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354
思维破局.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30日
第1页
第7页
第19页
第27页
第50页
第88页

    参见附件(7663KB,149页)。

     思维破局是作家马华兴写的关于思维的书籍,主要讲述了作者根据一千多个真实案例对人类思维的各方面研究,还运用了木桶效应进行分析。

    思维破局内容简介

    《思维破局》这本书主要结合了作者20年的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生涯近1000个实际案例,从思维破局、职场投资、个人能力管理、资源活用、理性选择、行动模型等六个角度,来帮助读者进行职场上的观念更新及行动纠偏,从而更理性、系统地做出工作、职场、人生的选择,把握机遇,收获成功。

    本书系统性地梳理和回答了当下职场人士具体困扰的诸多问题,比如:大小公司的选择、大小城市的选择、公司核心职能与非核心职能的判断、个人能力管理和资源的打通等。作者用大量详实的咨询案例,深入浅出的比喻和对比,将有关职场的种种问题回答得直戳人心,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思维破局作者简介

    马华兴,资深生涯咨询师、培训师,全球职业规划师。曾在某电信运营商工作十余年,任研究总监,后于互联网创业。现在新精英生涯担任生涯咨询师。《南都周刊》职场栏目专栏作者,《心理月刊》职场栏目特约专家。拥有丰富的生涯规划咨询经验和培训经验。咨询个案数百例,培训学员数千人。曾出版畅销书《老马的职业“鬼”话》,为职业规划领域最好玩的畅销书之一。

    思维破局章节预览

    1.思维破局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1通破思维的窗户纸很容易

    1.2逆向思考:试试倒立过来看自己

    1.3成功者思考:你为什么学不会

    1.4如果他是你,他会怎么想

    1.5认知灰度:摆脱思考的生角尖

    2.职业投盗擦亮眼睛,抓好职业这副牌

    2.1不是拼牌好,而是拼怎么“换”

    2.2抓住趋势行业,还是守住刚需行业

    2.3选喜欢的职能,还是选有钱的职能

    2.4去太公司当兵还是小公司当头

    2.5买小城市的房还是挤太城市的床

    2.6跟对上司“吃肉”,跟错上司“吃土”

    3.能力管理让能力长成一棵树,而不是一片草

    3.1识别能力认知偏差的三太陷阱

    3.2作品呈现:让客户认可的最好方式

    3.3评估自身能力的三大方法

    3.4新本桶原理,用系统优化你的能力

    4.支持系统资源和能力迭代升级,加速变现

    4.1你在职业转型道路上的瓶颈是什么

    4.2你的资源经得起盘点吗

    4.3如何让资源和能力快速迭代升级

    4.4如何让资源越换越值钱

    5.多维选择如何做决定,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5.1帮你做决定的公式

    5.2用故事引出内心的想法

    5.3什么情境,不做选择才最好

    5.4这个方法,让你兼得鱼和能堂

    6.行动改变运用模型实现从容转变

    6.1“改变-递进”模型:你以为改变是一蹴面就的吗

    6.2“发散-聚焦”模型:你以为专注就能成功吗

    思维破局截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思维破局马华兴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9

    ISBN 978-7-5596-2387-4

    Ⅰ.①思… Ⅱ.①马… Ⅲ.①成功心理-通俗读物 Ⅳ.①B848.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62578号

    思维破局

    作 者:马华兴

    责任编辑:徐 樟

    封面设计:沐希设计

    版式设计:木言设计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

    北京嘉业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字数173千字 700毫米×980毫米 116 14.5印张

    2018年9月第1版 2018年9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596-2387-4

    定价:4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发现图书有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82069336

    序言

    作为咨询师,我培养了这三种思维

    2011年,我开始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领域的咨询工作。从2011年到现

    在,我接待了约700位来访者,从在校大学生到已经在职场打拼20年的资深企业

    高管,这些咨询案例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

    在做咨询师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来访者会掉进他们给自己设置的思

    维困局,而我作为咨询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帮助来访者完成思维的破

    局。这种困局往往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迷宫。来访者在里面走了一圈又一圈,每一次都回到原地,总是走不出

    去;

    2.拼图。来访者手握拼图,努力地拼凑,却怎么也拼不出全貌;

    3.擂台。来访者的内心深处好像有几个小人在打拳击,始终难分高下。

    来访者被困在迷宫里,而我站在迷宫上方一览全局;来访者为拼不对的拼图

    绞尽脑汁,而我却看到了拼图背面藏着的标记;来访者心里的两个小人正在台上

    打擂,而我站在台下对比赛的胜负已经了然。通过仔细观察和归纳,我发现自己

    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培养了以下三种思维:

    一、“属加种差”思维

    用“属加种差”的方法界定一个事物需要经过两步:

    第一步,先确定它属于某一类;

    第二步,确定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别。

    比如,我们将手机定义为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其

    中,“电话终端”是我们对它的归类,“在较广范围内使用”“便携”是它与其

    他类型的电话终端的区别。

    手机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事物。对于较为抽象的事物,比如能力,我们给它的

    定义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其中“综合素质”是我们

    对它的归类,“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是一种限定,体现了它与其他概念的差

    别。

    事实上,现在看来“属加种差”不仅是一种定义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一个人绝望地说出“我不善于营销”这句话时,如果我们采用“属加种

    差”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它,可以得知:

    ·这句话是一个观点;

    ·它与其他观点的差别在于,它否定了个人的营销能力。

    也就是说,这句话是他否定自己的营销能力的一个观点。意识到这一点,我

    们就能够帮助他完成思维破局。

    首先,我们可以与他一起探讨这个观点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不是正确的,是

    不是事实。如果是事实,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状况可不可以改善和解决,如果可

    以,就一起讨论改善和解决它的方法;如果不可以,我们就尝试挖掘和探讨他所

    具备的其他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困局,就是因为我们的“界定”出了问题,我们

    不知道自己的那些“界定”其实并不准确。这时,如果能用“属加种差”的思维

    方式来重新审视这些“界定”,我们就能走出困局。

    二、变通思维

    现实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懂得变通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三国志·贾诩传》里写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出兵攻打张绣的时候,有

    一天早晨突然撤退了,这时,张绣打算亲自追讨。贾诩告诉张绣不要追击,追击

    必败。张绣没有采纳贾诩的建议,执意派兵追击,果然大败而还。

    此时,贾诩却劝张绣,让他返回去接着追击,并声称此次追击一定会获胜。

    这一次,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果然凯旋。

    在这个故事里,贾诩给出两个完全相反的建议,原因就在于战场的形势发生

    了变化,他因势利导,自然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拥有变通思维的典型例

    子。

    曾经,我的一个来访者面对某个工作选择,左思右想了好几个月还是无法做

    出决定,他对我说:“我这个人做事都是要深思熟虑才能决定的。请你帮我再梳

    理一下,看有没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结果,我帮他梳理完,他依然犹豫不决,于是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在什么

    情况下,你会不深思熟虑就做出选择呢?”这个问题就是在引导他跳出“必须深

    思熟虑才能决定”的局限,运用变通的思维走出困局。

    三、元认知思维

    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

    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认为,我们在学

    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考等),另一方面又

    会对这些认知活动本身进行再认知(再感知、再记忆、再思考),这种再认知的

    行为就是元认知。前两天,我跟女儿一起观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

    使我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影片结束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会热泪盈眶,我

    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影片中的哪个情节最使我感动?

    为什么这个情节如此打动我?

    这种感动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我找到了答案:

    这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是主人公——小男孩米格尔的曾曾祖父埃克

    托向一位快要从亡灵世界消失的朋友借吉他,并为他唱了一首歌,歌曲结束后,那个朋友就消失了。这个情节之所以如此打动我,是因为它使我想到“传承”,我为传承无法继续而痛心。我之所以会为之痛心,是因为我看重“传承”。

    以上这个反思的过程,就是体现了元认知思维。

    当你陷入困局,比如,你发现自己总是不太自信时,你不妨运用元认知思

    维,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不自信呢?这种不自信的状态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

    何一步步被强化的?在此之前我做了什么?在此之前我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和感

    受?

    回答了这些问题,我相信你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以上这三种思维,我都会在咨询工作中反复使用。作为读者的你,如果能够

    学会使用这三种思维,你就能自己破除困局,你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本书里,我会从思维、职业、能力、资源、选择、行动这六个角度来进

    一步分析和阐述我的观点,先后通过“调整对过往事件的认知”“全面拆解各行

    业”“评估个人能力”“评估个人资源”“引导你做出选择”“制订目标和计

    划”等六个步骤,帮助你适应现有的环境,创造符合自我期许的生活方式。

    本书最后还有七个实战问答,每一个都是让职场人士深受困扰的职业发展问

    题,它们将为拥有相同烦恼的你指点迷津。

    这本书,你可以选择按照页码的顺序来阅读,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直

    接翻到相关的页面寻找答案,还可以按照“风吹开哪一页就读哪一页”的方式来

    阅读。

    愿你翻开本书,看见命运的转机。

    目 录

    序言 作为咨询师,我培养了这三种思维

    1.思维破局 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1 捅破思维的窗户纸很容易

    1.2 逆向思考:试试倒立过来看自己

    1.3 成功者思考:你为什么学不会

    1.4 如果他是你,他会怎么想

    1.5 认知灰度:摆脱思考的牛角尖

    2.职业投资 擦亮眼睛,抓好职业这副牌

    2.1 不是拼牌好,而是拼怎么“换”

    2.2 抓住趋势行业,还是守住刚需行业

    2.3 选喜欢的职能,还是选有钱的职能

    2.4 去大公司当兵还是小公司当头

    2.5 买小城市的房还是挤大城市的床

    2.6 跟对上司“吃肉”,跟错上司“吃土”

    3.能力管理 让能力长成一棵树,而不是一片草

    3.1 识别能力认知偏差的三大陷阱

    3.2 作品呈现:让客户认可的最好方式

    3.3 评估自身能力的三大方法

    3.4 新木桶原理,用系统优化你的能力

    4.支持系统 资源和能力迭代升级,加速变现

    4.1 你在职业转型道路上的瓶颈是什么

    4.2 你的资源经得起盘点吗

    4.3 如何让资源和能力快速迭代升级

    4.4 如何让资源越换越值钱

    5.多维选择 如何做决定,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5.1 帮你做决定的公式

    5.2 用故事引出内心的想法

    5.3 什么情境,不做选择才最好

    5.4 这个方法,让你兼得鱼和熊掌

    6.行动改变 运用模型实现从容转变

    6.1 “改变-递进”模型:你以为改变是一蹴而就的吗

    6.2 “发散—聚焦”模型:你以为专注就能成功吗

    6.3 “扩张—跳跃”模型:你是如何被“跳出舒适区”毁掉的

    7.实战问答

    怎样用一个小时探索一个职业

    毕业生非专业就业如何实现

    如果对当前的工作感到不满意,如何判断要不要坚持干下去

    如何用两个小时了解目标公司

    我要转去做与自己的性格特质相匹配的职业吗

    如何让家人支持我的职业选择

    如何做成“斜杠青年”

    致谢

    1.思维破局

    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解锁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钥匙,就在思维。思维一变,就如同推倒第一块多米

    诺骨牌,后边的行为会跟着变化,最终产生戏剧般的结果。

    1.1 捅破思维的窗户纸很容易

    记得高一的一堂历史课上,我们按要求接受阶段性测验,因为没有复习,我

    担心自己会不及格,于是,在那个沉闷的午后,我偷偷从书桌里抽出历史书,偷

    看起来。

    你们都知道,这叫作弊。

    很不幸,站在后边监考的历史老师火眼金睛,他发现了我的作弊行为,批评

    了我。更不幸的是,这件事还被我们年级组长知道了,他请了我的家长到学校面

    谈,让我写检讨,并要求我在班会上当众宣读,以儆效尤。

    当时,面对这个处理结果,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刚上高一就跌倒在这样一件

    事上,大家肯定会嘲笑我,我从来没这样丢过面子,这种惩罚于我而言,不啻为

    一记重拳。当众念检讨,将成为我的幽暗时刻。但是,我转念一想,既然要当众

    念检讨,那有没有可能通过这件事把面子挣回来呢?于是,我精心炮制了一个计

    划。

    我花了一个晚上,绞尽脑汁,写了四页检讨。在检讨里,我详细描写了自己

    作弊时的侥幸心理,被历史老师发现时的表情、语气等细节,以及我被发现后的

    心理状态,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这次作弊写成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

    事。然后,我偷偷地找了我的几个好哥们儿,给他们念了一遍,他们听完后给我

    的检讨提了修改意见,我根据这些意见一一进行了修改。

    在某个周一的班会上,我表情凝重,一步一挪地走上讲台,用缓慢而低沉的

    声音,一字一顿地把检讨念完。在那个过程中,我的语气时而略显沉重,时而略

    带忏悔。班会结束后,有几个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你的检讨写得真好,都快把

    我们念哭了。”

    同学们的评价,让我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演讲水平有了信心。

    在最初写这本书时,我突然想到了这件事,就把它放在了开头。

    有句话说“化腐朽为神奇”,我想我当时就是干了这样一件事。那么当时的

    我到底是怎么做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呢?这一切都是源于思维的转变——我

    把“当众念检讨是件丢脸的事”的想法变成了“有没有可能,当众念检讨还不丢

    脸”?思维一变,我的行为就跟着变了。这,就是“思维破局”。

    帮助我们解锁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钥匙,是思维。思维一变,就如同推倒第

    一块多米诺骨牌,后边的行为会跟着变化,最终产生戏剧化的结果。

    思维,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它伴随着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我们说的每一句

    话、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存在着思维活动。

    试着想象一下下边的这个场景:

    “你被挤进地铁里,前边的人贴着你的胸,后边的人挤着你的背,你皱了皱

    眉,身体拱了两下,紧紧抓住了扶手。”你虽然没说一句话,但是在你心里已经

    产生出很多念头。

    1.“我不想这么挤。”

    2.“上班的人真多,所以挤。”

    3.“后边那人是不是想吃我豆腐,所以挤我?”

    4.“在这座城市奔波真痛苦。”

    5.“凭什么我在这里受苦?”

    6.“好讨厌,我没法呼吸了!”

    7.“你要下车应该提前说一声,这么乱挤真讨厌!”

    8.“哎!旁边那人玩游戏的技术真烂,连那三个不就全消了吗?”……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你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内心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地

    蹦出来。佛家讲的“万念”,就是这个意思。左右你的每一个决定的,就是这些

    思维活动。你在拥挤的地铁里皱眉,然后采取了一个行动——前后拱了两下。这

    个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念头:“我得舒服,只有让自己有点空间才能舒服,只有

    稍微地冒犯一下挤我的人才能让他们腾出空间。”当然,这个念头几乎是倏忽间

    闪现的,然后你就做出了决定,采取了行动。

    困住我们的,也多是思维。

    小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问我:“老师,我比较内向,所以跟上司和同事总是

    沟通不畅,他们说的一些话我反应不过来,所以他们都觉得我做事不可靠,我该

    怎么办?”

    各位,看完这句话,你洞察到这背后的思维活动了吗?

    我们来拆解一下。

    首先,“我很内向”。事实上他未必真的内向,这句话表达的应该是“我认

    为我很内向”。

    这就是一个判断、一个观点,也是一个思维活动。

    这个思维活动是怎么形成的?他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内向?谁告诉他的?是他

    测出来的?还是他通过其他什么渠道得知的?

