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523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共6册.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0日
第1页
第8页
第17页
第23页
第36页
第461页

    参见附件(4543KB,1272页)。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是由著名作家理查德·泰普勒所著,6册分别为《极简工作法则》、《极简生活法则》、《财富的理想国》、《极简父母法则》、《极简管理法则》、《破茧法则》。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预览图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作者简介

    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

    欧美畅销书“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Rules)”图书的作者,其人生轨迹丰富多彩,在其30年的工作生涯中,涉猎了诸多领域,在不同企业内负责过不同的工作,现在他自己创业,同时经营几家公司。他的个人成功促使其开启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旅程,与大众分享他的成功法则。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240万人在按照他所建议的法则行事。有评论家认为,理查德的文字风格,既不是那种冷硬命令式、听多了让人觉得苛刻的“教科书风格”,也不是温柔多情式、听久了让人觉得黏糊糊的“中央空调风格”,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温暖又不失客观的风格。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部分目录

    法则1 放松自己 // 2

    法则2 人无完人 // 5

    法则3 安于当下 // 7

    法则4 认清自己的长处 // 10

    法则5 偶尔可以打破法则 // 13

    法则6 不要尝试所有事 // 15

    法则7 适当取舍他人的建议(包括这条在内) // 18

    法则8 想要逃避孩子是正常的 // 20

    法则9 躲开孩子 // 22

    法则10 父母也是人 // 24

    法则11 不要忽略和伴侣的关系 // 26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原文节选

    我认识一些人,他们看上去自信满满、令人羡慕,但这只是表象罢了。要不然,他们就是学会了在迷茫时保持从容,使他们更能坦然地接受它。你明白的,没人能够对未来的路确知无疑。而这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有点规划总是好的--就像要远足,即便你知道你要走哪条路,带上地图也总是明智的。策略很有用。但是,即便你尚未想好自己的策略,也不要以为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事实并非如此。当遭遇碰壁时,更改策略的难度更大,你会发现随波逐流还容易些。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截图

    总目录

    极简生活法则

    极简工作法则: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财富的理想国 关于财富的117条法则

    极简管理法则

    破茧法则 打破一切思维定式

    极简父母法则:教出快乐、自信、独立的孩子极简生活法则

    THE RULES OF LIFE

    [英]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 著

    陈婷 刘静怡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极简生活法则(英)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

    著;陈婷,刘静怡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8

    ISBN 978-7-115-45784-4

    Ⅰ.①极… Ⅱ.①理…②陈…③刘… Ⅲ.①人生哲学一通俗

    读物 Ⅳ.①B82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14261号

    ◆著 [英]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

    译 陈婷 刘静怡

    责任编辑 姜珊

    责任印制 焦志炜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8.5 2017年8月第1版字数:180千字 2017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6-4803号

    定价:49.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65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目录

    封面

    扉页

    内容提要

    出版说明

    序

    第一篇 个人法则

    法则1 保密

    法则2 智慧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法则3 接受现实

    法则4 接受自己

    法则5 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法则6 确立毕生的追求

    法则7 思维灵活

    法则8 关注外面的世界

    法则9 站在天使而不是魔鬼的一边

    法则10 只有死鱼才会顺流而下

    法则11 不要轻易大喊大叫

    法则12 做自己的顾问

    法则13 不害怕、不惊讶、不犹豫、不怀疑

    法则14 化遗憾为动力,抓住未来的机会

    法则15 放弃也没关系

    法则16 从一数到十,或背诵唐诗宋词法则17 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放下无能为力的

    法则18 争取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法则19 不要追求完美

    法则20 不要害怕有梦想

    法则21 三思而后行

    法则22 不要停留在过去

    法则23 不要活在将来

    法则24 时光飞逝,行动起来

    法则25 保持一致

    法则26 把每一天都当作重要的日子来打扮

    法则27 有自己的信仰体系

    法则28 每天都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法则29 有计划

    法则30 有幽默感

    法则31 相信因果

    法则32 生活可能有点像广告

    法则33 走出舒适区

    法则34 学会提问

    法则35 保持庄重

    法则36 情绪波动没问题

    法则37 保持信念

    法则38 世间事,总有我们不明白的

    法则39 知道真正的幸福源自哪里

    法则40 生活是一块比萨

    法则41 有一个愿意见到我们的人或动物

    法则42 知道何时放手,何时离开法则43 报复会导致冲突升级

    法则44 照顾好自己

    法则45 时刻保持礼貌

    法则46 经常清理物品

    法则47 记得回归本源

    法则48 划定个人界限

    法则49 重视品质而非价格

    法则50 可以担心,也可以知道怎么不担心

    法则51 保持年轻态

    法则52 钱不是万能的

    法则53 独立思考

    法则54 我们不是生活这部戏的总导演

    法则55 拥有一些能让我们忘却烦恼的东西

    法则56 只有好人才会觉得内疚

    法则57 没有好话说就什么都别说

    第二篇 爱情法则

    法则58 求同存异

    法则59 给另一半空间,让他们做自己

    法则60 相敬如宾

    法则61 让对方进入没有我们的世界

    法则62 率先道歉

    法则63 为了让对方高兴做出额外的努力

    法则64 知道何时该倾听,何时该行动

    法则65 对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充满热情

    法则66 协调步调与喜好

    法则67 多说话法则68 尊重隐私

    法则69 确保有共同的目标

    法则70 对待伴侣要比对待最好的朋友更好

    法则71 知足很难

    法则72 双方法则不必一模一样

    第三篇 亲友法则

    法则73 要当就当益友

    法则74 不要忙到没有时间留给我们爱的人

    法则75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他们不需要我们

    的任何帮助

    法则76 尊重和原谅我们的父母

    法则77 给孩子一个机会

    法则78 不要随便借钱给别人

    法则79 保持沉默

    法则80 没有坏孩子

    法则81 在我们爱的人面前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法则82 让孩子担负起责任

    法则83 孩子需要和我们争吵,才能离开家

    法则84 孩子总会有几个我们不喜欢的朋友

    法则85 我们作为孩子的角色

    法则86 我们作为父母的角色

    第四篇 社会法则

    法则87 我们比我们想的更亲密

    法则88 学会原谅

    法则89 乐于助人

    法则90 考虑对别人有何益处法则91 和积极乐观的人来往

    法则92 不吝啬我们的时间和知识

    法则93 参与

    法则94 保持高尚

    法则95 我们吃过苦不代表别人必须吃苦

    法则96 善于比较

    法则97 制订职业规划

    法则98 考虑我们赖以为生的工作的长远影响

    法则99 做好本职工作

    法则100 知道自己造成的危害

    法则101 争取代表光荣而不是耻辱

    法则102 协助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麻烦

    法则103 想想历史会怎样评价我们

    法则104 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做到环保

    法则105 回报世界

    法则106 每天或者至少偶尔找出新法则

    第五篇 快乐法则

    法则107 目光长远

    法则108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法则109 喜欢自己

    法则110 换个角度

    法则111 自我暗示

    法则112 把不同的圈子结合起来

    法则113 转移注意力

    法则114 知道自己重视的人是谁

    法则115 打破障碍法则116 掌控自己的生活

    第六篇 如果你还意犹未尽

    有关财富 谁都可以拥有财富——你需要的只是

    努力

    有关工作 让自己的工作受人赏识

    有关管理 让其他人对工作投入感情

    有关为人父母 放松

    有关爱情 做自己

    版权声明内容提要

    世间,有人似乎天生就掌握着幸福的人生秘诀,有人半路弯

    道超车突然成为了快乐的人生赢家,而有人则视生活处处都是荆

    棘与泥潭,或沉沦或挣扎。那么我们该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愉

    快地享受每一天?

    本书是欧美畅销书作家理查德·泰普勒的一部经典作品,为了

    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的人生,他在观察与实践了诸多乐天知足、运气始终不错的人的方法后,将我们的生活宇宙分成了四个空

    间:与自我、与伴侣、与家人和朋友以及与我们的社交圈。在此

    基础上,他把那些看似高深的人生哲理总结为我们平凡而普通的

    人也能够应用的121条极简生活法则。我们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都能成为做事问心无愧、积极播撒正能量、享受生活的人生赢

    家。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本书就是给那些愿意选择积极改

    变、愿意选择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人的读者昀人生指南。出版说明

    理查德·泰普勒与他的人生法则系列图书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是欧美史上最畅销的心理自助丛

    书之一,也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一套经典长销书。其中一些单本长

    期占据英国亚马逊排行榜前100位,其在英国的影响力不亚于

    《哈利·波特》。

    在英国,截止到2016年年中,“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总销量

    有200多万册。其中,单本《极简生活法则》英文原版已销售了

    60万册;《极简工作法则: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英文原版已

    销售了51万册;《财富的理想国:关于财富的117条法则》英文

    原版则销售了27.8万册。可以说,“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是

    欧美各地机场书店里都会摆放、码堆的一套书。

    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欧美畅销书“泰普勒人

    生法则系列”图书的作者,被誉为“个人成长”的导师。

    泰普勒的人生轨迹丰富多彩,在其3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涉

    猎了不同的领域,在不同企业内负责过不同的工作,现在他自己

    创业,同时经营几家公司。他的个人成功促使其开启了传道授业

    解惑的旅程,与大众分享他的成功法则。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240万人在按照他所建议的法则

    行事。有评论家认为,理查德的文字风格,既不是那种冷硬命令

    式、听多了让人觉得苛刻的“教科书风格”,也不是温柔多情式、听久了让人觉得黏糊糊的“中央空调风格”,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

    间温暖又不失客观的风格。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之所以受到欧美读者的欢迎,最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泰普勒强调了一种人生观:无论做什么,我

    们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并且能够坚持下去。这个结论来源于他对周

    围各领域成功人士的细微观察,他发现有些人总是看起来生活得

    很轻松,无论身处何种状况,他们总是能够积极向上,做正确的

    事情,而大家都喜欢这样的人,大家也都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于

    是,他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总结成一条条简单的法则,分享给

    了每一位想从容应对生活的人。

    作为“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中文版的出版方,我们希望

    这套书能从生活、职场、管理、爱情、财富、为人父母及自我突

    破等领域为读者提供一条人生捷径,帮助每一个人都学会坚持、学会思考,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序

    小时候,我曾和祖父母共同生活过几年,其中的原因复杂。

    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他们勤劳、知足。祖父因为一起工伤事

    故(一车砖砸坏了他的一只脚)而提前退休,祖母则在伦敦的一

    家大型百货商场上班。我的突然到来显然打乱了他们的日常安

    排。因为我还没到上学的年龄,而祖母又不能指望祖父在家里照

    看我(在那个年代,男人是不看孩子的,想想现在,真是翻天覆

    地的变化)。她的解决办法是把我藏起来,带着我去上班。

    和“奶奶”一起上班很有意思。我被要求长时间保持安静,一

    动不动。因为不知道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度过这一天的,那时的我

    以为这很正常。我发现,在观察顾客——通常是从一张大桌子下

    面,那里是我的安全角落——的过程中,我很快乐。所以说,我

    天生就对观察别人有着强烈的兴趣。

    后来,我回去和母亲一起生活。她说,观察别人永远不会让

    我成功。对于这一点,我并不确定。你看,在我的职业生涯初

    期,对周围人的观察表明,一些人会因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行为

    而升职。比如,两个人能力相当,其中一人却像是她已经升职了

    一样去思考、去行动,那么她就会得到高一级的空缺岗位。把这

    些观察到的行为付诸实践后,我的事业进入快速上升期。这

    些“法则”也成了我那两本《极简工作法则》(The Rules of

    Work)《极简管理法则》(The Rules of Management)的基础,这本书现在是同类作品中的畅销书。就像你发现在职场上,一些行为会让一些人轻松升职一样,生活中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人们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似乎

    已经掌握了成功人生的诀窍,一类依然觉得很难成为人生赢家。

    说到成功,我的意思不是积累了大量财富,或是在某个压力很大

    的行业做到了高层,而是从我勤劳的祖父母也可以理解的角度来

    说的。这一类人对生活感到满足,基本上每天都很快乐,并且身

    体还算健康,生活多姿多彩。难以实现成功的人往往没有那么快

    乐,对他们来说,生活总是差强人意。

    那么,秘诀是什么?答案可以归结到一种简单的选择上。我

    们每天都能选择去做某些事情,有些事会让我们感到不快乐,有

    些事则会让我们快乐。通过观察别人,我推断如果遵循一些基本

    的“生活法则”,我们就会取得更多的成就,更容易摆脱困境,同

    时也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并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按这些法

    则行事的人似乎运气一直都不错。他们能够营造欢乐的气氛,对

    生活充满热情,并且会把各种问题都处理得很好。

    因此,本书中介绍的都是我的“生活法则”。它们不是一成不

    变的,不神秘,也不难做到。这些法则完全是基于我对快乐和成

    功人士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我注意到,快乐的人遵循了大部分法

    则,而看上去闷闷不乐的人恰好都是些没有遵守这些法则的人。

    此外,成功的人甚至都没意识到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是天生

    的法则玩家。但天生不太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缺失

    了什么,一生都在寻找某个东西,认为它会奇迹般地让他们的生

    活变得有意义,或是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白。但答案近在眼前,他

    们需要的只是在行为上稍做改变。真的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遵守法则永远都不容易。如果

    真的这么容易,我们应该很久之前就这么做了。必须要有难度,才有价值。但每一条单独的法则都很简单,容易做到——这正是

    法则的美妙之处。你可以踌躇满志地想要满足所有法则的要求,也可以选出其中一两条,从它们开始做起。我?我从来没有全部

    做到过。我半路跌倒的频率和其他人一样高,但我知道该怎么做

    才能重新站起来。

    通过观察他人,我意识到所有这些“生活法则”都是明智的。

    我个人喜欢那种以“平静地……”开头的建议,但我不知道怎么才

    能做到。不过“出门之前擦鞋”这种建议对我来说更有意义,因为

    这是我能做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能立即看出其中的逻辑。

    顺便说一下,我依然觉得擦过的皮鞋会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实际上,你不会在本书中发现擦鞋这样的规则,也不会看到

    能鼓舞人心或与新世纪相关的内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

    重要,只是因为我觉得切实可行的建议比振奋人心的陈词滥调

    ——比如,时间就是良药,或爱能战胜一切——更好。在我看

    来,当你真的想做点什么时,陈词滥调起不到让你行动起来的作

    用。

    你即将看到的是可靠的老派常识,没有你不知道的内容。本

    书不是什么大揭秘,而是一个提醒。它提醒你“生活法则”普遍适

    用、显而易见且朴实无华。大家不妨遵守这些法则,它们很管

    用。

    所有这一切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是否应用这些法则完全可以归结到个人的选择上。我们每天都要选择是站在天使还是魔鬼的

    一边。“生活法则”会帮助你选择站在天使的一边,但这并不是必

    须的。就我个人而言,晚上睡觉时,我会快速总结一下。我希望

    能对自己说“嗯,美好的一天,表现得不错”,并对自己的成就感

    到骄傲,而不是感到惋惜,更不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感到不

    满。我希望带着自己发挥了作用、没有伤害他人、播洒了一些快

    乐、过得开心、品行良好等感觉入眠。

    本书不是为了让大家赚大钱、取得极大的成功而写的。它更

    关心我们的内在感受,我们对周围人的影响,我们作为朋友、伴

    侣和父母的角色,甚至是我们对世界的影响,以及我们会留下什

    么。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书有点像我的孩子。我会拍拍他们的

    头,给他们擦干净鼻涕,然后送他们走向外面的世界。我想知道

    外界对他们的反馈。因此,如果本书影响了你,或是你自己有一

    两条我未用到的法则想要分享,永远欢迎你们给我写信。第一篇 个人法则

    我把“生活法则”分成了四类——我们每个个体、我们和我

    们的伴侣、我们和我们的家人朋友、我们的社交圈——分别代

    表了我们周围四个无形的圈。

    首先要说的,也是最重要的,是针对我们自己的法则,即

    个人法则。这些法则会帮助我们清晨毫无怨气地顺利起床、乐

    观地面对这个世界并安全、成功地度过每一天(无论这一天中

    可能会发生什么)。它们会帮助我们减轻压力、让我们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鼓励我们制定自己的标准并确定努力的目标。

    我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年

    龄和环境来调整这些法则。我们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准。每个人

    的标准都不一样,但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标准。没有标准,我

    们就会感到迷茫,无法衡量自己的表现,而有了标准,我们就

    会更加坚定。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回归本源、养精蓄

    锐。

    当然,这部分也不全是关于标准的,还包括如何开心地享

    受生活。

    法则1 保密

    我们即将成为一名“法则玩家”。如果我们选择接受任务,那

    么我们即将开启的,也许是一场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冒险。我们会发现一些秘密,它们会让我们做每一件事时都充满了自信、快乐

    和成就感。因此,无须告诉旁人,请保持安静。没人喜欢自作聪

    明的人。对,这就是第一条法则:保密。

    有时候,我们可能很想告诉别人自己正在做什么,因为我们

    想和他们分享,这很正常。但千万不要这么做。不要给出任何线

    索,让他们自己慢慢发现。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么做不地道,但实

    际上,这么做比我们想象得更稳妥。如果我们告诉他们,他们就

    会躲着我们。而且躲避我们的行为恐怕是正确的,毕竟我们每个

    人都讨厌听人说教。这有点像我们戒烟后,突然发现不吸烟是一

    种更新鲜、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坚持让我们所有吸烟的老朋

    友都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但问题是,他们还没做好戒烟的

    准备,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他们贴上了自以为是、多管闲事

    甚至是指手画脚的标签。想想这些标签多招人讨厌啊!

