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60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7日
第1页
第8页
第14页
第28页
第40页
第134页

    参见附件(1479KB,412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是作者尹建莉写的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主要讲述了怎样保卫孩子的纯真童年,净化育儿观念,潜在的教育细节应该得到重视,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内容简介

    可能是有史以来实操性最强的家教书。 “如果你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读一本育儿书籍,我拍着光头担保,你选择这本,绝对不会后悔。”——凯叔(中国亲子故事第一平台【凯叔讲故事】创始人) 从22万个案例中,提炼出98个典型家庭教育问题。内容涵盖儿童的行为习惯、学习玩耍、人际交往、性教育、人格教育、家庭关系、心理成长等方方面面,堪称家庭教育问题的“百科全书”。

    第一本《好妈妈胜过 好老师》是写作者尹建莉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 本书则更注重对所有妈妈和儿童的实用性,涵盖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具体的生活事件接轨,让家长可以将理念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意识——所有的妈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孩子对应的问题,并获得可以“拿来就用”的解决方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作者信息

    尹建莉 中国家庭教育女王,中国奇迹畅销书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作品凭借口碑狂销逾600万册,被妈妈们相互推荐传阅,治愈千万家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她的新颖教育理念和独特教育方法震撼了中国教育界,得到专家和家长的一致推崇。她的书通俗 易懂,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身,600多万妈妈亲身实践证明:很全面,很管用!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目录

    第一章保卫纯真童年

    1给孩子一面涂鸦撞

    2儿时不竞争,长太才胜出

    3习的对立面也是习惯

    4“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5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6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第二章净化育儿观念

    1严厉教直是危险教直

    2“有本“家长为但培养出“没出息“孩子

    3不要把生顿培养成生馆

    4如让孩子学业和游戏双兼题

    5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6说““这个事儿

    第三章回归自然养直

    1启蒙教直要做的西件事

    2“愿代抚“愿开生金间的联结

    3“寄宿”是个坏制

    4幼儿园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

    5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6如包解决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问题

    2送干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这

    第四章惠在教育细范

    1溢台词是最重要的台词

    2艺术教直应该是甜的

    3对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这

    4只要办法对,四西拨丘

    5走出心理混泽——小春的故事

    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

    1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2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3做个“不进道理“的家长

    4喷叨是把小刀子

    5如包培养好习惯

    6求完送是最不完美的做法

    第六章绕开宣传陷阱

    1送“自闭症“这件事

    2美国心理学史上的么皱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截图

    目 录

    序 言

    前 言

    第一章 保卫纯真童年

    1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2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3 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

    4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5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6 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1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2 “有本事”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孩子

    3 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

    4 如何让孩子学业和游戏双兼顾

    5 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6 说说“钱”这个事儿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

    1 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

    2 “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

    3 “寄宿制”是个坏制

    4 幼儿园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

    5 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6 如何解决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问题

    7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第四章 赢在教育细节

    1 潜台词是最重要的台词

    2 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

    3 对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4 只要办法对,四两拨千斤

    5 走出心理沼泽——小春的故事

    第五章 完善家长自身

    1 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2 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3 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

    4 唠叨是把小刀子

    5 如何培养好习惯

    6 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

    第六章 绕开宣传陷阱

    1 关于“自闭症”这件事

    2 美国心理学史上的幺蛾子

    后 记

    最简单的路径,抵达最丰富的可能序 言两个书名,两个教育发现

    朱旭东

    几年前,尹建莉拿来她的第一部家教书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已让我略有惊讶。现在又读到她的第

    二部书稿,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有眼前一亮

    的感觉。她的第一本书已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从这部《最美的教育最

    简单》来看,尹建莉的研究和写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这本书中,她的角色从家长完全进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写作更

    进一步地从个体经验进入到群体经验,从经验理性进入到学术理性,从

    个案思考进入到对更广泛社会教育问题的关注。尹建莉在自己的专业上

    一直不断成长,同时又引导着广大家长进入专业成长的轨道,这种引导

    力在本书中呈现得更为突出。

    本书的每篇文章各自独立,整本书却浑然一体,因为其内部始终有

    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框架。这个框架不是文字结构上的教条,而是遵循

    了发现问题(problem) 、提出问题(question)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这样一个科学认知的规律。她深入地观察生活,敏锐地发现问题,勇

    敢地剖析问题,并且积极地给出建议,这样的思考路线和专业素养贯穿

    始终。

    尹建莉的这本书和她的前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主要落脚点

    在家庭教育上,两部作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教育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空

    白,弥补了政策和学院理论无法对个体教育生活形成细节关怀的不足。

    一个儿童的成长,任务很多,如认知与情感的发育,道德与公民性的成长,个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健康与安全意识,艺术与审美品位,兴

    趣与学业平衡等等。这些需要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合力完成。儿童的智

    力、情感等方面的发育主要经由家庭来实现,社会性和认知发展等方面

    则主要通过学校来完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相辅相成。比如一个

    孩子,他在学校哪怕仅仅是和同学打一场篮球,除了表面上的碰撞和冲

    突,更多地领略到的是竞争、合作、角色、关心、帮助、接纳等意识,这些体验是家庭教育难以孤立地给予的。

    教育要发展儿童的个性。个性不是孤僻,是在遵循社会普遍规则、准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越是个性越应该具有融合性、社会

    性,大家因为不一样才会在一起,由个性组成的群体,才是丰富的,才

    会和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而为,才能塑造出优秀的人才。

    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到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两个书

    名概括出两条教育真理,对当下很多人的认识来说,犹如新发现。虽然

    从书稿中也看到了尹建莉在面对种种教育问题时,有纠结和烦恼,但相

    信她对教育的热情始终饱满,希望她在今后的研究和写作中继续有佳作

    诞生,为家庭教育的研究拓展出更宽的路子。

    2014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前 言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尹建莉

    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

    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

    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

    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

    三位父亲挑了一副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

    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野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

    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完,最后不得不手端银

    碗讨饭。爱招摇的儿子失去了招摇的资本,每天从金马车上剥一小片金

    子,换点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

    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酒有肉有穿有吃,一辈子不发愁。

    这个朴素的民间故事寓意是深刻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

    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

    的、可持续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时代发展到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

    康的最可靠的宝物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几样东西最重要。

    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

    塑造他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它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

    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 :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

    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

    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

    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健

    全地发展自己。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

    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不过,教育的匪夷所思之处,或者说和其他事情最大的区别,就是

    目的和结果的背离。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转化成生产力,反

    而变成了破坏力,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无数相似的儿童,每

    天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细节;而当下关于教育的新概念、新名词越来

    越多,使很多家长反而不知所措——所有这些情况,让不少家长感叹,教育孩子这件事好难好复杂。

    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说过,“物理是最简单的科学”。教育

    学亦如此,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教育不是一堆技术指标、专业术语和硬

    邦邦的言行,教育有其精美的内在秩序,即教育原理。把握到原理,就

    是把握到教育的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症结之锁。这对每个家长来

    说,其实都不是难事。家长和家长的差别,经常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

    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手段的不同,区分出你

    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一副良弓。

    本书是我的第二部家教作品,较前一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本

    书感性描述略少,理性分析较多,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同时继续坚持雅俗共赏的风格。每篇文章的切入口或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大家都司

    空见惯,陈述的道理却比较大,但这种“大”往往是归于简洁,而不是繁

    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简化教育这件事,让所有的家长都能

    意识到,原来美好的教育是简单的,自己也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书中有不少观点会对某些流行的认识形成冲击,所有观点都是我经

    过审慎的思考后写下。因为每一篇孤立的文章都篇幅有限,不可能对所

    涉及观点进行全方位的铺陈。所以如果你在读某篇文章时,觉得作者说

    话有失偏颇、解释不足,或不易理解,请不要急,这一篇中没能尽情阐

    释的东西,可能在另一篇中有比较详尽的论述。本书有着统一的逻辑和

    价值观,它的一切论点都建立在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经典永

    不过时,而人性总是相通的。一切教育如地球上的陆地,表面看各板块

    距离很远,有大洋相隔,其实大海下面它们全部是相连的。只有深入地

    看,才能联系地看、简单地看。

    我自己有一个阅读经验,一本有深度的书必须读几遍,才能理解得

    透彻。在这里我也把这个经验分享给本书的各位读者,分享的意识也是

    来源于很多阅读过我的第一部家教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者的

    反馈。他们说,读我这本书时,会经历以下不同的阶段。

    第一遍,认可作者的观点,也羡慕作者能做得那么好。但觉得自己

    遇到的情况和作者遇到的不一样。并且作者的做法太细腻,感觉自己学

    不来。放下书后,遇到事情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第二遍,会发现前一次阅读原来很粗略,尽管每个字都读过,却忽

    略了很多重要信息。直到再次阅读,才发现不少迷惑的事情原来书中是

    有答案的。而且新的阅读会让自己透过故事开始领略背后的教育原理,对于自己如何做,开始心中有数了。第三遍,发现许多不同的故事背后运用的原理其实是相同或相通

    的,归纳起来也很简单。这其实就是有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时再遇到

    什么事,就会不知不觉地把一些原理运用到孩子身上,效果也立即能显

    现。

    这里说到的“三遍”,不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次数,因为家长的阅读基

    础和认知基础不一样,因人而异吧。总之,阅读的次数和获得的教育水

    准及信心肯定是成正比的。希望大家在读过本书后,最终都会说:教育

    孩子原来好简单啊!这就是对我的最大的肯定与赞美。

    我的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家长的,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接受并感

    觉受益,一方面取决于我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读者,取决于

    你的接纳程度。这本书虽然由我写成,但要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却需要

    由亲爱的读者和我共同完成。世间万事常讲一个“缘”字,我的书如果让

    我们双方有缘,那是我们彼此的福分,除了珍惜,唯有向上苍感恩。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

    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

    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无论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

    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让孩子成

    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

    的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2014年7月1日第一章 保卫纯真童年1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

    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

    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

    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

    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到处乱画几乎是一种必然。

    我女儿圆圆在2岁左右发现了笔的奇妙后,就兴致勃勃地往她所有

    能接触到的东西上乱画。奇怪的小人儿和线条开始是落在童话书上,然

    后就上了我和他爸爸的书、日记本及我们的影集。我们当然也给她白

    纸,让她尽量画在纸上,但她似乎不愿受此约束。既然管不了,我们就

    一般不管她,实在不能让她乱画的东西,就放起来,不让她接触到。她

    后来还往家具上画,我们告诉她不可以这样,并赶快把家具擦干净了,有的擦不干净,也不会因此责骂她。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换个想法,把

    她的破坏看成是可爱的创作,想着等她长大了,如果这些家具还用着,正好可以让她看到她小时候多么淘气。

    后来,圆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画在墙上发生了兴趣,开始我们

    有些心疼白白的墙壁被她画得乱七八糟,就在墙上贴了很大的白纸,告

    诉她画在白纸上。但很快发现她真正的兴趣除了在“画画”上,更是

    在“画在墙上”。这个小家伙表面听我们的话,背地里总是偷偷越出纸

    界,在墙上落下笔墨,仿佛是一种挑衅。

    意识到她的兴趣后,我们赶快修正自己的想法,不但没批评她,反

    而饶有兴致地欣赏她在墙面上的“创作”,我还故意对她爸爸说,难怪古人要画壁画,原来画在墙面上的东西和画在纸上的感觉确实不一样。圆

    圆看我们不在意她的破坏行为,又往墙上画了几次,就不再有兴趣了。

    而我们的心态放平了,确实也越来越能看出她的涂鸦之美了。

    到她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换了一个新房子,很精心地装修过,雪白

    的墙壁似乎又刺激了圆圆的绘画兴趣,搬到新家时,她表示很想在这上

    面画些什么。我和她爸爸就决定空出大大的一面墙,不摆放家具,专门

    给她涂鸦。圆圆一听高兴极了,立即拿出一盒彩笔创作起来。

    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很听她的话,所以已是小学生的圆圆也学会

    了“听话”,我们要求她只画在这一面墙上,不要乱画到别处,她答应

    了,也能做到。当时她有几个同学喜欢放学后来我家玩一会儿,小姑娘

    们第一次来我家看到涂鸦墙时,总是很吃惊。当她们知道自己也可以像

    圆圆那样随意往这面墙上画或往上粘贴东西时,更是惊喜,往往会立即

    行动起来。

    到圆圆小学毕业时,这面墙已是非常丰富了。不少到我家的人看到

    这面墙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精心装修的房子,怎么舍得让孩子把一面

    墙弄成那样子?我总是开玩笑回答说,这是一堵艺术墙啊,多好看!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越来越意识到,儿童都是绘画天才,也是创意

    天才。在他们拿着一支笔恣意涂画时,其实是在启动自己的艺术才华。

    我经常在端详一些儿童画时心生感动,那种真诚、朴素和表达上的自由

    洒脱,是任何人教不出来、任何技巧难以到达的境界。如果你真的能用

    心去看一幅孩子的画,就一定不会把孩子在墙面上的创作看成破坏。我

    由衷地喜欢家中这面墙,摆一组家具或挂两张字画难道就能比圆圆和小

    朋友们画上去的公主、王子或不知所云的线条、各种颜色的贴纸更美更

    动人吗?一面墙的光洁值多少钱?即使你不喜欢孩子乱涂乱画,也可以“忍

    痛割爱”,把这份自由和快乐送给孩子,过几年把墙重新修整一下不就

    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价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

    养,不限制就是培养。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

    反。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我认为“少就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

    因为成人常常受制于经验和常识的束缚,自己如果不是想象力丰富

    的人,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其实非常有限。卖菜的小贩可以称出一筐

    土豆的重量,但他不相信有人会称出地球的重量,他的常识中,称重只

    有一杆秤。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

    子。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能算出地球重量的人,最好不要把他的思维早早

    地固定到秤杆上。减少干涉,才能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

    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个不许

    动、那个不能那样做之类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

    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发

    展。大约在圆圆四五岁时,我给她买了一套《恐龙》,通过那套书圆圆

    了解到,恐龙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是地球的主宰,后来因故灭绝,现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们的化石。圆圆有一天又翻看这本书,突然问

    我,“妈妈,以后是不是就该有本《人》书了?”我乍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是啊,现在人是地球主宰,谁能保证亿万年后,“人”不

    是另一种文明生物谈论到的遥远的“恐龙”呢?

