦叶又说了一句:“你能不能把你门口的旗杆放下来?”大迦叶

    话音刚落,阿难就觉得有一道光穿过心里,突然就明白,大迦叶第一次

    喊自己,是在提示自己不要执着于文字语言,要从文字语言之外去看见

    答案。第二次说的话,是提示自己要把心里的各种成见、概念都清空。

    大迦叶就这样把禅的心法传给了阿难。

    《坛经》在阿难之后,列了二十六位印度的祖师,加上大迦叶和阿

    难,共有二十八位印度祖师,最后一位是菩提达摩,同时也是中国禅宗

    的祖师。

    菩提达摩当年到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神光去向他求教,他不

    予理会,神光就断了自己的手臂。达摩问他想求什么,神光回答:“很

    多年来我一直想让我的心安定下来,却一直没有办法做到,请尊者为我

    安心。”达摩回答:“心在哪里呢?你拿来我就为你把心安好。”神光

    说:“我的困难就在于我一直找不到我的心。”达摩回答:“就在那里,我已经为你安好了。”神光一听,就觉悟了。神光成了达摩的弟子,改

    名慧可。后来达摩把衣钵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僧璨传给道信,道信传给弘忍,弘忍传给惠能。

    当然,这是惠能的南宗成为禅宗主流后建立起来的禅宗历史。有意

    思的是,到了惠能,衣钵再也没有传下去。因为惠能《坛经》强调“一

    切自看”,强调直接见性,对于形式的东西非常轻视,所以,宗派的仪

    式变得很薄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教主,而是一个一个很活跃的禅师。

    在惠能之后的近二百年,以惠能《坛经》思想为主导的禅宗十分兴

    盛,却没有了七祖、八祖等。传统的祖师,到惠能为止,是一个终结,又是一个开始。好事坏事,都会过去

    《坛经》开创了一种自由的个人修行风格,是对于印度禅过于重视

    形式和程序的一种矫正。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惠能自己并没有否定神秀的偈,没有否定传

    统的印度禅,他只是认为神秀的方法适合悟性不高的人,而自己的方法

    适合悟性高的人。

    对于悟性高的人来说,确实有可能“酒肉穿肠过,佛性心中存”,但

    是,后来的流弊是,人们记住了“酒肉穿肠过”,而忘了“佛性心中存”,忘了“佛性心中存”是一个前提,只有在佛性心中存的情况下,你才能酒

    肉穿肠过。而有趣的是,如果你真的佛性心中存了,也就不会酒肉穿肠

    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觉悟了,如果你的佛性显现了,那么,你做什么

    事都可以,都无所谓;但另一方面,如果你觉悟了,如果你的佛性显现

    了,那么,你就什么都不会去做了。这里的度,这里的言外之意,在实

    际的生活里很难考量,只能是每个人“冷暖自知”。

    所以,《坛经》开创的禅宗,到后来也有很多流弊,有很多野狐

    禅,有很多故弄玄虚,有很多粗鄙放纵。

    我自己第一次阅读《坛经》是在近三十多年前。根据自己的读经心

    得和切身体会,我曾写了这样一段话:“刹那之间,十多年过去了。再

    好的事,过去了,再坏的事,也过去了。仿佛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

    一丝痕迹。其实,不说十多年,就说人的一生,甚至,人类千万年的漫

    长历史,如果放在宇宙间观察,也不过弹指一挥间。所以,惠能才会

    说:本来无一物。如果我们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能觉知到无常背后那

    安静的空无,那么,能有多大的事呢?确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在自己。

    第1课:大字不识一个,惠能顿悟成佛

    惠能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天才的领悟力,更在于他决然割舍的勇气和行动力。

    从习惯的轨道上逸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厌恶自己的现状,但一旦真正要舍弃,却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结果一生都在悔恨、焦虑、抑郁中纠缠不已。卖柴为生的禅宗祖师

    惠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移居到南海(广州),因家道落魄,靠卖柴为生。

    有一天,他为别人送柴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诵读《金刚经》,聆听

    之下,若有所悟,若有所得。他问读经的人,从何处得来这部经书。那

    人说,是从黄梅弘忍和尚那里得来的。惠能听了以后,立即就辞别母

    亲,前往黄梅,礼拜弘忍和尚。

    关于这个故事,另有一些版本增添了客人送银十两或百两给惠能,让他安顿好母亲后才走。印顺法师说这样的增加是因为顾及中国的孝

    道,但这个细节引发出一种疑惑:释迦牟尼、惠能、弘一法师等一旦觉

    悟,就抛开家庭不管,是不是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

    不过,这种疑惑大概只是普通人的疑惑,尤其是信奉“父母在不远

    游。游必有方(一定的去处)。”的普通中国人的疑惑。对于圣者或觉

    悟者而言,完全从另外一个层面、世俗生活之外的层面来理解、实践孝

    道之类的责任。也许,这不是一个什么问题。

    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以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

    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

    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

    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

    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如果没有与《金刚经》相遇,那么,惠能的一生就在偏僻的岭南,作为无数个卖柴人中的一员,悄无声息地度过。然而,那一天,好像冥

    冥中注定似的,恰好他进去的时候,听到了别人在诵读佛的经典。这是

    一种机缘,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是,机缘只是为生命提供了拓展的可

    能性,却并没有改变生命的质地。如果《金刚经》对惠能没有任何触动,那么,这个机缘就随风而

    逝,毫无意义。又或者,惠能听到后有所触动,觉得只是为着谋生的、算计的生活没有灵性,应当去寻找那最终极的活法,但是,他想到自己

    的卖柴生意刚刚开始兴旺,想到母亲会不会寂寞,想到路途遥远,诸如

    此类,就打消了寻求佛法的念头,继续做他的卖柴生意。那么,这个机

    缘只是稍稍激起了一点涟漪,旋即就又恢复到一潭死水的日常状态。

    惠能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天才的领悟力,更在于他决然割舍的勇气和

    行动力。

    从习惯的轨道上逸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厌恶自己的现

    状,但一旦真正要舍弃,却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结果一生都在悔

    恨、焦虑、抑郁中纠缠不已。

    所有伟大的人物,乃至一般的所谓成功人士,都具备这样一种质

    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全神

    贯注地做自己所喜欢的。因为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无论结果怎样,都

    是一种欢喜。对他们而言,既无成功,也无失败,只是欢喜。

    当那一个片刻,惠能听到了《金刚经》,那些文字像是敲在了他的

    灵魂上,激发起他积淀已久的沉思与期待。这时,一切变得那么明晰,他立即明白他这一生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弃了尘俗的一

    切,向着北方,去展开另一种生命。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我想再谈谈惠能听到《金刚经》就觉悟的事。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

    时候,已经是一位高僧,但他对于自己曾经不过是一个打柴的樵夫,一

    点也不隐讳。他打柴的时候,就好好做好打柴这件事,没有一点点的不

    满或抱怨。然后在某一天,因着某个机缘,听到别人念金刚经,发现了

    在打柴之外有另一种活法;觉得那种活法才是他想要的活法,就毫不犹

    豫地不再做一个樵夫,而是北上,去做一个修行者。

    这就是惠能,打柴的时候好好打柴,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就立即去

    做。而很多人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他们不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喜欢

    的;于是,活在纠结之中;活在分裂的自我之中。明明在做这件事,却

    觉得有另一个我在远处召唤。总是不能喜欢当下的那个我。

    这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比如,一个年轻人其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按

    照社会的要求找到了好的工作。但是在随后的生活里,他却越活越压

    抑,越活越无趣。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只

    是在找一个社会认定的好工作,却没有好好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一个

    人要去找的不应该是一份所谓好的工作,而应该去找一件适合自己的事

    情去做。如果你找到了一份适合你做一辈子的事情去做,那么,一辈子

    你都不可能抑郁。

    那个年轻人找到了一份所谓好的工作,但很快就清楚这不是自己想

    要的生活,但每次有机会改变的时候,总是有这有那的理由好像让他难

    以改变。结果,他就这样一直活在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里,如同活在无

    法逃离的牢笼。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牢笼,所有的牢笼都是我们自己制造。

    如果惠能也像我们很多人那样,总是觉得要现实一点,那么,他在决定

    北上求法的时候,会有多不胜数的理由让他放弃他的念头。比如照顾老

    母,比如没有路费,仅仅这两点就足以让大多数人彻底打消自己的心念。但是,惠能的头脑里没有现实这样的概念,他只是很自然地听从自

    己内心的召唤,听到那个召唤,他就跨出去。一旦跨出,其实,就会越

    走越宽敞,因为你是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按照社会设置的方向走,你开始的时候会很顺利,但越走越狭窄,因为

    你是走在别人的道路上。

    生如昙花。你应当欢喜盛开。去喜欢你的人那里,去你喜欢的人那

    里,做你喜欢的事,走你喜欢的路。如果那个人不喜欢你,远远地离开

    他她;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人,远远地离开他(她)。我们终将死亡,所以,此刻多么美好。在此刻,不论你在做什么,都抱着欢喜的心;此

    刻,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不用犹豫,不用计较,即刻去做。这就是惠能

    的态度,这种态度会让你远离抑郁的情绪。率直是最完美的处世艺术

    惠能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黄梅。那时候,弘忍大师的门

    下有徒众千余,是当时的禅学中心。见到惠能这个来自蛮荒之地的樵

    夫,弘忍问他:“你是什么地方人?到这儿来礼拜,想从我这里学到什

    么?”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人,特地大老远地来向您礼拜,不求

    别的,只求作佛。”

    没想到弘忍大师轻蔑地说:“你是岭南人,是个没有开化的蛮子,怎么能够作佛呢?”惠能当即反驳:“人虽然有南北的分别,但佛性并无

    南北之分;我这个蛮子虽然与您长得不太一样,但里面的佛性又有什么

    差别呢?”弘忍非常赞赏他的回答,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让他

    在碓房里打杂。

    弘忍当然明白佛性不分南北的道理,《楞伽师资记》里提到弘忍曾

    说:“虚空无中边,诸佛身亦然,我印可了了见佛性处是也。”他不过是

    在考察惠能是否有慧根罢了。

    惠能的回答之所以得到重视,不完全因为所言正好与弘忍相契合,还因为他率直的态度——在一位享有盛名的大师面前,自然地表达心中

    所想。

    从根本上说,率直是最完美的处世艺术。如果我们只是做回自己,还需要什么公关之类的粉饰术?以弘忍的地位,一定已经习惯了膜拜与

    奉承,惠能率真的驳诘,大概令他眼前一亮。处于高处的人其实大多寂

    寞,缺乏知音或对手的那种寂寞。这个蛮子居然能非常透彻明白地说出

    对于佛性论的见解,弘忍一定觉得遇到了一个能够与自己对话的人。

    不过,禅的做派是深藏不露与平平淡淡。弘忍并没有特别对待惠

    能,而是派他去做粗杂的活。佛性遍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里,遍于一切

    众生。这个理念,现在已经成了常识,但大多数人也只是口头明白而已,能够从内心深处自己去领悟的,并不多,而领悟了又能去亲证的,就更加少之又少。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日常里迷乱或烦恼,都是因为我们束缚于各种各

    样的成见而不自觉。关于南方与北方,关于成功与失败,关于贫与富,诸如此类,我们容易纠缠于它们之间的差异,又常常把这些差异绝对

    化,变成不假思索的常识,而恰恰是这些常识,囚禁了生命的自然成

    长,压抑了本来具足的广阔与喜悦。

    差异只是幻象,而同一性或普遍性是根本的。差异常常激起我们的

    不安与混乱,而只有容纳差异以后把握到的普遍性,引导我们进入澄明

    与宁静。天上的云彩缤纷,我们看到了形姿各异的云彩,以为天空有着

    不同的形与色。但是,如果我们穿过云层,就会发现:在云之上,是一

    个没有形色的宇宙,既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东西南北之分,更无大小

    之分,浩浩茫茫,无始无终。所以,那些圣者经常提醒我们,当脚踏大

    地的时候,不要忘了头上的天空。郁郁而终的智士

    惠能是一个文盲。一个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莫大影响的人居然是一

    个文盲,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有人甚至认为这只不过

    是夸大了的传说。一个文盲成为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古今中

    外,也许并不多见,我所能想到的,似乎只有惠能一人而已。但是,我

    并不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无论在《坛经》里,还是在别的传记里,都提到惠能不识字。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个事实,首先,在惠能那个时代,教育并不

    普及,大多数人都是程度不同的文盲。因而,惠能的不识字有其时代

    性。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们之所以无法接受文盲惠能,是因为

    人们预存了一种常识性的看法:文字即知识,文字即智慧。

    然而,文字与知识、智慧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当尼姑无尽藏觉

    得奇怪:“字都不识,怎么能明白意义呢?”惠能回答:“佛的妙理,和

    文字没有关系。”在文字这种媒介诞生之前,人类已经存在了数千万

    年,人们借口耳相传延续着知识、智慧。所以,文字并不是唯一的。

    一个识字的人当然比不识字的人更容易获得知识,但是,不一定更

    有智慧。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一堆未经处理的素材,而智慧则是一

    种能力,一种穿透现象直抵本质的能力。一些人非常博学,但一生只是

    学究,只是像蚯蚓一样在一个小小的瓶中纠缠、打转,储存了许多信

    息,却没有成就一种生命、一种人格。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翁要外出远游,请了一位“智士”入

    住他的豪宅,并让所有的佣人听从“智士”的调遣。智士从未见过如此豪

    华的住宅,非常欢喜,心想在接下来的几天要好好享受。不一会儿,他

    去厕所小解,见到厕所有点局促,便召来工人,要把厕所改造得更大。

    结果,接下来的时间,他完全纠缠在厕所工程里,忙得蓬头垢面、废寝

    忘食。差不多到了过年的时候,厕所尚未改造好,而富翁却已经回

    家。“智士”这才若有所失,对富翁说:“自从你出去后,我每天埋头厕

    所工程,完全没有去享受你这所华丽的邸宅,那些花、草、竹子、北榭

    南楼的风与月……都未及观赏,不想岁月如飞,你一下子就回来了。你

    回来了,我就得离开了。”“智士”又回到自己的旧居,郁郁而死。

    这位“智士”其实就是许多知识者的写照。羁绊在文字的格局里,为

    着无数的“厕所工程”耗尽心血,却忘了文字之外有更广大的天地,有无

    数的美丽与生动,静静地向我们敞开。如果我们的心灵不会去听、去

    看、去思,那么,文字给予我们的,常常只是知识的牢笼,囚缚了我们

    的想象与创造。

    所以,在金庸的《侠客行》里,几十年来几百名高手无法破解的李

    白诗歌,却被一字不识的石破天无意中破解了。石破天不识字,没有什

    么概念的束缚,只是用自己的心随意去看,却发现了最简单的,也是最

    终极的道理。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真人不露相。那么,露了相的就不是真人。但是,如何判别谁是真