    因此,第一条法则很简单,就是不要说教、不要宣扬我们的

    观点、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不要广而告之,甚至提都不要提。

    改变生活态度,让别人主动问我们做了什么或是正在做什么

    后,我们会散发出一种温暖的光芒。有人问起时,我们可以说没

    什么,不过是好天气让我们感到更开心、更快乐、更有活力而

    已。不必细说,因为人们其实并不想知道细节。实际上,他们想

    知道的恰恰相反。这又有点像别人问候我们“你好吗”,他们真正

    想听到的其实就一句话,“挺好的”。即使我们身陷绝望的深渊,他们也只想听到那一句话,因为除此之外的任何回答都要求他们

    有所表示。而对一句随意的“我们好吗”,他们几乎肯定不想有什

    么深入的互动。他们只想听到“挺好的”,然后就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如果我们不说“挺好的”,而是尽情倾诉一番,那么他们恐

    怕很快就会躲开我们。

    这一条法则适用于每一个法则玩家。没人想知道细节,所以

    请保持安静就好。我们也许会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在写那本

    让很多人都能够光明正大地在职场取得成功的《极简工作法则》

    (The Rules of Work)时,我也提到了这一条,并且发现它很有

    用。因此,低调行动就好,开心、潇洒地过好每一天,不要和任

    何人提及此事。

    不要说教,不要宣扬自己的观点,甚至提都不要提这件事。

    法则2 智慧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有人以为我们年龄越大就会越聪明,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我们可能会一如既往地愚笨,犯一大堆错误,不过是新的、不同

    的错误而已。我们的确会吸取经验教训,因此我们也许不会再犯

    同样的错误,但生活中有大量的新错误在等着我们。对此,秘诀

    就是接受现实,在出现新错误时不要苛责自己。法则2其实就

    是:把事情搞砸时,对自己好一点。在年岁渐长而智慧却没有随

    之增加的过程中,宽容并接受现实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态度。

    回首往事,我们总能看到自己犯过的错误,但展望将来我们

    毕竟预见不到将要犯的错误。聪明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学会在

    犯错后保持我们的尊严和精神不受影响。

    年轻时,我们以为衰老似乎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事,但其实所有人都逃脱不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不

    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过得怎么样,衰老都是事实,而且随着年

    岁的增长,这个过程的确会加速。

    我们可以这么想,年纪越大,会犯错的领域就越多。由于世

    间永远存在我们的经验不适用的新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我们没有

    参照和指导,我们就会把事情搞砸、反应过激、犯错。我们越灵

    活、越喜欢冒险、越热爱生命,要去探索的新领域就会越多,会

    犯的错自然也就越多。

    只要回头看看自己在哪里跌倒过并决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就已经是尽力而为了。记住,任何法则只要适用于我们,便

    也适用于我们周围的人。他们在变老的过程中也不一定会变得更

    聪明。一旦接受这一点,我们对自己和他人都会更宽容、更友

    善。

    最后要说的是,时间的确是一剂良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

    切都会越来越好。毕竟我们犯过的错越多,出现新错误的可能性

    就越小。最好的情况是,如果年轻时已犯过很多错误,那么我们

    日后要栽的跟头就会少很多。年轻的意义就在于有机会犯错并为

    将来铺平道路。

    聪明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学会在犯错后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精神

    不受影响。

    法则3 接受现实人人都会犯错,有时甚至会铸成大错,但这些错误往往不是

    有意犯下的,也不是针对个人的。有时候,人们只是不知道自己

    在做什么。也就是说,如果过去有人对我们不好,并不一定是因

    为他们故意作恶,而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其他人一样幼稚、愚蠢,一样是人。他们在抚养我们长大或和我们分手的过程中犯错并不

    是因为他们想那么做,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放下心中的怨恨、遗憾和愤怒,承认正

    是这些不愉快的过往让我们变得优秀,而不是否认它们的作用。

    事已至此,生活却仍要继续。不要给自己的经历贴上“好”和“坏”的

    标签。我知道,有些事的确是坏事,但任由这些事情影响我们才

    是真正的“坏”。我们可以把它们憋在心里,任由它们影响我们的

    心情和健康,让我们心怀怨恨,走不出它们的阴影。我们也可以

    尝试放下,让它们塑造我们的性格,从正面而非负面来看待它们

    帮助我们成长。

    从理论上来说,我的童年很不正常。有一段时间,我心中充

    满怨恨。我把自己身体虚弱、精神萎靡和发育不良通通归咎于我

    怪异的成长经历。但当我意识到事已至此,而我可以选择原谅并继

    续自己的生活时,一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的兄弟姐妹中,并

    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这种方式。怨恨继续在他们心中积压,直到

    最终把他们压垮。

    事已至此,生活却仍要继续。

    对我来说,放下过去很重要。如果想从生活中取得更多收

    获,我就必须接受不愉快的过往,把它们当成自己重要的一部分,然后继续前行。实际上,我希望它们能帮助我经营好未来的

    生活,成为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养分。现在,即便有机会,我

    也不会改变过去发生的任何事情。是的,回过头去看我的童年的

    确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但正是这段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想,这种改变发生在我意识到,即使让亏待我的人重新站

    在我的面前,他们也依旧无法弥补当初的过失的那一刻。我可以大

    声斥责他们,向他们发泄我当年的委屈,但他们还是无法弥补和

    纠正当年的错误。他们或许也不得不接受过去的事情,我们彼此

    都没有退路,唯有向前。就把它当作人生箴言吧:保持前进。

    法则4 接受自己

    若能接受过往,我们就能诚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无法

    回到过去,改变任何事情,因而必须接受当前的自己。我并不是

    建议我们响应类似于“爱自己”这种新时代的号召,这种口号过于

    宏大。我们先从简单的接受做起吧。接受就是接受,我们不用提

    升、改变、争取完美,恰恰相反,接受就好。

    这意味着接受自己的缺点、情绪波动、脆弱和其他不完美的

    地方。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对自己的方方面面都感到满意。我们

    要做的,是接受真实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我们不能因为

    某些不好的方面而自责。我们可以做出很多改变,我会在接下来

    的章节里提到。

    这必须成为一条法则,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其他选

    择。我们必须接受真实的自己,正是经历过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们,如此而已。你和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普通人。这意味

    着我们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充满欲望、苦恼、罪过、偶尔的狭

    隘、错误、坏脾气、粗鲁、叛逆、犹豫甚至反复无常。正是这种

    复杂让人类变得如此奇妙。

    人无完人。我们只能基于真实的自己和我们所具备的条件做

    出选择,争取每一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好。我们能要求自

    己做的,就是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应保持清醒和警觉,随时准

    备好去做正确的事,并且接受自己有时候会无能为力这一点。当

    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做得不够的时候。没关系,不要因此自责。

    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接受自己和所有普通人一样会偶有失败这

    一点。

    我知道,接受真实的自己很难,但从我们接受成为法则玩家

    挑战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在不断进步的路上了。不要给自己

    挑错,为难自己。相反,接受真实的自己。此刻,我们已经尽力

    了。拍拍自己的胸口,然后继续前进吧。

    不用提升、改变、争取完美,恰恰相反,接受就好。

    法则5 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陪伴很重要,与人为善很重要,不严重冒犯和伤害他人很重

    要,但拥有时下流行的最尖端的科技产品并不重要。

    抱歉,我并不是对科技有成见。实际上,最新的科技产品我

    可能都有。我只是不过分依赖其中的任何一种。在我看来,它们只是有用的工具,本身并没有意义,不是地位的象征,也不代表

    高人一等。

    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很重要。购物本身就

    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因为无聊而去购物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我们要分清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

    些是虚无缥缈的;哪些有实际意义,哪些没有;哪些会带来好

    处,哪些不会。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下一切,去蚊虫成灾的泥

    沼里帮助当地民众抗击疟疾——尽管这本身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情,但我们不用通过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

    义。

    这条法则是指我们要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并做出积极

    的改变,以确保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参见法则6)。这

    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制定一个非常详细的长远规划,而是指我们要

    知道自己正在朝哪个方向前进,正在做什么,要保持头脑清醒而

    不是混沌度日。作家蒂姆·福瑞克(Tim Freke)称其为“清醒地活

    着”。这个说法完美地总结了我们所讨论的内容。

    生活中,有些事情很重要,也有很多事情不重要。区分这两

    者并非难事,因为不重要的事往往远多于重要的事。我并不是说

    生活中不能有任何琐事——可以有,没关系,只是不要把琐事误

    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拿出时间陪伴爱人和朋友很重要,看最

    新的肥皂剧不重要;偿还债务很重要,关注自己用的洗衣粉是什

    么牌子不重要;抚养孩子,教给他们真正的价值观很重要,给他

    们穿名牌衣服不重要。现在我们该明白了吧。想想自己做的事情

    中,哪些是重要的,然后多做这样的事。生活中,有些事情很重要,也有很多事情不重要。

    法则6 确立毕生的追求

    要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我们首先得

    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个

    人的选择。但和没有明确的答案相比,有一个答案还是非常有用

    的。

    比如,我自己的生活有两个动力:一个是,有人曾对我说,如果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唯一有可能带走的是灵魂,那么灵魂理

    应成为我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另一个是我奇怪的成长经历。

    至少对我来说,保持灵魂的美好和宗教无关。这句话只是触

    动了我,引起了我的共鸣。无论我离开时带走的是什么,我都应

    该努力确保它是我最闪亮的那一部分。这让我陷入了思考:究竟

    怎么才能做到呢?我至今仍没找到答案。我不断探索、尝试、学

    习和试错;既主动摸索,也听从他人的建议;既从书本中寻找答

    案,也用双眼观察这个世界。我用一生来钻研这个问题。但如何

    在这个层面上改善自己的生活呢?我得出的唯一结论是:活得尽

    量有尊严、尽量少伤害别人、待人不卑不亢。这就是我一生的追

    求。

    为什么奇怪的成长经历会促使我把精力集中在毕生的追求上

    呢?我有一个“不正常”的童年,并且选择了让它成为激励我的动

    力而不是影响我的阴影。因此我清楚地知道,很多人都需要放下

    过去的经历,它们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我毕生的事业。是的,这件事可能有点疯狂,我可能也有点疯狂,但至少我

    可以把精神集中在一个点上,知道对我来说什么是重要的。

    截至目前,我所说的都不是什么大事。我不会到处宣扬“泰

    普勒一生致力于……”它更多的是静悄悄地存在于我的心里,提

    醒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里。它是一把标尺,衡量着我的一举一

    动。不必四处宣扬,不必告诉任何人(参见法则1),甚至不必

    想得非常详细,内心知道自己的任务即可。比如,迪士尼的宗旨

    就是“让人快乐”。确定了毕生的追求后,剩下的事情就会容易得

    多。

    它是一把标尺,衡量着我的一举一动。

    法则7 思维灵活

    一旦思维固化、死板、僵硬,我们就输了;一旦自认为知道

    所有的答案,我们也许就完了;一旦墨守成规,我们就已经成为

    历史了。

    要想在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就得敞开胸怀,面对所有选

    择,保持思维和生活的灵活。生活中,暴风雨经常会在我们最意

    想不到的时候来临,我们必须随时做好抱头逃命的准备。墨守成

    规只会让我们故步自封,不懂得变通。我们要好好体会这句话的

    意思。思维灵活有点像精神上的武术:要随时准备好躲闪。不要

    视生活为敌人,要把它当作友善的拳击陪练。如果灵活应对,我

    们就会乐趣无穷;如果不懂退让,我们可能会被打倒。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我们喜欢给自己

    贴标签,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感到骄傲。我们喜欢读固定的几份

    报纸,看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或电影,每次都去相同的商店购物,吃适合我们的那一类食物,穿同一种风格的衣服。这都不要紧,但如果把其他可能性都拒之门外,我们就会变得无聊、死板、顽

    固,最后甚至可能会被生活打倒。

    我们要把生活看作是一系列冒险。每一次冒险都是一个收获

    乐趣、学习知识、探索世界、扩大朋友圈、积累经验、开阔视野

    的机会。拒绝冒险意味着我们拒绝了这些机会。

    在得到冒险机会的那一刻就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吧,跳出之

    前的条条框框,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想法让我们感到恐

    惧,那么请记住,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永远都可以在尝试结束后

    回归从前的模式。

    但我不会把接受每一次机会作为一项固定的法则,因为这样

    一来反而就不灵活了嘛。真正的灵活是知道什么时候说“好”,什

    么时候说“不”。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思维有多灵活,这里有一些测试:我们床

    边的书是我们一直都看的那一类书籍吗?我们是否发现自己说过

    类似于“我不认识这一类人”或者“我不去那种地方”的话?如果答

    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或许就到了拓宽思维、挣脱思维束缚的时

    候了。

    不要视生活为敌人,要把它当作友善的拳击陪练。法则8 关注外面的世界

    我们也许会好奇这条法则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和世

    界有关的章节里,因为实际上它和我们个人息息相关。关注外面

    的世界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而不是造福世界。我并不是说我们

    要时刻关注新闻,但通过看、听、说,我们能紧跟正在发生的动

    态:时事、音乐、时尚、科学、电影、交通,甚至电视。成功的

    法则玩家几乎可以参与任何话题的交流,因为他们知道最新动

    态。我们不一定要掌握所有的最新消息,但我们应该对周围或其

    他地方的变化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大致的了解。

    那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有

    趣,并让我们保持年轻。前几天,我在邮局碰到一位上了年纪的

    女士。她正在为个人身份识别码发愁。“个人身份识别码,个人

    身份识别码,都到这个年纪了,我还要个人身份识别码干什

    么?”答案很简单,她当然需要个人身份识别码。没有个人身份

    识别码,她就取不出养老金。这不是孤立的现象。我们很容易陷

    入“我从没这么做过,现在或将来也不需要这么做”的心态。如果

    这样,我们可能会错过很多精彩。

    生活中最幸福、最明智、最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

    们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与世界隔绝。我们身边最有趣、最

    有活力的,正是那些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浓厚兴趣的人。有天早

    上听广播时,美国监狱部门的一个负责人正在接受采访,讨论刑

    罚改革。我个人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我认识的人没有蹲监狱

    的)。你可能会说,既然这样,我就不用了解美国监狱部门的情况了,就像那位上了年纪的女士不必知道个人身份识别码一样;

    但我认为,保持好奇心会让我更有活力。这不是件坏事。

    关注外面的世界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而非造福世界。

    法则9 站在天使而不是魔鬼的一边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很多选择,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是选

    择站在天使还是魔鬼的一边。我们会怎么选?或者我们还不太明

    白?我来解释一下。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影响我们的家庭、身

    边的人、所处的社会乃至全世界。这种影响可以是有利的,也可

    以是有害的。这通常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有时候,这种选择很艰

    难,我们会在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利益,也就是个人的满足和慷

    慨大方之间犹豫不决。

    请记住,没人说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决定站在天使的一边并

    不容易,但如果想获得成功,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这么做。选择

    天使而非魔鬼,可能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我们会在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利益之间犹豫不决。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做出了选择,我们只需要迅速确认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会做何反应:高峰期被人加塞、正在赶时间

    却被人拦下问路、处在青春期的子女和警察发生了矛盾、朋友借

    钱不还、领导在同事面前骂我们笨蛋、邻居家的树长到我们家院

    子里了、不小心拿锤子砸到了自己的手指头,等等。正如我之前

    所说的,站在天使还是魔鬼的一边是我们时刻都要做的选择,而且必须是有意识地作出的决定才有效。

    现在的问题在于没人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天使,什么是魔

    鬼。我们要为自己建立一套衡量标准。这并不是多难的一件事,有些标准不言而喻。这么做会伤害或妨碍别人吗?我们是在制造

    问题还是解决问题?这么做的话情况会改善还是恶化?我们必须

    独自做出选择。

    什么是天使、什么是魔鬼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理解。由于每个

    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告诉别人他们站在了魔鬼的一边也就毫无意

    义,因为他们的定义可能和我们的完全不同。其他人怎么做是他

    们的选择,他们也不会因为我们告诉他们站错了队而感谢我们。

    当然了,我们可以冷静地观察并暗自想:“我不会这么做。”或

    者,“我觉得他们只是选择了自己的天使。”甚至可以认为:“天

    哪,这么做太烦人了!”但我们不用说出来。

    法则10 只有死鱼才会顺流而下

    生活不易,这一条法则是指我们要感谢老天的这种安排。如

    果生活既轻松又简单,我们便失去了学习、改变和突破自我的机

    会。如果只有晴天,我们不久就会感到厌倦;如果没有雨天,我

    们就享受不到雨停后重返沙滩的喜悦;如果诸事顺遂,我们就不

    会变得更强大。

    因此,我们应该感激生活的不易,并意识到只有死鱼才会顺

    流而下。要想活下来,我们就必须艰难地逆流而上,与瀑布、水

    坝和湍流做斗争。我们别无选择,要想不被冲走,我们就必须坚持游下去。鱼尾和鱼鳍的每一次摆动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

    健壮、更快乐。

    统计数据表明,对很多男性来说,退休不是件好事。很多人

    退休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他们不再乘风破浪、逆流而上,于是便

    被冲走了。小鱼们,我们一定要一直游,一直游。

    试着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一次进步的机会,它们会让我们变

    得更加强大。我们要量力而为,但我依然感激那些给我带来挑战

    的艰巨任务。当然,挫折无穷无尽,但两次挫折之间的间歇让我

    们能够停下来休息一下,享受风平浪静。生活本该如此,挫折与

    间歇相互交替。无论我们正处于哪个阶段,它都会发生变化。我

    们现在处于挫折阶段还是间歇阶段呢?被雨困在家里还是正在去

    海滩的路上?是在学习还是在享受?是一条一动不动的死鱼还是

    一条随时准备跳跃龙门的鲤鱼?

