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530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1日
第1页
第17页
第21页
第38页
第95页

    参见附件(7257KB,149页)。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是关于孩子教育的小说,主要从佛法的角度论述了作为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使家庭关系平衡,怎样处理负面情绪等等。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内容介绍

    作者将佛法智慧融入母性,以妈妈们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对妈妈而言,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新手妈妈如何在纷繁的日常事务中感到平和,怎样来管理自己的愤怒和忧虑。同时也讨论了身为母亲的女性与自身、孩子、父母、朋友、亲戚们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目录

    前言 给心最好的礼物

    01佛性:开启身为人母的内在智慧

    生即有苦

    苦的肇因

    苦能结束

    离苦之道

    02专注:与孩子相处的特别时刻

    专注:为了我们的孩子

    专注:为了我们自己

    开发专注力

    业(因果作用)

    03平和心:随遇而安、随时而变

    如何处理负面的心理状态

    无处不在的罪恶感

    接受万物:平心静气

    04愤怒:一时而非永久的状态

    恶性循环的愤怒

    向内探索,驯服愤怒

    厘清愤怒,善后处理

    原谅:每个人都有其不易

    如何驯服不正当的想法

    05忧虑:挣脱内心的牢笼

    忧虑所造成的损耗

    无法避免的苦痛

    如何处理忧虑

    当你最害怕的事情发生时

    倾听孩子的话

    苦难触发心灵的真正力量

    06仁慈:我们与所有众生是一体的

    执着于自己的看法会有危险

    真爱并不需要条件

    爱的要义

    四无量心

    我们是一体的

    先做出爱的举动

    07伴侣关系:开发德行的绝佳训练所

    孩子对伴侣关系造成的影响

    更纯粹地来爱我们的伴侣

    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在繁重的家务面前,如何谈论“公平待遇”

    正当的言语

    倾听是一项技能

    08自我:我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那些遥不可及的快乐

    自我形象带来的窘境

    对于认同感的追求

    你到底是谁

    面对老化

    面对死亡

    洞察力

    09冥想:完全投入当下

    要紧的事先做

    冥想所得的洞见

    冥想中的阻碍

    在冥想中培养爱心

    10修行:转变心的朝向

    慢下脚步,感知当下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作者信息

    萨拉·娜塔莉(Sarah Napthali),二十四岁时接触佛法,深有所感,三十多岁时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形态自此改变。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佛法教导相结合,创作了关怀母亲心灵的书籍,并跻身于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之列。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截图

    本书纸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10月出版

    作者授权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作中国大陆(地区)电子版发

    行(限简体中文)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新手妈妈减压经典

    著者:萨拉·娜塔莉

    字数:158000

    电子书定价:25.99美元目录

    序言

    身为人母好修行

    前言

    给心最好的礼物

    01 佛性:开启身为人母的内在智慧

    生即有苦

    苦的肇因

    苦能结束

    离苦之道

    02 专注:与孩子相处的特别时刻

    专注:为了我们的孩子

    专注:为了我们自己

    开发专注力

    业(因果作用)

    03 平和心:随遇而安、随时而变

    如何处理负面的心理状态

    无处不在的罪恶感

    接受万物:平心静气

    04 愤怒:一时而非永久的状态

    恶性循环的愤怒

    向内探索,驯服愤怒

    厘清愤怒,善后处理

    原谅:每个人都有其不易

    如何驯服不正当的想法

    05 忧虑:挣脱内心的牢笼

    忧虑所造成的损耗

    无法避免的苦痛

    如何处理忧虑

    当你最害怕的事情发生时

    倾听孩子的话

    苦难触发心灵的真正力量

    06 仁慈:我们与所有众生是一体的执着于自己的看法会有危险

    真爱并不需要条件

    爱的要义

    四无量心

    我们是一体的

    先做出爱的举动

    07 伴侣关系:开发德行的绝佳训练所

    孩子对伴侣关系造成的影响

    更纯粹地来爱我们的伴侣

    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在繁重的家务面前,如何谈论“公平待遇”

    正当的言语

    倾听是一项技能

    08 自我:我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那些遥不可及的快乐

    自我形象带来的窘境

    对于认同感的追求

    你到底是谁

    面对老化

    面对死亡

    洞察力

    09 冥想:完全投入当下

    要紧的事先做

    冥想所得的洞见

    冥想中的阻碍

    在冥想中培养爱心

    10 修行:转变心的朝向

    慢下脚步,感知当下

    结语

    编辑手记

    面对孩子的勇气和智慧

    将此书献给那些过着“正常”日子 却焦虑、无助、不被理解的妈妈们身为人母好修行

    安妮.库什曼(Anne Cushman)

    儿子思开出生后的几个礼拜,只有在听到我的心跳声时才能入睡。

    从午夜到黎明,他躺在我胸前,头安稳地放在我颈项低处,每隔两个钟

    头会醒来吃奶。白天,我摇着他入睡,他睡梦中的小脸像是表演幻灯

    秀,闪现各种情绪:欢喜、烦躁、高兴、愁苦、惊讶,就像在排练这一

    生所需的每个表情。我如果胆敢把他放进摇篮里,他会怒吼着醒来,满

    面通红,拳打脚踢;如果我把他放在婴儿吊带、前抱袋、婴儿车或车内

    安全椅里,他就哭;为他换尿片时,他也哭;而每晚七点到九点,他还

    会无缘无故地哭。

    思开两周大时,我晚餐时吃了黑豆玉米饼,喂完奶后他便尖声哭

    叫、全身僵直、紧握双拳,直到天亮。当我跟他一起啜泣时,我丈夫急

    着打电话联络急诊室,而那里的护士(很仁慈地)告诉我们:听起来像

    是胀气。第二天早上,一位营养师友人安抚我,只要我不再吃乳制品、小麦、酵母、黄豆、玉米、豆类、大蒜、洋葱、番茄、糖、胡椒、青花

    菜、柑橘类(也可考虑不吃鱼、菇类、蛋),就不会有事。当思开终于

    在我右手臂弯里睡着时,我穿着浴袍倒在沙发上,用左手拿着冷了的糙

    米吃,还撒了些在他发梢上。

    大约就在那时,我决定把我已展开的育婴工作视为密集的修行。我

    告诉自己,这工作具备了所有修行所需的条件:长时间安静地坐着,来

    来回回地踱步,哪里也去不了,日程安排可以累垮人,而且剥夺你的睡眠;吟唱催人入睡、谜样的诗歌:“……而如果那眼镜被打破,妈妈会帮你买只小公

    兽……”,以及慢慢开始了解:未来没什么好期待的,只是重复做相同的

    事。而这一切的中心当然就是这位包了尿片的疯狂智慧导师,他指派下

    来的修行要比任何一次我到印度旅行所遇到的还要严格。如:“今晚你

    要抱着大师在客厅绕行两小时,每两步要弯腰至膝,同时吟唱:‘嘟提,嘟提,嘟嘟嘟;嘟提,嘟提,嘟嘟嘟……’”。或者:“在午夜时,你要抱着睡着的

    大师到浴室,并且回答:如何可以不用手就让睡裤落地?”

    这些修行就像所有好的修行,精细的设计正是要把自我牢笼好好震

    撼一番。它们完全粉碎了我认为事物应该如何的观念(在花园里,薰衣草花

    圃旁,看着蜂鸟飞舞,轻轻摇着脚边摇篮里初生的小宝贝入睡),还挖开我的心,让

    它面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站在换尿片的桌子前,小心翼翼把思开的小膝盖一只又一只

    弯向他疼痛的小肚子,而当芥末黄的涌泉从他身后喷出时,还要好生鼓励一番)。而在我

    的“宝宝修炼”里,每次呼吸当中,我都有机会面对当下展开的神秘,将

    自己的孩子当成婴儿佛陀来照护……

    对我而言最要紧的问题是:从生病的婴儿鼻子里吸出鼻涕能跟僧侣

    的修行同样简单、纯粹吗?把尿片桶擦拭干净也能带给我“证悟”[1]

    吗?

    我床边小桌上过去放的是与“追求证悟”有关的书,如今放的则是谈如

    何避免半夜醒来的书。我也别再想要一颗葡萄干嚼上五分钟,也可以忘

    掉“吃东西时,就只是吃东西”这类的告诫。当我打电话订购保护儿童的电插座

    盖时,思开正趴在我的屁股上;同时,我正用手指头从外卖餐盒中取出

    冷了的素食锅贴吃,并且用穿着袜子的脚把思开刚吐出来的东西拨到地

    板上。即使要找出时间告诉自己这便是修行也很难,我还忙着找思开的

    某只手套呢……

    要不断提醒自己无常的道理,是否有比在这参差不齐、缺乏关怀的

    世界里养育孩子更好的方式?当我跟思开一起躺在床上小睡时,他的头

    在我胸前,我的鼻子靠在他如黑丝般的头发上。我注视着他的囟门[2]

    随

    着心跳柔软地起伏。我被严肃警告过,不用高速公路,也不用隐形轰炸

    机,就算是玩具熊也会让他在摇篮里窒息。晚上,当他安静了两个钟头

    后,我会偷偷溜进他的房里,站在暗处,不敢动,怕让地板出声,直到

    我听到他的微微喘息。

    就算每件事都完全顺利地进行,我知道这个思开,这个正在唱着

    歌、热情吸吮玩具鸭的嘴,同时还从浴盆里往我身上泼水的小子,终究

    会像肥皂泡泡一般溶解消失。昨天,当我在七月艳阳下一圈圈游着泳时,他是我肚子里一块会踢人的肉球;而明天,他会是个边哭边把我的

    骨灰撒在山中湖泊的中年人。看着思开把红萝卜泥涂在自己的睫毛上,我丈夫说:“这光景真美,叫人心疼。”

    我感觉自己更融入这世界了,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当我以自己的身

    体喂养着孩子时,我也看到自己让大地以身体喂养着。我像是一件衣服

    被编织出的一部分,在前面有一长串的妈妈们,里头还有一长串尚未出

    生的孩子,他们所要承袭的世界我甚至无法想象。我想要思开的孙辈们

    能够在太平洋上游泳,在高山的花岗岩山脊上健行,还要为潟湖里以单

    脚站立的蓝色苍鹭倒抽一口气。

    这是“执着”,还是“互相联结”?

    我本意并非要夸张。我知道这些洞见并非来自三摩地[3]

    的闪亮原

    钻,而是比较随便、比较黏手的那种了悟,上头还沾了口水和甜甜圈的

    面皮。然而,或许这就是把当妈妈作为修行所得的礼物,一种对于混

    乱、粗糙、不完美加以拥抱的包容,而不是基于控制、保持干净的那

    种。

    这让我的心里多了些空间,可以容纳客厅地板中央的塑料垃圾车、午夜时由寝室门下传出的饶舌音乐;却不会在半夜溜出去寻找启示,而

    是和“羁绊者”待在家里。

    我们身为妈妈,又能从佛陀在深夜离开家人这件事上学到什么?我

    这么问一位法师。

    “喔,当他离开孩子的时候,还没成佛,还是个万分痛苦的年轻王子。”她回答。

    “如果你已证悟,便不会离开你的孩子。若是你呢,会去哪里?”

    【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

    1.每日发布新书可下载。公众号首页回复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2.首次关注,免费领取16本心里学系列,10本思维系列的电子书,15本

    沟通演讲口才系列,20本股票金融,16本纯英文系列,创业,网络,文学,哲学系以及纯英文系列等都可以在公众号上寻找。

    3.我收藏了10万本以上的电子书,需要任何书都可以这公众号后台留

    言!看到第一时间必回!

    4.也可以加微信【209993658】免费领取需要的电子书。 5.奥丁读书小站,一个提供各种免费电子版书籍的公众号,提供的书

    都绝对当得起你书架上的一席之地!总有些书是你一生中不想错过的!

    上千本电子书。给心最好的礼物

    24岁那年,我在印尼的雅加达教英文。在1991年,雅加达这座城市

    并不让人觉得舒服,交通拥塞,呼吸的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到处都是让

    人感到挫折的事情:电话永远接不通,1000万人口的噪音相当的大且少

    有沉静的时刻;身为外国人还必须躲避兜售商品的小贩、乞丐、出租车

    司机以及好奇的人;街道两旁就是没加盖的排水沟。刚开始的时候,我

    还爱上了这座城市与家乡的对比:永不止息的嗡嗡声,好比官能上的飨

    宴;但到后来,由于它周而复始的模式,这种文化差异对我所造成的冲

    击,让我必须以并不优雅的方式来加以处理。

    虽然印尼主要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但在偶然间我发现了一本盖·克

    雷斯顿(Guy Claxton)所写的书,叫做《佛法之心:面对激化世界的实

    用智慧》(The Heart of Buddhism:Practical Wisdom for an Agitated

    World)。我从来没有读过这么“激进”的书,所以开始在那些感到有所

    启发的地方加上标记,但是荧光笔的墨水很快就耗尽了。我怂恿朋友读

    这本书,以便与他们一起探索其中的主题。这些年来我还会不断回头重

    读此书。

    书中最让我受到触动的是:人很容易活在完全虚妄的状态之中。对

    于世界、他人、自己,我们常会认为自己所看到的就是实际的情况。但

    我们所感知到的其实是相当离谱的,而且我们的感知还会造成自己在并

    不真实的快乐上白费力气。我马上便把这一点应用在我与文化冲击的角

    力上:我可以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周遭这些让人厌烦的事物了,而用新

    的方式来看待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式来反应。平日的骚扰突然有可能让我

    学到些什么。我们是自己思考的产物,我们所有的一切源自想法。

    我们用想法塑造世界。

    作者鼓励我们对于自己所有的感觉、想法、信念要有觉知,如此才

    能克服那些造成我们受苦的错误观念。通过学习察觉心智的运作方式,我们便可找到力量转换生活经验。

    我们能否快乐取决于自身的心智状态。对于自身心智的管理以及改

    造自身世界的责任完全落在自己的手中。

    在20多岁的时候,我实在无法相信阖上双眼、专注在呼吸的起落上

    会是善用时间的方式。我想做一些事情,多认识些人,开发脑力,改进

    技能,尽情享乐一番。虽然当时所追求的那些事物也相当有趣,但到最

    后我还是与大部分认识的人失去联络了,当时所学的东西也多数都忘

    了。如今有了后见之明,我知道如果那时自己能专注在自我身心的开发

    上,会受益更多;因为如此一来,在心灵之路上我会比现在要更精进

    些。

    身为一个母亲的挑战

    而当我到了30多岁开始育儿时,便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态。我想

    做个有智慧的妈妈,但是却常常发现自身思考及行为的方式连自己都无

    法认同。我觉得必须做个更有德行的人,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也

    要更有耐性、更有慈悲心、对事情有更积极的看法。我知道不可能仅仅

    只是希望就可以做到这些,这需要我长期的投入以及对自己在行为上有

    所要求。

    所以我开始把自我身心的发展更当回事。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又

    在家中工作,想要做到这件事是相当有挑战性的;而我也承认,有些日

    子根本没办法对自我身心的发展多加注意。而在其余的时间,我会找机

    会每天进行冥想。虽然我刚当上妈妈,没有办法找到整块的时间;不过

    我仍感觉到,如果能够将自我身心的发展和日常的事务结合在一起会很

    有帮助。冥想即使不够规律,仍可让我以较平静、较积极的方式来面对

    事情。这确实让我对事物的看法改头换面,也让我在生活上可以更顺利

    些。当我怀第二个儿子的时候,我意识到即将面临的挑战,因而变得比

    较焦虑。我知道随着产后的欢呼、放松以及高度的荷尔蒙效应而来的,是睡眠不足、长时间待在家中和难以有自己的时间。我想让自己在心智

    上做好准备,以免陷入忧郁的状况:规律的冥想、参加课程,并尝试着

    更专注、更有慈悲心、更合乎道德地过日子。

    在那次怀孕中,我写下了这本书的初稿,但是等第二胎一生下来,我立刻就注意到亲职工作[4]

    有多困难了,于是加上一章来讨论愤怒的情

    绪。面对着在两个宝宝当中取得平衡的挑战,我为自己在处理大儿子扎

    克(当时只有三岁半)的事时变得如此易怒,感到不可思议。我在二儿

    子亚历克斯出生之前从来不曾对扎克大发脾气。我以前也曾感受过极度

    的挫折、激怒,甚至绝望,但从来没有如此愤怒,以至于想骂脏话,甚

    至动手打人。虽然我从来没有打过扎克,但有一次,我用指甲掐了他的

    大腿;那时我才突然发现,对于孩童的暴力行为并不一定是坏人才会犯

    下的,也可能是出自身为母亲的我。我警觉到了,知道处理愤怒情绪会

    变成我在自我身心发展上的主题。但并不只是我,有许多和我谈过话的

    母亲也为相同的问题而挣扎着。愤怒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甚至是有害

    的;让自己不被愤怒的情绪所掌控,这是非常重要的。

    突然身陷亲职工作当中,可能造成母亲内心的煎熬,但是写给父母

    看的书里,始终不变地把焦点放在对孩童的养育上,而不是那些为了养

    育孩子而挣扎着的母亲身上。探讨母亲内心世界的书常常成为令人沮丧

    的报道,把母亲们描绘成一群牺牲者,受着生活形态之苦。我觉得必须

    有一本书能告诉我们身为母亲的悲伤和快乐,同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应对

    策略,让我们可以重获新生。

    本书可以提供给妈妈们的帮助

    本书不是要教人怎么做父母,而是一本为妈妈们写的书。通过介

    绍一些发展自我身心的方法,提供给妈妈们一种重新和自己内心沟通的

    方式,让她们能够更为平和而快乐。如果妈妈们能够比较平静、比较快

    乐,我们的家庭得到的只有益处。

    在本书当中,我想要以妈妈们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对妈妈而言,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所探索的主题包括

    了“活在当下”对于我们自己以及孩子们的好处是什么,我们如何可以感到平和,以及我们可以怎样来管理自己的愤怒和忧虑。我也讨论了

    身为母亲的女性与自身、父母、朋友、亲戚们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

    所造成的影响。

    我必须说明,我只是个很普通的女子。我的希望是,正因为我是如

    此的普通,更可以用自身的经验帮助那些过着“正常”日子、却经常遇到

    各种限制的妈妈们。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不论是我写的还是其他什么人写的,都不重

    要;理由很简单,因为只有自身的经验才能为你的学习提供前进的动

    力。你从自己的生活当中所学到的才是最可靠的、最有用的。这是你的

    旅程。01

    佛性:开启身为人母的内在智慧

    身为人母让女人必须学习一种新形态的自给自足,想要成为快乐而有

    智慧的妈妈,唯一的可能在于开发出内在的资源来帮助自己。

    带小孩的妈妈其实很孤立,只能靠自己。当我们想寻求帮助的时

    候,通常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在还没当上妈妈的时候,不论我们是在

    工作还是在读书,身边都围绕着许多人,其中当然包括了可以随时在一

    起面对困难发发牢骚、开开玩笑的好朋友。等到我们做了妈妈,需要整

    个礼拜都跟小孩子待在家里时,也就越来越少有时间跟其他大人相处

    了。可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当妈妈的时期却是最需要同伴的时

    候。

    老朋友及家人也许并不了解我们的苦处;他们可能没有孩子,或者

    他们的孩子所带来的挑战不同于我们的。小孩不爱睡觉的父母身边往往

    是一些孩子一夜安眠的父母,而那些孩子很顽皮的父母也常觉得身边父

    母的孩子都很乖、很听话。或者,当我们在讨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时,却常常发现朋友及家人的反应令人失望。他们有可能并没有真正听到我