    人,谁不是真人呢?强调不露痕迹的禅宗在选择接班人时,仍要采用考

    试这种形式。五祖在考虑继承人时,就把门人召集起来,要求他们每人

    去写一首诗,以此来测定到底谁真正觉悟了,然后把法衣传给觉悟者。

    神秀听了师父的吩咐,非常为难。如果不把心里的领会呈现给师父

    看,师父又怎么能够知道自己的领会究竟是浅是深?如果把心里的领会

    呈现出来,又好像自己是为着祖师的地位,与凡俗人的争夺权位一样。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妙计。夜半趁大家熟睡,神秀溜出房间,在走

    廊的墙壁上题了诗,却不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

    若尘埃。”

    弘忍看到这首偈,认为并没有达到最透彻的领悟:“只到门前,尚

    未得入”,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一般的大众如果依照此偈修行,就不

    会堕落三恶道,所以,他让这个偈留在墙上,让门人都来礼敬、诵读。

    惠能听到别人诵读这个偈,觉得尚未觉悟,便自己作了两首偈,请人写

    在墙上。

    其中一首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

    处惹尘埃。”另一首是:“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

    染尘埃。”

    其他人看到惠能的偈,都很奇怪。但惠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

    样,等写完后就回到碓房干自己的活去了。

    历来的读者往往过分地抑神秀而扬惠能,把神秀的偈说得一无是

    处。实际上,神秀与惠能的偈分别是北宗与南宗的源流。他们两人的偈不过是不同的领悟罢了。

    日本曹洞宗学僧忽滑谷快天说得好:“惠能偏于顿悟,容易产生傲

    慢心;神秀注重渐修,容易堕于小见。”惠能的偈触及了最终极的层

    面,但如果没有神秀所揭示的修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最终极

    的,就只是空中楼阁。从教育的角度看,惠能的方法适合天才,而神秀

    的方法适合常人,一为精英教育,一为大众教育。

    在为人风格上,惠能确实表现出天才的气质,而神秀就显得相当拘

    谨。神秀在写偈的时候,患得患失,顾虑重重。惠能却毫无顾忌,是怎

    么样就怎么样,领悟了就说出来,说出来就说出来了,一派天真自然,心中没有任何芥蒂。可以说,神秀与惠能都是觉悟之人,只不过,神秀

    的觉悟是通过修炼而得,而惠能的觉悟却是自发的、天然的。

    作为常人的我们,因为达不到惠能的境界,反而常常将他的偈挂在

    嘴边,当作玄妙的谈资。对于神秀的偈,大约觉得太简单了,很少有人

    认真对待,却不知,恰恰简单的,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正如一个禅师对

    苏东坡说,道理是简单,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有时候,我们的抑郁不过来自于我们把我们想说的压抑在了心里。

    有不满,不敢说;有想法,不敢说;有喜欢,不敢说;有愤怒,不敢

    说;因为害怕说出来之后会得罪别人,或者觉得说了也是白说。问题

    是,不说出来,并不等于没有这种或那种情绪;于是,一天一天地,积

    聚在心里,越积越多,当你心里多余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你的负累

    感也就越来越重。最终,你会觉得很沉很沉,你会觉得活着是多么沉重

    的一件事。然而,活着,不是老牛拉车,也不是背负着重担走路,活

    着,是花的盛开,是水的流动,是云卷云舒。

    所以,要学会把心中想说的说出来。说出来,不只是一个表达,而

    是一种流露,一种放下,说出来了,就随风而去,就什么也不留下。你

    看惠能,见到弘忍,一个当时万人膜拜的大师,觉得他的见解有问题,就很直率地反驳了他。包括你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不会这样做,因为面对

    的是一个权威,而且是一个对他有所求的权威。为了利害关系,你我在

    内的大部分人都会附会隐忍。

    附会隐忍,不等于你真的赞同,那个小小的异议还在你的心里,日

    子久了,就可能长成一团烟雾,一团让你抑郁的烟雾。没有一点点的烟

    雾弥漫在惠能的心里,所以,看到神秀的偈,觉得还不是最终的境界,他就立即自己写了一首贴在墙上。如果是你我,会有顾虑,觉得这样做

    会不会让人以为自己想要争袈裟呢。然而,那个想法还在心里,慢慢地

    憋着,最后又是一团烟雾。如果你的内心憋着那么多的烟雾,你怎么可

    能轻松地行走在世间呢?

    所以,不同意的,尽管说出来;不想做的,尽管说出来;悲伤的,尽管说出来;不满意的,尽管说出来;有想法,尽管说出来。活着,就

    要像水那样潺潺流动,就要像树那样自然生长。说出来,就是把各种情

    绪随时疏散,随时溶化。说出来,不是说东道西,不是张家长李家短,说出来,是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用平和的方法说出来。如果说出来的,是招引是非,那不是说出来,而是牵扯不清。真正的说出来,只是

    一种自然的生长,自然的情绪的流动。生命也罢,情绪也罢,只有在流

    动中,才不会郁积,不会阻塞,不会停滞。惠能参透的人生本质

    据《坛经》所言,弘忍读了惠能的偈,大为激赏,将衣袍与法传给

    了他,并让他远远地逃向南方,以免受到不满者的迫害。弘忍把惠能一

    直送到九江的驿站,叮嘱他努力把佛的道理向南传播,但三年之内先不

    要宣扬。惠能就这样离开了五祖,一直向南方行走。走了两个月,来到

    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后面有几百人追他,想夺回衣袍,追了一半

    不见人,就统统回去了。只有一个名叫陈惠顺(又作惠明)的僧人锲而

    不舍,一直追到岭上,向惠能冲去。

    陈惠顺原是三品将军,性情残忍凶恶。惠能把法衣给了他,他却不

    肯取,说:“我这么远来,是为了求佛的道理,不是求衣袍。”于是,惠

    能就在岭上向他讲解佛的道理,惠顺听后,立刻领悟了。惠能就叫他向

    北方去,教化大众。

    关于这个细节,在后来的一个版本中,变成了神话。惠能将法衣掷

    在地上,惠顺去拿,却拿不起来,于是,就归附了惠能。兴圣寺本《坛

    经》的说法是,惠能以一个问题启迪了惠顺。这个问题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但有些专家认为,这

    种“参话头”(根据一个“话头”去参悟其中的佛理。),不可能出现在惠

    能的年代。

    又据《祖堂集》记载,惠能当时对惠顺说的是:“静思静思,不思

    善,不思恶,正与么思不生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来。”也许这比较

    符合当时的情景。

    《祖堂集》与兴圣寺本所记的惠能所言,虽然说话的方式不一样,但内涵其实是相同的,表达的都是惠能最基本的理念,即他后来说法的

    时候所强调的“无念”。

    所谓“无念”,惠能的弟子神会的解释为:“不念有无,不念善恶。”这种惠顺闻所未闻的观念,一下子为他打开了一种深广的视野,使他在刹那间领悟到了那最终究的东西,那能够令他的心灵安宁的东

    西。

    惠能向惠顺提问具有震撼力。一个真正的问题,有时会改变我们的

    一生。无论宗教上的大彻大悟,还是学术上的创见或科学上的发现,哪

    一个不是从疑惑、从问题开始的?在为着名利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当你

    在夜深时分,静静地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难道……”、“到

    底……”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静静地、一无所思地入睡。风吹幡动,惠能的心不动

    惠昕本的《坛经》记载,惠能从弘忍那里回到岭南,在怀集、四会

    一带的山中隐迹了很多年。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惠能到了广州的法性寺,那时候,印宗

    法师正在那里讲《涅槃经》。有一天夜里,突然起风,惠能听到两个和

    尚在争论:门口的幡之所以动,是什么原因?有个和尚认为是幡自己在

    动,另一个却认为是风在动,而在另一本文献中,还有第三个和尚认为

    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惠能听他们争执不休,忍不住说了一句:风没有动,幡没有动,是

    你的心在动。刚好被印宗法师听到,惊为高人,立即把惠能请到房内,问明他是弘忍的弟子后,就为惠能举行了剃度的仪式。从此,惠能算是

    正式在佛教界立足。不久,他要求回到曹溪。惠能在那里传法,直到圆

    寂。

    “是你的心在动”,直截了当地把人带回到自己的内心。风、幡的

    动,源于我们的心动。一切外界的现象,因我们的心动而动。

    在这里,惠能强调了一个基本的佛理:回到自己的心。同时,又提

    出了心如何动的问题。一切的境遇、一切的喜乐是我们自己的心造成

    的。要解决我们的欲望,不是靠不断地去满足欲望,而是靠改变我们的

    态度;要获得最终的解脱,不是靠肉身的修炼,而是靠心灵的觉悟。也

    就是说,要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要摆脱苦厄,靠的是心如何动。

    “是你的心在动”,容易引起一个误解,以为风、幡的动是由于心动

    而引起的,如果心没有动,那么风、幡也不会动。这是似是而非的理

    解。风、幡客观上确实在动,即使你的心不动,即使你已经死亡,风、幡仍会动,只不过你觉知不到而已。如果你活着,你的心也不可能不

    动,因而,真正的问题是:动的心与动的风、幡相遇,心该如何动。当我们接着阅读《坛经》,我们会渐渐明白,当惠能强调是“你的

    心在动”的时候,他所着重的,是我们不要受外界现象的拘束,不要让

    外物牵制我们的情绪,而是应该在当下,回到本来的样子,让自己的心

    做自己的主宰。就像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言:人们之所以心绪不

    宁,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对事情采取的观点不合

    适。

    第2课: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其实,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那么,外界也就安静了。就像陶渊明说的:心远地自偏。如

    果你自己是好的男人或女人,那么,你就会遇见好的女人或男人。如果你的心是喜乐的,那

    么,无论做什么,即使只是随便走一走,你也会变得很健康。如果你的心是美丽的,那么你只

    要做回你自己,做回上苍赋予你的那个样子,你就是美丽的。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第一句话

    惠能在大梵寺讲授佛法,吸引了许许多多人。那天是上午还是下

    午,是晴天还是雨天,《坛经》里没有记载,只提到有“僧尼道俗一万

    余人,韶州刺史韦璩及诸官僚三十余人,儒士十余人”。这里的数字,可能是个概数。

    惠能开口讲的第一句话是:“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法。”意思是把自己的心清净下来,念诵引导我们获得最终解脱的伟大

    法门。然后,他就沉默不语,“自净心神”。过了很久,才开始讲述自己

    寻求佛法的经历。

    惠能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一种明白而坚决的召唤,召唤在座的

    各位立即回到自己的心灵。先回到自己的心灵,再来念佛,而不是企图

    通过念佛回到自己的心灵。也就是说,只是靠念佛并不能把我们带回到

    自己的心灵。

    惠能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借助任何外在的力量,只是坐在那里,自己就把心清净了下来。惠能的姿态清晰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

    的心要靠我们自己去清净。即刻,没有任何犹豫地,无条件地,回到自

    己的心灵,而且,不靠任何外在的力量,自己回到自己的心灵。这是惠

    能一开始就阐明的总纲要,也是《坛经》的总纲,后来所讲的道理,大

    抵都围绕这个总纲展开。或者说,这是惠能所讲的南宗禅法的前提。无

    论要达到什么,你首先必须在当下,无条件地,清净下来,让自己的心

    灵回到本性的状态。

    在座的人各色各样,也有着各色各样的烦恼,他们大老远地来到大

    梵寺,期待着惠能为他们指明方向,寻找到解脱的出路。惠能一开口就

    是“净心”两个字,虽然没有录音机录下惠能的声音,但是,我们还是能

    够想象一千多年前,在偏远的岭南,一座普通的寺庙里,当惠能说出这

    两个字时,语调里蕴藏着怎样的澄澈和坚定。要把在座的人从日常的浮游里拉回去,回到自己那里去,而且要让他们自己找到回去的路。我惠

    能怎么可能帮你解脱呢?你必须自己清净自己的心,获得最终的觉悟。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不管外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你不能等待,不能有片刻的犹豫,刹那,就回到自己的内心,清净下

    来,世界也就跟着你澄定下来,一片宁静。释迦牟尼佛留给世人的遗言

    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心灵呢?

