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823
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6日
第1页
第9页
第19页
第26页
第45页
第171页

    参见附件(8776KB,297页)。

     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是安德莉亚博尼尔写的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包含了对七个流派的论述,以及心理学的重要定义,重要流派的思想等等。

    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内容简介

    你在本书中所看到的内容,堪称心理学的经典。作者精心选取了心理学史上7个流派最重要的思想家,这7个流派包括生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心理治疗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这些久负盛名的思想家能够最好代表其领域,他们毕生奋斗所凝聚起来的智慧结晶,揭示出了人类心理的运作原理。本书不仅介绍了这些心理学家的核心思想、重要影响、关键实验,更是架起了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指明了这些思想如何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们能如何启示与指导我们的生活。本书不仅是一部轻松易懂的心理学通识读本,让你快速一览心理学的发展脉络与思想框架,系统了解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最伟大的突破,更是提供了与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们面对面对话的机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并在聆听心理学家们的分析与指引后,在面对人生诸多问题时变得豁然开朗;你会了解当个体作为社会一员、与他人互动时一些有趣但又令人深思的心理现象……如果你希望更好地理解自我与他人,如果你想探究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最伟大的突破,以及它们如何启示与指导你的生活,那么,本书正是你的不二之选。

    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作者简介

    安德莉亚博尼尔,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在乔治城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多次被学生提名荣誉教学奖。她还是畅销书作者,并为《华盛顿邮报》写了十余年的心理健康专栏“Baggage Check”,为《今日心理》《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撰写文章。

    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博士就读于美利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她致力于将心理学转化为有意义、真实生活的改变,这让她穿梭在心理咨询室与教室、会议室与编辑部之间。

    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读者评价

    这本书很适合心理学入门,可以全方位的消除读者对心理学的刻板观念,并且通过分类阐述心理学的具体知识,让读者对心理学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作者的个人观点也十分到位,运用生活的故事对不同心理学家的主张进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和感悟,入门强推!

    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截图

    本书由“PDF 电子书网”整理

    PDF 电子书网(www.xgv5.com):免费提供各类精品

    电子书的网站!PDF 电子书网提供的书籍绝对可以当

    得起你书架上的一席之地!总有些书是你一生之中

    不想错过的!

    好读书,读好书,找好书就到 PDF 电子书网 www.xgv5.com

    www.xgv5.com

    PDF 电子书网所有书籍全部免费分享,只为以书会

    友,欢迎大家支持!

    书名: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思想:他们如何启示

    与指导你的生活

    作者:【美】安德莉亚·博尼尔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青文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ISBN:9787515353517

    本书由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

    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献给安迪、范斯、艾莉娜,以及露比,你们点亮了我的大脑。

    To Andy

    and Vance, Alina, and Ruby

    who light up my brain

    前言

    Introduction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他的剧作《禁闭》(No E

    xit)中写道:“他人即地狱。”难得度一次假,游轮上却摩肩接踵

    、拥挤异常,不免让人觉得,萨特所言非虚。不过,他人其实也

    能营造出天堂。他人出现在我们生活的起起伏伏之中,不论是目

    睹令我们最为欢呼雀跃的喜悦,抑或见证我们最为困惑悲惨的痛

    苦,他们都为这个世界增加了深度。他人的存在不可或缺,但在

    我们眼中,他们却时常显得那样难以理解。

    是什么导致不同人的想法千差万别?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最

    深刻、最不可预测的情绪?大脑与心智、心智与身体之间存在什

    么差异?究竟什么是记忆?什么是爱?我们的感觉如何解码日常

    生活中数以千计的图像、声音、气味和味道,然后从中提取出意

    义呢?意识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经常会去做出那些与自

    身利益不符的行为呢?DNA与我们所身处的环境,究竟哪个更为

    重要?

    心理学之目的,就是要回答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不计其数的

    问题。事实上,其中某些问题,其实质是我们将如何度过自己的

    一生,如何去寻找人生的意义,我们将什么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

    时刻与关系。我们何以成为今日之我们,我们又为何做出某种行

    为——这些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而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

    解答这些问题的工具。

    笔者的书架上摆满了心理学著作,数以百计的理论家、研究

    者以及作者都应在心理学的名人堂中占有一席之地,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入本书,这让我感到十分惋惜。但是读者在本书中所

    能看到的内容,绝对都堪称心理学经典,这些久负盛名的思想家

    ,能够最为充分地代表心理学领域,他们毕生奋斗所凝聚起来的

    智慧结晶,揭示出了人类心理的运作原理。

    不论你是在读书期间选修过基础心理学课程,抑或心理学专

    业出身,你所阅读的这本书,将让你再次发现心理学是如何与你

    的生活紧密相连,让你重新回想起那些曾让你深夜卧谈生命意义

    (以及你的室友是不是个自恋癖)的心理学家。即便你对心理学

    一窍不通,你或许也非常想知道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何在。不论你来自哪个行业,如果你希望更加理解自己、理解周围的

    人,如果你想探究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最伟大的突破,以及它

    们如何启示与指导你的生活。那么,本书正是你的不二之选。

    心理学大事年表

    Timeline

    第一部分

    7个心理学流派最重要的思想家

    生理心理学

    一方,是人类的物质身体;另一方,是情绪现实以及认知现

    实。生理心理学就在两者的交叉路口上,寻觅真理。我们可能会

    问,早期的生理心理学家是不是有点超前了。你可能也会认同。

    今天,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在信誓旦旦地告诉消费者,只要吃下一颗药丸,人体内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活亦将变得

    愈加美好。暂且抛开这些浮夸的医疗广告效果不论,我们可以肯

    定的是:生理的确会显著影响到个体行为,而且,或许世间从来

    都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大脑。不同个体之间的大脑,存在的差异

    不计其数,从脑叶的尺寸大小,到不同神经递质活动的强度高低

    ,不一而足。不过,大脑的生理特质对于个体差异的影响程度究

    竟有多大呢?

    “遗传性”这一概念也是生理心理学所着重强调的。在某些方

    面,你之所以成为今日的你,或许在你出生之前,就已注定,或

    者至少部分已经注定。不仅你的基因来自父母,你父母对于你的

    个性、习惯也有影响,其影响方式不计其数——毫无疑问,你的

    态度和行为,是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父母而习得的,这种

    影响经由你的大脑发生作用。

    大脑仅仅是一个器官,但是若论其复杂程度,其对于塑造人

    类身份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远非其他器官可媲美。

    一般而言,生理心理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的核心要务,乃是

    去探究人类大脑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是否与个体的思想、情绪

    以及行动直接相关,其内在机制又包括哪些。

    勒内·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

    生于1596年,出生地:法兰西王国,图赖讷拉海。

    卒于1650年,逝世地:瑞典,斯德哥尔摩市。

    毕业于普瓦提埃大学。

    核心思想

    勒内·笛卡尔在哲学和数学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显赫声

    名与心理学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是,他皓首穷年,对于心智、科

    学过程、人体结构及其机制的本质进行了大量哲学思考。他的成

    果对于今人如何去思考“思考”本身,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笛

    卡尔首次提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现代的概念——“身心问题”,即

    究竟什么是心智和身体,两者又是如何产生交互作用的。

    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一句名言耳熟能详,印制在今时今日的短袖衫上也不落伍。这句话涵盖了笛卡尔这位

    伟大人物最为著名的思想。具体而言:任何事物,只要能够被怀

    疑,那么我们就应该抛弃自己对于它的想法,原因在于,这个事

    物,不论它是什么,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不确定的。笛卡尔认为,如果我们对于任何值得怀疑的事物都不做任何假设,那么我们就

    仅仅拥有一件东西——那就是怀疑的能力。而且,对于笛卡尔来

    说,正是怀疑和思考的能力,才让我们成为有意识、真实的存在。

    不难看出,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事实上,今天的学者认为,在真正着手开始实验之前,抛

    开自己头脑中所有的臆测,这是研究中非常基本的一点。

    笛卡尔还是“反射”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尽管他的理论的一些

    方面长期以来被驳倒或者被遗弃。他指出,外界的刺激会导致神

    经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后者又会激发出他所谓“生气”的活

    动。所谓的“生气”当然并不存在,但是,人体确实会对特定的刺

    激自动进行回应,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的先见之明完全准确无误。他进一步指出,“认知”与“身体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相

    互作用被认为是“意识”的本质)发生在大脑当中,具体位置就在

    松果体内。笛卡尔认为,这一相互作用乃是一个双向过程:身体

    对心智所施加的影响,具体体现为令心智了解到身体的反射;而

    心智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体,具体体现为激发出实际活动。此种互

    相影响的观点,恰恰是“二元论”这一哲学概念的核心之所在,后

    者将心智和身体视为两个不同的实体。

    这一思想进一步推论出:心智是无法在物理上进行量化的—

    —也就是说,它并不存在具象的物质,而且,思想不存在任何物

    质的属性。这种对于“心智”的定义,涵盖了当代社会对于“灵魂”

    的定义,因为笛卡尔认为,心智是可以在肉身死亡之后继续存在

    的。而身体,就其部分而言,是有限的且轮廓清晰的,在笛卡尔

    看来,它是彻头彻尾的物质实体。上述理念与“第一性”“第二性”

    的概念在某些方面有共通之处。第一性亦即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特征,可以脱离所有的主观性对其进行感知;而第二性

    的特征则并不能具体识别,正因如此,人们可能对其产生偏见或

    误读。与之类似,笛卡尔也提出了两种观念,一是固有观念,它

    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并不需要借由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而获得;

    二是衍生观念,它既产生于直接的外部经验,也产生于通过经验

    所形成的记忆。

    笛卡尔不仅对“生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还坚信:松果体

    仅仅存在于人类大脑之中,而且只有人类才拥有真正的意识、推

    理的能力以及感受痛苦的能力。只不过,松果体第一次被发现,却是在公牛体内。另外,多项研究表明,动物同样能够展示出解

    决问题的能力,而诸多非人类的哺乳动物也能展现出痛苦的感觉。

    重要影响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简称“笛卡尔哲学”,对于后续开展人类

    的感官感觉、思维和体验的研究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但是

    ,后世部分理论家却反对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概念,他们认为所

    有的体验和事物只能是两类中的一类,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心理活动之所以产生,原因在于大脑内部的生理活动,而且他相信,所有的知识都来自

    感官感觉;霍布斯主义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固有观念,一切事物

    都是物质的。约翰·洛克(John Locke)虽然受到笛卡尔机械论观

    点的极大影响,但他反对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而是支持实证主

    义。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和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也同霍布斯和洛克一道,反对笛卡尔哲学的部分观点。

    尽管如此,对于身心问题的探讨却一直持续到今日。

    于我而言

    心智在什么时候停止运转,并且身体开始运转,反过来,身

    体什么时候停止运转,心智开始运转,这个问题是笛卡尔哲学中

    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了,最终答案直到今日仍然未曾出现。我

    们知道,心智会影响身体,身体也会影响心智,但是,究竟在哪

    一时刻它们变成了截然不同的实体呢?如果我们的心智不再感知

    物质世界,那么,世界还是真实的吗?

    大家在某些聚会上一起玩的游戏,就有关于心智和身体的区

    别,在游戏中你会发现,身体反射压倒了有意识的思维。读者不

    妨试一试:坐下,右腿稍稍抬离地面。右脚有规则地画圈,沿顺

    时针方向(非常重要)。现在,在右脚画圈的同时,抬起你的右

    手食指,凌空在你眼前写阿拉伯数字“6”。注意到你的右脚发生

    了什么有趣的变化吗?估计它基本上不会再沿顺时针方向画圈了

    ,甚至还有可能朝相反方向画圈!你可能很想知道,自己的脚究

    竟在“想”些什么,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此时心智已经退居次位

    ,身体则不顾一切地、反射性地希望右脚和右手朝着相同的方向

    运动。这种反射性冲动之所以占据上风,原因在于,右脚和右手

    手指皆受大脑左半球控制,而大脑又希望尽量简化行为。你还能

    够指责自己的身体吗?现在,再重复一下这个实验,右腿仍然顺

    时针旋转,但是这一次用左手凌空画“6”。这次,你应该不会再

    出现上一次的反射了。因为双侧大脑半球能够同时执行不同的任

    务。

    反射当然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时候,身体已然开始产生反应

    了,但心智却完全无法驾驭身体,不论任何意图都实现不了。譬

    如:打喷嚏,退缩,眨眼,碰到滚烫的炉盖而弹开,又或者因为

    恐惧而呆若木鸡等。我们要感谢勒内·笛卡尔如此之早地提出了“

    反射”这一概念,他的论述激发了之后数个世纪的科学研究工作。

    如果你在深思“灵魂的本质”或者“上帝的属性”,那么你很可

    能在使用笛卡尔哲学的术语。某些与笛卡尔同时代的神职人员认

    为,他的著述太具颠覆性,甚至属于异端思想,但其实笛卡尔却

    是一个对宗教信仰十分笃信之人。他认为,灵魂与心智属于一个

    实体,它们能够超越物质世界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一思想至

    今仍然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所坚信。大脑中是否存在某些东西超越

    了其物理特性,赋予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呢?笛卡尔显然认为,其答案是肯定的。但也许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问题的答案。

    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生于1809年,出生地:英格兰,肯特郡。

    卒于1882年,逝世地:英格兰,什罗普郡。

    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

    核心思想

    查尔斯·达尔文的理念从根本上永久地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路

    径。达尔文是进化论之父,但是有些人之所以知道他的名字,则

    很可能是因为“达尔文奖”这一奖项。该奖项是为表彰那些“通过愚

    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或意外地丧失了繁殖能力,从而为改进人类

    基因库做出贡献”的人所颁发的奖项。达尔文的名字之所以与这

    个奖项相关,是因为他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一观点。

    达尔文的开创性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他在书中

    阐述了自己具有革命性的理念,分别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

    (很有趣的一点是,早在该书出版多年之前,达尔文即已经就上

    述概念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思路。不过由于这中间的间隔过长,使

    得很多人误认为达尔文害怕自己的思想会对社会产生难以预见的

    负面冲击。)“自然选择”这一术语指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大自

    然会逐渐消除某个物种不具有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该物种

    没有用处,拥有这些特征的物种比没有这些特征的物种灭亡得更

    快。“性选择”这一术语指的是:有机体在寻找配偶时,会更加积

    极地、更加有意识地去寻找那些携带有适应存活的特征的异性,由此提升自身所在种群存活下去的概率。[1]

    至于为什么性选择能

    够发挥作用,那是因为,携带有适应性特征的潜在配偶,一定是

    更加令人满意的:他们的存活时间会更长,他们的适应性特征会

    遗传给后代,从而生育出更加强壮的种群成员。显然,此一过程

    是发生在有机体个体层面的,但是它同时也会对整个种群具有宏

    观层面的意义。

    照此逻辑,查尔斯·达尔文同时推测:不同的物种,包括人类

    和类人猿,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换言之,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正如你和你的堂兄弟拥有共同的祖母一样,人类和类人猿——或

    者更早期,和所有其他物种——最初都出自相同的生物体。这个

    理念在当时充满了争议,很多讽刺漫画会将达尔文画成一头类人

    猿。尽管受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达尔文却义无反顾、不走回头

    路,他的进化论也终于开始逐渐为世人所接受。最终,越来越多

    的人相信,人类并不是从一开始到今时今日外貌都是一样的,而

    且,正如其他动物一样,我们同样是远古时代的生物的后裔。

    很多人对于进化论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解剖”层面上——人

    类和穴居人都是由同样的祖先进化而来的,那些让穴居人有效抵

    御捕食者、健康生活、更好地适应所处环境的特征代代相传,如

    今就存在于人类的血液当中。但是普罗大众想不到的是,达尔文

    的理论同样能够完美地适用于心理学之中。事实上,在大众眼中

    ,那些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特征——我们思考、感受、行动以及反应的方式——起初恰恰就是具有进化意义的适应,而