    其次,“所以跟上司和同事总是沟通不畅”。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内向意味

    着会跟上司和同事沟通不畅”,这显然又是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有待推敲。因为

    我们能够找到成千上万的反例来证明,内向的人也能够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再次,“他们说的一些话我反应不过来”。这背后又是一个观点:“内向意

    味着对方说的话我反应不过来。”接着,“所以他们都觉得我做事不可靠”,这

    句话背后的逻辑是:“对方说的话我反应不过来,意味着我做事不可靠。”

    好了,当我们把这段话做如上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念头都是小鹏自

    己构建出来的,他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把自己困住了。其实,他可以认为“自己并

    不内向”,可以认为“内向也可以沟通顺畅”,还可以认为“内向也可以对他人

    的话给出合理的反应”,认为“即便内向、与人沟通不畅,做事也能可靠”。

    有些人坚信“我必须先找到一条对的赛道,再开始行动”,并为此纠结多

    年;有些人坚信“我必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而屡次更换工作,继而错过发展

    期;有些人和小鹏一样,认为“我内向,所以搞不好人际关系,所以工作开展不

    好”,继而给自己下一个“我就是不行”的判断。……

    你会发现,有些人就像这样被几个念头困住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其

    实,或许他们只要转变思维,一切就会不一样。

    很多人认为,人们之所以一事无成,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于是,成年后

    所经历的各种痛苦都找到了源头:还不都是因为爹妈不会养吗?可问题是,当我

    们抱着这个想法不放,困境还是困境,我们并不能回到刚出生时,让爹妈按

    照“科学”的方法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生活中,我们似乎容易被各种思维困住很长时间,改变思维似乎是一件非常

    困难的事。然而事实却相反,在人的一生中,思维常常改变。

    我们小时候的很多念头都在几年之后荡然无存,当年父母、老师跟我们说的

    许多观点,到现在已经不剩几个,与此同时,配偶、朋友、老板,又在给我

    们“植入”各种新的观念。如果你不信,不妨去看看最近流行的一档综艺节目

    《奇葩说》,它的每期节目都会辩论一个大众性的话题,双方辩手使出浑身解

    数,各说各理。听完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明明我刚刚还认为“找朋友应该门当户

    对,因为门当户对能谈得来”,怎么后来听康永哥一说,就认为“恰恰是跨越门

    户的朋友才能有更新的见解”,思维观念说变就变了?

    我们的思维观念如同一层窗户纸,改变就如同用手指在窗户纸上轻轻地一

    捅,然后,光就透进来。

    我总是会想到《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那个经典的“刷墙对话”:

    汤姆定定地看着班恩说:“你说这是工作?”

    “难道不是吗?”

    汤姆继续粉刷木板,同时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嗯,它可能是工作,也可能

    不是,我所知道的是我做得很开心!”

    “算了!少来了,你难道很喜欢粉刷篱笆?”

    汤姆用手中的油漆刷子来回不停地刷着:“喜欢它?嗯,我看不出我为什么

    会不喜欢做。有哪个男孩每天都有机会刷篱笆?”

    汤姆的这番话使得粉刷篱笆这件苦差事翻身了。班恩开始观察汤姆的动作,而且被吸引。

    过了一会儿,班恩说:“汤姆,让我刷一下吧!”

    汤姆干了一件事,就是赋予了刷墙新的意义,从而把班恩“刷墙等于苦差

    事”的想法改变了,“刷墙不是苦差事,而是美差”。

    这是马克·吐温杜撰的故事。那么我们再举一个真实的案例,你就会发现转

    变观念并不是那么困难。

    这个案例来自《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

    19世纪在巴黎发生了一次暴动,军队指挥官接到命令要对暴民开火以清理广

    场。他命令部队进入射击位置,将一支支枪对准群众。接下来,是一阵恐怖肃杀

    的寂静,这时,指挥官拔出剑来大喊:“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奉命要对暴民开

    火,但是眼前我所看到的是一群诚实高尚的市民,我请求你们离开广场,好让我

    们能够瞄准那些暴民!”结果,当他说完这番话,广场的人群不到几分钟就散去

    了。

    这也是个思维破局的典型案例。对于这场暴乱,人们一贯的想法是:“在广

    场上的人等于暴民。”而这位指挥官仅仅用了一句话就把这种思维改变了:“在

    广场上的人是市民,而非暴民。”

    而我更想说的是,思维的改变,不单单是改变意识,它还有许多极为具体的

    措施。

    本章的后四节,我会教给各位四个一学就会的思维破局方法。

    1.2 逆向思考:试试倒立过来看自己

    有一个26岁的女生,进入新公司做运营助理。前半年她一天到晚被老板的邮

    件和微信“轰炸”,半夜都会接到老板打来的电话,除了给她安排各种琐碎的工

    作,老板还会跟她聊其他的人和事,简称“时保联”(时刻保持联系)。这个女

    生认为自己快要受不了这种折磨了,犹豫要不要辞职,于是找到了我。

    仔细地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之后,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这种折磨是

    好事还是坏事,还是有好有坏?”

    她想了想,说:“三分好,七分坏。”

    我继续问:“嗯,能说说为什么吗?三分好,好在哪里?”

    她说:“至少我没明着把老板怼回去。如果要说好的方面,一来培养了我的

    耐心;二来有时他刚说完一句话,我就能猜到他的想法,不知道这算不算培养了

    我察言观色的能力。”

    我继续问:“那七分坏呢?”

    她说:“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我的私人时间被侵占,特别是周末。我正谈恋爱

    呢,希望每周有一些固定的私人时间 。”

    我继续问:“那他挑战了你的什么底线?”

    她:“我的底线是,在上班的时间以外,我每周需要一些我自己的时间,这

    些时间不能被他占用。”

    各位,你看到了什么?

    佛家讲“烦恼即菩提”,并非说烦恼是好事,而是说,当你审视烦恼,对烦

    恼产生思考时,你才会发现这个烦恼所带给你的智慧。

    我让这个女生审视她的这个“折磨”,她先说这个“折磨”有三分好处,它

    培养了她的一些能力,然后说这个“折磨”有七分坏处,这就说到了自己的底

    线。

    这是她心中的菩提。

    当你遇到一件事,你生气,多半不是这件事本身使你生气,而是因为这件事

    触碰了你的底线,你才生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正是通过生气,了解到自己

    的底线在哪里。只有先了解自己的底线,才会审视它,调整或捍卫它。

    当一件事,它让你生气了,但你还能忍,哪怕只是忍一小段时间,那就说明

    它还没有触碰你的底线;而当你忍受不了的时候,你就不光了解了自己的底线,也了解了自己的能力。

    再讲一项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2015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对365名年龄在18岁到85岁之间的

    德国人做了一项跟踪调查,主要目的是研究消极情绪与消极后果之间的关系。这

    项调查持续了三周,得到的调查结果很有意思:你的消极情绪,例如抑郁、愤

    怒、失望等,最终是否导致消极结果(如身心健康的变差)是由你对这些消极情

    绪的看法所决定的。如果你认为这些消极情绪是不好的,那么如你所料,一切都

    将变得更差;但是假如你认为这些消极情绪也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那么结果

    就不一定像你想的那样消极。

    因此,“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这句话,并不完全是一句心灵鸡汤。就像

    《三十六计》里所写的: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尽管《三十六计》说的是谋

    略,但它其实也是在说辩证,如果你能换个角度去看,从负面信息中发现正面的

    信号,你的思维就容易突破。

    在此,你不妨做个思考,回顾一下那些过往的烦恼,当你换个角度去检视它

    们,就会产生很多跟过去不一样的看法。

    烦恼不是菩提,对烦恼的思考,才是菩提。

    最后,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各位可以体会一下这个故事中所隐藏的“逆

    向思考”。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8岁女孩的妈妈。她一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奋

    斗,追求理想,她留学,读博士,在30多岁时迈入中产阶层。她也是按照这样的

    理念培养女儿的。

    她要求女儿学钢琴,因为她认为:学习一件乐器必然要经历很多痛苦,这段

    经历对于孩子而言是很好的财富。在她的培养和督促下,女儿在8岁时就已经弹

    得一手好琴。她给我看过一段她女儿弹琴的视频,视频里,88个琴键如同长在了

    女孩手上,起手,和弦,每一个动作都有板有眼。

    后来的故事,发生在一次钢琴比赛上。我的这位朋友认为,如果女儿能在比

    赛中获奖,那么女儿将对弹钢琴这件事有更多的自信,因此她很重视这次比赛。

    她陪着女儿把一支曲子练了很多天。

    那天,一家三口开车到了比赛场地。女儿抽到了第一个表演,但是做妈妈的

    很有信心,毕竟她们已经练习了很久。

    没想到的是,意外发生了,女儿起手的第一个音就弹错了。

    事后朋友对我说,当时她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与此同时,全场的家长也都

    愣住了。

    之后,女儿重新弹,又错了。

    第三次,还是错了。

    直到第四次,她才弹对,然后开始慢慢适应,到整支曲子的第四小节后才进

    入状态。

    整个过程中,朋友感觉自己双颊发烫,她对我说:“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挨

    下来的。”

    中午,他们没吃饭就直接开车回家了,因为女儿肯定拿不到奖了。

    路上,做妈妈的终于憋不住了,她在车里发飙:“咱们练了这么长时间,你

    怎么搞的?”“我对你很失望,你平时不是弹得很好吗?”

    女儿抿着嘴,瞪着眼,没有说一句话。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车开到一半的时候。

    请注意,孩子的爸爸也一直在车里呢,他可没说话,他一直在开车。

    车开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把车停在路边。

    他转过身去,用很坚决的口气对孩子的妈妈说:“你别说了。”

    然后,他望着女儿,说:“闺女,你知道吗?今天我特别为你自豪。你知

    道,很多人参加比赛的时候,如果第一个音弹错了,他们就不弹了,他们会觉得

    反正没奖可拿,自己又不在状态,就算了。可是你,竟然愿意尝试四次,坚持把

    这支曲子弹完。如果换我上场,我绝对做不到,所以,我为你自豪。在这种情况

    下,你居然有勇气弹下来,我真的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哇!”女儿终于憋不住,放声大哭,全身颤抖。

    这时,做妈妈的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赶忙向孩子道歉。

    故事讲完,她对我说:“我相信这件事一定会让孩子记一辈子。”

    这个故事中隐含了四层思维的逆转,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

    第一层,孩子的表演是失败的,但正是这种失败,才让孩子的韧性体现出

    来。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的思维逆转。

    第二层,母亲对孩子抱怨、指责,父亲却发现了孩子在表演中的闪光点。这

    是站在父亲的角度的思维逆转。

    以上两层,相信大家很容易分析出来。

    至于第三层,有一次,我在一场培训中把这个故事讲给学员们听,我问了他

    们一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待这个母亲?”

    很多人都对母亲持批评态度,觉得这个母亲太挑剔了,这样的母亲是孩子童

    年的阴影。

    我却不这样认为:“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从孩子练习到表演的整个过程

    中,都没有这位母亲的角色存在,仅仅有父亲的鼓励,会怎么样?”

    当大家想到这一层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位母亲的价值。在这里,母亲和父亲

    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对孩子在练琴上的支持、推动、监督乃至最后的评价背后,有一个母亲的爱和期待,失去了母亲的支持、监督和评价,父亲的鼓励的能量就

    会小很多。换句话说,正是有了这位母亲的存在,人们才感受到巨大的张力。这

    样,你就明白什么叫“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了吧?

    这就是第三层,站在整个家庭的角度的思维逆转。

    事实上,还有第四层逆转,那是一种系统的思维逆转。

    你们发现了吗?一项任务的成功执行,离不开母亲、父亲和孩子这三种角色

    的共同努力。

    在这里,孩子代表执行者,面对困难,她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母亲代

    表评价者,她要监督执行者,评价执行者的行为;父亲则代表鼓励者,他要在孩

    子(执行者)遇到困难时,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持。

    有时候这三种角色由不同的人来扮演,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队,而更多的时

    候,这三种角色住在同一个人的心里。在一个人心里,有时是执行者做主力,他

    得坚持干下去;有时是评价者做主力,他得评估执行的效果;有时是鼓励者做主

    力,他得给其他两个小人鼓劲,从负面的情况中发现正面的部分。

    这三种角色,在我们的思维中相互转换。

    1.3 成功者思考:你为什么学不会

    我和一位来访者约在一家超市旁的“重庆小面”店里见面。他打扮得比较随

    意——休闲衬衫,斜背的挎包,一看见我就朝我招手,一点也不拘谨,我感觉他

    应该是个外向的人。

    这位来访者在某国企做了三年技术运维,觉得薪资少,没发展,而且很不快

    乐。他看到以前的同学在互联网行业干得很起劲,就想转行去互联网行业做产品

    经理。

    他摇着头对我说:“我看过产品经理的岗位要求了,做产品经理得有经验,像我这种之前没做过产品的人根本就转不过去。”

    他的话让我感到很欣慰,欣慰的是他至少已经有一个职业目标,现在只差思

    维的逆转。

    他的想法是:我得先有做产品的能力,我才能去做产品策划,然后我才能成

    为产品经理!

    可是如果这样想,那他转行做产品经理的希望得多么渺茫!

    谁说非得先在一家公司做过产品经理之后,才能当一名产品经理的?

    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一名产品经理,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产

    品?”

    他想了想,说:“我一直想做一个教育培训类的,能在手机和电脑上支付、运营的产品,特别是要实现在线提交作业和在线批注。”

    我又问他,如果他是一名产品经理,他要如何做出这个产品。他的回答是,第一步,先了解市场上相关类型的产品都有哪些;第二步是去实际体验市面上现

    有的这些产品,第三步……第四步……

    我接着问:“那你怎么把这些步骤落实下来呢?”

    “我是不是得去写点什么东西?”他有些不确定。

    “是的,你需要写三份东西,一份叫产品体验报告,一份叫需求分析书,还

    有一份叫原型图。”我这样回答他。

    说到这里,你们大概能明白我在干什么了吧?我在把这位来访者的“我得先

    有做产品的能力,才能去做产品策划,然后我才能成为产品经理”的想法,变

    成“我可以假定自己已经是个产品经理,然后按照产品经理的思路和要求去设计

    产品,这样我才会有做产品的能力”。

    当我们聊到这里时,他已经意识到,不需要被某家公司雇用就可以成为产品

    经理。

    即便三个月后他拿出的产品体验报告和需求分析书都很一般,做出来的产品

    原型图也不太靠谱,但这些前期的努力已经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去应聘产品经理的

    岗位,并且也更容易被聘用。事实上也是如此,恰恰是因为他这样做了,才被一

    家公司聘用,成为产品专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叫作:“有(have)—做(do)—

    是(be)”模式。例如,“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就会去做慈善,然后我就是乐

    于助人的人”“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我就会去周游世界,然后我就会很开

    心”“如果我有做项目管理的能力,我就会去做项目管理,然后我就成了一名项

    目经理”……这种思维模式会困住我们,因为当我们想到“有”,我们的头脑里

    紧接着闪现的念头多半是“没有”——“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我现在还没

    有足够的时间”“我现在还没有项目管理的能力”……于是,后续

    的“做”和“是”就不会出现了,然后我们发现自己很难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实际上,如果我们转换思维,事情就会发生变化,把“have-do-be”(有—

    做—是)模式转换为“be-do-have”(是—做—有)的模式。先假定自己是一名

    产品经理,然后去做产品经理做的事,再然后就拥有了产品经理的才

    能。“是”这个概念其实是一种身份感和角色感,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自我认

    同,它并不依赖于“有”。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家精神病院里有一名患

    者,他认为自己是一具“尸体”,无论医生怎么开导,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最

    后医生问他:“那你觉得尸体会流血吗?”他说:“当然不会。”然后,医生就

    用一根针刺破了他的手指,红色的血流了出来。你们猜他看到血以后是怎么说

    的?他说:“啊!没想到尸体竟然也会流血。”

    “我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客观存在的身

    份”更为重要。

    当我们认同了自己的身份,这就是be,然后你就会按照这个身份去做

    (do),于是也就有了这个身份(have)。

    再讲一个故事,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大卫像栩栩如生,而雕刻大卫像

    的那块石头的材质并不是很好。人们问米开朗基罗是如何把那样材质的石头雕刻

    成栩栩如生的大卫的,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其实大卫原本就在这里啊!我并

    没有雕刻,我只是发现了他,并把不属于他的部分去掉而已。”

    与其说是大卫原本就在这里,倒不如说是米开朗基罗认为大卫原本就在这

    里。米开朗基罗认为大卫原本在那里,是be;然后,米开朗基罗就按照那个原本

    就存在的大卫来雕刻,这是do;最后,才有了传世的大卫像,这是have。

    这种思维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懂点心

    理学的人可能都听说过罗森塔尔效应。20世纪60年代,罗森塔尔到一所小学选

    择了一部分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才”,并将他们的名字写成了一份清单,8个月

    后,他发现清单上的这些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显著提高,而实际上这份清单里的学

    生完全是随机选择的。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be-do-have”,罗森塔尔向老师暗

    示这些学生是未来的人才,这是be;然后老师们开始悉心教导这些“未来的人

    才”,这是do;最后这些学生果然取得了好成绩,这是have。

    由此可见,这种思维模式并不稀奇,思维的转换也并不困难,只不过当我们

    进入了某个困境时,大脑并未接受这样的暗示而已。

    这种思维的转换在什么人身上发挥得最充分呢?