    生活本该如此,挫折与间歇相互交替。

    法则11 不要轻易大喊大叫

    对我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我喜欢吼着说话。我来

    自一个只有大吼大叫才能让其他人听见或重视我们所说的话的大

    家庭。不正常?是的。太吵了?的确。有帮助吗?可能没有。

    我的一个孩子遗传了这种大喊大叫的基因并且十分擅长,而

    我不禁想和他一起大喊大叫。幸好这一条法则是不轻易大喊大

    叫,于是我有了一项免责条款。如果他先大声嚷嚷,我就可以吼回去。但我都尽量不这么做。对我来说,任何形式的吼叫都是不

    好的,是失去控制、辩论失败的标志。有一次,一位牧师的儿子

    看到了他父亲的讲道笔记,并在空白处发现了一行铅笔字,上面

    写着“此处理由不充分,需大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

    我在各种场合都大喊大叫过,每次都会后悔,无一例外。有

    一次出去吃饭的时候,在一条非常有名的大街上的家电连锁店

    里,我因为DVD播放器坏了而大声嚷嚷。当时不觉得,现在想起

    来真是尴尬。

    如果你和我一样,遗传了易怒的基因,我们该怎么办呢?我

    发现,处在即将爆发的状态时,我必须尽快离开现场,防止自己

    失态。生活中确实会有很多令人不快的情况,尤其当我们知道自

    己没错的时候,保持不发火非常难。但要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情绪,我们没有理由朝他们大喊大叫,即便是他们无礼在先。

    有两种情况发火并非代表了人们失去自我控制:第一种是我

    们骑车碾过别人的脚背却还不道歉,不承认错误时,对方当然可

    以吼我们、大声谴责我们;第二种情况是,有人以愤怒为一种策

    略而为所欲为。我们可以无视他们,或者坚定自信地控制局面,但我们不能吼回去。

    我知道,有很多我们觉得完全有理由大吼大叫的情况:狗偷

    吃了周末的大餐、孩子不整理房间、电脑系统再次崩溃却迟迟修

    不好、街头小混混在我们家墙上乱涂乱画、总算排到我们的时候

    商店却打烊了、有人不经大脑地故意误解我们。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但谨记“我不大吼大叫”这条简单的法

    则,然后照做就好了。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

    都非常冷静而出名,进而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敬重,并被委以重

    任。此外,冷静的人更长寿。

    大喊大叫是失去自我控制的表现。

    法则12 做自己的顾问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智慧的源泉,它的名字叫直

    觉。倾听自己的直觉是一个需要慢慢学习的过程。我们首先要辨

    别出那个微弱的声音或感受,它会告诉我们自己是否做了不该做

    的事情。这个声音非常小,要特别安静和专注才能听见。

    我们也许会把它称为良知。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自己做了

    不该做的事。我们知道自己应该为此道歉,进行弥补和纠正。我

    们知道,我也知道自己知道,因为这种声音怎么都摆脱不掉。

    当我们开始倾听这种微弱的声音,或产生这种感觉时,我们

    会发现它很有用。它不仅会在事后像鹦鹉一样不断地对我们

    说“我们又搞砸了”,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提前告诉我们哪些事情该

    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我们知道,我也知道自己知道,因为这种声音怎么都摆脱不掉。

    在采取行动前试着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会发现这么做

    很有用。一旦习惯了,我们会发现它越来越简单。想象一下,我

    们要把一些事情解释给身边的小女孩听时,她会提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该这么做吗?我们

    必须得回答她。通过这番自问自答,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知道一

    切能够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答案了。

    如果我们要相信一个顾问,这个顾问会是谁?对于所有的事

    实、经历和知识,我们都可以信手拈来,因此我们才是那个最合

    适的顾问,毕竟没人能进入我们的内心一探究竟。

    这里需要阐明的一点的是,我说的倾听不是倾听我们脑海里

    的所有想法。不是所有乱七八糟的想法都值得倾听。我指的是我

    们要倾听一种更平静、更微弱的声音。对有些人来说,它更像是

    一种感觉,而不是声音。有时候,我们会把它称为直觉。即便是

    一种声音,它在很多时候也不会发出声来,这和我们的思维不

    同,思维永远都在喋喋不休。即便直觉发出了声音,它也可能会

    被思维所产生的滔滔不绝的语言淹没。

    倾听内心的声音不是为了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不会通

    过这个过程猜中今晚哪匹马会赢,也不会预知哪位选手会在决赛

    中得分。重要的是我们即将做的事、我们必须作出的重大决定和

    我们如何行事背后的原因。如果问过自己,我们就已经知道答案

    了。

    法则13 不害怕、不惊讶、不犹豫、不怀疑

    这一条法则源自17世纪的一名武士。这四点是他在生活和剑

    术上获得成功的关键。不害怕: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有,那么我们可能就

    需要努力克服这种恐惧。我恐高,因此我尽量避免去高处。最

    近,由于檐槽漏水,我不得不爬上屋顶——我家的房子有三层,有一边是一条很长的陡坡。我咬紧牙关爬上爬下,心中默念“不

    要怕,不要怕”,直到修好檐槽。自始至终,我都没敢往下看一

    眼。无论我们害怕的是什么,都要直面它,把它打败。

    不惊讶:生活中似乎充满了出人意料的事情。晴天霹雳时有

    发生。但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所有风暴来临之前都有

    征兆。如果能看出这些征兆,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不会再感到突

    然。不管我们现在处境如何,情况都会发生变化。生活之所以会

    让我们吃惊,是因为我们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昏昏欲睡。时刻保持

    警惕,就没什么能让我们惊慌失措了。

    不犹豫:权衡各种可能性,然后就勇往直前。如果犹豫不

    决,机会就会溜走。如果花太多时间考虑,我们就永远不会采取

    真正的行动。只要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并作出了选择,就不要

    犹豫,行动起来。这就是秘诀。不犹豫意味着不坐等别人来帮忙

    或替我们做决定,不犹豫意味着即使存在某种不可避免的后果,也要义无反顾地争取,去享受这个过程。如果什么都不做,等待

    也是枉然。

    不怀疑: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要再反复考虑了。不要多

    想,开始享受生活,要放松,要放下,不要担忧,明天终将到

    来。我们要自信、坚定地按照原定计划,走完自己所选择的道

    路。不要质疑自己做得对不对,也不要犹豫自己会不会成功。要

    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坚持下去。时刻保持警惕,就没什么能让我们惊慌失措了。

    法则14 化遗憾为动力,抓住未来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会说“我对……有一些遗憾”,但实际上却认为

    生活没有“遗憾”或“如果”,这些话只是一些没用的抱怨。然

    而,“遗憾”和“如果”有时可能会大有用处——如果我们以它们为

    契机,从此开始改变的话。

    说出“我希望……”这句话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们未能

    利用机会或是与机会擦肩而过。第二种是,看到有人取得不错的

    成就时,我们希望那个人是我们自己。第三种说的不是我们,而

    是我们身边的人,这种人游手好闲却永远都是一种要是有机会运

    气好的话,“我也……”的心态。对第三种人来说,就算真的遇上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也还是会错过。

    看到别人的成就时,有人会心怀嫉妒,有人会将其作为激励

    自己的动力。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想法是“真希望我当时……”那

    么下一步,我们就要学会这样思考:“现在,我要……”

    我们都回不到从前。比如,如果我们的遗憾是:“我真希望

    像谁谁谁一样在上大学前有一个间隔年,可以去一趟中国。”那

    么显然,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但我们能不能现在就休6个月的

    假去中国旅游?我们能不能请一个长一点的假期,和家人一起

    去?或者能不能制订一个明确的退休计划,把“去中国”这件事排

    在第一位?显然,如果我们的遗憾是因为在14岁那年放弃了当运动员的

    愿望而没能获得奥运会400米金牌的话,那么我们势必无法在34

    岁时弥补这个缺憾。我们能做的就是下决心不让更多的机会溜

    走。我们可以选择上潜水课,避免再过20年后说出“我要是学过

    潜水就好了”这样的话。

    看到别人的成就时,有人会心怀嫉妒,有人会将其作为激励自己

    的动力。

    法则15 放弃也没关系

    你听说过有人考驾照考了35次都没有考过的故事吗?在佩服

    他们毅力的同时,我们难道不好奇他们为什么不放弃吗?这些屡

    考不过的人显然不适合在经常有小孩、老人、小动物和灯柱出没

    的路上开车。即使他们最后终于通过了考试,我们可能也不想坐

    他们开的车吧。

    实际上,如果这些人说:“我不适合开车,我还是骑自行

    车,或者买公交车季票吧!”我会为他们的自知之明鼓掌。我不

    会认为他们是逃兵,也不会批评他们缺乏决心或动力。他们只是

    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而已。

    有时候,我们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动机可能是

    好的。或许只有尝试了,我们才能知道是错的。意识到它无法带

    领我们到达我们想去的目的地时,承认这个事实一点也不丢脸。

    当我们意识到学校里的某门课程不适合我们、我们不具备做好这

    份工作的特质、无法适应新搬去的城市或花在地方议会上的时间影响到了我们的家庭时,要勇敢地说出来。这不是当逃兵,而是

    勇敢。

    当逃兵是指我们因为不肯努力或害怕失败而放弃。我们法则

    玩家不会当逃兵,我们会坚持到底,不抱怨,不放弃。

    但优秀的法则玩家知道自己被打败的时候,如果全世界都正

    在提醒我们方向错了,那就应该坦率地承认事实,然后换一条

    路。没有人样样精通,有时候必须要尝试,才能知道是否会成

    功,而有时候,也许我们的确不适合某个领域。

    几年前,英国的一位政府要员在辞职的时候说自己“无法胜

    任这份工作”。对于她的这番举动,我感到由衷地敬佩。这么做

    是需要勇气的。也许她的确不擅长领导一个政府部门,但她的诚

    实、勇气和自知之明已经高出了许多政客一大截。她的事例很好

    地告诉了我们: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放弃时,我们表现出

    来的不是软弱,而是刚毅。

    优秀的法则玩家知道自己被打败的时候。

    法则16 从一数到十,或背诵唐诗宋词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一定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

    事而感到很恼火。但我们现在是法则玩家,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

    绪失控。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答案来自古老的智慧。每当我

    们快要发火的时候,就试着在心里从一数到十,祈祷怒火褪去。

    这个办法对我十分有效,让我可以在这极其重要的几秒钟里恢复镇静,回想起自己身在何处,自己是谁。一旦恢复理智,冷静下

    来,我就能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

    如果不喜欢数数,我们也可以代之以类似的方式。比如,我

    们可以默念一首诗,但必须是一首短诗。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我

    们背诵唐诗宋词的原因了。

    或者我们可以试着在心中默念:“我必须再去一次大海,去

    欣赏那孤独的大海和天空,我要脱下鞋子和袜子,看看它们会不

    会被沾湿。”这些话也许会让我们发笑,同时也能让我们冷静下

    来。

    如果有人问了一个我们答不上来的问题怎么办?同样,给自

    己十秒钟时间。他们会认为我们这么做是非常聪明、深思熟虑的

    表现(不要告诉他们我们其实是在背诵《水调歌头》)。这也是

    一种“先动脑后开口”,停顿能省去不少麻烦。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挑衅,同样可先在心里默数十下。

    有一次,在一个暴力问题严重的地区,因为很饿,我走进了一家

    炸鱼薯条店。店里有一个好心人悄悄提醒我,出去之后要小心那

    群坐在墙上的年轻人,他们来者不善。

    我诚惶诚恐地走了出来,扣好大衣扣子,深吸一口气,然后

    停下来,看着他们。我一边在心里慢慢地从一开始数数,一边和

    他们对视,并非常坚定朝他们走去。走到他们面前时,我还没数

    到十,他们就转身走了。哎呀,那家店的炸鱼和薯条太好吃了!

    一旦恢复理智,冷静下来,我就能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法则17 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放下无能为力的

    时光短暂,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因此,我们不能把时间浪

    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根据我的观察,成功的人把每一秒都过

    得很充实、很满足。在生活中,他们只关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然后放下剩下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

    如果有人直接向我们求助,我们可以帮忙,也可以不帮,这

    是我们的选择。如果全世界都来向我们求助,那我们能做的会非

    常有限。自责不仅会适得其反,还浪费时间。我不是说我们要无

    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是说我们要认清哪些事情是我们有能力

    改变的,哪些事情是我们永远都改变不了的。

    时光如白驹过隙,如果把时间都用在改变那些显然永远都不

    会发生变化的事情上,我们就是在浪费大好时光。相反,如果把

    时间花在我们能改变的事情上,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丰

    富、更充实。神奇的是,生活越丰富,我们拥有的时间似乎也会

    越多。

    显然,如果团结起来,我们几乎能改变一切,但这条法则针

    对的是我们个人,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我们个人能够改变的事

    情。

    如果和总统或总理是朋友,我们也许能够参与制定影响整个

    国家的政策;如果和教皇相熟,我们或许可以影响教皇诏书的制

    定;如果认识一位将军,我们也许能阻止一场战争;如果和某位

    编辑关系密切,我们的名字可能会出现在报刊杂志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那么,我们认识哪些人?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力?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改变什么?

    通常,我们能影响的可能只有我们自己。我们真正能改变的

    也只有我们自己。从我们自己开始改变,再向外扩散。这样一

    来,我们就不用浪费时间向别人兜售我们的理念,也无需把时间

    和精力花在那些我们无法控制或确定不会取得任何成功的事情

    上。但通过改变自己,我们能保证得到一个结果。

    把时间花在我们能改变的事情上。

    法则18 争取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是工作,就把工作做到人力能及

    的范围内的最好。如果有了孩子,就尽可能成为最优秀的父母。

    如果是一名园丁,就要争取做一名最出色的园丁。如果不力争做

    到最好,那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在着手做某

    件事或任何事的时候,我们故意把目标定在第二好上,这多悲哀

    啊。这一条法则非常简单。就以为人父母举例吧。怎么才能成为

    最优秀的父母呢?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完全是

    主观评价。我们认为最优秀的父母意味着什么?好。想想我们的

    答案,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期望还会低于我们心中的标准吗?当然

    不会。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争取做到自己能

    力范围内的最好。当我们成为裁判,成为专家组成员时,达到那

    些期望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因为它们全部由我们决定。没有其他人能说我们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也没人能为我们即将开始的事

    业制定标准。

    如果只有我们能判断自己是否取得了成功,那么我们是不是

    每次都会给自己打满分呢?可能不会。神奇的是,没人监督我们

    的时候,我们竟然不会自欺欺人,而是对自己严格要求。

    给自己制定标准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判断

    我们是对是错,是好是坏。真是让人感到解脱!决心做到最好并

    为自己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后,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定期回顾标准,检查自己做得怎么样。

    这种标准不用太过详细。比如,我们对做最优秀的父母的理

    解可以简单到“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无须详细列出每天要对他

    们说多少遍我们爱他们,或是确保他们每天都能穿上干净的袜

    子。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这就是我们能做

    到的最好了。如果我们失败了,也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陪在他们身

    边。失败不要紧,但我们要以做到最好为目标。

    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思考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并争取做

    到最好。其中的秘诀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制定某种标准,只有我们能根据这些标准来监督自己的表现。简而言之,就是制

    定简单可行的目标,并确保我们知道最好和第二好的标准。

    失败不要紧,但我们要以做到最好为目标。

    法则19 不要追求完美上一条法则让我们争取做到最好。那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

    只要我们尽力了,失败也没关系。我们见过没有任何失败经历的

    人吗?因此,我们要允许自己失败。不要过分苛求自己,我们和

    所有人一样,都会不时遭遇失败。

    如果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是完美主义者,邋遢、懒散、一

    团糟,对什么都无所谓,那么我们可以跳过这一节。但我很少遇

    到这样的人。我有一个银匠朋友,他的房间脏乱不堪,但他创作

    的每一件珠宝都极其精美。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些完美主义倾

    向。

    我这个设计珠宝的朋友要求每一件作品都要达到完美。任何

    一件有瑕疵的珠宝,他都不会摆出来卖。但这不代表每当珠宝出

    现瑕疵时,他就要自责一番。他可能只是意识到并不是每一次都

    能做到完美,然后就回到座位上,开始打磨下一件作品了。

    我受不了那些看上去完美的人,他们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

    处。这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不好过,对不对?因此,让我们摒弃这

    种完美主义,在争取做到最好的同时,也承认这个目标并不是每

    一次都能实现。就像宝石一样,瑕疵让它变得独特。瑕疵也许会

    导致宝石贬值,但也正是瑕疵证明它们是真正的宝石。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成败功过相加的总和,就是现在的我们。