    且,随着数千年的流逝,逐渐根植到了人类身上。达尔文认为,正如我们不再长出尾巴一样,那些成千上万年之前即已对我们无

    益的思考方式也已被人类抛弃。

    随着对动物的观察日益深入,达尔文愈加发现,人类与动物

    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联系十分紧密。由此,他在审视人类与动物

    的差异时提出,与其说两者分属于不同种类,不如说只是存在程

    度高低之区分。这一理念在达尔文后续出版的著作《人类和动物

    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之

    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见诸字里行间,更反映在不同艺术家绘

    制的画作和早期拍摄的照片里。举例而言,猩猩在愠怒和撅嘴时

    的样子和人类非常相似;当一只猫遭遇捕食者时,猫脸会充满恐

    惧,这与人类在感到惊恐时的反应也没有差异;猕猴受到爱抚时

    ,脸上会因为快乐而露出幸福的表情。

    达尔文还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人类情绪的表达同样十分

    相近。他发现了很多在不同种群间具有相同表达形式的情绪——

    喜爱、欢乐、虔诚、焦虑、失望、悲哀,而且他提出假设认为,这些情绪表达能够帮助人类与同种群内的其他同伴交流内心感受。

    重要影响

    达尔文的理念在很多层面上改变了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方向。

    后世的理论家开始更加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否

    既来自基因,同时又来自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不同进化方向。(这

    一思想也存在其阴暗面,譬如那些鼓吹种族优越或者种族低劣的

    理论。)达尔文的工作也为后世的智力研究和人格研究奠定了基

    础。动物习性心理学——这一心理学分支也对达尔文的理论多有

    借鉴——最有名气的研究者是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

    ,他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表现,发现了诸多根植于基因中的

    行为,譬如说印记。(现存一些非常有趣的影片,内容是鹅群执

    着地跟着洛伦茨走。由于鹅群在年龄较小时已经将洛伦茨的形象

    印刻在脑海里,所以它们坚定地认为洛伦茨就是它们的妈妈。小

    鹅在长久的进化中,为了提高生存率,形成了一种先天行为倾向

    ,那就是,在它们出生之后的一段关键时期内,会对第一眼看到

    的动物产生依恋。)

    于我而言

    请读者先想一想最让你毛骨悚然的是什么东西。进入你脑海

    里的答案有哪些呢?有蜘蛛吗?悬崖峭壁?毒蛇?电闪雷鸣?老

    鼠?其实,如果你思考的是那些当今世界上致死率更高的事物,你应该想到的是汽车、药物、枪支器械或者电源插座。但你和绝

    大多数人一样,还是很可能会被那些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完全不

    构成致命威胁的事物吓得闻之色变。现代人在插座旁边走动不会

    感到恐惧,但仍保留着对悬崖峭壁、毒蛇、风暴、蜘蛛和深水的

    恐惧,这究竟原因何在?正确答案是:对于我们的穴居人祖先来

    说,这种恐惧是十分合理的。正是因为有所畏惧,他们才能存活

    下去。并且我们祖先的恐惧让人类这一物种存活下来,祖先们让

    自己的基因繁衍不绝的动力,深深根植于他们的血脉中。

    话说至此,读者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最在乎的是哪些特质呢?当然,不同的文化对于“美丽”的定义千差万别,因此上述问题

    的答案五花八门。此外,不论一个人是同性恋、异性恋抑或双性

    恋,个体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基本不会仅仅以繁衍生息作为唯一

    目的。尽管如此,那些让大多数人感到具有性吸引力的特质,却

    着实反映出人类在内心深处,仍然迫切地希望将子女的生存率最

    大化。

    一个女人如果希望寻找一位长期的伴侣,那么她会非常倾心

    于“养家者”类型的男人,即一名性情稳定、值得信赖同时经济条

    件不错、足够供养子女的男人。一个男人如果想要给自己的孩子

    寻找一位母亲,那么他会喜欢擅长养育儿童、性格温和而且心地

    善良的女子。只不过,如果我们单纯地探讨躯体特质,那么任何

    在线约会网站上的用户头像都可以表明,就男性来说,修长的身

    材和强壮的身躯更加性感;就女性来说,曲线动人、娇柔温婉的

    身材则更加性感。这些特质都代表着青春四射和生育活力,而且

    它们都已影响到人类的性欲,不论某一个体的目的是生育子女,抑或仅仅一夜风流。纵览全球,不论男女,总体上都十分偏好那

    些能够表明个体具备基本“遗传适应度”的特征,譬如,对称的脸

    庞,以及没有明显疾病或者受到感染的皮肤。一项有趣的研究表

    明,异性恋女性在衡量男性是否具有吸引力时,会受到自身所处

    生理期阶段的影响,如果她处于排卵期,那么她就会偏好那些更

    加具有男子气概并且身材更匀称的异性。

    简而言之,很多行为看似自然而然,但其实它们并非从一开

    始就根植于人类的血脉当中。恰恰相反,它们只不过反映出人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于外部环境所做的适应。这些适应驱动着

    我们的祖先,也驱动着今时今日的我们,继续让自己的基因绵延

    不绝。那些让我们感觉自然而然而做出的行为,全部是进化而来

    的,它们让我们安全,让我们更加聪明、更加强壮而且更加健康。

    保尔·布罗卡

    Paul Broca

    生于1824年,出生地:法国,吉伦特河,圣·富瓦·拉·格朗。

    卒于1880年,逝世地:法国,巴黎。

    毕业于巴黎大学。

    核心思想

    保尔·布罗卡对心理学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以至于大脑的一个

    分区就是以他姓氏命名的,即布罗卡区,该区位于额叶,属于优

    势大脑半球,主要负责言语生成。(绝大多数人都惯用右手,因

    此绝大多数人的优势脑都在左半球,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

    的布罗卡区都位于左半球。)

    论及布罗卡与这个脑区的渊源,要从他做外科医生的时期开

    始介绍。彼时,他遇到了一名来院治疗长达二十多年的病患。这

    名患者的听觉理解能力完好无缺——别人跟他说话,他完全能够

    听懂。但是他却只能够说出一个简单的音节。布罗卡检查了病患

    的舌头、音带和喉,很快就推断出对方在生理层面上并无缺陷。

    不久之后,病患去世,布罗卡对其进行尸检,发现其左脑额叶存

    在一大块损伤区域。布罗卡之前的大胆设想在这一时刻终于得到

    了验证:大脑该区域的损伤将对言语生成的能力产生特定性影响

    ,但是此损伤对于言语理解的能力则丝毫没有影响。

    早期的理论家曾经尝试提出过所谓“大脑功能定位”的理念,也就是说大脑的特定区域与特定的心智功能直接相关联。可惜,或许由于这些人是理论家而不是科学家,所以,上述观点在当时

    的科学领域并未获得太多的认同。但是,布罗卡的发现却促使他

    在科研之路上再进一步——他又分析了十多名病患的脑部,发现

    了相似的损伤。最终,他为大脑功能定位理论提供了具体的、系

    统的、实证的证据,并且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布罗卡最初的那位病人所患的疾病,目前被称作“失语症”,泛指在言语方面的缺陷。具体而言,最初这名病患的疾病叫作“

    表达性失语症”,亦被称作“布罗卡氏失语症”。对于这名病人而言

    ,整体的语言能力并未丧失,所以他仍然能够理解别人对他说的

    话,但是他说话的能力却大幅度受损,原因就在于额叶部分所受

    到的损伤。在布罗卡做出这一结论的十年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块相近的大脑区域主要负责言语理解,并且以其发现者——

    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命名。如果这一区域

    受损,那么,罹患失语症的病人虽然能够流利地说话,但是他们

    说出的话却无法构成完整的意义,而且他们也无法理解别人所说

    的话语。这种情况被称作“感觉性失语症”,它现在更常用的一个

    名字叫作“韦尼克氏失语症”。

    在大脑的结构与特定的能力、行为之间发现了确切存在的相

    关关系,这在科学史上可以说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科学家终

    于发现:大脑并非一个完全同质的结构,而是存在不同的区域,分别存在不同的特征。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脑科学研究,本质

    上仍然是以此发现为基础。

    重要影响

    布罗卡的发现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促使后续无数的科学研

    究去探查大脑与不同的情绪、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从更广义而

    言,即为探查行为特征背后的生理决定因素。该领域的研究时至

    今日仍然在科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还包括很多非常成熟的项

    目,譬如人类基因图谱等。布罗卡的发现还催生出了体质人类学

    的一个关键领域,即对大脑进行测量,并研究其发现。

    于我而言

    布罗卡的研究成果与大脑功能定位理论,有的时候,更多的

    是与“坏消息”联系在一起的,与“好消息”相去甚远。不妨举一个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大脑肿瘤。几乎可以说,大脑肿瘤有无数的

    症状——记忆减退、味幻觉、丧失平衡、视觉改变、呕吐、肌肉

    无力等——它们能够影响感觉、行为和情绪,进而改变整体的人

    格。对于大脑肿瘤,不存在标准的症状表现,这对于早期的诊断

    十分不利,因为医生很可能对于病患因大脑肿瘤而产生的症状置

    之不理。(同时,某些人或许大脑完好无损,却被误诊为罹患大

    脑肿瘤,这种情况也可能存在。)

    大脑损伤同样会迅速产生千差万别的后果——大脑受到损伤

    的区域如果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后果就会大为不同。就这一点

    而言,最著名的个案,就是一名铁路建筑工人,名字是菲尼斯·盖

    奇(Phineas Gage)。他的事迹早于布罗卡的发现达13年之久。1

    848年,盖奇在工作时惨遭令人毛骨悚然的重伤,一根铁棍穿过

    他的左侧面颊,贯通了整个颅骨,最后从头顶穿出。盖奇奇迹般

    地存活下来,甚至身体最终亦完全康复,但是他的人格却永远地

    发生了改变。当然,对于盖奇人格的改变,人们并不是没有心理

    准备,只不过,这些改变远远地超出了因身体受伤而导致情感创

    伤的范畴。在事故发生之前,盖奇是一名高产的工人,为人“井

    井有条”,但在受伤之后,他的行动变得难以预测,根本没有能

    力去制定计划或者按照计划行事。曾经温良恭谨的一个人,如今

    却暴躁不已,时常破口大骂。他变得不再有耐心,整个人非常固

    执,无法跟他人共事。头脑所受到的损伤,最终完全改变了他的

    人格。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外国口音综合征”,该病一般是由于大

    脑受伤引发的,甚至还有严重的偏头痛诱发“外国口音综合征”的

    案例。患者一般会开始使用极不寻常的方式说话,而且其声音高

    低和抑扬顿挫的方式也会显著改变。并不是说患者会使用和某外

    语一模一样的口音讲话,而是他的声音机理发生了大幅变化。研

    究表明,病因一方面来源于控制机械运动的小脑受损,另一方面

    可能是因为下颌与舌头之间不相协调,导致患者讲话的方式与之

    前相比完全不同。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生于1842年,出生地:纽约州,纽约市。

    卒于1910年,逝世地:新罕布什尔州,塔姆沃斯市。

    毕业于哈佛大学。

    核心思想

    威廉·詹姆斯的鸿篇巨制《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

    ology),前后耗费数年写就,全书洋洋洒洒共1300页,全景式展

    示了心理学全部领域。1890年,该书出版之后,风靡一时,可谓

    洛阳纸贵,以至于有时候读者直接称呼该书为《詹姆斯》[Jame

    s,再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更加简短的昵称,《吉米》(Jimmy)

    ]。

    威廉·詹姆斯提出的真知灼见可谓如此之丰富,他对于心理学

    领域的影响力可谓如此之广泛而持久,以至于我们很难概括出他

    究竟为什么如此具有影响力。鉴于此,本书只能将他最重要的理

    论归纳成三个领域:他关于“习惯”的思考、他关于“意识”的理论

    ,以及他关于“情绪之本质”的观点。

    詹姆斯在写到“习惯是如何形成”时,非常接近一个行为主义

    心理学家的观点。他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但同时也提出假设认

    为,习惯会在大脑当中留下解剖学意义上的痕迹,而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痕迹将越来越深,并形成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可以使人

    保持惯性,更有可能保持这个习惯。詹姆斯还提出,习惯有助于

    防止社会混乱;对于那些面对困难、需要动力的人,习惯能推动

    他们前进。这些观点与机能主义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而詹姆斯

    也确实被认为是该学派的开山鼻祖之一。

    《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代表着与结构主

    义观点的背离。结构主义观点认为,思想能够被分割成为互相独

    立、各具意义的组成元素。詹姆斯提出:思想就像是一条绵延不

    绝的河流,中间没有任何空隙,而且无法再细分成为组成成分。

    在书中他还写道,意识是一件具有个体性的事物——你有你的思

    想,而我也有我的思想。詹姆斯还相信,意识是具有选择性的(

    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会注意到事物的组成部分,有时候我们会

    注意到事物整体),而且是具有目的性的。上述所有思想,汇总

    到一起,描绘出一幅以往任何理论都不曾触及的画卷。这种将意

    识视作“实况转播”(我们常常说出一连串想法)、无法轻易加以

    分割或者归类的理念,至今仍然存在着坚定的追随者。

    詹姆斯还通过“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改变了普罗大众的认知

    ,该理论以他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格奥尔格·兰格(Carl Georg L

    ange)的姓氏命名。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情绪先于生理

    反应而存在。但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情绪

    乃是对于生理感觉体验的回应。举例而言,当你看到一只罹患狂

    犬病的狗向你怒吠时,你并不会首先感到害怕,然后再浑身发抖

    并且心跳加速;相反,你看到了这只狗,你浑身发抖,并且心跳

    加速,在此之后,你才感到害怕。该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经受

    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当代理论家指出,该理论能够部分解释生理

    感觉和情绪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只不过,还有其他信息能够影

    响个体在所处情境的情绪,而且,主观的情绪反应有的时候确实

    能够引起生理层面的反应。

    重要影响

    威廉·詹姆斯的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才称得上

    是第一名真正的心理学家。机能主义、认知心理学以及格式塔心

    理学,皆植根于威廉·詹姆斯的理论,哲学思想中的实用主义流派

    同样如此。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虽然经过修正才被当今的学界

    所接受,但正是由于它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多项研究才得以去

    探索生理反应的本质及其在认知过程与情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于我而言

    假设你没有养成设定闹钟提醒自己按时起床上班的习惯,而

    且其他人也没有这个习惯,那么也许现代社会就无法平稳顺利地

    运行。谈到习惯,很多人想到的是“恶习”,但其实很多日常行为

    ,包括红灯停、穿衣服等,也可以被视作积极的习惯。提及威廉·

    詹姆斯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他对

    于“如何创造全新的、积极的习惯”所提出的理念。

    詹姆斯认为,为了消除一个消极的习惯(他将其视作一个神

    经路径,犹如大脑中的一条小径),同时绘制出一条新路径,那

    么,首先有必要尽可能强烈地、决绝地掌握主动权。举个例子,如果你希望戒掉碳水化合物,那么,首先,请清理你的食品储藏

    柜,然后,在脸书网(Facebook)上大声地、明确地宣告你的意

    图。同时,你还应该秉持詹姆斯对于“连贯性”的信念——如果过

    早就偏离自己全新的行为模式,绝对会让你事倍功半。假如说,你近期下定决心节制饮酒,或者定期锻炼,本来已经坚持了数日

    ,但却因为一段假期而前功尽弃,那么你就会知道,仅仅是一天

    的旧瘾复发,也会对全新积极习惯的建立产生破坏性影响,即便

    是先前已耗费半年之功,亦无济于事。

    此外,尽管我们已经看到对于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不乏非难

    者,但是其价值仍然长久不衰。举个例子,你是否曾经在喝过一

    杯特浓咖啡之后,开始感到紧张、焦虑并且不安呢?你花费了多

    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仅仅是咖啡因的作用呢?你的生理症状诱导你

    认为自己很紧张,但是当你想起其实是因为刚才喝了浓咖啡,你

    很可能心里会更平静些。决定露出笑容,然后发现你确实感到高

    兴;采用一种更强有力的身体语言,然后你感到更有信心;在不

    会之前,假装自己会——这些全部是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实际应

    用中的积极示例。至于消极的例子,最恰当的莫过于被焦虑症所

    折磨的人们。当他们的心脏突然悸动,其原因可能完全不值一提

    ,或许是由于刚才吃了辛辣食物,又或者是由于疾步走过楼梯,他们会将心脏猛烈跳动的感觉解读为自己受到了威胁并且十分害

    怕(我们称其为内感受性感觉)。当生理感觉开始出现时,消极

    的情绪亦随之而来。

    [1]换言之,达尔文认为生物体能够像当代人玩Tinder交友软

    件一样,“向右滑”。Tinder是欧美较为流行的交友软件,用户在

    软件界面上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用户照片,则可向右滑,代表“

    喜欢”。——译者注

    行为心理学

    生理学家认为,人体的构造及其生理过程,加之历代祖先的

    历史,能够影响人类的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此则不敢苟同

    ,他们认为:我们的经历成就了今日的我们,而且,我们所学习

    的东西以及对于外部世界所进行的观察,足以完全彻底地塑造我

    们。他们关注的是“行为”,关注的是“对行为进行量化测度”。昨

    天我们注意到了什么刺激,这些刺激如何影响了今天的行为?什

    么样的奖励和惩罚能够最为迅速地教会我们在将来进行某种行为?最纯粹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在出生时,本质上就像一块