    因为只有心灵属于我们自己。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一直呵护的

    身体,会渐渐腐朽;我们辛苦奋斗而获得的财富,不会跟随我们而去;

    我们的亲人朋友,也许悲痛,但很快会把我们忘记。当我们死亡的时

    候,什么会陪伴我们而去,向着一个不可知的远方?只有我们的心灵。

    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里,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的身体、财富

    等等,唯独忘了现在、将来、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灵。

    放眼望去,来来往往的、粗糙的、光鲜的、美丽的、丑陋的、年轻

    的、年老的、晃动着的面容,竟像一只只老鼠,穿行在由高楼与高楼、街道与街道,以及公文、数字、契约、票据、身份证构成的几何形的迷

    宫中,进行着一场无休无止的竞赛,在我们的面前,只是道路,似乎永

    远没有出口。

    生命是一场过于漫长或过于短暂的旅行,游戏的规则闪烁不定。我

    们追逐金钱,追逐名利,追逐声色,追逐神灵,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为每一枚新增的铜币,每一寸感官的享乐,每一点空洞的名声而欢喜,或者又不断地悲哀,不断地焦虑又不停地追逐。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从前,在遥远的海上,有一个美丽

    的小岛,岛上藏着一部伟大的书,谁得到了这部书,谁就能永生。通往

    小岛的道路充满了千难万险,无数的英雄为了探寻那部书,付出了自己

    的生命。终于,有一个英雄成功地到达了小岛,取到了那部书,打开一

    看,每一页都只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他自己的容颜。历尽千辛万苦,上下求索,得到的真理是:你要回到你自己。

    回到自己,当然不是回到我们的容貌之上,容貌在岁月里像花一样

    盛开然后凋谢,永不凋谢的是我们灵魂的花朵,因此,回到自己,是回到我们的心灵。

    在人事的纷杂喧闹中,我们向往而且追逐许许多多的东西,却唯独

    忘了我们自身,忘了我们的幸福源泉以及我们所要追逐的最终目标。在

    茫茫的尘世,在形形色色之中,我们能够依靠什么呢?一切有形的都会

    消逝,只有一种东西属于你自己,并且超越了有形无形,那就是你自己

    的心灵。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临终遗言是:“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你内心潜藏治愈抑郁的智慧

    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心灵呢?惠能讲了一个根本的理由,那就是: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所要寻求的获得最

    终解脱的智慧,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完全不必向外去寻找。

    事实上,除了我们的心灵,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能够为我们带来解

    脱的智慧。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为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的方

    法。人生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处理欲望和死亡这两大事情。人从生下来开

    始,就有所欲望,因而就有所求,有所求就必然有所成败,失败固然痛

    苦,但成功也不能带来恒定的幸福,因为得到的注定会失去,就如同人

    从生下来开始,就注定要死亡。因而,为了满足欲望而做出种种努力,最后以死亡终结,带给我们一生的是烦恼,是痛苦,想不通这些,必然

    会抑郁。

    一些人终于明白,功名、财富、美色的追求与得到,并不能带来恒

    定的幸福,因为这些欲望,都是基于身体而引发,身体本身都会腐朽,依附于身体的一切也无法长存,于是,他们想从灵魂的层面上去看待欲

    望和死亡,企图穿透过流动不已的尘世和身体,获得一种恒定的安静的

    境界。

    现在,坐在大梵寺,聆听惠能说法的人,就是这些明白的人,已经

    明白必须超越身体获得安定的人。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超越的方法,不明白怎样看透红尘幻影,怎样在看透之后恒定于一种绝对的脱离了苦

    乐循环、生死轮回的空无境界,他们怀着寻求答案的期待而来,期待在

    惠能这里得到指引,得到解脱。

    但是,惠能却告诉他们,获得解脱的方法,你们不必大老远地到我

    这里找,其实你们自己的内心,一直就有解脱的智慧,你们要出离苦

    海,要觉悟,要成就佛道,你们自己就可以出离,可以觉悟,可以成就

    佛道。所以,当惠能领着大家发完四大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

    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接着就强调:众生无边誓

    愿度,不是惠能度,而是众生用自己的自性去度;烦恼无边誓愿断,不

    是靠别的什么,而是靠自己的心灵去除虚妄,才能断掉烦恼。

    一部《坛经》,不论何种版本,从头至尾,都在反复呼唤:回去,回到自己的心灵那里去。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因为我们不明白“本自有之”的道理,所以,总是在向外寻找、求

    取,而在寻找的过程里,我们不断地迷失,不断地错过“本自有之”的喜

    悦与美丽。身旁的风景,常常因为想着容易达到,被一次次地错过。然

    而,又那么渴望着风景,花了不少钱,受了不少罪,大老远地到所谓

    的“风景区”,挤在人群中探头探脑欣赏着那些人工的装饰,然后,一脸

    疲倦地回到家门口,突然觉得自己家门前的那一条小巷,那一棵古老的

    榕树,以及那斑驳的墙壁,其实也是蛮可爱的风景。

    人真是奇怪,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快乐,但近在眼前那“本自有

    之”的小幸福,总是被忽略或被弃置,而要向外不断地寻求。

    难怪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都曾写诗感叹:“赵州八十犹行

    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惠能的嗣法弟子崛多三藏曾对神秀的一个弟子说:“为什么不探寻

    自心呢?为什么不让自心清静下来呢?”自心就在这里,就在你自己的

    身上,你只要做回你自己就可以了,用得着东奔西跑地四处寻觅吗?

    天空就在我们的头顶,月光常常照在我们的窗沿。就像苏东坡说

    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谁能够阻

    拦你享受此时此刻的风景呢?但是,正如一篇小说中的人物所言:能够

    享受它们的人并不多呢。因为我们忙碌,因为我们囚缚于所谓的工作与

    目标之中,吝于抬一抬头,停一下脚步,让心情在凝神的片刻,享受大

    自然本色的、无处不在的形姿声色。

    一位在集中营等待死亡的女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天空还不曾定量分

    配,我很快乐。这句话让人久久沉思。感谢上苍,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

    眼睛,而且没有即将死亡的阴影,然而,为什么我们仍在焦虑、抑郁中

    打发那永不重复的岁月?生命中有多少风景在我们热切的寻求之中与我们失之交臂,远远离

    去?直到临终,回头翻翻生命的流水簿,才幡然醒悟到我们曾经错过了

    什么。快乐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所以,惠能才会说,最终解脱的智慧,每个人的内心都具备,但由

    于我们的心迷失了,这种智慧也就无法发生作用。为什么迷失呢?因为

    我们总是把自己交付给外在的环境。我们以为,只要换了一个单位,就

    可以快乐,或者只要赚到了一百万,就可以快乐,诸如此类。

    我们的一生,几乎都寄望于改变环境来达到自己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些人总是在抱怨环境,一会儿是上司无

    才,一会儿是同事难处,于是,从这个单位换到那个单位,从这个城市

    移到那个城市……一些男人或女人总是抱怨这世界上好女人或好男人太

    少,所以,他或她只能形单影孤……一些人不断地找寻健康的秘诀,今

    年吃红茶菌,明年吃胡萝卜,今年练瑜伽,明年练太极……还有一些人

    不断寻求美貌的良方,一会儿去拉皮,一会儿去修眉,甚或去整容……

    忙碌着,奔波着,最终能够得到什么呢?

    其实,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那么,外界也就安静了。就像陶渊明

    说的:心远地自偏。如果你自己是好的男人或女人,那么,你就会遇见

    好的女人或男人。如果你的心是喜乐的,那么,无论做什么,即使只是

    随便走一走,你也会变得很健康。如果你的心是美丽的,那么你只要做

    回你自己,做回上苍赋予你的那个样子,你就是美丽的。

    释迦牟尼说过: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状下,一个觉者恒常地处于

    安详与和乐之中。

    有钱时快乐,没有钱时也快乐;有恋人时快乐,没有恋人时也快

    乐;有名气时快乐,没有名气时也快乐。不为自己的快乐设置任何条

    件,只要在呼吸,在感觉,就能够快乐。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被誉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的“白衣居士第一人”庞蕴曾经问女儿

    灵照:“怎样领会古人说的‘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灵照说:“你都

    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问这种话?”庞蕴反问:“那你到底怎么说

    呢?”灵照回答:“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

    因为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倒不如做个希运禅师说的“无事之人”。

    希运禅师上堂讲法的时候,只对大家说:“没事了,大家散去吧。”

    如果心是澄净的,又会有什么事呢?你自己本来已经具足一切,还

    需要什么事呢?

    南宗禅的从谂(shěn)禅师看到文远在佛堂里礼拜,就用拐杖打了

    他一下,问:“你在干什么?”

    文远回答:“向佛礼拜。”

    从谂又问:“礼拜干什么?”

    文远回答:“礼拜佛是好事情。”

    从谂说:“好事不如无。”

    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发生彻底的觉悟,好事可能比坏事更妨碍内心

    的平静和安详,让你看不清人生的真相,这时,佛又能帮助你什么呢?

    所以,当后来的禅宗四祖道信请求当时的三祖僧璨教给他解脱法门时,僧璨只是问他:“谁束缚着你?”道信略略沉思,就明白了。

    确实,有谁束缚着自己呢?我们本来就是解脱的,本来就是活泼无

    碍、自由自在的。许多时候,我们好像置身于绝境,种种的尘世羁绊,毫无摆脱的可

    能,无法逃避工作,无法逃避家庭,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人与事,也无

    法逃避你不愿意的厄运……然而,当你淡定下来,当你返归到你内在的

    自性,你就会发现那一张罗网并非坚不可摧,随着你的领悟,一种轻

    盈,一种灵动的轻盈,把你从压力中提升。

    由于领悟带来的发现,生命才可能变得美丽。

    而美丽从来就在那里,那些街边的房屋,那些树木、河流,那些茶

    杯……它们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没有感触到蕴

    涵在它们之中的那一种美。我们能够发现美、能够欣赏美的心,也一直

    在我们自己的深处,本来就在那里,一直都在那里,但不知为什么,我

    们常常丢失了它。顺其自然就好,幸福地活在当下

    快乐的人之所以永远快乐,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特别平顺,而是因

    为他以坦然、愉快的心境去看待人生的一切,以及他自己遭遇的一切;

    悲哀的人之所以总是悲哀,并不因为他的生活特别坎坷,而是因为他习

    惯于以阴暗、抱怨的眼光去对待人世的一切,以及他自己遭遇的一切。

    快乐的人对于人生取了一种看风景的姿态,自在从容;悲哀的人对

    于人生取了一种长跑比赛的姿势,执著劳碌。将人世的一切视作风景,便有忘我的神韵,一切只是花开花落、早晨黄昏、风吹柳絮、雁过天

    际,顺其自然就好;将生活看成是一场竞赛,便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一

    切的斤两都要去计较,一切的不如意都要转化成对他人的怨恨、猜疑。

    不妨自问:为什么要把生活弄得那么疲累不堪?

    很喜欢俞平伯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人生不过如此。确实,人生就

    是这个样子,你活着,平平淡淡,但要活得津津有味。没有人能够剥夺

    你享受生活的权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拥有的。明达的人,哪怕是在牢

    狱之中,仍能活出一番情趣。

    生活本来就是由一连串的琐事构成,我们的生命必须时时加以忍

    耐,才能得以延续。

    但是,如果我们以欣赏湖泊山川的情怀去注视尘世中的是是非非,以仰望星空时的胸襟去处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那么,琐碎的生活不就

    有了诗意般的安适?让我们像蜜蜂酿造蜂蜜一样,将日常生活酿成一片

    又一片的风景。

    第3课:饿了专心吃饭,困了安心睡觉,就是在

    修心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在另外的宗派里,会教

    导一个很确定的方法,比如你每天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每天什么时候睡觉,睡多少时间。

    你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吃,去睡,这是一种修行,一种自律。慢慢地,也可以达到一定

    的境界。觉悟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豁然开朗

    神秀的那首偈把心比作镜子,必须经常拂拭,以免沾上尘埃,所表

    达的觉悟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你必须通过一些戒律、一些修炼的功夫,如坐禅等,使你散乱的心澄定下来,才能获得智慧,从而得到解脱。也

    就是说,你首先要借助定的修炼,得到智慧,再借助智慧,最终达到觉

    悟的境界。走向觉悟的途径,是一个渐渐修行的过程。

    惠能认为,渐修方法,也就是把定、慧区分开来,会造成“口说

    善,心不善”,形式与内容相互分离。如果没有心灵上的真正觉悟,那

    么,禅坐就只是一种形式。

    惠能创造性的思想正是在此:通过打坐、诵经并不能通向觉悟的境

    地,而是倒过来,你首先必须从你自己的心灵深处体悟到空的道理,只

    有这样,打坐、诵经才是有意义的。

    他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把定、慧看作是不同的东西。定发生的时候

    智慧也同时发生,定与慧并没有先后之分,而是等一的。定与慧的分离

    是不可思议的。没有智慧的禅定,只是一种坐姿而已;没有禅定的智

    慧,只是一种空说而已。

    这种佛法后来被称为顿悟,惠能的南宗也被称为顿教。许多人把顿

    悟理解成无需经过修炼立即就觉悟,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后来亲侍

    惠能十五年的怀让,对惠能的顿悟有着非常精辟的解释。

    据说,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在没有开悟前,有一段时间整天坐

    禅。怀让禅师看到他,觉得他具有佛法才器,便问他:“你这样每天坐

    禅图的是什么?”

    马祖回答:“我想成佛。”怀让不吭声,弯腰拿起一块砖头,到庵前的石板上磨了起来。

    马祖很奇怪:“您这是在干什么呢?”

    怀让说:“磨作镜子。”

    马祖说:“砖块怎能磨成镜子?”

    怀让立即引导他:“既然砖块不能磨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能成

    佛呢?”

    马祖开始疑惑了:“那我应当怎么做呢?”怀让说:“好比人们驾

    车,车不前进,应该打车还是打牛呢?”

    马祖一下子无以应对。

    怀让接着说:“你是学习坐禅还是学习坐佛?如果学习坐禅,禅并

    不是坐或卧;如果学习坐佛,佛也没有固定的形相。在变幻不定的存在

    中,不要有所取舍;如果你坐佛,其实是在杀佛,因为执著于坐这种外

    在的形式并不能达到真理。”

    马祖听了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清澈。

    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发生真正的觉悟,只是在那里坐禅、念经,那

    么就如同要把砖块磨成镜子,完全不可能。

    所以,想通过坐禅、念经等形式达到觉悟,在惠能看来,是本末倒

    置。如果你没有领会到空的境界,只是像无生命的物体,傻傻地坐着,有什么用呢?

    惠能的偈说得非常透彻,本来就无一物,本来就没有尘埃,还需要

    什么定力去抹拭干净呢?

    当你领悟到那本来的究竟时,你既在禅定之中也在智慧之中,当你

    领悟到那本来的究竟,即领悟到空境的那一刹那,你就已经觉悟了,还

    何须什么坐禅啊、诵经啊这些外在的形式呢?