    有人说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十分相信这句话,只有在一个

    自由的灵魂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力量,必须在幼儿期萌发、茁壮,否则就会萎缩。圆圆大约4岁时,有一天在茶几上摆弄一根鞋带,她把鞋带中间绕

    个大圆,两头在圆的两侧直垂下来,像一个梳着直披肩发的头像,她说

    这是妈妈。我一看,真的很像,表示出惊喜。她接着用这根鞋带摆出了

    蝴蝶结、小豆苗、大蟒蛇、蜜蜂、剪子、带把的气球等等,甚至摆出了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圆圆,都十分传神。因为当时只有胶片相机,不舍

    得浪费胶片,我就找张纸,把她摆出来的造型都画下来。后来,几乎所

    有看到这张纸的人都会为圆圆的造型能力惊叹。这当然首先是圆圆的天

    赋所在,但我们作为家长,至少没有压抑和破坏她这份天赋。

    几乎每个孩子都带着某种天赋和偏好出生,“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并非倡导孩子满家乱画,这里想强调的是: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

    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价值千金。家长为此付出的不过是

    一点时间、一点金钱和一点耐心。假如孩子在自己家中活得缩手缩脚,经常为一些无心之过遭到责骂,家庭就没有为他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

    件。墙面可以修旧如新,损失的钱可以赚回来,孩子的爱好和创造力掐

    灭了,可能永远无法重新燃烧。

    检验你的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为他提供了

    一个放飞想象的空间,这里有一道简单的自我测验题:当孩子不小心闯

    了祸,如打了杯子或碰翻电脑,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而难

    过,出现内疚情绪,还是急于看你的脸色,出现辩解的行为?

    有位家长说她很用心教育孩子,可是2岁的孩子特别不听话,总是

    什么都要乱动,不让动就大哭,她每天为此和孩子发生好多次冲突,感

    觉很抓狂。

    也许这位家长理想中的孩子应该除了玩具什么都不乱动,要动也会

    提前征求家长意见。天下有这样的孩子吗?如果她知道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不仅是什么都喜欢动一动,还经常搞破坏,是否会大吃一惊?

    大约也是圆圆两岁多的时候,有一天只有我和她在家。我当时忙着

    干自己的事,圆圆似乎在我的梳妆台那边玩,感觉她很安静,就没去关

    照她。过一会儿,忽然听见圆圆说“呀,不好吃”。跑过去一看,发现她

    两只小手、脸蛋上都是白白的东西。我吓了一跳,马上就明白发生了什

    么事。我刚买的一瓶面霜,全被这小家伙抓出来,抹到脸上、镜子上,而且嘴里也有!可能是我的样子把圆圆吓着了,她脸上一瞬间浮起害怕

    的表情。我赶快笑着对她说:“没事,别动,妈妈给你拍张照片!”抓起

    手边相机给她拍了照,然后开始清理。我先用白纱布擦她嘴里的油,一

    边擦一边问她:“宝宝是不是闻着这个很香,以为很好吃,就吃了一

    口?”她点头。我问她好吃吗,她摇摇头说不好。我笑笑,对她说,嗯,这个不是吃的东西,不好吃,也不能吃,只能往脸上搽。然后又告

    诉她,再香的东西,如果不是吃的,都不能往嘴里放。圆圆忽闪着眼

    睛,在认真听我的话,看样子她听懂了。

    我一边给她洗脸洗手,一边又对她说:“你把油搽到脸上是对的,不过搽得太多了,你有没有注意到妈妈每天给自己和小圆圆用搽脸油

    时,都是只用一点点?”我给她用毛巾擦干净脸和小手后,从她的儿童

    霜中沾一点油出来,让圆圆看看手指上的量,然后涂到她的脸蛋上。一

    边涂一边告诉她,每次洗过脸,用这一点点就够了,不需要太多。圆圆

    乖乖地让我涂油,听我给她讲这些,很配合很满意的样子,洗过脸后,蹦蹦跳跳玩去了,以后再也没破坏过我的任何一瓶面霜。

    后来,我的一位邻居看到我给圆圆拍的那张照片,听完我讲的故事

    后,感叹地说:“你真是好脾气,要是我,得骂她一顿。一瓶油就这样

    被她糟蹋了!”邻居的想法可能有一定代表性,不过我觉得遇到这类事

    情发不发火,和“脾气”无关,其实和对事情的认识有关。如果家长看到这种“破坏”的潜在价值,知道孩子的自尊比一瓶面霜

    更重要,知道一次大胆的尝试能让孩子获得一种常识和探索的兴趣,就

    会知道一瓶面霜被孩子破坏了,有可能比它搽到脸上更有价值——这样

    想的话,心中还会有不快,还会发脾气吗?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 “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

    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

    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

    的轨道上。

    “规矩”固然是社会生活的必需,人们常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

    但是,在儿童教育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

    不要急于给孩子立规矩,尤其在他们认识世界的初期。有人说“规

    矩是用来打破的” ,这句话用在儿童教育上是再恰当不过。儿童对一切

    事物都充满好奇,探索的欲望充满体内的每个细胞,而且,他们不知道

    行为的边界,所以常常会做出格的事或闯祸。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期,家

    长要以正面心态面对孩子的种种“坏行为” ,只要不危险,不妨碍他人利

    益,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有的孩子甚至对某种“坏东西”表现出偏好,这种情况下,家长也要

    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跟孩子拧巴。其实,在孩子那里,一切东西都

    是纯洁的、有趣的, “好坏”之别其实常常是成人的一种偏见。家长要正

    确评估一件事的可行性,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不要简单

    否定,不要强硬地限制,更不要轻易进行道德的或善恶的评价,哪怕这

    件事看起来非同寻常。

    在我女儿圆圆不到两岁时,我假期带她回我父母家,她姥爷和姥姥每天中午要喝两小杯酒,圆圆看到了,也咿咿呀呀地叫着要喝,我就用

    筷子蘸一点给她尝尝。小孩子刚刚开始认识世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我基本上都会满足她。圆圆第一天尝过后,第二天还想尝,我照样给她

    尝一筷头。她姥爷喝的是高度白酒,小家伙居然一点不嫌呛,把筷头咂

    吧得有滋有味的。我在父母家住了一个月,圆圆天天都和姥爷一

    起“品”一点点酒,热情不减,看到酒瓶拿上饭桌就兴奋。对此我从未表

    现出异样,总是平和以对,既不制止也不怂恿。

    不担心她会形成酒瘾,我相信,除了毒品,物品本身都是中性的,自身并没有道德倾向。酒是天使还是魔鬼,带给生命的是享受还是堕

    落,取决于一个人内心有何种接纳基础。一杯酒,不过是一杯气味有些

    浓烈的饮料,没有决定一个人品格面貌那么大的力量。那个最后死于酒

    精中毒的人,如果世界上没有酒这种东西,也会有别的东西让他沉溺其

    中。 “瘾”是一种心病,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得这种病。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和习惯,但道德或习惯的教育不能仅

    仅以“限制”来实现,它应该是以“榜样”和“信任”来实现。我的家族也许

    有好酒的遗传,我父亲和母亲酒量很好,酒品也好,我家的孩子都对酒

    有好感,但没有一个酒鬼,没有一人因酒生事。我二哥像圆圆一样,自

    小对酒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喜爱,父亲也经常给他尝一点点,他同样一直

    品学兼优,是县里的高考状元,在后来的工作中也一直出色。而且他很

    早就对酒失去兴趣,现在除了亲友聚会有度地喝一点,平时是不会喝

    的。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提倡给孩子喝酒,想说的是,在任何事情上,只要家长自己做出了好榜样,而且信任孩子,不总以狐疑的眼光打量孩

    子,孩子没有为某件事长期和家长处于拉锯战中,那么孩子不会对一种

    内涵不深的东西有太长久的兴趣的,而且他也是乐意听家长的意见的。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

    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

    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

    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

    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①如

    果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

    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乃至萎缩;

    压抑感还容易刺激出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症状。有

    的家庭,甚至孩子把沙发巾弄皱了都要遭到训斥。一个表面上纤尘不

    染、井井有条的家,维护它的代价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松的生活。20

    年后,整洁的家中坐一个规规矩矩、毫无创造力、没有自我调整和选

    择、判断能力的人——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几乎所有人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却大相

    径庭。有太多的家长或老师表现出行为与目标的分裂,这些分裂表现

    为:一边赞美着创造力,一边刻意培养谨小慎微的人;一边欣赏着宽

    容,一边对孩子苛求挑剔;一边呼吁着要尊重孩子,一边执行棍棒或羞

    辱教育。

    近年来国人喜欢探讨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中国本土没有获诺贝尔

    奖的科学家。人们总喜欢把板子打到中国的学校教育上。学校教育固然

    有其弊端,但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处处受限,不能做一点点反常规的

    事,不能有一点点出格行为,创造力和探索意识被处处压抑,早早萎

    缩,如何能指望学校培养出爱因斯坦呢?“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并非把孩子都培养

    成艺术家或科学家,也不是怂恿孩子干出格的事或干坏事,而是尽可能

    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理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

    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

    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2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

    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这样的观点如同一个悖论,可能挑战了

    人们的习惯。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而且很多

    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如同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一样。这实际上是

    一个认识误区。这一误区的出现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过分高估了“竞

    争”的正面意义,二是没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

    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

    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

    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

    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

    老人竞争一直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儿童竞争却愈演愈烈。希

    望孩子未来有出息,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这个目标本身没错,就像少

    年怀有理想从来没有错一样。但如果认为孩子的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在孩子年幼时就推动他参与竞争,这就错了。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

    个成年人的正常过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初生婴儿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

    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牛要长得

    多。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它要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足

    够的积蓄能量的时间。就像麦苗从小绿芽过渡到麦穗硕壮需要时间和阳

    光雨露一样,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以及严格的、不可逾越

    的顺序。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

    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

    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

    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

    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

    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

    更愿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

    是短见。

    有这样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

    些弱肉强食的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如会背的唐诗比

    别人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成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种证书,等

    等,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较少关心孩子内

    在的感受。表面看来这些家长站得高,其实并没有看得很远。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

    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

    得越来越羸弱。

    我曾收到这样一封信,写信的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信是这

    样写的:昨天,我儿子放学回家,晚上做作业时还好好的,一会儿拿出

    了一张试卷就开始掉眼泪,我以为没考好,瞄了一眼分数,是99分,我

    问是怎么回事,他就问:“妈妈,我数学一考就是100分,语文考试怎么

    老考不了100分呢?”说着就开始哭了。我用您的方法告诉他,你自己把

    试卷订正完,如果全对了,还是100分。可他含着眼泪说,可是在老师

    那里不是100分,老师今天让我们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我告诉儿子,没得100分没关系,重要的是学过的东西有没有掌握。孩子点头好像明

    白了,但做作业时还是伤心,情绪不高,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在作业上,显得心不在焉。我想请教尹老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时有个好

    的心态?

    虽然信件只是孤立地陈述了一个生活小片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

    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小男孩

    为了一分之差而流泪,背后要多少相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老

    师要孩子“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这真是疯了,家长又在多大程度上

    推波助澜了呢?虽然这封信中家长开导孩子的话说得不错,但从孩子的

    反应可以看出,他并不相信家长的话。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感觉父

    母的态度。如果父母只是为了开导孩子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孩子是会听

    出来的,他不但不相信,反而会更难过。沿着这样的心理轨迹一直走下

    去,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小男孩会是个有竞争力的人吗?

    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

    有宏大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事很用

    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

    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的微博大约只发两类内容,不是励志就是抱

    怨和骂人,情绪总在两极上惴惴不安。他的父母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奋

    斗,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年轻人遗传了父母的智商,小时候很聪明,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

    出,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失望,不停地对他训诫……现在孩子成

    年了,对自己不满意,总想做出个样子给父母看,又力不从心,集合不

    起体内的能量,只能在励志和咒骂中纠结着过日子。

    如果童年的生活总处于斤斤计较中,大格局从何而来呢?