    如果把不完美的部分从这个等式中去除,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这一条法则确实和上一条有关,因为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因

    为自己不追求完美而对所有事情都三心二意。作为一名法则玩家,我相信大家不会这么理解我的意思。关键是,只要我们以做

    到最好为目标,即使偶尔失败了,也不应责怪自己。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颂扬这些不完美和瑕疵,因为它们是我们重要且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相信我,这种心态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乐

    趣。

    颂扬我们的不完美和瑕疵,因为它们是我们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

    法则20 不要害怕有梦想

    这条法则可能看上去非常明显、非常简单,但我们会惊讶地

    发现,很多人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梦想。计划要切实可行,但梦想

    不用。

    我曾从事博彩业多年。我发现,赌徒通常不会给自己赌输的

    金额设限,反而会给自己赌赢的金额设限。别问我为什么。我猜

    赌博成瘾的人的心态有严重问题。他们应该怀着“输光这100块钱

    就停手”的态度,但结果是,输光100块钱后又把支票换成现金,想把输了的钱赢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我不是在支持赌博,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赌博不可取。

    关键是,人们像限制自己赌赢的金额一样限制自己的梦想。而梦

    想即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没有害处。不要限制梦想,我们可以

    有梦想,不管它们多么高不可攀、离谱、宏大、不切实际、不合

    情理、疯狂、愚蠢、古怪、不理智。我们可以渴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记住,愿望和梦想

    都是私事,没有愿望警察或梦想医生来检查我们的梦想是否符合

    实际。这是我们的私人领地,与他人无关。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谨慎,因为我们的

    愿望和梦想真的有可能实现。那时候,我们要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梦想要切实可行才有意义。但这样一来,梦想就

    变成了计划,计划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会制订计划,并采取合

    理的步骤去实现这些计划。但梦想可以不切实际到永远都不太可

    能实现的地步。当然,不要整天无所事事地做白日梦。最成功的

    人往往是那些最敢做梦的人。这不仅仅是巧合。

    计划要切实可行,但梦想不用。

    法则21 三思而后行

    我向来爱冒险。从长远来看,我不后悔自己做过的事情,因

    为是它们成就了现在的我,而且反正我们也不知道另一条路会把

    我们带向何方。但从短期来看,我尝尝会想:“笨蛋!我们为什

    么没考虑到这一点?”

    当然是因为我没有三思而后行。我曾经为了成为一名作家而

    放弃了一份稳定的好工作。当时,我没想过要过多久自己才能通

    过写作赚钱,也没有计算房贷、账单、每周采购、油费、宠物食

    品等花销,还好后来我终于开始靠写作维持生计了。但我想说的

    是,在那之前的几年里,我过得非常拮据。我一直害怕自己最后成了那种从不冒险、从不尝试、从不改

    变、从不成长、从不行动、没有实现梦想的人。这一类人我见得

    太多,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这些年来,我发现,真正幸

    福的人愿意冒险,这是当然,但他们会事先做好准备。不要为站

    在岸上找借口,要去了解水有多深。向他们学习时,我发现这么

    做会让我变得更加幸福。我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却又不用像过去

    那样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过去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朋友和我说“快来,水里特别舒

    服!加入我们的商业项目假期游戏吧”时,我会想都不想就加入

    他们。但可笑的是,有时候水里其实又冷又脏,浑浊湿腻。也有

    朋友让我用我自己还没有考虑清楚的方式支持他们。朋友有难,伸出援手是一种本能,但有时候,他们欠的债超出了我们的能力

    范围,又或者听他们倾诉的时间太长,影响了我们和家人的生

    活。

    因此,不管是和朋友一起还是我们独自一人,都要三思而后

    行。从桥上跳下去之前,先看看水有多深。水里也许的确很舒

    服,但有时候,站在岸上把脚尖伸进水里感受一下更好。

    有时候,站在岸上把脚尖伸进水里感受一下更好。

    法则22 不要停留在过去

    过去无论发生过什么,都已经是过去了。对于已经过去了的

    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当前和未来

    上。停留在过去的吸引力很难抵抗,但无论是难堪的往事还是美好的回忆,我们都要抛诸脑后,因为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如果旧事重提是因为后悔,那么我们要清楚,我们无法回到

    过去,改变既成事实。我们都曾做过错误的决定,伤害过周围的

    人。这种伤害一旦造成就无法消除。我们能做的只是不再做这种

    错误的决定。这是所有人对我们的期望。

    如果我们留恋的是过去的辉煌,那么学着珍惜这段回忆,但

    同时从现在开始继续努力,寻找一种不同的美好时光。如果过去

    就是比现在好,我们也许可以分析一下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

    金钱、权力、健康、活力、乐趣还是年轻?然后继续前行,去探

    索其他领域。我们都必须把过去的美好留在身后,去寻找新的挑

    战,接受新的激励。

    早晨醒来后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我们可以像在一张全

    新的画布上作画一样去做我们想做的事。保持热情并非易事,有

    点像坚持锻炼。最开始那几次无比艰难,但如果坚持住,我们会

    发现自己在慢跑、步行或者游泳时并不需要刻意地努力。万事开

    头难,坚持下去需要极大的专注、热情、付出和毅力。

    试着把过去当成一个我们已经不住了的房间。我们可以偶尔

    回去看一看,但我们已经不住在那里了。我们可以回去看看,但

    那里已不再是我们的家。家是我们现在住的房间。当下的每一分

    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不要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老房间里。不要因为

    忙于回首过去而错过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否则将来我们又会忙

    着回忆现在,好奇自己为什么浪费了这段时间。切记,活在现

    在,活在此刻。活在现在,活在此刻。

    法则23 不要活在将来

    我们觉得将来的自己成功、幸福、富有、有颜、有名、有

    爱、有事业、摆脱了现在这段糟心的关系、朋友成群、美酒环

    绕。的确,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的计划或者梦想。但我们真正拥有

    的,是现在。此刻即便没有我们渴望的那些东西,我们也要珍

    惜。记住,充满渴望的确是最甜蜜的事情,心怀梦想也一样,但

    要意识到,追逐梦想的正是现在的我们。享受我们心怀愿望和渴

    望的时刻,享受生命,享受我们依然有精力追逐梦想的岁月。

    活在当下不代表抛弃所有的责任,不代表不管不顾地追求享

    乐,也不代表跷着二郎腿深呼吸。当然如果我们想这么做的话也

    没什么。活在当下意味着感激自己活着,并努力从现在开始重视

    当下,尽情地享受生活。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幸福。以“如果”打头的清单是列不完

    的。如果这样或那样,我们的生活就完美了,是吗?不见得。即

    便实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愿望,我们又会产生新的需求,让我们忽

    略已经拥有的幸福。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变瘦变美了,我们可能又

    想变得更富有。我们总有想要却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忘掉它们吧。关键是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同时依然心怀

    梦想并完成计划。这样,我们会比永远只盯着将来,认为似乎那

    里才有幸福更幸福。我确实需要减掉几磅,但我也重视现在的自己,珍惜现在所

    拥有的,因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未来还没有到来,我现在所拥

    有的至少是真实的,能摸得到的。梦想很美好,现实也很精彩。

    梦想很美好,现实也很精彩。

    法则24 时光飞逝,行动起来

    每一天,每一秒,时光都在匆匆流逝,并且越来越快。我曾

    经问一位84岁的老人,随着年岁的增加,时间的脚步是不是放慢

    了一些。老人的回答不太文雅,但他非常明确地和我解释说,时

    间的流逝非但没有变慢,而且还越来越快了。生活就是这样。如

    果希望活得成功、幸福、有成就感、有意义、充满惊险和回报,就要努力生活。我相信正在看这本书的我们是希望拥有这样的生

    活的,否则我们也不会看这本书了。

    那么,如何行动起来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树立目标,制

    订计划,拟出一整套能引导我们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然后行动

    起来。

    假设我们是一家大公司的项目经理,公司希望我们组织布置

    展台。我们先要弄清楚,公司希望通过设立展台得到什么,达到

    什么目的(比如,卖出100件产品、发放免费礼品或吸引20位新

    客户)。然后我们开始制订计划,包括订场地、人员安排,印制

    文件等。制订好计划后,我们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开始行动

    了。与布置展台的项目相比,生活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是规模

    庞大,同时远比展台更重要而已。

    必须行动起来,但如果没有目标或计划,我们就很容易生活

    得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想实现什么目标,混沌度

    日。

    但制订目标和计划并不需要剔除生活中的随机性。老实说,我并不会把生活当成一个工作项目。生活是一种充满挑战和回

    报、令人兴奋、丰富、多元、出乎意料并且非常神奇的经历。但

    如果想活得精彩,我们得思考一下。不思考,我们很容易漫无目

    的地随波逐流。

    我曾经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没关系,是那种喜欢冒险的宿

    命论者,为突如其来的一切挑战做好了准备。但我越来越发现有

    目标,并朝着那个目标努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混沌度日的好处,它大大降低了美好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难度。

    如果想活得精彩,我们就得思考一下。

    法则25 保持一致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我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信上说,我在

    书里写的其中一条法则违反了另一条法则。我不会告诉大家是哪

    一条,我们得像他一样,自己去找。

    在这里,我想为自己辩解一下。说出这件事意味着我遵守了

    那条有关不完美的法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读者让我知道了保持一致的重要性。

    我从来没有自大到声称自己从来没有违反过书中的所有法

    则。毕竟它们都是我通过观察他人得出的结论,而非我个人的喜

    好。因此,我会尽量遵守它们,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遵守

    法则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这依然不等于我每次都会遵守法则。

    不管什么法则,一旦决定遵守,就要尽量坚持下去。选择一

    条我们会随意离开的道路没有意义。

    我发现在这方面,我的孩子帮了我很大的忙。如果和孩子就

    有分歧的观点进行辩论,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发现自己论证中的

    前后矛盾,或者发现我们对他们的教育和我们自己之前的做法之

    间的矛盾。不一致和虚伪之间有细微的差别。我们越清楚自己的

    信仰和背后的原因,就越容易在思想、语言和行动上保持一致。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的孩子指出,我们批评他在背后埋怨同

    学,但我们自己昨晚却在电话里和我们的母亲吐槽同事,我们可

    能需要想一想埋怨和迫切需要的发泄之间的不同,然后确保我们

    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是一致的。

    如果我们的态度一致,周围的人也会备感轻松。标准多变的

    人很难相处,喜怒无常的人也一样。如果家人和朋友不知道我们

    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件事情会作何反应,他们就会如履薄冰,除非

    我们是一位隐士,身边没有家人和朋友。我不是说我们要变得一

    成不变或无趣,我们的想法、行为和热情可以千变万化,给周围

    的人带来惊喜,但我们对待他人的行为要可靠、一致。我们可以让周围人的生活更丰富、轻松、美好,或是更黑暗、复杂、令人

    精疲力竭。我们选哪个?

    选择一条我们会随意离开的道路没有意义。

    法则26 把每一天都当作重要的日子来打扮

    把每一天都当作重要的日子来打扮。我这里说的打扮,不是

    指小时候妈妈叮嘱我们要勤换内衣之类的,当然勤换内衣的确很

    重要,但我现在想说的不是这种打扮。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很多法则都是有意识的选择、决定和认

    知。做到这些的人头脑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将去

    向何方。如果我们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不仅仅是一连串的随机事

    件,而是一系列充满刺激的挑战和丰富多彩的经历,那么我们就

    得保持清醒。

    要保持清醒,首先要认识到每一天都很重要。起床后梳洗化

    妆,让自己的外表、心情以及散发出来的气质都美丽清新,然后

    再穿上干净、利落、优雅、时尚的衣服,就像是去参加面试或朋

    友的生日聚会一样。如果每一天都精心打扮,那么每一天就都会

    变得意义非凡。

    如果我们精心打扮,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同时我们的回

    应也会有所不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并不是说每天都要盛装

    出行,让自己感到不自在。我只是说要在穿着打扮上花点心思。

    那么我们可能会问,周末我们肯定可以放松一点吧?当然,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不修边幅。周末见朋友和家人时,我们

    应该让他们看到精神焕发的我们。记住,即便是朋友也不愿意看

    到一个邋遢、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我们。如果我们重视每一

    天,我们的自尊和自信都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也许大家会对这条法则有所怀疑,但我们可以试试看。如果

    两星期后并没有觉得精神焕发,我们大不了可以回到以前的习惯

    中去。但我敢保证,我们会心情愉悦,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活力、更开心、更加精力充沛。

    如果我们精心打扮,人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同时我们的回应

    也会有所不同。

    法则27 有自己的信仰体系

    我在这里不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加入某个宗教。我只是想说,有一套信仰体系的人能够比没有的人更好地度过危机和苦难。就

    这么简单。

    那么,信仰体系是什么意思呢?这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我猜

    信仰体系是我们对整个世界,包括宇宙和万物的认识。比如,我

    们认为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我们在深夜遇到困难时会

    向谁祈祷。那些知晓生活真理的人,似乎已经搞清楚了这些问

    题。人们的信仰不尽相同,但只要有信仰,不管它是上帝还是众

    神,甚至是其他某个物品、某个人,我们都会比那些没有信仰的

    人生活得更好。我知道大家可能会说:“万一我还没找到信仰呢?我该怎么

    办?”我们可以继续寻找,但一定要尽快结束这个过程。留出一

    些时间来思考,并确保寻找信仰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希望大家能注意到,我不是在建议我们应该有什么信仰体

    系。只要能在困难的时期支撑我们、解答我们对生活和自己在浩

    瀚宇宙中的意义的疑惑并让我们感到舒适,什么信仰都可以。

    我们要对自己的信仰体系感到舒适自在。选择一种严厉地盯

    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并且随时会把我们吓得缴械投降的信仰毫无

    意义。

    我们可能要想一想我们的信仰体系是否会让我们有负罪感或

    难过,是否要求我们伤害自己的身体或改变我们本来的容貌、根

    据种族或性别排斥他人或需要正式的仪式才能带给我们它所许诺

    的舒适?理想的信仰体系不会要求我们以任何形式或方式敬拜、顺从或屈服。这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不过我们每个人的接受程

    度这一点值得思考。

    信仰体系一定和信念有关。我们无需向任何人证明或展示,也无需劝说其他人加入,或向全世界宣传。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可以独自思考,树立自己的信仰。

    我们无需向任何人证明或展示自己的信仰。

    法则28 每天都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我们也许都赞同,我们每天都应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高质量时间。但我敢打赌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即便是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为别人担心,关心家人、朋友和爱

    人上。我们给自己留的时间并不多。我并不是建议我们要做出革

    命性的、困难的、极端的改变。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每天都留

    一点空间给自己。哪怕只空出10分钟时间(理想情况下是半小

    时)来考虑自己的事情。就算我们觉得这是一种自私的做法,但

    这种自私有何不可呢?我们就是船长和动力。我们需要空出时间

    来给自己充电,自我修复。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无法获得新的

    活力。我们的发动机会降低速度,我们本人也一样。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是,什么都

    不做。这段时间不是用来泡澡、上厕所、沉思、看报纸或睡觉

    的。在这段时间里,什么都不用做,呼吸就好。我发现,在花园

    里坐10分钟能起到特别好的促进作用。就坐在那里,什么都不

    想、不做、不担心,只是坐在那里,享受活着的快乐。

    我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发现这条法则的。我觉得它对消除我的

    担忧和恐惧很有效。我的母亲常常朝我喊:“你在干嘛?”我也只

    能回答她:“没干嘛。”她就会说:“那你过来,我给你找点儿事

    做。”她还常说:“当书呆子可成不了什么事。”我最喜欢听她说的

    是,“没有人像你一样想这么多。”你又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

    我发现,在一段时间里什么都不做真的很重要。一旦变得复

    杂,它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用这段时间来喝咖啡,那么它就变成

    了咖啡时间,而不是专属于我们的时间;如果用这段时间来听音

    乐,那么它就变成了音乐时间;如果用这段时间来和人聊天,那

    么它就变成了社交时间。总之,要保持这段时间简单、空闲、纯粹。

    我们需要时间给自己充电,恢复精力。

    法则29 有计划

    必须要有计划。计划是我们生活的指南针。计划规定了我们

    要去哪儿、做什么并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到达某个地方。计划会赋

    予我们生活以节奏和力量。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放任自流,我们很

    快便会走下坡路。当然,不是所有计划都会有结果。但有计划至

    少比没有计划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计划表明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思考,不仅仅是在坐等某

    些事情的发生。否则,我们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完全不思考,永

    远惊讶于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想想自己要什么,然后制订计

    划、找到实现目标须采取的措施,最后就行动起来。如果不订好

    计划,愿望永远只是愿望。

    没有计划会怎么样呢?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在控制

    中”。一旦有了计划,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井井有条。一旦有了

    计划,为实现计划而采取的符合逻辑的措施也会变得容易、可

    行。

    如果我们不订好计划,愿望永远只是愿望。

    计划和梦想不一样,计划不是我们希望而是我们打算做的事

    情。有计划意味着我们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当然,有计划并不意味着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持

    或严格地遵守既定计划。情况需要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检查、改

    善和调整之前的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情况变了,我们也得

    变,我们的计划也得变。计划的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计划这

    一点。

    有计划意味着在尘埃落定时,我们能想起来,“我在干嘛?