    答案是演员。

    演员是如何做到演什么像什么的呢?除了学习大量的表演技巧和尽可能多地

    体验生活之外,他们还需要有一种“一喊action,就入戏”的状态。周星驰演的

    《喜剧之王》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导演不喊卡,就得一直演下去”,张国荣

    演的《霸王别姬》里也有一句台词——“不疯魔,不成活”,这就是演员最核心

    的思维模式。

    我给这种思维模式起了个名字叫“入戏思维”,意思是你认为自己是谁,你

    就会去演,就会喊action,然后让角色附体。

    我之所以问那个想成为产品经理的来访者:“假如你就是一名产品经理,你

    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就是想让他成为演员,让产品经理的角色在他身上

    成功体现,只有当他真的把自己看作“产品经理”时,他才会按照产品经理的角

    色去思考和行动,才会发生转变。

    大家恐怕都有过一个类似的经验:有一天,我们相熟的同事得到晋升,成了

    领导,他们的性格似乎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平时或许彼此还能互相开开玩笑,但

    是一到工作中,对方就变得不苟言笑,让人有种“他变了”的感觉。事实上,正

    是他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造成了他的“改变”,从一般员工变成了管理者,在工

    作中他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表演”。

    曾经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该如何去面试,我会问他们一个问题:“面试的时

    候,你认为自己是谁?”

    很多人都说,我就是求职者啊!

    错,当你认为自己是求职者的时候,你就跟面试官产生了距离。

    成功通过面试的第一步不是学习面试技巧,而是把自己当成所面试的这家公

    司的一名正式员工。你就是A公司的营销经理,你就是B公司的设计师,你就是C

    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

    这样一来,首先,面试时你的陈述角度就会发生改变。如果把自己当作求职

    者,谈及面试公司时,你一定会说贵公司的业务……贵公司的岗位……

    如果把自己当作正式员工,你的陈述就会自动变为,咱们公司的业务……咱

    们公司的岗位……

    试想,作为面试官——HR,或者是你未来的上司,他是喜欢听到“贵公

    司”,还是更喜欢听到“咱们公司”?

    这仅仅是最浅层的陈述角度的改变,而在更深的层面,你的整个行为体系也

    会跟着改变。如果你把自己看作A公司的营销经理,你就会去主动了解A公司的营

    销经理每天会穿什么、做什么,你也就会按照这个模式去做。那时的你,就是入

    戏了。

    去找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角色,去体验这个角色的生活方式,你就“入

    戏”,成为一名“演员”了。

    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想演谁,就先成为谁,去行动,终将收获。

    最后,还记得之前讲到的那个把自己看作尸体的精神病患者吗?那个故事还

    没完。当他看到自己的手在流血时,他说:“啊!没想到尸体竟然也会流

    血。”然后,那名医生对他说:“是啊,尸体当然会流血,尸体还可以吃饭、睡

    觉、看电视、洗衣服、工作呢,要不你也试试?”于是那个自称“尸体”的患者

    就慢慢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

    那名心理医生发现那个“尸体”病人太入戏以至于走不出来,于是换了种玩

    法——把病人的剧本改了。

    一个小工具:如何用入戏思维做简历?

    在此,我要教你一个用简历推进自己达成职业目标的方法,快速有效。我把

    它称为“仿真简历”。

    假设你很想去做新媒体运营,你没有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却还是念兹在兹。

    那么,你就应该开始下面的行动了:

    第一步,你需要找到新媒体运营这个职位的职位描述,了解这个职位的职责

    和对应聘者的要求。

    第二步,从网上下载一个简洁的简历模板,并根据这些职责和要求,做一

    份“仿真简历”。在这份简历里,除了个人基本信息是你自己的,其他信息,诸

    如职位相关的项目经验、职位相关的学习经历等,都是按照这个职位的职责和要

    求虚构的。

    第三步,将这份“仿真简历”与招聘启事进行对比。站在HR的角度来考

    量,如果你认为,这样一份简历值得你给他一个面试的机会,那么这份“仿真简

    历”就做好了,你可以把它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第四步,将简历上每一项虚构的内容变成真实的信息。具体的做法是,去学

    习简历上所描述的与职位相关的知识,想办法积累与这个职位相关的项目经验,每完成一项,就在那一项后边打一个对钩。

    第五步,等你完成80%时,你就可以把这份简历投出去了。

    上述这个过程,就是对“be-do-have”思维模式的模拟。做“仿真简历”其

    实就是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角色,是be;将简历上虚构的项目逐一落实的过程,就

    是入戏的过程,是do;投递简历,在职场上真正得到这个职位和相应的待遇,就

    实现了have。

    我的几个来访者,就是用这个方法在一年内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1.4 如果他是你,他会怎么想

    我们所面临的情境,往往都是在某个觉察范围里,超过了这个觉察范围,我

    们就是“瞎子”。如果你玩过第一视角的游戏,例如《反恐精英》,在这个游戏

    里,你的觉察范围是一个有局限的视野,拐角处是不是有敌人,你并不知道,只

    有你走过去,然后甩一下鼠标才能知道。而如果这个游戏是个俯瞰视角的游戏,例如《盟军敢死队》,在这个游戏里,你对整个战场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由

    此,你会发现,当你的觉察范围变小时,你会被困在自己的视角里。比方说,你

    开着车被堵在路上,你会对前面一动不动的车队产生烦躁的情绪,这就是困在了

    自己的视野里。如果你下车往前走两步,可能就会发现,眼前的拥堵原来是前方

    两百米的交通事故造成的,跟这些车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打开手机地图查看

    路况,可能就会发现,可以把车慢慢开到旁边的辅路,因为此时辅路上的车速并

    不慢,这就是转换视角。因为当你打开手机地图时,你是在用俯瞰视角,这样就

    能根据整个城市的路况调整行车路线。

    在NLP(神经语言程序)治疗方法中,有一个治疗理念叫“换框”。我们的

    觉察范围是在一个被我们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个体认知限定的“框架”里,很多

    时候我们之所以被问题困住,是因为这个“框架”使我们看不到其他视角。

    而“换框”则是用一个新的框架来重新看问题,这样做增加了视角,更容易发现

    解决方法。

    下面,我将采用情景换框的方式,引出四种不同的视角,并用四个简单的技

    巧来实现“换框”。

    a.他人视角

    2014年,奥斯卡多项大奖颁给了一部只有两个人演的科幻电影——《地心

    引力》,在这部影片中,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桥段就使用了“换框”。

    这个桥段讲的是女主角宇航员莱恩·斯通误打误撞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准

    备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发现返回舱已经没有能源,完全无法启动,于

    是万念俱灰,闭上双眼,打算等氧气用光后一死了之。这时,她的导师从舱外飘

    进来,鼓励她活下去,并提示她起飞跟着陆原理是一样的,可以使用软着陆推进

    器完成自救。

    在这里,导师鼓励和引导莱恩·斯通的情节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而是莱恩

    ·斯通的潜意识所构建出来的画面。

    这就是一种他人视角的思维。陷入绝境时,莱恩·斯通通过潜意识问了自己

    一个问题:“假如我的导师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他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时

    她就将自我的视角换到了另一个人——导师——身上。

    我再来说一个职场中的故事。

    曾经,我的一位来访者,她任职的部门遭到裁撤,是换到其他部门任职,还

    是去新的公司,她在这两个选项中纠结。经过细致的分析和交谈,我察觉到她心

    里有个坎儿。于是我问她:“你能跟我说说,你最敬佩的人是谁吗?是什么原因

    让你敬佩他呢?”

    “我想应该是我大学时的毕业设计老师,他带学生很有方法,对于每个学生

    他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她这样回答。

    我接着问:“那如果是他面对现在这样的局面,你猜他会怎么想,怎么

    做?”

    她想了想说:“我想他应该会思考,这两个选项,哪个能帮助他快速提升能

    力和扩大个人视野。他是一个行事很稳健的人,所以我猜他会选择换到新部门以

    寻求持续提升。”

    我又问:“那如果还是会纠结呢?他会怎样让自己更坚定呢?”

    她想了想说:“我的那个导师比较果断。他肯定会想,一直纠结没啥用,还

    不如赶快进入工作状态,了解新部门的情况,看看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融入。”

    我继续问:“那假如此时他知道了你的困境,要送给你一个词,或一句话,你觉得会是什么?”

    她闭上眼想了一会儿,说:“如果他送给我一个词,那会是‘果断’。如果

    是一句话,那会是‘去做那个能让你快速提升的工作’。”

    谈话进行到这里,这位来访者已经进入了状态,下定了决心。

    在上述这个例子中,来访者是将视角换到敬佩的人——导师——身上,假想

    一下,如果他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想,怎么做。

    对于这种视角的转换,转换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你熟悉的人,比方说:

    如果你的某个好朋友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你的对手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做?

    如果你的老板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么想,怎么做?……

    你站在自己的视角想不通的事,换到他人的视角去想,可能就想通了。

    b.克隆人视角

    我发现一个现象:针对别人的困惑,似乎每个人都能给出建议,在这个时

    候,似乎每个人都充满了智慧。可是困惑的人换作自己,就束手无策起来。

    既然如此,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一个和你同名且与你陷入相同困

    境的求助者,他请你针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这时你是不是也能马上给出

    一些观点和策略呢?

    我把这个视角叫“克隆人视角”。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俊,他已经工作了10年,并在某企业做到大区经理的职

    位,在这之前他曾换过两次工作,现阶段他又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太顺

    当,恰巧这时有一个猎头给他打电话说有一个跳槽到其他公司做中层的机会,他

    为此很纠结,于是找到了我。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你的一个朋友,我

    的从业经历跟你一模一样,现在也面临这样一个跳槽的机会,因为知道你的职场

    经验很丰富,我找到你,希望听听你的建议,你会跟我说些什么呢?”

    “嗯,我想想啊。我肯定会建议你先保持冷静,不要轻举妄动,猎头提供的

    机会,你可以去面试看看,因为在事业的停滞期多接触一些人还是有必要的,不

    过你也一定要当心这背后可能有‘坑’。”他沉默片刻,缓缓答道。

    “好的,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先调查一下猎头说的那家公司,然后跟猎头约面试,面试时注意多多观

    察。此外,加入某些社群或参加某些培训,找机会认识更多的人,看看有没有什

    么新的发展机会。”

    “嗯,我都记下了。其实你刚刚说的,就是你自己下一步要做的,还有什么

    疑问吗?”

    对话进行到此,他已经给自己开了一副药。

    为什么这种视角叫克隆人视角呢?你搞不定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创造出一个

    跟你的情况一模一样的“克隆人”,然后让这个克隆人向你咨询,这时你反倒能

    给他提出许多解决方案。

    实际上,这个克隆人不就是你自己吗?

    再重复一遍:

    “假如你的一个朋友跟你的经历极其相似,几乎一模一样。他现在也面临

    你所遇到的问题,他找到你,希望你给他一个建议、一个解决方案,你会对他

    说些什么?”

    c.时间视角

    当你烦恼时,你有过这样的思考吗?

    “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职业发展得不错,生活很美满,那时的你对此刻

    的你会说些什么呢?”

    上中学时,我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发挥失常,考得很糟,这让我很沮丧。我的

    一位老师就跟我说:“你想象过10年之后的自己吗?那时候你大学毕业,工作了

    好几年,那时你还会在意10年前这次失败的考试吗?我想你恐怕早就想不起来

    了。”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恢复了自信。

    在时间的长河里,站在过去看、站在现在看和站在未来看,即使是对同一件

    事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比方说,失恋。

    在失恋的当口,人会觉得天空突然变灰了,手心冰冷,整颗心像被一只大手

    紧紧地攥住了;三个月之后再看,多数人则会感到微微的惆怅;半年之后再看

    呢,有的人会觉得这次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的人会觉得这次失恋让自己收

    获了应对感情的经验……

    我们的大脑进化出“建构式记忆”功能,并非为了让我们记住过往的各个细

    节,而是为了让我们对过往所发生的事件进行重新组合,忘掉不能接受的,强化

    有意义的,有时候甚至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被困在当下,那么何不试试站到未来的视角去看呢?换了

    时间的视角,会让我们更从容。

    既然有三种时间视角,我们能站在未来看现在,同理,也能站在现在看过

    去。

    1988年,有首歌特别流行,叫《如果再回到从前》,它的第一句歌词是这

    样的:“如果再回到从前,所有一切重演,我是否会明白生活重点?”

    这句歌词就体现了一种思考:“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你会对过去的自己说些

    什么?你会做出哪些改变?”

    这时,有的人会说:“嗯,我觉得没什么可后悔的,如果当初做了别的选

    择,会比现在更难受。”

    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已经开始接纳从过去的选择中衍生出的各种烦恼

    和困惑,因为他发现,当初所做的选择已经是当时的最优选择。

    有的人会说:“如果让我回到当初,我会尽快地了解,努力争取机会,那样

    就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已经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这会促使他在当下

    做出调整和改变。

    苏格拉底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站在现在看过去,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了解自己的“生活重点”,为

    未来而学习。

    d.导演视角

    所谓导演视角,就是想象一个导演或者一个作家,用俯瞰的方式把我们的生

    活经历都记录下来。

    于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转换到导演视角去看待就是:

    “试着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导演,你正在拍一部传记类电视剧,这个电视剧

    的主人公是一个和你同名的人,现在剧情已经进行到这里了,接下来,你打算怎

    么编排后面的故事?”

    身处困境时,我们为什么会焦虑、纠结、忐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觉

    得,那是我们自己的困境,于是我们无法保持冷静,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捆绑,动

    弹不得。

    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导演,把遭遇困境的人想象成一部传记类电视剧

    中与自己同名的人物,而那个困境只是电视剧的剧情,我们就能将自己从困境中

    暂时抽离,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此时,我们会变得更加冷静,我们开始构思帮助剧中人脱离困境的计划,开始思考如何将剧集拍得更精彩、动

    人,然后我们会自己构思出后续剧集的脚本,并按照这个脚本“拍摄”下去。

    人生如戏。一出好戏不仅需要好的演员,还需要好的导演。你既是你人生

    的演员,也是你人生的导演。

    表1-1

    1.5 认知灰度:摆脱思考的牛角尖

    有一次,我给几百个大四毕业生做职业发展讲座。我发现对于找工作,毕业

    生们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先就业,我先随便找一个。简称:干一行,爱一行。

    另一种观点是:得找到一个特别适合自己的工作,我才能去做。简称:爱一

    行,干一行。

    这两种观点纠缠在一起,把许多毕业生困住了。我得想个办法让他们突破这

    种思维。

    你猜我怎么办?

    我用了一张图,如下:

    图1-1

    然后我对他们说:“同意‘干一行,爱一行’的同学,请举手。”台下有

    14的人举手。

    “举手的同学,你们相信‘干一行,爱一行’,那你们会怎么按你们所相信

    的去找工作呢?”我这样发问。

    台下有人说:“那肯定是先随便签一个差不多的公司,踏踏实实干活。”

    我没有表态,接着问:“同意‘爱一行,干一行’的同学,请举手。”这回

    举手的人比较多,占了台下一半多的人数。

    “这回举手的人,如果你们相信这个,你们会怎么按你们相信的法则找工作

    呢?”我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

    这回台下回应的人多了一些:“我们得找到一条属于我们的赛道,得找一个

    适合的,然后再工作。”

    以上都是铺垫,真正有意思的一步来了,我把刚刚那张图变成下面这样:

    图1-2

    我说:“现在我们假设,随便签一个公司踏实干活在标尺的最右侧,分值为

    5分,一定要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才去干在标尺的最左侧,分值为-5分,从5分

    到-5分依据倾向性的不同有不同的分值,下面请大家在标尺上选出最符合自己的

    想法的分值。”

    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打5分,也没有一个人打-5分,大家的选择大多分布

    在-3分到3分这个区域内。

    我问一个打了0分的同学,他的想法是什么。他说:“我会先考虑手头上的

    几个可能的工作,从中找个我相对满意的。”

    我又问了一个打了-3分的同学的想法。他说:“我更想去做互联网产品。我

    在大三时跟几个同学一起做了一个很初级的产品原型,还做了一个初级的服务

    号。我得找一个这样的工作,我觉得我能干好。”

    现在,你们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设计了吧?