    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成人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

    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

    上,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

    我曾收到一封这样的家长来信,说他为了给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

    幼儿园,倾尽全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一些关系,同时,因为幼儿园

    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家长早就做了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

    普通幼儿园。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3岁的孩子居然号啕大哭,并在接

    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

    排斥。眼看着入园的时间快到了,孩子表现得还是很抗拒,家长给我写

    信要咨询的是,怎么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才能让孩子愉快入园呢?

    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给年仅3岁的孩子做思想工作”是在头痛医

    脚。孩子们在不适宜竞争的年龄,被卷入无节制的竞争中;在尚不具备抗挫折的年龄,被成年人搞得心理失衡,这怎么能用一番说教解决呢?

    就像不可能通过说动听的话让一个饥饿的人不再需要食物,我们也不可

    能通过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解决他正常生命秩序被扰乱的困惑。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

    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

    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

    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有以下几方面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

    的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等,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

    品行,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况是,当孩子开始上学时,他们对

    竞争的准备远较对合作的准备充足。几乎是从幼儿园开始,儿童的一切

    活动都是以竞争为目的,哪怕玩耍,最后也不是以快乐而是以得名次为

    目的。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使得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合作,只是学会了比和争,学会了防范。比如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不愿意

    给其他同学讲一道题,生怕别人学会了,把自己比下去。更多的孩子在

    竞争中产生挫败感,首先不满意自己,产生自卑,然后不满意他人,敌

    视他人。

    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

    任每天给作业、考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定期评

    比谁得小红花多,多的人受表扬,少的人挨批评。老师还要把这些情况

    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每个家长,这又大大地激起了大家的攀比心。而他的儿子总是得小红花太少,弄得他在别的家长面前抬不起头,就经常批

    评儿子。结果最近老师找他告状,说他儿子居然偷同学的小红花,还数

    次向老师打别的同学的小报告,尤其是得小红花数比他多的同学,明显

    嫉妒这些同学。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

    格的发展。”①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所以,并不是这个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显

    然孩子是被一步步逼到这里的。

    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为儿童提供一个简化的环

    境,以排除社会环境中丑陋现象对儿童的影响。①我们当下的现实却

    是,学校经常花样翻新地制造着评比,并不考虑这些评比设计的合理

    性。例如有一所小学,分早中晚三次对孩子们进行评比,评比等级分为

    五级,从“最可爱的人”到“最不可爱的人”。想想看,一个孩子,很有可

    能从早上的“最不可爱的人”变成晚上“最可爱的人”,并且经常在各个级

    别间来来回回地变。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评价却一会儿把他抬到天上,一会儿把他贬到

    地下。在这样的评价中,孩子的内心能不乱吗?他的道德能不被损坏

    吗?有的孩子学会了表演,有的自我认知被搞乱,有的变得满不在

    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发展诚实、友善和宽容,成年后,如何能要求他具有合作的品行?没有合作能力的人,竞争力又有几何

    呢?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孩子早早停止自然人的发

    育,小脚穿大鞋地努力让自己适应各种社会标准。这种扭曲是以消灭天

    性为代价的,他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假思索地弃绝内在

    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例如有位小学生,他为了不丢掉

    副班长的职务,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

    下,生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宁可让蚊子叮一个大包。这个孩子可

    能会得到老师的赏识,但这种反天性的行为肯定会在生命中留下硬伤,病灶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暴露出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活动能

    力是有限的。努力自我控制的人——强迫自己吃胡萝卜而不是巧克力,或压抑被禁止的思想——随后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放弃。有意

    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①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即使他们在某些时段获得了世俗

    意义的成功,但紧绷绷的精神始终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比如有些过

    度“吃苦耐劳”的人,他们甚至把“苦”和“劳”当作生命意义本身,把生活

    中任何一丁点享乐都看作罪过。也有不少“成功人士” ,我们发现他并不

    快乐,总是活在焦虑和紧张中,甚至有些人自杀了;或者有些人最终放

    弃了曾经最看重的名利,心态归零,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生命似乎

    绕了远道,才进入正途。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和一个妄想中的精神

    病人,其心理机能是一样的,他们都无法和世界建立正常连接,以一种

    病态的方式存在着。竞争的后果往往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击倒自己。这

    和哲学家弗洛姆的观点相映衬:懒惰与过度的勤奋并不对立,它们是人

    的全面功能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在神经病患者中,我们常看到他的主

    要症状是没有工作能力;而在过度勤奋者身上,我们看到其主要症状是

    缺乏轻松的享乐和休息的能力。过度勤奋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它们都是人内在的和谐遭到破坏的一个后果。②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

    率和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正处于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育当中,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已有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

    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也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他方面,比

    如皮肤病。英国教育家尼尔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发现,“我从未在一

    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现过暗疮。”③哲学家弗洛姆也发现,我们的身体

    对幸福与不幸福的反应,统统比我们的意识对它的感受更明显。身体比

    心理更不易受蒙骗。①这和中国传统医学讲的“七情”对五脏六腑的理论

    也是吻合的。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察觉到社会竞争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还孩

    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愉快轻松地成长。但不少人只能在孩子尚小,尤

    其还没上学时会这样想。一旦孩子上了学,面对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及

    排名,尤其是老师经常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给家长们的信息——几乎都是

    各种评价的通报——很多人开始无法淡定了,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对孩子

    的要求,开始一边抱怨孩子压力太大,一边配合学校给孩子施压。理由

    是,现在教育就这样,不能不竞争,我们也没办法。有的人甚至搬出精

    子和卵子结合也是竞争的结果这样一个理论,来证明人类的竞争必须是

    从头开始的。

    没错,生命的诞生固然是一场竞争的结果,一个精子为什么可以战

    胜几亿个精子捷足先登,并不是因为它有竞争意识,而是因为它强悍,它不需要在意别的小蝌蚪游得是否比它快,它只管自己尽情游,就成了赢家。一个人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

    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钱。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

    里。

    所以,不要抱怨大环境,先解决小环境的问题,小环境好了,大环

    境自然就好了。解除竞争压力,制度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靠意

    识来解决。成人自己要反思竞争的尺度和意义,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

    淡定。

    我认识一位电视台编导,她的儿子正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她给我

    打电话,说她儿子今天放学回家告诉她,学校举办了奥数选拔赛,所有

    同学都参加,卷子上的题好难。她问儿子会做几道题,孩子轻松调皮地

    回答:“一道都不会。”这句话不但没让她生气,反而隐隐地感到一种欣

    慰。她说,以前自己太计较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在学校的其他排名,这

    让她和孩子都感觉很累。她也一度简单地把这种困扰归咎于社会竞争、学校和老师。后来她慢慢意识到自己这种受害者心理很是可笑,其实主

    要是自己的焦虑和虚荣心作怪。放下这些,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学校还

    是那个学校,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以前孩子考试不好的话根本不敢

    跟家长说,现在却能用如此坦然的口气告诉她“一道都不会”,她形容她

    当时的感觉,不亚于听到孩子说“全都会做” 。

    亚当·斯密说过,人生中的不幸与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过度高

    估各种处境间的差别。贪心过度高估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差别,野心过度

    高估私人职位与公共职位间的差别,虚荣心过度高估默默无闻与声名远

    播间的差别……没错,有一些境状也许比其他境状更值得我们偏爱,但

    没有什么境状值得人们用太过激烈的方式去追求。如果不是出于审慎的

    态度,不顾正义法则,一个执意改变境状的人,等于是在玩所有危险游

    戏中最没有胜算的那种,并且把全部家当都押在几乎不可能赢的赌局上。①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在本

    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可以说,哪里有虚荣,哪

    里就有自我伤害。有些人命运不济,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虚荣作

    梗。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

    婪,享受生活之从容。“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

    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这正是

    俗话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

    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

    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

    力。

    设想一个孩子如果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

    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

    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可谓典型的“成功”人士,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他曾经历种种挫败,却一直坚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

    于天下。 ”这句话道出了他的成功秘诀。

    放下竞争意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这正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也就是本文要表达的“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3 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

    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记自

    己也曾幼小过,就不应该忘记自己也曾马虎过,回头想想自己的成长,到底是严苛的责难让我们立即变得细致,还是宽容和时间帮助我们慢慢

    完善?

    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某乡镇来了一位江湖医生,称其专治罗

    锅,百分之百能把驼背弄直了,不直不要钱。有家人的儿子自小驼背严

    重,带来医治。江湖医生的工具是两扇门板,方法是把病人夹在门板中

    间,再找两个大汉在上面用力一压——病人的背确实直了,不过气也断

    了。病人亲属不答应,要告官府,江湖医生辩解说,他只管治罗锅,不

    管断不断气。

    没有人认为这样荒诞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真会发生,事实上,夸张

    的寓言在现实生活里从不缺少照猫画虎的对应,就像“皇帝的新衣”古今

    中外一直上演着一样,“门板治罗锅”也处处发生着,尤其在教育中。用

    不管不顾的错误方法来强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典型的一种。

    有一对父母,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所以从女儿

    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作业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必须整

    洁、正确。妈妈天天细心检查孩子的作业,做错的当然毫无疑问要重

    做,写得不规范的字也必须重写。为了提高女儿写作业的认真度,妈妈

    规定每天检查出的错误不能超过规定数,如果超过了规定数,或因反复

    改正致橡皮把纸擦破了,就把这一页撕了重写。为此,孩子没少哭过,父母则绝不退让,甚至为此动手打过孩子。在父母的严格管理下,孩子写作业的好习惯养成了,所有作业本不

    但整齐干净,而且几乎没有一点错误,全部是红色对勾,经常得到老师

    的表扬,甚至被当作范例,让全班同学传阅。到后来,即使妈妈不检

    查,孩子自己也不允许作业有错,如果觉得哪页没写好,会主动把它撕

    掉重写。为减少返工,孩子在写的时候总是非常认真,所以很慢,一个

    小时的作业经常要写两个小时,因此几乎没时间玩耍,也没时间阅读。

    女孩上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加,作业也多起来,而且,由于她一直

    以来只注意作业在书面上的整洁与否,不习惯思考,所以面对一些较复

    杂的作业,不知所措,没有能力应对。这种情况下,女孩经常写作业到

    晚上十二点以后,睡眠严重不足,心理上也越来越焦虑。最令孩子痛苦

    的是考试,卷子上经常有不会做的题,而且因为写字慢,经常发生因做

    不完卷子而丢分的情况,考试排名急速下滑。

    一个在作业上都不允许自己有错的孩子,怎么能接受成绩排名每况

    愈下呢?女孩开始变得厌学,发脾气,妈妈这时才意识到孩子养成

    的“认真习惯”是个问题,开始劝孩子不必把作业写那么整齐,可以凌乱

    点,可以有错,不会做的就别做了。但孩子在整个小学期间形成的习惯

    已根深蒂固,并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只要发现作业有错,就难以接

    受,甚至表现出恐慌。心理问题反映在生理方面,年仅12岁的孩子开始

    严重失眠,每到周一早上,分外焦虑,甚至发生过几次晕厥,经常请病

    假,后又出现暴饮暴食和厌食症交替的现象,和父母的冲突也越来越严

    重。

    勉强读完初一,从初二开始,孩子断断续续休学。父母一直试图通

    过找家教补课、给孩子讲道理等方式解决问题,都无济于事。到初三

    时,功课压力更大,女孩彻底崩溃,无法再到学校。父母带她去医院看

    心理科,被诊断为抑郁症,跑好多医院进行治疗,毫无起色,状态越来越差。现在女孩把自己完全封闭在家里,不和父母说话,也不和外界交

    流,只能做最简单的手工,像智障儿童一样简单地生活着。

    这对父母,打死也不会承认自己是那个可笑的江湖医生。确实,表

    面看来,他们和江湖医生没一点相似。终极目的不一样,责任感不一

    样,对对象投注的感情不一样,无私程度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

    的:他们都是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实现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在最糟

    糕的结果出现之前,他们在意的,或者说有能力注意到的都是自己热衷

    的目标,而毫不在意方法的正确与否,不注意手中所操控对象的痛苦及

    承受力。所以得到的结果也有共性:取得了一个短暂的、表面看来令人

    满意的效果,却永久地损害了一个人。

    培养孩子的“学习好习惯”和“生活好习惯”,树这样一个目标是件非

    常容易的事,但如何培养、在培养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却是件需要

    去用心用力思考的事。下面对一种典型现状进行分析。

    现在有很多家长或教师为了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认真的好习惯,都会

    这样对孩子说:在考试上,我可以原谅你因为不会做题而丢分,不能原

    谅你因为马虎而丢分——相比单纯向孩子要成绩的家长,这样说话的父

    母似乎在教育意识上上了个台阶,他们知道,在学习上,好习惯胜过好

    成绩,而“认真”是个好习惯,所以向孩子提出不许马虎的要求。但这样

    一种培养“好习惯”的做法和上面一种没有本质差异,貌似合理,都属于

    门板治罗锅的范畴。

    孩子考试丢分,不外乎两种原因:不会做或不小心做错了。按家长

    这样的要求来评判这两种丢分情况,没学会倒是比学会更好——如果一

    次考试不足以让人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把这种情况放大了来看——假

    设两个孩子,张三和李四,一直是同班同学,在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甚至在整个中小学期间的每门课上,张三只能会学70%的知识,但可以百

    分之百把它落实到卷面上,李四学会了90%的内容,因为马虎,总让成

    绩打些折扣,每次得分和张三差不多。那么请持有这样逻辑的家长诚实

    回答一个问题: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你宁愿你的孩子是那个学到70%

    知识的张三,还是那个学到90%的李四?