    空白的页岩,等待着被环境去雕琢,变得更好或变得更差,而且

    ,人与人之间的气质、情绪体验或个性在本质上并无差异。行为

    主义者认为,“外部环境影响”与“我们的生活决策”之间的联系,才是至关重要的,远超过包括“遗传倾向”或者“认知解释”等在内

    的其他诸多因素。行为主义者通常会首先研究动物,然后将结论

    推及至人类,这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行为的驱动机制在不同物

    种之间是完全一致的。二十世纪初期,行为主义学者们单枪匹马

    ,让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为之一新,不再仅仅聚焦于心理和情绪

    的内在机制,而是将视角不断扩大,去探索新问题,其中就包括

    从外部视角解释人类如何在世界上生活。这种对于心理学视角的

    扩展,延续到了今时今日。现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常

    会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双剑合璧,以期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

    ——尤其是在心理疾病治疗领域更是如此,尽管如此,行为主义

    领域最早期出现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仍然巨大,仍然生

    机勃勃。

    伊万·巴甫洛夫

    Ivan Pavlov

    生于1849年,出生地:俄罗斯帝国,梁赞市。

    卒于1946年,逝世地:苏联,列宁格勒州。

    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核心思想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伊万·巴甫洛夫起初的关注领域是狗的唾

    液分泌反应。他对于经典条件发射的科研探索,与过去的动物研

    究有所不同,一方面在于他的研究更加关注行为,另一方面则是

    他对狗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且不会因实验目的而杀掉狗。巴甫

    洛夫很快就注意到了超自然的分泌现象——虽然食物还没到狗的

    嘴里,但狗就已经开始流口水。当他开始去探究这种反复出现的

    行为模式之后,他开始将这种类型的唾液分泌称作条件反应(co

    nditional response。最初的俄语版本中的“conditional”一词被翻译

    为英文单词“conditioned”,因此之后“conditioned response”这一术

    语也有所使用)。

    如果你想要熟练掌握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知识,首

    先需要学习两个关键术语——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所谓非条

    件刺激,是指能够自动诱发反应(譬如狗分泌唾液)的刺激(譬

    如肉粉),而且这种诱发是完全天然的,不需要任何条件作用。

    所谓条件刺激,是指能够诱发反应(譬如狗分泌唾液)的刺激(

    譬如一个音符),但是它首先必须要与非条件刺激(譬如肉粉)

    搭配,并且需要达到足够的次数。

    在对狗所做的实验研究中,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刺激本身无

    法自然而然地诱发反应。举例而言,狗是不会贸然将一个音符和

    食物联系起来的,同理,从理论上看,一个音符无法让狗分泌唾

    液。但是,当条件刺激(一个音符)和非条件刺激(肉粉)两者

    之间反复进行搭配,重复多次之后,一个音符最终能够诱发出唾

    液分泌现象,换言之,即便狗并不会无端将音符和食物联系起来

    ,但是,在音符多次与食物联系起来之后,即便不给狗提供任何

    食物,音符仍然能够导致狗分泌唾液。

    在巴甫洛夫的理论中,还有一个关键点。他发现,条件刺激

    与非条件刺激搭配的次数越多,两者之间的联系就越稳固,而且

    条件刺激所诱发出的反应也就越强烈。巴甫洛夫指出,反复进行

    搭配是非常关键的,此外,“时间接近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换

    言之,非条件刺激(肉粉)的呈现必须要紧紧跟随条件刺激(音

    符)的呈现。假如两者同时呈现,或者呈现次序前后颠倒,那么

    就不会产生条件反应。

    巴甫洛夫相信,如果在非条件刺激呈现之前,条件刺激的体

    验已经消退,痕迹条件反射可能偶尔出现。他还观察到,在非条

    件刺激(肉粉)独自呈现多次,但是条件刺激(音符)却不呈现

    时,条件反应(狗分泌唾液)就会完全消失。这是因为,狗逐渐

    通过学习了解到音符不会再预示着食物即将出现,所以它们的唾

    液腺最终不再对音符做出反应。(尽管如此,巴甫洛夫仍然指出

    ,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某些时候会自发地恢复。)

    巴甫洛夫还发现,条件刺激每一次呈现的方式不必苛求完全

    一致,只需达到一定的相似程度即可,如此,则条件反应仍然能

    够正常出现。他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刺激泛化”。换言之,音符不

    必每一次都要设定完全相同的音高。巴甫洛夫还教会狗进行他所

    谓的“辨别”,亦即分辨同一刺激渐变程度的能力。譬如说,巴甫

    洛夫实验当中的狗就了解到,如果音叉发出声调高的音符,则预

    示着食物将会出现,但是音调低的则无法预示。不过,巴甫洛夫

    注意到,如果他使用的不同音符之间太过相似,再强迫狗去进行

    数量过多、难度过大的辨别,那么狗就会罹患他所称的“实验性

    神经症”,并且感到十分焦虑、沮丧泄气。

    巴甫洛夫还进行了“高阶条件反射”的研究,也就是将条件刺

    激(譬如一个音符)等同于非条件刺激(譬如肉粉)加以使用,将条件刺激作为基础,开始全新一轮的条件反射。但是,他发现

    ,随着高阶条件反射的阶层逐渐提升,条件反应(唾液分泌)的

    强度亦会相应递减。他相信,二阶条件反射,仅仅比原始的条件

    反射高一个层级,其效果仍然可以实现,但是三阶条件反射则基

    本上毫无成功的可能。尽管如此,高阶条件反射这一理念仍然为

    “行为链条”这一概念奠定了基础,通过行为链条,在不同层级的

    刺激以及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

    巴甫洛夫的理论不乏反对者。由于他是一名生理学家,所以

    当时的某些学者认为,他的条件反射实验与真正的科学相去甚远。当然,今日的心理学家对此持不同意见。

    重要影响

    尽管一般不会认为巴甫洛夫是行为主义的真正创始人,但是

    ,你可以将此荣耀归给他。他的理论直接影响了约翰·B. 华生—

    —“行为主义”这一术语的创始人,后者对于经典条件反射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后续出现的条件反射理论(诸如B. F. 斯金纳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皆吸收了巴甫洛夫首先提出的学术思想。

    巴甫洛夫在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时,相对于“心智”,更加强

    调“环境”的作用,数十年之后,行为主义仍然在亦步亦趋地跟随

    巴甫洛夫的脚步。

    于我而言

    人类所有自发性的生理反应,都可能受到条件反射的影响,其结果有好有坏。以“性唤起”举例,一般来说,性唤起常常是由

    刺激引发的条件反射,而这一刺激与过去的性唤起有关。譬如,一对情侣可能会在听到某一个特殊的词语、一首歌曲或者见到某

    一物质的信号时,产生想要耳鬓厮磨的情绪。与之相比,呕吐则

    是让人不那么开心的条件反应。或许你之前只是因为吃到了不新

    鲜的河蚌而食物中毒,结果,现在你只要看一眼河蚌,肠胃就开

    始翻江倒海。人体对于毒品和酒精的反应,甚至也与经典条件反

    射存在联系。以酒精耐受力为例。所谓的“耐受”指的是,之前喝

    一杯酒就能够起到效果,之后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需要喝越来

    越多的酒。耐受现象之所以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人开始喝酒的时

    候,人体会形成一种生理反应,试图去抵消酒精的效果。身体会

    分泌一种可以对抗酒精的物质,并记住酒精的特征(主要是其气

    味和味道)。当一个拥有高酒精耐受力的人打开一罐啤酒时,他

    的身体能够预期到酒精可能产生的效果,并开始采取行动,就如

    发生条件反射一般。与上述生理现象同理,如果一个人戒毒多时

    之后重蹈覆辙,那么即便吸食的毒品量并未超过以往,也可能因

    为吸毒过量而死亡。概言之,在戒毒期间,身体停止了对毒品的

    对抗,所以一旦突然再次吸毒,则会毫无防备。

    约翰·B. 华生

    John B. Watson

    生于1878年,出生地:南卡罗来纳州,特拉弗勒斯·雷斯特。

    卒于1958年,逝世地:纽约州,纽约市。

    毕业于福尔曼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核心思想

    约翰·B. 华生认为“结构主义”或“机能主义”都太过执着于对人

    类意识的本质进行探讨。他对人类的“内省”并无兴趣;他真正希

    望研究的,是外在的、可测量的行为。在他之前,心理学的主要

    着眼点在于“理解人类的心智”,但是,在他1913年发表文章和同

    名演讲《行为主义者眼中之心理学》之后,他不仅创造了“行为

    主义”这一词,更是让心理学的发展路径永远地发生了改变。

    华生认为,行为是可预测、可控制的,而且常常是条件作用

    的结果。他并不相信世界上存在所谓的“本能”,而且认为没有什

    么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此种观点被称作“激进行为主义”,诚如其

    名称所示,该学派认为,行为是外部环境驱力的直接产物,且此

    一过程清清楚楚,几乎类似于数学公式般精准无误。华生强烈赞

    同巴甫洛夫所提出的条件反射,并且将其进一步拓展到学习和情

    绪领域,他相信“时间接近性”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华生认为,只要一个条件刺激和一个非条件刺激按照正确的顺序呈现,且间

    隔足够短,那么“学习”就可实现。华生还确信,就条件反射和学

    习而言,人类与动物之间并不存在着有意义的差异。虽然华生最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老鼠的学习过程,但是后来他为了直接

    观察人类的条件反射,会把人类请到实验室中,这种做法与巴甫

    洛夫截然不同。

    华生还相信,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应该开展实证性的、可

    量化的研究。在那个时代,他的“行为主义宣言”,基本上重新定

    义了“心理学”这一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此前的学者过多关注于心

    智的本质,而行为主义则引领着学界将注意力集中在“行为”之上

    ,影响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华生并不是对“情绪”不感兴趣。恰恰相反,通过对婴儿的研

    究,他发现,人类有三种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包括:恐惧、愤怒

    以及爱。但是他相信,这些情绪最初只能够被极少数刺激所触发

    (譬如,吵闹的噪声会触发恐惧,轻拍会触发爱意)。华生提出

    的假设认为,条件反射会将这些反应拓展到其他情境之中。也就

    是说,一个婴儿并非天生就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而是因为母亲给

    他的爱抚最多。成年之后的恋爱关系,也仅仅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而已,是将爱的感觉和其他人、事、物建立起联系的结果。正因

    如此,在华生看来,情绪反应与人格或者基因都不存在半点关系。

    对于人类的记忆过程和言语使用,华生亦持有相同的观点。

    他认为,两者都是条件反应,与其他类型的行为并无本质上的差

    异。华生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记住某些事情,是因为它们与其

    他事物之间产生了联系,是因为这些联系已经固化到了我们的心

    智当中。我们能够学会说话,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外部触发器”的

    推动。

    华生在推动心理学在普罗大众间的流行、让社会认识到心理

    学存在其实际应用价值方面,也多有贡献,具体说来,就是让人

    们了解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赚钱。他曾与教学助理发生不伦之恋

    ,因为这一丑闻而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解雇(之后华生离开了原

    配,与新欢结婚),此后,他一跃成为广告行业的高管。他充分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去说服民众购买自己的产品,在

    这一完全“非学术”的领域,他的理论可谓获利颇丰。转战商业之

    后,华生所使用的,仍然是恐惧、愤怒和爱的“三件套”。他相信

    ,这三种情绪反应,加之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或“习惯”,能够促

    使消费者去购买一件产品。在对一款婴儿爽身粉进行广告营销时

    ,他就使用了恐惧作为促动因素,促使消费者为了防止婴儿生病

    而关注到反复使用爽身粉的需求。华生还是邀请明星代言产品的

    早期实践者之一(将明星与产品结合起来,使得人们对于产品能

    够产生对于明星的感觉),他还较早地使用人口统计学信息,以

    面向市场中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考虑到他对于“测量”和“可测量的

    行为”的关注,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不幸的是,华生对于人类行为的这种严格的、非黑即白的信

    念,还扩展到了亲子领域,他认为儿童不应该接受太多的关爱,如果给孩子展示过多的爱,很容易将他们宠坏,如果孩子在充满

    爱的环境中成长,日后将难以应对现实生活。华生相信,家长应

    该将孩子看作年龄较小的成年人加以对待,与其拥抱或者亲吻,不如与他们握手。对于那些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感情的交往,他

    深恶痛绝。他认为对于这些行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克制。

    值得指出的是,华生的两个儿子对父亲的做法其实多有不满,而

    且,令人悲伤的是,其中一个儿子多年之后竟自杀身亡。

    重要影响

    华生所开拓的行为主义沃土,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例

    如,B. F. 斯金纳深入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及其应用范围。华

    生还让学界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值得科学家去加以研究,而

    且,他横跨科研学术与广告营销两大领域,为市场调研技术的发

    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心理治疗领域中,为了消除恐惧症和

    害怕,所使用的方法仍属于行为主义的范畴,其中的佼佼者包括

    “系统脱敏疗法”等,时至今日依然影响深远。

    于我而言

    世上是否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能够让你回想起人生中的某段

    时光,或者甚至会诱发出你在那段时间中所感受到的情绪?那可

    能是某款香水的芬芳,也可能是某种食物的甘甜,又或者可能是

    燃烧的木柴发出的刺鼻的味道,能够令你回想起祖父祖母用过的

    大肚火炉,想起你对他们的浓浓爱意。你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既

    非与生俱来,亦非自然而然出现。相反,随着时间累积,你反复

    感受到了这些刺激,并将它们与特定的情绪状态——爱、舒适或

    者激动——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即便时间已过去数年之久,单

    靠这些刺激仍然能够诱发出你当时的情绪状态。同样的道理,音

    乐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冲击。或许我们的身体结构本身就会对音

    乐有所反应,但是,那些最能够打动我们心弦的旋律,之所以如

    此令人痴醉,很可能是由于我们在长时间聆听它们的同时,发生

    了一系列情绪条件反射。

    当然,华生相信,除了令人愉悦的情绪之外,负面情绪,尤

    其是恐惧,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的条件反射过程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你是否曾经对某件事物感到毛骨悚然却不知道原因何在呢?举

    个例子,在废弃的停车场里,一辆毁坏的、没有窗子的小货车,会让人感到害怕。但是这种害怕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作为

    一种刺激,它通常跟恐怖电影的场景和家长的警告联系在一起,经年累月,轻而易举地就能够诱发出你体内的条件反应。

    自从约翰·B. 华生进入广告业以来,广告业从业者变得更加

    老练成熟。电视广告似乎在说,如果你使用了某款产品,你就会

    更加性感迷人,更加受人欢迎,或者更加富有。当然了,广告商

    是不会明确地做出承诺的,他们真正的目的在于,随着产品反复

    与上述情感建立起联系,消费者同样会将产品与上述期望结合起

    来,然后,将金钱花费在满足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不安全感之上。

    爱德华·桑代克

    Edward Thorndike

    生于1874年,出生地: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伯格。

    卒于1949年,逝世地:纽约州,蒙特罗斯。

    毕业于卫斯理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核心思想

    爱德华·桑代克的“效果律”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观点,简而言之

    ,这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它指出,相对于那些引发不愉快反应的

    行为而言,引发愉快反应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更高,这成为

    后世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原则。桑代克还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念

    ,他认为:相对于“使用惩罚去消除不希望得到的反馈”而言,“使

    用奖赏强化一个行为”更加有效。

    桑代克还提出了“使用律”和“失用律”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一

    个刺激和一个反应之间相互联结的频率越高,那么两者之间的联

    结也就越为根深蒂固。后者恰恰相反,指的是一个刺激和一个反

    应之间失去联结的间隔越长,则两者之间的联结也就越松散。桑

    代克在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

    入挖掘了“学习”这一概念。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称他为史上首

    位教育心理学家。与之前的行为主义先驱一样,桑代克也是一名

    经验主义者,他最感兴趣的就是测量,以及将自己的研究结果进

    行量化。

    桑代克将自己的核心理论命名为“联结主义”,将条件反射的

    原则应用于学习领域。该理论指出:学习常常是一个刺激和一个

    反应之间联结的结果。桑代克的研究成果还改变了阅读和拼写的

    教授方式。他收集了不同的教学课本,分析了其中的词语频率,据此,他编纂了专门针对儿童学习使用的词典。他的基本理由在

    于,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最常见的词语上,忽略不那么常见

    的词语,则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提升。站在今时今日回顾过去,在

    桑代克之前居然没有人去尝试如此理性、如此实用的方法,的确

    让人吃惊,但是,如果没有桑代克孜孜不倦地在数据和教育的十

    字路口勤奋探索,那么这一改变或许永远不会出现。

    桑代克还创制了很多量表,用于衡量儿童在诸多领域的发展

    程度,包括数学和书写能力等,这又进一步促使他开发出了多套

    智力测验。他也率先提出了“智力包含多个方面”这一先进理念—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很强,但在另一方面却不尽然;或者某人可能擅长高等微积分,但是却缺乏空间能力,不知道

    怎样找到重回高速公路的路径。

    还有一个概念应该归功于桑代克的研究,那就是“试错法”。

    这是他在研究猫如何学会通过踩压踏板逃出一个封闭环境的过程

    中发现的。在猫努力进行逃脱的过程中,它们会不停犯错,但是

    随着实验进行,它们所犯的错误将越来越少。桑代克的关键性发

    现是,反复多次的试错法,是学习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被试在完成某些任务的过程中会体现出学习曲线的模式,他

    们的绩效会逐渐得到提升,错误则渐渐减少,只不过错误无法立

    即被全部消除。假如被试突然顿悟,错误完全被消除,那么学习

    曲线将显示被试的能力陡然上升,可惜,事实上,典型的学习曲

    线体现为一个倾斜的逐渐向上的过程。正因如此,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对“学习曲线”这一短语的使用,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的。很

    多人将陡峭的学习曲线理解为某件事在起始阶段很难学习,实际

    上,这一曲线的真实含义是绩效的进步十分迅速而且容易。需要

    着重指出的是,学习曲线代表的是绩效的提升,而不是任务的困

    难程度。

    重要影响

    桑代克的研究成果为关于“学习”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

    且也构成了整个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基础。他的理论还直接促

    使条件反射理论进一步发展,并且对B. F. 斯金纳也产生了直接的

    影响,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恰恰是联结主义的发展。

    于我而言

    你是否曾经在看着自己子女的成绩单时,会想究竟是使用了

    什么方法来量化他的学习情况呢?虽然当前关于标准化测验的争

    论已经日趋白热化,但是,桑代克的很多观点,包括“学习如同

    其他任何行为一样,能够被测量和评估”,以及“可以比较不同的

    教学技巧,从而判断哪一种教学技巧能够使学生成绩更加优异”

    ,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观点,时至今日仍然是制定教育标准的

    重要根基。并且,不妨深思一下,在考察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时

    ,至少我们还有标准可以依赖,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欣慰吗?假设

    说,如果你的子女的老师没有办法在批改数学试卷和读书报告时

    打出精准而可量化的分数,无法评定为优、良、及格、差四等,那么分数又有什么实在的含义呢?