    们说的话:当我们提出自己的忧虑时,他们也谈他们自己的,给我们一

    些不讨喜的忠告,或干脆改变话题。我们除了觉得自己的话没有被听

    到,还可能觉得自己被批判了。我们希望与别的妈妈成为彼此很棒的盟

    友,但是我们之中的多数人却往往都不是称职的倾听者(有时只因孩子

    一直打断我们的谈话)。

    而即使你刚好认识一位有智慧而且可信赖的人,这位人中之宝却又

    不大可能在你需要时就有空来帮忙。况且身为人母的我们都是能将心比

    心的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忧虑、烦恼、不满成为别人的负担。

    而我们自己的伴侣呢?毕竟他们已经签下了终生投入父职的合同

    了。公平地说,只有圣人才能深度了解我们所面对的身心挑战,更何况

    我们自己往往并不是圣人;而即使我们的伴侣是圣人,多数时候也有工作要做。

    没错,身为人母让女人必须学习一种新形态的自给自足。想要成为

    快乐而有智慧的妈妈,唯一的可能在于开发出内在的资源来帮助自己。

    妈妈们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忙上忙下,必须不断给予,因此我们必须

    找到可以让自己充电的方法。我们不得不准备好各种层次的资源来扛起

    这项工作,如此才能处理恼人的情绪及想法,才能和别人更平和快乐地

    生活在一起。

    佛法中的四圣谛

    一、生即有苦。

    二、执着造成苦。

    三、苦能结束。

    四、离苦之道。

    当我们了解生命当中有苦的时候,也已体验到一份更为真实的爱。

    我们可以借鉴佛法中的四圣谛。

    这四句话都提到苦,而这苦可以理解成任何让人感到不满足、不完

    美、焦虑、不舒服,甚至烦躁的情况;任何让人有点不快的事情都算。

    受苦及不满足无法在今天马上结束,但借着一些方法,你可以在今天就

    种下改善自身生活的种子。

    生即有苦

    佛教四圣谛中的第一项,就是生即有苦。也就是说,生命本来就无

    法让人感到满足,或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在当妈妈以前,我们或许会觉

    得这个教导过于灰色了。如果觉得不快活,我们可以去看场电影、打电

    话给朋友,或以各种数不尽的方式来让自己分心以脱离痛苦。而如今,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不再有时间纵情于可分心的事物。况且,我们都已经

    历过怀胎、生产、照顾婴儿、养育孩子的试炼,也就不会觉得对于人生

    如此的看法太过感伤了。因为我们都已经历过身心的煎熬,甚至绝望。

    身为母亲,我们知道人生并不轻松。我们需承担责任,分给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绝望地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健康正常,能不能符合周

    遭批判的眼光所期待的标准。当一百件其他的事等着我们却不能去做

    时,我们在罪恶感当中挣扎。我们有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而苦思烦恼,还

    有许多妈妈则由于失去了事业而苦恼。在消沉之际,我们看到额头上的

    皱纹加深、身体有些部位开始下垂,甚至可能因丧失自尊而内心备感煎

    熬。

    许多妈妈在有了孩子后,改变了看新闻的感受。身为母亲,我们对

    于世间之痛,感受比以往更多。我们把罪行、战争、毒瘾的受害者,都

    看作受苦母亲心爱的孩子。绑架、虐童或儿童自杀的故事,让我们难以

    承受。我们了解,对于脆弱的家庭来说,任何损伤或死亡都会造成极大

    的冲击。我们会有这样的反应,正是我们对于生命中的苦难及生命中的

    不完满,有了更深体会的表现。

    生命中会有不满足,部分原因是所谓的“无常”,或者说,任何事物

    必定会改变,没有不变的事物。生命中的每事每物,从人、环境、物品

    到最小的粒子,都一直在变动,这让我们没有实在而长久的对象可依

    赖。佛教并不否定快乐,因为快乐确实是可能的。问题只是,我们不可

    能捉住快乐不放。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快乐也终会过去。生命中通常包

    含了生、老、病、死,我们可以花许多时间来让自己不去注意这些事

    实,但仍无法逃避。

    爱心

    我们都知道,身为人母的含义,并不只是受苦;它所代表的,也是

    一次让人敞开心灵的爱的体验。

    母亲对于孩子的爱可以说是最真实的了。爱孩子让我们学到真正的

    爱:无我、耐性、宽恕。我们知道了爱没有条件、不做批判,且几乎不

    求回报。当然,当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接触到自身黑暗的一面时,我们会

    厌恶他们;不过,我们跟他们的关系在整体上而言,是一种排山倒海般

    的爱。正如某位妈妈所说:

    自从我有了孩子,才了解过去曾体验过的所有的爱,尤其是跟伴侣的爱,都

    是自私的。我始终在想的是,这份关系可以给我些什么?而如果我的期待落空,所

    有的好感就会完全蒸发掉。我女儿让我经历过地狱般的感受,但她所做的任何事都

    不能让我停止爱她。对孩子的爱带给我们欢欣、喜悦、快乐。但真正令人感到鼓舞的

    是,通过爱孩子,我们成为更有爱的能力的人。将我们从爱自己孩子的

    体验中所学到的,应用在与别人的关系上,这里面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可

    能性。许多妈妈有这样的发现:对于别人,她们更能有慈悲心,因为她

    们了解,所有的人在一开始,都是值得母亲关爱的心肝宝贝。这些妈妈

    对于板着脸的出纳员、脾气冲的驾驶员或贫穷的亲戚,也就更能包容

    了。

    有一回,我参加了某个教人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培养慈爱的课程。每

    当要举例说明真爱时,那位老师提及的总是妈妈对孩子的爱。她以母子

    关系来说明,爱如何使我们乖巧有礼以及真爱带来的种种好处。身为一

    位母亲,能从第一手经验中体会这些教导,我觉得自己受到了生命的特

    别眷顾。

    对我而言,形容母职最精确的说法就是,它让你的生活糟上两倍,也好上两倍。其中固然有苦与不足,但爱让我们得救。

    对自己慈悲

    身为妈妈,许多女性对自己的要求近似无情。许多妈妈奋力使自己

    符合自身角色的最高标准及期待。于是,她们会因为无法成为完美的母

    亲、伴侣、亲人、朋友、工人、主妇、节食者及公民,而有罪恶感。在

    自己生命中需要支持与慈悲的时刻,却反而挑剔起自己起来。她们对自

    己指责之严厉,恐怕是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的。

    佛法教人要对众生慈悲,而这也包括对自己要慈悲。虽然佛法要求

    行为上的高标准,却并不要我们浪费力气在罪恶感上。我们应避免控诉

    自己,因为这样做并没有任何帮助。当我们的想法及行为不够明智时,所需做的只是要觉察、注意此事,不要浑浑噩噩而已。我们的目标是能

    清楚看到正在发生的事,并且积极培养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

    要想加强自给自足的程度,我们必须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而当我

    们觉得所做的并未符合自设的标准时,记得要对自己温和、耐心、坚

    持。

    请你想象一下,一位冷静平和的妈妈,不论生命带给她什么,她都能接受。意外或不喜之事不会惊扰她。她从不过度反应。她很清楚自己

    也有智慧和慈悲不足的时候,但她不会浪费许多时间在罪恶感上,下回

    她或许便可做得更好。因为学着爱自己,当她在跟别人说话时,便不会

    过度地注意自己或只注意到自己。她的朋友会说,她温和良善,而她的

    兄弟姐妹会说,她思考清晰、决定果断。她能让人感到舒服,让人觉得

    她很特别,到处都找得到喜爱她的人。她的孩子有她陪伴时总是兴高采

    烈,因为她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被了解。她颇具创造力、自

    动自发,而且随时微笑;因为不论在做什么,她都感到好玩,不会当成

    工作。

    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像这位妈妈:一位更快乐的妈妈。这需要时

    间,只要能以慈悲及耐心对待自己,而不是自我批判及灌输罪恶感,我

    们可以向此理想更迈进一些。

    在事情发生时,我们真正能够处理。当生命在眼前展现时,不再如

    以往那样,心神游走他方,我们努力让自己心处此地、面对当下。在第

    2章当中,我们会更进一步探索这个观念,现在先让我们听听一位妈妈

    是如何改变她对日常生活的看法的。安妮是两个小女儿的妈妈,她说:

    我将担当母职视为自我身心之旅。在生活中的艰难时刻,我提醒自己,做父

    母就是修行,而且是最严格的修行。我的孩子们就是我的老师,她们不断地提醒

    我,必须活在当下,必须放弃幻想那些我“可以”去做的、兴奋而刺激的事。

    身为妈妈,我一直问自己这些问题:这个时候该做什么?现在最重要的是什

    么?在情绪低潮的日子里,我注意到女儿们会自动重复说过的话,好像她们早已知

    道我是个心在远处的行尸走肉,并不在她们身边。发生这种情形时,我便知道该把

    自己拉回现实中,好好关心她们了。现在,我能够有意识地当母亲,并且察觉到当

    下所需要做的事。这避免了让我的孩子们成为我机械式反应下的牺牲者。

    当我们能以清明而平稳的心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能积极地来

    回应。

    母亲的智慧

    就我个人来说,我想为将来的艰难时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两个

    儿子的青春期。我想拥有让我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积极力量的内在资源,不论是作为朋友、密友,或者在必要时刻“能只管自己的事”(能克制自

    己不插手孩子的事)的人。就像多数的妈妈,我内心最大的恐惧就是我

    的心肝宝贝受苦的那一天终究会来到。我想象着他们经历孤独、沮丧或羞辱,受到折磨。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自杀了,我会因悲伤而凋零。

    直觉告诉我,如果我更有智慧,便会让孩子觉得容易亲近;而当孩

    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便有更大的机会来帮助他们。如果我的孩子们尊敬

    我,他们也就更可能信任我。如果他们看到我缺乏自知、无法控制自己

    的情绪或缺乏慈悲心,会难以对我生出敬意。他们当然不愿将自己的忧

    心之事与一位他们觉得看法僵化的人分享。借着对自己更加觉察,我们

    会逐渐剥除性格当中较不成熟的层面,这也让孩子们受苦时更容易来亲

    近我们。

    虽说较成熟的父母所教养出的孩子也可能惹上麻烦,但明智的父母

    让孩子经历悲惨环境的可能性会降低。如果父母是热心、平和、冷静的

    人,一般来说,他们的子女们也会发展出相同的态度与行为来。

    为了我的孩子们,我热切地希望自己更有智慧。不过,智慧是什

    么?当我们的孩子遇上困难时,他们不一定会寻找专家或权威的协助。

    他们可能并不需要我们从自己所读、所体验、所游历的一切之中提供给

    他们答案。智慧并不是会下判断或知道答案。接受生命中的神秘、不骤

    下习惯性的结论、了解自己的无知的谦卑态度,让我们可以在所有往来

    互动当中保持开放、敏感,从而帮助了我们自己。

    苦的肇因

    身为母亲,我们大都有过一些不舒服或难过的经验,因此,相对来

    说,可以很容易就了解和接受第一圣谛。第二圣谛则告诉我们:苦痛及不

    满足的肇因是欲念。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已经把我们变成被无数欲念所折磨

    的生灵。我们所欲求的对象无法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平和,但我们通常却

    无视于自己为这些对象无休止地付出所带来的后果。

    我们希望能成为重要人物,被别人羡慕,赚大钱,拥有无尽的兴奋

    和刺激。我们像着了魔似的追求着目标,以为只要达成这些目标,生活

    就没问题了。我们收集大量玩意儿,渴望跟得上潮流、有品位、跻身于

    上流阶层、成为值得艳羡的人士。我们希望不要停留在“这里”。虽然我们

    将自己的欲望视为通往快乐的踏脚石,但事实上,这些欲望让我们看不

    到在当下就可以快乐的可能性。郝丽是两个儿子的母亲,有一次她和儿子们聊到他们的外祖母:

    这并不是第一次了,不论别人为我妈做了什么或给了她什么,我妈总是不满

    意,我为此感到悲哀。当然,她会接受,但颜色或形状总是不对,要不然就不是她

    真正想要的。我就对儿子们说,她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儿子笑了,很平

    静地说:“妈,你只是不了解她而已。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她要‘所有的东西’。”我

    们多多少少都有点像我妈,有些人在无法得到全部时就会大发雷霆,自己深深受

    苦,也让别人痛苦。

    不再被欲念束缚的生命并非无须奋斗或没有激情,甚至连愿望也没

    有。当我们将自己的目标或喜好转化成需要时(我必须有A、B、C,才

    会快乐),便要开始受苦了。由于我们渴求且坚持,当求而不得时,便

    会感到焦虑及挫折。即使我们的欲望得到实现,也无法就此快乐,因为

    又会有更多的欲望要满足。

    我们因为“没有而希望拥有”受苦,也因为“拥有但不想要”受苦;执

    着的反面——厌恶,同样具有带来不快乐的力量。

    你的孩子站在公园里,拒绝回家。可你们在那儿已经待了好几个小

    时了。你觉得又冷又饿。挫折和无助感一波波袭来,而你还要试着说动

    这个小小的顽固分子回家。

    或者,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雨,你睡得不够,已经被困在吵闹的客

    厅里好几个钟头了。孩子们不时地争吵、唠叨,还一定要你听他们可怕

    的音乐。你终于因为果汁泼出来而发了脾气,然后你就想:“我真讨厌这

    样!我不会当妈妈!这一切都是可怕的错误!”这就是厌恶。

    不要跟我们的执着一个个地奋战,因为一个执着造成了所有其他的

    执着,如果你能对付这个执着,其他的就会跟着消失;这个执着就

    是:“自己拥有实在、个别、一贯的自我。”我们的自我一辈子奴役着我们,要我

    们设法支撑自己脆弱的自我形象,要我们寻求欢乐、避开痛苦。这个启

    示可以改变生命,在第9章我们会进一步探讨。

    苦能结束

    当我们的心完全涤净了负面的状态时,证悟便会出现;我们不再无

    知,因此不再有虚妄的想法;可以清楚地看到事情的真相,此时,我们

    便知道不必再追逐享乐、避开痛苦;我们的心充满了爱,因为我们已克服自私。

    万事万物都如此清楚明白。我看到整个大地展开于眼前。我看到我的双手、双脚、趾

    头,也嗅到河中污泥的丰美。我领悟到不凡的奇异感,对自己活着这件事感到讶异,这是奇迹

    中的奇迹!这样的证悟正是众人的天性,然而众人却因少了它而无法快乐。

    离苦之道

    佛陀的第四圣谛说明了如何脱离痛苦及不快乐:通过八正道,并分

    为三个部分:智慧、道德律、心智训练(慧、戒、定)。我们可以发现,所有佛法都可落入这八个大类之中。

    正当的见解所指的是看到生命的本然;特定来说,就是对于无常、不满足、无我等真理能了解。

    正当的想法所指的是能认真看待佛法修行,决意要提升自己的觉知

    程度,要净化想法,让自己不再有贪念、仇恨、妄想。

    智慧

    一、正当的见解(或正见)。

    二、正当的想法(或正思维)。

    道德律

    三、正当的言语(或正语)。

    四、正当的行止(或正业)。

    五、正当的谋生本业(或正命)。

    心智训练

    六、正当的奋发(或正精进)。

    七、正当的专注(或正念)。八、正当的专定(或正定)。

    正当的言语、行止、谋生本业让我们所行之路拥有道德上的基

    础。我们必须能以慈悲、慈爱、公道待人的方式来说话、做事、谋生。

    通往智慧的道路需要我们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来过日子。在佛教中,只有

    能正直生活的人才能完全享受到冥想带来的甜美果实。

    正当的奋发、专注、专定则跟冥想练习有关,我们会在后面的章

    节中详加探讨。02

    专注:与孩子相处的特别时刻

    要在一天之中的每一刻都保持觉知真的很难。

    我很享受在一天结束之时到幼儿园接儿子扎克回家。走近幼儿园

    时,我内心充满了甜蜜的期待。他看到我时整个小脸都会亮起来,用拥

    抱来欢迎我。

    他是一项恩典、一件超凡的礼物。当我一再仔细地看着他,试着了

    解他在每一刻的变化、成长时,我也让自己拥有了更丰富而满足的人生

    体验。

    而第二天跟他待在家里时,我则发现,自己无法停下来休息,容易

    恼怒,因时间过得缓慢而昏昏沉沉;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他长得如此

    完美、他令人喷饭的童言童语、他的生命本身这个不折不扣的奇迹,我

    都可能会视而不见。

    我们如果能学着投入全部觉知品尝当下的滋味、探索“此时”的自

    己,而不是缅怀于过去或计划着未来,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生活的乐趣,甚至无可比拟的极乐时光。这就是专注,那引领我们离苦得乐的八正道

    当中的第七项。“专注”这个词有误导之嫌,好像在暗示心被注得满满的、没了空间。其实,专注只是“对于正发生的事当下就能知道”的意思。

    我们很容易条件反射似的来度过一天。由于脑中占满许多念头,我

    们做起事来心神如处迷雾当中。我们的想法摆荡于对过往的看法及对未

    来的计划之间。我们的意识忙碌于已发生的冲突、造成伤害的话语和悔

    恨之间,再加上幻想、白日梦、待完成清单,等等。很有可能,当一天

    结束时,我们会发现自己不折不扣错过了这整整一天,而完全不知道今

    天实际上发生过什么事;而这可能会让我们无法:

    ●注意倾听孩子的话;●品尝到第一口之外的食物滋味;

    ●注意到周遭状况;

    ●感觉到逐渐增加的身体紧张感;

    ●感知到自己的情绪,以及造成这些情绪的原因。

    练习专注可以让我们成为较为睿智的父母。只有能专注于当下,我

    们才有机会明白事物的真正本质或“实相”[5]。而没有这层“明白”,我们终

    究只是从自己的妄想之雾当中看待生命。有了专注,我们可以发展出清

    晰的观察力。

    要在一天之中的每一刻都保持觉知真的很难。我们的“跳跳猴脑

    袋”在回忆与计划之间来回冲刺,让我们的心思每天从此时此刻游走的

    次数,超过百次以上。以习惯的反应方式来过日子有何不好?很显然,专注可以带来的好处必然更多,才会让我们不怕麻烦,也才会让我们愿

    意经历不可避免的无数错误而仍对它垂青。

    专注:为了我们的孩子

    在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父母时,我们所投入的关注有多少?又有

    多少父母,由于没把心思放在当下,因而错过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我曾

    和一位对专注在母职上的重要性有所了解的妈妈谈过话,因为她的童年

    正是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我对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感到难过而不解。他们是很棒的爸妈,你没法子真的怪他们,而我也确实对他们抱着深深的感恩之心。不过我家里有个问