    我把“二元对立思维”变成了“灰度思维”。

    当选项只有A和非A时,我们的思维会固定在这两个选项上,要么认为A是对

    的,要么认为非A是对的。

    此时我们的逻辑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句式:要么这样,要么那样。

    要么对他完全信任,尽情合作,要么就是陌路,再无往来。

    要么认为这个咨询超级神奇,要么就认为它完全没用。

    要么认为成功全靠努力,要么认为成功全凭运气。

    要么认为自己情商超高、精于沟通,要么认为自己不会说话总得罪人。……

    看着这些例子,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可笑,这不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非黑即

    白”“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评判吗?你会觉得这种评判很不理性。

    但实际情况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种不理性。比如,我

    家孩子曾经连着好几天和我提到他的一个同学很霸道,会欺负其他的同学,而且

    孩子班上其他的同学也这么说,这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就不由自主地把他们描述

    的那个同学看作“熊孩子”“坏同学”。当我再看到这个同学跟其他人追跑的时

    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看来真的是霸道呢!”

    直到有一次,我家孩子跟那个同学一起参加一个课外画画班。我当时内心很

    忐忑,怕他欺负我的孩子。但是,经过几次观察,我发现我所担心的那种情况并

    没有发生,他画画时很投入,也并不欺负同学。

    经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我当初是根据孩子的讲述和自己的一次观察,不由自

    主地做出了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因此,虽然我们都知道,对人对事不应该有二

    元对立的判断,但是有时候我们的大脑不听使唤。

    有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想要驾驭我们生活的世界,人类首先要

    做的就是发现各种能够让我们摆脱混沌,让世界看起来变得有序的一般原理、规

    则和规律。通过这一思维过程,我们将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了简化,但这种做法

    难免会让我们犯错误,特别是当这个世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候。”

    这段话简单说来就是,世界很复杂,充满未知,但是我们的大脑不喜欢未

    知,它想要可控、有序;同时,我们的大脑又做不到时刻探索一切未知,于是,它就只好把世界简化了。

    它会把颜色简化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几种基本的色彩,把形状简化成三边

    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等几个基本的形状,把猫的语言简化成“喵喵”,把

    狗的语言简化成“汪汪”,甚至把我们对人的判断简化成“打架超过三次就是熊

    孩子” “美国人都有钱”“处女座都是挑剔鬼”,而对于做事的法则,则会简化

    成“要么……,要么……”的形式。

    确实,简化后我们大脑的负担会减轻很多,从进化的角度看,更利于生存和

    繁衍。但是,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这种简化容易出事。

    当我们的大脑对人做了简化,将他们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坏人,强者、弱

    者,学渣、学霸……人就会站队,然后分成“我们队的”“你们队的”“他们队

    的”,这种站队几乎是不由我们控制的。其实,站队并没有问题,分成不同队伍

    也没有问题,问题是在这种站队之后,我们的内心就容易产生恐惧、嫉恨等情

    绪。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在大学的同一个学院里学术观点不

    同的教授都各执己见,当持这一派观点的教授带的学生向持另一派观点的教授请

    教,就被看成一种对师门的“背叛”而受到讨伐。

    这是针对他人而言,面对自己,这种“简化”思维同样会出事。

    当你把自己的信念、能力、价值也简化成全有、全无,全善、全恶,“要

    么……要么……”等模式,你没有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你就会变得固执,甚

    至偏执,走极端。

    事实上,“不要走极端”的观点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中国人自古以来讲

    究“中庸之道”,只不过如今我们的大脑太想将世界简化了,以至于我们还是会

    不由自主地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摆脱这种思维模式的方法呢?

    有!我在这节的一开始,就用了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化点为

    线。把二元的两个点,变成一条线段。

    图1-3

    有一次,我给一个女性来访者做咨询,她说她总是特别忙,领导和同事交给

    她任何工作她都会咬牙接下来,所以时常焦头烂额。通过这个简单的表述我们就

    会知道,这是典型的“不擅长拒绝”的表现。其实,这位来访者知道自己的问题

    出在哪儿,可是她就是做不到拒绝别人。她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不就伤了面

    子,关系就没了吗?”

    对于她的这个观点我没有表态,我并没有跟她说:“谁告诉你的?我就拒绝

    过很多人,其中还有我的领导,但直到现在我们的关系也不错啊!”因为如果这

    样说了,显然是在挑战她的理念。她认同,固然好,但是如果她不认同,后续的

    咨询工作就不好做了。

    于是我在纸上画了一个标尺。标尺的最右侧代表“拒绝一定伤面子”,所属

    的分值为5分。标尺的最左侧代表“拒绝一点不伤面子”,所属的分值是-5分。

    然后我问她:“如果要你在这个标尺上选出最符合你的想法的分值,你会选

    择哪里?”

    她看着这个标尺沉思了片刻,然后选择了分值为1.5分的位置。

    图1-4

    我又问她:“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选择吗?”

    她说:“在某些情况下,拒绝对方应该也不会伤面子破坏关系吧。”

    “在什么情况下呢?”我追问。

    她说:“比如,对方的要求是违法的,这些要求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

    候。”

    说到这里,她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我接着说:“那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无论什么人给她的工作她都扛下来,她这么做表明她在这个标尺上的分值是多少?”

    她笑了:“那估计是4分。”

    “哦,那要从4分降到你选择的1.5分,需要做点什么呢?”我说。

    咨询到这里,这位来访者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二元对立思维变为

    灰度思维。相信在这之后她就会开始有意识地挑选工作,并练习如何委婉地拒

    绝。

    当两个点变成了一根线,我们看待问题就有了灰度。有时,我们甚至都不需

    要把这根线画出来,只要问一个程度问题就行。

    有一位来访者叹气:“唉,我的合作伙伴怎么就不信任我!”

    我就问他:“那假如对方完全信任你,将一切托付给你的状态是10分,而对

    于你说的所有的话,你做的所有的事他都不信的状态是0分,你觉得你的合作伙

    伴对你的信任可以打几分?”仅仅是这样一个程度问题,就把“不信任”变成

    了“一定程度的信任”。

    还有一位来访者说:“我认为做人必须绝对诚实。”

    我就问他:“你百分之多少相信这个观点?”

    “80%。”他回答。

    我又问:“那剩下的20%是什么?”

    其实,当他回答80%的时候,他先前的观点已经在悄然改变。

    跳出黑和白,就能看到无数种颜色。

    在上边那个例子中,可能有的人会问:“那万一他打了10分,说自己百分百

    相信,你怎么办?”

    事实上,我之所以画这个标尺,是为了告诉他,在两个极端的观点之间还有

    许多程度不同的阶段。他选择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信的,要跟他所做的

    保持一致。在上边那个例子中,如果他百分百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他按照这个想

    法去做,就不会有太多烦恼。

    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拒绝别人就百分百地会破坏关系,你就不会因为忙于

    满足别人的需求而痛苦。

    如果你认为合作伙伴百分百地不信任自己,你就会马上跟对方划清界限。

    如果你认为做人要百分百地诚实,那么你在生活中也不会说一句假话,即便

    为此得罪了人也不会难受。

    2.职业投资

    擦亮眼睛,抓好职业这副牌

    把选择职业看作一场投资,你需要选择做哪个行业、去哪个城市、到哪家企

    业、怎么去做,以及经营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各种不同的职业就好像一副

    牌,每个打牌的人都有机会抓一副好牌。

    2.1 不是拼牌好,而是拼怎么“换”

    很多试图换职业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特别有趣的共性。

    小丽,毕业后做了一年运营的工作,她觉得自己每天忙于做“领导交办的其

    他任务”,什么也没学到,于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运营,她想换个行业,但是不

    知道该转到哪个行业。

    小华,在外企做了10年的IT售前工作,遭遇职业天花板,心里不爽,于是想

    辞职创业。他还没仔细筹划过该如何创业,就投了80万元,搭建了团队,做起了

    APP,结果钱花光了,APP也没做出来,现在正纠结要不要继续“烧钱”。

    我把他们的这种共性简单称为:不爽就全换。

    有很多人,当他们做一份工作时,感到不爽,如同玩牌时抓了一手烂牌,他

    们就会想:这局不玩了,再抓一把牌重新开始吧。他们似乎没想过,再抓一把

    牌,有可能对家不干,也有可能新的牌更烂,换句话说,如果盲目地辞职、换工

    作、转行,就有可能吃闭门羹——别的公司不要你,也有可能越换越差。

    选择职业,跟真正的纸牌游戏在规则上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在选择职业的

    过程中是可以“换牌”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牌太烂,那就换掉几张牌,凑个

    顺,凑个飞机带翅膀,甚至凑个炸弹,没准就赢了。

    怎么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换牌”呢?

    我们都知道,玩牌时想赢要注意很多要素,比如,牌的花色、大小,还有顺

    子、对子、炸弹等纸牌组合。只有了解这些要素,换牌才有意义。选择职业的过

    程中也有很多要素,了解了这些核心要素,一点点地换,也能换出一副“好

    牌”。

    在此,我就来谈谈选择职业的那些要素,它们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和两个特

    殊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为:行业、职能、组织。

    1.行业。行业可以分为金融、酒店、互联网、咨询等,行业的选择决定了

    一个人的工作内容,选择行业也就是选择工作领域。

    2.职能。职能又叫岗位,它可以分为销售、运营、研发、技术、营销、行

    政等,岗位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方式,选择岗位也就是选择如何工作。

    3.组织。组织可以分为国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创业公司、自由职业

    等,组织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氛围,选择组织也就是选择工作环境、人际

    关系、组织文化等软性因素。

    举个例子,对于某民营中小学教育培训公司的老师来说,他的行业是教育培

    训,职能是老师,组织就是民营企业。

    当一个人工作做得不开心时,一般来说,并非对这三个要素都不满意,而是

    对其中某一个或两个要素不满意。

    比如,小红在一家留学咨询公司做留学顾问,她很努力,业绩很好,但是个

    人的收入却已经很多年没有大幅度提升,她感到很不爽,开始犹豫要不要换行去

    做金融。

    如果我们来分析一下小红的职业,就会知道,她的行业是教育培训,职能是

    销售,组织可能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公司。她的不满,并非对行业的不满,因

    为做留学咨询她很有经验,也不是对岗位的不满,因为做销售让她很享受,所

    以,她的不满是对组织——公司的不满。

    此时,如果小红贸然转行去做金融,就很可能会面临重新“摸一副牌”却不

    能成功,或者新摸到的牌比之前更烂的后果。其实,从上边的三个要素来看,如

    果她真的要换,换到一家收入更高、薪酬结构更具激励性质的留学咨询机构继续

    做留学顾问会更有效。

    因此,当你对你的工作不爽时,你得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对行业不满意,对

    岗位不满意,还是对组织企业不满意。

    你可能要说,不是还有两个特殊要素吗?

    剩下两个特殊要素包括:

    1.城市。你选择在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工作,与选择在二线

    城市或者三四线城市工作,会有很多的不同。如果你选择在超一线城市工作,往

    往会遇到居住地与工作地点距离较远的问题,每天可能需要花费至少两个小时在

    搭乘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而如果你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工作,可能下

    班后只需步行10分钟就到家了。此外,如果你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那里行业较

    为丰富,公司类型多元化,你可以凭借个人能力搭建起巨大的人际网络。而如果

    你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工作,那里行业较为单一,公司类型也比较单一,搭建人际

    网络主要依靠个人在这座城市的亲友关系。选择城市就是在选择生活方式。

    2.上司。我之所以把上司作为选择职业的一个特殊要素,是因为有很多人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感到有压力,都源于与上司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很多时

    候,一个部门、一个团队里的文化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个部门或者团队的

    领导的影响。假设你的领导行事风格偏于保守,那么他所领导的部门和团队的行

    为也会趋于保守,如果你恰恰是一个求新求变、追求突破的人,在这样的氛围里

    工作必然会感觉不太爽。

    我们再回到小红这个案例,她觉得自己做留学顾问业绩好,但收入没跟上,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并非行业、职能、企业这三个基本要素,而是上司这个特殊要

    素。也许她的上司未曾注意到她的薪水问题,而她也没有就这个问题跟她的上司

    谈过,这种情况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如果是这种情况,小红或许应该在跳槽之前

    跟上司谈谈,看看是否有可能加薪,或者晋升。如果上司了解了她的需求,使她

    得到了相应的收入增长或者职位晋升,她就可以继续在这家公司踏实地工作。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来访者,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期间,跟

    他的上司就某个项目发生冲突,之后愤而离职,开始创业。创业的过程相当艰

    苦,他从零开始,奔波半年也没有什么收入,此时,他听说他的前上司也离职

    了,新上司是原来负责另一个部门的一位领导,他们共事过,合作得很不错。得

    知这个消息,他很后悔,可是由于资本寒冬,这家公司暂停了招聘计划,他想再

    回到原公司变得很难。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他再一次做选择,他可能就会考虑:

    1.我能不能换个部门?

    2.我能不能先忍忍?没准我的上司会换人呢。

    3.如果我真的辞职,我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换个同行业的企业?

    像这样小步换牌,就不会换到坑里。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其实选择职业可以有很多方法:

    1.换个组织。你不需要换行业,也不需要换岗位,你只需要换个组织,也

    就是从本行业的A公司换到B公司。

    2.换个上司。你需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可能在目前就职的这家企业里换一个

    部门工作。事实上,你会发现在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里,这一点是很可能实现的。

    3.换个岗位。你需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可能在目前就职的这家企业里换一个

    岗位工作。曾经,我的一位女来访者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咨询部门工作了一

    年,但是她对这种工作感到很厌倦,很想辞职去别的公司做项目管理。在我的建

    议下,她决定放弃辞职的想法,寻找转岗的机会,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从咨

    询部门换到了项目部门。

    4.换个行业。当你确切地知道自己想换到什么行业,并为此做了足够的准

    备,换行业也是一种选择。

    5.换个城市。做出这个选择的你,多半是想要改变生活方式——世界那么

    大,我想去看看。

    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份完美的职业:在自己喜欢的城市,进入爆发性行业的世

    界500强企业,做自己爱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岗位),还有一个跟自己志同道

    合的上司。但是,我们也知道,即便这种完美的职业真的存在,它的所有者也不

    一定会是自己。有了对职业的要素切分,我们就可以在无法找到完美的职业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五个要素做出排序:哪一个要素是我最看重的,哪一个次

    之?我们可以按照看重程度,给这五个要素打分。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相对理

    性的职业选择标准。

    小红的排序是:城市>职能>行业>组织>上司。她选择职业的思路可能是这样

    的:这五个要素我都想要,如果五个要素无法同时满足,我就先把上司这个要素

    去掉,因为极好的上司和极差的上司是比较少的,多数上司都是不好也不坏的;

    如果现实还是满足不了,那就去掉组织要素,去不了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小一

    点的企业也可以考虑;如果依旧无法满足,那再去掉行业要素……以此类推,一

    点点地聚焦自己的价值,职业的选择也就会一点点地增多。

    当你贪恋的越少,你能拿到的机会就越多。

    接下来,我将就行业、职能、组织、城市、上司这五个要素,具体讲一讲我

    们该如何选择职业。

    2.2 抓住趋势行业,还是守住刚需行业

    “抓住趋势,你的职业发展会更快。”这是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40

    年的努力得来的一条实践经验。我不敢说这条经验是永远正确的,但是我敢说,至少在过去的40年中它是行之有效的。

    这里所谓的抓住趋势,就是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正确的行业。

    现在,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热门行业的变

    迁史。

    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行对外开放的时

    代,因此,90年代时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和外贸行业是最热门的行业。我曾经在中

    国通信领域最大的设计院工作,那时,我国的通信建设仅限于铺设电话线路,而

    我们设计院的建筑设计所,一年能接到几十个通信大楼的设计项目,当时参与设

    计的工作人员年收入十几万元。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升级,城镇化、电信、能源等领

    域纷纷爆发,以外贸为核心的商业也保持了增长,所以在那个时期,在这些领域

    工作的人都有较高的薪资收益。与此同时,许多外资企业借助外贸和基础设施建

    设的发展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如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

    行业,直到现在依旧在持续发展。

    2000年以后,金融行业与保险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的企业化,股

    份制银行迅速扩张,大量国企进入证券市场带动了证券业的爆发,开启了大金融

    领域的春天。

    2005年以后,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涉及外贸的行业开始衰退。同时,网速

    的提升使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迅速升温。此时互联网行业的人进入快速升

    值通道。此外,随着商品房大量进入市场,房地产行业也开始迅速升温,私家车

    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汽车行业爆发。

    2012年以后,建筑、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建设规模开始了不

    同程度的收缩,而互联网及其细分领域还在持续爆发。

    这些趋势,只要你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抓住了一次,就抢占了至少五年的发展

    先机。要知道,占了五年的先机就意味着比别人早赚五年的钱,而跟现在的一块

    钱相比,五年前的一块钱显然更值钱。

    因此,我们还是事后诸葛亮地说,如果一个80后在2005年左右大学毕业进

    行职业选择时,抓住了行业发展趋势,选择进入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汽车四

    大领域中的任何一个,然后一直干到今天,他所取得的职业成就将是惊人的。

    接下来,我将为你提供一些思考行业趋势的方法。

    1.把工作看作一种投资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拿钱出去投资,他们不知道的是,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投

    资。我们在工作中也投入了资源,只不过这个资源不是钱,而是我们的精力和时

    间。当我们把选择工作看作一种投资时,内心自然就会评判,把时间、注意力和

    能力投入哪个行业比较划算。

    人们常问:“哪个行业有前途?”其实,前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钱途。

    想象一下,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行业很有前途,但就是挣不了多少钱,你还会选

    择它作为你的职业发展领域吗?我猜你不会,因为这不划算,而这种判断划不划

    算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投资的心理。

    既然把选择工作看作一种投资,我们选择行业的思路,是不是就可以借鉴那

    些投资大师的思路呢?