    觉悟不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禅修是一种生活态度

    把定和慧看成不同的东西,很容易造成禅修与日常生活的脱离。人

    们在禅修的时候,按照佛法去想、去做,但是,一到具体的生活中,就

    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嘴上说着佛的道理,心里其实还积淀着贪婪、执

    著的种子。

    惠能之所以强调定慧等一,是希望禅修与日常生活合而为一,或者

    说,禅修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仪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融汇于

    日常的任何时刻。

    因此,出家与在家,说明不了问题。一个觉悟的人,在家与在寺,都是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愚昧的人,在家与在寺,都是一个愚昧的人。

    也就是说,觉悟与否,与你出家还是在家,没有必然的关系。用惠能的

    话说,如果你在寺庙里却不修行,那么,就好像身处西方佛土却内心邪

    恶的人一样,实际并不在西方;而在世俗的家里用心修行,就好像身处

    东方尘世却能自己修行的人一样,实际已经在西方了。

    惠能所说的,其实很简单,禅修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回到最根本

    的点上,首先必须有一种观照,同时,把这种观照化成一种实际的生

    活。什么叫关照呢?就是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

    如,你愤怒了,没有关系,就让自己愤怒好了,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压制

    那种愤怒;但是,你不能完全让愤怒淹没了,你必须看着自己在愤怒,你知道你自己在愤怒,你只是看着那个愤怒,看着那个愤怒突然升起然

    后慢慢消退。任何情绪都不可怕,任何情绪出现的时候都不必刻意去抗

    拒。只要有所观照就好,只要你能够看着它就好。任何时候,不论在哪

    不论做什么,你都在看着自己,你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你,不

    会困在某种情绪或某个状况里。

    因此,他并不号召人们都去坐禅,都去念经,都去寺庙出家,这些

    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不是根本的东西。你必须要回到那个根本的点上,捕捉到最终究的方法,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真正的解脱,不是在你修行的时候才发生,而是在任何时候,无论

    睡着还是吃饭,无论遇到逆境还是顺境,你的心都是自在的、解脱的。

    一位禅师在山上修炼忍辱功,过来一个人,突然对他说:“你去吃

    屎。”结果,禅师大怒,追着要去打那个人。这个故事来自西藏,说的

    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能应对日常中的一切境遇,那么,所谓练功,只是一种短暂的逃避,你的人生并没有彻底改变。

    而惠能所要达到的,是我们生命的彻底改变。我们活着,很平凡、很琐碎,但是,我们的心不受任何对象的影响或束缚,没有任何波澜,像水一样平静。看到地上不干净,佛陀拿起了扫帚

    在还没有空调,甚至连电风扇也不太普遍的年代,夏天每到黄昏,总会有人在街边或院子里扫地、洒水,然后,一天的暑热与灰尘都好像

    随着太阳消失了。再然后,就有许多人端着桌子、凳子走出自己的家

    门,在清扫过了的空地上吃饭、纳凉。因而,在那时候的夏天,当有人

    开始扫地洒水时,人们就会有欣喜之感,因为炎热之后的清凉就要来临

    了。

    后来,有了空调、电风扇、吸尘器,在许许多多的庙宇里,仍然常

    常可以见到僧侣们,在清晨、中午、黄昏,甚至随时随地,从从容容地

    扫地、洒水,所以,无论何时,在庙宇里,人们总是感到置身于一种洁

    净的氛围里。

    从前的小城里,每天凌晨,总是从朦胧的街上,依稀传来扫地洒水

    的声音。现在的城市里,清洁工人好像喜欢在日间打扫街道,他们大大

    咧咧的动作常常弄得满街尘土飞扬,行人一个个掩鼻而过。而洒水车有

    点横冲直撞的架势,它一经过,行人就要往两边逃窜。这让人怀念起从

    前,那时候,每天一出门,就发现昨天回家时还肮脏的街道已经变得清

    洁了,当人们还在梦中的时候,清洁工人就把它清扫干净了。然后,因

    为这每天清晨的洁净,人们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

    记忆里有没有一个或几个扫地洒水的身影?黄昏、清晨,无论在乡

    间,还是城市,无论在庙宇,还是在俗世,扫地洒水的姿势总是让人心

    生欢喜。

    例如在山间小道上清扫落叶的人、扫雪的人等等,遇见了,总给人

    一种清洁与安宁的欢喜。

    你有没有每天回家后扫扫自家的庭院?如果没有庭院,有没有掸一掸桌子上、书架上、阳台上的灰尘?有

    没有在公园或大街,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把它们放到垃圾箱里?

    这些举手之劳常常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就像张爱玲所说的,杂事里

    有着很深的愉悦。我们每天为着所谓的人生目标努力,埋头工作,不愿

    意为日常杂事付出一点点的时间,然而,有一天,当我们静下心来,扫

    扫地,洒洒水,也许会发现,隐藏于日常杂事间的,是深微的恒常。一

    位一直埋首书斋的学者,偶尔去厨房洗菜、做饭,事后他说:

    那过程中有一种很美的韵味。

    释迦牟尼佛在狮多林的时候,看到地上不干净,就执起扫帚打扫。

    扫完后,他对弟子们说:“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

    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

    上。”我们不一定企求往生天上,但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清洁的世界,到

    处是清洁的人心与清洁的事物,因而,在你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不要

    忘了扫扫地、洒洒水。

    生命的大欢喜,涵蕴在扫扫地、洒洒水这样看似琐碎却包藏着善与

    美的因子的日常杂事中。告别怀才不遇的烦闷

    说到杂事,还记不记得坛经开始的时候,惠能讲自己到弘忍那里去

    求法。弘忍初见惠能,就对他这个南蛮子有所不屑,却不想惠能讲了一

    番佛性不分南北的道理,深得弘忍的心。但弘忍并没有安排惠能去做什

    么主管之类,而是安排他打杂,而且一打就打了好久。关键是惠能并不

    觉得有什么问题,就像他从前打柴一样,既然做了,就只是做好眼前的

    事。如果是你我,也许会不满,为什么让我打杂呢?为什么我做了那么

    久还不提拔我呢?

    对惠能而言,他从不忌讳展示自己的见识和才华,就像花要盛开一

    样。但是,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才华一定要别人重视,一定要别人重

    用自己。完全没有,他只是随遇而安;打柴的时候,他只是好好地做一

    个樵夫,他只是从打柴这件事里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是吗?上山打柴或

    者送柴到别人家里,是小的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再小的事情,也不会妨

    碍你看看沿途的风景,也不会阻碍你感受季节的变幻,不会阻碍你去体

    验人情世故。到了弘忍的寺庙,为着修行佛法而来,弘忍却让自己打

    杂,惠能也没有任何质疑或不满,打杂就打杂,打杂有打杂的乐趣,打

    杂有打杂带来的感悟。

    其实,世界上的事,并没有什么大小,只是社会分别了大小,只是

    我们自己分别了大小。然后,我们总是渴望着要做大事,不愿意去做小

    事。然而,这个世界上大事很少,遍地是小事;很少的大事,其实也是

    小事累积而成。如果不愿意做小事,就往往失落,往往觉得自己怀才不

    遇。觉得怀才不遇,就很郁闷。郁闷了,就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总是和自

    己过不去。

    一旦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旦我们寄希望于别人来重视自

    己,那么,我们就是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了别人。别人是我们没有办法控

    制的,我们能够控制的只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应当学习着把生活交

    给自己,把自己的生活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那么,你就不会担心,不会恐惧,不会再有怀才不遇的郁闷,你只是安心做你自己能够

    做的,而不关心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经常看到网上有人在说:幸福就是你敲门的时候有人为你开门。如

    果你这样想的话,你期待的那个幸福是在别人手上;你的幸福取决于别

    人的心情如何。

    不妨把幸福看作是:当别人敲门的时候你为他(她)开门,那这个

    幸福就在你自己手上。别人敲门了,你去开门,这是很小的事,生活里

    每天都是这样无数的微小的事,如果你安心于这样的事,安心于做一点

    小而美的事,那么,你的幸福,你的命运,都在自己的手上,还有什么

    值得你忧虑的呢?又怎么会有怀才不遇的郁闷?跳出思维的陷阱

    有一次,灵祐禅师注1问智闲注2:“我不问你的学问,只想问你,你

    没有出生、不辨东西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用一句话说说看。”这个问

    题其实就是惠能“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变体,问者的目的和旨趣是

    一样的,都是要把人带向终极性的澄明境界。但智闲显然从未思考过这

    样的问题,想了半天,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得不到灵祐的认可。智

    闲只好请求说:“请和尚为我说说吧。”

    灵祐说:“我说了只不过是我的见解,对你的认识并没有什么益

    处。”

    智闲回到房间,把以前收集的各地禅林的语录都翻阅了一遍,却找

    不出一句话可以应对。他感到完全绝望,便把这些语录都烧了,并发誓

    今生不学佛法,做个行脚的粥饭僧算了。于是,他哭着告别灵祐,去了

    南阳慧忠国师的遗迹处,住了下来。

    有一天,智闲在山中割除草木,用瓦片碎石掷击竹子,发出清脆的

    声音,使他内心所思所想瞬间消散。哑然失笑间,他恍然醒悟,明白灵

    祐的苦心。如果当时灵祐真的说了,又哪会有今天听到石击竹子的声音

    而发生的领悟呢?

    禅师永远不告诉你答案,因为答案必须你自己去领悟,而且,不是

    靠读书去领悟,而是从平常的生活中去领悟。

    几乎所有禅师的觉悟,都源于生活中的某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其

    实,当生命处于饱满的状态,真正地活着之时,关于意义,关于真理,是无须讨论的,只有在平实的行动中,意义才能显现。

    还是那个智闲,提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如果有人在千尺悬

    崖,口里咬着树枝,脚没有地方可以踩踏,手没有地方可以攀附,忽然有人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如果他开口,就会丧失性命,如果不回

    答,又违逆那人的提问。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当时有个和尚走出来反

    问道:“上树的时候就不问,没有上树的时候怎样呢?”

    智闲听了,笑笑,没有出声。智闲假定在一个绝境里人怎么回

    答“佛祖西来意”。怎么办?回答会死掉,不回答好像又不礼貌。好像逼

    到了一个死角,你怎么回答都是有问题的。

    也许智闲所要指引的是恰恰是不能回答,让你放弃回答。那个和尚

    明白这是不能回答的,所以说上树的时候就不问。这是一个聪明的回

    答,答而不答。既然他在树上,为什么要去问他祖师西来意呢?祖师西

    来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只要好好在树上就咬住树枝叶自己找到下来的

    办法就可以了。但这个聪明的和尚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没有上树的时

    候怎么样?

    智闲笑笑。确实,他只能笑笑,他能说什么呢?就算不在树上,祖

    师西来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自己的事跟祖师西来意有什么关系呢?

    注1 沩仰宗的创始人。

    注2 灵祐禅师的继承人。面对不想做又必须要做的事,如何调整情绪

    一些人一辈子浮在生活的面上,他们不断地寻求着什么,有时候也

    悟到了什么,然而,永远不愿安安静静地沉下来,全身心地去做一件

    事、去完成一个过程。

    不必等到明天,甚至不必等到下一刻,你现在就可以走出房间,沿

    着林中的小路,去享受月色与夜的清静,或者,就在房间里,你可以抹

    去桌上的灰尘,坐下来写一封一直想写却总被杂务耽搁的信,你可以打

    开音响听一首一直想听的乐曲,也可以躺在地板上,什么都不做……

    你可以做一切,或者,一切都不做。但是,你必须在做或不做之中

    成为你自己,而不是相反,在做或不做之中剥离了自己。

    不要让自己生活在戏论(佛教语,指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

    意义的言论)的境地。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所要求的生活,知道自己应当

    如何生活,却仍然年复一年地陷于自己所厌恶的事务里。一位哲学家甚

    至觉得“大家所努力的、所用心的、所做的都是不重要的事,都在把那

    些不重要的事拿来当作重要的事做。”

    很多人我非常厌恶自己当下不得不做的工作,却总想着:做完这一

    件就赶紧结束,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然而,做完了这一件,还会有另

    一件,没完没了。最后终于明白,不能等待,如果已经觉悟,哪怕手头

    上有成堆的工作,也要毫不犹豫地丢弃。当年弘一法师就是如此,当他

    明白了人生的究竟,就不再有丝毫的留恋,立即了却尘缘,出家修行。

    生命十分短暂。在夜深人静之际,不妨算算有多少时间可以供自己

    自由自在地做事、思考。常识一定是对的吗

    对于常识,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常识可能包含着许多谬误,至少,常识可能阻碍了我们的视

    野。

    牛头宗的慧忠禅师有一次故意提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城外的草

    是什么颜色?”被问者马上回答:“黄色。”

    慧忠立即叫来一个小童子,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小童回答:“黄

    色。”

    于是,慧忠对那些被问者说:“你们都是解经解论的座主,见识怎

    么同小孩子一样?”那些人反问慧忠:“那么,城外的草到底是什么颜

    色?”慧忠反问了一句:“看见天上的鸟了吗?”那些人说:“您说得不着

    边际,请教导怎样理解才对?”慧忠却叫唤道:“座主,向前来!”那些

    人一齐上前,慧忠见他们没有领会,便笑笑说:“你们先回去,改天再

    来吧。”

    第二天,那些人又去请教慧忠,希望他能解说昨天的问题,慧忠告

    诉他们:“领悟了就是领悟了,如果没有领悟,纵然解说出来,也还是

    不领悟。”

    在此,慧忠是想引导那些人越过常识,把握到更深远的实在。城外

    的草现在当然是黄色的,但到了春天,又是什么颜色呢?天上的鸟,飞

    过后留下了什么踪迹呢?沿着这样的思路,最终能感悟到空性的意义,但那些座主们钻牛角尖,不能跳出来,因而也就不得觉悟。

    说到草,想起另外一则公案。

    有一次,洞山和尚门下的一位僧人去访问庆诸禅师,庆诸问那僧人:“洞山和尚有什么言语告示你们呢?”僧人说:“夏安居结束后,和

    尚上堂说:秋初夏末,兄弟们有的往东去,有的往西去,只要往万里无

    草的地方去就行了。过了一会儿,和尚又问:只是万里无草的地方怎么

    去呢?”

    庆诸问:“有人应答了吗?”僧人说:“没有。”庆诸说:“为什么不

    回答:‘出门就是草’?”