    哦对,我想起来了。我的计划是……”这样,我们便能再次回到

    正轨。

    法则30 有幽默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生活不易,如果对所有不如意都耿耿于

    怀,我们也许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东西。放下其实并不重要的东

    西,我们才能重回正轨,而放下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幽默:自

    嘲,嘲笑我们所处的环境,但永远不要嘲笑别人。

    我们面临的困境多种多样:担心邻居的看法,关心无法拥有

    的东西或没有做的事情:“天哪!我已经两周没洗车了,隔壁的

    昨天才洗了车。看来我们真的是太懒了。”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有

    类似的想法,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增加一点幽默感。生活是用来享

    受阳光的,而不是用来郁闷的。

    自嘲有两大好处。首先,它能缓和紧张的气氛。其次,它有

    益身心健康。笑会促使人体释放脑内啡,让我们在心情变好的同

    时,也让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更积极。有幽默感不代表时时刻刻都要讲笑话,而是无论生活向我们

    抛来的是什么,都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毕竟万事都有其幽默的一

    面。有一次,我因为车祸而陷入昏迷状态。苏醒过来后,我在病

    房里疼痛难忍,说了一些粗鲁的话。这时,护士过来掀开窗帘。

    我发现,外面坐着一位修女。我很尴尬,立即向她道歉。她严肃

    地看着我,眨了眨眼,然后轻声说:“没关系,我自己说过更过

    分的话。”

    生活中,有些事的确荒谬透顶,但要学会找到它们有趣的一

    面。这是立刻释放压力、消除焦虑和疑问的最佳方式。不信我们

    试试。

    无论生活向我们抛来什么,都要看到有趣的一面。

    法则31 相信因果

    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和行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周围的人和我

    们自己。现世报是存在的。我们的行动将决定我们的生活是快乐

    还是痛苦,未来的道路是顺遂还是坎坷。如果我们自私、喜欢摆

    布他人,我们终将自食其果。如果我们总体上有爱心、待人体

    贴,我们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不用等到上天堂或是来世。

    相信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是威胁,只是观察后得

    出的结论。

    我知道,我们都能举出一些似乎很成功的卑鄙小人的例子。

    但在夜里,这些人无法安然入睡。没有人真正爱他们,他们的内心充满孤独和恐惧。那些愿意分享善意和爱的人,也将收获善意

    和爱。

    这有点像那句古老的谚语“人如其食”。从那些经常传播欢笑

    的人的脸上,我们会看到笑纹和微笑,而在那些喜欢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傲慢自大的人身上,我们会看到痛苦和恐惧留下的纹

    路,它们是面霜、日光浴和整形手术都无法消除的。这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的相由心生。

    所以,行事要谨慎,要小心现世报。如果每件事都能做到问

    心无愧,我们不仅能安然入睡,还能做个美梦。

    每件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

    法则32 生活可能有点像广告

    有人曾经说,他在广告上花的钱有一半都浪费了,但他不知

    道是哪一半。他的意思当然是,如果分不清是哪一半,那么只能

    继续,同时充分意识到不是所有付出都会有回报。这和生活有点

    像:不是每一分耕耘都能百分之百地有所收获。有时候很不公

    平,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什么都没得到;我们对别人以礼相

    待,但反过来,似乎所有人都对我们态度粗鲁;我们汗如雨下,别人却无所事事。然而,正因为不知道哪些努力能获得回报,我

    们必须百分之百地努力。我知道这不公平,但生活本来就不公

    平。努力终将获得回报,但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些回报来自

    我们的哪些努力。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有时候是运气好,但其实只是我们在很久

    之前的某些努力得到了回报。我们必须坚持努力,不能以一两次

    挫折为由就放弃,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些挫折重要,哪些挫折不重

    要。我想这就像寻找珍珠一样。我们必须打开一堆又一堆的牡

    蛎,才能找到珍珠。

    不要因为没有看到成果就失去信心。或许再努力一点点,事

    情就会出现转机。

    大部分快乐、平和的人都会告诉我们,不能时时刻刻都在计

    较付出会不会获得回报。总是在意成功和回报会影响我们的身心

    健康。有时候,也可以仅仅因为喜欢而去做某件事。比如,我喜

    欢画小型水彩风景画。有时候,有人会建议我参展或卖画。但每

    次这么做时,我都会以失败告终,还会因此而放弃一段时间。一

    旦尘埃落定,我又总会重拾画笔。我逐渐意识到,画画对我来说

    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于是,我不再试图卖画或参加展出。画画是

    我生活中不追求盈利的部分,它不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我只是喜

    欢而已。

    我们永远不知道最大的回报来自哪些努力。

    法则33 走出舒适区

    每天都要做好勇敢一点的准备,否则,我们会变得停滞、迂

    腐。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安全、干燥的舒适区,但我们必须经

    常走出这个舒适区,去接受外面的挑战和刺激。这样做我们才能

    保持年轻和自信。如果过于依赖舒适区,它可能会开始缩小,或在某一天土崩

    瓦解。生活不允许我们沾沾自喜,它常常会刺激我们一下,让我

    们保持清醒。如果我们会偶尔练习扩大自己的舒适区,那么那些

    刺激就不会太强烈、太突然,以至于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已经

    准备好了,所以能够适应这些变化。

    当然,走出舒适区的含义远远不只这些。走出舒适区会让我

    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每一天。最好的一点是,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

    做到这一点,不用采取一些夸张的方式。它也许非常简单,就是

    自愿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让我们略微有些紧张的事情,比如,学习一项新运动,或培养一个新爱好。它也可能会涉及其他情

    况,比如,独自做一件我们之前只和别人一起做过的事,或是在

    我们通常都会保持沉默的情况下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到底,其实是我们给了自己大量的限制。我们认为自己不

    能做这做那,不会从某件事情中得到快乐。走出舒适区会让我们

    摆脱对自己的限制,保持学习和成长。如果经历越来越丰富,我

    们就不会变得迂腐。

    走出舒适区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

    法则34 学会提问

    我们也许不喜欢答案,但至少我们要知道答案是什么。世界

    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假设。如果总是对自己的假设信以为

    真,我们其实离真正的答案已相去甚远。假设我们掌握的错误信

    息是事实,事情往往会进一步恶化。假设别人喜欢我们的方案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最好是从一开始就大胆提

    问,摸清情况。

    提问有助于让情况变得明朗。问题会让人有压力,也就是说

    会促使他们思考。无论是对任何人、任何事,思考都是好事。有

    问就要有答,作答则意味着深入思考,并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正如一个非常博学、我非常敬重的朋友对我说的那样,越了

    解他人的信仰、行为和欲求,越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在必要

    时改变自己的想法并取得成功。

    提问让我们有思考的时间和喘气的机会。最好是提出问题并

    找出真相,而不是自以为了解情况,大发雷霆。通过提问,我们

    更能合乎逻辑、平静、正确地应对。

    我们总能分辨真正依据法则行事的人:在其他人急于应对、惊慌失措、误解形势、假设、失控、表现糟糕的时候,这些人会

    提问并找到正确答案。

    要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对的或错的?为什么想做

    某些事、想要某些东西、遵守某个步骤?要严格反省,因为别人

    不会替我们反省,而且我们需要反省。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它有

    助于我们摒弃成见。

    当然,有时候要停止发问,不管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人的

    发问。要学会辨别这些时刻和场合。当然,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

    去学习,在此期间我们会犯很多错误。提问有助于理清思路。

    法则35 保持庄重

    我曾观察成功人士多年。当然,这里的成功不仅仅是指钱多

    和名声大。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生活极其简朴,深居简出,但按照真正重要的标准,即快乐、平和、知足来看,他的确取得

    了成功。这种人永远不会失去内心的那份快乐。

    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保持庄重的意识。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指他们内心强大,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他们无须炫

    耀,吹嘘自己的成就和身份。他们不必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他

    们对其他人的看法不是特别感兴趣。他们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乐此不疲。他们恪守礼仪,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表现愚蠢或

    出洋相,而是因为他们真的不在乎吸引关注这种事。

    保持镇定、举止庄严、不随大流、礼貌体贴、做一个让别人

    仰视的人很重要,但也不必过于冷漠、严肃、老成。我们依然可

    以找乐子,只是要掌握分寸,不能让自己显得低俗无趣。

    庄重就是自尊自重。当我们自尊自重时,别人会更加尊敬、重视我们。

    庄重就是自尊自重。

    法则36 情绪波动没问题

    专注于保持庄重或内心平和时,我们可能会认为情绪波动起伏是不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情绪波动其实很正常。有人惹我

    们不高兴时,我们自然会生气;痛失所爱时,我们自然会悲痛万

    分。极大的喜悦、惊恐、焦虑、释然、兴奋、不安等都是正常

    的。

    我们是人类,我们会有情绪。这很正常。所以,有强烈的情

    绪波动很正常,情感外露也没关系。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感受而感

    到羞愧。想哭就哭,掩盖情绪不可取,它们只会受到压抑。痛快

    地把情绪发泄出来,解决问题,然后继续前行才是好的解决办

    法。

    如果我们正处在打击、难过和困难中,那么那种认为自己必

    须掩盖情绪,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脆弱或失控的想法肯定对我们

    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我知道,这也许看上去和我们保持庄重的

    法则背道而驰,但有情绪不等于不庄重,除非是以不恰当的方

    式,或是在错误的时间宣泄了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甚至连生气也是合理的,只要我们不要失控,不要

    做事后也许会后悔的事。表现出愤怒可以提醒人们,我们不是好

    欺负的,他们严重伤害或冒犯了我们,他们的行为给我们造成了

    极大的痛苦。当然,我们不该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而应该

    在有必要,并且是非常有必要时才表现出我们的愤怒。同样,我

    们不该迁怒于无辜的人。如果无法恰当地表达愤怒,那么我们就

    需要找到一种不会伤害其他人的发泄方式。但一定要发泄出来,压抑愤怒会让我们逐渐丧失理智。

    不应长期压抑的情绪除愤怒外,还有焦虑、恐惧、愉悦等。情绪激动不代表失控,我们能够在情绪激动的同时,控制我们要

    表达的内容。如果没有情绪,就不是人类了。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试图克制它们。当然,我们得确保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

    发泄情绪,但这要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万一搞砸了,事后我们

    肯定会后悔,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掩盖情绪不可取,它们只会受到压抑。

    法则37 保持信念

    保持信念是指坚持自己的承诺、自豪并坚定地走进黑暗、知

    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且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自己能伸出援手。这

    些看起来过时的品质——正义感、忠诚、信任、骄傲、诚实可

    靠、坚韧不拔、有洞察力——其实都弥足珍贵。无论在什么年

    代,遵守诺言和值得信赖都会让我们与众不同。

    我们总是在努力避免当一个“好人”,因为怕被别人误认为

    是“伪善”。但保持信念完全是另一回事。保持信念是我们自己的

    事,而伪善是试图改变他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并对其保密没问

    题,但试图让所有人都和我们一样就不应该了。这么做就会让我

    们变得伪善。

    当然我不是伪善,因为我只是把信息提供给了大家,并没有

    试图改变大家。是否采纳这些法则完全取决于大家。但我可以保

    证,我会保持信念,我今天给大家的建议,将和我20年后给大家

    的一模一样。那些古老的品质永远不会过时(或许是因为它们一

    直都是过时的),我不会让大家失望。保持信念是我们自己的事,试图改变他人就是伪善。

    法则38 世间事,总有我们不明白的

    人类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相信我,我们永远都无法完

    全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而且这一点也适用于生活的所有层面

    和领域。一旦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晚上就会安然入睡。

    可能我们身边现在就有一些事情稍稍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

    围。有人行为古怪,我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出乎意料地不

    顺或顺利,我们却一头雾水。这时候,如果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刨

    根问底,寻找答案,我们可能就会把自己逼疯。更好的解决办法

    是,接受总有我们不明白的事情这一点,然后不再想它。多简单

    啊!

    对于所谓的大事也一样。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我们为什么

    要来这里?我们要去哪里?对于这类问题,有些我们永远都找不

    到答案,有些即便我们通过努力找到了答案,或许也和我们的期

    望相去甚远。

    这就好像生活是一把大锯子,而我们只能摸到它左下角的那

    一部分,然后我们就如盲人摸象一样会得出一个与真相相去甚远

    的结论。当面纱被揭去,我们才会发现它其实是一把大锯子,和

    我们想象得完全不同。

    我们现在收集信息的速度远比处理信息的速度快。我们不可

    能明白所有信息,甚至连些许理解都做不到。生活也是一样,周围的变化太快,我们永远无法一探究竟。因为即便我们迅速尝试

    并理解了它们,情况还是在不断变化,随着新信息的出现,我们

    的理解也会变。

    好奇、提问、独自琢磨,愿意的话也可以和他人交流,但要

    知道,即便我们这么做了,也不会永远都能得到一个明确、具体

    的答案。很多事本身就没有意义,生活也是如此。该放手时就放

    手,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什么都懂会让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有

    时候,现实就是这样。

    总会有人行为古怪。事情会出意料地不顺或顺利。

    法则39 知道真正的幸福源自哪里

    别误会,这条法则并不是要揭晓人类寻求已久的问题——幸

    福从哪里来的答案。但是我知道哪里找不到幸福。而且,我的确

    有些关于幸福从何而来的小提示。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带上

    钱出门买东西,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后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那么当时制造这

    些东西的人,是什么心情呢?我想,他们当时的心境和我们买到

    东西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或者想象我们坠入了爱河。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我们的内心

    充满了喜悦、幸福和兴奋。看到我们的恋人时,这种感觉会放大

    并且蔓延出去。我们觉得很神奇,以为是恋人使我们产生了这种

    感觉。可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其实这种感觉一直都在我们

    的心里,可能只是因为遇见我们的恋人这件事激活了这种感觉。但即便我们没有遇到任何人,这种感觉也还是会在我们的心里。

    又比如我们被解雇了。我们灰头土脸地走出办公室,觉得自

    己一文不值。这种挫败感从何而来?它其实也来自于我们的内

    心。每个人都能体会被炒鱿鱼后的沮丧和坠入爱河后的甜蜜。

    但无论是哪一次买东西、谈恋爱还是丢工作,我们对此的感

    觉都不会持续太久。有的人购物成瘾或疯狂谈恋爱就是因为他们

    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的那种感觉其实一直深藏在自己心中,却

    认为要保持这种感觉,就要不停地购物或恋爱。我们要如何不借

    助于其他任何人或物来触发那种感觉呢?具体该怎么做,我也不

    知道,大家得自己去发现。但还是给大家一个线索吧:幸福就在

    那个被我们忽视的小角落里——没错,就在我们的身体里。

    幸福就潜藏在我们的身体里。

    法则40 生活是一块比萨

    我爱我的孩子,喜欢读书给他们听,和他们一起玩,看着他们

    长大,听他们说话。

    但请注意,我讨厌跟在他们后面收拾残局,听他们吵架,听

    他们用那种只会出现在青少年身上的不屑一顾的方式和我说话。

    但似乎没有收拾残局、争吵和偶尔的刻薄言辞,我也就享受不到

    那些美好了。

    我喜欢比萨,酥脆的和松软的都喜欢,配料也几乎是来者不

    拒,香肠、番茄、火腿肠、辣椒、洋葱一概没问题。但我讨厌橄榄,有时候我没点橄榄,它们也会出现在我的比萨上,这感觉真

    是糟糕。我偶尔还会看到那些番茄干,太难嚼了。我总是会把它

    们挑出来扔掉。

    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比萨上有任何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他

    们就不愿意吃比萨。他们会哭着说:“我讨厌蘑菇!”或是“真受不

    了番茄干。”但他们终究要学会的一点是,如果受不了蘑菇和番

    茄干,他们就没比萨可吃。

    我想大家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是的,生活就像是一块比

    萨,好的和不好的都在上面。如果想吃那些好吃的,我们就必须

    接受那些不好吃的东西。如果我们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只是不喜

    欢和其中的某个人打交道,我们就得意识到它们是一个整体,我

    们要么接受,要么辞职。如果我们很爱我们的另一半,却讨厌她

    在争吵后生闷气,那就试着去接受这样的她,并把她的生气当作

    是一种提醒,让我们知道她的其他方面是多么完美。如果我们的

    邻居十分友好,甚至会在我们不在家时帮我们照看房子、签收快

    递、照顾孩子,那么我们就得忍受她话太多的这个事实,不再抱

    怨。不抱怨了,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在意。

    我知道,有的父母把孩子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只是

    为了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完美的地方。但他们永远都找不到这样的

    地方,而且他们最终不得不放弃,因为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我

    不是说转学不好,而是说不要追求完美,因为我们永远都不会如

    愿。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总是伴随着难嚼的番茄干和橄榄。怨天尤人毫无意义,我们要么扔掉它们,要么一口吞下,然后再细细

    品味剩下的美味。

    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总是伴随着难嚼的番茄干和橄榄。

    法则41 有一个愿意见到我们的人或动物

    我认识一个养灵缇犬的朋友。每当她回到家,那些灵缇犬就

    会兴高采烈地来迎接她,这也许就是狗狗的天性吧。不管你这个

    主人是否尽职,它们看到我们时都会那么高兴。我们肯定希望自

    己的另一半在我们回家时也表现得欣喜不已。我相信他们一定是

    这样的,对吧?当他们回家时,我们一定也是这么表现的,对

    吧?