    2.我们把钱花在哪里,哪里就能挣到钱

    “我们把钱花在哪里,哪里就能挣到钱。”

    这个观点是《国富论》中所提到的交换理论的体现。

    例如,你打了一辆出租车,把钱付给了出租车司机,那么当你去当出租车司

    机时,你就挣到了打车人的钱;你买了新的手机,把钱付给了某手机销售商,那

    么当你去卖手机时,你就挣到了买手机的人的钱。

    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说,大家在哪个行业花的钱比较多,哪

    个行业挣更多的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我们只需要了解和分析,大家在哪

    个行业花的钱比较多,就能够大致知道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把花钱的人,分为两类:一类叫用户(customer),一类叫

    组织(business)。所谓用户,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所谓组织,就是企业,乃至国家。

    我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这两类人花钱的领域有明显的区别。简单说来,一个个体是很难自己花钱建一座发电厂或者修一条高铁的。

    这也就是所谓2C和2B的区别。

    我们先说说2C,也就是个人和家庭的开支。

    如果大家看过投资类的书籍,就会知道有一位跟股神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

    师,叫彼得·林奇,由他负责管理的麦哲伦基金曾拿到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

    达29%的惊人成绩。彼得·林奇提出过一个观点:投资由家庭主妇决定。家庭主

    妇买哪个品牌的东西,我们就投哪个品牌的股票。这个观点背后的意思就是,你

    家的钱花在哪里,你就投哪里的股票。换句话说,你买某公司出产的洗发水时,捎带买这个公司的股票;你买某公司提供的保险时,捎带买这个公司的股票;你

    买某公司出产的汽车时,也捎带买这个公司的股票……

    其实不光彼得·林奇这样干,巴菲特也这样干,巴菲特曾在自己的传记里提

    到,他喜欢吃哪家公司生产的食品,他就一定要成为哪家公司的大股东。

    当我们把选择工作看作一种投资,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借鉴那

    些投资大师的观点呢?

    “你把钱花在哪里,就考虑在哪个领域工作。”

    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自己每年把钱花在了哪里,也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人每

    年把钱花在了哪里。那些我们花了大钱的领域,就是市场前景好的行业。

    下面这个表里,列出了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经济投入排名前10位的项目类

    型及其所对应的趋势性行业。

    表2-1

    以下为对于上表所列出的趋势性行业的简要说明:

    表2-2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2B,也就是国家和企业主要把钱花到哪儿去了。

    国家对哪个行业进行重大经济投资,哪个行业就将迎来巨大的发展。21世纪

    的头十年,是中国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十年,因此,在这十年中,从事

    建筑、电信、铁路、能源、电力等行业的人,很多都赚到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桶

    金。

    到了2015年,建筑、能源、电力、钢铁、电信等行业或多或少出现了“增

    长瓶颈”。这个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的投资重点转移了。

    因此,如果你想知道哪些行业有发展前途,你就需要了解国家和大企业将投

    资重点放在哪里。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技巧是在网络上搜索“2018年国家投

    资”,看看国家准备将未来几年的投资重点放在哪些领域、哪些城市。你可能会

    在网络上看到如“市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军工”等字眼,你要知道,与

    这些字眼相关的行业就是国家即将重点投资的行业。

    3.刚需性行业和周期性行业的玩法完全不同

    “刚需”是现在的热门词汇,这个词你常常能在投资创业领域里听到,因为

    风险投资人时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投刚需”。

    刚需,代表一种相对稳定的需求。换句话说,如果你选择的行业是刚需性行

    业,那意味着它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

    曾经,一个风险投资人在跟我聊天时对刚需做了这样一个界定:“200年以

    前就存在这样的行业,现在依然存在,至多是换了个面孔,这就是刚需。”

    听了这句话,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多数是衣食住行以及医疗教育等行业。确

    实,这些行业都是刚需性行业。但事实上,很少有人注意到,电影行业也可以算

    是一个刚需性的行业——尽管200年以前没有电影,但是那时有戏台,戏台就是

    古时候的电影放映场。

    刚需性行业会有“大小年”,但不会消失。因为只要有人,就有需求,有需

    求就有市场,有市场,这个行业就不会消失。

    刚需性行业会有新的运营模式,但旧的经验不会被丢弃。比如在餐饮业,即便现在出现了新的支付方式,但是美味的食物和优质的服务却是依靠常年积累

    的经验确定和保存下来的,它们不会被丢弃,也无法被取代。所有的新模式、新

    技术,所起到的都是一种“加持”作用。

    刚需性行业会有小经验,但难有快爆发。刚需性行业多数已经充分竞争了上

    百年,它的市场需求稳定、持续,不存在“蓝海”,所以也难有突然爆发的市

    场。因此,如果你选择进入刚需性行业,最好的发展策略是打持久战,借助时间

    的威力,努力积累经验,靠经验吃饭。在网络游戏里,有一种角色叫“大后期英

    雄”,特指那些初期难有强力技能和装备,但到了后期,强力技能和强力装备炼

    成时,就所向披靡的角色。其实,刚需性行业往往就是这种“大后期英雄”的最

    佳选择,例如刚毕业的住院医生,他们无论是在经验还是收入上都远远少于刚毕

    业的程序员、工程师,但是只要经过十余年的积累,他们的优势就会逐渐展现出

    来。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都喜欢找老专家,就是这个道理。

    在当前的行业局势下,除了有刚需性行业,还有一类行业——周期性行业,它们有明显的曙光期、爆发期、平稳期和衰退期,把这个过程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就得到一条典型的S形曲线。

    图2-1 周期性行业的S形曲线

    在这样的行业里,大家很容易想到一个很直观的发展策略:卡位策略——在

    某个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时进入这个行业,那么无论去做什么,后期都会跟着行

    业的上升期而有所收获。雷军的“站到风口上,猪都会被吹上天”和桑德伯格

    的“登上火箭船”就是对这种策略形象的说法。

    这个策略有两个重要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找到未来可能爆发的行业。第

    二个环节是,你拥有一定实力和机会,卡住这个行业的位。

    三年前,一个研发海洋技术的博士找我咨询,咨询结束后,他马上投了简

    历;三个月后,他在一家做商业服务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半年后他

    的收入达到20万并且得到了5%的公司股份。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难道仅仅

    是因为选择了一个热门行业吗?

    事实是,这个博士有很强的程序开发能力,写过一些商业化程序,而在读博

    士之前他就成功申请了两项专利,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实力,他才能有机会进入

    一个热门行业。

    因此,如果你想在某个周期性行业成功实施卡位策略,你就需要有一点前瞻

    性的眼光,提前两三年“预测”到某个行业的上升,然后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快

    速学习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并努力扩展该行业的人际关系,等待时机,果断入

    行。

    你可能会问,如何提前两三年“预测”到某个行业的上升呢?

    在此,我要介绍推荐两条许多商业人士成功实践过的方法论。

    4.泡沫破灭后的两三年,是好的潜伏期

    如果把那条S形曲线放大,你会看到,曲线在一开始会有一段小的波动,这

    是大多数新技术、新产业进入市场早期都会经历的一个泡沫期。这段小波动,被

    著名的咨询公司高德纳公司(Gartner Group)称为“技术循环周期”。

    多数非刚需类的新技术、新产业在曙光阶段都会经历五个时期:

    图2-2

    1.萌芽期:在这个时期,部分新技术、新产品已经被少量地投放市场,受

    到大家热议,3D打印技术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2.过热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这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兴趣到达一个小高

    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这个行业,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发现其中的隐患和疏

    漏。

    3.低谷期:泡沫开始破灭,真正的市场需求尚未被激活,但是进入这个行

    业的人却很多。很快,不少企业或因为利润太低,或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退出,人

    们对这个行业的预期开始转向消极。

    4.复苏期:在这个时期,大众和媒体已经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这个行业,一

    批企业就此消亡,但依然有少量的企业在持续改进技术。

    5.成熟期:到了这个时期,新技术或新产业开始进入真正的发展期,市场

    需求逐渐增大,市场规模突发性地扩大。

    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看出,如果想要转换行业或者做行业选择,你选择进入

    某个行业的最差时期是过热期和低谷期,这就像是你在上证综合指数达到6000

    点的时候买了股票,而最好的时期是复苏期或者成熟期。

    也就是说,当你看到某项全新的技术、产业乃至行业出现,并为大众热议

    时,你要做的是去关注和了解,但不要急于投入。等到它的泡沫迅速破灭,进入

    低谷期时,你反而应该开始储备知识和进入行业圈子,等到复苏期或者成熟期时

    果断入行。

    各位,请记住这条曲线。这条曲线是技术发展的曲线,更是人际关系发展的

    曲线。你们跟密友、恋人的关系发展,是不是也是按照这样的趋势行进的?

    2.3 选喜欢的职能,还是选有钱的职能

    选择一个职能,需要在三种价值中做出权衡。这三种价值分别是:喜欢、核

    心、可迁移。

    一、职能决定了你是否“喜欢”这个工作

    下面我将分别描述三种做不同工作的人在他们的职场中所经历的真实的一

    天,假如这三份工作的待遇都一样,人际关系也和谐,未来也都有前途,请你从

    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

    工作A

    一天的工作从9:30开始。

    9:30进入工位,开机。

    9:50参加软件开发会议,跟几个产品经理沟通已经完成开发的功能,确定这

    两天需要开发的功能,确认高优先级的漏洞。

    10:20打开软件开发环境,了解要开发的需求,在纸上写个简单的流程,然

    后开始写代码。

    12:00吃午饭,如果赶上写代码不能中断的时候,让别的同事带饭。

    12:30午休,打两局游戏。

    13:30开工,继续写代码,调试。中途遇到技术问题,跟技术经理讨论,或

    者在技术人员QQ群里咨询和请教。接着遇到了最让人头疼的事——在代码中发

    现了问题但一直找不到原因,把问题发出去求助,却一直等不到回复。

    18:00如果当天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就可以收拾一下下班回家。如果没完

    成,就得继续工作,中途会吃晚饭换换脑子。

    21:30总算忙得差不多了,下班回家。今天加班了,明天可以晚点去上班,不过如果代码还有严重的漏洞,就得继续琢磨。

    工作B

    8:00起床,简单洗漱,直奔公司。

    8:45左右到达客户公司。请注意是客户公司,这项工作很多时候是在客户公

    司完成的。客户公司会给你专门安排一间房间,房间里摆放了各类我们会用到的

    材料。

    打开电脑连上内网,开始查看邮件。如果都是一些确认性邮件还好,一旦有

    出Q(指客户或上司提出材料问题)的邮件,今天就会比较忙了。

    上午的时间几乎都在打电话和会议中度过,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敦促。来自

    客户公司的各个部门的人向你追问材料,提问题,如果遇到比较重要的事就需要

    开会。

    12:00,吃饭,间歇查看邮件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遇到出Q,下午就需要

    做清Q工作。

    13:30开始工作,下午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要安排时间做底稿,把各种材

    料进行分类,财务流程、数据需要全部写在底稿上,以及做清Q工作,这样一直

    工作到17:30。

    17:30—18:00,吃晚饭,这时通常会接到新的Q,于是晚上需要继续清Q,完善底稿,并为后一天的任务做些准备。

    22:00下班。

    工作C

    7:30出门。

    8:15到公司。实际上在上班路上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在微信上回答学生及

    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

    8:30开始处理邮件,开早会,列个人工作计划。

    9:30与两个有留学意向的学生面谈。介绍海外留学的情况、不同高校间的差

    别,了解两个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个人兴趣等。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跟你在微信

    沟通过多次,你给出了比较专业的建议,所以可以判定对方有购买意向,你暗暗

    下决心要将这一单拿下。

    11:30接电话并继续在微信、QQ上回复客户学生及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

    12:00吃饭和午休。

    13:30由于下午的工作时间比较充分,而且这个时间段的来电数量和面谈数

    量也比较少,可以用来做留学文书的写作和润色。

    16:00给几所大学的招生办写邮件跟踪学生的留学申请进度。

    17:00给申请的几所大学打电话,结合想要去该校留学的学生的问题向校方

    咨询。

    19:00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有时也会加班到20:00。

    我并未在一开始跟你们说明这三份工作的职能到底是什么,只是通过描述,让你对这三份工作的日常工作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进而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

    的一个。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这三份工作的职能分别是:程序员、审计经理、留学顾

    问。

    你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三份工作的工作内容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写代码。在电脑上用极其精确的计算机语言编写

    代码,并调试和修正错误。

    第二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核算。核算客户公司的所有财务报表,并写出清

    晰的分析报告(专业术语叫“底稿”)。

    第三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咨询、协调。用自己的留学专业知识打动客户,促使客户购买留学咨询服务,之后通过在客户与学校之间反复沟通和协调,解决

    该学生留学的各种问题,帮助客户顺利留学。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必然会对这三份工作有个人的好恶,你可能更愿意

    做第一份工作,可能更愿意做第二份工作,也可能更愿意做第三份工作。

    人们常说的“我不喜欢这份工作”“我对那份工作感兴趣”的这个喜欢和兴

    趣,其实是指“我不享受这份工作”“我认为做那份工作是一种享受”。

    这个“享受”,就促使你愿意去体验这份职业的整个工作过程,而在对职业

    的分解中,是职能决定了你是否享受这份工作的工作过程。

    有许多职场人,他们的工作做得不爽,想转换职能,往往是因为即便他可以

    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依旧不享受这个工作的过程。我认识一个人,他

    已经在一家网络公司坐到了人力资源总监的位置,但是他始终不喜欢那种工作状

    态。于是他向公司申请去做销售,短短三年,他就坐到了大区销售总监的位置。

    像他这样,想转换工作职能的人,其核心动因,就是想从不享受工作的状态换到

    享受工作的状态。

    一般来说,如果你做了你享受的职能,你将得到的好处是:

    1.心情好。做自己享受的事能让你的心情变好。积极心理学曾经提到

    过“心流”的概念,就是说人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会沉浸其中,从而忘

    记了时间的状态。做让自己享受的职能就能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心流,心情

    也会随之变好。

    2.赚到了时间。在同等的时间之内,你做这份工作的体验一定会比做其他

    工作要好,收获更多,这份时间花得值。

    3.能力提升会更快速。做你享受的工作,容易激发你的内动力,你会在一

    定程度上忽略这份工作中单调的、使你感到难受的部分。比如做销售都会遇到被

    客户拒绝的情况,但是,一个享受销售过程的销售专员会比一个不那么享受这个

    过程的销售专员在心态上更积极。也因此,享受销售过程的销售专员能更快调整

    好自己,调整销售策略,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快地提升能力。

    综上所述,在多数情况下,你应该去做一个自己相对更喜欢、更享受的职

    能。

    二、核心职能,收益会更高

    即便知道做自己享受的职能会给自己带来许多好处,依然会有人选择自己并

    不享受的职能。就以我自己为例,我当年大学一毕业就去通信工程设计院做了一

    名工程师,每天负责的工作就是去查勘、出图纸、计算数据、研究天线参数、做

    实验或仿真等。实话说,我并不享受这种职能,但我还是坚持干了好几年,这是

    为什么呢?

    因为我做的是这个单位的核心职能,这个职能有钱赚!

    2000年初,我国的通信行业迎来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我所做

    的职能是我们单位的核心职能,也是当时为单位创收最多的部门,那时我们每天

    都几乎忙到喘不过气来。在2002年,我们单位任何一个设计人员的月收入都有

    一万五千块钱左右,稍微高点的能达到三万块钱,而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2002年的一万五千块钱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五万块钱。谁能告诉我现在做什么工

    作每个月能赚五万块钱?