    题,就是我的家人都有点失神,不大能专心。我们没有办法长时间地注意一件事,这就表示我们从来没有真的倾听对方的话,所以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认识或了解彼

    此。虽然,要找妈妈时妈妈总在那里,但如果我向她说些什么,她总要打断、改变

    话题,没有真的关注,或是不管我说了什么总给我同样的老答案。我很不想让自己

    听起来好像受害很深的样子,我实际上所受的苦比起那些被忽视的小孩来说少了许

    多。但我就是没法否认那种悲哀,那种由于长期从未被好好关注或了解而有的悲

    哀。

    后来,我意识到,我的原生家庭[6]

    的问题就是缺乏专注。我们无法让自己为

    对方保持安静不动,也无法以专注、耐心及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彼此。不过,我还是

    可以从我的原生家庭所犯的错当中学习,试着为自己的孩子而让自己更处在当下。

    我想让他们和我丈夫能享有家人之间全心全意投入而彼此心意相连的时光。我一直记得这位妈妈的话,因为我也曾感受到她的故事当中所隐藏

    的危机。在我专注力较弱的日子里,我的心思会在别处,我会突然发

    现,在自己注意到之前,同样的问题扎克已经问我两三次了。我认为这

    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够重要、被忽视了或觉得自己就像隐形人。

    我们都会这样,没必要因此就责备自己,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件事,并

    且尽全力来改善这点。我现在的做法是,试着把扎克的声音当成启动我

    专注力练习的开关。有时我也必须偷偷提醒我的丈夫或亲友对孩子们更

    加关注:“扎克想问你一点事情。”

    孩子带给我们生命中许许多多特别的时刻:他们出生时、第一次微

    笑时、说出第一个字时、开始去上学时。但是当我们被快速的念头之流

    所攫住时,便会错过那许多较为平凡的平日时光;很可惜的是,也让我

    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失去了变成特别时刻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能清醒地

    感受到当下、触摸到其纹理,也就更能让自己领略和享受此时此刻。

    若能保持觉知地活在当下,我们家人的安全便可得到更大的保障,因为我们降低了无心的小意外所造成的影响,也因此更能体会到孩子的

    需求,就像一位妈妈所说的:

    我发现,当我漫不经心面对孩子时,对孩子的回应可能就不会那么积极;而

    当我能深切进入状况时,就能看清楚真正该做的事,也就能体贴地帮助我的孩子。

    所谓保持“初学者的心理”,就是别以千篇一律的惯常反应来面对任何时刻,而要以

    新鲜的眼光来看待每时每刻。我发现这样的态度对于当父母的我们很有帮助:今天

    行得通的办法,明天可能就行不通了;对这个孩子行得通的方式,对另一个可能就

    行不通。因此,我所做的就是试着针对此刻所出现的情形做出反应。如果不必面对

    无法预料的情况,那当父母就太容易了。所以,我必须看出每一刹那的真实情况,而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每个新的状况。

    另一位妈妈则指出了:

    如果能拥有专注力,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从而更能让他们

    避免承受外界的不实际的期望所带来的压力。

    当我能保持专注时,会看到孩子真正的自我,这也让他们解脱,不至于因为

    我所期望及恐惧的事而形成对他们的束缚,这样,他们便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发

    展。我不会让自己变成女儿的压力,不苛求她成为沉静的芭蕾舞者、能够帮助生病

    的人、爱护动物、还把她妈妈当成偶像。但我却可以配合她的性格取向,帮助她达

    成自己的目标,尽管这些目标很可能不同于我的期望。

    专注:为了我们自己还有一位妈妈则发现,能够专注也让我们因此更了解自己;同时,也让我们发觉,孩子们在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提升”我们。

    对于当下能够觉察,让我对自己了解更多,也让我与孩子共度的时光成为学

    习与成长的时刻。在大发雷霆或把孩子大骂一顿之后,我可以选择让自己尽快地脱

    离那不快,去做别的事,逃避当下的不舒服;却也可以试着深深地审视当时的情

    形,找出应该学习的事,以及当下回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时,可以改进的地方。

    借着审视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不实际的要求(不论是对于孩子们的,或是

    对于自己生活的),我有了许多了解。这其中包括一些很可笑的要求,像是“屋子

    里头一定要保持整洁”或“我的孩子要始终保持愉快和懂得感恩”。我已知道,对于

    琐碎而恼人的事情,保持情感上的距离是必要的,也学到了对于不完美,必须妥

    协。

    还有一位妈妈以诙谐的文字告诉我们,她如何努力把心神留在当

    下,从而发现自己受伤的时候变少了。

    我以前经常急急忙忙的,心里总是占满了要做的事。我好像从来不曾专注于

    正在做的事情,因此总是撞到东西,不是脚趾头踢到家具,就是屁股撞上桌子。而

    自从我开始学着活在当下以后,就很少再受伤了。

    专注,就是觉知到当下所包含的一切:身体的官能感觉、心理感

    觉、认知、假设以及想做的事。我们能注意到身体上的感觉,或许便会

    发现自己心情不好并非全是由于孩子的行为,反而是来自肚子饿或脖子

    疼。而当发觉哪些食物可以真的让自己感到满足、哪些姿势最舒服、运

    动会让我们感觉好上许多时,我们可能也就更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了。我

    们是怎么呼吸的?平缓的还是急促的?我们的肌肉有多放松?哪里紧

    张?是什么原因造成紧张的?我们身体的姿势如何?这样的姿势和心理

    状态又有什么关系?

    能对自己的情绪起伏给予专注的观察,让我们可以完整地过日子,避免怠慢或忽视了可能让我们收获最多的事。有趣的是,我们会为某些

    事情痛苦地抱怨,但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后却发现,所抱怨之事并不

    会真的困扰我们。我们是被一时的情绪攫住了,而以那件事情来将自己

    的情绪合理化。你可以说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抱怨吃得不舒服,不论如

    何,当你能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这种倾向时,确实会有所帮助,因为如

    此一来,我们就不会夸大所抱怨之事的严重性,也就不会反应过度。

    在下午陪伴孩子的时光过了大半之后,我常发现脑海里有类似这样

    的想法:“当妈妈快让我发疯了,我要离开这里,我不适合这样的生活。”当我逮到自己

    这么想的时候,会记得提醒自己:我只是被一时的情绪套住了,必须找

    到些抱怨的事情当借口而已。为了给自己的低潮找到借口,我狂乱地在头脑中编织了各式不幸和各样挫败。实际上,这只是我一向的傍晚抑郁

    症发作了:血糖低、疲累、该休息了。而这些感觉跟当妈妈几乎没什么

    关系,想想我还没当妈、全职工作的日子,到了一天的这个时刻,我也

    会同样这么想:我会夸大工作的困难之处,做做白日梦,然后溜出去吃

    块巧克力。所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总没错:哪件事情先发生的?是先

    情绪低落呢,还是先有想抱怨的事?

    如能问问自己,我们的情绪如何影响身体的官能感觉,也相当有

    用。当我生孩子的气时,会皱起眉头,右肩会绷紧,呼吸也变得不均

    匀。我如能发现自己正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可以先调整身体的紧张状

    态,试着放松,然后做些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觉知到“当下”,不但可以让你对自己的内在拥有更多了解,也让你

    通过所有的官能而感知到周遭的一切:微风轻拂皮肤的感觉、脚下枯叶

    清脆的响声……当你发现自己对于环境细节的忽略程度时,可能会深感

    讶异。我们走路时,通常的习惯是一直走,头也不抬,沉浸在自己的想

    法中,常常需要孩子指出景致中的一些细节,才会注意到。我们错过了

    多少美妙的景致、悦耳的清音、宜人的气味?自从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周

    遭之后,我才发现鸟的歌声可以多么忧伤、动人。当我推着婴儿车在街

    上走时,注意到了花朵、树木、岩块,还有色彩的争奇斗艳、云朵的温

    柔漫步。喜悦并不一定来自生活中热闹的大事。

    专注更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精力、更能平

    静、得到更多的洞见。

    集中精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为无法专心于当下而浪费自己的精

    力:我们犯错、说出会后悔的话、从所做的事上分心。海伦是两个儿子

    的妈妈,她在自己的著作《内在平静之道》(The path to Peace Within)

    中,以一个很有用的比喻来说明怎样可以拥有更多的精力:

    想象一下自己正捧着装满水的碗。如果你很专心地往前走,只有很少量的水

    会溅出来。如果你走的时候,动作粗放,不加控制,那么会有很多水洒出来。

    专注让我们省下精力与时间。我们在不够专心的时候常需要重复一

    些做过的动作,因为我们在第一次做时没有专注地做好。脑子不够清楚的时候可能会忘了自己放东西的地方、为何要进房间、刚刚有没有把车

    子锁上,甚至在谈话之中会忘了自己的想法。专注可以对付健忘的情

    况,并且让你的心智更加敏锐。

    专注让我们可以经常处在较好的精神状态下,而较好的精神状态让

    我们可享有较多的精力。此外,在冥想中所体验到的安宁也会提升我们

    的精力,甚至缩短我们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我们对身体如何应对日常发

    生的事若有更多的觉察,也可以省下一些精力。有一位妈妈是这么说

    的:

    我尝试尽可能地经常注意自己身体当下的感觉,而这真的有好处。每当我注

    意自己的身体感受时,就会发现紧绷的情况。我让自己释放这种紧张,提醒自己要

    放松。等一天结束时,我发现剩下的精力要比过去让紧张累积起来时更多。

    我也习惯于让自己的脸部肌肉整天都处在紧绷状态下。当注意到这点时,我

    就知道该是微笑并且轻松面对事情的时候了。我很确定,放松自己的脸部有助于我

    的人际关系,因为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我老是瞪着他们看了。

    学会平静

    借着练习冥想及专注地过日子,我们享受到心灵上的假期,让自己

    脱离了反复出现的想法、忧虑、安排。这样的假期让我们重新找到活

    力,感到更平和,更能面对挑战。专注地过日子,我们会更快乐;我们

    又怎能不更快乐呢?既然我们愿意放手,所有让我们无法注意到当下喜

    悦的事,就不再占满心思了,我们已开始能体会当下所带来的更为丰富

    的韵味了。

    在冥想时,我们有机会来练习处理负面情绪,而我们也可将学到的

    能力应用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了解到,负面情绪是心里一时的状态,因此无需让自己过于困在其中;也并不一定要表达或压下这些情绪,或

    根据这些情绪做些事。当我们能够注意到某个负面情绪出现了,就有机

    会在反应之前先暂停一下,从而就能够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多点觉知,也

    就有机会将这些情绪控制好,而拥有平静的生活。

    身陷麻烦中时,我们发现自己会越来越焦躁。这时,要注意这份感

    觉,看着它如何变化、成形,而终究消失无踪。在专心观察自己对哭闹

    不休的孩子越来越不耐烦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不过于融入这种情绪当

    中,集中精神,更明智而周到地做出反应。有一次,有些朋友要留在我家过夜,而我真心想让他们有宾至如归

    的感觉。但我的小宝宝发了烧,尖声哭叫,一定要我抱他;而大儿子扎

    克以他四岁的坏脾气,对着一位比他小的客人吼叫,这位小客人表现出

    相当不高兴的样子;水电工把我们的水断掉了;而奶粉又刚好用完。

    我暗下决心,要以专注来克服当下的窘境。我将自己整个早上的心

    绪好好观察了一番。我看到层出不穷的负面想法(受不了!我早应该料到会发

    生这事!真是不敢相信!),而负面情绪也累积在负面情绪上(挫折、气恼,再

    加上许多的“旧恨”)。我知道,如果过于陷入这些负面情绪当中,将自己交

    给它们,我会一路下沉(可能还会把某人揍上一顿,只希望不是那位水电工)。只

    要办得到,我随时试着注意自己的呼吸,让自己可以站稳脚步。

    我很清楚自己面对的选择是什么:可以让这些小型灾难打击我,让

    自己成为摇摇欲坠的废墟;或者可以选择具有包容性的应对方式,不让

    自己太投入(这些事到了明天还有哪件是重要的)。我试着接受所面对

    的状况,不让自己浪费力气逃避和抗拒。身为母亲,我们不会始终都无

    忧无虑地过日子,但我们仍可训练自己对所遇到的状况采取容忍的态

    度,告诉自己每个时刻都是修行的好时机。整个世界就是良药。我们从

    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中都可以学到东西。我们会在下一章中更进一

    步了解,如何用专注来帮助自己对付负面的心理状态。

    拥有洞察力

    要让自己脱离妄想、坏习惯、刻意做坏事等倾向,采取理性的思

    考、交谈方式,并不总是能让我们找到出路。我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曾想

    用把问题谈开的方式,来尝试解决人际关系上的困难。而如果这样行不

    通,接下去怎么做?我们谈得更多,但问题还是没有因此解决。在思考

    上,我们也有同样的经验:想得越多,越把自己赶到死胡同里。这确实

    是太常见了。有时我们需要更有力量的东西,来帮我们转换所面临的困

    境。

    我们需要洞察力,也就是拥有让自己清楚看到问题所在的能力。如

    果我们能专注,拥有可以看到实际状况的能力,便很自然地会拥有洞

    见。当我们终于看出来也了解了隐藏在自我挫败式行为背后的错误看法

    时,采取不同方式行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有一位接受我访谈的妈妈,曾经到处寻求关于罪恶感的指导。对她

    而言,身为妈妈一个较大的难处是,来自别人的认同及关注太少了;她

    为自己希望得到关注及虚假的恭维而感到尴尬。她找到治疗师来帮助

    她,而治疗师所做的不只是与她进行理性的讨论,也以专注的技巧来触

    发她在较深层次上的理解与洞察。这位妈妈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们先进行了一会儿讨论,然后她进一步,要我闭上眼睛,用身体的官能专

    心地感觉,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当时出现在心里的任何想法。接着,在很安静的情

    况下,她告诉我她要说一件事,然后让我自己安静地想一两分钟。

    于是她说出那句话:“被别人关注没什么不好。”

    我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让这句话进入自己的脑袋里。在进行了一个钟头的

    治疗后,只有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而不是我们在理性层次上所谈到的任

    何其他事。这句话对我很有治疗的效果,因为它帮助我接受了自己,原谅自己这么

    需要炫耀。

    开发专注力

    每一个瞬间,都有数百件“小事情”在我们的身心及周遭发生着。比

    较难以做到的是要“记得去记住”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或者说要能注意到这

    些事。不论是在冥想中,或是白天的其余时间里,我们常会为一些想法

    及一时的冲动而分心,难以达到专注。即使这些想法对于我们正在从事

    的活动而言通常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我们却被这些在内心上演的好戏

    所吸引而动弹不得。借着“记得去记住”,我们在分神时不需责怪自己,而

    要有耐心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这并不是要我们把脑袋清空,变成没

    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因为不管我们正在做什么,“当下”总是能提供足够

    的养料来占满我们的心思。

    当僧侣往前走着时,他知道:“我正往前走。”当他站着时,他知道:“我正站着。”当他坐

    着时,他知道:“我正坐着。”当他躺下时,他知道:“我正躺下来。”

    对于专注这件事来说,任何动作或姿势都需要我们全神贯注。

    刚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怪怪的,但是在你做某事时告诉自己正在做

    的动作,可以让你练习专注;这就好像用辅助轮练习骑自行车一样。总

    有一天,当你的专注力进步到可以始终处在当下时,便不用再做这样的

    动作了。想要注意到此刻所发生的小事情,我们需要学着别在心里把它们定

    位成“好”或“坏”、“舒服”或“不舒服”。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是“心如止水”,不会因为面对的事物而惊慌或亢奋。对所感知到的东西不妄加归类,可

    以帮我们培养接纳、不批评的心态,让我们不再要求生活以有别于实际

    状况的面貌出现,还可以帮助我们免于自我谴责及罪恶感,不再为自己

    表现得好坏而自责。这就是平心静气,一项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特质。

    请在接下来的这几天,试着挑战自己,让自己能活在当下。注意自

    己身体上的官能感觉,也注意情绪的起落。尝试观察自己的想法,而不

    要让各个想法以旧有的方式逃脱。看看自己的心思多频繁地想到过去及

    未来的事,要停留在当下需要怎样的坚持才办得到?