    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这样的反驳:这样的假设不存在,一个孩子只

    要养成认真的态度,他眼下可能有些知识学不会,但从长远来看,一定

    会胜过那个聪明但不够认真的孩子,他不可能总是只能学会70%——此

    言有理,同时也说明,你的终极目的并非意在培养一个知识量比别人少

    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有认真习惯、能把学业做到最佳程度的孩子。

    即你真正想要的,不是张三在知识量上的不足,而是他能做到的“效益

    最大化”,你心底有一种确信,只要坚持不允许孩子马虎,他就能做到

    既“学得会”又“考得好”,最终,认真的张三一定会超过马虎的李四。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不许马虎的要求有利于达成这

    样的目标吗?

    心理学和生活常识早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做某件事的精细程度和熟

    练程度有关,粗糙和失误是万事开始阶段的必然,只有经历过失误,并

    在失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做越精准。

    儿童由于年幼和背景知识不足,各种“过失”行为是非常正常的现

    象,只要环境正常,孩子都会慢慢成熟起来,越做越好。正如学走路,开始跌跌撞撞,却完全不需要人为解决。不把这看作是问题,它就不是

    问题,把这看成是问题,才会制造出问题。如果家长不体恤孩子的幼

    小,孩子每摔倒一次,家长总批评为不小心,表示出不满,这就会给孩

    子带来扰乱和困惑,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延宕他的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①所以他认为,儿童写

    作业,做错也是一种作业设计要素。这并不是因为错误是件好事,而是

    因为如果太热心选择不准有发生错误机会的材料和工具,就会限制学生

    的创造精神,使学生的判断力减至最小,使他们在能力的获得上收效甚

    微。②

    所以,西方教育学特别强调要给孩子“试误”的机会,这也正是中国

    人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

    功课学习更是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需要动用智力、兴趣、毅力和

    情感等共同协作完成,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

    事件。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总因为马虎而挨批评,他就会自动进行调

    整。

    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

    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在对错问题上,对思考和探索就无暇顾及。而注

    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久而久之,不出错的习惯可能培养

    出来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兴趣的习惯也培养出来了,一个人坐监狱

    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如果说他已习惯了在监狱中,打开铁门也

    不迈出去,只能说明他的希望和心智已被摧毁,他已是体力和思想的双

    重衰竭者,像前面提到的女孩子一样。

    其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孩子不断接收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错”的信息,且一再地因为马虎挨批评,他会在潜意识里自动

    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让自己真的不会,以逃避失误带来的指责。这种

    逃避的后果,不但阻碍了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自我认同感。孩

    子原本是喜欢自己聪明的,感觉自己聪明能给一个人带来自信。对自己

    智力上的信任和对学业的兴趣,是保证孩子在学习上投注感情和毅力的重要前提,没有这种信任和兴趣,想要获得杰出的知识成就是不可能

    的。只为不出错而获得的荣誉非常肤浅,无法给予孩子长久的自信,也

    无法让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真正的兴趣。

    第三,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

    强化,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强

    大,会影响到他的行为表达,真的变得越来越粗糙,这又会招致家长越

    来越多的批评。尽管出于家长的压力,孩子会屡屡保证以后不马虎,但

    在潜意识中会反抗这种要求,产生情绪上的逆反。在不良自我暗示和反

    抗情绪中,他会变得更马虎,甚至破罐破摔,把马虎固化为自己的一种

    特点,直至完全丧失自我修正的力量。

    一个在学习上没养成思考习惯和探究兴趣、不自信或一直马虎的孩

    子,你能指望他学业出众吗?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

    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

    要到达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一个孩子,只要心理正

    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记自己也曾幼小过,就不

    应该忘记自己也曾马虎过,回头想想自己的成长,到底是严苛的责难让

    我们立即变得细致,还是宽容和时间帮助我们慢慢完善?我们说某人具

    有某方面天才,只是意味着他有这方面潜能,并非一出手就能达到完

    美,所谓“出手不凡”也必须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儿童则更需要这种积

    累。

    教育家杜威认为,习惯的养成是由于我们天性所原有的可塑性。儿

    童的可塑性完全不同于泥巴或蜡的可塑性,它并不是因受外来压力就改

    变形式的一种能力。儿童的可塑性必须以他自身从前经验为发酵剂,经验中的成功或失败作为一种成长训练,催化了儿童改变自己行为的力

    量。没有这种力量,获得习惯是不可能的。①

    当然,有的孩子确实表现出一以贯之的马虎,这应该和天性有关。

    孩子与孩子间确实有差异,不同的表现背后有不同的原因,天赋和训练

    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它是由不得孩子自己决定的,也不需要用人力

    进行过分的改造。孩子原本该是个天才的画家,你却一直训练他把数学

    题做到最好,到头来很可能他数学学得很平庸,绘画天才也没了,这到

    底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不成熟的生物都有很强的调适能力,不成熟

    的儿童当然可以适应家长不许马虎的要求,但这种习惯是以消灭正常天

    性为代价。

    把培养习惯做成强制习惯,常常反映着成年人缺少对儿童的体恤之

    心。这种不体恤,在教育中随处可见。

    比如有些家长,他们很在意上幼儿园的孩子能不能做到上课时乖乖

    坐着不动,认真听老师讲课。他们并不在意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多

    少“知识”,在意的是孩子能不能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和遵守纪律的好习

    惯,并认为这种“好习惯”如果在幼儿园没养成,以后上小学、中学就很

    难纠正过来。也有家长不希望孩子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要求

    在某个时间段只能玩一种玩具或看一本书,以期培养“专注”或“爱钻

    研”的好习惯。

    天知道这些奇怪的逻辑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种种对“习惯”的浅薄认

    识和培养,不过是胡乱作为,只能给孩子带来扰乱和压力,破坏孩子正

    常心理秩序。不但让孩子的童年在紧张和压抑中度过,还给他们埋下一

    生的心理的健康隐患。我曾听一位找我咨询的家长谈到她小时候的生活,她妈妈是医生,有洁癖,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甚至床罩都铺得一丝不苟,有棱有角。

    母亲严格培养三个孩子的卫生习惯,她记忆中母亲总是不停地说两句

    话,“别动那个,脏!”“洗手去!”她和姐姐弟弟偶然玩得高兴,不小心

    靠一下床,把床单弄皱一点点,也会遭到妈妈的训斥。找我咨询的这位

    家长其实是为她已经读高中的儿子的问题来的,她看起来是个非常精明

    强干的人,听起来事业干得不错,整个人收拾得很有品位,应该属于那

    种活得很好的人群。但她觉得她的人生很失败,抱怨老公和儿子,认为

    这失败是他们带给她的。从她的陈述和表现中我可以明确地看到,她的

    痛苦和焦虑,都和她的童年生活有关,是母亲的严格带给她的后遗症。

    她的母亲眼里只有整洁,没有孩子;只看到物理秩序,看不见人的情

    绪。在这种影响中长大的她,把这种习惯照搬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不仅

    对自己要求严苛,还一心要改造老公的坏习惯,培养儿子的好习惯,到

    头来却发现每个人都活得又累又不幸福。从她的陈述中我听到,她的姐

    姐和弟弟成年后的家庭生活都不太幸福,姐姐离婚,弟弟和配偶及孩子

    的关系也很紧张,生活得很不幸福。

    “心智习惯总要形成,不论其是好是坏。”①习惯的培养如果不是首

    先基于接纳,而是首先急于改造,损害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人不是物,人是有灵性的,一个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潜藏着无比丰富的独特

    性。遵循规则的开发和建设会让其焕发生机,不尊重其天性的胡乱开采

    只能导致生态失衡。

    总之,习惯无处不在,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没有一种习惯会孤

    立存在,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门板治罗锅的短视行为在教育中最应

    该避免。好习惯的养成,首先是理解的问题,然后才是培养的问题。4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没

    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

    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

    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互相发生点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长不

    必把这看成是问题,不必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气。

    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

    重时,简单地拉开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道

    理可以简单讲一下,不讲也行,关键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这看似有

    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最有效

    的方法。

    我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我女儿圆圆4岁前的固定玩伴是婷婷和小哲,都是女孩,出生时间

    差不多,且在同一层楼住着。三个小家伙总是东家进西家出地在一起

    玩。婷婷和圆圆性格比较温柔,小哲比较急躁,常常在抢东西时占上

    风,发生冲突时就会狠咬对方一口。我记得有两次圆圆去小哲家玩,突

    然哭着跑回来,说小哲咬她了,胳膊上有明显的牙印。

    我总是看看她的小胳膊,笑着对她说:“哦,又打架了。”然后轻轻

    地吹吹她被咬的地方,问她:“不痛了吧?”她如果说还痛,我就再吹

    吹,或轻轻地吻吻,妈妈的吻是最好的止痛剂。她如果说不痛了,我会愉快地说,好,不痛了,那就再找小哲玩去吧。

    我的态度对圆圆的影响十分明显,她往往是泪痕未干,情绪就完好

    如初,马上返身又去找小哲了。偶尔会表现出持续的情绪,说不想去找

    小哲,要自己在家玩。我也笑笑说:“好,那就在家玩吧”,随她的便。

    她多半坚持不了十分钟,就又想找小哲,或是小哲自己就跑过来了,两

    人很快又玩得热火朝天。

    事实上,婷婷也常被小哲打哭,或者圆圆和婷婷有时会倚仗比小哲

    个子高力气大,情急之下会把小哲推倒,惹得小哲大哭。我们几个家长

    持有的态度差不多,当然我们都会告诉孩子要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

    架不要抢东西,也尽量用引导的方式化解她们的矛盾。同时,对孩子之

    间的打架吵架,我们都坦然平和,一笑了之,没有谁会在这里算计自己

    的孩子是不是吃亏了,或是抱怨别人的孩子如何等。所以三个孩子一直

    在一起玩得非常愉快。

    家长的这种态度,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即发生冲突是件很正常的

    事,不用在意,过去就过去了,无所谓谁对谁错,该怎样相处还怎样相

    处——这样一种心理的建立非常重要,是儿童能正常地发展人际关系的

    必不可少的基础,是豁达、友善的生长土壤。

    事实上孩子们确实很快就学会了协调,闹意见的次数越来越少。圆

    圆4岁时,我们迁居烟台,小哲也随后和父母迁到青岛。烟台、青岛离

    得不远,两个小家伙隔几个月就要见次面,在我印象中,从那时起,她

    们不管在一起玩几天,再也没闹过意见,总是那么快乐默契,每次分别

    都哭得泪水涟涟,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一次见面。这份友谊一直持续到

    现在她们长大成人。“三不原则”看似消极,意义却非常积极,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

    人破坏性的参与,而且它内含一种信念: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

    题。

    这个信念的确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学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迁

    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上。没有这个信念,“三不原则”就失去了支撑的力

    量。很多家长在开始接触到这个原则时,总是将信将疑,一旦在生活中

    尝试验证,绝大多数人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对儿童的能力也会就

    此有新的认识。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邻里小朋友的相处,在双胞胎或多子女家庭,以及幼儿园或小学里,都照样管用,因为天下的孩子都一样。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经常为抢东西或其他事情打架。妈妈开始的处

    理办法是问清楚打架的缘由,判断谁做得不对,就打谁的手,或者关小

    黑屋,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惩罚他。但小哥俩的矛盾并没有因此减少,随着年龄增长,反而越来越多,一天无数次地哭喊着来找妈妈评理,这

    让妈妈非常抓狂,经常发脾气。而且两个小家伙都越来越会推诿责任

    了,有时甚至为了把过错推到对方身上而说谎。

    这位妈妈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办法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一时又不