    庆诸的意思是清楚的,当心向外追逐时,就处于杂草丛生中了,如

    果心守于自性,那么,门槛就消失了,一跨步,就是万里无寸草的地

    方,又何须向东向西?惠能的独特智慧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七月六日。惠能派弟子去新州国恩寺建造

    报恩塔,有一个叫方辩的四川和尚前来拜见,自我介绍说善于塑造人

    像。惠能说,那么你塑塑看吧。方辩不明白其中的禅机,真的动手捏造

    了惠能的人像,非常逼真。惠能看了以后,淡淡地说:你善于领会塑

    性,却不善于领悟佛性。就送了一些衣物作为报酬,方辩礼谢而去。

    惠能给了方辩一个契机,然而,他错过了。

    当惠能说塑塑看,其实是想引导他进入一个问题,然后从那个问题

    中觉悟。

    人能够被塑造出来吗?人的本性能够被塑造出来吗?外形的逼真是

    否就是那一个人呢?方辩却以为这是一句普通的话,是让他去干活,真

    的去泥塑,而且,他还塑得很像。但惠能认为他不通佛性,把他打发走

    了。

    在此,惠能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不是在讲堂上长篇累牍地

    讲解经义,而是抓住日常生活里的某个情景,突然点拨,刹那间唤起徒

    弟的悟性。这需要一个优秀的、善于启发的师父,同时,也需要一个能

    够领悟的徒弟。

    第4课: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

    着走

    回到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是禅的目标。然而,惠能还认为,要达到这个目

    标,你必须不把这个作为目标。如果你坐禅的时候,刻意要回到自己的心,刻意要清净,那

    么,你同样被系缚住了。被清净系缚住,与被烦恼系缚住,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烦恼。两种不同的觉悟方法

    惠能在世的年代,所谓顿、渐的区分,并非对立的,只不过是两种

    不同的觉悟方法。惠能并没有否定渐的修炼,他反对的只是流于形式的

    修炼。所以,他说:佛法没有顿、渐的分别,但是,人确实有敏锐、愚

    钝的差异。因此,如果遇到愚钝的人,那么,就用渐修的方法劝导他,如果遇到敏锐的人,就可以用顿悟的方法。

    从根本上讲,如果觉悟了,就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没有觉悟,那

    么,无论你打坐、冥想,都没有用,仍然在生死烦恼间轮回。所以,惠

    能特别强调,不论顿悟的方法,还是渐修的方法,只要是佛法,都是以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所谓无相,当然不是没有了形相,形相就如此地存在于那里,怎么

    可能没有呢?

    风在吹,幡在飘摇,你不可能视而不见,也就是说,你在感觉上并

    不能消除它们。但是,你可以主宰你自己的态度,你可以用一种空无的

    态度去看待它们,它们就会变得在那里又不在那里,不对你的心境造成

    一丝的扰乱。

    这就是无相,感觉到了形相,同时又超越了形相。形相本身就在那

    里,风在吹,幡在飘,你无法控制,但是,看待它们的态度是你可以决

    定的,是喜悦还是愤怒,是你自己决定的。同样是风吹,对于这个人而

    言,是扰乱;对于那个人而言,是平静。因而,无相的达成,并不是我

    们借助某种力量去消除外在的形相。这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比如,为了摆脱夏天的炎热,我们发明了空调,但是,实际的后果

    是,我们获得了室内的清凉,却使得外面广大的空间越来越炎热。如果

    你的心是平静的,无论怎样的天气,都是一种自然的享受。因此,如果

    你具备了一种无住的心态,也就是自在无碍的心态,那么,风无论怎样动,幡无论怎样动,都不会扰乱你的心,你的心仍然按它的本性在动。

    于是,终极的问题来了:如何达到无住的心灵状态呢?或者说得再

    明白一点,如何觉悟呢?

    惠能的答案是:无念。

    无念字面上的意思给人一种误解,以为是没有念头。然而,人怎么

    可能没有念头呢?只有死亡的人才没有念头。只要生命还在,念头就不

    会停止。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总是在动,关键看你如何动。迷妄的人看

    到外在的形相,就会产生妄念,例如看到一个美女,就想着去追求、占

    有,于是,就引出一系列的烦恼。无念的方法是,你看到了,你在想,同时,你并没有看到,也没有在想。你的心觉知到了事物,但不会停留

    在任何事物之上,不会被任何事物所系缚。

    你的心始终在动,同时,始终停留在自己的本性上。普通人如何去除分别心

    怎样才能看到了又没有看到,想了又没有想?惠能的答案是,只要

    你不起分别心,你就可以做到。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者无何事,念者念

    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无并非真的没有,只是没

    有掉那些引起我们烦恼的二元分别相,念头是必然有的,但只能有真如

    本性的念头。

    后来,神会这样解释无念:不念有无,不念善恶。这应该是契合惠

    能的本意的。所谓无念,其实就是“不起分别心”,或者说,就是当下即

    是的直观。当我们面对一种事物,我们当下的观照是:它是一种事物,同时又不是这一种事物。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思想处于最饱满的那一

    点上,既蕴涵着未分别前的情状,又包容了分别的过程及完成后的清

    澈。

    如果你超越了美丑的分别,那么,你就不会受到一个美女的迷惑,你会觉得她的美,同时你又会觉得这不是美。她就不过一个女子,一个

    生命,一个众生。如果你超越了冷热的分别,当然就不会烦躁于某一天

    的炎热,你会觉得很热,同时又会觉得这不过一种炎热,不过一种状

    态,一种感觉。

    冰心有一篇小说《分》,讲的是妇婴医院常见的现象,刚刚出生的

    小婴儿赤条条的,并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到了出院那一天,有的进了

    富贵之家,有的进了贫穷之家,从此就有了身份、地位等等的分别。

    有一次,灵祐禅师叫唤院主,院主应声而答。禅师却责怪他

    说:“我叫的是院主,你来干什么?”是的,叫的是院主,你来干什么

    呢?

    本来,大家都是人,都是赤条条而来,最终赤条条而去,哪有什么

    贵贱之分?看着周围的面影:科长、局长、门房、拾荒者、富人、穷人、上流社会、下流社会、男人、女人……想一想:未有这样分别之前

    的世界是怎样的?

    透过这千姿百态的身份、容貌、肤色,如果你凝神观看,看到的是

    生命本身,看到的是来自同一个源头的生命本身。

    门外行走着许许多多的人,他们穿着不同的服饰,他们拥有着不同

    的地位,有的正步态从容地跨进轿车,有的正在捡别人丢下的食物……

    你看见了这些,然而,并没有看见这些,看见的只是生命在那一刻

    的生动姿势,来自身体线条的简单韵律。在那么一种天气,那么一个地

    方,有那么一些生命在呈现,那里面或许有悲哀与喜悦,或许有……但

    在最终极的点上,他们都只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无所谓喜与悲,无所谓

    好与坏。虚妄的源头在哪里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是傅大士(中国维摩禅祖师)的诗作。日本现代著名禅学思想家

    铃木大拙认为这是对《金刚经》中“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的通俗化解释。空手怎么能把住锄头?步行怎么能骑

    水牛?而桥怎么能流,水反而不流了?好像是痴人在呓语。

    然而,当你静下来,细细体味,你就会慢慢领悟到,这样的呓语或

    胡思乱想,其实为我们揭开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更为本真的世界:没

    有逻辑、没有分别的世界。

    当你感觉到空手把锄头,感觉到桥流水不流,你就会真正地涌现一

    种禅的喜悦,因为你抓住了一种最透彻的自在,一切的围墙、界限都骤

    然消失,你正徜徉在无边的旷野,你的视线没有尽头,你所处的位置既

    不在东也不在西,既不是南也不是北,也就是说,你和环境,你和存

    在,融为一体。

    由此,我们也许会明白到禅宗式的问答方式所包含的意义。禅师们

    常常蛮横地棒喝,或者莫名其妙地重复对方的问话,或者不说一句就走

    开。这些举止就像傅大士的诗,十分怪诞,然而,目的却是清晰的:将

    发问者从逻辑推理的思维状态里拉回来,回到当下,回到生命本身的直

    接感受。

    许多徒弟会问:什么是佛法大义?什么是空无等等。但是,他们从

    来得不到确切的正面回答。并非他们的师父不能解答,他们完全有能力

    按照经书上的解释条分缕析,但他们不愿意这样,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这样的话,就会让徒弟们离真实的世界更远。

    所以,当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大义?马祖道一的法嗣继承人法常禅

    师就回答:蒲华柳絮,竹针麻线。而马祖的回答更为奇特,他对提问者

    说:小声一点,走近来我向你说。提问者真的走近他,他却猛地打了提

    问者一巴掌,说:人多不便说话,你先回去,明天再来。第二天,提问

    者独自一人进了法堂,说:请您为我解释。马祖回答:你先回去,等我

    上堂时再出来问,我会给你引证。

    杭州灵隐寺的清耸禅师的答案是:雪落茫茫。他还附了一首偈:摩

    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

    无论马祖的巴掌、戏弄,还是法常、清耸的具体意象,都是要切断

    提问者的思路,质疑问题的本身。对于问题的追索是徒劳的,而且,对

    于“佛性”、“空无”之类的追索,在惠能看来,恰恰是分别心的作用。他

    说:不明白本性的纯净,却起了心要去追问、求索它,徒然使心变得僵

    直,徒然产生了纯净与虚妄的分别。虚妄从何而来?并非虚妄有一个自

    己的来处,它就是从分别心来的。因此,起了纯净与虚妄之分的心念就

    是虚妄的源头,起了心念要追求清净已经是虚妄了。每次发脾气前,都是你改善心境的最好时机

    如何做到不起分别心?改变我们的视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眼睛让

    我们看到事情,同时又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它是光明,又是黑

    暗。我们习惯于把自己所见的认作是真实的,正如俗语所说:眼见为

    实。我现在看到桌子、手表、台灯,它们当然存在,就在眼前,而且可

    以触摸,但是,它们并不只是这样的。如果换了其他人,他所看到的虽

    然同样是桌子、手表、台灯,但一定与我见到后所描述的不同。每个人

    有每个人的视界。

    当我们摆脱自己的视点,站在别人的视点重新看同一事物,就会发

    现原来并不像自己看到的或想象的那样。

    能不能同时用不同的视点来观照同一事物呢?也许不能,但当我们

    做这样的假设并沉思时,我们已经在慢慢接近事物的本来样子。至少,我们明白,个人的“看”只不过是一种角度,如果这个角度是圆的,对象

    就是圆的;如果这个角度是方的,对象就是方的。而对象本身无所谓方

    与圆,它就在那儿,说而不说,它成为什么完全取决于感应的发生。在

    某种意义上,它存在于感觉的投射,只有某种感觉投射时,它才变得有

    形状、有温度、有质地。

    人世间的争吵大抵起因于自我无法挣脱个人偏曲的私见,把一己之

    见当作全部的真相,因而容不得别人,或者,缺乏同情心。这种私见也

    束缚了生命的展开,让生命在烦恼的轮转中盲目地耗尽宝贵资源。

    有个有效的实用方法:当我们愤怒或要发脾气时,如果尝试着从别

    人的角度去想一下,往往就会压抑情绪,甚至会变得心平气和,这时你

    会发现人际关系得以改善。

    再进一步,让我们不仅体会他人的视角,而且去体会与人同时生存

    着的其他生物的视角。如果世上没有人,只有小猫、小狗、大象、老虎……它们眼中的世界又是怎样的?

    再往深处想,如果连生物都不存在,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视

    点”,这个世界又是怎样的呢?难道因为没有东西去感应它,它就不存

    在吗?如果它在,那它又是怎样的?

    观世音菩萨想到了任何“视点”退隐,事物回复到本来样子的情景,这时,他领悟到:一切的事物都是空的。当他传送这样的领悟时,就把

    我们从暂时的、纷扰的人世一下子牵引到浩茫的、无边无际的太空,他

    让我们观看,但不用眼睛,不借助任何方向,而是用心,从任何方向去

    观看。

    这时,你看到的是存在,是不起分别的整体,一方面变幻无穷,另

    一方面又凝定恒在。盲眼老人过独木桥的启示

    有一次,剑术高手反町无格走入深山,到了断崖边。有一条狭窄的

    独木桥通向对面的山峰,桥下是万丈深渊。他试着走了几步,感到头晕

    目眩,心惊肉跳,又退回原地。这时,一位盲眼的老人拄着木杖缓缓而

    来,到了桥边,毫不犹豫地走上去,步态从容,一直走到了对面。

    反町无格看着这位老人的身影,突然得到一种启示:当一个人对外

    界的一切视而不见,甚至根本不去看的时候,才能尽情发挥自我。于

    是,他把剑插在背后,闭着眼睛,坦然走上独木桥。桥下的万丈深渊不

    见了,只是一片澄明的心境,他安然走到对面。从这一次的经验中,无

    格又悟出了一个剑术道理:在格斗中,剑手的眼睛其实是一大障碍。剑

    道的极致在于“无眼”,不受眼睛所接触到的信息影响,而心无所碍地发

    挥自己的技能。

    当科学家将花生装在玻璃瓶内,放到猴子的面前,猴子会立即盯住

    花生,乱抓乱摇,却始终开不了瓶子,因为它的眼睛只盯住花生,失去

    了冷静。

    许多时候,当我们越过眼前的那一点,去看更远处的白云、山川

    时,我们就能不受任何羁绊;当我们离开眼前的那一点,从远处远远地

    观望过来,就能发现解决的门道。

    根本上,我们眼见的一切,全是虚妄,一方面因为不同的视界,而

    有不同的风姿,另一方面因为时间的流逝它们时时刻刻在变化,在消

    失。然而,我们的心所见到的一切,却不会改变。

    如果你用心灵去观看,就会觉知到荣华的背后其实是荒凉,荒凉的

    背后其实是荣华,也就会觉知到福与祸的奇妙转换,因而,肯定不会迷

    惑于眼前的形色,不会因为眼前的所得而喜悦,也不会因为眼前的所失

    而悲哀。因为你的心灵已经抵达了那形色的最深处,在那最深处,你能够见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但你已经什么都见到了。

    什么都已见到,对于眼前的一切,当然是见而不见。完全视而不

    见,有点造作,完全见其所见,有点愚昧。见到了,就见到了,该怎么

    样就怎么样。就像那位走在独木桥上的瞎眼老人一样,从从容容地行走

    在人世。

    什么都已见到,眼前还会有什么可以令我们惧怕呢?只要你稍稍将

    视线从眼前的那一点移开,内心的许多不安、焦虑、抑郁,都会烟消云

    散。当你每天在办公室里明争暗斗时,有没有偶尔抬起头来,发现窗外

    有一抹远山若隐若现,或者,有一片云彩刚好飘过?世事多变,随遇而安

    小时候,爬在高高的窗台上,悠然地看着脚下的行人;长大了,反

    而不敢再爬上去,更不敢往下面看一眼,因为懂得了害怕,懂得了摔下

    去会跌死。

    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当我们懂得了规矩,懂得了分别以后,往往

    不能做好,而且,烦恼就开始了。

    有个人,他每天睡觉都是倒下就睡,从未想过以怎样的姿势睡最

    好。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像他这样的身体状况,应当如何睡。从那一

    天开始,他就再也没有睡安稳过,因为一睡下来,就在考虑往左还是往

    右,右手是放在上面还是下面,诸如此类。

    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说:去他的睡姿,我想怎么睡就怎么

    睡。从此他又能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天亮。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再来说说坐禅。如果你摆出一副架势,说,我要坐禅了,我要回到