    你可能会发现,这项活在当下的尝试会让你更谦卑,因为很少有人

    能长时间做到。必须训练自己,才能保持长久的专注力。我们可以通过

    冥想来增强专注力,也就是练习让自己专注在当下的某部分(通常是呼

    吸的起落)。我们也可以在任何时候练习专注。每一天中的每一秒,都

    是练习专注力的好时机:吃饭、喝水、等待、休息、谈话、工作等。

    当时间不够时,还能专注地过日子

    你或许因为有个新生宝宝,过着睡眠严重不足的生活,或在工作与

    孩子之间疲于应付。即使你时间不够用,或根本没时间,你仍可由专注

    得到极大好处。你可能没有时间冥想,但可以用清醒时的每一秒来培养

    专注力。真正的挑战在于,要能记得去记住那些当下发生的事。

    就在此时此地,在生活的起落之间,在冲突、失望、心痛、欢笑、成功、压力和混乱之中,最需要练习专注,这使我们得以在自身中找到

    平和,不再受苦。

    每个人都有时间进行练习:走路时、电脑启动时、等红绿灯时、排

    队时、上厕所时、梳头时。只需处在当下,内心不去评论,就是在练习

    专注了。我们可以从每天都做的事当中,选择一项开始练习,比如说喝

    茶。

    卡玛拉是个单亲妈妈,有三个小孩及两份工作要照应。她为自己找

    出了两个练习的时机,其中一个是洗碗时:完整地感觉、观察洗碗这件事:双手的动作、水的温凉、拿起盘子、倒出清

    洗剂、清洗、放下来。其他的事都不重要,只注意洗碗这件事。

    另一个时机是走路时:

    注意自己走路单纯的动作。每踏出一步,就在自己心里很小声地念“踏、踏、踏”。

    这么短暂的一段时间,每天可以有好多次,却能帮助卡玛拉与孩子

    更平和地相处。没过多久,她就开始把练习延伸到更多的例行家务上,并且体验到种种来自练习的好处。

    以下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专注力的方式:

    当你走路时,对自己说“我正在走路”,并且感受脚踩在地上时的感觉。

    当你做家务时,注意工作本身的每个小细节。

    当你吃东西时,注意双手的动作、食物的味道、吞咽及咀嚼食物的感觉、食

    物在肚子里的感觉。

    当你在银行或超市排队等待时,注意全身上下的感觉,看看是否需要放松紧

    张的肌肉、改正姿势或者脸部表情。

    不论身在何处,注意你的周遭。每天挑战自己,让自己从附近环境中找出一

    个未曾注意过的小细节。

    注意听别人说话,在自己开始说话前,先暂停一下。

    尽可能随时注意自己思考的过程,避免发出批判性的见解。

    只要有机会就注意自己的呼吸,这样可以让脑筋得到休息。

    找机会让自己安静不动。有时候若能让汽车收音机和电视机关着,也不参加

    没有意义的闲谈,会感到格外有意思。

    推荐一种我称之为“一分钟快捞”的方式。当你整天跟孩子在一起

    时,偶尔可以找到一分钟左右的空当。我经常用这样的空当来练习注意

    呼吸,并对只花一分钟专注在呼吸的起落上所达到的成果感到惊讶。它

    让我平静下来,不知怎么还让我的态度变得较为积极。有趣的是,即使

    我并没有十分专心,仍然会出现类似的转变。我还发现,如果在此短暂

    的练习中采取佛陀经典的微笑表情,效果会更好。

    我也曾试着找出时间来进行较为正式的练习。在第二个宝贝降临之

    后没多久,我便为了搬家、整修房子及完成本书而必须花费更多时间。

    再为练习腾出时间真是个大挑战,不过我仍设法让自己在一周当中能进

    行几次时间较短的练习。多数都是在早上六点左右、喂过宝贝之后,而

    几乎每次都因家中的需求而不得不中断。但我意识到,练习和做父母应当是一回事,我们不需刻意区分两者。如果当你的练习进行到一半时小

    孩哭了,你应该平稳而不抗拒,也不要有所抱怨,让注意力转移到这时

    需要你的地方:安抚你的宝贝。

    把练习带到生活中的过程,要比正式练习本身更重要。使用汽油的

    时候并不是在加油枪旁。

    如果我们还在当时间的奴隶,我们的日子可能只为了一个执念而

    过:“把事情完成”,做出成绩,达到目标。当我们不自觉地依照此种想法

    生活时,会希望自己的孩子符合我们自身已有的安排,而对他们的需求

    变得不敏感。也由于我们的心思在别处,而无法感到和孩子相处的快

    乐。而当我们能专注在当下时,便可以让自己解脱束缚,开放地面对此

    刻的种种可能,享受活在当下的感觉。苏珊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把专

    注力形容成“逃脱时间钢牙追逐的通道”:

    孩子总是能将你带进当下并让你乐在其中。除非你已准备好能完全处于当

    下,否则就没法跟孩子一起享受。当我们熟悉练习之后,内在会产生创造性的能

    量。请你想象一下跟小孩子去散步的情况,走完一段街区要花的时间真是让人无法

    想象的长:有如此多的东西需要注目,要发表意见,还要问问题。看看脚下的那池

    泥水,你发现它真像个镜子。是镜子吗?还是窗户?在水里的是我们吗?或是另外

    还有世界?看起来跟我们的世界不大一样呀。我记得当我女儿五六岁时,每次看到

    青苔时就停下来,接着我们必须用手指头扮演小仙人走过这个“仙境”,因为一小堆

    青苔看起来就像是仙境里的树。因此,每次散步都要很久,而时间也都过得很慢。

    就好像孩子把时间拉长了,长到时间开始消失。孩子并不住在我们时钟滴答响的世

    界里,他们强迫你,把平日目标导向的行事风格,暂时放到一边去。这真是不凡的

    礼物与教导。

    业(因果作用)

    孩子长大以后,在他们的心目当中,你将会是怎样的妈妈?也就是

    说,你的孩子会怎样形容你(受苦的人、有耐性、脾气坏、严格、随

    和)?我们的话语和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佛教里有个常见

    的说法:如你想为自身现状找个解释,那就看你的过往;如你想知道自

    己的未来如何,那就看你的现状。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不能支配未

    来;我们所能影响的只有此时此刻,因此,必须将觉知投注在当下。这

    正是专注力如此重要的缘故:它影响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孩子的未

    来。

    对于“业”,我们不必抱持任何神奇或迷信的看法。业所说的并不是这个宇宙会有审判并且惩恶扬善。业所说的是关于因和果的道理:每一

    件你所做、所想、所说的事,都有其结果。

    所有现象都是互相依存的,我们的每个举动都会影响下个举动,没

    有自行发生的事。下面的这首诗,说明了我们的想法在造业上所扮演的

    重要角色:

    想法会展现为文字,文字会展现为行为,行为会形成习惯,而习惯强化成为个性。

    因此,要小心看顾你的想法及其演变,让想法由爱而来,由关怀众生的爱而来。

    印象中,你的妈妈好像总是在帮她的朋友。于是当你看到需要帮助

    的朋友,就想到自己的妈妈会怎样做,便帮了这位朋友。很快,你开始

    帮助更多的朋友,在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以前,你的个性已变得爱帮助

    人了,而属于这一个性的命运便在前头等着你了。

    不论我们往何处去,不论我们停留在何处,我们行事的结果总跟随着我们。

    又譬如,一位亲戚说了贬抑你孩子的话。你对此感到不公平。因此

    你怒气冲天、急急忙忙地为孩子辩护,你与亲戚之间出现了紧张的状

    态。当下回你们遇上时,这种情形又发生了一次,你的愤怒如雪球般越

    滚越大。时间一久,你就养成了习惯,当有人说了不值得回应的话时,你便有所反应。而随着每次的反应,你的个性更加固化,变得更为“防

    卫性”而“容易感到被冒犯”。这影响了别人看待你的方式,也影响了你

    找到平静及快乐的可能性。

    上面这两个例子就是“业”在运作时的情形。当我们谈到业时,行为

    背后的意图要比行为本身更为重要。由罪恶感或责任感而引发的行为,和由爱及关怀所带来的行为相比,业的价值要少上许多。源自对别人的

    爱与关怀的念头,对我们的业有最好的影响。

    我的朋友洛琳某个周末待在朋友处过夜,突然在饭后清理碗盘时发

    现自己是很善良的,因为在同样的情况下,她几乎都会这么做。她告诉

    自己,她为自己造了善业;但她也知道行为的意图比行为本身更重要,所以她便更进一步探查自己真正的动机。结果她发现,被人家认为是“好客人”,避免被视为负担,让自己在良心上过得去,这些才是动

    机。她同时还希望主人会记住这件事,而在他们来她的住处过夜时也能

    记得帮她做家务。

    洛琳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谦卑,虽说她的行为看起来颇为友善,但

    动机却不然。于是在接下来的清理行动中,她开始进行慈爱的练习,把

    动机转为对主人的慈与悲。她让自己想到这些主人有多么疲累,他们对

    她是多么好,以及她对他们的友谊深怀感激。她因而真诚地希望他们能

    快乐、没有痛苦。

    当我们被习惯及反射性行为所束缚的时候,要改变我们的命运便需

    投入较大的努力。每次当你以某种特定方式做事时,便使你以后用这种

    方式做事的可能性增加,因为你这么做是在制约自己。重复出现的举止

    会成为模式,我们却经常浑然不觉,而这些行为模式则造就了我们生活

    的样貌。

    当我无法静下来休息时,会将自己封闭在客厅中,同时,却希望自

    己身在别处,我还发觉自己的想法会逐渐进入熟悉的模式中。我让自己

    的思考变得越来越负面:“好无聊,真希望附近能有更多有孩子的朋友,如果我们附近

    的朋友有空多好,希望老公能回家,我无法再继续念任何一本童书了,我不想去公园,真希望

    没把蛋糕都解决掉,如果孩子更大些多好,我已经厌倦这些一再重复的家务,把碗放到洗碗机

    的时间又到了,别再来要果汁了!”

    如果我常常屈服于这些念头(如果不想办法,这样的念头可以持续

    好几个钟头),我便开始将自己的人格塑造为只注意事情的负面。关于

    如何处理负面想法有许多小方法,我会在下一章探讨愤怒时谈到一些。

    有个相当有效的方法(有效到让人惊奇的程度),让我可以逃离自怜的

    漩涡,那就是做些专注的瑜伽伸展动作,即使孩子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也

    无妨。当我让自己的身体及呼吸都深深投入在每个伸展动作上时,便会

    立即拥有惊人的精力,可以焕然一新地投入生活。突然之间,我又可以

    掸一掸婴儿车的灰尘,或踢一场足球。当心神容易游走的时候,瑜伽可

    以把它拉回身体里。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我隔壁教瑜伽的邻居常常

    跟她的两个孩子玩得很疯。与孩子在一起时,她似乎很快乐。而她也

    说,能感受到身体且注意到身体的需要,会带来精力,让自己能够自

    主、平静。

    了解了业的概念,我们也了解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需始

    终保持过去的样子,也不需继续以一贯的方式过日子。我们可以选择,不过,首先必须察觉到自己发展出来的模式。在生命中的每一刻,我们都在做选择,而我们必须在余生一直带着这些选择的结果。我们实在没

    有多大空间为自己的不满足之处来怪罪父母、环境或社会体系。即使在

    外在环境最糟糕的时刻,我们仍然可以选择自己的内在反应:生气、原

    谅、伤心或是慈悲。我们对于事情的反应要比事情本身重要得多。

    如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人生是什么样,请注意看你目前的生活。

    对于业的了解说服了我们,要我们专注在当下,因为只有当下才是

    我们可以影响自身业的时刻。

    不时地问自己:“运用当下的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训练好自己的心,便可造

    善业,增加未来得到快乐的机会。03

    平和心:随遇而安、随时而变

    我们可以在佛教里找到一些教导来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做任何事或跟

    任何人相处时都能感到平静。

    有些日子里,我的孩子就像是上天派来让我发疯的角色。尽管有许

    多日子,孩子在身边我会感觉欢喜,但更多的日子却是由我无论如何也

    不能再忍受的可怕音乐、酷刑般重复的电子游戏画面和永无休止的要求

    所组成的。在这些日子里,孩子们就像是培养平静能力的理想训练场;

    如果你能在要求超多的孩子身边掌握让自己平静的能力,那你真的是

    个“平静大师”了。

    有太多的妈妈,在家务和工作之间疲于应付,深感分身乏术。我们

    都有这样的感受:整天待在家里,处在无聊、不得安宁、无意义甚至绝

    望等心理状态中。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只有将所有例行事务完成,孩

    子都已入睡或有人照顾时,内心才可能平静。因此,如果我们能在一天

    当中有一小时感到类似放松的心情,或许就该算很幸运了。然而,我们

    可以在佛教里找到一些教导来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做任何事或跟任何人

    相处时都能感到平静。在本章中,我们要来看看如何妥善处理一些心理

    状态,尤其是罪恶感。

    处理负面心理状态时,要慢慢进行,一次一小步。不论哪位进行练

    习的妈妈,都会说这些方法帮她们在做亲职工作时更有耐心、更平静;

    但这样的改变并非一夜之间就出现,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前进一步可

    能紧跟着就是退后两步,很少出现一路迈进的情形。不过,让人感到振

    奋的是,长期来说,整体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每一位我遇到的妈妈似乎都有些困难需要解决,不论是缺乏家庭的

    支持、跟另一半的关系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自己、睡眠严重不

    足,还是为孩子担忧。我从未遇到过哪位妈妈不值得别人给她几卡车慈

    悲和关怀的,所以我们也不该亏待自己、让自己缺少了关怀。不要在处理令人不悦的情绪时,觉得有罪恶感或感到挫折,正因为这些情绪带来

    了痛苦,所以我们要以更多的慈悲及耐心来善待自己。我常常提醒自

    己,以慈悲来对待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失败经验,是以慈悲心过日子的

    第一步,而实际情况验证了这样的提醒确实有帮助。

    如何处理负面的心理状态

    妈妈的角色让我们遇上一些似乎是第一次见到的、相当不熟悉而且

    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与极端情绪。在凯特·菲吉斯(Kate Figes)的著作

    《生产以后的人生:即使友人也不会告诉你的关于当妈妈的秘密》

    (Life After Birth, What Even Your Friends Won’t Tell You About

    Motherhood)当中,作者谈到:

    当有了孩子以后,我们会再次出现那些孩童时期的原始情绪。我们会有极度

    的爱意、深深的恨意和愤怒,加上极端的焦虑和恐惧,而且会在两种极端情绪之间

    摆荡。

    她也指出,我们对于孩子进入这个世界而担心焦虑,也会带来额外

    的压力。然而,我们不仅必须处理那些因孩子而挑起的情绪,还有那些

    因为做妈妈而在生活形态上进行调适所导致的情绪。比如说,如果我们

    回想起那些做妈妈以前放纵自我的日子,可能会为自己做出了如此大的

    牺牲而心绪难平。

    我们要如何来管理这些复杂的情绪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呢?

    世事无常

    “受够了”“太过分了”“心力交瘁”“没办法了”“崩溃边缘”“沮丧”,这

    些都是我们身为人母可能出现的沉重情绪。

    当情绪处在最低潮时,我发觉自己会倾向于把负面的事都笼统化:

    每件事都很糟糕,不管过去、未来都一样,而这些都是我的错,也都是别人的错。如果在

    我心情较为轻松时,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就像个笑话。佛教中提到的无

    常,提醒我们能注意到此种心情终会过去,知道自己不会一直保持这种

    感觉,在几个钟头之后还能很快乐。我们可以先度过这样的时刻,而不必急着赋予其重大意义。

    即使孩子还小,教导他们无常的道理同样可以带给他们好处。我们

    可以在他们陷入较为沉重的情绪时,运用自己对于无常的理解来帮助他

    们,可以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延续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另

    一种情绪。他们可以从这样的谈话当中了解,自己所不慎闯入的黑暗世

    界并没有一直能攫住他们的力量。

    整个世界就是良药

    我的朋友乔安移民到澳洲还没多久,目前正是艰难的第一年,而这

    也是所有移民者都会经历到的。当她还在南非时,她是以女性为服务对

    象的暴力受害者的律师。最近,她在度过一个特别难熬的周末之后,向

    我感慨地表示,当妈妈让她感受到的挑战甚至要比在南非当律师时更

    大:

    我以前可以写书,为受压迫的人辩护,练练太极拳,上上陶艺课。而这个周

    末,我花了所有时间带孩子在医院进进出出,或是在家帮他们擦拭额头降温。我到

    底变成什么样了,虽然我当妈妈已经超过五年了,却仍因“文化冲击”而处于震惊的

    状态。

    为了安慰自己,乔安提醒自己:“整个世界就是良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问自己,从这样的情况中可以学到什么?或者,所遇到的困

    难也许会以某种方式治疗我们,而那会是什么方式?好在,乔安对于生

    活本身强迫她采取的所有调适都能平静接受。她后来写了封电子邮件给

    我:

    我必须学习谦卑,这正是我目前所得到的教训。看看自己,局限于家务之

    中,脱离人际关系,接触不到过去建立的“声誉”,在此新国度中努力寻找新的自

    我;不受瞩目,没有收入,成为我从不向往的角色(待在家里、全职母亲、依赖男

    人)。在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之间这片安静的暂停区里,我却寻得许多的收获。

    身为母亲确实会让我们回顾人生,思索到底什么对我们来说才是重

    要的,也思索自己在余生想以什么方式过活。身为母亲,让我们对自己

    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让以往的许多看法因此改变(尤其是与养育孩子相

    关的事)。当我们为母职所苦之时,可以尝试把它当成一次最重要的学

    习经验来积极面对,且不管我们是否同意,许多佛教徒所共有的一项信

    念是:在这一辈子我们所没学会的教训,正是下辈子我们必须试着去解决的。做个好客的主人

    要想帮自己度过所有的情绪起伏,对整天出现的情绪都要抱着一种

    好客、接纳的心态。我们要关照每个情绪“访客”,不论是让人愉快或是

    让人不快的客人;不要避开它们,也不可赶走它们。我们接待每一位客

    人,花点时间与每一位相处;但不要过于投入,也不要把任何一位看得

    太重,也就是该怎么看待就怎么看待。我们不要告诉自己:“我受不了这一

    个。”过去我们曾招待过这个访客,因此可以再次做到。我们也不要与这

    个访客先神游到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噩梦般的场景中,而应与它一起待在

    当下。

    有位我所认识的妈妈觉得这个好客的主意很有帮助,便在她的情绪

    出现时,或在她发现情绪产生时,试着打招呼。她以类似于应对来访客

    人的口吻说:“喔!愤怒,是你啊!”“你好,无聊!你来了!”“喔!烦躁,轮到你了!”这样在心理上打招呼帮助她退后一步,让她得以与情绪产生某

    种距离。把每个情绪看成访客,对她来说也是个宝贵的提醒:情绪不会

    永远待着不走。

    如果我们忽视这些访客,或是让自己从不安的心神状态中分神,将

    无法接触到自己的感觉和可能获得的智慧,或许还会借着滥用酒精、药

    物、疯狂购物、暴食或怪罪一切,来寻求自我麻醉。用此种方式来逃避

    问题,会让那些负面的心理状态更加壮大,进而造成己有的伤害之外的

    更多破坏,也同时错过了可以借着觉知来治疗自己的机会。

    我们可能会害怕面对某些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或许曾让这些负面

    情绪失控,或是错认这些情绪,以为它们曾代表当时的自己,而将这些

    痛苦的过往深藏在心里。然而,我们并不用针对心中的状态去做些什

    么。我们的行动若能基于某种觉察,而非基于否认那些让人不快的访客

    的存在,可能更为睿智。

    接受恨意、孤独、困惑、愤怒、罪恶感及憎恶等感觉,是将其转化

    为更完满状态的唯一方法。这便是通往智慧的道路:接受生命中让人不

    舒服的部分,而不抗拒、逃避,或把它赶出觉知之外。同时,我们也借

    此提醒自己,完整地经历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对于他人的痛苦及喜悦也

    因此得到更深入的了解。以专注来回应

    要能注意到自己的情绪,我们必须往后退一步、仔细地看,而不要

    自我谴责。只需注意而非批判那些想在糟糕的心理状态上火上浇油的想

    法,以及任何出现在身体各处的感觉及紧张。对此,有一位练习专注的

    妈妈这样说明:

    身为人母的我常与挫折感奋战:我一直都有些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因为我

    的孩子需要很多关注。练习专注帮助我把这种挫折感控制住,不是以压抑的方式,而是观察自身情绪所带来的效应:我会怎样自言自语、双肩紧绷、眉头深锁、呼吸

    急促。我试着观察情绪如何演变,心念怎样喋喋不休。然后开始有意识地呼吸、微

    笑,并且释放紧张的肌肉。

    我们也可以把内在所体验到的感觉,加上标签来告诉自己,例

    如:“有感觉……有感觉……有感觉……”不管是在修行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这个加标签的动作让我们保持以观察者的角度,继续担任驾驶者的角