    知该如何办,于是来找我咨询,然后将信将疑地带着“三不原则”回去

    了。

    过了几个月,我收到她的一封邮件,说咨询的当天傍晚,她正在厨

    房做饭,听到两个小家伙又在客厅为什么事声嘶力竭地争执起来,然后

    按惯例一起哭着来厨房找妈妈评理。当时她正要按惯例处理时,突然想

    到我说的“三不原则”,于是改变主意,一边不停手地做饭,一边轻松笑着对两个小家伙说,哈,又打架啊,以后打架别找妈妈了,你们自己的

    事自己解决吧,妈妈忙,没时间管你们。

    两个小家伙没想到妈妈今天会是这种态度,一瞬间愣了,然后就在

    厨房吵闹扭打起来,并大哭,都做出委屈万分的样子,边打边看妈妈,等着妈妈站出来评理。妈妈停下手中的活,笑着用温和的语气对他们

    说:“厨房太小了,打架伸不开手脚,想打就去客厅打吧。”说完把两个

    小家伙送到客厅,自己回厨房继续做饭。她刚回厨房还在担心,别真打

    出问题来。没想到孩子们的冲突好像也跟着自己离开了客厅,两个小家

    伙居然没有继续接着吵闹,且很快就听到了他们的嬉笑声,妈妈这才把

    悬着的心放下。

    接下来的日子,这位妈妈总是采用这种办法对待两个孩子的冲突,令她感到神奇的是,小哥俩真的相处得越来越好,学会了协调,也开始

    懂得互相谦让,现在已基本上不再找她告状。令她头痛了好几年的问

    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很

    多家长见不得孩子们闹矛盾。孩子间一发生点什么事,家长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没尽到责任,也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好管教孩子。没必要

    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

    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

    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周末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舅舅和舅妈也带

    着自己3岁的儿子过来,两个小家伙见面后都分外开心。玩了一会儿,5

    岁的孩子突然把3岁的弟弟抱起来,想要走几步,可由于他力气太小,一下摔倒了,弟弟的头磕在沙发扶手上,大哭起来,5岁的孩子一下子

    不知所措,羞愧地向大家看去。舅妈过来一看,孩子头上被磕出一个小

    包,大惊失色地叫起来。5岁孩子的妈妈见自己的孩子闯祸了,非常不

    好意思,担心弟媳不高兴,立即沉下脸批评孩子,要孩子给弟弟道歉,跟弟弟说对不起。

    5岁的孩子可能因为害怕,也可能觉得委屈,只是呆呆地站在那

    里,任凭妈妈怎么说,都不吱声。姥姥看这情况,沉不住气了,也过来

    给孩子讲道理,要求他给弟弟道歉。

    舅妈一边安慰自己的孩子,一边用暗示的口气说,小哥哥不是故意

    撞弟弟的,让小哥哥给道个歉,宝宝就不哭了。3岁的孩子听大家都这

    样说,就一直哭个不停,似乎也在等着小哥哥道歉。

    5岁的孩子在一伙人的逼迫下,终于招架不住,低低地说声“对不

    起”。姥姥嫌孩子声音太低,说没听清楚,鼓励孩子“大声点,再说一

    遍,好孩子就要勇敢承认错误!”孩子不说,大家就又鼓励他再大声说

    一次。孩子终于提高声音又说一句“对不起”。话音刚落,大家正要松口

    气时,孩子“哇”一声哭起来,开始发脾气,乱踢乱打妈妈,拉着妈妈要

    离开姥姥家。

    让我们体会一下5岁孩子的心情。

    他和弟弟玩得愉快,情不自禁地抱起弟弟,一定是出于一种好的愿

    望,或是表示对弟弟的喜爱,也可能是想要展示一下做哥哥的强壮,甚

    至是想获得大家的某种赞赏,结果却是闯了祸,可以想象孩子当时多么

    尴尬,多么没面子,且多么担心。假如这时家里人能换一种方法来处

    理,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效果一定不一样。比如态度轻松地对弟弟说:“小哥哥是想试试能不能抱得动你,不

    小心摔倒了。没事,让妈妈给吹一吹,一会儿就不痛了。”或者故意转

    移一下弟弟的注意力,对哭泣的弟弟说:“小哥哥刚才可能是没抱好,摔倒了。要么再让小哥哥抱一下,这次小心点,看能不能抱得动

    你。”我相信经家长这样一说,小弟弟会很快忘记自己的痛,不再哭

    泣,很乐意配合。小哥哥这时也一定愿意更小心地去抱弟弟,以免摔

    倒。这时大家可以顺便告诉小哥哥,以后想抱弟弟的话,远离茶几桌子

    等硬物,那样即使摔倒了,也不会碰伤。

    当然也有这种可能,这时小弟弟不愿意再让小哥哥抱,或小哥哥不

    想再抱小弟弟,大家同样可以理解地说,“嗯,宝贝真懂事,是担心再

    摔倒吧。你们现在确实太小了,可能抱不动,过几年再抱吧,再长三

    年,估计哥哥就能抱得动弟弟了,说不定弟弟也能抱得动哥哥了。”相

    信家长的话说到这里,全家人的感觉都很轻松,孩子也绝无再计较的可

    能。

    有人担心,如果当时不要求5岁的孩子道歉,是不是他以后会变成

    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做了错事也不懂得内疚?

    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这就又涉及我们前面提到的信念问题:儿童

    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只要他们成长中获得过友善和尊重,只要

    他目睹过得体的礼貌和修养,他就得到了这样的滋养。反之,成年人如

    果对孩子的一点无心之过不能表现出体恤,大惊小怪,上纲上线,逼迫

    孩子说“对不起”,这样才会损害孩子的友爱心。

    试想孩子在众人胁迫下,勉强说出“对不起”三个字之后,他的内心

    更善意了还是刻薄了?他对弟弟的好感到底是增强了还是被削弱了?他

    从此以后变得更理性了还是更情绪化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伤害的其实是两个孩子。那个3岁的孩子虽然得到了一句道歉,内心深处是否也

    被埋进了一些得理不饶人的俗念?

    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家长当然可以建议5岁的孩子给弟弟道

    歉,轻松的气氛下,孩子多半是愿意表示歉意的,如果不愿意,家长先

    代孩子表示道歉,给孩子做个示范。然后告诉两个孩子“好,没事了,你俩再玩去吧”。这件事情到这里结束,那么不光5岁的孩子挽回了面

    子,从这件事中得到了教训和做事的分寸感,也学到了宽容、乐观,3

    岁的孩子也同样能学到这些东西。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

    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

    负和被欺负的关系。现在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

    绝不让别人欺负。或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主动打别人,如果别人打

    你,你必须要还手。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会对孩子

    说: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不还手,回家我就打你。

    这样一种教导,可能让孩子学会不吃亏,但人生很长,“不吃亏”到

    底是一道护身符,还是一种隐患?发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无数事实已让

    我们看到,从不吃亏的人或报复心重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险

    中。

    比如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女朋友和他分手后,另找一个男朋

    友,他就去把人家杀死,然后再自杀。这样一种行为,表面上出于爱,实际是出于恨。狭隘的复仇心理让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毁灭

    一个让他有吃亏感的人。

    大部分“不吃亏”的人虽然可以活得一生平安无事,但“不吃亏”真的为他赢来更多的幸福了吗?

    我曾遇到一件事。我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去接她,带她在幼

    儿园院子里玩滑梯时,突然听到旁边一位妈妈叫起来,原来她发现儿子

    胳膊上有一块青,上面有牙印,看来是被哪个小朋友咬了。这位妈妈马

    上声色俱厉地问孩子“谁咬的?”正在高兴地玩着的男孩被妈妈的语气吓

    着了,一下子哭起来。这位妈妈又大声询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谁咬

    的?”边说边用眼睛向周围的孩子看去,好像每个孩子都有嫌疑。小男

    孩不回答,立即拉着妈妈的手就要走,边哭边说:“我不玩了,咱们回

    家吧,回家吧。”这位妈妈却不依不饶地拉着孩子去找园长,要问个究

    竟。

    看着这位母亲一脸怒气地拉着孩子往园长办公室走去,我心里真替

    她的孩子难过。相比孩子的纯美和自尊,这位妈妈的行为多么粗俗不

    堪。她不光在丢孩子的脸,也在破坏孩子的人际关系。她这样做,与其

    说是出于爱孩子,不如说是出于计较和报复。事实上她最爱的不是孩

    子,而是“不吃亏”的感觉。她这样处理,只是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却

    已经让孩子“吃亏”了。

    中国传统智慧“吃亏是福”被无数人奉为一种生存哲学。它强调的不

    是忍气吞声,而是以豁达之心看待世事。所以它不是来自压抑,而是来

    自气度和容量。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教导不吃亏,怎么指望他能

    在成年后体悟出“吃亏是福”的深意,怎么能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

    襟?

    当然没必要走极端。

    有些家长深谙吃亏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养孩子无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时,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让,这种做法也不

    对,也是走极端了。

    因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自

    我为中心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

    自身的幸福。所以,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

    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一般的教育方法有一个错误就是:首先对孩子们

    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所以开头就颠倒了。①

    幼儿尚未建立合作的概念,自己的玩具不让别的小朋友玩,或抢别

    人的玩具,这都是正常表现。强迫孩子出让自己的利益,这种做法并不

    能培养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强化他的紧张感。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别人

    总是侵犯他的私人领空,干涉他的事情,他会变得特别警惕,表现得更

    自私。

    孩子间的矛盾,无非起源于抢玩具,或打闹间没分寸感,不小心碰

    痛了对方等。成人对待这些小矛盾的态度,比告诉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响更大。要用最道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标准来

    要求孩子。天生不会和人相处的孩子其实不多,只要成人减少干涉,他

    们多半能进行自我协调。

    “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第二营造

    豁达和善意的环境。两者要的都是家长自身的修养。

    比如有一位家长,他想培养儿子的男子汉气,就对儿子说:“如果

    你跟小朋友发生了冲突,无论谁对谁错,你都不许当着对手哭,因为那

    样的话,你的对手会很得意,下回还会那样。”这样的家长可能自以为

    棋高一着,却是既错误地挑拨着孩子们的关系,还非人性地压抑孩子的正常情绪表达。这样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男子汉,只能教唆出一个压抑

    的小心眼。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把发生冲突的小朋友看成“对手”,自己就是以一个小心眼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间的冲突的。

    古汉语把心胸狭隘的人称为“器小者”,认为“庸猥之徒,器小志

    近”。如果家长总以自己错误的标准和判断任意践踏孩子单纯的世界,孩子的人际交往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也难成大器。

    曾有一位单身母亲向我咨询,她说4岁的女儿很喜欢去幼儿园,但

    在和小朋友玩耍时,总是扮演边缘角色,受别人的支使,还总是受气。

    比如抢某件东西,抢不过别人时,就不会再抢,转而玩别的东西去了。

    有时别的小朋友打了她,泪痕还没干,人家过来找她,她就马上高兴地

    又去和人家玩,全然忘了刚才被打的事情。这位母亲觉得孩子太懦弱,没有自尊,为此她给孩子讲过道理,也狠狠地教训过女儿多次,却总是

    没效果,孩子似乎越来越胆小了。她将此归因为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成

    长,因缺少父亲的关爱和保护而自卑。所以她的问题是,如何给孩子做

    心理辅导,是不是需要马上给孩子找个父亲?

    寻找同伴并迎合同伴,这是孩子正常天性的表达。在和小朋友发生

    冲突时,孩子能根据具体情况,主动退让,并且能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

    化解情绪;在小朋友得罪她后,不计前嫌,快速进行情绪代谢,重新投

    入友好的玩耍中。所有这一切,都是孩子在用天性中的纯洁、豁达和自

    爱,努力发展自己的人际协调能力。这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几乎深藏

    在每个儿童体内,只要没有错误的外力干涉,他们都可以在未来的成长

    中把握好各种交往的分寸。

    家长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其实都是她自己心理的投射。她的自卑感

    和斤斤计较,让她无法完成人际关系的协调,这种不协调性甚至可能影响了她的婚姻关系。她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就是让自己远离他人,拒绝

    交往。现在又不由自主地拽着女儿往这个方向走。

    我询问了这位家长童年的一些情况,她也是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

    中,她对自己幼时状况的描述和对女儿现在情况的描述如出一辙,而她

    自己在陈述中也突然发现,自己对女儿的态度、方法简直就是当年母亲

    对待她的翻版——到这里,她是开始触摸到问题的根源了,这才是改变

    的开端。

    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表现恰好符合你

    的理想。他可能是强势的,也可能是柔弱的;可能是狡黠的,也可能是

    厚道的。这些特征并不代表他将来就是怎样一个人。只要他在和同伴玩

    耍时是快乐的、内心是纯净的,就是好的。良好的同伴关系本身就是成

    长的营养品,能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滋养,成长得健康。

    当下还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人由于自身的不如意或眼界太

    低,经常给年幼的孩子灌输社会是险恶的、人心是无常的等等这类负面

    观念,让孩子从人生初始,就对家门以外的世界不抱有信任和好感。这

    不但降低了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坦荡,也束缚了他接纳世界的心胸,甚

    至会培养出反社会人格。

    对世界怀有美好的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并不冲突。家

    长应该把人际交往中各种潜在的危险告诉孩子,比如周围的人发生了什

    么事情,或媒体上报道了什么相关内容,就事论事地跟孩子谈谈,让孩

    子增加些常识。生活本来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规有意外。知道世界有灰

    暗,不等于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于毫无防范

    心理。这是你对社会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教育孩子应拿出的示范。正面教育永远是最可靠的办法,正如避免得流感,应通过平时强壮