    我们都需要一个愿意见到我们的人,这会让我们觉得在一切

    的风雨都是值得的。每当我出差一两天后回到家时,我真的很喜

    欢孩子们众星拱月般地站在我的四周,伸出手,脸上露出那

    种“你给我带礼物了吗”的可爱表情的时刻。

    还有就是他们从学校回来,我们问他们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时,他们也许会嘟囔着回答我们,尽管有些不耐烦,但我们能看

    出他们还是非常高兴的。对他们来说,我们就是那个愿意见到他

    们的人。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或一只宠物,而不是冰冷的电视。我儿

    子宣称他养的壁虎看到他时总是很高兴。不过,我努力想从那只

    壁虎的脸上发现丝毫的情绪波动,但均以失败告终。有一个愿意见到我们的人或动物很重要,因为它会让我们有

    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目标,让我们不再只顾着

    自己,并且会敦促我们尽力去生活。但如果我们没有宠物,也没

    有孩子怎么办呢?当志愿者或做慈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

    够让我们很快就获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即便是独自住在伦敦的一个邻居之间几乎不怎么说话的社

    区,我的一个朋友还是发现,离她家不远处住着一个身有残疾的

    退休老人。她注意到,她下班回家经过老人家门前时,他大多数

    时候都会找借口“恰好在门口”。他显然有些孤独,希望能够和她

    闲聊一两句,他总是期待地看着她。那么,那个期待见到我们的

    人是谁呢?

    我们都需要一个愿意见到我们的人。这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

    的。

    法则42 知道何时放手,何时离开

    有时候,离开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都讨厌失败、讨厌放

    弃、讨厌投降。我们喜欢面对生活的挑战,并努力赢得挑战。但

    有时候,失败不可避免。我们要学会认识这些时刻,然后达观地

    耸耸肩,骄傲、有尊严地离开。

    有时候,我们渴望做的事情不切实际。这时,与其一次次跌

    倒,倒不如学会离开。然后我们会发现,身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如果一段关系已经到了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不该再留恋。因为纠缠只会拖延双方的时间,其次也会造成伤害。我们要学会

    放手,学会离开。如果爱情已死,那就离开它。在这段关系还健

    康的时候,我们当然不该这么做,但到了结束的时候,这么做就

    能够保护我们,并让彼此成长。这和旁人无关,完全是为了我们

    自己。如果爱情已经逝去,就不要每隔五分钟就检查一下,看它

    还有没有脉搏。爱情死了,那就离开。

    我们也许想报复,但请不要这么做,请不要发怒,而是平静

    地走开。这比一味地追求报复要好得多,因为这表明,我们已经

    走出了把我们逼得发疯的阴影。完全忽视一件事,将它彻底抛在

    脑后,这其实就是最完美的报复。

    放手和离开意味着我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掌握

    着决定权,不是被操控的对象。

    我不想显得无礼,但是我们的问题——当然也包括我的问题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完全是微不足道的。现在潇洒地走开,十

    年后再回首,我们会发现自己甚至都想不起来当初的执着是为了

    什么。这不是一场“时间是最好的解药”的圣战,但把我们和我们

    的问题用空间和时间隔开后,我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宽阔。因此,大步离开,留出空间,时间也会及时出现在那里。

    如果爱情已经逝去,就不要每隔五分钟就检查一下,看它还有没

    有脉搏。爱情死了,那就离开。

    法则43 报复会导致冲突升级现在,我打算实话实说,我其实不是非常宽容的人,无法容

    忍谎言。坦率地说,如果有人惹到我的话,我的第一反应是以牙

    还牙。年轻的时候,我甚至偶尔会因为这种事打架。即便是在我

    学会不再挑起事端或是允许别人向我挑衅后,我还是会忍不住进

    行口头还击或是采取小小的报复行动。

    是的,这很难。如果邻居砍倒了我们的树,即便我们并不喜

    欢那棵树,但我们还是会感到愤愤不平,想报复地砍掉他们家一

    棵已经伸进我们家院子里的树。又或者,同事把我们想出来的创

    意当作是自己的功劳,我们便报复她,直到最后一刻才跟她提及

    其手上项目的最后期限提前了,或是到处和别人说上个月那个糟

    糕的展览就是她的主意。

    但是,请三思而后行(我做到了,相信大家也可以)。一个

    砍掉了我们的树或窃取了我们创意的人,是不会对我们小小的报

    复行为逆来顺受的。接下来,他可能会用推土机铲平我们的车

    库,或是想方设法地让我们丢掉工作。

    然后,我们又会怎么做呢?炸了他的汽车?请律师?这一切

    会不会失控?

    实际上,我是从我的孩子身上吸取这个教训的。兄弟姐妹间

    的争吵通常都很坦率,所以事态的发展比成年人快得多。成年人

    会用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来酝酿。

    在兄弟姐妹们之间,小分歧升级到全面战争只需要几分钟。

    看,报复只会导致冲突升级。历史上的战争的开端也多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处理邻里和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时也要小心谨

    慎,不论我们是否喜欢他们。

    那么,如何结束这种冲突呢?只有其中一方足够成熟,意识

    到该后退一步时,才能打破冤冤相报的循环。必须有一方忍让,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成熟地叫停冲突,把整件事都抛到一边。是

    的,甚至连口头还击也不要有。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

    说更好。

    一个砍掉了我们的树或窃取了我们的创意的人,是不会对我们小

    小的报复行为逆来顺受的。

    法则44 照顾好自己

    我们就是船长。如果我们病了,谁来驾驶我们这艘船?没人

    能代替我们,所以我们必须照顾好自己。我不会说教式地让大家

    早睡、多吃蔬菜、多锻炼之类的,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做到这些。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该这么做,它们的确是好习惯。

    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我们身体的潜在病症,防患于未然。我

    每年都体检一次。另外,我觉得有些食物会加速我们的新陈代

    谢,让我们能量爆棚、精神百倍;而有些食物则会让我们萎靡不

    振、脂肪堆积、行动迟缓。它们甚至会导致我们动脉堵塞,给身

    体造成长期损害。选择权完全在我们,但健康的食物有助于我们

    的身体这台机器的运转,垃圾食品则会妨碍它的运转。

    睡眠也是一个道理。睡眠不足会让人疲惫,睡太多又会让人没精打采。刚刚好的睡眠会让我们充满活力。回笼觉让我们神志

    模糊,不赖床则会让我们元气满满。如何选择,全由我们决定。

    不会再有人站在我们的身后,检查我们的脸洗得干不干净、鞋擦

    没擦过。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这种感觉

    很棒对不对,但这意味着我们也要承担一切责任。

    法则玩家饮食健康、作息规律、经常运动(网络游戏不

    算)。他们会远离可能有害的环境,也知道如何远离危险,避免

    威胁,他们会照顾好自己。

    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

    这就是我所说的照顾好自己。不要依赖别人来确保我们自己

    吃得健康规律、干净清爽地出门、定期运动。长大是美好的。只

    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通宵狂欢,也可以选择照顾好自己。

    法则45 时刻保持礼貌

    在《英国人的言行潜法则》(Watch the English)一书中,作者凯特·福克斯(Kate Fox)观察到,哪怕是买报纸这样的小举

    动,都至少包括大约三次“请”和两次“谢谢”。是的,英国人非常

    有礼貌。这么做有问题吗?我们每天都要与很多人打交道,礼貌

    是一件好事。法则玩家任何时候都会保持礼貌。为了防止遇到麻

    烦,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礼貌的行为。

    很多人都自认为很礼貌。但越着急,压力越大,我们越容易

    忽略礼貌。扪心自问的话,我们所有人都会承认曾在疲惫不堪的时候忘记恰当地表示感谢,或在着急赶公交车时想要推开前面步

    履蹒跚的老人。

    不管多着急、多担心,我们始终都应该努力保持如下的礼貌

    举止:

    ·有序排队,勿推搡;

    ·必要(且对方值得)时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无需口是心非

    地赞美他人);

    ·不多管闲事;

    ·信守承诺;

    ·保守秘密;

    ·遵守基本的餐桌礼仪(拜托,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些规矩:

    不要把胳膊肘放在餐桌上、不要在嘴里有东西时和别人讲话、不

    要一口吃太多、不要用刀拨弄豌豆等);

    ·被人挡住路时不要大喊大叫;

    ·挡住别人的路时要表示歉意;

    ·举止文雅;

    ·不骂人,不亵渎宗教;

    ·为他人开门;·人流拥挤时往后站;

    ·回应交谈对象;

    ·说“早安”;

    ·接受他人的帮助后要记得感谢对方;

    ·热情友好;

    ·观察其他群体的礼貌行为;

    ·与人用餐时不要独占最后一块蛋糕;

    ·谦逊迷人;

    ·为客人准备茶点并送客到门口。

    不管与他人的日常交往多么琐碎细微,都不要忘记我们的礼

    貌和教养。保持礼貌,不花费一分一毫,就能激发起很多善意,并让所有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快乐。

    礼貌一些是件好事。

    法则46 经常清理物品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杂物会让我们的房间、生活和思绪都

    凌乱不堪。房间凌乱标志着主人的思绪凌乱。但法则玩家思绪清

    晰、直率,他们绝不会收集没用的东西。偶尔清理部分废弃物品也许是个好办法,否则它们就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很多地方就会

    出现越来越多的蜘蛛网。

    清理旧物让我们有机会丢掉不能用的、坏掉的、过期的、不

    酷的、无法清洁的、多余的和难看的物品。毕竟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曾经说过,不要让没有用又不美好的东西出现

    在我们家里。大清理会让我们恢复元气,并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收

    集的是什么,而在本书中能让我们自省的一切都是有益处的。

    我注意到,事业成功和事业停滞不前的人之间有一个区别。

    成功的人有着卓越的清理能力,而难以获得飞速发展的人却还收

    着很多黑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从慈善商店里买回来的没用的东

    西。这些东西他们从来没扔过,甚至买回来后都没打开过。他们

    的柜子里堆满了占地方的废旧物品,抽屉里塞满了坏掉的东西,衣柜里放满了再也穿不进去或因为过时已久而再也不会穿的衣

    服。

    清理旧物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卸掉负担”的感觉。家里的空间

    会变大,我们会发现自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摆脱了那种因为

    到处都堆满了东西而带来的压迫感。我们的家不一定要一尘不

    染,不一定要摆满名牌家具,或是一种极简主义风格。我建议的

    是,如果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在拖我们的后腿,答案或许就在我们

    家洗碗槽下面的柜子里、床下面或客房衣橱最上面的架子上。

    废弃物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很多地方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蜘蛛

    网。法则47 记得回归本源

    在回归本源之前,我们得知道本源是什么。本源是家,是让

    我们有归属感,感受到舒适、安全、关爱、安慰和信任的地方。

    本源是我们因为知道有人会照顾我们,所以能脱掉鞋(这可以是

    一个比喻,也可以是一个真实的动作),安心休息的任何地方。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疯狂。在这种忙碌中,我们忽略了

    自己原来的方向、计划和目标。本源就是回到初心,制订计划。

    本源是我们迷失前所在的地方。

    回到本源很可能是重新发现我们的根,知道我们的家人是

    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真正的背景是什么。在一个所有人都四

    海为家的时代,这尤其重要。踌躇满志,想要摆脱出身的限制这

    一点很好,但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过去也很重要。有时候,我们可

    以从一些已经非常著名或富有的人身上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往往

    会试图否认自己的过去,伪造自己的出身,这种做法使他们显得

    肤浅和虚伪。

    对我们来说,本源也许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它会让我们想起

    成长的感受——那些希望和恐惧——和年少时的自己。本源也或

    许是一个人,比如一个能提醒我们曾经是什么样子的老友。

    当然,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过去,我们要考虑

    到这一点。我们或许是被收养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是在某个

    地方长大的。不管我们属于哪种情况,只要用心寻找,总会有一

    个让我们感到踏实的地方。它不一定是我们出生或长大的地方。如果真的觉得很难,我们甚至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本源。无

    论是什么地方,只要能让我们感到安全就可以。

    在某些时刻,我们都需要和一些人待在一起,或是去某些地

    方,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做自己,不用解释、证明、介绍自己的

    背景或留下好印象。这就是回到本源的乐趣。在那里,我们会被

    无条件地接受,周围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想起什么才是真正重要

    的。回到本源后,我们会好奇,我们究竟为什么离开了这么久。

    本源是我们迷失前所在的地方。

    法则48 划定个人界限

    个人界限是我们在自己周围画出来的界限,除非受到邀请,否则他人不应逾越这些想象中的界限,无论是身体上和精神上

    的。我们都有权享有尊重、隐私、体面、善意、关爱和真相等。

    如果有人越界或模糊界限,我们就有权站出来说:“我不会容忍

    你们这么做。”

    但我们首先得画出界线。我们得知道自己能容忍什么,不能

    容忍什么。我们得先在脑海中划定边界,之后才能希望他人尊重

    我们的界限。

    我们对自己的界限越是笃定坚持,他人就越难影响到我们。

    界限越清楚,我们越会明白他人的生活和我们并无多大关系,不

    再觉得事事都是针对自己的。

    我们有权享有基本的自尊。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就不要指望他人会尊重我们。要尊重自己,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是

    谁有清楚的认识。划定界限是认识自己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在划定界限时,我们必须知道哪些界限是重要的。界限一旦

    划定,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巩固它们。

    划定个人界限意味着我们不用再害怕他人。我们清楚地知道

    自己会接受什么,不会接受什么。一旦有人越界,说出“我不希

    望你们这么对我说话”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划定个人界限意味着我们不用再害怕他人。

    我们也许可以从和家人的相处开始“划定界限”。多年来,我

    们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比如,每次看望父母离开时,我们都

    会因为他们的指责而心情沮丧。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对自己

    说:“我再也不忍了。”然后,停止默默忍受,说出我们的想法,说我们不喜欢他们指责我们、训斥我们、贬低我们。我们已经是

    成年人了,有权受到尊重和鼓励。

    划定个人界限让我们能够抵抗强势、粗鲁、咄咄逼人、想占

    我们便宜和居心叵测地想利用我们的人。成功的人知道自己的价

    值,不会被他人混淆视听。成功的人分得清什么是情感绑架,分

    得清那些虚情假意、自己懦弱、说谎上瘾且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

    抬高自己的人。一旦划定了界限,坚决捍卫界限的难度就会大大

    降低。

    法则49 重视品质而非价格我必须承认,这是我妻子教我的,我永远感谢她。对我来

    说,根据价格决定买不买某样东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或许男人

    都是这样的。想好需要买什么后,我会挑最便宜的下手,并对自

    己的节省沾沾自喜。但事后,我总是对买到的东西不满意。它们

    要么容易坏,要么没有效果,或是没过多久就显得很劣质。图便

    宜让我的生活一片混乱。我需要学习品质购物的艺术。

    总体来说:

    ·只挑最好的,永远不要退而求其次;

    ·如果买不起,就不要买,或是等到攒够钱了再买;

    ·如果必须买,就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

    看上去很容易,对吧?但对我来说可没那么简单。我花了很

    长时间才真正领悟。并不是因为我不在意品质,而是因为我易冲

    动:如果我觉得自己需要某样东西,我就想马上得到。如果买不

    起最好的,我就会买最便宜的。我们很多人都不喜欢谈论金钱,也不喜欢吹嘘自己花多少钱买了什么,而是认为能买到便宜货就

    很爽了。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

    如果买不起,就不要买。

    追求品质并不代表我们爱慕虚荣、寅吃卯粮——如果买不

    起,就不要买。追求品质意味着我们欣赏更美好的东西,因为它

    们:·更耐用;

    ·更结实;

    ·做工精美。

    这意味着我们不用经常更换,实际上是从中省钱了。它们还

    会改善我们的形象和心情。

    现在,我已经对这一条法则形成依赖了。我真的很享受买东

    西之前的那种期待。我确定自己要买一样东西是因为它的品质,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价格。我还是会四处寻找便宜货,但不同之

    处在于,我是准备在高品质的东西中挑选价格最低的。

    法则50 可以担心,也可以知道怎么不担心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和神秘感,令人害怕。如果从不担心,就

    不是人类了。我们担心自己的健康、父母、孩子、朋友、感情、工作和花销。我们担心自己变得更老、更胖、更穷、更疲惫,以

    及魅力、健康、思维的灵活性等不如当年。我们担心的事情中,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有时候,我们还会对自己什么都不担心

    而感到担心。(Shu分享更多搜索'雅书)

    看,担心真的没什么,只要确实有事情值得担心。如果什么

    都不担心,那我们只是在增加皱纹——这可是会让我们显老哦!