    色,而不会成为被失控的情绪载着跑的乘客。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

    紧张了,可以缓慢地加注:“在紧张……在紧张……在紧张……”然后当我们放松

    时可以说:“放开……放开……放开……”我们可用缓慢而重复的方式,为正在

    出现的情绪加上标签:“愤怒……愤怒……愤怒……”“罪恶感……罪恶感……罪恶

    感……”无须批判任何情绪好或坏,我们只须看着情绪出现,看着它成

    形,看着它消逝;而这正是所有情绪最终的归宿。我们不能让任何情绪

    有机会深度地影响自己。

    当可以看清自己的心理状态时,我们会因此有了一时的清晰感。佛

    法的教导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停住并了解。”这句话主要说的是:要能觉

    察负面心理状态的出现,并且深度地了解,更清晰、更有建设性的心神

    状态是有可能出现的。你若了解负面心理状态只会破坏你希望改善自身

    的努力,便会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方式。你就像是“醒来”一般,看清当下

    你真正需要做的事;以往的错觉转为清澈的视野。

    无处不在的罪恶感

    有些妈妈说,她们没有一刻不带着罪恶感。担心自己投入的时间和

    精力对孩子来说不够,这对许多有工作的妈妈都是一项痛苦的根源;而

    且孩子越小,担心越多。身为母亲还能找到更多理由来自责。我们可能

    觉得自己并不够格当完美母亲,当妈妈的不就该对母职满足吗?而由于时间好像不够用,我们因此也忽略了其他的关系:与另一半、亲人、朋

    友和社团的关系。我们会被想法折磨:不论正在做什么,我们其实应该

    去做另一件事才对。例如,如果正在做家务,我们会觉得其实应该念书

    给孩子听,或者刚好相反。

    罪恶感是一种让人感到困惑的情绪,因为,虽然我们知道这会让我

    们渐渐变得不快乐,却也很容易告诉自己抱着这种心理是值得的。我们

    甚至会对自己说:“我可能做错了什么,不过至少我还会感到羞愧,如果连罪恶感都没

    有,那我就真的是个很糟糕的人了。”同样,我们也用罪恶感来挡掉别人不赞同

    的看法,我们会试图以“至少我们对自己不能做到完美还会感到很差劲”来说服他

    们。

    我们必须感受自己的罪恶,也体会罪恶感对于身体感官造成的影

    响。重要的是,需辨识出让我们感到罪恶的想法是通过何种信念得以继

    续燃烧下去的,也要追踪自己在这个心理状态下花了多少时间,而其中

    有多少真的有帮助。

    如你需要解决某个棘手的两难情况,例如是否要把孩子全托,那么

    用纸和笔来做分析,而如果时间允许,能先以冥想来让心平静下来会更

    好。在写东西时,你可以因此对自己的想法更能觉察,让自己不至于被

    带着走,进而产生痛苦。写出一些让你可以探索自己复杂感觉的问题:

    是否有任何不合理的信念或期待,让你的罪恶感因而得以越烧越旺?你

    是否在试着安抚某位爱批评的朋友、亲戚?你手上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可

    以支持自己的担忧?做决定之前,先将正反两边的情况列表,并将每边

    的各项权衡轻重。当你能以这种方式来让意识加入这个过程,便可抗拒

    因所作所为而担忧的倾向。

    正由于这些理由,我一向都坚持写日记。狂乱地在纸上记下想探讨

    的事项,让我散乱的心神得以清爽,让我的想法获得整理,也激发出更

    多的选项。我已经能有意识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会只是因为感到愤

    怒、无聊、罪恶感或其他毫无益处的状态,便做出反应。对几乎所有重

    大的决定,我都有个正反面事项列表,而在探索不舒服的情绪上,也记

    下了数百页的笔记。虽然我很少回头再读这些东西,这却是帮助我保持

    专注力不可或缺的工具。

    你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帮助自己寻求圆满处理罪恶感的途径,或解

    决让人困扰的事。我们所习惯的思考方式会把自己绑在死结当中,无法

    动弹或变得执着;但通过适当的练习,可以帮我们获得心神的宁静,让我们与问题拉大距离,从而得到正确的认识。一开始,先专心在自己的

    呼吸上,让自己找到一些宁静。接着,对自己的问题抱着一种探究的精

    神,可以客观看待事实。要抗拒、不让自己被任何强烈的想法及情绪带

    走,并注意自己的所有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于所要处理的事项造成的

    影响。在你的问题周遭制造出这样的空间,可以让你的解决方式变得具

    有创造力。一些新的可能性或许便会突然出现在你心中。

    接受万物:平心静气

    东方文化比较讲究内在的修养,与“平心静气”类似的词汇较丰富,也

    比较常在生活中出现。很可惜这类词汇没被更广泛地使用,毕竟,它的

    概念很能鼓舞人心,而且可滋养我们的生命。它所指的是,以接纳与耐

    心来感知生命中所有层面的能力,而非我们所经常呈现的极端反应。平

    心静气让你可以处变不惊。你可以处理一般认为相当“糟糕”的事情。同

    样,当“好”事发生了,你感到愉快,却不会因此便执着或依赖此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些用语来帮助自己了解平心静气的意义:

    ●包容

    ●平等心

    ●不执着

    ●无分别

    ●平衡

    ●从极端中解脱

    ●放手

    最大的快乐来自不因变动而受影响的平静。因此,开悟的人接受生

    命所呈现的一切,没有什么事可以让他们紧张、不安、亢奋。而对于我

    们其余的人来说,只要下功夫来培养平心静气,多少都能帮助我们更为

    平静。以平心静气来回应所面对的事,并不代表对自身生活的变化变得

    漠然。我们会更像睿智的父母,愿意让已经长大的孩子离开,让他们加入成人的世界;睿智的父母仍然关心孩子,但能够放手,让他们自由;

    他们不需要控制孩子,侵入孩子的新世界,或是担忧;他们不会提出要

    求,但也不缺乏爱及关注。

    不期待完美

    我的朋友乔安从生产的经验中学到重要的一课:如果她想好好面对

    新生活,势必放弃控制。她不遗巨细地为生产做准备,几乎没有一本相

    关的书没读过,没有哪个细节她没计划到;她如此期待着自然生产的到

    来:

    我想要接生婆帮忙,也准备好要面对疼痛。

    而结果却是:

    经过34个钟头的阵痛后,虽然我并不害怕,但有位男性医生提议我做剖腹产

    手术,让我结束漫长的疼痛,我还是很感激地接受了。

    从那一刻开始,我一辈子的使命——做自己的主人——被终结了。曾经,我

    是位战士、斗士,所经之处男人也会因恐惧而颤抖;如今,却要随时准备回应一个

    干瘪多皱纹的小外星人的召唤,而这个小人甚至还不知道我是个与狼共舞的女强

    人。突然之间,所有想象之中的我,彻底被这个新的情况挑战了。我一辈子都为了

    独立在奋斗;赢得尊敬,赢得控制权。而如今,我成了一副被压垮却还在漏气、塌

    陷的行尸走肉。

    有了平心静气,我们可以接受“现状”,而不再试图控制那些无法避

    免的事,或者说无常。佛法说到八种世间的状况(八世法、世间八法):人

    生就是由得与失、乐与苦、誉与毁、美名与恶名所共同构成的。不论我

    们多努力来设法得到或避免其中一项,迟早都要经历所有的状况。每一

    项都会来会去,正如生命中的每个面向也始终在变动一样。我们永远也

    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而这可能让我们不大舒服,但若想要能

    够完全掌控所发生的事,或者人生始终一帆风顺,则是不实际的态度,会让我们受到的苦更多。苏珊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为完美主义者提供

    了以下这些让人心安的话:

    能够注意到当父母是极端困难的,且不期待完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世上

    没有完美的事物,我们也不必完美。相反,我们在面对这个相当神奇、穿插着特有

    的爱与苦、所谓我们的人生时,得好好来处理。我们同意出席其中,同意接受每一

    刻所发生的,并对于当下及我们本身的真实状况培养全然友好的态度。

    身为母亲,我们常会觉得孩子在身边时没办法放松,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刻会出现什么情况:一团糟?新的要求?心情上大幅变化?危险?

    想要能平静一点,只能学着不让自己执着于生活的稳定、对情况的控制

    及条理秩序等,这样多少能放开手,并接受“我们所面对的情况始终在改变”这

    个事实。有了平心静气,我们不再将生命当成战场,而开始能随遇而

    安、随时而变。我们也更能够忍耐,正如苏珊所说:

    因为对孩子的爱是如此猛烈,我们能慢慢接受以往所无法忍受的。忍耐并不

    轻松,也不舒服。但忍耐让我们可以接受不快,并在过程中也能悠然自得。

    我们可以通过寻得宽大的胸怀,让心不落入琐碎而窄小的境地,而

    得以忍耐。如果你把一匙的毒药加入一杯水之中,只要喝上一口可能就

    要了命。而将等量的毒药加在大湖之中,就算喝一口也不会有事。相识

    的人说了句不体己的话,若是心量小,我们会反应过度,或许还会为那

    句话气上几天。心量大的话,我们可以耸耸肩就算了,不重要嘛!

    那些芝麻小事

    请想一想那些会把我们“气疯了”的情况,那些我们身处在宝贵的当

    下却无法得到平静的时刻。那些我们无法处理的事件,长期来看并不重

    要,却因为我们气疯了,就忽略了其他可行的反应方式。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培养出宽大而平静的心胸,日常生活会多么不同啊!孩子把

    牛奶洒在地毯上:平心静气。儿子整个晚上都在嘤嘤啜泣:平心静气。

    女儿独自个儿生闷气,另一半工作到很晚,让人难受的噪音、气味、眼

    见之物:平心静气。

    我们其实忘了,原本不需被周遭这些数也数不完、会带来不快的事

    物所控制。我们甚至可以慢慢学着把这些事物看成磨炼耐性的机会而加

    以欢迎。例如,对着路口的红灯微笑。虽然这种建议刚开始会让你觉得

    难以置信,但这个练习帮助我将紧张释放掉,也让我在经历堵车后到达

    目的地时的心情较好一些。

    菲奥娜有两个儿子,她的看法如下:

    我知道自己已经变得比较“温和”,不会那么快发脾气,我还真佩服自己呢!

    我还注意到一件事,如果家里发生什么意外,像是饮料洒了或干毛巾掉进洗澡水

    里,我根本不会在乎,清理一下,继续做别的事。

    菲奥娜的修炼很明显增加了她的能力,让她足以把平心静气的气度带到日常烦人的琐碎小事上。

    平心静气不仅让你能面对“坏”事,当发生了一件我们认为“好”的事

    情,有时候会因此出现依附的感觉,而这对平静的心会逐渐造成不利的

    影响。如果我们容许自己依赖这些好事来让自己获得快乐,便会对这些

    事产生执念。有了平静的心,我们既可为孩子庆祝拼字测验或游泳比赛

    的好成绩,又不会要求他们以后的表现要一样棒。我们能感谢邻居帮忙

    照顾小孩,而当他们无法做到时也不会生气。我们对吃几片巧克力饼也

    会觉得是件享受的事,而不必一定要坐下来吃上一整袋才满足。

    练习平心静气

    心能平静的人知道,每时每刻都有同样的重要性。换尿片、擤鼻

    子、念故事或排队等候,都是练习专注力的好时机,也是得到更多智慧

    的好时机。每时每刻都是崭新的。此时此刻并不延续,因为它正在变成

    另一样东西,而这使得当下格外珍贵。现实的真相在每刻之中。要发现

    它,诀窍在于用全然接纳的态度来感知,没有批判、分别及要求;当

    然,要先能注意到才行。

    别追寻过往,也不要迷失在未来。

    过往已不再,未来还没来。

    深深注视人生本来的面貌,就在此时此地,修行者安住,在平稳与自由之境。

    当我们在练习平心静气时,对于发生的事不要妄加批判。我们的注

    意力会游移,不要因此责怪自己,只要把注意力带回呼吸上;当某处感

    觉痒时,不要急着抓痒,可以花点时间来探究那种感觉;当觉得不安或

    无趣时,也不必批判自己有这样的感觉,而要感受这些情绪,注意它们

    怎么出现、持续而最后消失无踪。

    练习专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平和,对所有的事情都能正确观照。

    在看时,只是看。在听时,只是听。在闻味道时,只是闻那味道。在品尝时,只是尝。

    在感受某种触觉时,只是感受那触觉。在觉察某个心相时,只是觉察那心相。让所有的事物在

    当下停住,洞见就会自然随机示现。

    练习平心静气,看起来似乎会让我们压抑情绪或尝试控制情绪强

    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练习加深,自我身心也成长时,平心静气会

    来得很自然,同时我们不会忽略或逃避任何一种心理状态。如果出现愤

    怒或易怒的情绪时,我们只注意看着它们出现、持续、消逝,而不给予

    这些情绪额外的压力。以这样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情绪,不让它们缠住

    我们,我们便可以冷静应对。

    崩溃与大笑之间

    当发展出某个程度的平心静气及宽大胸怀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

    过去让你暴怒的事情可以一笑置之。

    接下来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关于快速排便的小故事,妈妈们应该很习

    惯这些事了。

    在我第一个儿子两岁时,有个星期天,天上正下着雨,我丈夫在悉尼大学的

    运动馆里锻炼。我很想平静地看看报纸,就载着儿子

    扎克在校园里绕,希望他会睡着。十五分钟之后,他还醒着,而我

    也注意到自己的挫折感出现了。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我试着让自己专

    心在呼吸本身及身体的感觉上,就在此时,扎克说了:“我想便便。”

    我根本不知道厕所在哪里,而且浪费时间去找会有风险。我把车子停在“禁止

    停车”的牌子下,然后,我们便手脚并用、蹒跚地爬入雨中,让扎克完成他的工

    作。当扎克拉起裤头的时候,我那串了六把钥匙的钥匙环掉进他的大便里了,完全

    陷在里头。我赶忙跑进车里,却找不到卫生纸,就在这时,我看到有位管理停车的

    警察正慢慢向我走来。我毫无选择,只能赶快用湿叶子把钥匙清理一下,而我儿子

    在一旁重复地问:“妈咪,你为什么把钥匙掉在大便里面?”

    寻求庇护,不在他人,而在自身。 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是,当我在清理钥匙的时候,竟然还能微笑。

    我的情况实在很可怜,而这让我觉得好笑。我丈夫在暖和干爽的运动馆

    里享受他的美好时光,我身上却是湿的,手指裹着一层大便,看报纸也

    没指望了。我们身为母亲的人都有类似的迷你灾难故事,这些事长远来

    看并不严重,但如果不加以注意,也可以让你濒临崩溃。你可以任由压

    力把你压垮,也可以好好笑几声。平和心帮助我们,让我们笑得出来,让那些事不会膨胀变形,而我们也不会投入过多的情绪。04

    愤怒:一时而非永久的状态

    如果我们能加以探索,并妥善处理,愤怒可以让我们看到事情的核

    心,也让我们有机会得到智慧。

    我们的另一半可能有时会说些不体贴的话、工作到很晚、打鼾、吃

    东西声音很大,我们的孩子可能不听话、打架、唠叨、发牢骚。家居生

    活呈现在眼前的面貌,很可能会让我们在愤怒的状态中消耗许多时间。

    有时候我们会发个较温和的脾气,略微感到不快或讨厌,也可能斥责孩

    子或与另一半争吵;还有些时候,我们气愤到无法自制,会出现粗暴的

    言行或报复的想法。在家庭以外也一样,想出一个让我们觉得有敌意的

    人并不难,有时还可以想出一长串的人呢。我们甚至还会对陌生人生

    气,只要开车绕绕我们的城市,就足以让我们当中最温和的人变成很不

    友善的斗士。

    家居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家务事,还导致我们缺乏时间照顾自身的需

    求。有时候,即使洗个澡也会让自己觉得受宠若惊,而对某些需要长时

    间工作的妈妈来说,情况更是严重。爱瑞恩谈到,当她难得偷闲来写

    作,却被孩子打断时的内心感受:

    我会觉得,在这种时候,他的要求是故意的,是想把我仅有的十五分钟都骗

    走。我开始生气,觉得不论怎么尝试都无法挽救自己,也感受到我们之间是不平等

    的。同时面对我和孩子的需求,我总是得放弃自己的需求。我告诉自己,即使只有

    一刻的自私与平静,只要能离开孩子那么一会儿,我就能好好爱人了。

    乔安也有类似的想法。同样身为人母的她,写了这首跟压抑怒气及

    放弃以往生活有关的诗:

    她极力掩饰那顿脾气带来的羞愧,只因她的孩子小小地违了规。

    从不知这脾气所闷烧的是终要忘却的心痛。

    她落入回忆里、梦想中,折叠起自己的边边角角,就像张干净的餐巾,藏起污渍、脏污、属于最神奇、吉卜赛自我的那些。

    这人生,这完美而快乐的人生,或许因此可以没有麻烦、没有悲哀。

    她写这歌给自己,如今吟唱,为那些无处容身的自我。

    这两位妈妈,就像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也为了身为母亲所需做出的

    自我牺牲而忿忿难平。

    在佛教里,愤怒,特别是表现出来、有所行动的愤怒,被视为如敌

    人一般。若能好好处理,愤怒有可能让我们因此拥有一些内在的支撑,那些赖以保护弱势者或为正义而努力的支撑。如果我们能加以探索,并

    妥善处理,愤怒可以让我们看到事情的核心,也让我们有机会得到智

    慧。不过,愤怒也是慈爱心的最大敌人,通常会带来破坏力。愤怒对我

    们内心的平静及慈悲的胸怀具有扰动的效果。

    停止生气让你不再受苦,也带来平静及快乐。

    愤怒是唯一所有智者都同意要戒除的大敌。

    表达愤怒的方式并不只有情绪上的爆发或充满敌意的冲突。我们生

    气的方式有许多种,除了冷战、退缩,还有冷漠的应对及丢出冰冷的意

    见,等等。对女人来说,愤怒使你在人际交往中较难被接受,因此我们

    大多会压抑。如果有专注力,我们可以更容易察觉那些在心里翻搅的情

    绪。

    恶性循环的愤怒

    在亚历克斯出生后的最初几周,我大概每晚只能断断续续睡四个小

    时。当亚历克斯紧紧扣在我的胸前吃奶时,我的感觉就像是有人在用订

    书机向我施酷刑,让我痛得尖叫。我的内心虽然充满了对新生命的喜悦

    之情,但同时也因家庭生活受到的冲击而惊魂未定。我就像是坐在一颗

    情绪的溜溜球上,阴晴不定。有个周六,我的丈夫竟然斗胆整天都给我

    脸色看,把我气疯了。如果说有谁可以心情不好,那应该是我才对。他

    的工作应该是在我如故事主角般努力奋斗之际,给予支持、鼓励,这才

    合乎情理。我整天忍着,一声也不吭。我丈夫一向形容我“有耐心”;因此,那天晚上,当我气呼呼地走进

    卧室,抓起床头灯,向他脸上扔去时,他显得相当惊讶。这么做并不算

    聪明,而我丈夫也不再跟我说话。我在婴儿房里坐着,不知道接下来该

    怎么办,然后突然想到,我不应基于愤怒而行事。我回到卧室,向他道

    歉,然后轻声发表了一番煽情的演说,说到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在艰难

    的日子里,应该如何像团队一般合作,等等。我们谈了一会儿,紧张感

    消失了,然后便一切恢复正常了。我多么想告诉大家,和好之后我们热

    情地做爱到深夜,但事实上,身为新生儿的父母,我们累到连这件事想

    都没想过。

    有许多妈妈用生气来避免被剥削,因为如果她们不生气,所有的人

    都会骑到她们的头上来。但我们其实在面对孩子时仍可以坚持,在面对

    别人时仍可以充满自信,而不必诉诸愤怒。愤怒会让未来的路难走。首

    先,愤怒对我们的“业”没有好处:每次我们因愤怒而行事,都会让下次

    如此行事的机会增加,让我们变得具有侵略性。

    当我们表达了愤怒的情绪后,在一时之间或许会有轻松的感觉,那

    是因为由于自我肯定而得到自以为是的光荣:“怎么样?总算让他们知道

    了!”但是愤怒造成的最大讽刺在于,它对我们自己所造成的伤害,要多

    过对我们生气对象的伤害;不管那对象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有时

    候,我们可能觉得无法避免生气,而放弃了原本可以选择的较为圆满的

    方式。未加防范之下,愤怒损耗我们的精力,威胁我们的健康,并且逐

    渐耗蚀我们做出明智决定的能力。心存宿怨则让我们原本平静的心遭到

    毒害,让我们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而逐渐无法看清自己。

    愤怒与仇恨的关系密切,同样可带来愈演愈烈的暴力与毁灭行为;