    或许你觉得“熟能生巧”是一件理所当然之事,但是你真的思

    考过其中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吗?真正的原因,并非单纯的重复

    ,而是试错法。桑代克在他的理论中就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详细

    阐释和着重强调。譬如说,你正在练习一篇非常复杂的钢琴乐章。你知道,自己练习得越多,就会更加熟练。原因在于,每次练

    习时,你都会犯错——有些是大错、有些是小错,每犯一次错误

    ,你都会了解到自己究竟在哪里容易出错,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

    纠正。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你是如何学习的。或许,你现在已经会通

    过互联网去掌握一项新技能了——譬如为你妹妹的婚礼制作一百

    只折纸鹤、自行安装垃圾处理器,或者制作一个完美的煎蛋卷等。你可能会选择登录YouTube视频网站,因为该网站已经令教学

    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截至目前,不同用户已经上传了数以

    百万计的分步骤的教学视频。那么,使用视频最有效的方式是什

    么呢?是从头到尾地观看一次,然后合上笔记本电脑,随之期望

    一切自然而然出现;抑或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学习,反复开始和停

    止,同时自己进行实际操作呢?你或许已经注意到,即便在看完

    一遍视频之后,一般人都会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这门知识,但实

    际上第二种方法显然是更加有效的。为什么?这个问题甚至连孩

    童也能回答出来:我们应该在“做”中学,而不能仅仅在“看”中学。想要完全掌握一项技能、养成一种习惯,更好的方法,是要亲

    身加以实践,同时在不断试错中强化自己的技能水平;如果只是

    观看其他人操作,就无法亲身“经历”学习曲线。

    桑代克提出的联结主义同时也为学习的动机提供了合理的解

    释。我们知道,在他的理论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必须要维

    持在十分紧密的状态下,而且,一个引发令人愉快的反应的刺激

    ,相对于一个引发令人不愉快的反应的刺激而言,获得重复的可

    能性更高。现在,请试想,你在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乘法口诀表。当孩子终于给出了一个正确答案时,你是否会热烈鼓掌,予以

    表扬,和她击掌相庆呢?又或者,你是否会抱怨道“好吧,你可

    算答对了”?后者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而联结主义告诉我

    们,通过表扬,正确的答案将会更多地出现。学龄前儿童在因为

    正确的言行而受到表扬之后,将会变得更加优秀;而他们如果因

    为没有完成某一任务而受到批评,则可能一蹶不振。任何认识到

    以上内容的人,可以说都亲眼见证了桑代克理论所发挥的实际作

    用。

    B. F. 斯金纳

    B. F. Skinner

    生于1904年,出生地: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

    卒于1990年,逝世地: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和哈佛大学。

    核心思想

    让激进行为主义进一步“激进”的学者是B. F. 斯金纳。他认为

    ,一个有机体的个体心理无法解释行为,我们的行为仅仅是对于

    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对于斯金纳而言,基因之所以重要,只是

    由于它们令人类拥有了能够学习不同行为的生理基础。

    斯金纳在伊万·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提出

    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指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能够让

    狗做好进食的准备,但是他所提出的条件反射则能够促使狗去寻

    找食物。他使用了自制的迷笼,后来被称作“斯金纳箱”,他对实

    验程序进行了精细化和标准化,并且向世界表明,动物踩踏杠杆

    的行为与唾液分泌反射一样是有形且可测量的,由此一系列全新

    的研究诞生了。

    斯金纳之所以使用“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术语,是因为这些

    行为是为了产生结果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他认为,正是这些结

    果决定了某一行为是否还会出现。当然,此观点与爱德华·桑代克

    的联结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斯金纳最具开创性的贡献在于他所谓的“强化程式”,而

    且他通过实验证明,强化程式对于条件反射的效力高低具有决定

    性作用。他发现,反应与奖赏之间的搭配模式能够大幅影响联结

    的强度。你可以训练一只动物学会踩踏杠杆从而获得食物,甚至

    不需要每一次踩踏杠杆都出现食物。事实上,在呈现食物方面,某些强化程式可以使动物更有可能踩踏杠杆,并且持续这一行为。

    斯金纳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查尔斯·费斯特(Charles Ferster)提出了三种主要的强化程式:

    ●连续强化:比较适用于在一个行为和一个奖赏之间建立联

    系的初期。具体而言,只要一个行为出现,那么就给予一个强化

    物或者激励性奖赏。

    ●间时强化:在某一特定类型的行为出现之后,间隔一段时

    间,方给予奖赏,不管该行为出现了多少次。

    ●比率强化:在某一特定类型的行为出现特定次数之后,方

    给予奖赏,不管这一行为经过了多长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描述性的强化程式:

    ●固定的强化程式,指的是强化物的给予方式是按部就班、可以预测的。

    ●变化的强化程式,诚如其名,指的是强化物的给予方式会

    随时间而改变,并且无法预测。

    譬如说,如果你的工资每两周发放一次,不论你是否曾经请

    过假,那么这种强化程式就属于固定的间时强化,因为工资的发

    放间隔是固定的。但是,假设你只有每做成三单生意,才能获得

    固定金额的奖金,完全没有基本工资,那么这就属于比率强化,因为只有在你做成一单生意这一行为出现三次之后,你才能拿到

    工资。作为一名靠工资为生的人,变化的间时强化程序会让你感

    到十分苦恼。固然,每隔一段时间你都会拿到工资,但是每次发

    放工资的时间间隔不一样,而且不可预测。变化的比率强化同样

    令人沮丧,你只有在工作中将某一行为重复一定次数之后,才能

    拿到奖金,但是,每次奖金发放所需要重复行为的次数则是不同

    的。

    斯金纳发现,整体而言,比率强化诱发行为的效果更好,因

    为它能够使得行为与强化物之间的联系得到促进,你可以非常迅

    速而且明确地看到从事某一行为可以导致强化物出现。而且,变

    化的强化程式诱发的行为,更加难以消减,或者说难以戒掉。这

    是因为你永远无法确定究竟奖赏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你可能会想

    :为什么现在就戒掉呢?

    这里必须要指出,“负强化”这一术语的意思与很多人头脑中

    所认为的并不一致;它并不意味着移除一个令人不愉悦的结果,而是移除一个刺激。所以,虽然很多人将“正强化”等同于奖赏、将“负强化”等同于惩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条件反射模型中

    ,衡量“正”和“负”的唯一标准就是刺激的呈现或者消除。当然了

    ,惩罚会使得行为获得重复的可能性降低,而强化会使得行为获

    得重复的可能性提高。惩罚和强化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这取决于刺激是呈现还是消失。

    斯金纳还证实了“行为的塑造”现象的存在:如果某人的行为

    接近于理想目标行为,你相应地予以强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你

    就可以让他的行为越来越接近你所希望的。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或许就是斯金纳所展示的会弹钢琴的猫,能打乒乓球的鸟,以及

    会操作使用吸尘器进行清洁的猪。斯金纳甚至还曾经同美国军方

    合作,训练鸽子引导炸弹,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只不过支持该

    项目的资金最终消耗殆尽了。

    在职业生涯后期,斯金纳将自己的行为主义者信条和乌托邦

    理念结合起来,撰写了小说《瓦尔登湖第二》(Walden Two),其书名来自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著作《瓦

    尔登湖》(Walden),梭罗在该书中描写了一种个人生活在大自

    然当中、身边的环境极其简单而且完全自给自足的状态。在斯金

    纳小说中所构建的乌托邦版本里,一群人形成了一个集体,每一

    个人都可以投身于工作、兴趣爱好和艺术当中。行为主义者的信

    条,当然是集体中的任何人都没有自由的意志,或者说甚至不存

    在过多真正的自由,因为集体成员应该根据集体环境对他们所进

    行的强化而相应地采取行动。斯金纳还给该小说拟写了副标题,《超越自由与尊严》(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这听起来

    可以说与乌托邦似乎毫无关系了,但是在斯金纳所提出的假设中

    ,人类的每一名个体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去使自身行为的社会效益

    最大化。

    最后,斯金纳还强调,语言习得与其他任何行为之间都不存

    在质的差异,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语言也是通过重复和强化进

    行学习。这成为激进行为主义的另一个信条,最终带来了巨大的

    争论和异议。

    重要影响

    斯金纳巩固并且革新了行为主义,使其成为塑造二十世纪中

    期思想界的一股力量。他的强化程式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模型也推

    动了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治疗病症涵盖了从强迫症到药物滥用

    等多种障碍。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者观点与诺姆·乔姆斯基的先天论

    争论不休,饱受关注,两人针对语言习得所提出的理论针锋相对

    、互不相让。

    于我而言

    可以说,斯金纳的强化程式构成了人类行为与动机的基础,从工作生活,到儿童管教,再到投机赌博的一切事物。

    首先以***为例。你可能知道,总体而言,自己对抗这个

    “一只手恶棍”的胜率,从数据上来看是必输无疑的——赌场可不

    是什么热心肠又宽容大度的组织。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很多人

    一遍又一遍把钱浪费在***里,即便每一次都输也依然如此。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即在于斯金纳的变化的强化程式里。这种程式所强化的

    行为最难以消除,正因如此,每次光顾拉斯维加斯,你都会跃跃

    欲试;也正因如此,你很难知道自己应该何时弃牌。你知道老虎

    机某些时候会吐钱,而且有些时候会吐出一笔很大数目的钱。而

    且,***是否吐钱并不取决于具体时间,而是其快速转动的次

    数。噢,当你知道自己再转一次,可能整台***就会铃声大作

    ,灯光闪烁,口哨声四起,然后吐出一大笔钱时,是多么难以挪

    动脚步啊!

    变化的强化程式还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如此着迷

    于自己的智能手机。毕竟,如果你不断地翻页,查找,不停地刷

    新,你可能就在某些时候发现十分有趣的内容。或许你已经不安

    地发现,自己有时候几乎是无意识就拿起手机,并且在没有手机

    时是多少有点不自在的。这是因为,你感到自己必须要浏览更新

    信息,或者,至少,听到更新时那“叮”的一声提示音就好。这是

    一种变化的比率强化——只要把玩手机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收获

    快乐,但你永远不知道要玩多久才能找到让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东

    西。你知道,“叮”的一声,或许只是餐厅发来的一封垃圾邮件,而这餐厅是因为你当时想要领取一份免费的小食才获得你的电子

    邮件地址的。但这一声也可能是来自一位老朋友的讯息,可能是

    老板发过来的一句“工作完成得漂亮”,还可能是妹妹给你发来的

    一个有趣的故事。正因如此,你才继续玩手机,而且这一个行为

    非常难以戒除。

    让我们再思考一下工作的动力。你是否曾经开过博客,尽管

    刚开始时雄心壮志,几个月之后却意兴阑珊呢?你可能会责怪自

    己太不自律了。相对于工作而言,你更喜欢写博客,你可能还曾

    经拥有过建立一个博客帝国的野心,幻想过自己最终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博客写手。可惜,你却无法坚持自己的时间安排。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撰写博客并没有什么有形的强化物。你非常

    喜欢“写博客”这个宏观理念,而且你也知道必须要通过时间积累

    起读者群,但是,每一篇单独的博文都没有产生什么具体的结果

    ,所以,撰写博文也就失去了直接的强化物。除了写作带来的模

    糊的良好感觉,你根本就没有强化程式。并且,如果只是艾德娜

    阿姨曾经阅读过你的博客,那也不足以支撑你继续坚持下去。与

    之相反,你的日常工作,每两周都会为你带来收入,从无意外,而且如果你突然停止上班,那么薪水最终也会完全消失。正因如

    此,上班这一行为,要比为博客撰文这一行为更加地持久。

    对于很多人来说,儿童管教,很关键的方面是行为强化。当

    你尽力劝说小朋友不要在百货商场的地板上躺着不起来、大吵大

    闹时,有什么有效的方式呢?“暂停” [1]

    是一种经典的负惩罚——

    再强调一次,这并不是因为该方法实质上呈现了不愉快的刺激,而是因为它移除了积极的刺激。家长不再给予孩子奖励了:在暂

    停时间结束之前,孩子不能再玩耍,家长不会再理会孩子,而且

    也不允许孩子四处走动或者去玩别的东西。当然,对于大多数孩

    子而言,绝对会感觉到不愉快的刺激出现——兄弟姐妹们玩耍的

    声音传过来,自己却不能参与进去,简直让人眼泪会无法抑制地

    流下来。不过,作为家长,你之所以让孩子“暂停”,目的是消除

    那些被你看到,并且你不希望再次出现的行为,所以你希望将这

    些行为与奖赏之间存在的任何联系都切割开来。

    用贴纸奖励孩子,对狗狗进行响片训练,代币制,这些从本

    质上来看都是斯金纳式的概念。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了我们调动

    他人积极性的基础工具,以至于大家已不再去深思其中所蕴含的

    心理学机制了,也不再去回想我们究竟想在哪些行为及其强化方

    式之间建立起联系。

    [1]美国心理学家亚瑟·斯塔斯(Arthur Staats)提出的教育理

    念,指的是当孩子的行为不得体时,让他从原来的活动或环境中

    暂时脱离出来,独自一个人待着或者去一个没有娱乐的地方,等

    暂停时间结束后,再让孩子回来。——译者注

    心理治疗学

    当你听到“心理学家”这个词语时,首先映入你脑海当中的,很可能不会是一个出现在实验室中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更大

    概率的是一名面相和蔼的男人或者女人,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

    ,同时也提示你坐下,满怀期待地注视着你,主动地去倾听那些

    困扰着你的难题。最终,心理学和心理学家的目标都是要去帮助

    他人。而且,即便是心理学研究也总是将以下问题铭记于心:研

    究的结果怎样才能帮助到现实世界当中的人,并且,这些结果如

    何能够去除人类的情绪痛苦,同时激励着人们去过上尽可能最为

    充实、最为健康的生活?

    心理治疗的先驱们最先推动了上述目标的实现。心理治疗师

    ,从定义上而言,是该领域的从业人员,他们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且直接与人进行沟通,以便帮助他们理解自己。通过理论、研

    究和实践,他们开发出了诸多干预手段和技术,以帮助来访者克

    服情绪压力,并且以更加健康、更加合理的方式与他人、与整个

    世界和谐共处。他们协助来访者克服毫无益处的或者不正常的想

    法,在他们体内,一部分是魔鬼的代言人,一部分是哲学家,一

    部分是啦啦队员,另外,最重要的,是优秀的倾听者和解读者。

    心理治疗师拥有特权——能够进入到另外一个人最深层次的

    情绪运转之中,这同时也是极大的责任。与他们同处一室的,是

    那些受到困扰的人们,有时甚至是重症患者。而他们则肩负着重

    要的任务:要向世人证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的确不可或缺。

    在与另外一个人面对面时,他们能够令对方的人生出现改变吗?