    自己的心,我要达到清净的境界,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对。

    惠能不是一直强调要回到自己的心吗?不是一直强调要让自己的心

    清净下来吗?确实,回到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是禅的目

    标。然而,惠能还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不把这个作为目标。

    如果你坐禅的时候,刻意要回到自己的心,刻意要清净,那么,你同样

    被系缚住了。被清净系缚住,与被烦恼系缚住,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烦

    恼。

    就像失眠的时候,如果你想着那些烦恼或兴奋的事情,当然会加重

    失眠,但是,如果你一心想着要睡觉,一心求着自己快快睡,也多半不

    会成功,同样睡不着。有效的方法也许是:既不去想睡不着,也不去想

    要睡着。忘掉睡眠这件事,就在此时此刻,你活着,你在想,无所谓

    睡,也无所谓不睡。保持一种没有目的的状态,一种生命自然流转的状

    态。睡得着也好,睡不着也好,都没有什么所谓。你拥有此时此刻,很

    平和,很充实。

    这是一种真正的超越。惠能指示了一条终极的解脱道路,你必须摆

    脱一切的“妄心”。所谓“妄心”,就是想着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或者,做出一种判断。不论你想着要达到什么目标,不论你做出什么判断,都

    是你成佛的阻碍。对于清净的追求,就为清净所奴役;对于心的寻求,就为心所奴役。在某种程度上,这与为钱所奴役是一样的。

    所以,惠能对于坐禅的解释是:一切自在无碍,一切的现象都不至

    引起妄念,叫坐;显现自己的本性而不迷乱,叫禅。这样一来,坐禅和

    坐还有什么关系呢?坐不坐并不关键,关键是你面对外在事相时,能否

    具有自由的心态。自由的心态,在于你在每个此时此刻,都不起分别的心念。在每个

    此时此刻,任由生命盛开,就像草木一样,无目的地、全然地生长。改善人际关系的必修课

    在公共场所,到处可以见到一些人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指点江

    山,然而,说的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批评

    过: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当有人问到: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回

    答:只要慢慢地说话就可以了。显然,在孔子的眼里,说话不只是说话

    那么简单,说话其实折射了我们内心的状态。慢慢地说话,当然是一种

    策略和技巧,但更多的,是一种格调和境界。至少意味着:从容不迫的

    优雅,不急于表现的含蓄,不急于评价的稳重。

    禅宗给人的感觉是鼓吹沉默。仿佛什么话都不说就是禅了,就是得

    道了。如果是这样,哑巴和傻子就是最具智慧的人了。

    实际上,无论道家还是儒家、佛家,都不排斥说话,关键是说什么

    以及如何说的问题。说什么呢?你可以说今天天气真好,也可以说今天

    天气真坏。但有些话我们可以说,有些话我们不能说。

    不同的场合要说不同的话,这是文明的规则。野蛮人基本上不说

    话,所以不存在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的问题。至于如何说,就是同

    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一样。归根结底,说什么和如何

    说,都是要达到好的效果。所谓好的效果,就是别人听了以后感到愉

    快,感到清爽和平静。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风轻轻吹拂而过,好像留下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好的

    话就如春风,但好话不等于谀词,阿谀奉承的话引起的并非愉悦,而是

    厌恶。

    生活中琐屑的言辞飞来飞去,张家长李家短,引起不安和紧张,乃

    至烦恼、痛苦。对于说者本人,以及听者,其实都是伤害。我们既不能

    像哑巴一样不说,又不能像长舌妇那样乱说。说什么和如何说的技巧在

    哪里呢?许多所谓的培训课程在教人怎样把话说好,一大堆的技巧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

    说话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非常内在的东西。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说

    什么样的话,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就说什么样的话。这是一定的。所以,还是要回到内心。否则,学了一堆技巧,终究只是花架子,中看不中

    用。

    一个人要说好话,在惠能看来,只要做到“不见一切人过患”就可以

    了,如果不见一切人过患,那么,一开口就不会说人是非了。不见一切

    人过患,实际上是一种哲学的修为,虽为日常小事,其实包含着不起分

    别心而达成的慈悲情怀。

    当以一种不起分别的心观看人我的世界,对于一切你所喜欢的和厌

    恶的,就都会宽容地、平等地对待。你的言辞,就真的会变成一种韵律

    上的轻柔,就像我们走过熟睡中的孩子,会放慢脚步,柔和语音,因为

    那时候,我们内心充满爱和关心。你可以试试和花朵聊天

    放眼望去,你见到了什么?

    天空,大地,街道,人群,树林……这些就在你的眼前。

    当你开口,为什么不谈谈这些呢?谈谈你在路上见到的那个小乞丐

    的脸,谈谈对面马路上的那棵榕树有多少片叶子,谈谈今天你从一本书

    里读到一句有趣的话,还可以谈谈……天地多么广阔,你的谈资也是如

    此广阔。

    但是,当我们开口,我们何以总是要纠缠到自己,何以总是要纠缠

    到人我的区分以及是非的评判?鲁迅说:当我开口,我感到空虚。这是

    一个文学家的透彻。空虚的进一步,应该是豁达,而不是悲观。

    当你开口,你要放弃“我”这个主语,这是一个障碍,一个负面的词

    语。把你引向封闭和烦恼。在真正的言说里,没有人称。云淡风轻。

    语词很重,又很轻盈,是那种不执著和不粘滞的轻盈。佛最后说:

    我说了吗?我其实什么也没有说。法就在那里,静静地在那里。你不必

    开口,你也可以开口。重要的是无论开口或沉默,你的心都在倾听。如

    此而已。我想,如果可以用“我”这个词语的话,那“我”就只是在路

    上,“我”所要告诉你的,只是关于找寻的故事,找寻出口,找寻道路。

    如此而已。

    当然,连找寻也是徒劳的。为什么要找寻呢?为什么要苦苦地找寻

    呢?你能够找到什么呢?你找到了你所要找寻的,又会怎么样呢?因

    而,我能够用“我”这个主语告诉你的,只是我并没什么东西能够告诉

    你。如果我正在说话,那个说话的人并不是我,而是空气或者阳光或者

    雨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雨落在瓦上和树叶上的声音了,如果你安静下

    来,你可以和雨点和树叶聊天,可以和夜色里的花朵聊天。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声。

    你的说话也可以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想着说服别人?为什么一定要

    想着让别人了解自己?当话音从你的舌尖上流出,应当像水流过草地一

    样,风吹过树梢一样。

    好吧,现在就坐下来,就在此地,就这么一些人,就这样坐下来,都很安静,有人开始在说,不知道谁在说,我们说了很多,但没有人感

    到语词的压力,在语音的逶迤里,就像在春天的风里。

    第5课:摆脱抑郁的方便法门

    最简单的,试试坐下来,自己慢慢读读佛经,或者抄写佛经,比如《金刚经》、比如《法

    华经》,慢慢地读,慢慢地抄写,一字一字地读,一字一字地抄。即使你不了解经文的意义,也没有关系,只要安静地读、写就可以了。佛经流传了千百年,经文里积淀着一些信息,会不

    知不觉地影响你。恶念头,毁你千年善缘 善念头,消你千年恶缘

    皈依佛,要供养佛、法、僧三宝。佛是一个外在的偶像吗?或者是

    一个神吗?法是佛经吗?僧就是和尚尼姑吗?

    惠能解释说:佛,就是觉的意思;法,就是正的意思;僧,就是净

    的意思。又说,佛经中只说皈依佛,没有说皈依他佛。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外在的偶像或神灵,供我们去膜拜,而是要

    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上,从我们的自性中去发现佛。佛在我们的自性中,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就在我们自

    己的身上。

    所以,惠能才会说:从我们自己的色身上皈依清净法身佛,从我们

    自己的色身上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从我们自己的色身上皈依当来圆满报

    身佛。于是,又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所谓皈依,变成了我们如何回到

    自己的心,以及我们的心如何“动”的问题。

    皈依清净法身佛,变成了这样一个心理问题:你想什么,就会做什

    么。用惠能的话说,当你想着恶事的时候,就会引发恶行;当你想着善

    事的时候,就会引发善行。因此,所谓皈依清净法身佛,就是去除“不

    善心及不善行”。

    再进一步,你想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满脑子罪恶的想法,你的处

    境就变成了地狱;满脑子良善的想法,你的处境就变成了天堂;有害的

    行为使你变成畜生;慈悲的行为使你变成菩萨。以次推及。因而,我们

    要自己度化自己,这是千百亿化身佛的意思。你的所想所为,决定了你

    生命的形姿。

    最终,你的来生都决定于你当下的所想所为。一个恶的念头,可以

    把你积了千年的善缘毁灭掉,而一个善的念头,可以消灭你千年的恶缘。这就是当来圆满报身佛。皈依当来圆满报身佛,就是要自己觉悟、自己修行。

    皈依佛,最终仍是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本性。觉悟即佛圣,迷惘则庸众

    偶像是我们心造的幻影。人们创造偶像,只是为了求得一种保护。

    每天口念“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菩萨真的能保佑吗?如果这样念一念

    就能保佑,那么,岂不是人人可以得到保佑,世界上再无痛苦、不幸?

    而事实上,世界从未停止过苦难。

    如果需要心诚才能灵验,那么,并不是菩萨保佑了你,而是你的心

    保佑了你。

    达摩说的“廓然无圣”,惠能说的“皈依自性三宝”,非常简单,然而

    意蕴深远,刹那间打开了我们的心窗。并没有什么佛圣,并没有什么偶

    像,如果你觉悟了,你自己就是佛圣,如果你迷妄了,你自己就是庸

    众。当你深深地凝视这个世界,那有形的色相,其实都有着共同的本

    性,只不过不同的因缘,不同的觉悟程度,造成了形相的差异。

    归根结底,哪有什么伟大与平凡的差异呢?

    偶像一旦成为偶像,就只是一种形式或仪式,他原本具备的生动性

    与复杂性就全部被剥离了,例如孔子,例如释迦牟尼等等,原来他们都

    是人,有血有肉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烦恼,他们的茫然,使得他们更

    具魅力。而一旦被塑造成偶像摆放在庙堂里,他们生命本身的光与色就

    全然消失了,只剩下枯竭的躯体。

    所以,丹霞天然禅师(唐代禅僧,法号天然)曾经巧妙地告诉别

    人,从木制的佛像里找不到佛骨。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然禅师为了

    取暖,拆下了佛像来焚烧。寺里的主人觉得他太不像话了,出言讥讽

    他,他就说:“我焚尸寻找佛骨。”主人便说:“木头里哪有什么佛

    骨?”天然立即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责怪我?”

    确实,他烧的只不过是木头。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梁武帝笃信佛教,修了不少寺庙,供养了大批僧尼。那时,印度的

    达摩大师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梁武帝立即请他进宫,与他讨论佛学。

    武帝首先就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即,佛法的真义是什么?这是一

    个基本的问题,几乎所有学佛的人都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人

    的觉悟必先从人生意义的追问开始。在以后的禅宗公案中,不少徒弟问

    过这样的问题,而每个师父均有不同的回答。

    达摩的回答是“廓然无圣”。廓然无圣的意思是空空寂寂,并无佛

    圣。

    武帝有点奇怪,就问:“对朕者谁?”既然空寂无圣,那么,在我面

    前的是谁呢?

    达摩平静地说:“不识。”武帝无法继续对话,因为达摩的思路与他

    完全不同,那好像是来自另一世界的声音。

    武帝岔开话题,说:“朕自登九五以来,度人选寺,写经造像,有

    何功德?”武帝这样问的时候,心中一定觉得自己功德圆满,他为佛门

    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难道没有功德吗?

    但是,达摩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没有功德。”

    武帝不太服气,问为什么。

    达摩就解释说:“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

    因,非是实相。”在达摩看来,梁武帝的行为,还是世间的因果,做点

    善事,就有了善的果报,所以说是人天小果,但不够究竟,不够彻底,并不是最终的解脱。那么,真正的功德是什么呢?达摩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

    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觉得达摩所说,离自己太过遥远,变了脸色,再没有兴趣谈

    下去。

    达摩也知道与武帝之间没有默契,就在那年的10月19日,悄然渡过

    长江,进入中国的北方。

    韦刺史不能明白达摩的说法。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为什么

    达摩还要说他没有功德?

    惠能解释说:达摩讲的并没有错。武帝心中有邪念,他想凭借这些

    行为求得福报,先有了一份私心,而功德只能在自己心中求取,那么何

    谓功德?又怎么在他人心中求取呢?见到自性叫作功,有平等心就叫作

    德;心念行云般舒展、自然,毫无挂碍,又恒常地显现本性的真实妙

    用,就叫作功德。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思绪,从不间断,又从不偏离自

    性,这就是功;每一种持心,每一种行为,都率性而为,平和正直,这

    就是德。

    梁武帝不明白福报与功德之间的区别,达摩不断点拨他,他却不能

    省悟,终究无法走上解脱之路。他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许多人

    帮助别人,捐出自己的钱物,确实是在做好事,问题在于,梁武帝与其

    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做好事时起心寻求回报,所以,仍不是最终的觉

    悟。破灶禅师指点灶神

    有一些人,生活在人间,然而,我们不知道他从何而来,曾做过什

    么,他住在某个地方,与任何人都平平淡淡的,如同孤云野鹤,正好浮

    游到此,就在这里暂且栖息。

    破灶禅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隐居在嵩山,没有人知道他的年龄、名姓,只觉得他很奇怪。

    嵩山附近有一座庙,里面放着一只灶头。老百姓认为是灶神,不断

    来祭祀,烹杀了不少家禽牲畜。

    一天,破灶禅师领着一班小和尚到了庙里,他用拄杖敲了灶头三

    下,说:“呸!这只灶头只是泥瓦合成的,哪有什么圣灵?竟然要人烹

    杀活物祭祀!”又敲打了三下,灶头便碎裂倒塌。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黑衣头戴高帽的人,来向禅师鞠躬礼拜。禅师

    问:“你是何人?”答:“我就是这庙的灶神,受因缘报应已经很久了,今天承蒙禅师您给我讲了无生无灭之法,才能脱离此地,转生到天界,特来致谢。”

    破灶禅师听了,不以为意地说:“不必谢我,这是你本有之觉性,并非我强言开示的结果。”

    灶神再次礼拜后,转身消失了。小和尚们看到这一切,十分迷惑,问禅师:“我们侍奉您这么多年,得不到指点,这个灶神到底得到了您

    什么指点,能够往生天界?”禅师说:“我只不过向他说:灶是泥瓦合成

    的。别的什么也没说。”

    小和尚们一时愕然。禅师却不放过,随即逼问他们:“领悟了吗?”