    每一件新的暴行都造成更多愤怒,所以暴力永无休止的那一天。

    仇恨绝无法终止仇恨。

    仇恨只可能通过爱而消失,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当中可以看到,某方因愤怒而做出的行为常会

    引发另一方同样的行为,或至少是防卫性的行为。使关系不致解体的唯

    一办法,就是在两人之间能有较多基于爱意的行为。就如同这位妈妈所

    发现的:

    有好几年了,我丈夫和我一直卡在毫无变化、彼此抱怨的关系中。我们经常发生冲突,而这些冲突无助于我们得到想要的结果。若我先攻击他,他会马上防卫

    自己,而不会先考虑我是否说得有理;而理所当然的,当他攻击我时,我也会有相

    同反应。最后,我们终于了解,这样对待彼此,只有让两个人越加极端,也让我们

    始终局限于原本的观点之中。不用说,家里的气氛可是一点也不舒服。我们晓得,必须找到不一样的方式来解决彼此意见上的差异,为了孩子更是必须如此。我们想

    把重心先放在消除家庭中的愤怒情绪上。我们的做法是,在讨论让我们生气的事项

    时,以比较平静、考虑较为周全的方式来进行,而如果我们觉得情绪渐渐升温时,甚至可以先离开一下房间。

    向内探索,驯服愤怒

    要让自己更纯熟地来处理愤怒,首先要能够接受关于无常以及受苦

    的真理。首先,虽说愤怒在当下会吞噬我们;但我们必须了解,它仍是

    一时而非永久的状态。基于一时的状态来“行动”会造成破坏,因此我们

    必须加以克制,也就是先停下来。我们也要提醒自己,第一圣谛所说

    的,受苦、不完美、不满足都是生命当中无法避免的。就算是生气也不

    能改变这一点,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浪费自己的精神呢?

    那么,当我们想生气时,怎么办呢?责备自己并没有用,因为感到

    气愤而对自己发脾气,只是火上浇油。我们该做的是,紧紧盯住自己的

    愤怒情绪,一直跟随,到它形态改变或消失为止。要小心的是,别让自

    己的愤怒如脱缰的野马,也别让心中只充满愤怒。我们只需把愤怒当成

    访客,而不要被愤怒牵着鼻子走。伊冯娜也是一位母亲,她在接受访谈

    时说:

    当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我感到害怕,会以生气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

    觉得自己很差劲。后来,我学会了怎么处理强烈的负面情绪:不去压抑也不要释放

    出来。我知道有第三种选择,也就是要能与自己的情绪同在,不必否认、不需压

    制,也不要发作。如果你生气难过,可以先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譬如肚子的感

    觉、喉头的紧绷、胸部是否有压迫感;你甚至可以承认有许多愤怒快要出现了。描

    述和承认你的情绪,跟有所行动完全是两回事。我很快就了解到,不管将要出现的

    是什么样的情绪,都会非常快就消失。这样去想,帮助真是很大。

    最近我跟两个儿子去参加为期两个晚上的亲子活动。参加者都被事

    先警告,晚上在宿舍周围要放低音量。这事发生在晚上九点三十分左

    右,我儿子扎克在经历了一整天的探险之后,已经很累了。几乎没有任

    何理由,他便开始大声哭叫,就在宿舍外头。这正是三岁小孩疲累时会

    做的事。我慌了,试着捂住他号啕大哭的嘴巴,却没有用,心里同时在

    想,每个小孩都已经被吵醒了,每个父母都在咒骂着。还好来了一位家

    长,帮我抱着宝宝亚历克斯,而我抓着扎克,在暴怒之中把他拖到我们的房间里。

    愤怒有三个成分:

    一、我们感觉“有东西让我们觉得不舒服”。

    二、对于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我们加以“夸张”。

    三、我们发展出“想要伤害他人的想法”。

    当扎克继续号叫,告诉这位好心的家长我把他抓痛了时,我心里非

    常生气。周围都是宿舍,所以我不能对他大声说话。我所能做的,只是

    把他的手臂攫住,从我咬紧的齿缝之中,轻声威胁要立即终止我们的假

    期。这位家长看着我,让我觉得自己很可耻,身为一个平和有爱心的妈

    妈的形象已然破碎。她安抚扎克睡着,而我则以母乳来喂亚历克斯,因

    为他也开始哭了。当她离开时,扎克几乎马上就睡着了,而我烦透了,只能发出叹息。第二天早上,当我走进大家共进早餐的房间,十五张脸

    在看着我,于是我心里就想,他们都已经知道我们这一家人所带来的骚

    动了。但我错了,多数的孩子其实前一晚都睡得很熟,而大人们都去参

    观寺庙了。

    愤怒的三个成分都在我的这个故事里了。我“感觉有东西让我觉得不舒

    服”:扎克一直在叫,可能把别人吵醒了;我“把所受的伤害夸大了”:每个人

    都被吵醒、生我的气,还会谈论我,当我去吃早餐时还意味深长地盯着

    我看;我还“想伤害”我的儿子:我想用终止假期来威胁他,对他吼叫,想

    让他因为害怕而服从。

    愤怒会让我们想伤害别人,所以,我们必须弃绝这样的心理。这个

    过程有两个阶段:首先,辨认出愤怒所具有的负面力量,并且将其视为

    敌人;然后,试着探索自己的内在,找出愤怒的原因,并加以去除。愤

    怒很容易让我们把心神集中于外在状况上,而很难向内探索,找出问题

    的原因,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愤怒很自然的反应会是责怪,以及焦

    急地为自己找借口。但当我们可以向内探索时,会发现自己对

    于“好”和“坏”的看法,即是自己所执着及逃避的对象。

    在发生上述事件后,我向内探索,发现自己对发脾气一向感到相当

    恐惧。我很自然地想逃开,避免让别人失望或不快。我似乎很需要让别

    人认同我是完美无缺的。而为了要逃避,我期望我的三岁小孩能够像天

    使一般保持安静并且体谅别人,而事实上,他的这个年纪还是以自我为

    中心的。往内心更深处探索,我发现了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我打扰了别人,我就不值得敬重、没有价值。除非我总是能让每个人高兴,否则我

    就失败了。当我们把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以文字表达出来时,会发现听起

    来真是十分可笑;而我们的生活常常是由这些信念所塑造出来的。回头

    想过以后,我明白了自己在当时可以处理得更幽默些,而不该在扎克的

    突发状况上火上浇油。就算无法做到,我至少也不用如此过度地反应。

    我们可以重复对自己说:“我不会屈服于愤怒”或“我会弃绝愤怒”。这样可

    以让我们的心有所准备,对于可能触发我们愤怒的事做好防御工事。我

    们要努力培养耐心、能够接纳,而不坚持生命必须以其本来面貌之外的

    样子出现。

    生命当中总是会出现引起不快或带来痛苦的状况。能够拥有耐心并

    能接受任何状况,我们才有可能体验到长久的快乐。如果我们的快乐必

    须满足一些外在条件,我们的心便无法平静。当我们的心灵成长了,逐

    渐具备了平心静气的能力,越来越有耐心,也就更能接受外在的环境状

    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变得被动或冷漠,而是我们的行动基于平和的而

    非极端的情绪。

    厘清愤怒,善后处理

    如果你已经啪的一声,基于愤怒揭竿而起,一切已经太晚时,该怎

    么办?贝琪的儿子山姆七岁。她相信,让儿子了解她是如何对付自己的

    愤怒情感的,会有正面效果;因此,从三岁开始,她便与儿子分享一些

    关于愤怒情绪的详细情形。当谈到儿子常给她建议时,她大声笑了起

    来。如今,儿子已能很清楚地了解,她若生气并不是起因于他,而是由

    于她内在心理世界所处的困境。

    正如贝琪所说的,我们希望孩子在做错事时可以道歉,那么我们便

    需示范这样的行为。当她发了脾气,她会试着负责地向儿子承认自己错

    了。他们会一起讨论发生的事,并注意到:(1)她的反应并没有帮

    助;(2)需要有个替代方式。然后他们会讨论处理这些事件的不同方

    式。在这些讨论之中,她强调了业的概念,就是每个行动都会造成影

    响:当你说了甲,我感受到乙;当你做了丙,就发生丁。

    贝琪甚至还画了张“酷话表”来让她与山姆能为自己所讲的话负责。

    如果他们之中有人用了伤人的话,并且讨论之后都同意这是“酷话”,就在犯规者名字后面画个叉叉,到了周末时,看谁的叉叉较少可以得到一

    次奖励。贝琪也承认,她从来没有得到过奖励,不过这张表让他们可以

    进行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讨论;例如,关于两种说话方式差异的讨论:

    坚定说出自己主张的话以及较不适当的冒犯人的话。

    有许多和我交谈过的妈妈都认为,如果她们发了脾气,向孩子道歉

    是重要的事情。道歉是让她们打消怒气颇为有效的方法,也让她们更谦

    卑。就像这位妈妈所说的:

    被别人冒犯的人如也冒犯那人,便伤害了自己及那人。

    当你感到受伤却不去伤害那人,你便真的得到成就。

    你的做法及成就使你们二人受益。当你了解在自己心里和别人心里的愤怒源头时,你的心便可得到真实的平静、喜悦、轻盈。

    你成了治愈自己也治愈那人的医生。

    如果你不了解,便会以为傻子才不生气。

    这就好像把一些权力让渡给孩子,而不再是由自己全盘掌控;特别是当你希

    望他们原谅你的时候。有许多父母都认为,他们必须

    在孩子眼中看起来毫无缺点;但我认为,如果你能够教孩子如何来面对自己

    不完美的时刻(而我们的确都不完美),对他们来讲,你反而是帮了大忙。你如果

    能够不时告诉他们:“我做错了。”你或许在哪一天会发现他们也愿意对你说同样的

    话。那么,他们已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

    我同时也认为,当我们心情不好或事情棘手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给孩子警

    告。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可以避免让他们认为我们的行为是他们造成的。

    应该要让孩子知道,当我们的心情不好时,不一定全是他们的错。

    至于凶恶的司机、心情不好的老板,还有其他有压力的人,都可能

    造成我们内心的愤怒,该如何应对?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要处罚这些人

    的不当行为,并不一定要我们自己来,因为业的法则会做到这点;我们

    甚至可以试着给自己挑战,以慈悲来面对那些替自己造恶业的人。

    原谅:每个人都有其不易

    在某些人际关系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些阶段,必须能宽大赦

    免、原谅别人,才有办法继续过日子。如果我们继续怀抱怨恨,便会让自己为过往的伤害而生活在愤怒当中,心会变得狭小,以至于无法感受

    到任何生活乐趣。虽然,对别人不体贴的行为回报以原谅似乎并不合

    理,但只要我们能够原谅别人,就可以放掉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感觉及记

    忆。这样慈悲的行为是我们可以感到骄傲的,也让我们有机会为自己心

    灵上的成长而欢喜。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是需要大爱及大慈悲的行

    为。

    当然,在受到伤害之后,太早以原谅来取代还相当强烈的愤怒情

    绪,其实并不实际。我们并不能因为“应该”原谅就以为自己做得到;除

    非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否则是强求不来的——而这可能需要下点功夫。

    这样的功夫可能包括运用正当的言语以及专注的倾听来沟通(请看第7

    章);或者,也可以通过慈爱心来播下想法的种子,让自己终可原谅别

    人(请看第9章)。

    有时候,只有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地原谅。我们可能必

    须等到时机成熟,而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正慢慢进行着几

    乎看不到的转变。原来的暴怒可能变成比较温和、比较没有伤害性的退

    让。在能够宽恕以前,我们可能必须忍受煎熬,但因为这可让我们卸下

    不快情绪所造成的负担,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原谅别人也可以通过合乎情理的认知:我们都需与自己的妄念、困惑、不完

    美作战。若能记得自己也曾在有些时候伤害了别人、行为自私、需要别

    人原谅,可能也有帮助。或者,我们可能必须面对自己在冲突当中所需

    负的责任:我们的意图、行为、话语在道德上都属于完善的吗?

    要小心不愿意原谅别人的怒气对于自己身体的影响。身体把这份紧

    绷感存放在何处?这份紧绷是如何影响你的心理状态的?请了解怒气对

    于你自己以及业的影响。如果你能够不再有这份怒气,将会感到生活有

    哪些不同?

    如何驯服不正当的想法

    我不应该忍受这种事情!这完全无法忍受!他对我一点也不尊重!

    她怎么敢这样对我予取予求!我们有很多问题都源于自己的想法。因

    此,一定要好好地处理想法,让我们的想法能带有爱心。如果想要改善自己容易生气的倾向,就必须处理自己的想法。首先

    要做的事情是,注意自己的想法,但不要顺着自己的想法随波逐流。这

    些想法可能相当具有威力或急迫性,而让我们完全脱离当下,以至于我

    们必须真的“停下来了解”或“提醒自己要记得”才有办法注意到这些情况。然

    后,我们必须辨识出哪些想法是不正当、没有意义或让我们无法快乐平

    静的。

    一、正向思考。

    二、考虑后果。

    三、让自己分心。

    四、考虑替代的办法。

    五、运用意志力。

    这些都不算特别具有开创性的方法,但正因为这些方法经得起时间

    考验,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建议。不过,让我觉得有帮助的是,佛

    陀把他的建议以五种选项的面貌来呈现。例如,他并不是说,不论什么

    时候,当你有困扰的时候,多想想积极的东西就好。他也没有说,要避

    免恼人的想法,用意志力来克服就可以。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选择中的

    任何一个都无法在所有情况中具有吸引力。我们可以自己判断、选择当

    中最有效的方法,或者将多个方法组合起来运用,以适合我们所需。

    正向思考

    第一个选项:如果你的心升起欲念、厌恶、困惑等不正当想法,且被困扰,你应该转而

    注意别种与正当想法相关的特性。就好像熟练的木匠,会用小木块来把大木块打掉一样。

    妈妈有可能因为缺乏睡眠或精力,或两者都缺乏,而在某一天发现

    自己落入来回踱步,同时对相当多人(我们的孩子、别人的孩子、许多

    应该更明理的大人)生气的情况。对于每一个人,我们都可以提醒自己

    他们的好处以及他们做过的善举,就像当我们让别人生气时,希望他们

    为我们做的事。每当我注意到朋友或亲戚做了些慷慨仁慈的事,我都会

    试着把这些事记住。万一有一天,我开始以负面想法想着这些人的时

    候,就可以提醒自己他们做过的这些事。有位妈妈就以同样方式来看待她的另一半:

    在某些日子里,我会被愤怒的情绪完全吞没,我会像演戏般对自己大声宣

    告,我的婚姻已经结束,我们两个绝没有办法可以白头偕老。等我从想法的云霄飞

    车上下来后,当我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绪时,我会提醒自己我丈夫的种种好处,也想

    想那些因他的慷慨或体贴而让我觉得感激的往事。

    我们也可以试着对别人给予宽容,在负面想法发作以前就加以截

    断。譬如,你可以想,某人所说的话不一定是在针对我们;他们迟到也

    不是针对我们,而可能是时间掌握不佳造成的;孩子可怕的行为并非对

    我们有意见,而是对日常规律改变的反应。

    考虑后果

    第二个选项:仔细考虑不正当的想法可能造成的后果,你可以这么想:“这些想法并不正

    当,这些想法有缺失,这些想法真的会造成痛苦。”

    请提醒自己愤怒行为所带来的大讽刺:它对你所造成的伤害要比对

    伤害你的人造成的伤害更多。也想想你自身的业。每当你选择用愤怒的

    方式来回应,你就等于制约自己下次会再次这么做。如果我们把自己制

    约成容易生气的人,又怎么能找到心灵上的平静呢?