    再举个实例:小L,她是一个做事认真、细心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英

    语培训机构做行政,一开始她也觉得做行政工作比较适合自己,因为她总能把信

    函、文件整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后来,她越来越想换工作,因为她知道在这个城

    市做行政拿到的收入太少,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想要过更有成就感的生活。可是

    凭着她现在所拥有的工作经验,如果她想换份工作,多半也就是换个企业继续做

    行政而已。她不希望这样。我跟她说:“如果想换到更赚钱的行业,凭你现有的

    资历,选择去做销售是最有可能应聘成功的,因为销售是个入门门槛相对较低的

    职能。你喜欢跟人谈判,鼓动对方下单吗?”

    她回答说她不喜欢,她内心对跟人谈判,鼓动他们买这买那有些抗拒,但是

    她最后还是选择从行政岗位换到了这家留学咨询机构的销售岗位。她之所以做出

    这样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岗位是公司的核心职能,老板很重视,无论是

    待遇还是权限方面,都比做行政更好。还有一个让她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是,她

    对这家留学咨询机构的课程比较认可,卖自己相信的产品,才能过她自己的心理

    关。

    其实,有很多成功的销售,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爱做销售,他们对鼓动

    客户下单这件事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做了很多年的销售,有些人甚

    至做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位。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发现在他

    们所在的公司里收入最高的职能就是销售,于是他们决定,先赚钱让自己活得好

    一点,然后再说转职能的事。

    因此,你会发现,有些人转换职能并非转换到自己感到享受的职能上,而是

    从边缘职能转换到核心职能上。因为核心职能,往往就意味着受公司重视,得到

    更多的资源,待遇好且容易出成绩。这些人之所以选择转换到核心职能上,是因

    为相较于“享受”,他们更看重核心职能带给他们的收益。

    在不同的行业和公司里,核心职能是不一样的。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在教育培训行业,教师和销售是核心职能;在保险行

    业,销售和风险控制是核心职能;在广告行业,文案、设计和项目执行则是构成

    核心职能的铁三角。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同样是互联网公司,百度的核心职能是

    开发,阿里巴巴的核心职能是运营,而腾讯的核心职能是产品。

    因此,如果你认为自己所做的职能不够受重视,缺乏认可,那么转换到核心

    职能也是一种选择。不过,转换到核心职能可能也就意味着你得在工作上投入更

    多,为了做出更亮眼的业绩,常常加班、出差、熬夜,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可迁移的职能,转行更轻松

    都说跳槽穷半年,转行穷三年,此言不虚。之所以这么说,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是很多职能对行业的依赖性很强。比如,一个电气工程师,如果脱离电气行

    业,他的职能就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从事这种职能的人转行时,可被迁移的经验

    和技能十分少,所以转行后他们多数要从底层做起,如此,自然是“转行穷三

    年”。

    但还有一些职能,它们的独立性相对较高,从事这种职能的人转行时,能够

    将他们的经验和技能低损耗地迁移到新的行业,因此他们往往不仅不必“穷三

    年”,还能越转越好。在这一类职能中最典型的就是财务和人力资源,这是两项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的职能。

    我认识一个人力资源经理,她在过去的十年中转行多次,她先是去一家全球

    连锁超市,然后换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又换到一家金融公司。由于只换行

    业不换职能,每次转行,她的收入都能在原收入的基础上提升20%~30%,且没

    有太多职业经验方面的阻力,工作相对轻松。

    下表是我根据可迁移性的高低,对不同的职能做的一个排序,如果你想要转

    换职能,相信它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表2-3

    选择职能到底该看重什么?

    如果有一项职能你很喜欢,做起来很享受,它是核心职能,同时还拥有比较

    高的可迁移性,那就完美了。但现实情况是,在多数情况下,三者兼有的职能并

    不存在。此时,你需要权衡哪个价值可以舍弃:舍弃“享受”,追求快速获得收

    益?舍弃“核心”,以享受工作的过程为重点?还是舍弃可迁移性,专注于某个

    行业领域的发展?

    2.4 去大公司当兵还是小公司当头

    我曾经跟一个在IBM工作多年的管理者聊起他在IBM的经历,他说,当时

    IBM给员工的待遇并不是业内最好的,至多达到中上的水平。我问他,为什么这

    样有实力的公司却不给员工最高级别的待遇?他的回答是:“因为仅仅是IBM这

    三个字母就值剩下的钱了。”

    当你进入IBM这样的公司工作,你所得到的收益并不只是体现在月薪和年薪

    上,还有一份收益,是你所在的组织(公司)为你带来的溢价。当你准备跳槽,对方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询问你的职业经历的时候,你会眉毛微微扬起,嘴唇略

    动,缓缓吐出三个字母:IBM。你能这样自信、从容,是因为这三个字母为你戴

    上了光环,而这顶光环会使行业内更多的企业愿意以更高规格的薪资待遇聘用

    你。

    当然,那已经是五年以前的状况,而现在,这个行业里的这种溢价主要由

    BAT(B代表百度公司、A代表阿里巴巴集团、T代表腾讯公司)提供。也就是

    说,如果你曾在BAT的三家公司之一就职,你再去应聘其他工作,对方公司的人

    力资源经理将会因为你的这份经历而对你另眼相看;如果这时你准备去创业,投

    资人可能会因为这种溢价而加大对你的投资;如果你在学校或者微信群里做经验

    分享,听众也自然而然地会更信服你。你获得这份殊荣,未必真的是因为你的个

    人能力很强,很多时候是由于你曾经就职的企业带给你的溢价。

    关于如何转换组织,大家能想到的无非是换到大公司还是换到小公司,换到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你要知道,一切组织,除了带给你显性

    的收入之外,还会带给你一份溢价。在转换组织的时候,你要将这个因素也考虑

    进去。

    一、现在溢价最高的公司是“酷”公司

    当前,大多数人将对企业的关注点放在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上,例如,是大公

    司还是小公司,是国企还是外企。而我认为,在现在这个社会,如果仅仅用一个

    指标来评定一家企业,那应该是“酷”,看看这家公司是不是一家“酷”公司。

    在过去,这种“酷”公司往往也是一家大公司,例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外企,以及BAT、小米等民营企业。

    而现在,也有一些比较“酷”的小公司,比如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

    司,它成立于2006年,却已经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

    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它的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再比如“罗辑思维”,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知识服务和运营,其员工总数不超过100人,却是该领域的翘

    楚。

    像这类组织(公司),都是能给你带来溢价的组织(公司)。因为当一家公

    司让人们产生“酷”的感觉,那就意味着这家公司的产品、服务已经被人们接

    受、喜爱,甚至是忠诚地喜爱了。接下来,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他们会认为这

    家公司的员工跟它的产品一样“酷”,而你作为这家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的溢

    价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你的身上。

    举个例子,小W准备换工作,摆在他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没什么名气

    但能接到不少订单的软件公司,月薪3万元;另一个是比较“酷”的,已经成为

    某领域龙头的传媒公司,月薪2.5万元。我给他的建议是,如果不亟须用钱,就

    去那家传媒公司,因为它能给你带来更多溢价。这样,即便两三年后离开,这家

    公司的光环效应也会让他的身价更高,使他求职时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要判断一家公司“酷”不“酷”,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的三个问题:

    1.业务产品: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是什么?我听说过吗?口碑如

    何?

    2.客户:他们的客户都是哪些人?

    3.核心团队:他们的核心团队背景如何?在这个领域做了多长时间?

    拥有高口碑的产品和为高端客户服务的优秀团队就是“酷”公司的标志。

    二、大公司、小公司的溢价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妙。在大公司会接受

    系统化的培训,有种踏实感;而在小公司能做更多的业务,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

    充分地发挥,相对灵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劣势,小公司也

    有小公司的弊端。大公司的工作多是流水线作业,一环扣一环,公司里的每个人

    都是螺丝钉,每个人都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范围非常有限;而在小公司

    就职稳定性比较差,可能会时刻面临公司散伙的风险。

    从转换难度来看,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总体而言,一般

    来说从小公司转换到大公司比较困难,而从大公司转换到小公司则要容易得多。

    因此,很多职场成功人士的做法是:大学毕业后先到一家大公司就职,用几

    年的时间做出成绩,拿到一部分红利,然后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做某个部门的总监

    甚至合伙人。经过几年的时间,如果运气好,那家小公司可能会逐渐成长为一家

    大公司;如果运气一般,它至少能保持原有的规模;如果运气实在不好,小公司

    倒闭了,他们又会换到新的小公司重新开始,或者干脆自己创业。就这样,用大

    公司带给他们的溢价去小公司换取高级别的岗位。

    如果用能量转换的原理来解释这个过程,去大公司就职就是积累势能,而转

    换到小公司则是把所积攒的势能变成动能。

    这就如同武侠小说里,大门派的溢价更容易被人们感知,行走江湖遇到别人

    抱拳问:“敢问阁下师承何派?”你的回答哪怕只是“贫僧乃是少林的一个小沙

    弥”,对方都对你产生几分敬意。但你若是出自某个不知名的门派,那可能就

    得“拳脚功夫上见真章”了。相对而言,比起小公司,大公司总是会有更多的品

    牌溢价。但是,同“酷”公司一样,大公司往往应聘难度很高,所以,很多人的

    职场生涯都是从一家小公司开始的。

    这时候,问题来了,在一个行业里有那么多的小公司,到底哪一家更靠谱?

    我们都不是神,无法一眼看出某家公司未来是否会迎来爆发性的发展。“酷”公

    司的溢价来自它的产品和品牌,大公司的溢价来自它的平台和背景,小公司的溢

    价来自哪里呢?

    来自老板。

    如果你遇到一个有能力的老板,他能带给你很多非收入形态的溢价。在小公

    司近距离地观察、模仿有能力的老板,学习他的举止谈吐,学习他的管理经验,学会这些,你就得到了这个老板带给你的能力溢价。如果你在小公司能天天跟在

    有能力的老板身边干活,取得他的信任,就可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于是,在

    去见不同的客户、主持某些工作的过程中,老板的资源也会慢慢变成你的资源。

    套用到江湖里,比较好的小公司就类似古墓派,虽然名气不大,但是掌门人

    很厉害;也类似桃花岛,虽然门派规模不大,但岛主是超一流大师,徒弟们个个

    身怀绝技。

    那么,什么样的老板才是有能力的老板呢?

    有能力的老板通常有这样几个特征:

    1.经历丰富,拥有职场的成功经验;

    2.手握一项或多项优势技能;

    3.信守承诺。

    2.5 买小城市的房还是挤大城市的床

    到底应该在大城市工作,还是去小城市生活,一直是近几年各大媒体热议的

    话题。某微信公众号曾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策划了一期“4小时逃离北上

    广”活动。该活动一经推出,立刻引爆朋友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要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间房?对于这个辩题,持不同意见的人

    在网络上唇枪舌剑,却始终没能争出个结果。

    辩论双方的观点大致如下:

    1.选择“大城市的一张床”

    利:发展机遇更多、更公平,成长得更快、财富增长也相对较快;

    弊:较高的房价、更差的空气质量、拥堵的交通。

    2.选择“小城市的一间房”

    利:较低的房价、舒适便利的生活。

    弊:发展机遇较少,学习的机会少,生活相对单调。

    那么,我们从职业角度来看待城市,会不会有什么新思路?在此,我们不妨

    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选择城市的章法。

    一、大城市的规模经济为职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大城市的人口密集,由此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三大影

    响:

    1.同等的投入能得到相对高的收益

    餐饮业从业者都知道,地段是影响餐馆盈利的重要因素,好地段能带来更大

    的人流量、更多的消费者。在同等程度的投入下,在好地段开餐馆的老板能获得

    更高的收益,有了更高的收益就更容易扩大再生产,同时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职位

    需求,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区域生活,于是,更密集的人口和更大的人流量又

    带来更多的收益。

    2.职业匹配程度相对更高

    假如你是一名求职者,当你去招聘网站浏览招聘信息,你会发现一线城市的

    职位需求是十分丰富的,其中的许多行业和岗位是在三四线城市找不到的。如果

    你学了个冷门的专业,那显然在大城市更可能找到与你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

    假如你是一名招聘者,想要招一个精通某个冷门专业的知识的人,显然也是在一

    线城市更容易招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底捞在四川简阳起家,却在生意越做越大

    的时候把总部迁到了北京。

    3.学习、提高的机会相对更多

    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是如何提升的?首先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地实践

    逐渐提升的。有句俗语说“神枪手都是拿子弹喂出来的”,这句话几乎适用于所

    有的职业。医生想要拥有高超的医术,就得医治过足够多的病人;厨师想要拥有

    高超的手艺,就得烹饪过足够多的食物。我是做职业规划咨询的,我的技能之所

    以能够一步步提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做的咨询服务足够多。

    那么在哪里能得到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呢?答案显然是大城市。只有在大城市

    才有足够多的病人、足够多的食客、足够多的来访者。

    除了在工作中学习,人们还会通过参加大量的专业培训和沙龙来提升自己。

    在大城市集中了许多能力出众的专业人士,因此,专业培训课程和沙龙也多数集

    中在大城市。如果你选择在大城市生活,你会更容易获得这种学习机会,而通过

    专业培训及沙龙高频次的沟通和学习,你会成长得更快。

    诚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网课这种线上学习的授课方式成为可能。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由于线下学习能够使你结识更多的人,从而营造一种更加感

    性、立体的学习氛围,专业培训和沙龙等线下学习的效果常常要好于线上学习。

    二、多数第三产业只存在于大城市

    我们先来看看“城市”这个词,“城”是城墙,“市”是集

    市,“城”和“市”组成城市。所以简单地理解,城市就是用城墙围起来进行交

    易的场所。

    我们再来看看集市是什么。

    中学毕业的时候,我跟一个好朋友去距成都市几百公里远的一个村子里待了

    几天,他小时候曾在那里上过学。我们选了一个周末到当地的集市上看了看。

    那个集市每周举办一次,在集市上,来自周围各村的村民将各自的农副产品

    进行交易。赶集的人从各自的村子出发,距离远的要走上两到三个小时,才能到

    达集市,村民在集市上完成交易后,会找一家饭馆吃午饭,午饭后再走两到三个

    小时的路回家。因此,一般来说,村民赶一次集需要花上一整天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集市距离周边村子的距离,大致是两到三个小时的路程。过

    去,人们赶集基本靠步行或者乘坐马车,所以两到三个小时的路程也就是二三十

    里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集市的所在区域慢慢地就会变成镇。一个镇到它所管

    辖的村子的距离,也恰好是二三十里地。

    当镇兴建起来时,镇上除了有集市,还会产生其他的服务业,如餐饮、理

    发、洗浴乃至医疗、教育等,由此可见,服务业的产生跟集市有着天然的关联,有了集市,才会有更丰富多样的服务业。集市的本质是交易,做交易就可能需要

    广告、需要贷款、需要咨询……这些都是高端的商业服务,它们大多聚集在大城

    市,我们可以说,服务业天生就在大城市里。

    再讲一个我做咨询时遇到的小案例。有一回,一个在中部地区的四线地级市

    的来访者打电话给我,说她很想从事广告行业,问我应该怎么做。我在电话里问

    了她一个问题:“你知道你所在城市里最大的广告公司是哪一家吗?”

    她放下电话后去了解了一圈,然后在微信上表达了她的失望:“我们这座城

    市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广告公司,都是些小作坊,规模大点的都在省城,那

    些公司没有在我们这里设立分部,最多设个办事处。”

    这下,一个结论就出来了。如果她想从事广告行业,想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

    展,就必须去更大的城市。

    通过上边这位来访者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经验:做职业选择时,一定

    得先看看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底能不能提供相应的工作机会。

    总之,如果你想要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一线城市依然是你的首选,如果一线

    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你实在无法支撑,那退而求其次,二线城市也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

    众所周知,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多,但是考虑到大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所带来

    的巨大压力,依然有不少人选择回到家乡(三四五线城市)生活。那么接下来,我就来为大家解答另一个问题:在三线、四线或者五线城市中,有哪些职业选

    择?