    肌体来预防,而不能采用一出家门就戴防毒面具的办法。如果你希望自

    己的孩子在未来表现出一匹骏马的飘逸,就不要从小教唆他以一只刺猬

    的姿态活着。

    最后要强调的是,“三不原则”的成功运用,必须是三条戒律同时执

    行,才能有效。很多家长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容易注意到不介入和不怕

    吃亏,却往往忽略自己的脾气,动辄打骂孩子,那么这一方法的效果也

    会大打折扣。原因是家长自己给孩子做了一个不体谅、不宽容、不友

    好、爱发脾气的坏榜样。这也是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成人心中有馨

    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5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

    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

    质。

    我非常喜欢一位家长讲给我的这件事,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故

    事。

    她的孩子大约三四岁,很爱吃糖。妈妈害怕孩子吃糖太多会有龋

    齿,也担心会发胖,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孩子

    经常是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要妈妈拿糖给他,而且经常在吃完当天限额

    的两块后,觉得不够,缠磨着妈妈想得到更多。家长坚持原则,一块都

    不多给,并把糖筒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家长发现了问题。糖筒里的糖在急速减少,再仔细观

    察一下,发现放糖筒的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糖筒也挪了位,心里就明

    白了。这个小家伙,尽管聪明,但“做贼”的智商还处在大猩猩的水平上

    ——在搬了凳子爬上柜子偷偷拿糖后,不懂得消灭证据。这个发现让家

    长大吃一惊。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学会自我控制。可这样看来,孩子

    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自控力不仅没有发展出来,还多了一个弄虚

    作假的坏毛病。

    这位家长没有马上去批评孩子,而是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理,认识到自己必须得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了,于是跟孩子谈了一次话。她没

    有揭穿孩子偷糖这个事,而是很真诚地给孩子道歉说,你这么爱吃糖,可妈妈每天总是忘记主动拿糖给你吃,宝宝就得天天追着妈妈要糖,这

    样不好。以后这样吧,宝宝自己管糖筒,想什么时间吃糖,就自己去拿,好不好?孩子一听,当然高兴,说好。

    妈妈又对孩子说,糖筒你自己管着,不过妈妈还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坏处已经给你讲过,所以你还是每天吃两块,好吗?孩子说

    好。于是妈妈信任地把糖筒交给孩子,孩子既兴奋又吃惊,这可是妈妈

    以前摸都不敢让他摸的东西啊!

    妈妈打开糖筒看看说,糖不太多了,我们一起数一下还有多少块,还能吃几天。和孩子一起数了,还有20块糖。妈妈说,这些糖还够你吃

    10天,到时候妈妈就买新的回来。然后放心地把糖筒交给孩子。过了几

    天,妈妈悄悄去数糖筒里的糖,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有多吃。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家长只是改变了一下方法,就达到好几种教

    育效果。第一控制了孩子的吃糖数量,第二发展了孩子的自控力,第三

    防止了孩子撒谎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表面看来,不过是一句话、一个方法的改变。背后却是教育思路的

    完全更改——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

    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

    自尊感和责任感,就像一勺糖放进一杯纯净的清水中必然会使水变甜一

    样——家长前后两种做法,有本质差异,是教育和反教育的区别,那么

    孩子在这件事上就会前后判若两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

    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

    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

    质。家长把管理糖筒的权力从自己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小事件,却是一项教育大事件,它告诉孩子,你不必是家

    长的“臣民” ,你是自己的主人。

    也许有人会说,糖筒这个例子,家长的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她

    的孩子比较乖,懂得配合。如果是我家的孩子,把糖筒给他,让他自己

    管,一天就能把20块糖吃完——这种情况我相信是有的,同时我也相

    信,一个小孩子,如果他不信守自己的诺言,如此没有自尊,一定事出

    有因。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自尊是与生俱来的。自尊

    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

    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就是损坏的外因。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

    题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

    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面意识的匮乏:第一缺少“尊重”的

    心理基础,即信任;第二是没找到实现“尊重”的路径,不知道能带他走

    上这条途径的,是一块意想不到的路标:自由。

    自由——在教育上,这个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但在生活中,最容

    易丢失的,也是这个词!卢梭曾为此叹息,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

    往不在枷锁之中” 。①

    尤其在当下中国,由于我们多年来热衷于讲纪律,讲严格,所

    以“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词。尤其在教育上,人们错把控制

    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

    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终变得心理

    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有位家长给我写信,说自己以前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对孩子管得

    太严厉,看了我的书后,感到后悔。可她现在有一个着急的问题,不知

    该怎么办。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尿急了居然不敢跟老师说,尿了几次

    裤子。老师和妈妈跟她说了好多次,告诉她尿急了可以自己去卫生间,不必跟老师说,孩子才敢去卫生间。可是,去了卫生间后,居然不懂得

    自己回来,一定要老师喊才会回来,否则一直在卫生间待着。从录像

    看,她一天都难得笑几次,没人找她就呆呆地坐着。家长不明白孩子这

    是怎么了?

    这位家长自己在信中其实已经把原因说明白了,她一直对孩子管得

    太严,严厉教育像一把刀子,肯定会让孩子受伤。家长可以在一夜之间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扔下刀子,但孩子身上的伤不会在一夜之间痊

    愈,它需要时间,而且有可能落下疤痕。

    儿童成长中的每件小事,几乎都可以在自由或不自由的感受中,成

    为或好或坏的教育事件。持续性的错误教育总是有代价的,没有哪种一

    再发生的过失会不留下痕迹。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坏毛

    病?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事实是,如果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个别真正危险的东西或不可为的事情,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动,孩子会很听话的。凡不听话的孩子,是因为他平时听了太多的“不许” ,他对这个词已产生“心理抗体”了。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

    的错误。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有位家长把他给儿子订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发给我,请我看看

    哪里出了问题。他说儿子正在读初三,不好好学习,每天的时间安排得

    乱七八糟的。父母曾为他做过无数的计划,最后基本上都泡汤了。而这

    一次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是他和儿子商量着做的,孩子也保证说

    要按计划做事,实际上却一天都没认真执行。

    孤立地看这位家长发来的计划表,确实合理。学习、练琴、运动、上网等等,内容丰富,时间精确,松紧有致。但再完美的计划都需要孩

    子自己来执行,如果一直以来,孩子“完美计划”都由家长所定,并在家

    长的督促下执行计划,那么他就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计划能力和执行

    力,他内心生长最多的是服从和逆反,以及无力感。所以,如果家长只

    在计划的完美与否上打转转,不给孩子自由决断的机会,不注意培养孩

    子的自觉意识,那么完美计划将永远是一纸空文。

    自然科学的发现很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承,确立的东西一般不会遭受

    反驳。但社会科学常识却时时需要回到原点,经由每个时代、每个个体

    去重新认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外先哲把“自由”奉为王冠上的珠

    宝;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中,它经常是个陌生词。

    在我女儿圆圆四五岁时,我给她讲了有关空气的知识,并且用塑料

    袋、气球和玻璃杯等做实验,让她知道有“空气”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

    的重要东西包围着她,这让她感觉空气非常神奇。有一天她双手做环抱

    状,腆着肚子问奶奶:“奶奶,你看我抱着什么?”奶奶猜测西瓜、脸

    盆、篮球等,都不是。最后她告诉奶奶,抱着空气——空气是无形的、不可或缺的,自由也是——就像圆圆的奶奶想不到这个答案一样,有太

    多的人在思考教育时,从来想不到“自由”。所以很多人在分析一些问题时,动不动就社会、政策、学校、家庭、个体,等等,表面看头头是

    道,既宏大又全面,却都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事实上,“自由”就在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细节中,这个宏大的命

    题,需要我们从点滴去实现。

    有位家长写信向我咨询,说他的2岁的孩子想玩电视遥控器,家长

    不给她玩,因为她总把遥控器扔鱼缸里,问我怎么办,难道这也可以给

    孩子自由吗?

    家长虽然只是孤立地陈述了孩子的“恶行”,但可以推测这背后一定

    另有情节。应该是孩子最初想玩遥控器,家长不让玩,耐不住孩子哭

    闹,才不情愿地给她了;也有可能本来家长是允许孩子玩的,但没想到

    某一天孩子拿着遥控器时忽然心生“创意”,就把它扔进了鱼缸,引得家

    长严厉责骂孩子,并且再不许她动遥控器,待孩子又想玩时,家长就限

    制,然后又最终敌不过孩子的哭闹,又无可奈何地给了。总之,家长和

    孩子之间,肯定因为玩与不玩遥控器有一个拉锯战,孩子的负面情绪被

    刺激起来了,否则孩子不会对一个遥控器有那样长久而浓厚的兴趣。

    我的建议是,先满足孩子,不再在这件事上和孩子纠缠,让她去

    扔,不但不批评,还和她一起玩这个游戏,一直玩到她腻歪。一个遥控

    器没多少钱,旧的被水浸坏了,再买个新的,哪怕十个八个的,也没多

    少钱,全当教育投资。况且孩子根本不可能有兴趣去破坏十个八个,应

    该是玩坏两三个,她就没兴趣了。

    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几乎玩遍了所有遇到的东西,她刚懂点事时就非

    常有“创意”:把自己的小尿盆戴到头上,说是帽子;把爸爸的绘图尺当

    剑,到处乱砍;把盘子里油腻腻的鱼尾巴抓起来贴到脸上,说她长胡子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一岁半时,突然把一碗正用手抓着吃的面

    条端起来扣头上,汤汤水水流了一身,面条从头顶耷拉下来,她兴奋地

    指着脑门上的面条说“头发!”……可想而知她给我带来多少麻烦,当然

    我们有时也很烦,她的“创意”不知给我和她爸爸增加了多少家务活,但

    我们基本上都能正面看待这些事情,从不跟孩子发脾气。

    对于不能给她玩的刀和打火机等,我也不会简单生硬地拒绝,而是

    拿着刀去切肉给她看,告诉她刀能把手指割破了,只有等她长大了,才

    能用刀;还用打火机点燃报纸和布条给她看,告诉她,如果玩火,有可

    能会把家里的东西点燃,我们的整个房子就都变成盆里灰烬那个样子

    了,她可爱的布娃娃也会变成那样,所以也不能玩火。因为我们平时很

    少限制她,所以她非常听话,对于不让动的刀、火、电源插座等躲得远

    远的。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除了刀具、打火机等个别危险物品,其他东

    西几乎都可以让孩子去接触。重要的是家长多费些精力,看护好孩子。

    只是制定规则,简单地限制孩子,表面看很用心,事实上这样虽然最简

    单,却是教育懒惰行为。谁不知道在一个弱小者面前发号施令最容易?

    有位家长说她的2岁的女儿很不听话,不让动什么偏要动。比如她

    家阳台上放着一根用来挑动晾晒在高处衣服的“Y”形长杆,孩子偶然看

    到这东西,很感兴趣。家长担心那个分叉的头会扎着孩子,就不让她

    玩。可孩子总是不听话,为此大哭不已,而且总是想偷偷溜到阳台上玩

    那个杆子。

    其实,家长稍微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根杆子伤害孩子的可能性很

    小,况且孩子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家长在旁边看护好了,完

    全可以把这杆子交给孩子,让她玩个痛快。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但这不应该成为限制孩子自由活动的理由。确实,对于幼小的孩子

    来说,很多东西都有潜在的危险,如筷子、汤勺、铅笔、塑料袋等。保

    护孩子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限制他接触到这些东西,而是需要家长尽

    到引导和监护责任,告诉孩子如何安全地玩,并在旁边看管好孩子。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要玩筷子,我妈妈并不拒绝,但她告

    诉我不可以把筷子头含在嘴里走路,那样很危险。她把筷子横过来让我

    咬住中间,说这是“小鸟含柴”,她还逗我高兴,让我每次玩筷子都记得

    小鸟含柴。我的母亲没学过教育心理学,却有很多这样的办法,她凭一

    个母亲的爱心,让她的孩子快乐而安全地成长。

    如果认识不到自由的价值,思维就会表现得懒惰,方法就会简单到

    只是严加控制,一种控制行不通,仅仅是换一种控制方式。看到一位网

    友留言,他说,考察三年发现,自由是需要花钱的。当地幼儿园,凡讲

    纪律的每月2000元,凡讲自由的每月4000元——这宛如一个笑话,“自

    由”竟是要花大价钱买的。一种理念,当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常常是

    愿意为此买单的。而办学者如果意识到给孩子“自由”是件多么重要的

    事,那么思维就自然会活跃起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产生出无穷无

    尽的方法。孩子和孩子虽然不一样,但教育的法则却是一样的。卢梭说

    过,只要把自由的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教育的法

    则。①给孩子自由确实比管束更难,但理解透了,其实就会变得简单。

    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不去关注它,甚

    至可以不承认它,但绝不能缺少它。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

    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

    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6 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关于胎教