    小和尚们答:“没领悟。”

    禅师说:“这是本有之性,为什么不能领悟?”

    小和尚们就向禅师礼拜。

    这时,禅师突然叫道:“堕了!堕了!破了!破了!破了!”

    禅师所说的“破了,破了”,指的是小和尚们终于破除了各种成见,在那个时刻领悟到了因缘和合的道理。佛祖救度众生的四种工具

    惠能的弟子智常早年在白峰山向大通和尚学习,因心中仍有疑问,于是,就去曹溪,求教于惠能。智常问:“佛说救度人的工具有三种,就是小乘、中乘、大乘,可是他又说还有最上乘。我不明白这话的意

    思,请大师指示。”

    惠能回答:“这件事你应该静下来心来,从自己内心省察。只要你

    摆脱了人家所说的种种分别的道理,你就会发现,道理哪有这么多分

    别?救度人的道理也没有四种之分。人的智慧勉强可以分为四等,所以

    才说有四种救度的工具。见、闻、读、诵,是小的救度工具;了解佛的

    言辞与经中的意义,是中等的救度工具;依照佛的教训而修行,是大的

    救度工具。

    一切道理尽通,一切道理尽备于心,不再有一切杂念,而且摆脱了

    一切道理的束缚,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一无所得,是最上等的救度工

    具。最上等的救度工具必须最上等的实行,不在口头的争论。你必须自

    己修行,不要问我。”

    徒弟问崇慧禅师:“达摩没有来中国时,我们中国有没有佛法?”

    崇慧说:“没有来的事暂且放一放,现在的事怎么样?”

    徒弟说:“我不领会,请师傅指点。”

    崇慧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徒弟一时语塞,崇慧问他:“领会了吗?”徒弟说还是不领会。于

    是,崇慧进一步开导他:“你自己身上的事,与达摩来或者没有来有什

    么关系呢?达摩他老人家好比一个占卦的汉子,见你不领会,就为你占

    一卦,卦文是吉是凶,尽在你自己身上,一切自看而已。”崇慧的大意是,佛法与天地长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高兴不起来怎么办

    有时候,会觉得很低落,很无助,很悲观,什么也不想做,甚至想

    着怎么死去比较好。不想去找朋友聊天,不想去工作,不想去逛街……

    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确实,什么都没有意思,什么都会消失。但活着

    总得找点事做做,做点能够让我们安静下来得事,做点能够让我们觉得

    成为我们自己得事,做点能够让我们成长的事。

    最简单的,试试坐下来,自己慢慢读读佛经,或者抄写佛经,比如

    《金刚经》、比如《法华经》,慢慢地读,慢慢地抄写,一字一字地

    读,一字一字地抄。即使你不了解经文的意义,也没有关系,只要安静

    地读、写就可以了。佛经流传了千百年,经文里积淀着一些信息,会不

    知不觉地影响你。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你每天哪怕只念《金刚经》里的几个偈

    颂,也比念很多你不知道该怎么念或者该如何观想的心咒更有价值。如

    果可能,你应该自己手抄书写这部经书,然后送给别人做礼物,那应该

    会很有益处。”

    试试看,每天用一段时间,读读、写写某一部佛经。不需要换来换

    去,如果你喜欢金刚经,就一直读、写金刚经;如果喜欢法华经,就一

    直读、写法华经。甚至不需要读很多,写很多,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如

    果你喜欢净土宗的说法,那么,你每天不时地念诵阿弥陀佛,就可以获

    得你无法想象的改变。害怕与人交往怎么办

    有时候,会觉得很沮丧,觉得这个世界都在和我作对,今天办公室

    那三个人叽叽咕咕,是在议论我的穿着老土吧。那个同学又去美国了,而我还在这个小城里。为什么我总是不如别人呢?还不如死去呢。然

    后,开始琢磨自杀的方法,跳楼?有点害怕。割脉?会流血啊……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害怕和别人交往,就像张爱玲说的,当我和人有

    所交接的时候,感到空虚。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琢磨各种事情,特别喜欢琢磨死亡的方法。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在陷入一个暗黑的洞

    穴。有一天,我经过一个菜市场,那种很嘈杂的中国式菜市场,很多人

    在吆喝,在杀戮各种小动物。有一只鸡垂死前的挣扎突然击中了我。那

    一刻开始,我突然觉得应该琢磨琢磨活的方法。死是一定,你不去琢磨

    也会死去,是不需要方法的。而活着,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是每个人

    可以去选择的,你可以选择种菜,他可以选择在这里杀鸡。怎么样活着

    呢?这是需要琢磨的。

    怎么样活着呢?很大的题目。有一个方法也许可以试试,那就是试

    着去琢磨一些佛的义理。佛法来自于对生命的思考:如何面对死亡?如

    何面对烦恼?如何面对无常?对于普通人来说,所谓佛法,其实不过是

    活法,是佛陀所开悟的关于如何活着的道理。所以,不妨试试,在你胡

    思乱想的时候,把思绪收回来,集中在一些佛理的思考上。比如,好好

    思考一下惠能“本来无一物”的意思,好好思考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虚

    妄”的意思。

    就像身体需要不时地远行,不时地拓展眼界,思想也需要不时地远

    行。总是每天在想着如何应付日常的工作,如何赚到钱,也应该不时地

    跳出来,思想也要远行。只有走到远方,才能看清自己。只有走到远

    方,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真的试一试,就从现在开始,好好想一想“当下即是”的意思,慢慢地去琢磨,慢慢地找寻出口,不用急于找到答案,答案就在你慢慢的远

    行里。过一段时间,看看有一些什么改变发生了。感觉前途暗淡怎么办

    有时候,会觉得烦躁,会觉得前途一片暗淡。怎么办呢?会去看电

    影,会去购物,会去游泳……做这一些事情可以转换注意力,可以舒缓

    情绪,所以,没有问题,当我们抑郁低落的时候,去做一些娱乐的事,做一些有趣的事,可以让情绪得到暂时的缓解。不过,这些事情只是很

    外在的事情,只是在短时间内让我们分散注意力,让我们得到短暂的放

    松。

    不妨试试去做另外一些小小的事情,能够彻底改变你生命的事情,那就是修行。说到修行,你可能会觉得很高深很复杂。其实,佛学的修

    行很生活很简单。虽然简单,却可以真正改变生命的质地。修行的关键

    是你真正去做,马上去做。活着的意义,在于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当你抑郁的时候,试试看,从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开始,从一些很小

    的事情开始修行。比如,不说别人的是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一般人

    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往往做不到。那么,你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就不说

    别人的是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如果你坚持着去做,你的人际关系会

    彻底改变。再比如,不要只抱怨环境很肮脏,抱怨别人乱扔垃圾,能不

    能从现在开始,见到地上的垃圾就捡起来扔到垃圾桶。

    从前弘一大师,不论什么时候,坐下来的时候都要看看座位上有没

    有蚂蚁之类的小动物,以免伤及它们。这是一个小小的举止,但蕴涵着

    慈悲的大情怀。

    活着,不是活在浮词上面,也不是活在空洞的理念上,而是活在一

    个又一个生动的当下,活在每个当下的行为举止里。所以,生活的提

    升,从每个言行举止开始。这就是修行的意义。如果我们把生活看作是

    不断自我完善的修行,那么,抑郁也罢,焦虑也罢,种种的人生问题,都能够在修行的旅途中慢慢化解。

    第6课: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惠能临终前,和他的弟子谈到怎么对待他的死亡。他要求弟子们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哭哭啼

    啼。如果学佛的人连死亡都没有参透,那么,根本谈不上觉悟。他再次提醒弟子们:最终的存

    在是寂静。所谓死亡,不过是回到了寂静,回到了最终的存在。所以,不值得悲,也不值得

    喜。守也守不住,有生就有灭

    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说:“人生就是一个医

    院,这里每个病人都被调换床位的欲望缠绕着。这一位愿意到火炉边去

    呻吟,那一位觉得在窗户旁病才能治好。”至于他自己,“哪儿都可以,只要不在这个世界上”。他有一首诗《邀旅》,反复吟咏的是:“到那里

    去”。“那里,一切只是整齐和美,豪奢、平静和那欢乐迷醉。”

    是的,只要不在这个世界上,去哪儿都可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从孩提时代起,就沾染了对财物的占有

    欲。自己的玩具藏得好好的,不肯拿出来给邻居家的小朋友玩。那时,我们就已经习惯说:这是我的。成长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积聚的过程,我们从一无所有到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用品、收藏品,还有一张张不

    同的存折、证券。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装上了层层的防盗系统,又在每

    一个抽屉安上锁。我们离开家时,担心自己的钱包被人偷走或抢走;在

    工作中,又担心自己的位置被人挤走。

    人的一生像波德莱尔所说,是一个医院,不过,调换床位的欲望还

    只是表面的痛苦,真正核心的痛苦在于:我们总是处于求取或守住的状

    态。

    我们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都用在了追求财物、名声上,然后,为守住这些财物和名声,步步为营。

    无论求取还是守住,都是一种大烦恼。那过程里有快乐,但不能长

    久。即使我们最终成功地获取了名声和财富,死亡也会带走一切。因

    而,我们总是期望着一个理想的世界,没有失去,没有烦恼,没有死

    亡。

    佛陀的思考也是从这个起点开始的。他经历了这个世界上最荣华富贵的生活,然后,他在王宫的门外看

    到贫困、疾病、死亡。再然后,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出离这个世界上的

    烦恼、痛苦,而达到永恒的解脱。这是佛教的根本议题。用梵文表述,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意思是出离尘世到达彼岸的大智慧。

    作为一个佛教徒,惠能所要面对的仍然是这个根本议题。他在大梵

    寺讲什么呢?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意即到达彼岸的法门。他讲了自

    己的生平事迹,讲了戒、定、慧,又讲了无念,讲了皈依。既然皈依了

    佛、法、僧,那么,最后,就可以谈谈怎样到达彼岸了。

    说来说去,戒、定、慧也罢,无念也罢,皈依也罢,人们之所以皈

    依佛,之所以向佛法寻求启迪,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出离这个世界的苦

    厄,恒久地处于和乐之中。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地

    彼岸,按照中文的意思,就是对岸,是此岸的对面,一个不同于此

    岸的“别处”。

    那么,佛祖所说的“彼岸”在哪里呢?是在天上?是在西方?我们如

    何走过去呢?惠能的解释是:彼岸并不在天上,也不在西方,不在“别

    处”,而就在此处。他用水来比喻:当浪花飞溅的时候,就是此岸,当

    水长流的时候,就是彼岸。鱼一直在水中,一直在在尘世中,你无法离

    开尘世,就像鲁迅说的,揪住自己的头发,以为可以飞上天,那是自欺

    欺人。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人离不开尘世。

    为什么会起浪呢?因为受了外缘的触动,例如风,例如有人往水里

    扔了石头。烦恼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心受了外境的影响,例如达不到

    目的,例如失去了所拥有的。但是,水的底色是平静,是不会中断的流

    淌。存在的本色也是如此,是寂静,是一种绝对的空无。

    惠能的意思非常清楚,我们只能在此岸中抵达彼岸,并没有另外一

    个“别处”。

    如何在此岸抵达彼岸呢?水的比喻指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当浪

    花飞溅的时候,我们必须穿透动态的浪花,把捉到水永恒的、不会改变

    的形姿。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日常变化万千的事物时,应该在当下就透过

    似乎眼花缭乱的表象,触摸到变化背后所不变的东西,要能够聆听到寂

    静;另一方面,我们又应当从不变的事物中当下即体悟到变化,体悟到

    无常。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如此应对一切,那么,无论你在做什么,你都

    可以身处此处,而又同时出离此处,沐浴在彼岸安详恒在的光芒里。愚公移山的心态

    归根结底,到彼岸,并非我们的身体到了彼岸,而是我们的心觉悟

    了,明白了一切现象的究竟,从而到了彼岸。怎样才算是觉悟了、明白

    了?惠能在解释“摩诃”这个词时做了回答。摩诃的意思是“大”,什么需

    要大呢?是我们的心。心要大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的解脱呢?“心量

    广大,犹如虚空”,当我们的心量如虚空那样广大时,就能够自在地在

    人间行走,每一个刹那,都在日常里生活,同时,每一个刹那,都在彼

    岸。

    虚空有多大呢?像天与地?其实比天与地更大,是无限。当惠能

    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是要我们从有限的当下,刹那间,升华到

    无限的永恒。好像泰戈尔所说,人要摆脱日常的苦恼,必须要体验无限

    性。

    每个当下,每个我们置身于其间的当下,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

    的,空间是有限的。同时,每个当下连接着无限。只是我们常常淹没于

    尘世里的算计、忙碌,而忘了每个当下里其实蕴涵着无限,而且,正是

    这个无限,才是存在的底色。如果你能在当下,觉知到无限,那么,有

    限就消失了。

    一个人不可能把一座山搬掉,这是一种有限性,我们好像没有办法

    超越。但是,愚公并不这样想,他说,我挖不完,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然后,愚公坚持每天

    挖山。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有多种解读。对于我而言,愚公的启示在

    于:他用无限性化解了现时的困境。一个人的一生只不过是无限时间里

    的小小一刻。然而,一旦我们把这小小一刻放在无限的过去和未来,那

    么,一切的困难和快乐,其实都不过如此。你就可以以不计较任何结果

    的心态来做任何事情,仅仅在做,就是一种喜悦。

    如果我们不断冥想无限的时间,还有无限的空间,我们自己的个体,以及我们目前所遭遇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注定即将消失的片刻,一个无限整体中微不足道的点。过去的过去,未来的未来,大地以外,星空以外,是浩茫的虚空,永远无法穷尽。当下的所谓烦恼,算什么