    1.深度依赖本地资源发展的行业

    有句俗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的就是那些依托本地资源的行业。

    对于这类行业,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种植业。种植业的发展十分依赖土地资

    源,而土地资源正是广大一线、二线城市所稀缺,而在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比

    较丰富的资源。

    此外,旅游业也是依赖本地资源发展的行业。比方说,如果你的家乡背靠4A

    风景区,你就可以依托这个资源发展旅游业,搞“农家乐”。

    2.“单打独斗”类行业

    我要讲一个名人,你来猜猜他是谁。

    这个名人的第一重身份是山西娘子关电厂的工程师,不过他还有另一重身份

    ——作家。他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写下了不少科幻小说,其中有一部还荣获

    2011年度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这部小说叫《三体》。没

    错,这个名人就是刘慈欣。

    关于他,还有一件逸事。有一次,刘慈欣的一个同事对他说:“刘慈欣,我

    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

    其实,很多像刘慈欣这样写小说的人,都选择在小城市生活。

    因为写小说是个“单打独斗”的工作——作者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构建

    属于自己的王国。

    对于从事写作的人而言,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能让他们的大脑展开更加狂

    野的想象。

    除了写作,从事艺术设计类的工作的人也可以选择在小城市生活。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她生活在洱海边的小镇上,天天面

    对苍山洱海,那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生活能够帮助她孕育奇绝的艺术灵感。

    3.生活服务类行业

    尽管当前的人口流动趋势是向大城市聚集,但是选择去大城市发展的多数是

    成年男性,而在三线、四线、五线城市还生活着很多老人、女人和孩子,有人戏

    称他们为“99-38-61军团”(99——九九重阳节、38——三八妇女节、61——

    六一儿童节)。在这里,医疗行业、餐饮行业、美容美发行业和教育行业等以他

    们为主要客户的生活服务类行业就是你回乡发展的好选择。

    回到小城市进入这类行业,我认为最好的就业方式不是给别人打工,而是自

    己创业。你可以和两三个人合伙开手工作坊,或者加盟某个连锁品牌,这时候如

    果你能好好运用在大城市学到的营销和管理知识,兴许就能获得成功。

    4.政府和国企

    未来,即便小城市的人口规模会发生变化,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一些国

    有企业依然存在,这些机构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你可以考虑的。

    2.6 跟对上司“吃肉”,跟错上司“吃土”

    在本章的第一节,我们提到了选择职业的五个重要因素:行业、职能、组

    织、城市和上司。

    为了了解人们对自己的职业的满意程度,我特别邀请我的学员分别对这五个

    要素按照满分十分制进行打分。猜猜看,在这份统计结果中,哪个要素的满意度

    最低?

    答案是:上司。

    由此可见,上司也是很多人选择跳槽的最直接的原因。

    在职场中,上司或者老板,总是举足轻重。在不同的组织里,上司所扮演的

    角色也有所不同,有的组织像一个家庭,在这里,上司就像个“父亲”;有的组

    织像一个王国,在这里,上司可能更像个“皇帝”。鉴于上司所扮演的角色的复

    杂性,下属跟上司的关系也往往不仅限于简单的雇佣关系,或者说契约关系。

    一、什么样的上司值得跟

    看过几百位来访者的从业经历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跟对上司,是

    一个人在职场中快速成长的充分条件。

    很多人会问我,什么样的上司值得跟?

    我认为,一般来说,好上司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成就动机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的内驱力较强,有

    想法,有进取心,行动快,不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喜欢体验成功的喜悦。对

    于初入职场的人而言,一个成就动机强的上司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推背感”,这

    样的上司能够推动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2.能容人

    房龙在《宽容》里说,宽容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房龙说的是一

    种很高的境界,普通人很难达到,因此,只要一个上司能做到表面上容人,就已

    经很好了。

    大家都知道,杨修曾当着曹操的面显露自己的才能,陈琳曾写檄文痛骂曹

    操,这些事一定让曹操心里很不爽,但他并没有当众发作,而且能够用人所长,这是很难得的。

    能容人的上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保持和而不

    同,这很高明。

    3.真诚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创业初期由于资金链出了问题,迫不得已要减少员工的

    薪水。他把公司的经营现状直接告诉员工,并向他们坦言自己的焦虑,得到了多

    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真诚的力量。

    真诚的上司不会恶意地糊弄下属,这样的上司是值得信任和跟随的好上司。

    4.跟你的价值观相近

    人们往往喜欢跟自己相近的人。这个相近,往往并不是指性格、气质的相

    近,不是说你性格外向,对方也一样,你们就是相近的了,而是说两个人的看

    法、观点、价值观相近。比如,两个人都认为契约精神是组织里的核心价值,或

    者都认为独立思考很重要,又或者都认同“爱拼才会赢”这句话……当两个人在

    价值观的层面相近时,即便性格、气质不一样,也会相互吸引。

    遇到跟你的价值观相近的上司,你拼尽全力完成工作,忠诚地跟随他,他会

    成为你在职场上的导师。

    只要你的上司满足以上四个特点中的三个,他就是值得你跟随的。

    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应该“换掉”上司

    好上司可遇而不可求。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自己心仪很久的企业,却

    可能无法预先选择自己的直属上司。因为很多时候,在入职之前,相比你对企业

    本身的了解,你对自己未来的直属上司知之甚少。

    是否能够与上司相处融洽也是一件讲究缘分的事,如果你恰好与你的上司志

    趣相投,那么你们就比较容易互相理解,共事时也比较合拍。有个游戏叫《三国

    志》,里面的武将除了设有智力、武力、统御力这些参考数据之外,还有一个隐

    藏数据,叫“相性”。例如,诸葛亮和郭嘉都是军师,诸葛亮跟刘备的相性相

    近,跟曹操的相性相差较远;而郭嘉则与诸葛亮相反,他跟曹操相性相近,跟刘

    备相性相差较远。我们并不能因此断言刘备和曹操不是个好主公,因为与上司的

    相性相近与否,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你与上司的性格气质、行事风格等来决定的,志趣相投则相性相近,这无所谓好坏。

    当然,如果你跟你的上司的相性相差较远,那么很可能无论你们怎样沟通、调试,都很难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是,这还不至于成为你换掉上司的理由。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应该“换掉”上司呢?

    我认为,应该被“换掉”的上司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出现屡次不兑现承诺的情况

    在职场里,契约精神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就是说,只要你认

    真工作,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如果这时候你发现你的上司多次不兑现承诺,不能给予你先前应允的各项福利待遇,那么你可以将他的这种做法判定为违背契

    约精神,这种上司是不值得信任的。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原本就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关系,上司与下属之

    间亦如此。一开始,在契约精神的约束下,你与上司对于彼此的信任分值可能都

    是60分,当你兑现了一次承诺,上司对你的信任分值由60分提升至65分;当上

    司也兑现了一次承诺,你对他的信任分值也增加5分,变成65分。反之,当你们

    任何一方出现不兑现承诺的情况,对方都会在心里默默扣除5分的信任分值,当

    这个信任分值降至某个数值时,这份关系就难以为继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在这里说的是“多次不兑现承诺”,因为有时候上司

    没有兑现对你的承诺,可能只是一时疏忽,你只需要通过与他沟通,善意地提

    醒,比如“我们这次提前一周完成这个项目,您上次开会说会给大家放一天假,您看咱们什么时候放呢”,就能促使上司履行承诺。而如果他屡次违背承诺,甚

    至在你善意提醒的时候还对之前承诺的事情矢口否认,那就说明他是有意为之。

    2.当众侮辱下属的人格

    下属做错了事,受到上司责备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上司的这种责备

    不是就事论事,针对下属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本身,而是针对下属个人,对下属

    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当众侮辱下属的人格,那就不正常了。

    如果你的上司会在下属做错了事的时候当众奚落他,侮辱对方的人格,那就

    说明这个上司不懂得尊重人,且情绪管理能力不强。如果上司事后能够意识到自

    己的不对,在工作机会、待遇等方面给予被侮辱的下属一些实质性的补偿,那么

    这个上司还不算太差。反之,如果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你

    作为他的下属就要慎重思考自己是否还要继续跟随他了。

    3.故意剥夺你获得某种价值的权利

    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中都有各自看重的价值,它们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或者是

    某种归属感,又或者是理想的实现……我们最终能否获得这些价值是与我们的上

    司紧密相关的。

    可是在职场中就有那么一种讨厌的上司,他知道你看重的价值是什么,却故

    意剥夺你获取这种价值的权利。

    如果你看重能力的提升,他就故意总是给你分配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

    工作基本无法产生任何业绩,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你也几乎无法从中培养任何新

    的职场技能。

    如果你看重归属感,他就暗地里操控团队里的其他人排挤你。

    如果你看重理想的实现,他就故意安排你做与实现你的理想背道而驰的工

    作。……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当马上与你的上司沟通,放低姿态,坦陈你的

    诉求,虚心求教。假如这样做并不管用,你就应该考虑“换掉”他了。

    三、如何能快速了解你的上司呢

    事实上,了解你的上司不一定非得等到入职之后,你可以在见到他本人之前

    试着先去了解一下他的风评,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他写的文章和有他出镜的视频。

    此外,面试也是一个了解上司的好方法,你要记住,面试是一个双向考察的过

    程,你接受面试,同时也面试对方。

    我的一个在某公司担任人力总监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件他在面试求职者的过程

    中遇到的趣事。求职者是一个90后,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的这个朋友问了他

    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想问我们的吗?”

    他想了想,说:“如果我入职了,您就是我直属上司吗?”

    “是啊。”朋友这样回答。

    这时,那个90后慢慢从背包里拿出几张纸,递过来,说:“这是一份性格测

    试题,专门用来测评上司的性格,您能花10分钟做一下吗?按照您最直观的感觉

    填写就好。”

    你们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想法,他们已经懂得在面试过程中赋予自己受

    试者与面试官的双重身份。事实上,越是在职场混迹多年的人,越应该重视对上

    司的前期了解。

    下面,我要介绍一种面试方法:行为面试法。这是很多大企业面试求职者的

    惯用方法。所谓行为面试,主要是通过询问求职者过往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借助

    他们对自身经历的描述,来了解他们的性格气质和求职动机,评估他们的个人素

    质和工作能力。

    在行为面试中,面试官常常会向求职者询问如下这些问题:

    “在过去工作中,最令你感到自豪的事是哪一件?”

    “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弥补自己的短板的?请举个例子详细地说一

    下。”

    “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处理特别容易出错的工作的?请举个例子详细

    地说一下。”……

    面试官询问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在于,首先,过往的经历是难以杜撰的,即便

    求职者有意遮掩,面试官也很容易拆穿。其次,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面试官可

    以通过求职者描述的过程中提到的一些细节,考察求职者的能力和品质。

    举一反三,求职者也可以在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我们的吗”的时候,通

    过几个问题来了解自己未来的上司:

    “在过去的几年里,您和您的团队做得最成功的项目是哪一个呢?您能大致

    讲一讲,您是如何带领大家顺利完成这个项目的吗?”

    “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于团队中表现平平的成员,您会如何管理?”

    “作为一个领导者,您最看不惯员工的哪种行为?”……

    通过发问,一方面,求职者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积极主动的求职态度,表达了

    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求职者也可以从对方的描述中初步了解对方是否

    与自己合拍。

    除了面试阶段,入职之后的试用期也是一个了解上司的黄金时期。要知道,试用期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时期。这个所谓的“试用”,不仅是公司对新入职人

    员的试用,还是新入职人员对公司(上司)的试用。因此,在试用期只顾埋头干

    活,忽视甚至放弃了对公司和上司的深度了解是很不明智的。

    在三个月的试用期里,你应该在认真工作之外,勤于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

    进度,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积极地与上司讨论解决方案。条件允许

    的话,你甚至可以跟上司简单地聊一聊工作之外的事,比如兴趣爱好等。通过沟

    通,增进对上司的了解,从而帮助自己进一步确定是否要留在这家公司跟随这个

    上司。

    曾经,我的一个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来访者,在入职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

    仅两周就选择了离开。我询问他离开的原因,他告诉我,在这两周中,他就工作

    方面的问题与上司沟通过五六回,通过沟通,他发现他的上司虽然有很多想法,却常常朝令夕改,这让他无法接受。我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一个有了想法就要马上

    推进落实的人,所以,对于他做出这个选择我表示理解。

    3.能力管理

    让能力长成一棵树,而不是一片草

    良好的能力管理既非取长补短式的弱势管理,也非扬长避短式的优势管理。

    良好的能力管理应该是把个人能力看作一个系统,通过识别、呈现、洞察和

    优化,打造出一棵属于自己的“能力树”。

    3.1 识别能力认知偏差的三大陷阱

    玩游戏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游戏角色都各自有一棵“能力树”,树上用酷炫的小图标标明了这个角色的身份、等级、经验值、优势能力等各项能

    力值。

    其实,这是一个带有很大诱导性的设计,当你看到这棵“能力树”,你会很

    自然地思考两件事:1.以我现在的能力能打赢哪种类型的怪物?2.下一步我应

    该发展哪个方面的能力?然后你的大脑就会发出相应的指令,你会遵照这些指令

    把这个游戏玩下去。

    这使我萌生了一个设想——如果我们的职业和人生是一个名叫Life Online

    (人生在线)或者Career Online(职业在线)的游戏,那么在这个游戏里,我

    们每个人也应该各自有一棵类似的“能力树”,这样,或许我们会更乐意去玩这

    个游戏。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我们每个人对自己

    的能力认知似乎都不那么清晰,我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哪些方面有优势,或者不清楚这些优势达到了什么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与我们

    实际的能力水平存在偏差,有时候这种偏差可能会非常大。

    1.第一种偏差:选错了参照物

    下图是一个摄影师从零基础到成为正式摄影师过程中的能力曲线图,在这张

    图上,有三条曲线。

    图3-1

    摄影知识曲线展示了摄影师在不同阶段所掌握的摄影知识量的变化,照片质

    量曲线展示了摄影师在不同阶段所拍摄照片的质量的变化,自我评估曲线展示了

    摄影师在不同阶段对自身摄影能力的认知变化。

    从这幅图中,我们会发现,自我评估曲线的走势与摄影知识曲线的走势有很

    大的差异。

    事实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简单。初学摄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摄影能力

    很自信,他会认为自己的很多摄影作品都很不错,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才发

    现自己的摄影水平很低,于是他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会如断崖般迅速下降,而此时

    他的摄影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摄影师学会了一些摄影技巧,比如,学会了用

    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美化照片,从而使自己的作品美感陡增,这时,他对

    自己的摄影能力的评价又开始提升。

    随着摄影能力的不断提升,摄影师对自身摄影能力的认知开始呈两极化状

    态,一种是认为自己的作品非常优秀,自己已经是个摄影高手;另一种则是意识

    到,跟摄影大师的作品相比,自己的作品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自己的摄影能力还

    差得远。直到第四阶段,这种两极化的认知才会随着摄影师的摄影知识和摄影能

    力进一步提升,趋向客观。

    其实,这张图也可以看作职业能力变化曲线图:当你开始学习某项职业能

    力,你觉得自己只花了几十个小时就已经将它掌握了,实际上你知之甚少。当你

    继续学习,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你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你认为自己简直一无

    所知,却没有察觉到此时的自己已经进步了。接着,在你了解了更多,也见识了

    更多之后,通过比较,你会对自己产生两极化的评价——时而觉得自己是个高

    手,时而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就这样,直到下一个阶段,你才开始对自己的职业

    能力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知。

    上述这个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很像炒股票时股价与其实际价值的偏差,一

    只股票自有它实际的价值,但是在牛市或者大家都看好它的时候,它的股价会远

    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而在大熊市或者大家都不看好它的时候,它的股价又会远

    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

    在我们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由于选错参照物而造成的认知偏差,可能会

    误导你,使你采取一些错误的行动,从而陷入巨大的失望或者错过某些发展机

    会。

    例如,某行政主管小T,缺乏做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且缺少相关的人脉,却

    自以为可以胜任人力资源工作,结果她冲动辞职后,两个月接连投出几十份简

    历,却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邀约。想去互联网行业做产品经理的小S,专门找培训

    班进行了近半年的相关学习,却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产品经理的职

    位,迟迟不敢投出简历。

    2.第二种偏差:错误看待平台溢价

    很多人应该都读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给赵王

    举荐蔺相如的是一个宦者令,名缪贤,那时蔺相如是他的门客。关于为什么举荐

    蔺相如,文章里是这么说的——

    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

    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

    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

    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

    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

    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将这段文言文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我曾犯过错,私下打算逃亡到燕

    国,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的想法(知道燕王会收留

    你)呢?’我对他说:‘我曾随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

    手,说“我愿意跟您交个朋友”。由此我了解了他的想法,所以打算投奔

    他。’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

    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

    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

    之下请求大王治罪,这样也许能侥幸被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

    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如今,很多盲目转行的人就是犯了和缪贤一样的错:把平台带给他的溢价看