    关于母乳喂养

    关于月嫂

    关于纸尿裤

    关于婴儿车

    关于幼儿说话

    自古以来,妇女在怀孕初期的几个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都是一件很

    正常的事,可有的人就想改变它。上世纪中期,德国一家制药公司生产

    出一种用于治疗孕妇呕吐、失眠等妊娠反应的药品,俗称“反应停”,当

    时被宣传为对孕妇无任何毒副作用。该药品除了在德国(西德)被广泛

    使用,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风靡一时。结果其后几年间,这些药品

    使用国家新出生的婴儿大量出现严重先天畸形,典型症状为四肢残缺短

    小,整个人的形状像海豹。“海豹肢症”后来被证实和怀孕期间服用“反

    应停”有直接关系,这一惨痛事件被称为“反应停事件” 。

    重提这段历史是想说,自然法则是简单的、美的,也是庄严的,一

    切对自然法则的违逆,都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惩罚。而现

    代科技的发展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对童年越来越生疏,所以家长们在

    养育孩子中,越来越依赖技术和产品。虽然主观上都是想做得更好,想

    给孩子更多,客观上却可能给孩子的发育或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反应停事件”是一个极致,非常容易被发现和中止,而生活中有太

    多的细节,因其平常而容易被忽略。本文就当前人们在育儿问题上的一

    些普遍的反自然做法给予分析,提醒年轻一代家长在育儿中尽量回归自

    然,使育儿这件事更接近自然,趋于简单和美好。

    关于胎教

    胎儿和母亲是完整的一体,相当于母体的一个器官,一切需要都必

    须依母体为介质来转化吸纳。犹如胎儿需要的营养必须首先吃进孕妇嘴

    里,由母体输送给胎儿,不能用针管打进子宫里一样,“胎教”的落脚点

    也应该在孕妇的情绪和感觉上,而不是采用某种物理手段,跨过母体,直接给肚里的胎儿递去点什么。

    例如,为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有人对着肚子放音乐,以期肚中的

    宝宝能听到,并且所选乐曲都是“高雅音乐”,或儿童音乐。如果孕妇本

    人喜欢这些,那应该不错;如果孕妇不喜欢这些,甚至有些烦,她真正

    想听的是流行歌曲,那么流行歌曲才是最佳的胎教教材。并且,这音乐

    是要放给孕妇听,而不是直接放给肚里的孩子听。曾有媒体报道孕妇整

    天把录音机放到肚子上,声音开得大大的,结果损坏了胎儿的听力。现

    在市场上还有胎教儿歌,要孕妈妈每天读给肚里的孩子听。如果孕妈妈

    时间充裕,也喜欢这些,读一读倒也无妨。否则,不如把它们暂时搁置

    起来,待孩子出生后再说。在孩子未出生时,妈妈自己读一些优秀的图

    书,看一些好的演出,参观一些高水平展览,应该是更正确的选择。

    胎教的影响是由情绪作为纽带产生的。凡让母亲愉悦的东西就是好

    的,就适宜用来做胎教,否则就是无效的或负面效果的。比如从理论上

    说,看一场美术展览比逛一下午商场是更好的胎教选择,但如果你实在

    不喜欢看美术展览,对此没什么感觉,却非常想去逛商场,那就不要犹豫,逛商场去吧。此种心境下,逛商场就是比逛美术馆更好的胎教行

    为。

    当然,凭感觉选择要有底线,不能不管不顾地放任自己。比如平时

    你喜欢看恐怖片,或喜欢玩紧张刺激的游戏。怀孕之后,就应该暂时戒

    断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的行事原则,这

    一点对于孕妇尤其重要。母体的紧张、恐惧、愤怒、忧伤等等,对胎儿

    都没有什么好处。胎教的最高原则是让自己身心舒泰,基本判断标准

    是:凡内心向往,有轻松感和愉悦感的事就是对的;凡有些勉为其难,感觉有压力或有些烦躁的事都应该是不对的。

    现在市场上贩卖的胎教产品胎教概念不少,除了各种“胎教仪”,还

    有人建议定时用手电筒照射孕妇腹壁,增加对胎儿的刺激。这些都是显

    而易见的反自然的做法。“胎教仪”无非是些音像产品,且不说内容是不

    是被孕妈妈喜欢,仅仅是绑到腰上,就有可能损害胎儿听力,还无形中

    增加了辐射的危险。而用手电筒照腹壁,即使能引起胎儿的活动又怎

    样?胎儿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凭什么要你从外面来控制呢?

    关于母乳喂养

    如果母亲对亲自哺乳这件事有信心,并且坚持,绝大多数都可以成

    功。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

    我女儿圆圆出生后,开始我的奶水不够,小家伙总因为吃得不够满

    足而生气地大哭。我很着急,担心饿着她,就想到要给她加喂牛奶。我

    母亲淡定从容地对我说,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口粮来的,哪个当妈的能没

    有奶?一口牛奶都不要加,你就让孩子多吃,奶水越吃越多。在母亲的

    鼓励下,我坚持不加牛奶,女儿一哭就哺乳,不看时间,随时随地喂,能吃几口吃几口。

    由于喂奶次数多,且小家伙吸吮用力,我的乳头很快就破了,每次

    喂奶都痛得钻心,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揭疮疤”,尽管这样,我还是咬

    牙坚持住了。同时,我自己每天多喝水喝汤,保证供给充足。事实果然

    如母亲说的那样,奶水越来越多,大约半个月后就很多了,简直像喷

    泉,多到圆圆都来不及从容吞咽,每次吃奶都上气不接下气的,喉间发

    出很响的换气声。

    现在想来,我的母亲不但是个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深谙“奶水越

    吃越多”这个生物进化论中用进废退的原理;同时还是个哲学家,她

    的“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口粮来的”让我坚信,上帝给我一个孩子,就一定

    赠予了我一份奶水,我既不需要怀疑这一点,也不能用任何理由剥夺女

    儿自己带来的最好的口粮。最不济的母乳也强过最好的牛奶,母乳是奢

    侈品,优质牛奶是合格品,劣质牛奶就是危险品。这份恩惠岂止是孩子

    独享的,家长也跟着省多少力多少钱。

    吃母乳还是吃牛奶,这不单是营养方面的差异,也是儿童内心安全

    感的差异。孩子在妈妈怀里,小嘴吸吮着母乳,这是母子间最自然最原

    始的亲情交流。一股自母亲胸膛流出的奶水,像一条美丽的丝带,日复

    一日编织着亲密的母子关系,这个价值又如何估量呢?

    现在很多妈妈都奶水不足,用奶粉喂养孩子成了常态,奶粉市场极

    为繁荣,电视广告特别多, “给孩子赚奶粉钱”也成为很多年轻爸爸表示

    要努力工作的口头禅。近年来大家信赖的名牌奶粉和进口奶粉不断被曝

    出问题,人们更努力地去发现和购买更好的奶粉,却忽略了最好的奶水

    就长在母亲身上。不是妈妈们没奶水了,而是人力过多地介入自然的安

    排,扰乱了母亲的哺乳状态。在哺乳这件事上,另有一个误区是“定时喂奶”。一些专家抛出定时

    喂奶的概念,理由是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一些妈妈宁可

    焦急地盯着钟表熬时间,也不肯马上去哺喂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婴儿

    的世界本来就是混沌的,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慢慢清明。成人那么急于

    去改造孩子,急着培养好习惯,这是多么不自然的一件事啊。

    国际母乳协会有一句著名格言“看孩子,别看钟”,再小的婴儿都不

    是机器人,母爱的直觉可以胜过任何教科书。“母亲不需要计算自己给

    孩子喂奶的次数,就像她不需要计算亲吻孩子的次数一样。 ”①

    短见者最易膨胀。在自然面前,掌握了一点点技术的人类,经常企

    图用自己的脑袋取代上帝的思考,伪概念就这样产生了。围绕孩子的伪

    概念现在特别多,其原因可能是孩子太幼小,无力进行自我陈述,这给

    一些人留出制造伪概念的余地。现代母亲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天性,防止其退化,越是高学历的人,越要注意这一点。

    有一位曾到国外留过学的妈妈,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儿子。她怀孕期

    间从书上读到“恋母情结”这个词儿,忧心忡忡,就决定不让孩子直接吸

    吮她的奶头,从月子里开始,天天定时把奶水挤出来,存放到冰箱中,然后用微波炉加热,奶瓶喂孩子。两年后小女儿出生,为了上班和断奶

    方便,同样采用挤出、冷藏、奶瓶喂的办法。她的两个孩子没有经历断

    奶的困扰,以至于她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到处推荐。但两个孩子的身

    体都有些问题,都是从婴儿期罹患湿疹,越来越严重,浑身上下几乎体

    无完肤。家族中没有这样的遗传病,医生也搞不清楚病因,只说湿疹病

    因很复杂。

    疾病反映了孩子免疫功能的低下,这是否和她反自然的哺乳方式有

    关?即使病况和哺喂方式完全无关,经过吸奶器、冰箱、微波炉、奶瓶这样一趟长征的奶水,质量肯定不如乳房中直接流出来的。奶水的质量

    被打折,从没含过妈妈的乳头也是孩子的遗憾。而一个母亲如果没有亲

    自感受过一张小嘴在乳头上的吸吮,又如何能完整地领略生儿育女的幸

    福呢?

    还有一些母亲不愿意给孩子哺乳,可能是潜意识中害怕自己体形变

    化,或嫌麻烦。事实是,很多证据或研究都支持哺乳更有利于恢复体

    形。我认识一位著名演员,她不但坚持母乳喂养,而且拒绝为任何奶粉

    做代言,给多少钱都不做。她的行为让人敬重,她的身材和美貌也没因

    为亲自哺乳有任何改变。哺乳母亲的体形会不会变化,是否仍旧美貌,不是哺乳本身决定的,而是她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决定的。做母亲的如果

    能把兴趣点放在“妈妈”这个原始角色上,而不是力图追求自己的社会优

    越感,就更容易贴近自然。

    关于母乳喂养,最后还要说一下断奶和添加辅食的时间问题。因为

    现在关于这一点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建议早一些,有的建议晚一些。人

    为的争吵当然各有理由,也许都能自圆其说,但“自然”其实早已给出了

    答案:

    孩子一般6个月开始长第一颗牙,这是自然在告诉父母,小家伙开

    始具备咀嚼功能了,应该添加辅食了。此后,牙齿不停地长出来,这意

    味着辅食量及品种应该不停地增加。到两岁半左右乳牙全部长齐,那就

    是自然在宣布:现在,孩子在咀嚼和消化方面已基本成熟,大人吃什

    么,就可以给他吃什么了。断奶的时间应该和添加辅食的时间相辅相

    成,哺乳量和哺乳次数逐渐减少,自然断奶最好,尽量不要生硬断掉。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喂辅食及断奶时间会有出入,尤其断奶,一岁以后早断晚断没有太大出入。或出于客观条件所限,在某个时间必须生硬断掉,这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我们一定要尽量

    关注自然给出的提示和参考标准,在生活中尽量围绕这个提示和参考标

    准来做。

    关于月嫂

    月子保姆近几年变成“月嫂”,名称变了,工作内容也变了,由买菜

    做饭变为产妇护理和婴儿护理,成为专业工作者。哺乳是新妈妈面临的

    一个新任务,很多人的初期哺乳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需要催乳或消肿

    胀,这方面有经验的月嫂确实是可以帮一些忙,协助新妈妈顺利实现母

    乳喂养。

    但现在也有不少月嫂在母乳喂养上对新妈妈形成障碍,比如有的人

    会极力推荐婴儿奶粉,从婴儿营养和产妇恢复体形等方面来劝说新妈妈

    减少母乳喂养,甚至放弃母乳喂养。还有些月嫂特别喜欢用一些“规

    则”来规范新妈妈们,比如眼看着孩子长时间大哭,却不允许妈妈去抱

    孩子,也不允许妈妈及时给孩子喂奶,用各种理由解释这样做的科学

    性。天知道这些道理来自哪里,是出于推销或偷懒?还是为显示自己很

    专业?