    下文所述的心理治疗师们就的确做到了,而且,他们还在这一过

    程中改变了整个心理学领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生于1856年,出生地: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

    卒于1939年,逝世地:英国,伦敦。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

    核心思想

    在当代文化中,没有哪个名字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心理

    学领域联系得更为紧密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类心理的理论已经不

    可分割地融入到我们的语言、文化信仰、我们对于自身作为人类

    的理解之中。在描绘我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力量时,弗洛伊德洋洋

    洒洒,常常文辞优美。虽然他的某些理论完全令人困惑不解,很

    多观点也缺乏系统性的实证详查,但他仍然提出了很多直击人类

    本质要害的观点,并且将我们文化对于人类心灵的看法彻底革新。此外,这些理念还推动着心理学去探索那些先前从未涉及过的

    研究方式。

    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对于“无意识

    心理”在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做了激情四溢的阐释。他所谓的“

    无意识”,指的是运行在意识之下的想法与感受。在《日常生活

    的心理分析》(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1901年出

    版)一书中,弗洛伊德提供了无意识心理的详细证据:他对口误

    甚至是笔误的观察。具体而言,人们有时候会误将本来要说的一

    个词用另外一个词代替,而这个脱口而出的词恰恰能够揭示出他

    们更多的真实感受——尽管有时候令人感到十分尴尬。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有时候能够感受到自己无意识心理的出

    现,譬如,当有些话就在嘴边时。我们没法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词

    语,但是我们知道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在这样的时刻,我

    们知觉到的究竟是什么呢?弗洛伊德认为,这就是无时不在的无

    意识,它们永远逼近我们的意识边缘,但是我们会尽可能地将它

    们推远,压制住它们,以免自身感觉到痛苦或者不适。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同时整合了无意识和意识。他认为,在我

    们的心灵中存在着对立的力量,他分别称之为“本我”和“超我”。

    本我由生理结构决定的动物性欲望所组成;弗洛伊德全心全意地

    相信,人类的本质,在最为赤裸的条件下,即如同寻常野兽一样

    原始,其中包含着诸如欲望、攻击性、饥饿和口渴等元素。与之

    相比,超我,则是所有价值观、规则和期望的内化产物,它们来

    自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文化和具体的家庭:不要拿着剪刀乱跑!

    不要用拳头猛打你的朋友!不要再吃奶油点心,都吃了六碗了!

    理所当然的,本我和超我持续不断地相互碰撞。想象一下,一侧

    肩膀上站着一只恶魔,另一侧肩膀上则站着一名天使,两者冲突

    不断——而那个始终从中协调并且裁判琐碎冲突的可怜实体,则

    称为“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就是本质上的你,而且它存在

    于你的意识之中,这一点与本我和超我不同,这两者潜藏在无意

    识之中。

    这些漫长持久的战斗会导致苦恼和不安出现,令人类不胜其

    扰。每次冲突,都会带来焦虑,弗洛伊德提出,这时候,防御机

    制就会发挥作用。弗洛伊德相信,所谓的防御机制包括若干想法

    与行为,会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发生冲突时迅速出现,以期达到缓

    和之目的。他列举出了诸多防御机制,包括简单的“否认”(“我并

    没有生气。我为什么要生气呢,就因为你忘了去机场接我吗?这

    不是什么大事儿啊。”),以及“投射”,也就是我们将自己的感觉

    归到其他人身上,为了确信我们自己并没有这种感觉(譬如,我

    们冲某人大叫,让他冷静下来)。还有“合理化”:“为什么我要在

    凌晨三点开车到我前男友的房子这里来呢?我当时都没有意识到

    自己居然这样做了。当时我只不过是必须要把车子的油加满,这

    家汽油站虽然离我家有十六英里远,离前男友家很近,但是油价

    最便宜。”还有“压抑”:“我完全不记得我爸曾经殴打过我了。显

    然,他应该是打过我的,而且他比较暴力,但我确实是不确定之

    前究竟发生过哪些事了。”

    弗洛伊德相信,我们的无意识心理还会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梦

    境当中。当今的理论认为,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倾倒神

    经垃圾,摆脱掉毒素和垃圾,这些都是日间认知活动所产生的副

    产品。而当我们看某个人的垃圾桶里有什么时,确实能够对他的

    生活有些许了解。

    弗洛伊德还针对人类发展的本质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他提

    出了五个性心理发展阶段,并且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几

    个阶段,它们会在人类的早年生活自然浮现。绝大多数心理学家

    已经不会再从字面上理解这五个阶段了,但是,“不同的发展阶

    段在本质上有所差异”这一理念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弗洛伊德还提出,童年早期发生的事情,将会对后续发展产生永

    久性的作用,并且会持续影响成年期的人格、情绪以及行为,在

    这一点上,弗洛伊德正中要害。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前两个阶段,“口唇期”和“肛门

    期”,已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口唇期从出生开始,大

    概持续到两岁,婴儿会本能地希望将所有东西都放进嘴里,因为

    他们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感知环境,而且他们时刻准备被喂

    食。肛门期阶段,所有的注意力则转移到了如厕训练上。弗洛伊

    德的理论认为,如果任何阶段出现了问题,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

    康产生持续性的负面影响。譬如说,一个婴儿或者是被过度喂养

    ,或者营养不够。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口唇期的混乱将会

    导致个体后期出现“固着” [1]

    ,余生都会受其影响。与之相类似,如厕训练时,抚养人如果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纵,也会产生肛门

    期的固着。

    弗洛伊德的某些思想是非常具有贬低性的,尤其是对于妇女

    而言,更为如此。譬如,他认为女性会无意识地产生阴茎嫉妒。

    他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根据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命名。

    该理论认为,男孩暗自对母亲怀有情欲,由此希望弑杀父亲,以

    期独享母亲的肉体。尽管这些理论很难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必须

    指出的是,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同性恋可能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混

    乱存在关系,但却“完全没必要因此而感到羞耻”,这个观点与同

    时代的其他人完全不同。

    最后,弗洛伊德对于心理治疗的影响,可谓其最为荣耀的成

    就之一。他率先提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这是现代社会第一个系统

    性的心理治疗方法。该法着重强调病人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提

    出了“移情”这一概念,认为患者会将一些无意识的感觉转移到咨

    询师身上,由此重演了在咨询室之外的生活中的其他人际关系。

    这为精神分析师提供了一个帮助病人痊愈的机会。虽然目前精神

    分析学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更加现代、在实证层面上已获证明的疗

    法所取代,譬如认知行为疗法等,但是它仍然拥有大量的拥护者

    ,在近期的研究中,甚至出现了高涨的趋势。并且,该理论的前

    提——与客观的专业人士交谈,能够帮助自己一窥无意识心理,疗愈压力,并且过上更加健康的生活——构成了当今谈话疗法的

    根基。

    重要影响

    由弗洛伊德的理念和实践诞生出了精神分析学。数十年来,精神分析学都是心理治疗的黄金标准,也由此产生了诸多不同的

    子类型。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的关注,直接影响到了心理学的若

    干领域,他十分强调“我们所知觉到的”和“我们所未知觉到的”之

    间的差异,这是前代未闻之事。弗洛伊德的理论还对后世学界的

    观点产生了直接影响,譬如卡尔·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卡伦·

    霍妮关于神经症的观点,以及爱利克·埃里克森关于发展的理论。

    于我而言

    你是否在生活的某些特定阶段会反复出现同样的梦境呢——

    譬如当你生病时,当你感到工作效率极高时,当你担心父母的身

    体健康情况时,又或者当你与伴侣发生激烈争吵时?梦境本身可

    能看似完全随机甚至是怪异的(你重新回到了高中,走过了一个

    长长的走廊,却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储物柜),但它在你生活的

    特定时期反反复复出现,则清楚地表明它具备一些潜在的内涵。

    你很有可能正在面对自身的恐惧、期望或者冲动。

    你是否还有一些朋友不论什么东西都拿来咀嚼,烟瘾极大而

    无法戒除,并且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都咬指甲呢?弗洛伊德的追随

    者会说,这显然是一名口唇期固着的案例。弗洛伊德自己也会认

    为,这可能是因为在这位朋友的婴儿时期,她的妈妈对喂食的安

    排十分严格,所以,她表现出发展上的停滞,即继续寻求口唇刺

    激。

    英文“肛门”一词已经逐渐成为“肛门滞留人格”的简写,它是

    肛门期固着的一种子类型,个体倾向于体现出强迫性的执拗,完

    美主义,条理性,整洁性。弗洛伊德对此的解释是,个体如果在

    肛门期出现问题,那么在将来的生活中必然会过于僵化,譬如,个体如果在如厕训练阶段总是需要抑制肠胃的蠕动,那么他们会

    持续性地感到焦虑,无法完全放松。(肛门排出型人格,一般是

    由于在如厕阶段毫无纪律或者条理,主要体现为混乱和无序,甚

    至还会表现出攻击性的冲动和情绪爆发。)

    你可能非常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可以保证的是,至少你

    的爱人绝对是非常了解它们的。在处理情绪压力时,你是否坚定

    不移地勇敢面对问题,从不谈论自己的感受,并且在所有人面前

    假装自己一切都好呢?你可能习惯于否定自己的情绪,又甚至压

    抑自己的压力,因为你的超我在某刻认定,你必须要不断向前进

    发,不要深陷在感情的沼泽里,而你的自我也认同了这一观点。

    具体来说,就是伴随着你成长过程不断接收到的那些信息:“懂

    事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才不会哭哭啼啼!”“别这么娇气!”“

    克服掉困难然后继续正常生活!”但是,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感受即便被掩埋,却不会自然消退。事实上,它们会卷土重来,不断地侵扰你,具体表现即为情绪爆发或者噩梦连连。

    当你在工作当中遇到压力时,你可能非常喜欢对自己的配偶

    或者孩子大吼大叫。你的亲朋好友其实什么也没做,只不过恰巧

    在你对自己的老板怒火冲天时出现在你身边而已。可是,只要他

    们犯了一点小错误——有时甚至只是把袜子放在地板上这种无关

    紧要的小事,都会招来你的一通怒吼。弗洛伊德将此种防御机制

    称为“转移”。超我坚定地认为,向老板大喊大叫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你内心当中的郁结又很深,必须寻找一个发泄口。所以,自

    我告诉你,将所有的怒火迁移到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可以接受的

    客体上——无法将你解雇的配偶或者子女。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著名的裸露场景中,演员莱昂纳多·迪

    卡普里奥对凯特·温斯莱特失口说道:“那边,到床上——呃,沙

    发上!”在那样一个情欲弥漫的场景下,弗洛伊德式的潜台词呼

    之欲出。好莱坞内部传闻,该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认为这一口误

    十分贴近真实生活,因此将其保留在了最后的成片当中。

    卡尔·荣格

    Carl Jung

    生于1875年,出生地:瑞士,图尔高。

    卒于1961年,逝世地:瑞士,苏黎世。

    毕业于巴塞尔大学。

    核心思想

    卡尔·荣格(Carl Jung,姓氏在英文中的发音与“Yoong”相同)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在继承弗洛伊德思想的同时,赋予了其

    更加温和、更加积极甚而更加具有精神性的内涵,而且,他还提

    出了自己关于人格本质的理论。从很多层面来看,荣格都是一位

    特立独行的人物,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一方面对自然科学

    深感兴趣,另一方面又对神秘主义念念不忘。当弗洛伊德的研究

    成果在学术界渐现颓势时,他所做的“字词联想”研究支持了弗洛

    伊德所提出的压抑和无意识理论。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支持是坚定

    不移且意味深长的,弗洛伊德也曾经希冀荣格能够接下精神分析

    运动的大旗,荣格更是将弗洛伊德视作父亲。很可惜,最终二人

    决裂,很多人将他们的决裂归因于弗洛伊德对于“婴幼儿性心理”

    过于关注,相对而言忽略了荣格针对无意识所提出的全新观点。

    荣格拓宽了无意识这一概念,并且使用更具人类学的视角对

    其加以探讨。他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融合了他的一些神秘主

    义理念,他将其定义为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心理基础。对荣格而言

    ,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普适的概念,它是一个“宝藏”,包含着我们

    祖先的希望、冲动和恐惧,代代相传。荣格认为,我们能够在不

    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反复出现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之中,看到集体

    无意识的影子。宗教在其中亦占有一席之地。荣格将“原型”定义

    为我们自我的版本,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在心理层面上与“本

    能”作用相当,以我们意识之外的方式指引着我们的欲望和行为。

    荣格将“人格面具”定义为个体在社会当中所承担的角色——

    身份的外在表现。而“阴影”则是人类的无意识,其中可能蕴藏着

    人类的动物性本质。对荣格来说,“自我”是整合一切事物的原型

    ,其终极目标是个性化,并获得完全的实现。

    荣格在构建理论时,对心理能量更感兴趣,而不是性的驱动。他希望重新定义“力比多” [2]

    这一术语,不再将其视为本我的能

    量——性与生存的冲动,而是能让我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的一个

    概念。于是,荣格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概念,这两个概

    念是关于人是如何受到驱动的,为了感到满足和拥有能量,是倾

    向于寻求与他人共处,还是独自自处。

    大众普遍存在的误解是,内倾型人就是聚会当中紧张的“壁

    花” [3]

    ,而外倾型人则会坐在桌子旁边纵情欢笑。事实上,内倾

    型和外倾型的定义并不对应于害羞或者社交焦虑的程度。相反,在荣格看来,这两个概念关注的是一个人是更加趋向于内在世界

    抑或外部世界。你从何处获得自己的能量?与他人共处会让你活

    力四射还是筋疲力尽?如果你能够自由地谋划一日生活,你会安

    排大量的人际互动还是宁愿独自一人静静思考、阅读一本好书?

    内倾型人享受想法与理念的内在思考过程,注重自省和自我充实。与之相比,外倾型人则乐于与人共处,并且更加关注外部。对

    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内倾或者外倾之中必受一端支配,但是,当

    前一种新兴的观点认为,还有很多人处于中部,或者称之为“中

    间性格者”。

    荣格还定义了四种他所称的“心理功能”:思考、感受、感觉

    和直觉。我们通过感觉和直觉感知世界,然后在决策过程中会使

    用思考和感受。

    至于异性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也贯穿于荣格的研究当中。

    荣格提出,“阿尼玛”即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基本特质,“阿尼姆斯”则是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质。上述理念代表着互相对立

    的人格力量,它们存在于我们体内,为我们提供了反叛的视角,并且将我们塑造成了今日之自己。荣格还将东方的艺术图形曼陀

    罗介绍到西方文化中,他甚至会让他的病人画曼陀罗,作为表现

    自我的一种练习。荣格认为,曼陀罗代表着完整的自我,它能够

    将心灵和集体无意识中相互对立的全体组成部分调动出来,他从

    中找到了“抚慰”这一概念——从混乱中恢复秩序从而使紧张情绪

    得到释放。一个中心部分存在于圆圈当中,从圆圈开始,所有事

    物得以辐射,同时又将所有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这一概念深深

    吸引着荣格。

    “共时性”也是荣格学派的概念,它与某些时刻神秘的“巧合”

    相关。荣格相信,万事皆非随机出现的,在混乱之上自有秩序存

    在。对荣格而言,之所以存在共时性的时刻,是宇宙为了让我们

    看到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虽然无法看到巧合背后的因

    果关联,但它就在那里,存在于某处——那是一种知觉范围之外

    的力量。

    重要影响

    荣格的观点不仅影响了心理学,还对艺术理论、文学创作和

    电影拍摄产生了影响。“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

    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这一人格测试的理论依据就是卡

    尔·荣格的学术理念,至今仍在使用。荣格的学术理念至今仍然在

    若干心理治疗思想流派中有所体现,其信奉者自称为“荣格学人”

    ,另外,荣格的思想也对更宽泛的“深度心理学”产生了影响。甚

    至还有人说,正是因为荣格对于精神体验的重视,才引导着比尔·

    威尔逊(Bill Wilson)创立了匿名戒酒互助社。

    于我而言

    你很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做过各种各样的人格测试,从“你

    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到“你是《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

    中的哪个角色”,等等。但是在你所做过的测试中,出现概率最

    大的应该就是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测试的某种变式,可能是职场

    中咨询师所使用的正规版本,也可能是Facebook上提供的极简版

    本。这个测试的结果是四个大写字母代表的人格类型,共包括十

    六种,譬如ENFP或者ISTJ。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测试直接来源

    于荣格的学术思想,而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十六种人格类型,恰恰对应于荣格所提出的理论,分别是:外倾对内倾;感觉对直