    以我个人来说,我曾以愤怒的情绪来处理一些困难的事,因此有深

    刻痛苦的懊悔。在情绪爆发之前,我让情绪紧绷的状态不断加剧,这样

    做不但很傻,也对我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我已经学到

    了,谨慎而克制地处理紧绷的情绪,避免基于愤怒来行事或伤害别人,都是很重要的事。

    因此,我们必须问自己:这些想法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境地?如果我

    继续这么想,会不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当第二个孩子亚历克斯出生时,我作为母亲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我发现自己对大儿子的容忍度急剧下

    降。对于自己变得更容易发脾气、甚至到狂暴的程度,我深感警觉。我

    必须承认自身愤怒所造成的伤害,而不该为一些较为难堪的状况去怪罪

    一个三岁的小孩。我想变成什么样的妈妈?我想跟自己孩子有什么样的

    关系?我想让孩子更痛苦吗?就算是为了自己,我也必须让容易发作的

    脾气能得到控制,否则我心理的健康也有可能受损。让自己分心

    第三个选项:把那些想法忘掉,或少注意些。这就好像有个人想要不看视野范围内东西

    的形状,就会阖上眼睛或往别的方向看。

    我们容易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注意”,而让自己变得愤怒。有时候我们

    会因为过于偏执、重复思索同样的想法、一再回想发生的事而变得忧

    虑。这时候我们必须专注,要能发现自己正在过分注意,并停止这个动

    作。通常来说,如果我们能够不再过分注意,便可不再生气。这可能有

    赖于我们改变自己所注意的方向。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上可以帮助我们放

    松自己,同时也不会再过于注意。当情绪特别紧绷时,深呼吸可以让人

    平静,而且让人再次脚踏实地。

    在我们还没当妈妈以前,对于那些负面的想法,“让自己分神”通常是

    最好的解毒剂。我们通常可找些时间来读本小说,或直接跑到电影院轻

    松一下。等我们当妈妈以后就不一样了:孩子的需求通常有相当的急迫

    性,而就算在我们自身的状况最多时,我们也必须陪着他们。但是,当

    我们的想法不具建设性、变得偏执、根本无济于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让

    自己分神,想些别的事情。

    我发现,筹划晚宴对于纷扰的心来说相当有帮助。我设法让晚宴能

    够基于爱,也基于一种真诚,想让客人有个难忘的体验。整个星期,我

    的心思都放在安排碗筷以及种种细节上。关于晚宴当晚的回忆,直到现

    在都让我感到相当愉快。有些时候,把全家都带到户外去,也是能让你

    分心的有效方法。你也可以打电话给朋友或找个大人来做伴、猜个字

    谜、读一小段杂志文章、写首诗、找一份让你兴奋的食谱、整理相片。

    如同其他选项,“让自己分神”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适合的。譬如

    说,当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感觉,找出方法来平复这些感觉时,这个方

    法便不大适合。

    考虑替代的办法

    第四个选项:走得很快的人可能会想到:“现在!我为什么要走这么快?我如果慢慢走会

    怎么样?”而当他慢慢走的时候,他可能会想到:“现在!我为什么要这样慢慢走?我如果躺下来会怎样?”这个人在找到不用最费力的姿势以后,便可能会开始喜欢最省力的姿势。

    请你带着好奇心质疑自己的思考过程: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是什么

    造成我这么想?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思考方式?有没有哪种方式可以让我

    的生活过得更平顺?我们不需把自己绑死在进退不得的状况中。我们的

    想法来来去去,而且通常跟当下的实相几乎没什么关联。我们不需要太

    相信这些想法会有什么用处,因为那会使这些想法在心中得以强化。那

    些尝试过练习专注力的人最常发现的事就是:我的想法只是想法而已,这些想法并不代表我,也不是实相。

    我们的心创造了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我们所告诉自己的要比实际情

    况更具有说服力。一件恼人的事到底有多重要是由我们决定的。当我们

    觉得很不舒服或生气的时候,应该承认,是自己选择要将所遇到的混乱

    解读为不好的。是否还有其他解读的方式呢?我们需要把情况看得跟自

    己如此相关吗?这个情况真的值得我们投入这么多情绪吗?生气难道是

    不可避免的吗?通过向自己发问的方式,我们或许会发现另一个更完善

    的可能。

    在以下这段文字中,有位妈妈描述自己如何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改变了对蹒跚学步的孩子的习惯性反应:

    我觉得很烦躁,而当我正要说出话来阻止女儿时(这或许是第二十次了),我没说:“不要碰!”却说:“要不要搔痒啊?”然后我们就在地板上到处滚来滚去,享受着愉快的时光,完全不同于本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当时我并不是想说这样的

    话,不过,我的心情却很快就随我所说的话转变了。

    运用意志力

    第五个选项:通过心的力量来让心屈服、受控制、受支配。这就好像强者捉住弱者的头

    或肩膀,可以让他屈服、受支配、受控制一样。

    如果我们真的决意要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可以更健康,而且把这当

    作十分重要的目标,那么我们可用意志力对抗不正当想法来获取成果。

    或许我们只需对自己温和但坚定地说“放掉”或“够了”便可达到效果。或许

    一切就跟下面这两个我们可以自问的问题有关:“健康的人际关系对我而言有多

    重要呢?”“我的心灵成长有多重要呢?”05

    忧虑:挣脱内心的牢笼

    我们的忧虑并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存在于自己心里。

    我已过世的祖母是个容易忧虑的人。当然,她还具有许多其他特

    质,例如也包括为家庭自我牺牲的个性。在我整个童年里,她始终在我

    和两个姐妹身边,说故事给我们听、看我们的“表演”、倾听我们孩子气

    的话。当她不在我们身旁全心全意照顾我们时,那肯定是忙着擦拭房子

    角落的细微脏污。她的日子是为了服务我们而过的,她也很少和“家

    人”以外的人在一起。当她给祖父打电话时,从不会短于半个小时,而

    且她从来不会先挂电话。

    那些不怎么认同她的亲戚会说,祖母是个自我任命的“忧家者”。祖

    母将她的忧虑提升到艺术的层次,以至于我们都同意不告诉她那些可能

    会让她想很多的消息,而这似乎也使我们与她之间的沟通受到极大限

    制。当她的两个孩子遇到出国旅游、上医院或哪怕只是最小的挑战,都

    会避免告诉她。祖母是个高贵而富有爱心的人,但是悲哀的是,她同时

    也偏执而多虑,这让她错过了我们生命中大部分重要的事。在心爱的人

    很不舒服时,她就没法做个密友、辅导者或倾听者。

    这是常常听到的事:儿女们把自己的问题好好收藏起来,因为他

    们“不想让妈妈担心”。但是身为母亲,如果我们无法让孩子对我们说心里

    话,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当他们遇到了问题,例如遇上恶霸、药物问

    题、意志消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们又怎么能与他们站在一起呢?要

    帮助孩子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在他们眼里必须是个坚强、有办法、睿智

    的人。同时,我们必须能像个英雄人物,隐藏起自己对他们的幸福的最

    深忧虑。

    而我妈妈成为家人密友的技巧则相当纯熟。我的姐妹和我从来都不

    会犹豫要将我们的忧虑与她分享,而在我们这些小脑袋里也从来没有想

    过,这么做是否会给她造成负担。我有个最伤感的记忆发生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当时有段时间我很痛苦,觉得自己陷于困境、看不到希望。我

    跟母亲说了自己的状况后,便启程开车回家。在发现自己忘了某样东西

    后,我便折返,结果发现她的脸上有泪痕。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我因此

    了解,母亲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总是呈现出坚强的一面,而或许,她要比

    我们所想象的更像祖母:看到孩子受苦,她也同样感到痛苦。

    忧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它强迫我们做计划、筛选出可能

    的方案或采取行动。但我们很容易太过忧虑,即使我们知道这样并没有

    帮助。如果养成这种过度忧虑的习惯,我们的余生可能都会花费在忧虑

    上,而永远找不到平安。忧虑似乎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不必要的,或者

    说是基于想象而来的。正如马克·吐温所说:“我的生命当中充满了可怕的不幸,但大部分从来没有真的发生。”而另一种忧虑则是有根据的、有理由的,比如

    说,当我们孩子正在受苦时,我们所产生的忧虑便是。

    忧虑所造成的损耗

    忧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呈现在身心两方面。医学告诉我们,持

    续的忧虑会让血液变得浓稠,使身体各方面的功能衰弱,并造成高血

    压、心脏病、胃溃疡及呼吸困难等问题。不需要医生告知,我们也知道

    忧虑会让我们睡不好、精力不足而且心里不平静。容易忧虑的心可能会

    让我们设法避免遇上某些状况,但也同时限制了我们自己和孩子的潜能

    及机会。

    忧虑会让我们的心受到困扰,进而让我们做事也逐渐低效:我们会

    失去清晰思考的能力,因为无法正确判断,也无法冷静平和地做出反

    应。爱瑞恩是两个儿子的母亲,她说道:

    当我们的心忙着捕捉想法、充满各种渴求及忙于忧虑我们所谓的安全感的时

    候,我们的反应方式就无法自然且纯熟,而结果也就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如同发生在我祖母身上的事,不必要的忧虑如果变得根深蒂固时,想要不忧虑都变得很难。这成了她的业、她的个性、她的宿命。她每次

    的忧虑都会加强这个习惯,而最后会变成很自然而无法避免的心理状

    态。忧虑的行为是依赖习惯形成的,它让我们的心住在想象出来的、毫

    无喜悦之情的未来世界里。忧虑也让我们无法觉察当下的变化。

    苏也是位母亲,她因忧虑所带来的损耗极大。脸部的缺陷在她成长过程当中曾带给她痛苦,所以当她看到女儿脸部渐渐出现同样的缺陷

    时,她肚子就疼痛得越来越剧烈。她一向清楚自己的脸就像由一些过大

    或过小的部位集合成的,而可悲的是,学校操场上那些残忍的家伙也这

    么觉得。

    我无法相信自己又要因为可怜女儿的同样遭遇,而再次经历生命中最可怕的

    记忆。其实她就算只受到我所受痛苦的一小部分,也足以让我心碎,而有时候,又

    让我觉得很消沉。我很少公开地谈我的焦虑,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就像以某种方式背

    叛了她。听到的人可能会笑,或告诉别人,或可怜我的女儿。所以这是我必须独自

    处理的部分。我的想法总会让自己的心情掉入谷底,而让一天所余时光就这么泡

    汤。也有些日子,如果听到其他小孩子在谈论她的外表,我会觉得像是有人在我的

    肚子上重重打了一拳。她还不会恶言相向,而我并不知道以后该如何来保护她。

    她知道自己的忧虑会像滚雪球般越变越大,让她的心绝无可能得到

    平静。她也看到自己未来有可能变成受尽折磨的可怜人,因此她试着要

    改变自己的业。

    我知道必须要管管自己的想法,因为它们已经失去控制了。有一天我在练习

    冥想,突然产生了平静宽广的感觉,于是我就起身,坐在书桌前开始不断地写。写

    下那些在我成长过程中,对于自身形体上的缺陷所感受到的一切:疏离感、羞辱

    感、错过许多事的遗憾、不被尊重的感觉。将那些纠缠在一起的感觉诉诸文字确实

    有帮助,因为这让我得以把这些感觉厘清。

    然后,我把所有与女儿外表相关的恐惧都慢慢整理、写下,并试着想出一些

    比较有帮助的想法或相反意见。或许我女儿不会像我那么敏感,我小时候是个相当

    忧郁的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况且,她所经历到的跟我的经历必定

    有所不同,也一定跟我所想象的有差距。对我而言,这些始终是个谜,那么我为何

    还要浪费时间猜测可能降临到她身上的恐怖事件?

    她也许会拥有强有力的补救性特质,她也许会特别有幽默感,让她可以处理

    形体上的缺陷问题,而成为受欢迎、“不会过于严肃看待自己”的人。我可以帮她,让她能够专注在其他能力的发展上,培养她的自信心。我可以尽全力在她的周遭创

    造出关爱她的家庭及社团,而如果发生什么事,这些便可减少所带来的冲击。积极

    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快乐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还可以提醒自己,许多外表有缺陷的人也过着相当快乐、成功的生活。我

    甚至可以把这些人找出来,便有现成的范例可给她启示。就像我一样,这些人也已

    将外表之外的其他个性开发出来,而他们多半感情深沉。

    她所可能面对的苦难也会帮助她成长,让她成熟而圆融。她也可能学到一些

    重要的教训,譬如对别人要有慈悲心。或许老天让我们有这些缺陷是有特别作用

    的:让我们两个都能从这一点上学习。如果我能让自己有智慧地过日子,我的经验

    也可能对她有所助益。或许也能让我们更亲密。

    无论如何,当忧虑再度烦扰我时,我总能由此列表之中得到帮助。我不能说

    自己已完全克服了恐惧,但当我手中握着反面意见清单时,我可以看得更清楚。我

    不会被未来惨淡的想法完全攫住,也

    就不会想要逃避。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比较平和而

    且条理清楚的话,我就有办法帮助她。我们有谁不会因彻底研究让我们忧虑的事,而得到益处呢?不论是

    写在纸上或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我们因此有机会面对自己的忧虑,甚至

    在某种程度上妥善地加以调解。

    无法避免的苦痛

    科技进步,让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快速解决方案及省力的装置。

    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必忍受任何的不快、任何负面的东西,因此当遇到不

    快时,我们便战斗、拒绝、不愿意忍受。我们忘了第一圣谛所说的,有

    生命就有痛苦,生命有着各种不满足。

    综观历史,大部分女性的生活是由持续而辛苦的无聊家务所构成

    的,孩子常常会生重病或死去,丈夫将她们视为一项财产,而当婚姻失

    败时,她们则可能被丈夫强迫做家务或是去卖淫。在社会中,多数女人

    并没有地位,而她们悲惨的境况也鲜少有人同情。对这些女人而言,受

    苦及不满足就像是生命当中必有的一部分,因此不会有人质疑。即使现

    在,世界上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女性处于此种情况当中。跟这些女性比起

    来,我们身处的环境是非常优越的:每个家庭平均1.8个小孩,享有现

    代生活的便利,也相对自由。

    即使如此,较高的生活品质也无法让我们免于痛苦及不完美,不论

    现代科技及广告承诺了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现代女性只是换个不

    同的方式受苦罢了,现代男性也是如此,因为这是我们存在的本质。还

    有一点让身处现代的我们受苦的情况加剧,就是我们自认为不需受苦,无法忍受任何不快,而想尽办法要将其驱逐。我们决不甘于生命目前的

    面貌,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愿景,而当我们所期望的无法达成时,便感到

    深刻的挫折。

    然而,我们所担心害怕的并非是所发生的情况本身,而是它所引起

    的情绪。让我们真正感到忧虑的,是所害怕的事会让我们有什么感觉,或未来还会出现多少让人忧虑的事。受苦、不满足本身造成的伤害,反

    不如逃避受苦时以及当情绪上因受苦而反抗、挣扎时所造成的伤害来得

    多。与其试着控制外在的情况,倒不如花费较多的精力审视情绪的反应

    要更值得;这样的方式会更有效,让我们得以减少受苦的可能性。当我

    们无法消除生活中所惧怕的对象时,修炼耐性、接纳心,平心静气,是

    比持续忧虑更好的选择。如果继续与无法避免的事情缠斗,只会加深、延长我们的苦痛及不快而已。

    如何处理忧虑

    我们的忧虑并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存在于自己心里,这一点与我

    们通常认为的恰好相反。如果我们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心,便能

    影响体验事物时所感受到的品质。

    专注地过日子,我们可以发展出觉察自己想法的能力,并对自己所

    创造出来的骇人故事加以追踪观察。我们可以注意是否有雪球滚大的情

    况,也就是新想法比旧想法更戏剧化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注意自己是否

    将现实扭曲或夸大;例如在电影当中,主角深受亲职工作的困难所苦,而进入一个幻想世界,在那里,他的小儿子成了操场大屠杀的枪手。

    我们是自己思考的产物,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想法。

    我们用想法塑造世界。

    再大的敌人也无法像自己的心,在毫无防备下伤害你;当你能主宰自己的心时,没有人

    的帮助像心所能给予的那么大。

    心的状态是所有状态的前兆。心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状态都是由心所造。

    在这世上,最受苦的就是有很多错误看法的人;而我们的看法有许多其实都是错的。

    就像我们在谈论愤怒时所看到的一般,我们同样也可能因并不恰当

    的关注而出现忧虑:我们只注意到现实中最小的一部分,还把它夸大且

    沉浸其中,这让我们被自己认知的牢笼所囚禁。

    忧虑背后

    我们必须把任何会造成忧虑的不合理想法都找出来。我们会感到忧

    虑的出现都是由于在想法及实际经验之间出现了差距。我们认为事情应

    该是某个样子而实际上却是另一个样子。因此,经常设法将那些造成我

    们忧虑的隐藏信念挖掘出来,也就显得有道理。下面这位母亲对于过于

    固执己见而付出的代价已有体会:我常以无助益的二元方式来看待世界:好与坏、天堂与地狱、快乐与悲哀、安全与危险。如今,我必须超越这种二元思考的方式。将世界看待成非黑即白,不

    这样就那样,这种方式只会给我带来紧

    张焦虑。我必须放掉紧抓着的那些关于好坏的看法。如今我所关注

    的是努力达到平心静气及稳定度。

    或许你认为让自己的孩子受苦是件很可怕的事,认为他们应该始终

    快乐地过日子。当你看出自己有这样的信念时,你可以问自己,这样的

    信念是否合理,而加以判断后可能觉得并非很合理。孩子就像我们,需

    要从挫折及痛苦中学习;或许对孩子受苦这件事,你会因而觉得可以更

    超然或更能接受。心理学家表明,童年时期遭遇困难,对于未来面对成

    年的生活是极佳的准备,如果在童年时缺乏艰难困苦的体验,则可能造

    成成年时的彷徨和无所适从。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遭受生命中的打击,会

    让他们无法学得智慧,也不知慈悲或敏感为何物。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7]

    教授是位极具影响力的美国心

    理学家,他在纪录片《童年的迷思》(Myths of Childhood)当中充分表

    明了立场:

    我认为,父母及教育体系希望让孩子无论何时都感觉良好的努力,事实上只

    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软弱。他们剥夺了孩子学习处理失败及拒绝的机会,而生命当

    中不可避免地总会遇上失败及拒绝。那些鼓吹孩子应该不论何时都感觉良好的运

    动,已经剥夺孩子学习处理低潮的机会,也让孩子成年后注定要觉得很糟,所造成

    的效果就好像我们一直用肢体阻挡他们、在成长的每一步都对他们加以羞辱一般。

    就像这个世界上曾活过的每个人一样,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受苦。

    我们越是反抗、拒绝这点,受的伤也就越多。虽然我们深深关心孩子,并尽全力帮他们面对苦难;但我们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心,让它不至于

    被永无休止、毫无意义的忧虑所蹂躏。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忧虑加以观察,会因此了解自己对于生命的期

    待——也就是造成我们受苦及焦虑的执着。我们的要求越多,便越有可

    能忧虑。我们能否将自身顽固的要求转变得较温和些,譬如说我们的偏

    好?或许我们可以从“孩子在学业上一定要很卓越”转为“孩子在学业表

    现上能杰出会是件不错的事,但如果他做不到,我们也死不了”。很清

    楚,第二种态度对所有家庭成员的心理平和来说,大有助益。

    我有位朋友叫安娜,她很睿智,当她儿子在学步期时,跟同年龄的

    孩子相比,在口语发展上较为迟缓。而到今天,她说九岁的儿子学习成绩并不拔尖,甚至在运动场上还表现得笨手笨脚。不过,他喜欢修理、改装物品,也喜欢动手创作,而且在许多领域都相当有能力。安娜对于

    家中有些成员对她孩子不能“全面”发展的情形曾经担心而多虑,感到相

    当惊讶。尽管如此,安娜并不要求孩子要完美,或要他跟上同学的脚

    步。当然,她尽力来帮助他,但她接受孩子的本质,并且爱他的本质,不愿意去忧虑那些她无法改变的事。她关心但不忧虑;她表现出自己的

    关心,但不会表现出不耐烦,因为那可能伤害她的儿子,毕竟儿子是如

    此让人开心,他很显然相当享受自己的人生。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心里对孩子的要求展现出来的不是爱,而是执

    着。如果我们坚持要对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或是以某种方式加强我们

    的自尊,那便是执着。当然,我们也有可能基于希望他们快乐而要求,但如果坚持孩子表现出超越他们能力范围外的力量,这也是执着,也会

    带来忧虑。我们的孩子必须要能找到某种接受自己的方式,而不用取决

    于表现。如今的校园环境相当具有竞争性,这样的要求的确很过分,但

    我们仍可以帮助他们接受实际的情况,并对孩子付出的最大努力予以赞

    赏。

    试着微笑

    尽可能多多微笑,因为它能带给你许多好处,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

    在忧虑时,更有益处。现在就试着对自己微笑,并注意这微笑对你的

    心,或对你身体任何紧张的部位所产生的细微影响。试着在谈话时多点

    微笑,然后注意感受自己是否会感觉快乐得多。

    当你最害怕的事情发生时

    有时候,分辨自己的痛苦之中有多少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已显得不

    再那么重要:因为痛苦就在那里,明明白白、无法否认,以至于难以忍

    受。也许你的孩子病得很严重,或在学校因遭遇困难而挣扎,或在操场

    上遇上麻烦。相当受欢迎的亲职杂志《悉尼之子》(Sydney's Child)在

    2001年3月号中有篇文章引起许多母亲的讨论。它的标题是“当事情变

    糟:我女儿被排挤,我们度过如地狱般的一季”,这位母亲所写的是她

    女儿在高中第一年的事:她由原本“圈子内”的成员变成被排挤者。大家谈论她、憎恨她、蔑视她、拒

    绝邀请她、取笑她,并用残忍的方式忽略她。

    故事当中提到了下流电子邮件一封接着一封,在学校放假时连一位

    朋友也找不到,还有她女儿在起床后因为“生病了”,不愿意去上学。有

    哪位母亲能够不因恐惧和忧虑而发狂呢?这位妈妈写道:

    我渐渐变成只注意到女儿的问题。我避开所有的朋友,不去参加宴会,跟我

    的女儿一起受苦。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我们还能支持多久?