    第一步,我们要确定对于自己所担心的事情,自己是否可以

    做些什么。我们通常可以采取符合逻辑的措施来消除这种忧虑。我担心人们不会采取这些措施,也就是说他们选择停留在担忧的

    状态中,而不是去摆脱它。

    如果我们感到担忧,那么请采取如下措施:

    ·获得切实可行的建议;

    ·掌握最新信息;

    ·行动起来,执行一切有建设性的行动。

    如果我们担心自己的健康,就去看医生;如果我们担心花

    销,就制定预算,理智消费;如果我们担心自己的体重,就去健

    身,少吃多动;如果我们担心走失的小猫,就去给兽医、警察或

    当地的动物救助站打电话;如果我们担心自己变老——好吧,这

    种担心毫无意义,因为不管我们担心与否,这都是事实。

    我们只是在增加皱纹——它会让我们显老哦!

    如果什么都做不了(或者我们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的

    人,甚至已经接近神经质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分散注意

    力。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发现了

    一种叫“心流”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专注于自己正

    在做的事情,完全沉浸在其中,对外部事件几乎浑然不知。这是

    一种愉快的经历,能够彻底消除担忧。他还提出:“当至少有一

    个人愿意倾听我们的烦恼时,我们的生活品质就会得到极大的提

    高。”法则51 保持年轻态

    我之前的确说过,不要为自己越来越老而担心,因为我们无

    能为力,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为什么又列出这条保持年轻态的法

    则呢?这是因为,所有人都必须面对身体渐渐老去的事实,那种

    通过无休止的手术等方式来延缓衰老的行为毫无意义。相比之

    下,在精神和情感上保持年轻态更可取。比利·康诺利(Billy

    Connolly)曾在一场演出期间对自己弯腰捡东西时,身体发出一

    种老年人弯腰时会发出的那种咕哝声,有过一番冷嘲式的表述,他说他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出那种声音的,它就这么

    出现了。有些声音和行为显示我们老了,比如,外出时把自己裹

    得严严实实,以防感冒;进门后确保要脱掉外套,即便我们马上

    又要出门;总是说:“我今年还要去老地方度假。”

    我昨天读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名男子带着父亲在希腊的岛

    上背包旅行。他说自己的父亲已经78岁了,但他自己还跟不上老

    人的脚步。这就是我所说的保持年轻。我认识一个60多岁的老太

    太,她说自己现在的心态和21岁的时候一模一样。这也是我所说

    的保持年轻态。

    保持年轻就是尝试新事物,不抱怨,不把老年人会说的话挂

    在嘴边;不一味地选择保守的选项;与时俱进,不会因为自认为

    年纪太大而放弃骑自行车这种运动。

    保持年轻态就是尝试新的口味、新的度假地和新的风格;思

    维开放;不要变得保守,而对越来越多的事感到不满;不要满足

    于现状。保持年轻态就是以新鲜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保持好奇、积极进取、富有冒险精神。

    保持年轻态是一种心态。

    保持年轻态就是尝试新的口味、新的度假地和新的风格。

    法则52 钱不是万能的

    多年前我在某行业工作时,但凡有麻烦事发生,我的老板就

    会叹一口气,然后让我们拿钱把事情摆平。在工作上,拿钱解决

    问题这个办法很奏效,但生活中的问题没那么简单,往往需要我们

    亲自去解决。我们很多人总是以为只需要出钱就能解决所有问

    题,从不想办法真的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解决办法。

    让咱们再回到衰老的问题上。我们也许以为花钱整容就可以

    避免衰老,但实际上,它仅仅是延缓了衰老这个过程,而且还可

    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相比之下,培养良好的心态,并且体

    面、优雅地接受现实才是上策。如果我们在意的人心情不好,我

    们当然可以花钱买礼物让他们高兴,但更有效(并且更经济)的

    办法是抽出时间陪他们出去走走,询问原委,让他们有机会倾

    诉。

    我们总是以为多花点钱,问题就解决了。但有时候,我们需

    要用老式方法,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问题。就像我们的爷爷奶

    奶辈一样,他们不会因为东西坏了就扔掉买新的,而是会耐心地

    坐下来,努力地找出哪里坏了,判断有没有办法修好。这种方式

    不仅适用于手表或家用电器,也适用于情感问题。花钱解决问题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威风,但在盲目砸钱之

    前,我们可能需要后退一步,看看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更好地解

    决问题。我和大家一样,习惯花钱买方便。买车的时候,我买的

    通常是那种价钱贵、性能不稳定、维修成本高的车。当车(不可

    避免地)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不得不花大价钱拖车和修车。如果

    我后退一步,首先考虑这辆车适不适合我,问题就简单多了。现

    在就算花钱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把问题再次发生的时间推迟

    了。下次车再坏了时,我们又得为当初的任性买单。

    花钱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把问题再次发生的时间推迟了。

    法则53 独立思考

    这一条法则看似是老生常谈,但又确实不得不提。独立思考

    的意思是我们要非常清楚自己的观点和定位,并坚定地维护自己

    的观点。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容易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切实做

    到这一点比想象中要难。我们的内心都很脆弱。我们都有恐惧和

    担忧。我们都希望有人爱我们,接受我们。我们都希望融入群

    体,得到认可,有归属感。总而言之,我们倾向于变成别人希望

    中的模样。

    有创意、与众不同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太显眼,会被“枪打出

    头鸟”。但真正成功的人是不会被当作出头鸟中枪的。相反,他

    们会因为自己的创意和与众不同成为领袖。如果我们自命不凡、言行粗鲁,那么我们的确会中枪。但如果我们友好、周到、关心

    和尊重他人,我们就会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受。如果我们同时有

    独特的想法,我们更是会受人敬重和赞赏。要独立思考,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是谁,并在想法和行为

    上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不能让脑子里像浆糊一样理不清。

    我有个朋友非常精明,但她的所有观点都来自一份全国性的

    报纸。在一个问题上,那份报纸是什么态度,她就是什么态度。

    她完全相信这份报纸,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多么容易被猜到。她会

    清楚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逻辑非常清楚,但她的观点永远和

    那份报纸一致。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有她的影子,因而需要偶

    尔改变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以确保我们的观点新颖、独到。

    当然,独立思考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值得思考的事情,需要我

    们真正去思考。想想我们认识的某一群人。如果他们的生活井井

    有条,我敢说他们这两点都做到了。如果他们生活一团糟,我敢

    说这两点他们都没做到。

    我们都希望融入群体,得到认可,有归属感。

    法则54 我们不是生活这部戏的总导演

    如果这一点让大家感到震惊,我表示歉意,但很多时候我们

    的确不是总导演,不管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是,多么相信自己是,多么坚定地认为自己应该是。我们不是总导演并不意味着其他人

    是。或许我们所有人都坐在同一辆没有司机的失控列车上,也或

    许其实是有司机的(司机也许疯了、喝醉了或睡着了,不过这完

    全是另一回事)。

    一旦承认自己不是一切的总导演,我们便可以放下很多东西。我们不会抱怨“为什么不是这样”,而是接受现实,让事情过

    去。我们不用撞南墙,可以双手插袋,吹着口哨走开。毕竟我们

    不是总导演,因此无需承担责任。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享受而不是负责的时候,我

    们便可以自由地多享受阳光,乐得轻松。

    看吧,好事和坏事都会发生。也许有司机,也许没有。我们

    可以责怪司机,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接受如果没有司

    机,旅程将有时可怕、有时刺激、有时枯燥、有时美好这一点

    (实际上,无论有没有司机,这些都成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

    事,我们都必须接受。这是事实。如果我们是总导演,我们可能

    会干涉太多,把大部分不好的事情都处理掉了,开玩笑地说,这

    可能会导致人类因为缺乏挑战、缺乏动力、缺乏刺激而停滞不前

    灭绝了。毕竟正是那些不好的事情激励了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学

    习,给了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如果一帆风顺,我们的生活会空

    洞、无聊得吓人。

    但对于这一条,有一个小小的条件。我们也许不是生活这部

    戏的总导演,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完全不用负责任。我们依然有自

    己的义务——尊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同我们一起生活在里面

    的人——只是不对整部戏和它涉及的方方面面负全责。

    别当自己是总导演,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去欣赏刺激或伤感

    的情节,并在恐怖画面出现时躲起来。但我们不是总导演,也不

    是放映员,甚至连引座员都不是。我们只是观众,所以好好欣赏

    这部戏吧。一旦接受我们不是总导演这一点,我们便能够放下。

    法则55 拥有一些能让我们忘却烦恼的东西

    我之前提到的那个朋友非常依赖她收养的几只灵缇犬。无论

    心情多么不好、工作多么辛苦、生活多么狗血或新换的发型多么

    令人不满,在回家受到那些被她救下的灵缇犬的热烈欢迎时,她

    都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乌云散去,她瞬间恢复心情,重新

    变得冷静、快乐,感受到被爱。

    对我来说,让我忘却烦恼的是我的孩子和我住的地方。尽管

    孩子们有时候会让我抓狂,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长的过程

    依然让我觉得很神奇。至于住的地方,我只要一想到回家,就会

    感到大受鼓舞、精神焕发。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让自己受到鼓舞的东西。它会给我们非常

    积极的影响。它也许是一个观点、一个人、一只宠物、一个小

    孩,或者是能让我们重获信心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它也许是我

    们通过诸如朝拜或冥想这样的仪式而达到的一种心境,或是让我

    们心情愉悦的一段音乐;对有些人来说,它是重新整理收集的邮

    票,对其他一些人来说,它是做慈善或当志愿者的行为。

    无论它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有。我们要去了解它并利用它,因为即便有一段音乐能让我们心情愉悦,但如果我们不放出来

    听,又有什么用呢?

    无论是宠物狗、孩子或是在疗养院和一个孤独的老人之间的一次交谈,必须得有东西让我们意识到眼前糟糕的一切没有那么

    重要,并提醒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那些简单的快乐。

    即便有一段音乐能让我们心情愉悦,但如果我们不偶尔放出来

    听,又有什么用呢?

    法则56 只有好人才会觉得内疚

    坏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有错的。他们要忙着做坏事。好人之所

    以会觉得内疚是因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让人失望了、犯错了或某

    件事搞砸了。好人有良知,坏人没有。如果我们觉得愧疚,这是

    个好现象,表明了我们走在正轨上。但我们得知道如何去处理这

    种情况,因为内疚只是一种情绪,光内疚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有两种选择:纠正错误或放下内疚感。是的,人非圣

    贤,孰能无过。如果有良知,我们有时候就会感到愧疚。但不能

    带来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行动的内疚毫无意义。如果并不想在内疚

    的基础上采取行动,那我们还不如想点其他的。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判断我们究竟需不需要感到内疚。或

    许我们感到内疚只是因为我们的良知或责任感过于强烈了。如果

    我们是经常主动请缨的那种人,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因为这一次

    拒绝而感到内疚。我们有权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无需为此感

    到内疚。

    如果我们的确有理由内疚,那就尽可能去纠正错误吧。这是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错误无法纠正,那么我们至少要吸取教训、下定决心、放下愧疚感、继续前进。如果愧疚感一直折磨着

    我们,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把它抛在身后。

    如果我们感到愧疚,这是个好现象。

    法则57 没有好话说就什么都别说

    抱怨、批评和指责都很容易,赞美却很难。现在,就把它当

    作一项巨大的挑战吧。不容易说出赞美的话语是因为我们天生就

    倾向于抱怨。如果有人问我们周末露营怎么样,我们会向他抱怨

    天气不好、露营场地有问题或者隔壁车里的人有多讨厌,这会比

    我们跟他分享与好友在一起的喜悦要简单多了。朋友问起我们与

    上司相处得怎么样时,我们总是会先想到他们不好的地方,而不

    是好的地方。

    再讨厌的人也有好的一面。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一面并强

    调,说出来,让它引起关注。面对看似困难的情况也一样。我记

    得看到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巴黎大罢工期间乘坐地铁时

    的经历。当时一片混乱,人们相互推搡,情况很吓人。一名女子

    弯下腰对她带着的一个小孩说:“亲爱的,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冒

    险。”后来,这句话成了我在遇到危机和困难时的口头禅。

    如果我们被问到对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地方的看法,我们

    要找好听的、夸奖的和正面的话说。大量证据表明,乐观的心态

    大有裨益,但最明显的是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乐观的人吸引。

    我们都喜欢和乐观、积极、快乐及自信的人在一起。显然,说好话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在背后说人闲话,不会说长

    道短、信口雌黄、搬弄是非、言语粗鲁和怨天尤人(我们可以指

    出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但要有建设性)。

    开口前,试着去发现好的方面。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得到改

    善。如果尝试过后发现实在找不到好话说,那就什么也别说。

    亲爱的,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冒险。第二篇 爱情法则

    我们都需要爱与被爱。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从一段感情

    中获得舒适和亲密感。我们不是孤岛,都需要与最亲密的人一

    起分享快乐与忧伤,这是人的本性。如果没有付出和获得回报

    的需求,我们人类就不会变得现在这么出色了。

    但我们很容易在爱情中犯错,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看似老套

    的法则来指引我们。

    我们的确需要帮助,并且有时候换一个稍微有所不同的角

    度看待问题是有好处的。本篇会介绍一些不同寻常的法则,它

    们会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爱情。

    这些法则中没有一条是革命性的,但它们都是我从一些人

    那里观察到的。这些人的爱情持久并能彼此滋养。

    法则58 求同存异

    男女之间是有区别的。傻瓜才会否认这一点。但男女之间的

    差异并没有严重到致使我们分属不同的物种或来自不同的星球。

    其实,男女之间的相同之处多过不同之处。珍惜双方之间的共同

    点并接受存在的差异,我们与另一半的相处也许会好很多。

    一段感情好比是一个最初只有两个人(后来也许会因为很多

    下级成员的加入而壮大)的团队,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才能、技

    巧和资源带进这段感情里。每一个团队都需要有具备不同素质的人去达成不同的目标,共同推动一个项目取得成功。如果双方都

    是强势的领导者,都能迅速做出决策,都容易头脑发热,那么谁

    来负责细节,完成项目?谁来具体实施,而不仅仅是提出创意?

    我们要看到男女之间的差别能带来的好处!把这些不同看作是特

    殊的才能,它们可能会成为有效的工具,让我们的团队运转得更

    好。

    有共同点会如何呢?它们可能是非常棒的体验(相同的观点

    和品位),但它们并不总是能让生活变得简单。如果我们都是真

    正的领导者,那么我们可能都会去争夺掌舵者的位置。这时候,我们应该商议,达成一致,轮流掌舵。我们应该妥善利用共同

    点,让它们点燃我们的激情,并让我们的感情变得特别且成功。

    一对情侣就是一个团队。和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相比,把共

    同的才能结合起来会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轻松。剥开为了武装自

    己在外面包裹的层层外衣,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感到害怕和脆

    弱的时候。如果只关注和放大差异,我们可能会失去那个本可以

    让这段旅程变得更有趣的人。网络上那些愚蠢的段子根本没用,真实的生活并不是它们说的那样。

    不要将彼此视为异类。

    法则59 给另一半空间,让他们做自己

    我们常常会爱上独立、坚强、自律、经历丰富的人。但一旦

    和这个人在一起后,我们就会忍不住想改变她他。如果她他继

    续表现得很独立,我们就会变得嫉妒。爱情仿佛制约了她他,让她他失去了翅膀。

    在我们遇见她他之前,她他活得很好。从我们遇见她他的

    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地给她他各种建议,开始限制她他的

    选择、梦想和自由。我们必须后退一步,给她他做自己的自由。

    很多人说,爱情的魔力已经消失殆尽,生活中不再有火花,两人间心生隔阂。如果稍微深入地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

    情侣其实陷入了一种充斥着不信任、压迫和侵犯的共生关系中,他们完全不给对方空间。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首先,要像初次相识那样看待她

    他。是什么吸引了我们?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引起了

    我们的兴趣?