    觉;思维对情感;判断对理解。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测试的开发

    者认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取决于他在上述四个维度上处于什么

    位置。直觉者依赖于自己的“第六感”,而感觉者则依赖于更可触

    摸、感知的刺激;情感者在做决策时主要受情绪驱动,而思维者

    则乐于在一张清单上进行权衡对比。如果荣格看到一位衣着光鲜

    的咨询师打开公文包,拿出根据自己学术思想设计的问卷,以及

    通过分析产生的电子表格,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思之不免令人莞

    尔。

    外倾内倾在你的生活中是怎样体现的?很多人臆断,外倾者

    在社交过程中更加自信,而内倾者则十分害羞,并且与其他人共

    处时坐立不安。但这种结论并不一定总是准确的。如前文所述,外倾内倾这种二分法并不一定总是同社交焦虑相关。有很多内倾

    者在社交时十分富有魅力,与人相处时游刃有余,有些甚至是天

    生的表演者。但他们仍然属于内倾者,因为他们在心灵上需要自

    己的空间——他们很容易厌倦其他人的陪伴,而且他们主要生活

    在自己的思想当中。与之相类似,生活中也有诸多害羞的外倾者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乐意并且需要与他人共处,不喜欢

    独处,但是当与他人进行实际的互动时,他们偶尔会感到紧张并

    且焦虑。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有一些故事在不同的文化中重复出现。

    英雄、替罪羊、局外人、漂泊者、恶人、蠢人、骗子、不幸的恋

    人,这些共同的主题出现在电影剧情、篝火故事中,这些原型不

    断地涌现出来。在或长或短的故事中,在面向儿童和成人的作品

    中,在千差万别的文化中,你都能看到上述主题的身影。莫非,不论上下横跨多少时代,相隔千山万水,我们人类在内心最深处

    都是紧密相连的?在我们探访古代遗迹或者观看一幅数百年之久

    的画作时,可能会让我们不禁发出感慨,或许荣格的确提出了真

    知灼见。可能,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缕微光——不仅仅是我们

    眼下的生活体验,还包括我们的主观情感现实和深层次的人性,将每一名人类与其他人捆绑在一起。

    卡伦·霍妮

    Karen Horney

    生于1885年,出生地: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石勒苏益格-荷尔

    斯泰因。

    卒于1952年,逝世地:纽约州,纽约市。

    毕业于弗莱堡大学、哥廷根大学以及柏林大学。

    核心思想

    与卡尔·荣格一样,卡伦·霍妮的姓氏发音也经常被人搞错(

    英文发音应为“Hor-nigh”),她将看似无法弥合的弗洛伊德理论

    和女性心理学弥合起来。她的主要关注点是“神经症”,且她在该

    领域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神经症”这一术语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情绪压力,通常以抑

    郁或者焦虑的形式存在。按照今天的思维方式来看,这些症状其

    实与焦虑症更为匹配。霍妮将神经症视作普遍存在于人类中的一

    种情况,而不是单独个体对于特定的压力事件或者灾难性事件的

    反应。概言之,她认为神经症是无处不在的,它反映了我们为了

    应付日常生活所做的尝试。按照霍妮的观点,某些人能够非常适

    应社会生活,但是还有一些人在试图应对生活压力的过程中却形

    成了完全适应不良的特质。

    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孩子在一个令人

    恐惧的危险世界中,感知到自己极其无助并且十分孤独。假设孩

    子与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这种焦虑感就会飙升。霍妮提出的理

    论认为,家长管教的不一致性、家庭缺乏温暖,或者孩子的情感

    体验无人关心,都会威胁到亲子关系,而在此之后,孩子为了将

    这种焦虑感降到最低,就会形成各种防御机制。最终,这一模式

    会进入孩子的人格特质当中,并将导致更多永久特质形成。

    上述理论又促使霍妮提出了十种“神经症需求”的假设。她将

    神经症需求归纳为三类:那些使我们依从的需求(对爱和感情的

    需求,对伴侣的需求,对简化生活的需求);那些使我们离群的

    需求(对独立的需求,对完美的需求);以及那些令我们变得富

    有攻击性并且与他人对抗的需求(对权力的需求,对利用他人的

    需求,对声望的需求,以及对获得个人成就的需求)。只有当这

    些需求达到失衡的程度时,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杂乱无章地以极端

    形式出现时,我们才称其为神经症需求。霍妮认为,绝大多数人

    都能够以健康的方式驾驭这些需求,同时降低我们的人际冲突。

    而且只要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稳定、宽容、充满爱意和敬意,那

    么我们健康生活的概率就更高。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已经产生神

    经症需求的人而言,适应不良的行为将会导致更多适应不良的行

    为出现,并且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或者周期)。不止如此,霍

    妮还认为,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而一个神经症个体的

    身份则分裂成为一个被鄙视的自我和理想化的自我。由于这两个

    自我概念之间存在鸿沟,所以导致焦虑和神经症永不停歇。

    霍妮接纳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若干观点,其中就包

    括了无意识的重要性,但她对于过多地将研究精力放在生理性和

    性驱力上并不认同。她更感兴趣的是可能潜藏在弗洛伊德观察结

    果之下的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譬如,她修订了弗洛伊德提出的

    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删除了其中强调性欲的成分,将其视为对

    注意力的一种争夺。同理,她抛弃了弗洛伊德提出的阴茎嫉妒理

    论,并且表示任何与之相关的情感跟男性器官本身关系不大,而

    是与男性拥有相对于女性而言更多的权力和文化接受度有关。

    霍妮是史上首位女性精神病专家之一,有论者认为,她在19

    46年出版的著作《你在考虑精神分析吗?》(Are You Considerin

    g Psychoanalysis?)是第一本自助书籍,也是第一本将心理干预介

    绍给非从业人士的出版物。

    重要影响

    霍妮重新改造了精神分析理论,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亲子关

    系上,这对于后续“依恋”概念的探索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她的工

    作推动了后世亲子关系研究的突飞猛进,其中佼佼者包括约翰·鲍

    比(John Bowlby)和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其“

    陌生情境”任务的研究中,将亲子依恋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并

    以此闻名。详见本书159页)。霍妮通常被视作一名新弗洛伊德

    主义者,该学派对于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合理修改和调整。

    于我而言

    让我们进一步审视霍妮提出的神经症需求这一概念,看看对

    社会认可或者社会声望的需求。每一个人都需要某种程度的认可

    与表彰,这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但是这种需求为什么在某些人

    身上变成神经症呢?

    譬如说,在儿童阶段,你与其他人毫无差别——或者,更糟

    糕的一种情况是,你所拥有的特质丝毫不引人注意,你并不拥有

    的特质却倍加受人关注。你对自己的感觉并不特别良好,你所拥

    有的品质从未获得过他人的正面关注。或许,你的同学都有好身

    材,你却体重超标;或许,你的同学各科成绩都比较优秀,你却

    成绩欠佳。又或者,你朋友的父母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经常

    聚会,还时不时去旅游;而你自己的父母却每天在电视机前拿着

    薯片狼吞虎咽,导致你总是感觉自己的生活并不充实。

    可能,你找到了对抗这种不适感的方法。有些孩子会让自己

    沉浸在艺术、音乐或者体育当中,或者他们结识了一群特别优秀

    的朋友,从而解救了自己。又或者,你可能和自己的父母之间建

    立起了分外牢固且充满关爱的关系,虽然他们在社会中远称不上

    精英阶层。或许,你有幸遇到了一位极其负责的老师,帮助你找

    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道路。假如你拥有了上述际遇

    ,也许在你成年之后,最终将能够感到自己被人认可,感到自己

    是个有价值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被人歧视。

    但是,倘若你没有任何上述幸运的际遇,又将如何呢?在成

    长的过程中,你会越发感到自己受挫,越发用“缺乏社会威望”这

    一感知定义自己。纠缠于自己所缺乏的东西,这将占据你的人格

    特质,也导致你总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在中学受人欢迎。大学时

    期的你同时兼两份职,只为了多赚一点钱,然后将所有收入都用

    于购买最新的时尚商品上。你只跟那些受欢迎且排外的小圈子打

    交道,对那位从你四岁开始就已经结识的邻居则弃若敝履。你的

    行为甚至会变得比较急躁,只是为了让自己受到他人的关注。当

    你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开始自己生活时,你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

    想方设法跻身上流社会之人,你四处攀亲带故,妄图提高个人身

    份,削尖脑袋想要加入最火热的俱乐部和最排外的聚会。你没法

    忍受自己对新出的品牌和时下的潮流一无所知,而且你的人际关

    系始终维持在十分表面并且浅薄的状态。你的社交媒体账号说出

    了你的潜意识:“快来看我!我很特别、受欢迎且是独一无二的!”

    至此,我们已经清晰地明白了什么是神经症需求。它会定义

    你,并且完全占据你,使得你每天无法过上最健康的生活。它甚

    至会上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持续性焦虑的程度。诚然,绝大多数

    人如果能跟名人聊一次天,或者领先所有人提前体验一款大肆宣

    传的产品,都会感到非常喜悦。但是,只有那些对于社会声望产

    生神经症需求的人,才会让“寻找这种喜悦”完全占据自己的生活。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出生地:奥匈帝国,维也纳。

    卒于1937年,逝世地:苏格兰,阿伯丁。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

    核心思想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诸多理论,经汇合凝练成为一种思想学

    派后,被称为“阿德勒疗法”,其中涉及的内容可谓极其广泛。阿

    德勒是一位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极其慷慨的学者,尽管自己为学界

    做出过很多贡献,却并不强求因之而受到彰显,因此,他的实际

    影响力可能远比他的名声大。

    阿德勒的很多思想都来自精神分析学派,而且作为弗洛伊德

    的同时代学者,他也深受弗洛伊德赏识。但是阿德勒却与精神分

    析学渐行渐远,并且将研究重点放在“我们如何觉知自己在社会

    关系中的位置”上,与之相比,弗洛伊德则更加关注人的生理性

    和本能。阿德勒将自己的学术方法命名为“个体心理学”,因为他

    强调要将个人视为一个整体,而精神分析学有时则会将自我分割

    成若干组成部分。他还认为,相对于过去的事件,人类对于将来

    的思考更加具有价值,而且,他并不同意过去事件会预先确定我

    们的未来走向。

    阿德勒尤为关注“驱力”这一概念——也就是驱动我们的事物

    ,以及我们奋斗的目标。他用“追求完美”这一术语,来表示人类

    达成目标并且成为真实自我的动力。有时,这包含“追求优越”,这会造成很多问题出现,因为它十分强调自己必须要比其他所有

    人都要更好。与之针锋相对的一种情况,则是“自卑情结”这一概

    念,非常著名。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某些领域感到自卑

    ,所以我们会去试图弥补这些缺陷。有些人的弥补方式比较健康

    ,但是还有一些人会深陷自卑之中无法自拔。所谓的“缺陷”并不

    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可能仅仅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接收到的

    各种讯息而形成的一种错觉。怀揣自卑情结的人无法很好地适应

    社会,这将体现在诸多不同方面。个体会不断过度补偿[4]

    ,以填

    补自己的缺陷。拥有自卑情结的人,总是不断地在四处探求,希

    望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一些东西。

    阿德勒的理论之中也涉及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这

    在“社会兴趣”这一概念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所谓社会兴趣,指的是我们对于所处集体和身边人的考虑。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共

    情,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否牢靠,我们与身边人之间的互动质量如

    何——阿德勒认为,上述问题能够非常准确地衡量出我们的总体

    心理健康水平。他提出,绝大多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皆可归

    咎于社会兴趣的缺乏——这并不意味着内向或者害羞,而是从来

    不考虑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只关心自己,而且丝毫不在乎我

    们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

    阿德勒也是史上第一位对于出生次序——一个人是独生子女

    、最大的子女还是最小的子女——予以重点关注的心理学家,并

    且因此而闻名。他认为,相对于某个个体或特定家庭情况,以上

    观点从宏观上更有用。他注意到,兄弟姐妹中的出生次序能够影

    响人格特征,具体而言,独生子女有时候会因为受到父母过度的

    注意而不堪其扰;年龄最大的子女倾向于更加具有领导气质且较

    为果决;排行中间的孩子有时候苦于无法找到自身定位,甚至会

    因此变得尽量避免冲突;而年龄最小的孩子通常会较为孩子气,并且空有大志而不尽力争取。阿德勒承认,在任何一个家庭,个

    体因素以及年龄段可能更具影响力,但是他仍然坚信,兄弟姊妹

    的人际关系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深具洞察力的观点最终

    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重要影响

    阿德勒直接影响了横跨多个不同领域的理论家和从业者。他

    的部分学术观点后来体现于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罗杰斯的人

    本主义疗法以及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观点之中。阿德勒在

    临床实践中注重诊查患者不适应社会的行为,这可以视作阿尔伯

    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的先驱。阿德勒在精神

    分析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对于生理驱动力,他更加关注社会人

    际关系,这一点也影响到了卡伦·霍妮。

    于我而言

    假如说,我有一根魔杖,一夜之间就可以解决你的所有难题

    ,或者能够帮助你实现一个一直无法成功达成的目标。只要你一

    觉醒来,一切就都安排妥当了。那么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可不仅仅是一个问题那么简单——它正是阿德勒所谓的“终

    极问题”,属于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阿德勒指出,通过让一个人

    去想象自己的难题全部得到解决或者目标得以实现之后,生活将

    会是什么模样,能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一个人的

    理想生活,尽管他会描述得栩栩如生,尽管他全心全意地对其充

    满渴求,反而恰恰可能是他所畏惧的事物。事实上,阿德勒认为

    ,一个问题之所以长久没有得到解决,或者说一个目标之所以长

    久没有得以实现,很可能反映出了无意识的焦虑,而个体一直以

    来又无法直接面对或者加以克服。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刻苦学习拿

    到学位吗?或许在内心深处,你害怕在学业结束之后,自己无法

    面对“现实世界”的期待与责任。

    当然了,并不是我们所制定的或者未曾实现的每一个目标都

    与无意识的恐惧存在联系,因此,这种干预技术并非普遍适用。

    但是其魔力在于,它迫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且

    它能够引领我们认清一个事实:某些情况下,我们之所以不可抑

    制地自我妨碍,其根源在于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竭力去压抑的隐秘

    的恐惧。当我们在某件重要的事情上故意拖延,当我们妄求一个

    问题会自行凭空消失时,我们都是在面对着眼前的阻碍自欺欺人。指出这些阻碍,对于帮助我们开发出自身真正的潜力,意义无

    疑是十分巨大的。

    维克多·弗兰克尔

    Viktor Frankl

    生于1905年,出生地:奥匈帝国,维也纳。

    卒于1997年,逝世地:奥地利,维也纳。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

    核心思想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生活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极端经历,以及那段影响了数代人的历史,使他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

    对其不断进行发展,这是不常见到的。

    1942年,弗兰克尔生活在维也纳,职业是医生,新婚燕尔。

    可惜就在当年,他自己、他的妻子、他的兄弟,以及他的父母,全部被逮捕送至特莱西恩斯塔特集中营。在此之前的数年,弗兰

    克尔一直在秘密地反抗纳粹当局;他会给病人做出假的鉴定,防

    止他们被安乐死,因为纳粹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性政策就是处死

    (纳粹会将精神正常的犹太人送入集中营,不会将他们处死)。

    但接下来发生的悲剧世人都很熟悉:之后的几年间,弗兰克尔的

    所有家人全部在集中营先后死去(只有他的姐姐在家人被逮捕前

    逃离了奥地利,躲过一劫)。弗兰克尔在1945年重获自由时,才

    知道了家人的死讯。他亲眼所见的恐惧,他偶尔怀揣的希望,促

    使他写就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

    rch for Meaning,首次出版于1946年,为德语版,当时的书名大

    意为“不论如何仍对生活说‘好’”)。

    直至今日,《活出生命的意义》仍然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在

    这本书中,弗兰克尔挖掘了自己在集中营中的恐怖经验,他在重

    获自由之后对于生活的重新调整,以及他对于心理状态的哲学观

    点。他将这些理念汇总起来,成为他称为“意义治疗”的一种全新

    心理治疗类型的基础。意义治疗主要着眼于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因为弗兰克尔感到,先前的心理治疗学派过多关注于对快乐、权

    力的探究。

    在集中营那段最为恐怖的时间里,弗兰克尔对于未来仍有遐

    想,因为心存希望而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下去,而且这些心情

    还获得了他人的共鸣,这让他十分吃惊。他指出,能够有心力去

    幻想再次与爱人团聚,或者梦想着一些目标得以实现,这通常是

    唯一能够阻止一个人精神崩溃的支柱。他认为,将世界一分为二

    划分成“好”和“坏”是具有误导性的;而且他还指出,即便在集中

    营的守卫身上,他偶尔也能看到善良的光辉。

    弗兰克尔提出的理论认为,某些情况下,不健康行为的原因

    在于“存在的空虚”。类似于“无聊”的这种事物——我们在闲暇时

    光所感受到的心神不安,弗兰克尔命名为“星期天神经症”——将

    导致我们为了填补这些空虚,去追寻物质的占有、权力,或者肤

    浅的快乐。但是,弗兰克尔认为这些东西无法让人真正感到放松

    ,因为它们无法提供实际的意义。

    弗兰克尔指出,意义主要来自三种不同类型的价值:

    ●经验的价值。主要是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事物。其中最重

    要的或许就是爱。弗兰克尔经历了与爱人的隔离,并且最终失去

    了妻子,他感到,即便爱人已经逝世,但是爱仍然没有止息;即

    便夫妻已经天人永隔,但是两人内在的自我仍然存在联系。他相

    信,最纯真的浪漫之爱远远超越了性体验,因为性爱只是爱的一

    种可能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意味着爱确实存在。

    ●创造的价值。主要是追求并且参与那些能够挑战我们心灵

    的活动:艺术、发明创造,或者其他智力追求活动。与创造性价

    值建立起联系,意味着我们一生都在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态度的价值。主要是我们是以什么方式来看待事物,以及

    这种方式如何能激励我们勇敢的行为。也就是说,即便是在苦难

    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意义。例如,你之所以会悲痛,是因为你首

    先是能够去爱的。

    弗兰克尔认为抑郁、成瘾和攻击性,这三类情况出现的原因

    在于意义的缺乏,或者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误入歧途。通过使

    用这三类人的相关数据,弗兰克尔指出,他们在“生活是否有意

    义”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普遍比较低。

    弗兰克尔相信,即便是那些积极追求人生意义的人,有时候

    也会脱离正轨。不论是过多努力,还是过多思考,都会产生消极

    结果。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完全换一个问题:弗兰克尔相信,我

    们通常太聚焦于自己对生活的各种期望,而真正的问题反而是生

    活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

    在意义治疗中,弗兰克尔也创造出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工

    具。譬如对于“矛盾意向”的使用,举例而言,如果来访者被失眠

    所困扰,则要求其尽量醒着;如果来访者担心自己因为涕泪横流

    而失礼,则鼓励他尽量主动地哭出声来。这一做法表面上重复了

    失眠或哭泣的部分行为,而且它能够表明:那些我们竭力抵抗或

    者恐惧的事物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糟糕。使用矛盾意向,可以让人

    感到十分放松,并且感觉自己拥有掌控力。弗兰克尔还认为,对

    于那些因为遭遇磨难而情绪低落之人,幽默是帮助他们在短时间

    内振作起来的一剂良方。

    弗兰克尔的著作和理论充满了精神性,某些时候看似已经脱

    离了心理学的领域,进入了道德和宗教的世界。在他的著作中,弗兰克尔还探讨了“超越”的体验,这是有关更高层次的信念。他

    对于引导我们行为的良知的关注,以及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去实现

    一个比自身更加伟大的目的的观点,至今仍然能够引起共鸣。

    弗兰克尔写道,我们不论被夺走了什么,也总是能够在任何

    情境下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自己的道路。这一理念让他与

    其他心理学先驱们不谋而合,不论是哪个学派,他们都坚信人类

    对于事物的感知十分重要,而且我们拥有成长的能力,拥有改变

    我们对事物的感知的能力。当我们想象弗兰克尔置身于毫无希望

    、遍布死尸的集中营时,这一理念又不禁让人倍感酸楚。

    重要影响

    《活出生命的意义》今日仍然被广泛阅读,而意义治疗也直

    接影响了后世的人本主义疗法和存在主义疗法。来自意义治疗的

    多种技术,目前已经深度整合到了心理学的各种学派之中,其中

    就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此外,弗兰克尔对于承受苦难的本质所进

    行的思考,亦对哲学领域的探索有所启发。

    于我而言

    弗兰克尔的理念激发出的诸多问题,这对于现代生活仍然十

    分切题。是要承受苦难,还是彻底消灭苦难?对苦难是要一贯避

    而远之,还是将其视作某种形式的天赐之礼?

    当然了,大屠杀之残酷,其恐怖程度是令人无法理解的。但

    是,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深重、常见的苦难,虽然其严重程度远

    远不及大屠杀。

    你可以在不勉为其难的前提下,回想自己生活中最为痛苦的

    若干时刻,不是你罹患肾结石或者手被卡在小型货车门的时刻,而是令你感到情绪上的痛苦并且遭受苦难的时间段。当然,很有

    可能你曾饱受慢性焦虑或者抑郁之苦。除了这些情况,你的苦难

    也可能来自一个具体事件,促使你探寻生命的意义。你当然无须

    为这件事情的发生而心怀感恩。但是,它却可能定义了你这个人

    ,因为你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从这件事情中学习到了一些东西。或

    许,你最痛苦的经历是爱人逝世。为什么这件事如此令人伤痛?

    弗兰克尔认为,答案是很明确的:你内心的伤痛之所以如此深,是因为你允许自己去爱这个人、去依恋这个人。在你与这位逝去

    爱人的关系中,你是真实的,而且你的生活也十分充实。同理,你的悲伤也是一种生活和感受的方式。它意味着你仍然存活在这

    个世界上,并且所爱之人先前的陪伴仍然影响着你。弗兰克尔曾

    经对一名来访者说,为一个人的死亡而感到悲伤还意味着:所爱

    之人不再会因为你先于他死亡而痛苦万分了。此外,悲伤还意味

    着参与到生活的所有形式之中。逃避它,掩饰它,或者心灰意冷

    ,都无济于事,只能提供短暂的解脱。相反,在悲伤中寻找意义

    ,并且完全地去体验它,最终能够帮助一个人渡过难关。

    “苦痛是一种潜在的令人成熟之经历”,这种观点带来了若干

    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我们是不是在缓解个体的不

    适时,行动过于急促了呢?我们是否将基本的人类体验,譬如缅

    怀逝者并且悲伤痛苦,视作需要即刻解决的医学问题了呢?我们

    是否太过急于用药、治疗并且缓解痛苦,反而没有让我们自己和

    他人充分地经历生活呢?最近,《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五版明确表示,不再将丧失亲友之人排除在抑郁诊断患者之外。

    换言之,在此之前,如果你最近失去了挚爱之人,那么抑郁症状

    即被视作是正常而且预料之中的,而且你也不会被诊断为罹患心

    理障碍。这种思路已经发生了改变,部分原因在于,给处于哀悼

    期的人确诊,可以给他们的痛苦提供正当的理由,并且可能为他

    们获得相应的治疗提供便利。(当然,制药公司的利益与较高的

    诊断率也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倘若我们持续将人类的正常体

    验疾病化,那么我们是否就忽视并且错失了痛苦对于我们的成长

    所具有的意义呢?

    至于弗兰克尔所提出的其他理论,你是否曾经因为努力过度

    或者对一件事过度关注而必须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呢?你也许不断

    地去思考一个职业或者感情的困境,以至于你无法忍受再进行思

    考了(你的朋友也受不了了)。你相信这种思考和自我反思是好

    事,但是你仍然发现自己不得要领——你反反复复地改变思考方

    式,仍然无济于事。你感到自己知道的反而比之前更为贫瘠,而

    且你也无法感受到向前行进的动力。分析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

    “麻痹”,一个过度思考的事例。当思考开始妨碍生活时,你就阻

    碍自己的发展了。据说,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经过审视的生活

    不值得度过。不过,还有人曾指出,未曾度过的生活不值得审视。弗兰克尔会说,如果你因为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进行过度分析而

    停滞不前,那么你距离“找到生命的意义”就越来越远了。

    阿尔伯特·埃利斯

    Albert Ellis

    生于1913年,出生地: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卒于2007年,逝世地:纽约州,纽约市。

    毕业于纽约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

    核心思想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最初的职业是商业管理,他

    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这一开始似乎不太可能让他成为所有时

    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促使他成为学者的动因,是他对于性关系理论的浓厚兴趣,他曾将自己的论文集结成册出

    版,书名为《性自由案例》(The Case for Sexual Liberty)。该书

    出版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向他征求建议,由此,他发现,自己非

    常喜欢为他人提供咨询。他成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名虔诚信徒,虽然没有获得过医学学位,仍然被一个精神分析培训项目接受了

    ——这在当时较为罕见,此后,他获得了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只

    不过,从业数年之后,他逐渐失去了对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信念,直至1957年,他撰写了书籍《如何与神经病患者生活》(How to

    Live with a Neurotic),并且创建了他所称的“理性疗法”,后又最

    终演变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大不相同。精神分析学派

    的咨询师相对而言十分被动,但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却建议咨询

    师采取主动姿态,并且单刀直入地去挑战患者不切实际的信念。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内容包括,直接对抗患者的自我挫败模式,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将他们的认知模式转化为更加

    健康、更加具有适应性的处世方式。埃利斯成了认知疗法的先驱。

    埃利斯还填补了心理治疗与科学实验之间的鸿沟。当时,咨

    询师仍然十分倾向于精神分析学,而实验也仍然是行为主义者的

    天下。埃利斯引入了更加具体、更易测量的治疗技术,在寻找心

    理治疗可量化的、实证层面上可验证的结果方面,他是一名先行

    者。

    按照埃利斯的观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包括三个部分:A、B和C,分别代表“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xperiences)、“信念”

    (beliefs)和“结果”(consequences)。诱发性事件主要是指能够

    在某人身上诱发出情绪反应的情境:一次创伤性事件、一次分手

    、一个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信念是我们通过自身经历所形成的

    思维系统;这些想法通常是自我破坏和非理性的,所以它们通常

    是我们的不幸之源。而结果通常都是信念所诱发出的消极情绪—

    —孤独、焦虑、无望。

    埃利斯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会不开心,之所以会长期表现

    出不适应社会的行为,原因并不在于诱发性事件,而是我们对于

    诱发性事件所持有的信念。而治疗主要涉及D和E:咨询师要与这

    些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即D),然后,咨询师还要鼓励患

    者构建一个全新的并且健康的信念体系,得到积极“效果”(effect

    s,即E)。埃利斯总结了很多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他指出,最为

    常见的有害信念,主要包括:对于自身能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要

    求;认为如果自己对他人不够体贴周到,其他人就会睚眦必报;

    要求世界在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幸福开心。咨询师的职责就是要

    坚定地质疑这些信念。常见的对质问题包括:

    ●这个信念有证据支持吗?

    ●这个信念有证据反对吗?

    ●如果你不再持有这一信念,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你不再持有这一信念,可能发生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

    咨询师与患者要通过长时间的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使得患者

    逐渐意识到这些信念当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并且形成更加合理的

    信念系统。虽然阿尔伯特·埃利斯相信自我接纳的重要性,他的研

    究延伸到了“自我”这一概念,但他对于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概

    念并不感兴趣,而后者是人本主义疗法所支持的。

    埃利斯对于性理论的兴趣贯穿于他整个学术生涯,在此领域

    他著述颇丰,针对人类性行为开展了若干研究。他于1958年出版

    的书籍《性无罪》(Sex Without Guilt)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

    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催化剂之一。他的学术观点随着时间不断进

    化,对于同性恋逐渐采取了较为包容的哲学态度。他对于宗教的

    某些作用也多有批评——尤其是,他感到某些宗教信条会导致罪

    恶感和焦虑感产生,所以部分保守派人物在某些情况下曾与他进

    行激烈的争执。

    身处咨询室中的埃利斯平易近人,但说话又直接粗暴,这与

    先前的心理治疗风格差异极大(不过这并非认知干预的组成要素)。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十年,他每周五都会举办研讨班,教授心

    理治疗技术,有些时候,他的言辞是直截了当、充满幽默且咄咄

    逼人的,因此难免略显亵渎。在很多方面,埃利斯都是与弗洛伊

    德完全相反的人:直接,行动导向,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地解释,他相信心理咨询无须耗时数年,而且应该直面问题、完全透明、合情合理,并且不要旁敲侧击。他以普罗大众为目标读者,撰写

    了七十多本简明易懂的书籍,其中就包括了《理性情绪》(How

    to Stubbornly Refuse to Make Yourself Miserable About Anything—

    Yes, Anything)。

    重要影响

    埃利斯与亚伦·贝克无疑都是认知疗法以及随后的认知行为疗

    法的先驱。埃利斯近94岁时去世,职业生涯时间较长,作为一名

    心理学家,在推动心理咨询手段进入到“短时”范围、开展“直面你

    的问题”的干预类型方面,他绝对是主力干将。这一类型的干预

    在咨询室之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大众心目中塑造了关于“

    自助”的观念。

    于我而言

    表面看起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及其后续变式似乎仅仅是在

    你的生活中点缀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鼓励你去关注生活中的光

    明面,或者忽略那些正在发生的消极事件。但实际上恰恰相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前提,是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一个人必须

    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消极的事物,才能够获得开心和幸福。所以,逆境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咨询师——或者使

    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技术的好朋友——会帮助你使用不同的眼光

    去看待逆境,为你打下坚实基础,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加乐观的人

    ,能够自然而然地渡过难关。

    不妨让我们设想一下令人心碎的医疗诊断案例。你发现自己

    罹患糖尿病,由此,你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该病还

    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令你的情绪十分低落,甚至感到人

    生无望。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会鼓励你不要对糖尿病视而不见,更

    不要盲目否认一切、含含糊糊地说“一切都会变好的”。理性情绪

    行为疗法会鼓励你以切合实际、自发主动的方式去面对这一疾病。在经历过一至两次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之后,你可能会将糖尿病

    的确诊当作是一通叫醒电话,并且决定与医生并肩作战,不仅要

    找出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还要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这并不是所

    谓“祈求天上掉馅饼”的思维方式,也并不是躲避糖尿病确诊的现

    实。你的情绪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你在生活中继续向前行

    进,应对挑战和苦难的能力亦将提升。

    借助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还可以确认并且矫正更大规模的信

    念。埃利斯十分强调特定信念与特定情绪之间意味深长的联系,他还同患者一道,以系统化的方式确定患者行为的前因与后果,从而使患者不再步入从“不合理信念”到“抑郁情绪”的恶性循环。

    后续的认知疗法咨询师借鉴了埃利斯的成果,同样会使用情绪日

    志与自动化思维记录本等技术。阿尔伯特·埃利斯知道,我们的信

    念越固执且适应不良,我们就越会陷入自我击败的境地,而且我

    们付出的代价也将越惨重。他赠送给心理咨询师同侪最珍贵的礼

    物,是矫正不合理的、适应不良的信念的“总设计图”。

    亚伦·贝克

    Aaron Beck

    生于1921年,出生地: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

    毕业于布朗大学和耶鲁大学医学院。

    核心思想

    亚伦·贝克(Aaron Beck)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位巨匠,他的科

    研工作处于认知研究和精神分析学的交叉路口。事实上,很多人

    都将他视为认知疗法的创立者。

    贝克从业之初是一名精神分析学派支持者,立志于使用精神

    分析学去帮助抑郁症患者。但是,由于精神分析学缺乏实证证据

    ,贝克备感受挫,于是,他开始着手去寻找更加具体且可量化的

    心理干预类型,同时,他开始关注那些检验并且挑战特定思维方

    式的心理干预技术。在未接触过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

    疗法的工作成果的情况下,他独立开发出了认知疗法,不过两者

    在时间进程上确实多有重叠。

    贝克确定了抑郁症患者思考自己、所处环境以及个人未来的

    思维方式。毫不令人意外,他们的想法是倾向于十分消极的。而

    且,研究已经证明,他们的想法是自然而然出现的——这些想法

    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已经被患者视为真实的,丝毫不对其加

    以质疑。阿尔伯特·埃利斯曾提出,问题在于这些想法与现实并不

    完全相符,甚至是完全非理性的。它们是典型的错误思维和扭曲

    思维,但是却完全主导了抑郁症患者看待自己和所处世界的方式。

    贝克提出的抑郁认知理论认为,上述自动化且扭曲地解释世

    界的方式,是抑郁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们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思

    维方式存在着系统性的谬误,这将使得他们的抑郁症状持续不断

    、无法改善。但是,如果这些想法能够被质疑,那么,也许患者

    可以形成更加健康的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情绪状态的提

    升。

    贝克提出,频繁出现的消极思想通常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核

    心信念。它们是消极的认知模式,或者可称之为“图式”,主要来

    源于早年经历,譬如,整个童年阶段都被人严厉批评、失去至亲

    或者被小伙伴们排挤等。这些核心信念既无益处,又不精准,但

    是它们却阴魂不散,并且被视作真实而重要的人生组成部分。而

    且,这些信念最终可能变成事实;抑郁的人总是相信事情会变糟

    ,也由此倾向于制造出确实将事情变糟的外部环境。

    贝克提出,抑郁的人普遍会展现出一些认知谬误。任意推断

    会诱使人们将实际上并不存在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而所谓的

    “二分法思考”主要是指以“非全即无”或者“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

    事物。“以偏概全”(对某些事过度泛化,未能将其视作一个具体

    的、独立的事件)以及“选择性地注意消极方面”(虽然事后证明

    其实是积极方面)同样也是在抑郁症患者之中常见的思维模式。

    对于贝克来说,这些认知谬误所反映出的认知扭曲,很有可能不

    仅会导致抑郁想法出现,还会在将来使得抑郁症状无法缓解。

    所幸,贝克所开发的认知疗法能够帮助患者摆脱上述思维方

    式的束缚。咨询师的职责就是要以关爱的方式去挑战这些想法,并且着重强调这些想法的不合理之处。须知,在此之前,这些深

    藏在患者内心的设想可能从来都没有被质疑过。挑战消极的思维

    方式,能够帮助一个人学会如何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并且形成

    更加符合实际、更加适应社会的思维。积极的思维方式是更加目

    标导向的,它们使得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帮助

    自己不断进步,而且可以使得失败的自我实现预言出现的概率降

    低。

    贝克还设计了量表以测量疾病症候,从而准确地测量一个人

    在认知疗法中所取得的进展。数十年来,贝克抑郁自评量表不仅

    在科研领域用于测量抑郁症的标志与症状,而且也广泛应用于临

    床领域。该问卷的设计理念,同样是将抑郁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

    想法、感受和行为,这十分有助于理解抑郁症的具体组成成分,对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具有相当重大的启发意义。研究表明,贝克

    的认知干预手段不仅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所帮助,而且已经进一

    步成为焦虑症、强迫症以及饮食障碍的标准治疗程序的组成部分。

    重要影响

    贝克的学术思想直接影响到了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

    an),后者提出的抑郁归因风格和习得性无助理论,拓宽了我们

    对于抑郁心理的理解范围。认知疗法为心理疾病的治疗创造了一

    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后续疗法的开发,其中包括认知行为

    疗法,该疗法已经分化出多个分支(包括接纳与承诺疗法),可

    以用于治疗数十种不同的心理障碍。

    于我而言

    譬如说,你正走在大街上,与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擦肩而过。同事似乎已经看到你了,但却完全没有跟你打招呼。你怎样解

    读这一情境?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有些人对此情境的解释完全不会掺杂关于本人的消极看法:

    “噢,她一定是没有看到我。她很可能当时思想不集中。也许我

    看到的根本就不是她,只不过是恰巧和她长得比较像而已。”但

    是还有一些人,也就是那些容易罹患抑郁症的人,会认为这件事

    是完全针对自己的,而且还跟本人所臆测的“自身缺点”息息相关

    :“她肯定是觉得跟我打招呼太尴尬!她根本就不喜欢我!!!