    这件事延续了一整年,直到她女儿换了学校,问题才算结束。这位

    妈妈从这个噩梦般的事件中学到了什么?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无法不受到伤害,也无法让自己不被残酷对待。我们尽自己所能帮助女

    儿,却无法将她从这生命的艰难意外中解救出来。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个难以

    承受的教训。

    你难道不害怕过去所经历的痛苦?

    如果发生不幸,你当然会觉得痛苦。

    生命中的痛苦一个接着一个,就像大海里永不停歇的浪潮;一个浪头尚未完全退去,下

    一波又已盖过。

    在这种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第一圣谛的内容:生命中有苦及不满

    足。只是试图让自己高兴点,或是让自己不去注意痛苦,并没有意义。

    我们除了去面对这些让人感到不悦的情绪之外,实在别无选择;有句睿

    智的老生常谈正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不能避开,那么就必须经

    历。”不过,当我们体验过这样的痛苦之后,对于其他受苦的人,也能

    加深给予慈悲的能力。在这个故事当中,这位女儿很快就成了前一所学

    校中下一位受害者的体贴密友。而这位妈妈,由于求学时期也经历过恶

    霸的骚扰,在她女儿这段艰难时期也就更能给予抚慰。

    不论我们在经历的是什么,终究会过去。不只如此,经验本身的形

    态及强度也会有所改变。对那位女儿而言,排挤行为对她造成的伤害强

    度在第一次之后确有减轻,虽然不足以使她愿意继续留在这所学校,但

    就像任何痛苦一样,其本质所展现的形态不断改变,直到痛苦不见为

    止。

    琳有三个儿子。她在养育第一个儿子的时候,对出现的任何问题都

    感到十分痛苦,不管是喂食、到达某个成长阶段所出现的状况,还是处

    理与学校相关的事,都是如此。当每个问题都顺利解决,而且最后都没留下任何后遗症时,她感到相当惊喜。而在第二个儿子的问题上,她就

    觉得轻松许多,并且开玩笑说,到了第三个,她几乎不需要担心了。如

    今回想起来,她还感觉奇怪,为何她曾会为某些事感到忧虑。

    麦拉有养育三个孩子的经验,她所说的也能带给我们一些鼓励。她

    认为,我们只要接受孩子们真正的本质,就可以真正地帮助孩子。她甚

    至觉得,就算是孩子们个性中存在挑战性的一面,我们也必须接受。麦

    拉这么写道:

    如果孩子能回到我们身边获得我们无条件的爱,他们便能面对各种困难及挑

    战。正因为我们将他们整个自我都视为宝贝,他们的内在便能够成长及恢复。

    倾听孩子的话

    当我怀第一胎时,很天真地参加课程而成为电话咨询义工。说很天

    真是因为我要以母乳喂养孩子,所以不可能有时间上四小时的班,更何

    况家庭生活很少能让妈妈有这么长的外出时间。在扎克出生之前,我勉

    强完成了课程,并上了大约十个课时,这让我有机会学到一些有效的倾

    听原则。

    倾听也可以说是一种修炼,因为同样需要专心、克制以及某种程度

    的安静。我们所练习的“专心而不发表意见”的方式,让自己的想法及意见尽

    量不进入倾听过程中,如此我们便能专注在说话者所看到的现实上。当

    孩子表达他们的情绪,像伤心或生气的时候,他们给你一个机会成为他

    们的密友,而这同时也是教导他们的机会,让他们知道有情绪是很正常

    的,可以用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等他们日后面对青春期重量

    级的挑战时,你就会是他们经过考验的盟友。

    如果我们要专注倾听孩子说话,找出时间始终是件重要的事。我们

    除了要保持开放及有耐心的态度,也必须控制周遭的扰人的噪音,以及

    注意其他有需求的孩子是否也在场。要满足这些条件所付出的努力,在

    长期来看确实值得。如果父母能容许孩子体验到完整的情绪发展过程,这个孩子就可以正常发展而不会压抑不快,或在情绪方面封闭自己。

    没有批判地倾听有时候,让孩子不高兴的问题对大人来说可能很可笑。但不管是衣

    橱里面有怪物,或隔壁男生偷铅笔,对孩子而言都是严重的事。我们必

    须暂时将大人看事情的角度先放在一边,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进

    入他们的内在世界,试着了解事情本身的严重性。如果我们说“别傻

    了”或“不要这么敏感”,把他们的担忧不当一回事,孩子会觉得他们所看到

    的现实世界好像并不值得关心或不重要。

    让他们说完

    当你的孩子不高兴,请稍微放纵他们,让他们可以不被打断地说完

    想说的话。你可以不用说什么,但给他们提示,“继续”、“嗯”或者保持

    安静。你可能会想打断或立刻提供解决方法,而且这些诱惑相当难以抗

    拒,但你必须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话被听到了。请把你的意见或经验延后

    告知(“这让我想起来,有一次我……”),并且把重心仍放在孩子的问

    题上;有太多的孩子在父母截断他们的话后,就不再信任父母了。

    让他们感到被了解

    别把一堆问题一股脑儿丢给孩子,而要把他说过的话换一种方式说

    出来,用你自己的话把孩子所说的重点再说一次,而不要加入自己的意

    见。譬如:

    孩子:那是我的板球拍,他们却不让我用。所有的孩子都用我的拍子,我却

    连碰都不行。

    父母:所以,他们不让你轮流玩。

    这个孩子会觉得被了解,而且可以继续说他想说的,不用回答问

    题。

    把心思放在感觉上

    不论孩子的感觉有多强烈,或者这些感觉有多么不能被接受,他们

    仍有权拥有这些感觉。我们必须传达一个信息,感觉本身并没有对错,行为却有。他们在抒发感觉时的词汇越丰富,就越能将负面情绪表达出

    来,也越能分析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要帮助孩子感觉到被了解,我们可

    以将他们所说的感觉回应给他们。可以用下列四种主要情绪状态的同义

    词,来帮助孩子找出适当字眼,以表达他们的感觉。

    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虽说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怎么解决问题通常比较容易,但还是尽量

    让孩子自己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好。虽然你可以提供建议或给予指

    导,但请你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可以控制整个过程。这会让他

    们比较能够解决问题,即使你不在身边。你可以问孩子:

    ●你认为应该做什么?

    ●如果那样做没用,你还会怎么做?

    ●你以前曾试过哪些方法?

    把所有想到的方案,跟你想在家中培养的价值观一起评估。这样来

    解决公平吗?诚实吗?有没有考虑到别人?会不会有人受伤害?不过要

    记得,只有当你已经倾听孩子的话并体会他们的感觉之后,才能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步骤。如果在我们还没解释完自己的问题之前,就有人试

    着要解决问题,那会造成相当大的挫折感。

    要把专注力用上。随时注意你自身的感觉及反应,并且自问:“在当

    下我该做什么?”特别是要问自己:“我应该说些什么吗?还是应该保持沉默?”我们

    必须对自己保持警觉,并且从曾犯的错误中学习,而在谈话后自我反省

    时,我们可以问自己:“我是否打断了孩子的话?”“我是否还没听完孩子想说的话,就

    自己说太多了?”“我是否还没给孩子机会,就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苦难触发心灵的真正力量

    当我们的日子如计划般顺利进行时,我们会觉得精神生活相对来讲

    似乎也容易些。在问题很少、快乐很多的日子里,因为我们神清气爽,任何事情都比较容易进行。而要知道自己的进步真正有多少,或许就需

    要经历一段短暂的痛苦。在艰难的时刻来临时,也是了解自我发展的最

    佳良机。而没有比孩子受苦时所带给我们的试炼更大的了。

    在《心灵幽径》(A Path with Heart)这本书当中,杰克·科恩菲尔

    德(Jack Kornfield)给受折磨的父母提供了以下令人鼓舞的话:

    当事情变得艰难,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会益发的真实。我们的孩子难免遇到意

    外、生病的情况。有时,甚至会有悲剧降临。当这些状况发生时,我们便需要能持

    续付出爱,而且运用智慧。经历这些状况,可让我们碰触到精神所在,也会发掘出

    心灵的真正力量。06

    仁慈:我们与所有众生是一体的

    大概只有时间才能让我们渐渐明白,能爱人的心拥有多少喜乐。

    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的;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时的,或者说每件事始

    终都在变化中。而如果我们想想自己为人父母后,与朋友、家人的关系

    是如何转变的,这一点就十分明显了。经过那么多年,那些似乎曾固定

    律动的关系开始出现重大改变及转型。与父母及公婆的关系出现的转变

    则有各种可能:我们可能会比以前更常与他们接触,或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更少接触。他们对孩子及我们担任的新角色所做出的反应,可能会

    让我们心怀感激,或心怀怨怼。我们或许会遇上广为人知的并发症:“祖

    父母与孙儿女联合对抗共同的敌人”——我们。

    我们和没有孩子的友人之间的友谊,常会因亲职上的责任而受到波

    及。孩子会将我们以往分给这些朋友的时间剥夺了,打断我们的谈话,让我们没有时间打电话。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些友谊在本质上出现戏剧性

    的改变,如何期待没有孩子的朋友会对当妈妈的琐碎细节感兴趣呢?只

    有足够坚贞的友谊才能让我们度过养儿育女的时期。有些老朋友就这么

    不见了,而有些则可能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哪一种,对我们来

    说都可能造成痛苦,对我们的老朋友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与同为父母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可能加强,因为可以分享当父母

    的共同之处。而如果孩子玩在一块,大人彼此又能互相支援,便可能发

    展出特别的友谊来。不过,对同样是父母的朋友,我们可能也会出现互

    相竞争、批评、嫉妒的情绪。毕竟,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决定并不相同;

    不论是对事业的角色定位,对家庭以外关系的定位,还是养育孩子的方

    式,等等。有许多人都发现自己很难尊重别的妈妈的决定,或容忍别人

    不同的价值观。

    最重要的是我们与家庭核心成员的关系。我们跟丈夫之间的关系值得以专门的章节来进行讨论(请看第7章),而我们也了解孩子的重要

    性。如果说他们是我们的心灵导师,这句话其实还看轻了孩子们呢。他

    们比较像是跟我们住在一起的禅宗大师,不时把我们抓回当下,设定问

    题让我们解决,而且强迫我们质疑自己的假设。他们就像是被派来挑战

    我们所有的期待、看法以及每种个性倾向的。在教导我们“世上没有事物是

    永恒的”这件事上,他们真是最适合的老师了:刚刚才觉得与他们的关系

    有了些许把握,他们便马上带给你新的挑战,或者自行进入下一个阶

    段。

    我们可以骗自己说,我们已经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得更有智慧,但

    只有通过我们的人际关系,才有办法测试出这项直觉的正确性。人际关

    系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修炼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一些效果。我们生命中所

    出现的人,可以说都是我们的心灵导师;如果我们审视自己对待别人的

    方式,看看自己对他们说了些什么,对他们是什么样的看法,这些人便

    成了活生生的成绩单,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如我们以为的那么有

    耐心、仁慈、诚实,也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想法中是否已经不再有贪婪、憎恨、虚妄。

    执着于自己的看法会有危险

    我们莽莽撞撞地当起父母之后,常会发现有许多关于生命的假设不

    断出现变化,从我们对自己及自身能力的看法,到关于养儿育女的想

    法,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都是如此。就像我的朋友乔安所说:

    我发现自己比较懂得谦卑了,这提醒了我,尽管过去以为自己知道某些事,但实际上,如今却发现自己对任何事都知道得不多;不过,我确定天线宝宝丁丁、迪西、拉拉和小波彼此相亲相爱。

    这个重新塑造或丢弃旧想法的过程相当有用,因为如果我们抓牢自

    己的看法或判断,所造成的痛苦与任何一种执着一样多。但这并不是说

    我们不应有看法,而是说,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看法,以为是不可或

    缺的,那我们就会受苦。

    正如我们生命当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一样,我们也有可能因为当父

    母而让自己的心变得狭小卑鄙。当我们觉得累了、倦了(这是妈妈们通

    常会有的感觉),就比较不容易看到别人好的一面,也因此会比较容易

    生气或有错误的看法。举例来说,我们会批评别的妈妈:“她长时间地工作,才造成孩子行为恶劣”,“她不用工作,日子过得倒轻松”,“她太严厉了,所以孩子看起来

    始终不快乐”或“她不够严格,所以孩子经常像是脱缰野马一般”。

    如果有人用上述那些话当中任何一句来批评我们,我们可以很轻易

    地找到许多合理的解释来为自己辩护,而任何一位妈妈成为这种批评的

    受害者,也都会这么做。身为妈妈,我们所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以至

    于外人很少能够做出公正的评论。旁观者无法知道妈妈的一天是什么样

    的,也无法知道她能得到多少支持,或她行动背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旁观者同样没有办法知道,隐藏于某位妈妈行为后的家庭因素、她睡眠

    不足的程度或是她的情绪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朋友之间由于当父母的方式不同,而使得多年的友谊

    因此破裂。当两位妈妈都执着于自己的意见及看法时,这种事便容易发

    生。持有看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我们的认同太过强烈,或以这些

    看法来定义自己,或用这些看法来合理化自己对待他人不和善的行为,那么我们便会因执着而受苦。正如第二圣谛所说:执着会带来不快乐。

    当我刚知道佛法有“如果执着于自己的看法会有危险”的说法时,我觉得很

    惊讶。西方的教育鼓励我们辩论,要站稳立场并且维护立场,这可以让

    我们看起来很坚强、博学而睿智。我们如果没有看法、没有坚定的意

    见,可能就觉得自己是个不重要的人,因为我们习惯以坚持意见来得到

    某种身份认同。有趣的是,我们在合理化自己对他人的负面感觉,从而

    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时,也会用坚持意见来让自己很容易地达到目的。

    有位睿智的朋友,在提到父母间常见的彼此批评时,这么说:“若所有孩子

    都是由隔壁邻居抚养长大,那我们身处的世界该有多完美啊!”

    我与朋友之间多年来所经历的许多困难,都是源于我不够体贴地执

    着于自己的意见。在某些情况下,自我节制会是较为明智的选择,我却

    迫不及待地发表意见,而把朋友的感觉踩在脚下。为了维护所重视的信

    念,我未能以开放的态度来倾听别人的话,或者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

    看法,而没有顾及情况的复杂性。

    如今身为父母,我们觉得自己有权在这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里发表强

    烈的看法。我发现自己对于让孩子吃太多垃圾食品的父母,常常有鸡蛋

    里挑骨头的批判。当我在批判放纵孩子的父母时,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

    位母亲被剥夺了睡眠、感冒了或整个星期都不好过。更何况,垃圾食品

    并不完全或者始终“没好处”,那么何必要紧紧抓住自己的看法,好像那

    是神圣的律法似的?更不用说,在那些比较难挨的日子里,我自己对“奖赏”的依赖也会突然增加,也不用提,我自己就有每天吃巧克力的

    倾向。在批评别的父母时,我会一时之间有自以为是的得意感,但对于

    我原本的容忍、有耐性、体谅别人等这些目标,恰是背道而驰。

    我可以继续对垃圾食品保持看法,但如果我紧紧抓住这些意见,认

    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把别人当成异类;对我而言,这些意见所造成

    的伤害要比好处还多。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对每个新的状况都能够多

    一点儿童的无邪,而不是成年人的偏爱。我们对于生命当中各式各样的

    疑问,也就是生命中的神秘而不是那些“事实”,必须要保持开放的态

    度。我们要练习不下断语、不随意批评,也不老调重弹;这些都是机械

    式的反应。

    对于别的父母,我们无须加以评估或评价,比较具有慈悲心的反应

    会让他们拥有被包容的感觉,这也是在我们的表现不那么完美时,衷心

    希望他们为我们做的事。有经验的妈妈常会说,有的孩子所带来的挑战

    可能是另一个孩子的两倍之多,而且所有的孩子都不同,因此我们不能

    让自己住在一个希望所有妈妈用相同方式当父母的世界里。

    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成长。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了评断他人

    的想法时,必须以深入探究的态度来加以审视。我们必须非常诚实地问

    自己一些严肃的问题:我为什么会让这人把我的心胸及头脑变得如此狭

    小?他是否让我想起一些感到困难的事,或不愿意碰触的事?我是否太

    有竞争心了?我从这个关系中应该学习些什么教训?我可以怎样来把负

    面感觉转化成慈悲心?

    真爱并不需要条件

    执着是我们痛苦及不快乐的肇因。这句话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得到

    应验。执着让我们对他人的所有善意都变得有条件:当某人不能符合我

    们死板的期待时,内心的友善就会蒸发。对于有些要求我们并不说出

    来,但期待别人能以某种方式察觉到;如果他们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执着里没有爱也没有关怀,无法滋养我们希望

    别人快乐的心意,反而让我们在心理上变得依赖而贫穷。

    当我们希望别人快乐、克服痛苦时,就会让我们产生真爱的力量。

    真爱并不需条件:别人怎么对待你并不影响你以慈悲心来反应。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很不理性,只需想想自己的孩子,他们可以整天胡闹,甚

    至对我们表现出恨意,但我们仍会深深地爱他们。

    执着最糟糕时会让我们出现占有欲,因为我们内心藏着所有权的感

    觉:她是“我的”,而且我必须护卫这段关系,不让其遭受任何威胁。我

    们可能会坚持让别人跟我们一样,要求他们有相同的看法、兴趣、喜

    好。我们可能会想控制他们,而不用太久,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

    竟对先前感到喜悦的对象产生如此负面的感觉。相反,真爱让我们给朋

    友及家人足够的空间及自由,让他们可以做自己。

    当内心有了执着,我们会将友人视为自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7257KB,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