    呢?超然物外的六祖惠能

    我们总是处于此时此地,总是要遭遇具体的境遇。比如,现在,你

    在办公室,或者,在路上。你遇到了人际问题,或者,遇到了交通事

    故。每天都是这样的。或大或小的的烦恼,或强或弱的喜怒哀乐。

    我们在日常的琐事里,一天天地消磨着。

    因为得到而快乐,因为失去而痛苦。当惠能说“心量广大”,他的意

    思是要拓展我们的视界,天地如此广阔、无限,我们却把它们忘了。如

    果我们能够从日常里返身而回,回到一直就在那里的天空、大地、无垠

    里,那么,日常的琐事就无法再磨蚀我们的生命。我们好像获得了一个

    遥远的视点,从无限远的远方来看我们身处的尘世,一切都变得微不足

    道,一切都变得轻如梦幻。

    如果再进一步,把自己融入无限性里,身体还是那具身体,日常还

    是日常,但是,心却可以超越此时此地,超越日常,以一种虚空的态度

    来观照此时此地的日常。

    什么叫虚空的态度?惠能说得很明白:世界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

    人性空,亦复如是。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著,犹如虚空,名之为大,此

    是摩诃。

    其实,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一种从容淡定的风度。一般层面

    上,禅宗也讲究善恶,讲究行善积德。对于大众而言,只要守住“诸恶

    不作”的戒律,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但是,在终极的层面上,无论

    哪种流派的佛教,都讲究超越善恶,超越一切的二元分别。这一点,很

    容易引起误会。有人觉得惠能所说有矛盾,他一会儿说“十善是天堂”之

    类的话,意思是要人们想的、做的都是善事,不想、不做恶事,显然是有善恶之分的;而同时,他又说要不起分别心,“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又仿佛连善恶都不分。

    如果我们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就不觉得有什么矛盾了。即使同一

    个人,可以在日常的层面,遵循社会关于善恶的规训,区分善恶;而在

    终极的层面,观照到善与恶实则是一种空,并不具有实在性。因而,对

    于善与恶,都具有一种悲悯的情怀。不倡导恶,但也不倡导善,因为,在根本上,并无善恶的界线,自然的本性里,没有善也没有恶。你只要

    如其本然地去想去做,就可以了。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像虚空一样,那么,我们可以从有限的当下延伸

    到无限的永恒;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像虚空一样,那么,我们可以包容一

    切的一切,既不想着去“占有”它们,也不想着去“舍弃”它们。

    如果我们的心像虚空一样,我们就不会再沉溺于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把目光放在自我以外的人群、自然之上。

    尝试着进入众生、自然的深处,我们会变得渐渐柔和、安宁。我们

    会对每一个人显现慈悲与爱,会在每一次的利益相争之际显现出谦让与

    平和,对所谓的敌人表现出宽容和忍耐。

    我们常常埋怨受到冷遇,受到陷害,如果换一种想法,歧视、迫

    害、侮辱未尝不是最佳的精神修炼方法,因为在歧视、侮辱中,我们培

    植自己的坚毅,激发自己的自尊、自强。有人成功后对于曾经加害过自

    己的人一一报复,而智者却对曾经加害过自己的人表示感恩。确实,唯

    有敌人,才使我们有机会考验自己,并修养自己的耐性。在对敌人的忍

    耐、宽容,乃至慈爱之中,我们才算彻底解除了自我的执缚,变成无所

    畏惧的人。

    如果我们的心像虚空一样,我们就会越过自我的界限,去关注一切

    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与我们共存的或曾经存在过的、将来会存在的。形

    形色色的世界,在自我的界限以外杂乱无序地运行,没有逻辑,也没有

    目的。当我们想到这一切,想到那些荣辱浮沉,我们会感觉自我的悲欢

    多么渺小。

    如果我们的心真的能够像虚空一样,那么,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我

    们都会做到如如不动。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神会的解释,神会认为

    虚空本来没有变化,不因为明亮来了就明亮,黑暗来了就黑暗;实质

    上,暗的虚空也就是明的虚空,明的虚空也就是暗的虚空,明、暗虽然各自产生、消灭,但虚空本身并没有改变。烦恼即菩提,其中的道理也

    是如此。迷悟虽然不同,但菩提本心却没有变化。

    如果我们的心真的像虚空一样,那么,无论怎么喧哗,我们都能够

    听到并安心于寂静。树叶黄了,你会感伤,树叶绿了,你会喜悦。但

    是,感伤也罢,喜悦也罢,都有澄明的质地,因为你已经把捉到黄与绿

    的深处,都是一种虚空。你看到的,以及你观看的姿态,都在虚空里。通过念佛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吗

    使君问惠能:“通过念佛可以到达西方吗?”惠能回答:“时刻守持

    着自己的本性,那么,弹指间就可以到达西方。使君,只要你不断地行

    善事,又何须祈求往生西方?如果不能断除恶念恶行,又怎么会有佛来

    请你去西方?如果你明白了无生无灭的顿教法门,刹那间就可以到达西

    方。不明白顿教大乘的道理,无论怎样念佛,西方的路都很遥远,如何

    到达呢?”

    然后,惠能对他说:“你想见到西方吗?”

    使君回答非常想看到西方。

    于是,惠能说:“一时见西方,无疑即散。”惠能的意思是说,此刻

    我们已经见到西方了,没有疑问的就散去吧。

    大家很惊愕,不知道西方在哪里。惠能又讲了一通只要见到自性,就等于见到了西方的道理。

    后来的禅师,大概不会像惠能那样耐心。你没有明白,就再去好好

    想,好好参悟。等到契机到了,自然会明白。

    座下的听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大梵寺,听惠能讲授解脱的法门。惠

    能告诉他们,此时此刻,你已经在西方了,如果你具备一种叫作般若的

    大智慧。你不必大老远地寻找什么西方,西方就在你自己的身上。如果

    随时随地,你都能够处于般若观照,那么,你随时随地都在西方。所以

    说,西方很近,也很远。对于觉悟的人而言,很近;对于愚痴的人而

    言,很远。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惠能临终前,和他的弟子谈到怎么对待他的死亡。他要求弟子们不

    能像一般人那样哭哭啼啼。如果学佛的人连死亡都没有参透,那么,根

    本谈不上觉悟。他再次提醒弟子们:最终的存在是寂静。所谓死亡,不

    过是回到了寂静,回到了最终的存在。所以,不值得悲,也不值得喜。

    因为本来就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过,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如果你能

    按照佛法修行,那么,你就和我,还有佛陀等,在一起。如果你不修行

    佛法,那么,就算我在世间,你还是没有和我在一起。惠能的意思,是

    身体在一起很短暂,但是心性的相通,却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

    这样,死后的葬礼之类,完全没有必要。

    惠能还和他的弟子们谈到佛法的继承问题。他认为“佛法的继承已

    经传递了”,叫法海等人不必操心。在惠能之前,历来用衣袍来传承佛

    法,在他看来,也没有必要。也许,惠能以为,任何一种智慧,一种终

    极的真理,在时间的河流里,不必借助外在的仪式或宗门的法规加以传

    播、发扬,它们本身就在人心深处,像一股活的清泉,永远清澈地流

    淌。

    敦煌版的《坛经》里,惠能描述了禅宗的脉络,以释迦牟尼佛为第

    七祖,达摩为三十五祖,惠能自己是第四十代。他重点又讲解了中国禅

    宗的脉络,以达摩为始祖,一直到惠能,共有六位祖师。他将五代祖师

    传衣法时的颂词告诉法海,并以这几首颂词为依据,认定衣法传递到他

    自己即六祖,就不能再往下传了。

    讲完禅宗的源流,惠能又作了一首《自性见真佛解脱颂》,与门人

    告别。在这首颂里,惠能再次强调了:最终的、不起分别心的本性就是

    真正的佛,而要达到佛的境界,不能向外去寻求,不能指望别人帮你完

    成。只有你自己觉悟了,才能真正遇到佛。随缘而来,随缘而去。

    他叮嘱门人,千万不要像世俗人那样悲悲泣泣,更不可以接受别人

    吊唁的金钱和布匹,不要穿孝衣,等等。

    当天深夜,惠能大师圆寂,他在人间享寿七十六年。 惠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

    戒。

    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韦璩及诸官僚三十余

    人,儒士三十余人,同时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僧

    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受,有所依约,以为

    秉承,说此《坛经》。

    【白话译文】

    惠能大师在大梵寺讲堂里,端端正正地坐在法坛上,讲授那深广而博大的如何超越尘世抵

    达彼岸的智慧,以及于相而离相的无相戒。

    当时,在下面聆听的有和尚、尼姑以及其他普通百姓一万余人,其中韶州刺史韦璩和地方

    官员三十多人,儒士三十多人,一起恭请大师讲授深广而博大的抵达彼岸的智慧。刺史安排门

    人法海和尚做详尽的记录,以便于流传后代,指引那些学道的人,继承大师所讲的宗旨,一代

    一代地传授下去,以这本《坛经》作为一种共同的依约。

    能大师言: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大师不语,自净心神。良久乃言:善知识,静听:

    惠能慈父,本贯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惠能幼少,父

    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领惠能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惠能得钱,却向门前,忽见一客读《金

    刚经》。惠能一闻,心明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

    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

    见性,直了成佛。”

    惠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

    尚。

    【白话译文】

    惠能大师说:各位,先把心安定下来,只想着抵达彼岸的大智慧。

    大师立即静默不语,自己把心沉静下来,过了很久才说:各位,请静静地听:我的父亲,本来是河南范阳人,曾经做过官,后来被贬官流放到岭南,在新州做普通老百

    姓。我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搬到南海去住,日子很艰苦,靠在市集卖柴为生。有一天,一位客人想买柴,把我带到客店里,正当我要把柴给客人,拿了

    钱走到门前的时候,忽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读《金刚经》。一听,我就领悟了。便问那位读经的

    客人:“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一部经书?”

    客人回答:“我到蕲州黄梅县东边的冯墓山,去礼拜五祖弘忍和尚,看到他的门下有几千

    人。我在那里听到大师教导出家的或在家的人,只要守持《金刚经》一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

    佛性,直接觉悟成佛。”

    我听了以后,觉得也许是命中有缘,立即就辞别老母,到黄梅冯墓山去礼拜五祖弘忍和

    尚。

    弘忍和尚问惠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

    求何物?”

    惠能答曰:“弟子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

    物,唯求作佛法。”

    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大师欲更共议,见左右在旁边,大师更便不言。遂发谴惠能令随众

    作务。时有一行者,遂差惠能于碓坊踏碓八个余月。

    【白话译文】

    弘忍和尚问惠能:“你是哪里人,为什么来这里礼拜我?你如今来找我,想寻求什么东西

    呢?”

    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的老百姓,大老远地跑来礼拜和尚,不求什么,只求成佛的法

    门。”

    大师有意为难惠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野蛮的打猎人,怎么能够作佛呢?”

    惠能回答:“人有南北的分别,但佛性并没有南北的差异;打猎蛮子的身形确实与和尚的不

    同,但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

    大师听了,想和惠能再说点什么,看到旁边有人,就沉默不语,只是吩咐派遣惠能去做点

    杂务。当时正好有一位刚刚入寺而没有正式落发的行者,负责寺里的杂役,就让惠能去碓坊踏碓,一踏就是八个多月。

    五祖忽于一日唤门人尽来。门人集已,五祖曰:“吾向汝说,世人

    生死事大。汝等门人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汝等自

    性迷,福门何可求?汝等总且归房自看,有智慧者自取本性般若之智,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只大意者,付汝衣法,禀为六代。火急

    作!”

    门人得处分,却来各至自房,递相谓言:“我等不须澄心用意作

    偈,将呈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师,秀上座得法后自可依止。偈不用

    作。”诸人息心,尽不敢呈偈。

    【白话译文】

    有一天,五祖忽然把门人全部叫集过来,对大家说:“我想要说的是,我们活在这个世间,生死是大事。你们每天供养佛、法、僧三宝,只为了求福,不是为了摆脱生死的轮回。假如你

    们的自性迷失了,又有什么福可求呢?请大家回到自己的房间好好思量,有智慧的人把你本性

    的智慧呈现出来,作一首偈给我看看。要是哪一个人悟到了佛法的根本,我就把衣法传给他,继承为第六祖。快快去想。”

    门人得到吩咐,各自回房,相互议论,都说:“我们没有必要费心思去作偈,拿去给师父

    看。神秀上座已经是教授师,肯定比我们领悟得要深。如果他已经得法了,我们只要照着他的

    偈修炼就可以了。我们实在不必再去作偈。”这样一说,众人的心都平息了,谁都不敢作一首偈

    给和尚看。

    大师堂前有三间房廊,于此廊下供养,欲画楞伽变相,并画五祖大

    师传授衣法,流行后代为记。画人卢珍看壁了,明日下手。

    上座神秀思维(古作“惟”)诸人不呈心偈,缘我为教授师。我若不

    呈心偈,五祖如何得见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将心偈上五祖呈意,求法即

    善;觅祖不善,却同凡心夺其圣位。若不呈心中偈,终不得法。良久思

    维,甚难甚难。夜至三更,不令人见,遂向南廊下中间壁上题作呈心

    偈,欲求衣法。若五祖见偈,言此偈语,若访觅我,我见和尚,即云是

    秀作。五祖见偈,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

    测,我心自息。秀上座三更于南廊中间壁上,秉烛题作偈。人尽不知。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若尘埃。

    神秀上座题此偈毕,却归房卧,并无人见。

    【白话译文】

    五祖居处的厅堂前有三间房廊,在廊下供养佛法,打算把《楞伽经》的故事画下来,同时

    画上禅宗自达摩以来五位祖师传法的情景,以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画家卢珍察看了墙壁以

    后,准备第二天就动手画画。

    神秀上座明白大家不肯献偈,是因为自己已经是教授师。但他想到:如果我也不去作偈呈

    给师父看,师父又怎么知道我觉悟的程度如何呢?我把自己真实的领悟写成偈呈给师父,是为

    了寻求佛法,而不是为了争取祖师的地位;如果为了争取祖师的地位,就和俗世争名夺利一样

    了;假如不把心中的领悟写出来给大家看,终究得不到佛法。这样想来想去,觉得难以决定。

    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深夜悄悄地走出房间,不被人看见,去南廊中间的墙壁上题写一首偈,为

    求得衣法。他的考虑是,如果五祖见到偈,觉得还可以,问起是谁写的,我就告诉师父是自己

    写的。如果五祖觉得这首偈根本没有入门,那么就说明我还在迷失之中,不应该得到衣法。师

    父如何评判,很难推测,不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289KB,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