    作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比如,曾经有一个在某国企做了十多年质量管理工作的主管,由于实在厌恶

    质量管理这项工作,冲动之下选择了“裸辞”。他辞职之后才意识到,转行于他

    而言近乎“从头再来”,而如果去下游企业继续做质量管理工作,他的收入会比

    在国企的时候下降至少13。

    这位主管的问题就在于,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职业价值,以为自己当下所

    获得的收入是与自己的职业价值相匹配的。殊不知,国企这个大平台的溢价在他

    的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一旦离开这个平台,光靠他自身的职业价值,他根本

    拿不到这样高的收入。

    3.第三种偏差,他人对你的评价所带来的困惑

    如果要请你的一个朋友给你做一个职业能力评估,你猜他会说什么?一般说

    来,他会给你好评,比如说你亲和力强、情商高、有创意、做事细心周到等,而

    不是选择像贪心、懒惰、浮躁、冷漠这类的消极词汇来评价你。

    很多试图帮助人们进行自我探索的机构都会做这样一个活动——邀请别人用

    三个词来形容你,我做培训时也发起过这个活动。实话说,我做这个活动的主要

    目的并不在于帮助学员们正确认识自我,而仅仅是活跃气氛,让学员们互动。事

    实上,这个活动于学员们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知无助。因为即便让你用三个词形

    容一个很容易给对方压力的人,你也不会使用类似于“控制欲”“强势”这样的

    词,你可能只会说他很主动、积极。我们会下意识地避免使用那些容易产生消极

    联想的形容词,这种做法无疑会带给对方一种错觉。

    再举个例子,市面上有不少帮助人们分析性格类型的机构,它们会要求来访

    者做一个性格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来给来访者相应的性格判断。在做出性

    格判断的时候,专业的咨询师往往措辞更加严谨,比如“仅仅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来看,你在一些人际沟通上可能会是……”但是,也有不少咨询师会表达得很夸

    张,其目的很容易理解,无非是活跃气氛,提升来访者的咨询体验。我记得有一

    次,我看到一位咨询师郑重其事地对一位家长说:“你的孩子在写作方面很有天

    赋,他很可能会是下一个金庸。”当时,我看到那位家长的眼睛明显在一瞬间亮

    了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我很担心未来他的孩子会被这种期待绑架。事实

    上,我认为那位咨询师夸张的评价很有可能会导致那位家长对孩子的写作能力盲

    目自信,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上边说的是别人给你好评的情况,而在另一些情境下,他们可能会给你差

    评,其中一个典型的情境就是“背地里”。

    你听到别人当面给你的好评时,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耳朵;而如果你有幸

    听到别人在背地里给你的差评,你会更加怀疑自己的耳朵。

    还有一种情境是吵架。如果你跟一个人吵架,那么对方对你的评价可能会很

    轻易就戳中你的软肋,甚至有些歪曲、夸张和杜撰的成分,听到这些评价的你很

    可能不知所措。

    实际上,真正的你,往往既不像他们当面给你的好评那样好,也不像他们背

    地里给你的差评那样差。

    3.2 作品呈现:让客户认可的最好方式

    很久以前,赵本山做过一则广告,广告里有一句台词是:“不看广告看疗

    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知道有一款中药居然在美

    国的亚马逊网站上畅销。按照我们惯有的认知,美国人是不认可中药的药效的,所以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简直难以置信,但它却是事实,这款在美国的亚马逊网

    站畅销的中药名叫“马应龙痔疮膏”。

    如果你能看到美国版亚马逊网站上用户对这款中药的评价,你恐怕要惊诧于

    他们出众的语言天赋:

    “它让我重新做回了人,使我不再一味地承受痛苦、忍受折磨。美国人,对

    不起,这一局是中国人彻底赢了。冰凉、激爽、慰藉。”

    由此看来,美国人也不管是不是中药,只要疗效好就行。

    在这里我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款产品(我不是非要你们把自

    己想象成痔疮膏),那我们要如何得到有关这款产品性能的最客观的评价?我想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那就是看(使用)效果。效果即价值,也就是说,这款产品

    能给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作品,作为能力应用的结果,就是一件能够证明你的价值的东西。

    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擅长写代码,你的作品就是你写的程序。

    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擅长做设计,你的作品就是你做的图标、视频、音频等。

    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擅长做饭,你的作品就是你做的菜肴。

    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擅长讲课,你的作品就是你的授课视频。

    如果你想证明自己善于思考,你的作品则可以是你写的文章。

    将你的能力用作品展示出来,你就可以通过这个作品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

    估。

    因此,关于证明某项能力的方式,我建议:能变成作品的,一定要先变成作

    品。

    比如我认识的设计师,都有一个自己的作品库,每当做了一些设计作品,他

    们就会把这些作品存进去,这种做法几乎也是每个设计师都有的习惯。我作为职

    业生涯规划咨询师,要证明我的能力就需要写文章和书稿,这些就是我的作品。

    事实上,把能力体现在作品上,也确实更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更为

    客观的评价。

    一个摄影初级爱好者,很容易高估自己的摄影能力,但是如果他能将自己的

    摄影作品拿给专业的摄影师,然后让他们根据这些摄影作品对他的摄影能力做出

    评价,就能得到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另外,做出作品,也是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职业转型的有效方法。

    曾经,我的一个朋友想去互联网行业做产品经理,但是他没有相关的工作经

    验,于是,他就自己画了产品的模型图和相关的产品功能展示图,依据两幅图做

    了一个土造产品模型,并撰写了产品体验报告,然后带着这些图和模型去参加面

    试,很快,在面试了几家公司之后,他顺利入职。在这个案例中,这个“土造产

    品模型”就是他的作品。

    在现代社会,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

    1.实体作品

    这种作品是指那些可以用手实际触摸到的作品,例如,木匠打造的家具、裁

    缝缝制的衣服、园艺师打造的盆景、厨师做出的菜肴等。

    2.虚拟作品

    这种作品是指那些虚拟的无实体形式的,需要借助媒体的渠道进行展示的作

    品。例如,导演拍出的影片、设计师画的画稿和图纸、作曲者谱出的曲子以及写

    作者写出的文章和书稿。也就是说,虚拟作品的作者不一定是媒体人,他们可以

    是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他们只需要将他们的作品借助媒体的渠道展示出来。

    一个讲故事能力很强的作家,会用他的文学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一个

    思考能力很强的企业咨询顾问,则会用类似于咨询报告这样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

    能力。咨询师可以用自己做咨询时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作为他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

    能力,程序员可以将他们写的程序代码作为展示自己能力的作品。

    请记住,要证明你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能力用作品展示出来,能

    做出实体作品的就做出实体作品,不能做成实体作品的就通过写出来、画出来、拍出来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放到微博、微信公众号、Git Hub(一个供程序员上

    传代码的平台)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

    3.3 评估自身能力的三大方法

    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能力都能用作品来展示,在这一类能力中,比较典

    型的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管理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组织协调、销售推进、管理领导、引导激励等多个方面的

    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则分为时间管理、项目管理、情绪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管理。

    对于这一类在职场中十分重要,但是又很难用作品展示的能力,我们可以诉诸经

    验。经验可以作为能力的另一种证明。

    在中文里,经验是个释义有些模糊的词。如果去查《现代汉语词典》,你会

    发现“经验”跟“经历”这两个词在释义上是有一定重合的。但是我们都很清

    楚,如果有做某件事的经验,那么通常就有过相关的经历;而有做某件事的经

    历,却未见得有相关的经验。

    在英文里,有个词叫know-how,在我看来,这个know-how就可以理解成

    经验。如果让我给“经验”下一个定义,我认为,经验,就是经历过,且清楚地

    知道如何达成目标的能力。

    在游戏里,经验通常被设定为一个清晰可见的可增长的数值,也就是经验值

    (EXP)。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难把经验诉诸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可量

    化的数值,这成了我们很多人在证明自身能力过程中很大的阻碍。

    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三种解决办法:

    一、讲述成就故事

    一到年末,就会有很多机构举办类似TED的演讲和论坛活动,典型的有:

    TEDx活动、一席论坛、做自己论坛等。在这类活动中,每个演讲者会花上大致

    二十分钟的时间与听众分享一个主题。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台上的演讲者大多会

    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打动台下的听众。这个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1.当年我遇到一个境况,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

    2.我产生了一个想法。

    3.我一步步实现了这个想法。

    4.我很厉害。

    5.台下的各位,你们也可以像我一样厉害。

    这种通过讲述过往的成就来展示自身能力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评估方

    法。对于这种故事,有个专业的术语叫“成就故事”。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讲述

    了成就故事,似乎也很难凸显自身的能力。实际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通常是

    他们对自身成就故事的描述过于简略。例如,我的一个从事教育培训的来访者在

    叙述自己的成就时,只用了“写作公开课转化了更多的学员,转化率达到

    78%”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如果仅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成就故事,是无法评估和展示你的能力的。

    讲述成就故事的核心,在于描述细节。

    比方说,在描述两种红色时,我们可以稍微增加一点细节的描述,明确指出

    一种红色是暗红,而一种红色是亮红,就是一个将两种红色区别开的方法。

    又或者,在描述中再增加一点细节,说明一种是血迹一样的暗红,另一种是

    红砖一样的暗红,也能很快地将这两种红色区别开。

    西方有句谚语:魔鬼在细节中。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也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

    为了帮助那个只用了“写作公开课转化了更多的学员,转化率达到78%”这样一

    句话来概括自身成就的来访者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并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提问。

    1.拆细

    拆细,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件能用一句话概括的事细细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

    很像程序员修补程序漏洞的过程,在修补程序漏洞的时候,程序员会将一段程序

    分解成多句程序语言,通过仔细测试每句语言的运行情况,找出漏洞,解决问

    题。将成就故事拆细,就是将故事展开描述,描述得越详细具体,就越能将自己

    的能力良好地展示出来。这个过程类似于淘金,通过一遍又一遍淘洗,藏在沙子

    中的黄金才显露出来。

    提问:

    a.背景——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我在一家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为了扩大招生,这个机构

    特别开设了几个免费体验班,每个班的学生可以免费体验六节写作公开课,我是

    其中一个体验班的授课教师。

    b.目标——你为自己制订了什么目标?该目标的完成期限是?

    答: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六节公开课之后,能帮助机构招募100名以上的

    新生,使授课的转化率达到50%。

    c.行为——为了完成目标,你具体做了什么?

    答:每周上课前仔细备课,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讲解知识,如何与学生互

    动。

    具体来说就是,上课前,我会记住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第一次授课结束

    后,我会向家长详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长的期待,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

    现,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课堂上,我会努力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

    后,我会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

    d.结果——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答:课程结束后,前台的工作人员向我反馈,有些家长一听完课就到前台排

    队报名了,我所负责的公开课体验班的转化率达到78%,是几个班中最高的。

    e.能力——你觉得这件事展示了你的什么能力?

    答:我认为这次授课展示了我的抗压能力、分析能力、教学能力和推销能

    力。

    以上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拆细过程。

    其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进一步分析这个教育培训机构以前的公

    开课是怎么上的?这次公开课为什么选择开设六节?这六节公开课的内容是什

    么?你具体是怎么备课的?你是怎么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为了记住班上每个

    同学的名字你用了什么窍门?为了讲好这几节公开课,你投入了多少时间?

    将故事拆解得越细,就越能发现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地方。

    2.比较

    我上大学时的哲学课老师介绍过一种常用的定义方法,叫作“属加种差”。

    所谓“属”,就是确定某个概念属于哪一类;所谓“种差”,就是确定这个概念

    与其他的概念的区别。比如: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定义

    用“一个角是直角”把矩形跟其他的平行四边形做了区分。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

    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个定义用“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把人跟其他动物做了区

    分。

    由此可见,定义需要从比较中得来。因此,借助比较,也能更好地评估我们

    的能力。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引入三个维度的比较:

    a.与他人比较

    “假如换另一个同事来做这件事,会有哪些不一样?你觉得会在哪些方面

    比他做得好?如果你的老板看到你的做法,他会觉得你的优势在哪里?”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分析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是职场上十分重要且有

    效的一种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因为,职场就是相互竞争的环境,只有证明自己

    在某个方面比别人强,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取得更大的收益。

    b.相似事件间的比较

    “你在这件事上的做法与在其他与之相似的事件上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在

    这件事上你运用了哪些特别的知识和能力?为什么你在这件事上取得了成功,而在那些事上却没有?”

    这种相似事件间的比较,其目的是帮助你在脑中构建成就故事的典型情境。

    通过比较自己对两个相似事件的处理过程,你会看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的不同,如此,你就能大致了解自己在什么情境下处理什么样的事件更为得心应

    手。

    c.不同阶段的比较

    “如果将这件事交给半年前的你来处理,会有什么不同?”

    通过跟过去的自己做比较,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这会让你更有自信。这是

    一种帮助你更客观地评估自身能力的方式。

    3.应用

    通过拆细和比较发现自身能力的目的是将这些能力加以运用。当你了解了自

    己的能力,你应当思考,自己可以将这些能力运用在哪些事情上,也就是去寻找

    能力应用的触发点。“触发”这个词可以对应英文的trigger,而trigger还有一个

    释义是“扳机”。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把手枪,发射的子弹是你的能力和优势,要运用你的能力,你只需要找到那个扣动扳机的瞬间。

    提问:

    1.你觉得,在这件事上你所使用的能力还能被用在什么事情上?

    2.这类事件中有没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它们一般会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3.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多做类似的事,取得更多的成功?

    当你完成这三个步骤,你的成就故事就算挖掘得足够透彻了,相信你在这个

    过程中一定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二、请别人“描述”你

    你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你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别。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

    眼中,很可能也有着巨大的差别,一个网络红人,在她的粉丝眼里,她可能是女

    神;在她自己眼里,她可能是化了妆的小美女或者卸了妆的小姑娘;而在她的

    妈妈眼里,她可能是一个让妈妈有些头疼的女儿。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画家根据语言描述为人画人像素描的事,这个画家会为每个人先后绘制两张素描,第一张素描是根据素描对象本人的描述

    绘制而成的,第二张是根据见过素描对象的人的描述绘制而成的,画家在两幅素

    描完成之前,不能与素描对象见面。视频的最后,通过将两张素描进行对比,人

    们惊奇地发现,根据他人描述绘制而成的画像要比根据本人的描述绘制而成的画

    像更接近素描对象的本来面貌。

    我在前面一节提到,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容易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或者某种偏

    见。因为评价往往涉及好或坏、对或错、强大或弱小……这些带有价值判断倾向

    的字眼,很难做到客观。

    而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让他人描述,而不是评价我们,结果将大不相同。

    因为描述会塑造情境,在情境中,会看到真实。他人在描述的过程中必将谈及一

    些具体的事件和细节,而这些客观存在的事件和细节会帮助你更加客观地评判自

    己。

    三、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种方法源于我给来访者做咨询的一次经历。那次来咨询的是一个娇小的女

    生,彼时,她已经做了三年的销售工作和一年的市场推广工作,正处于职业困惑

    期。在梳理完她的择业选项之后,她问了我一个问题:“马老师,你觉得我到底

    有什么能力和优势啊?”

    当时,我在心里嘀咕:“我刚跟你聊了半个小时,你有什么能力和优势我怎

    么知道!”

    但是如果我真的如此回应她,显然会打击她的积极性。于是我灵机一动,问

    她:“假如你的上司说过段时间要提拔你,但是在这之前你得招一个刚从学校毕

    业的人,培养他,使他的工作能力达到你现在的程度。你觉得,你会招个什么样

    的人?你会教给他哪些工作技能?”

    她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得招个亲和力强、对人很真诚的人,他最好还

    能懂点技术。”于是,我在纸上记下了:亲和力强、对人真诚、懂点技术。

    “然后呢?你会教给他哪些工作技能,让他达到跟你一样的状态?”我又

    问。

    “做销售首先要懂产品,所以得先让他了解产品的相关知识。然后我会带他

    去见客户,教会他如何跟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客户的需求。此外,我还要教

    会他如何进行商务谈判、如何投标,最后,我还会教他如何了解竞争对手,如果

    他学完这些之后能在一年内谈成两笔订单就大功告成了。”她这样回答。

    我接着在纸上记下:学习产品知识、学会跟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客户需

    求、学习商务谈判和投标、了解竞争对手。

    “还有吗?”我接着问。

    她想了想说:“得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会用办公软件向客户宣传产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7663KB,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