    现在再看看我们的另一半。她他有变化吗?什么消失了,什

    么被取代了?她他还是当初那个独立的她他,还是我们已经侵

    蚀了她他的空间、自信、独立和活力?这听上去也许有些刺耳,但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控制我们的伴侣,致使他们失去先前的魅

    力。

    我们要鼓励我们的另一半适当地走出只有彼此的空间,去重

    新发现她他自己的能量和活力。有时,我们可能要做一个旁观

    者,避免再次限制她他。绝大部分成功的感情都有很重要的一个

    因素,那就是独立。两人分头行动,再给感情注入新的活力。这

    才是成熟的、健康的。

    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她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法则60 相敬如宾

    在忙碌的生活中,在朝夕相处的争吵中,我们很容易忘记自

    己是和一个真实的大活人生活在一起。我们容易认为他人的付出

    是理所当然的,忘记感谢他们、称赞他们,对他们说“请”。我们

    举止粗鲁,不作为,忽略他们,不自觉地表现出他们好像是空气

    一样。

    要让爱情保鲜,我们必须重新开始,变得谦恭有礼;重新以懂

    得尊重、举止得体的个体的身份向对方介绍自己;重新变得亲

    切、友好、文明。只要有必要,我们都要向对方说“请”和“谢

    谢”,哪怕每天都要说很多次。要习惯在特殊的日子里给对方准

    备礼物,并用心听对方说话。

    要关心对方的健康、利益、梦想、希望、工作量、兴趣和喜

    悦。花时间帮助她他、关心她他的需求、陪在她他身边。什么

    都不用做,只需静静地倾听,让她他知道我们依然爱她他。不

    要因为忽视而毁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我们总是对亲近的人苛刻,对陌生人友好。我们会在生活的

    忙碌中忽视自己的另一半。但实际上,我们对待自己的另一半应

    该比对其他所有人都要好。毕竟,这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

    重要的人了,向她他表明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读到过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男人不断给自己妻子买包的故事。他买的包永远不合适,不是不够大,就是不耐用。妻子尝

    试向他解释她很乐意自己买包,但这个男人坚持认为自己的品位

    比妻子的好。最后,他的妻子也给他买了一个包,这件事让他闭

    上了嘴。她并没有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而是用幽默和智慧获

    得了良好的结果。聪明!

    重新开始,变得谦恭有礼。

    法则61 让对方进入没有我们的世界

    情侣不一定要有一模一样的想法、感受和反应。我注意到,最好的爱情是不管两人在不在一起,感情都十分牢固;最好的爱

    情是双方都支持对方的兴趣,即便那不是自己的兴趣。

    支持对方和对方想做的事情意味着我们不能感到嫉妒、不信

    任或气愤。我们得做好准备:她他会变得独立、坚强,并将经常

    进入没有我们的世界。这可能有点难,可能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

    努力。这可能是一次真正的考验,我们有多在乎对方,以及我们

    会变得多有保护欲都会表现出来。

    我们给予、允许或鼓励的自由越多,我们从另一半那里得到

    回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得到了鼓励和信任,那

    么她他因为受束缚而“出轨”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我们越是支持

    她他,她他就越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善待。这是好事。

    但如果我们不同意我们的另一半想做的事情,该怎么办?恐

    怕我们得反省了。我们的另一半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做她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假设不是会伤害到我们或严重影响我们感情的事

    情,如和其他人发生关系或犯罪),我们只能支持。我们可能需

    要问一下自己,对方想做的事情的哪一点让我们难以接受。这个

    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和我们有关,而不是和我们的另一半有关。

    我们要问自己,如果对方做了这件事,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

    什么?弄脏地板、破坏花园或花钱买了我们其实并不想要的东西

    这一类的事情一周就过去了。然后再和她他离我们而去,或是失

    望、闷闷不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比较一下。哪个后果更严重?

    当然,对方说想做某件事并不代表她真的会去做。然而,一

    些非常顽固的人更有可能会因为我们反对他们提到的一切而坚持

    去做那些事情。

    如果往后看法则64,我们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到对另一半比

    对最好的朋友更好。支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式。我们总会忘记

    我们的另一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梦想、计划和尚未实

    现的抱负。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她他找到自己的道路,实现那些抱

    负,帮助她他充分发挥潜力,让她他感到完整和心满意足,而

    不是指责她他、嘲笑她他的梦想、贬低她他的计划或嘲笑她他

    的抱负,也不是阻碍她他、干扰她他、给她他制造障碍或以任

    何方式限制她他。我们要做的是鼓励我们的另一半展翅高飞。

    我们得做好准备:她他会变得独立、坚强,并将经常进入没有我

    们的世界。

    法则62 率先道歉谁先挑起争吵的、为什么争吵、谁对谁错,这些都不重要。

    发生争吵时,双方都会表现得如被宠坏的孩子一样不讲道理。这

    时候,双方应该停止争吵,立即回房间冷静一下。其实,时不时

    发生争吵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从现在起,如果想坚定地遵守法

    则,我们就要率先道歉。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法则玩家就是这

    么做的。我们率先道歉,并引以为豪,因为我们知道,即使说了

    对不起,也不会有损我们的尊严。我们不会感到威胁和挑战,觉

    得自己软弱。我们可以既道歉,又保留自己的尊严。

    我们说对不起是因为我们感到抱歉。我们为自己加入争吵,忘记了至少五条本应遵守的法则而感到抱歉。

    明白了吧?只要发生了争吵,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

    因为我们犯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错误,因而需要我们率先道歉。我

    们为争吵这件事道歉,不管是为什么争吵。我们先道歉是因为我

    们品德高尚、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有尊严、成熟和聪明。是

    的,我们虽然已经这么优秀了,但还是要说抱歉。这简直是有些

    离谱的要求。但试着这么做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做到这点后,我

    们的视野是多么开阔。

    如果争吵的双方都在看这本书怎么办?天哪,那我们千万不

    能让对方知道(法则1),然后再抢着当第一个道歉的人。这可

    太有意思了。有这样的情况可一定要告诉我!

    道歉好处多多,虽然它可能令人难以启齿。除了让我们在道

    德上占据优势外,它还能够缓解紧张的关系、摆脱不良情绪和消

    除误会。很可能,我们先道歉后,对方也会跟着道歉。记住,我们道歉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罪过或失态的地方,而是因为我们不成熟、大发雷霆、忘记了法则以及我们的顽固不

    化、言语粗鲁、争强好胜和孩子气等。现在我们可以从冷战的房

    间里出来了。

    我们可以既道歉,又保留自己的尊严。

    法则63 为了让对方高兴做出额外的努力

    什么?我们必须率先道歉、鼓励支持他们、给他们自由、礼

    貌友好,然后现在又要为了让对方高兴而做出额外的努力?真是

    见鬼。然而,在任何一个外人看来,我们这么做一定是出于爱。

    我们自己也会认为,我们只会为了自己真正在乎的人这么做。完

    全正确。因为对方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我们爱

    恋、珍惜、在乎的人,所以我们才会为了让这个人高兴而做出额

    外的努力。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爱人、伴侣、宝贝、灵魂伴

    侣、情人和挚友。那么,还犹豫什么?怎么还不开始行动?

    那么如果我们愿意,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简单:提前考虑。

    对生日的安排不要仅限于一份礼物、一张卡片、一束花或在酒吧

    里喝几杯。想想他们在生日、节假日和周年纪念日喜欢什么,可

    能想要什么。要努力想,找出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送给他

    们。我说的和钱无关,只是为了给他们惊喜、找到能让他们高兴

    的小东西并表现出我们很在乎他们。提前安排,让他们知道他们

    对我们来说有多么特殊,我们有多么在乎他们。

    这就是想办法用超出常规、超出对方预期的方式让他们开心。同时,这也是我们展现自己的温柔、体贴和创造力的机会。

    没时间?那就检查一下我们的日常安排。有什么事能比让我们的

    恋人、伴侣和朋友高兴还重要?

    还犹豫什么?怎么还不开始行动?

    法则64 知道何时该倾听,何时该行动

    我不知道是不是对我们男性来说,学习这一条法则更难,反

    正我觉得很难。无论何时,只要有人遇到问题,我总是想助他们

    一臂之力。我究竟能为他们做什么不重要,只要我做了,任何事

    情都可以。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只需要坐下来倾听。妻子告诉我她碰

    到的麻烦和问题,并不一定是指望我能彰显大男子气概,救她于

    水火之中。她需要的是一个心怀同情的倾听者、一个哭泣时可以

    依靠的肩膀、一句“啊,你肯定很难过”的回应和我全部的注意

    力。而我通常是一听到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么解决问

    题。

    对我来说,遇到问题时,我不想听到什么安慰或者鼓励。我

    只想要解决办法,并希望有人提供帮助。

    但这是因为我的问题都和某样东西有关,只需要实际的解决

    方案。而我听到的最难处理的问题都是和人有关的,它们需要的

    解决方式完全不同。知道何时倾听、何时行动起来真的是一项很

    有用的生活技巧。我依然需要忍住不行动,而不是打断正在和我讲述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的人,说一句“好了,我知道该怎么办

    了”,然后飞快地跑去取我的工具箱。

    当然,有些问题实际上没有解决办法。别人告诉我们这些问

    题时,他们需要我们做的其实就是表示出同情、悲伤和震惊等。

    知道什么时候该表示同情,什么时候该递上工具箱是一项需要学

    习的技巧,也是法则玩家必须要学习的(是的,我承认,我自己

    依然会经常搞错)。

    知道什么时候该表示同情,什么时候该递上工具箱是一项需要学

    习的技巧。

    法则65 对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充满热情

    两人相知、相恋,最后决定共度余生,但彼此的决心有多大

    呢?我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仅仅是住在一起,消磨时光,没

    有真正的交融恐怕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充

    满热情。是的,热情。一起生活意味着建立紧密的纽带、分享彼

    此的经历和制造梦想中的浪漫。在爱情里,不能半死不活,不能

    沉沉睡去(甚至连打盹都不行)。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必须保持

    清醒、保持联系、保持步调一致。我们必须有共同的梦想和目

    标,抱负和计划。我们必须对和对方在一起充满热情。

    我知道,所有感情都会经历高潮和低谷。我知道有时候我们

    会变得满不在乎,甚至会感到有些厌倦。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致

    力于让另一个人获得幸福,这需要专注、勇气、激情、动力、热

    情和努力。什么?我们并不是为了另一个人的幸福存在的?那我们在干什么?在某种意义上,爱情的意义就在于让另一个人获得

    幸福。如果这不是我们的目的,那么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必须真的关心对方,爱着对方,希望对方有成就感、成

    功、幸福和完整。

    在理想的世界中,我们一生只爱一个人(我知道,很多人一

    生会有好几个伴侣,但我假设他们开始每一段感情时都是抱着共

    度余生而不是离婚的目的)。这是一个在相互信任、责任心、共

    同的幸福、动力和追求卓越的基础上,建立一段美好、稳固的爱

    情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情比金坚,我们的爱情才会更圆

    满。要知道,另一半在我们身边不只是为了在我们感到厌倦想要

    有个人陪伴时和我们聊天,她他在那里是因为她他爱我们,我

    们也爱她他;她他在那里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爱情。如果这都不

    是一个人活得精彩、充满热情的动力,我不知道什么才是。

    我们要致力于让另一个人获得幸福。

    法则66 协调步调与喜好

    我们现在要讨论性了吗?其实不是,我要讨论的是爱。如果

    我们爱对方,对方也爱我们,那么发生性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一件

    事。但这其中既有无尽的乐趣,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段感

    情中,作为成功的法则玩家,我们要温柔,谦恭有礼,要懂得刺

    激和尊重对方,要有创造力,要体贴,还要保持对对方的吸引

    力。在性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要考虑另一半的需求,同时照顾

    自己的感受。我们有权在两性关系中保留隐私并得到尊重。对我们的另一半来说也是一样的。体贴是最重要的,我们要

    考虑他们的需求、喜好和能力,要做到谦逊有礼。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有激情和刺激。体贴和尊重并不意味

    着乏味。我们所说的不是因为要考虑另一半的安全、隐私和健

    康,就让性生活变得枯燥无趣。即便是感情最炽热的爱人也可以

    既善待对方,又激情四射,一起享受其中的美妙。

    和爱的人缠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荣幸。在这个过程

    中,我们和另一个个体之间是最亲近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对

    方,同时也应该尝试提升自己的技巧。如果技巧不足,我们可以

    花时间来学习。这没什么丢人的,我们不可能生下来就是老司

    机。

    我们有权保留隐私并得到尊重。

    法则67 多说话

    没错,要多说话。出现问题时,说出来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

    题;时运不济时,说出来会带领我们渡过难关;乐观兴奋时,说

    出来有助于我们和另一半分享。

    如果不说话,一定是出现了问题。说出来能够帮助我们去理

    解、倾听、分享和交流。

    很多人以为,沉默意味着出问题了。当然,我们不必打破所

    有沉默,但下面是我们在交流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礼仪:·确认伴侣和我们说话了,嘟囔声和叹气不算;

    ·每隔几秒就做出一些反应,表明我们还醒着,还关心对方说

    的话,比如点头、简单地回应,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说话是我们作为恋人或伴侣的责任,并且我们应该做好这件

    事;

    ·会说话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不说话就无法调情,激起对方

    的兴致,说话其实是一种前戏;

    ·说出来有助于解决问题,沉默只会放大问题;

    ·说话会让我们一直有“在一起”的感觉,还记得吗,开始恋爱

    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当然也有“沉默是金”的时候(参见法则64),但说话是一种

    健康、有效、友好、有趣且充满爱意的方式。沉默可能会显得乏

    味、冷漠、消极。显然说话也分有质量的和东拉西扯的。要确保

    我们和伴侣之间的交谈,不是为了用没有意义的琐事来消除沉

    默。说话要有目的,不过偶尔八卦一下也无伤大雅,但一味地闲

    扯不可取。所以,现在就聪明地说话吧!

    如果不说话,一定是出现了问题。

    法则68 尊重隐私

    “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尊重、隐私、信任和诚实是上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其中隐私权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

    我们必须尊重我们伴侣的隐私,她他也必须尊重我们的。如

    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就应该开始怀疑其他权利了——信

    任、尊重和诚实。如果这些权利都不见了,那么坦率地说,我们

    之间存在的并不是爱情,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们来假设我

    们的感情良好、健康,那么这意味着我们尊重伴侣的隐私。

    在有些事情上,如果我们的伴侣选择对我们有所保留,那么

    这也是她他的权利,我们无权:

    ·哄骗;

    ·威胁;

    ·情感绑架;

    ·贿赂;

    ·收回特权;

    ·试图通过不光彩的方式找出真相。

    引诱对方说出来也是不行的。尊重隐私不只是不擅自打开她

    他的信件、不偷听她他打电话、不在她他没看见时偷看她他的

    电子邮件,隐私还意味着她他有独自洗澡的权利——我们都需要

    保持一定程度的优雅和尊严,独自洗澡其实是标准的底线。

    任何时候,共用浴室都是不可取的。想象一下,多可怕啊。如果无法拥有自己的浴室,至少要在浴室里保留一点自己的隐

    私。我明白,一起洗澡这种事情会让大家觉得非常亲密和浪漫,但我们谁也不想当着对方的面剪脚趾甲或挤黑头什么的。千万不

    要这么做。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曾说,他的婚姻能

    持续56年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分开的浴室。所以,保留自己的隐

    私,同时也不要侵犯对方的隐私。这条法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伴

    侣,甚至可以延伸到全宇宙的所有人身上。

    如果觉得自己要侵犯别人的隐私,我们就必须深刻反省,找

    出自己有这种想法的原因。真相可能令人难以接受,但我们必须

    得知道。

    如果觉得自己要侵犯别人的隐私,我们就必须深刻反省,找出自

    己有这种想法的原因。

    法则69 确保有共同的目标

    刚开始相恋时,我们认为自己足够了解这份爱情。我们有太

    多的共同点。这份感情简直就是命中注定,自然而然的事情。我

    们当然有同样的目标、当然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当然会一起走

    完剩下的人生道路。

    大错特错。这条路有时会分岔,而且如果不时时留心,我们

    就会彻底地、永久性地失去对方。我们要经常检查,看看比如说

    我们用的是不是同一张地图,是不是在朝同一个目的地,甚至是

    同一个方向前进。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对于目的地,我们的想法一致吗?

    千万不要暗地里揣测对方的想法,不要臆想或猜测一个共同的目

    标。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伴侣,以及我们自己认为我们的共同目

    标是什么,因为它们可能相差甚远。不过它们也可能非常接近。

    我们只有问了才会知道,不过当然还是需要小心谨慎地问。有关

    这点,我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而且我们得区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梦想。我们都有梦想

    ——海边小屋、环球旅行、法拉利、马里布的另一个家、特意修

    建的酒窖、巨大的游泳池——但目标是不一样的。目标是生孩子

    (或不生)、经常旅行、提早退休在西班牙定居、把孩子培养成

    快乐并且适应性好的人、共度一生、搬到乡下或城里去、一起在

    家办公、共同经营自己的公司、养狗等。我猜梦想是我们想在某

    一天得到的东西,而目标则是需要我们一起做的事情。梦想是我

    们两人中任何一个人可能会获得的收获,而目标则是我们需要对

    方才能达成的共同目的,因为如果没有了对方,这个目标也就失

    去了意义。

    这条法则是关于评估的。要进行评估,就得和我们的伴侣讨

    论我们以为自己在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在做什么。不用很沉重,可以是一次轻松的评估,仅仅是为了交流并确保两个人是在同一

    条轨道上。也不用太详细,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问题来确定我们总

    体上方向一致,不必苛求于完美地规划好未来生活的每一步。

    要经常检查,看看我们用的是不是同一张地图。

    法则70 对待伴侣要比对待最好的朋友更好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到了这条法则。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4543KB,1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