    我之前一定是不知怎样冒犯过她了!”当然了,在这个给定情境

    下,真相是无法知晓的,在上述两种不同的极端情况之间都有可

    能。但是,抑郁症患者会系统性且持续性地围绕自身形成消极性

    思维,这种自动化的消极想法,对于抑郁状态而言可能既是原因

    亦是结果。

    贝克所确定的另外两种具有基础性的消极思维方式,即对整

    个世界、对自己的未来存在消极思想,同样会经常出现在那些抑

    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假设你新盖好的屋子房顶开始漏雨,你

    是将其视作一个具体问题,还是会更宽泛地认为整间房子都没法

    住了呢?假设你在工作中和自己的经理发生了不愉快的争吵,你

    会不会很快就臆测自己要被炒掉了呢?而如果你确实被炒掉了,你会不会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断送,再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份

    好工作了呢?贝克的理论进一步向我们表明:真正决定我们感受

    的,并不是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最为重要的,反而是

    我们对于这些事件的解读,以及我们如何与这些思绪共处。

    某些具体的认知谬误极其普遍,以至于你甚至无法注意到自

    己身上存在相应的问题。或许,你根本就不是一个抑郁的人,但

    是你的思维中却存在着“非全即无”的谬误。该谬误会以千差万别

    的方式表现出来,从焦虑到恐慌发作到低自尊、完美主义和无望

    感,都是其表现形式,令你的心绪始终徘徊在低谷。这种两分式

    的思维方式,会使得你在看待世界的过程中,视角十分受限,而

    且,如果这一视角本身即已经较为消极的话,那么就会把坏事无

    限放大:“我的孩子有时候会在背后嘀嘀咕咕——她完全不知道

    怎么样尊重人!”“我的老板曾经跟别人说我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他对我的总体评价肯定非常差!”“我又吃了一块甜点——我的

    减肥大计完全被毁了!”上述想法统统代表着不符合逻辑并且十

    分消极的认知跳跃,而且它们会使得我们的感受非常糟糕,令我

    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不去想方设法地朝着目标努力并解决最初

    的问题。更加切合实际并且适应于生活的思考方法,能够帮助我

    们更好地应对面前的挑战,面对孩子的言行时不那么愤怒、绝望

    ,同时,在工作中也不会那么士气低落、心烦意乱。当然了,更

    加切合实际并且适应于生活的思考方法,也能够督促我们在吃下

    两块甜点后就适可而止,而不是一口气吞下十几个。

    也许你的个别朋友或者家人非常善于担任“魔鬼的代言人”,他们会时不时地提醒你的思维存在哪些问题,尤其在你大脑一片

    混乱、因为一次挫折就心灰意冷之际尤为如此。如此的知己好友

    ,扮演的是温和并且坚定的“对话者”角色,他们帮助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挑战你自动化的想法,并且将它们重新塑造为更加理

    性、不那么令人抑郁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才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能够让你感觉良好。这个人其实与认知疗法咨询师存在很多

    共同之处。

    卡尔·罗杰斯

    Carl Rogers

    生于1902年,出生地: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

    卒于1987年,逝世地: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

    核心思想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是一位彻彻底底的临床医生。他

    的研究和著述对心理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他在咨询

    室的工作——真实与让人温暖——也是值得关注的。

    罗杰斯率先提出的疗法最开始被称作“个人中心疗法”,后演

    化为“来访者中心疗法”,两者在人本主义疗法的建立中都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罗杰斯坚信,在和痛苦中的人们交谈时,没有必要

    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也无须将他们的压力视为病态。他指

    出,最强有力的心理治疗技术并不复杂,它很简单,即在咨询室

    中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罗杰斯的疗法主要基于两大理念:一名

    优秀的咨询师会真心诚意地去发现一个人的潜能;而且,一名高

    效的咨询师会真心诚意地去发现一个人毕生成长的能力。罗杰斯

    认为,咨询师最为重要的职责具体包括:要向来访者传递上述理

    念;在咨询室中多多给予来访者以支持;并且与来访者合作,帮

    助其不断成长。

    这些观念与精神分析学的老路背道而驰,后者对于所谓的“

    平等主义”并不特别关心。事实上,精神分析师会将治疗对象称

    为“精神分析对象”或者“患者”,而人本主义者则更多地使用平等

    主义术语“来访者”。罗杰斯认为,精神分析学过分强调一个人过

    去的负担,反而没有去认识一个人目前所拥有的真实的潜能。尽

    管罗杰斯在咨询室中温文尔雅,但他在与陈旧学术思想论战时,却一往无前,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也逐渐被视作“第三势力”,亦

    即在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之后的一股全新浪潮。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差异在于,卡尔·罗杰斯

    非常强调个体内部所具备的成长潜能,而后者则看重外部环境的

    条件作用。罗杰斯十分确信,能够控制我们自己生活的,并非外

    部刺激或者其他人,而是我们自己。事实上,罗杰斯甚至还曾经

    与行为主义大师B. F. 斯金纳数次同台辩论,两位同是心理学领域

    的巨匠,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由此推动了心理学历史

    大幅向前进步。

    那么,人本主义疗法真正的模样是什么样子的呢?诚如《当

    事人中心治疗》(1951年)和《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1961年)两书所述,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标志,就是咨

    询师必须做一个热心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在帮助来访者发现并且

    理解自身的真实感受时,无须作出指示,没必要施加过多的影响。咨询师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强行解决问题,而是要创造出一个有

    利于自我探索和内省的环境。罗杰斯相信,他人真诚的对待以及

    愿意聆听的双耳,是人的基本需求;而想要有效地帮助一个人,就要将他们的感受真实地反映给他们。所以,不妄加评判就成为

    关键之所在:罗杰斯认为,当以正确、给予支持的方式进行谈话

    时,个体就拥有纠正错误的能力。

    罗杰斯的学术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条,那就是“无条件

    积极关怀”:他假定,感受到自己被他人真正地接纳与喜爱,是

    一种极富有力量的体验。罗杰斯的理论认为,如果人们的自我价

    值感与特定条件绑在一起,比如获得某些成就、说正确的话、以

    特定的方式行事等,那么他们就会压抑最深层、最诚挚的真实自

    我,以便自己适应那些条条框框的要求,从而获得他人的爱和接

    纳。不难想象,这将导致迷茫、压力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产生。真

    实自我(我们是谁)与理想自我(我们“应该”是谁)之间如果存

    在差距,会让人不由得讨厌自己,罗杰斯认为,这种情况几乎会

    在每一个人身上出现,只是程度深浅可能稍有不同。假设一个人

    能够真正地理解我们的想法,确认我们的感受,并且甚至愿意与

    我们共同去体验它们,那么,他将能够帮助我们成为完整的人,激励我们真正地成熟起来。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具有“感觉良好”的性质,但是,罗杰

    斯的理论既不主观,也不模糊。事实上,在寻找全新方法衡量心

    理治疗的效果方面,罗杰斯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先驱。令人吃惊的

    是,在罗杰斯之前,尽管弗洛伊德建立精神分析学已达数十年之

    久,但并没有很多从业人员切实去验证心理治疗的效果。罗杰斯

    珍视“实证性验证”的重要性,并且在衡量来访者中心疗法是否有

    效的过程中,竭尽全力地去追求客观性。他会将心理咨询的过程

    记录下来,提供文字记录,并且将来访者中心疗法划分成若干具

    体的、可以教导的技术。他非常注重将心理咨询过程的神秘面纱

    揭开,经常会在大量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咨询过程,治疗对象也

    是那些的确受到心理障碍困扰的志愿者。他将这些活动称为“展

    示访谈”,并将它们视作治疗关系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罗杰斯开始将自己的技术应用到更广阔的群体之中,包括那些在美国之外卷入种族冲突或者宗教冲突之中的人们。这

    些心理干预活动让他去到了南非和贝尔法斯特。一种有治愈作用

    的、个人对个人的交流方式,被应用到更大范围、发生激烈冲突

    的群体,意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心理治疗是一个重要

    的突破,让我们知道,心理治疗的技术也有助于解决社会的问题。

    重要影响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应用极其广泛,有时候被

    简称为“罗杰斯氏治疗”——影响了数代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以及其

    他服务专业的人员,其中包括牧师。他的学术观点甚至拓展到了

    商业领域、会心团[5]

    、冲突解决,以及敏感性训练。他对于科学

    研究的着重强调,也为后续数十年以实证手段验证心理治疗技术

    是否有效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我而言

    譬如说,你有一个好朋友主动要求和你见面,谈一谈对他来

    说很重要的一个个人问题。不论这种请求的频率是高还是低,都

    说明你可能是一个有同理心的聆听者,你会进行眼神交流,提供

    既不含评判性又具有包容性的对话,并且会问他:“你认为自己

    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宣称:“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你可

    能没意识到,你已经在采取罗杰斯式的咨询方法了,也就是说,为了切实帮助他人,你需要完全投入到那个时刻中去,要与他们

    的感受建立起联系,甚至要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情绪感同身受。只要人们知道你无条件地爱着他们并且尊重他们,你就能够帮

    助他们做出最佳的选择、成为最好的自我。

    笔者同样是一名临床心理咨询师,我经常会与潜在的客户通

    上约三十分钟的电话,他们一般都处于情绪痛苦状态之中。我会

    了解他的过去,衡量他的压力程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并且确

    定我是否适合为他提供咨询,以及我们的目标将会是什么。如果

    一切顺利,那么我们就会安排第一次面对面咨询的日程。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在电话交谈和第一次面对面咨询之间,会发生

    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位潜在客户的情绪状态总是会有所提升,具

    体来说,就是心理疾病的症状有所减少,并且客户已经意识到,事情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样严重。莫非是笔者在电话里的声音充

    满了魔力?当然不是。那是卡尔·罗杰斯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体现。我给了那个人希望。我让那位潜在的客户知道,我们两

    个人是并肩战斗的。我向那个人表明,我很关心他,我会随时帮

    助他,而且他对我而言是具有价值的。我聆听了,而且我没有妄

    自评判。我接受并且认同这个人的情绪体验,同时也表明我不会

    避而远之。不论客户是受苦于抑郁或者饮食障碍或者焦虑或者其

    他任何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但是,作为人类,我们

    两人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联系——这种事情非常重要,也十分美妙

    ,它恰恰是卡尔·罗杰斯最伟大的遗产。

    维吉尼亚·萨提亚

    Virginia Satir

    生于1916年,出生地:威斯康星州,尼尔斯维尔。

    卒于1988年,逝世地: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

    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与芝加哥大学。

    核心思想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

    家庭治疗领域的先驱。她基本上改变了我们原有的若干想法,让

    我们以全新的方式去思考家庭,及其在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治愈中

    所扮演的角色。

    萨提亚的很多治疗技术是在心理研究学院得以研究并发展的

    ,该学院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罗奥多,萨提亚自1959年该学院

    建立之初即参与其中。她在职业早期是一名私人从业医师,彼时

    她已经注意到,将家庭成员引入个体的治疗过程能够取得非常好

    的效果。1962年,她成为该学院的培训主管,负责人类史上第一

    个家庭治疗培训项目。萨提亚相信,人类的痛苦很少会凭空出现

    ,一般都与家庭内部环境之中所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之前的咨

    询师,仅仅是单纯地批评家长过往的行为导致了来访者现在的问

    题,但是萨提亚认为,过往的混乱家庭关系之后依然将发挥作用。在某些案例中,她甚至感觉到,或许根本不存在任何个体的问

    题,而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共处方式出现了问题。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从“为家庭成员提供基本

    的沟通技巧”,“为家庭成员创建一处安全的空间”,到“帮助家庭

    成员面对并且探索深层次的痛苦与创伤”,不一而足。她的所有

    干预手段聚焦在家庭成员要接受并且理解当下,同时努力去追求

    成长和改变。如同人本主义疗法的从业者一样,萨提亚相信人们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够做到上述这一点。她率先开发出

    了若干心理治疗技术,如角色扮演、家庭露营——利用周末或者

    更长一段时间,在野外开展家庭治疗。萨提亚后来逐渐将家庭视

    作一个微观世界,她相信,来自家庭疗法的技术和哲学思想可以

    在广阔世界中有所作为。

    萨提亚还尤其强调“自尊”的重要性。她是一名“当下”技术(

    包括肯定法和可视化法)的早期探索人,也是冥想的支持者。她

    在1975年出版的一本小书《自尊》(Self-Esteem)读起来宛若诗

    篇,开篇即为:“我就是我。世界虽大,却无一人与我相似。”数

    十年来,阅读该书的读者不计其数,他们希望能够接受自己全部

    的缺点,找到自身不断成长的动力。

    在实践层面上,萨提亚的治疗技术还十分强调,咨询师应该

    区分出哪些是“表征问题”(如失眠、易怒、约会问题、与老板发

    生冲突),哪些是深层次的问题(如抑郁、创伤性事件、不正常

    的人际关系模式),后者或许是更加重要的。萨提亚说道,咨询

    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人们发现并且理解:在促使他们走入咨询

    室的问题背后,是那些更加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们或许才是痛

    苦的根源。

    萨提亚还指出,科学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咨询技术,但是

    ,如果人们无法接触到这些技术,这些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她

    大力推动心理治疗网络的创建,加强对咨询师进行培训,并将这

    些心理治疗技术推广到过去从未涉足的地方。的确,萨提亚的技

    术最终传播到了全世界,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在孜孜不

    倦地培训来自全世界的咨询师。她是一名彻彻底底的导师,而家

    庭治疗——其重要性、操作方法以及实际意义——就是她最为伟

    大的一堂课程。

    重要影响

    诸多不同风格的家庭治疗技术都起源于萨提亚的学术成果,家庭治疗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专长,某些咨询师甚至专门从事家庭

    治疗,这无不说明该疗法需求强劲而且具有极端重要性。“萨提

    亚改变流程模型”将成长与改变的架构拓展至管理,并被应用于

    商业领域。

    于我而言

    假设你最好的一个朋友找到你,跟你抱怨她的婚姻。她感到

    自己十分受挫,而且没有人把她当回事,她还说当她监督丈夫做

    家务时,她的丈夫曾经表达过不满之情。她说她已经开始感到抑

    郁了,而她的丈夫也越来越易怒了。你非常了解你的朋友,也熟

    识她的丈夫,而且你也非常喜欢与他们两个人单独相处。你还知

    道,他们两人彼此深爱着对方,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还共同照

    顾着两个年龄较小的孩子。你参加过他们的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8776KB,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