    面对一个柔嫩的小婴儿,新妈妈都会感到惶惑,如何不被别人忽

    悠,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母爱的直觉去感觉事情自然不自然,不自

    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例如,现在月嫂们最常做的一件事是给婴儿

    做“抚触按摩”,这件事有意义吗?下面这位爸爸的感受有一定代表性。

    这位爸爸和他妻子都是博士,三十几岁才要孩子。在孩子将要出生

    时,他们有些惶恐,不知该如何“科学育儿”,就到月子中心精挑细选了

    一位“金牌月嫂”,这个级别的月嫂工资要得很高,超过他的月工资,博士觉得只要有利于孩子的护理,花点钱没什么,就咬咬牙订下来了。孩

    子出生第4天月嫂开始来家里上岗。她首先是给正在酣睡的宝宝做婴儿

    被动操,活动一会儿婴儿四肢,然后滴一些婴儿浴液到小浴盆里,给孩

    子洗澡,洗完澡后做“抚触按摩” 。

    月嫂往手上倒一些婴儿按摩精油,开始从头到脚地按摩起来,手过

    之处,小婴儿的皮肤立即变得通红,本来一直迷迷糊糊犯困的孩子这时

    挥舞着四肢,大哭起来,父母在旁边看得心惊肉跳,不停地说“轻点,轻点”。待月嫂终于做完全套按摩,孩子已哭得声嘶力竭,甚至连奶都

    不肯吃,在妈妈怀中被安抚了好久,才平息下来。第二天博士和妻子对

    这个抚触按摩就深感顾虑了,觉得没必要,有些不想做,月嫂这时拿出

    专业技术范儿,给他们讲按摩如何能促进孩子肌肉骨骼甚至神经系统的

    发育,两个博士莫名其妙地又被说服,然后又和孩子共同经历一场磨

    难。第三天,他们不再犹豫,坚决地阻止了月嫂的抚触按摩,也不要月

    嫂来给孩子洗澡,只让她帮忙干点简单的家务。

    这位爸爸很庆幸自己没有为了心疼退不回的钱而让月嫂把抚触按摩

    做下去。他说,后来想想自己学历虽高,做了父亲却变傻了。那么小的

    孩子,皮肤那么娇嫩,洗澡要什么沐浴液?又有什么必要做按摩?自己

    出生在北方农村,小时候连洗澡都很少,吃得粗糙、穿得简单,后来不

    也是全县高考状元,且读到博士嘛!而且那个精油,瓶上标的虽然是纯

    天然植物提炼的,谁知道是什么化工产品,天天给孩子身上用一大把,又隐含着多少风险?

    任何劳动群体都值得尊重,前提是其工作是有价值的,且工作内容

    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文化程度相匹配。如果玩弄概念,折腾人,尤其折

    腾弱小者,就不能不受到批评。企图用人力来生硬地打破婴幼儿固有的生态平衡的做法一直有,现

    在越来越多。制造一个概念,就可以开拓一片市场。当代父母,除了学

    习新知识,还必须捍卫自己的天性,努力返璞归真。

    抱孩子的姿势需要有人跟在旁边指点吗?给孩子洗澡需要别人代劳

    吗?照料孩子必定需要很多人介入吗?“如果我不做到从一开始就亲手

    料理他的吃喝拉撒睡,我就不会透彻地了解他,他也不会信任我、跟我

    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成功教养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这

    个了解是从襁褓期开始的。”①没有比父母更内行的婴儿护理专家,当

    你深爱着怀中这个孩子时,婴儿护理技巧就天然地来到你手上。

    关于纸尿裤

    纸尿裤确实带来不少方便,但不宜过度使用。纸尿裤的广告诉求经

    常是“不渗露”,那我们就从这三个字来想一下,受益人是谁?受罪的是

    谁?比如有的妈妈懒得半夜起来给孩子换尿布,又不忍心让孩子在湿褥

    子上睡,就每天晚上给孩子包纸尿裤。这些妈妈没有细细地想一想,倘

    若你不能接受半夜不换尿布的做法,纸尿裤就更不该使用,不渗露的纸

    尿裤不过是让一包尿全部兜在孩子身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比不换

    尿布还糟糕?所谓纸尿裤干爽,这只是针对妈妈的感觉而言的。如若不

    信,请妈妈们想一想,所有宣传干爽舒适的卫生巾,哪一种真的让人干

    爽舒适了?

    其实半夜换尿布并不是件必须的事,只要孩子不在意,不哭,就没

    必要去换,白天保持宝宝的小屁屁干燥,注意不要起尿布湿疹就可以,这样家长的睡眠和孩子的睡眠都不会被过分打扰。当然,并不是说纸尿

    裤一定不能在晚上用,本文意在强调,纸尿裤要尽量少用。婴儿最好的尿布还是传统的纯棉尿布。洗尿布可能有些麻烦,建议

    买一台小型洗衣机,专洗尿布,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并且从开销上来

    说,比大量使用纸尿裤可能更经济,同时也更环保。

    有时候,我们过分受宣传的影响,或是心底有懒惰思想作祟,就会

    变得思维简单。我在小区广场经常见到一位奶奶,她的小孙女整天包着

    纸尿裤,孩子小屁股长了湿疹,大腿根都磨红了,可以想象孩子一定很

    痛苦。这位奶奶嘴里抱怨纸尿裤把孩子捂得厉害,却经常是一边和人聊

    天,一边把小女孩的下身露出来,晾晒一会儿,转身又把纸尿裤给孩子

    包上。我惊讶于家长对孩子的不体贴和不尊重,终于忍不住,建议这位

    奶奶不要再给孩子使用纸尿裤,也不要那样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孩子。奶

    奶惊讶地看看我,然后表现出不以为然,懒得搭理我。

    我还收到一封家长来信,说她9岁的女儿手淫严重,问怎么办。家

    长陈述的原因是孩子小时候一直用“尿不湿”(纸尿裤的一种),使女儿

    从小就有阴道炎,反复发作,所以需要经常到儿童医院找医生检查开

    药,回家还要清洗和上药,使女儿的外阴常被碰触,这导致孩子发生手

    淫。

    我倒不认为阴道炎的治疗是手淫的诱因,在这里也不讨论这个。只

    是觉得,家长居然可以长期使用尿不湿而使孩子产生慢性炎症,为什么

    不在孩子刚刚出现不适时立即停止使用?看来像前面这位奶奶一样,眼

    里只有产品没有孩子的家长还不少。

    现代生活,商品广告无孔不入。不能说广告一定是不好的,但我们

    的生活不能过分被广告左右。尤其在儿童用品的使用上,由于孩子的柔

    弱,更应考虑它对孩子的适宜性,要警惕商家对儿童的过度消费。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科技信仰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宗教,它是17世

    纪基督教衰退后人们为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宗教。这种过于迷信技术力

    量、带有反自然倾向的行为,必将给人类带来麻烦。①当下家长的努力

    方向,应该是如何让孩子的生活尽量简单、朴素、自然,而不是市场宣

    传什么,就把什么搬回家。

    关于婴儿车

    经常在公园看到父母用婴儿车推着孩子散步,有时还跟着爷爷奶

    奶,在怡人的环境中一家人有说有笑,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但如果你

    仔细观察婴儿车里孩子的表情,会发现他们多半神情索然,落落寡欢。

    孩子的状态并不意外,把我们置换到孩子的角度上来感觉一下,刚

    刚一两岁的小人儿,既不懂得欣赏美景,也听不懂别人的话,离父母又

    有这样一段距离,没有交流,没有肢体接触,这样的天伦之乐于这小小

    的人儿来说,有什么可乐的呢?

    设想另一种情景,一家人逛公园时,四个大人轮流抱着孩子,边走

    边跟孩子说话,讲讲这个,讲讲那个。如果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不时地

    把他放下来,走一走,摸摸地上的土或砖,捡颗小石子或小树棍,拔一

    根草,晃晃路灯杆……同样是逛公园,走同样的路线,孩子感知的东西

    会完全不一样。

    童车确实能带来方便,适度使用童车很有必要,尤其独自带孩子外

    出或赶路时。但不要养成依赖习惯,不要一带孩子出门就推婴儿车,并

    且一推出来就一直让孩子在车里待着。偶尔使用一下,童车是帮手;使

    用太多,就会变成一道语言交流隔离带,或是束缚孩子腿脚的绳索。而

    且,习惯在童车中待着的孩子,会对童车慢慢产生依赖心理,越来越懒于使用自己的腿脚去走路。所以现在,我们在公园里或大街上会不时看

    到,已四五岁的孩子还要家长用童车推着走的情景。

    家长一定要珍惜怀抱孩子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你的体

    温,方便和你交流。买根抱孩子的背带,体力劳累就减轻不少,双手就

    可以空出来,非常方便,而且这样还可以减肥。不要担心抱孩子太多会

    把孩子“惯坏了”,这种担心没有来由。拥抱本身不会惯坏孩子,经常得

    不到父母拥抱的孩子才会有问题。有过“皮肤饥饿”经历的孩子,长大后

    会有深刻的不安全感。如果说有的孩子不抱就哭,原因不在抱得多本

    身,应该是孩子在其他方面经常性地心理受阻,内心有委屈感或失落

    感,下意识地用哭来表达情绪。况且,即使你的孩子天生比别的孩子更

    喜欢让家长抱着,也不是件坏事,孩子几年间就长大了,用不了几年,父母想抱也没有那么大力气,而且孩子也不让你抱了。记忆中有许多怀

    抱孩子的印象,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不要让没有意义的习惯或产品统治你的生活,不要让物质太多地介

    入和孩子的相处中。孩子不仅需要父母心中的爱,也需要你实实在在的

    体温。童车只是个微型托管所,父母的怀抱则是一个温暖的乐园。

    关于幼儿说话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楚,尤其发不了舌尖音,比如

    把“河流”说成“河牛”,这非常正常。家长不在意,孩子长大慢慢就好

    了。这犹如刚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无须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到孩

    子长大了自然就走稳当了。如果家长把这种正常现象看作是不正常,着

    急去训练孩子,很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育。

    有位家长为了让刚刚一岁半的孩子口齿清楚,天天用小饭勺调整孩子的舌头,训练孩子发音,本来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再开口说话。

    孩子的异常表现把她吓坏了,以为孩子突然得了“自闭症”,幸亏孩子奶

    奶凭感觉断定是小饭勺惹的祸,及时阻止了她的训练,并坚持不让她带

    孩子去医院看心理医生,也不让她在说话上再和孩子纠缠,过了近一

    年,孩子才又慢慢恢复说话。

    还有一位妈妈,她儿子3岁,说话吐字虽不太清晰,但是很流利,妈妈一直没觉得孩子说话有什么问题。可有一天,家里来个亲戚,说孩

    子口齿不清楚,原因是说得太快,要孩子说话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

    说,还做了示范,并不停地纠正孩子。结果第二天,孩子就一个字一个

    字说话,说得很慢,脸上有紧张的神情,而且还有点结巴。妈妈急了,说怎么结巴了,慢慢说,不要急。孩子就更紧张,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

    慢慢往外蹦着说,结巴得更严重!亲戚走后,妈妈告诉孩子可以像以前

    那样说话,没问题。但孩子却不能马上改回来,说话一下变得很少,只

    要开口,总是慢吞吞的,还是有些结巴。妈妈再不敢提如何说话的事,过了好久,孩子才克服了结巴的问题,但流畅程度似乎不如以前。

    这位亲戚虽是好心,却纯属没事找事,这样的“热心人”可能每个人

    都会遇到,我自己也曾遇到过。

    我女儿圆圆3岁时,有一天我带她去我工作单位。一位孩子已上中

    学的同事听到圆圆不会发舌尖音,比如把“六十六”说成“拗希拗”,显得

    很吃惊,郑重其事地建议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口腔构造有问

    题。我不知她的孩子三岁时说话有多清晰,但我知道圆圆肯定没问题,作为母亲我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喜欢圆圆那种发音的样子,感觉

    非常可爱,所以对同事的建议一笑了之。不记得圆圆什么时间不再

    把“六”说成“拗”,就像我不记得她哪天从一个胖嘟嘟的幼儿长成一个四

    肢修长的少女一样。“自然”远比我更高明。中国传统文化讲“道法自然”,这其实是一个普世法则。可我们现在

    在养儿育女的问题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几乎孩子所有的生活细

    节,都恨不能用人力来控制。

    当人们对童年越来越生疏时,儿童的正常表现就纷纷被看作“问

    题”,各种“训练”便应运而生了。感统训练、哭声免疫训练、排便训

    练、爬行训练、注意力训练、抓握训练……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

    高,养育儿童却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粗野无知。有多少人在对孩子以

    爱名义进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扰乱孩子的正常发育,甚至逼孩子

    退行。

    我听说有一家人,嫌孩子吃饭太慢,一口饭在嘴里嚼半天咽不下

    去,就天天把所有的食物用搅碎机打成糊糊,把糊糊灌到奶瓶里给孩子

    吃。结果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咀嚼,什么东西放进嘴里,只会整个儿

    吞咽下去。这种奇葩做法家长是怎么想出来的,难以想象。

    很多连猴子都知道的事情,人却糊涂了。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有的

    能很快看到后果,容易被发现,容易中止;有的损害则十分隐蔽,几年

    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约翰也许会因肾病而死,玛丽也许会死于癌

    症,但他们都不会去想,他们一生的贫乏、不快乐和被压抑的情感生活

    和他们的病有什么关系。总有一天,人类会把他们所有的痛苦、仇恨和

    疾病的根源,追溯到他们违反生命文化现象上。 ”①仰面唾天,那口痰

    会落回到自己脸上——这就是反自然的结果。

    爱因斯坦认为,“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里有着庄严的和不可思议的

    秩序。几乎所有造诣深厚的科学家都对自然的和谐与规律发出感叹,并

    充满宗教般的崇敬和痴迷。”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老师,她让我们变得单

    纯,缓解着我们的焦虑。“一旦真正理解了自然界的力量,就必然会获得寄托着一切幸福的灵魂深处的安宁。”②

    (1)《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409页。

    (2)(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21页。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1年5月第2版,26-27页。

    (4)(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

    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40页。②(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11页。

    (5)(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283页。

    (6)(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

    11月北京第1版,171页。

    (7)(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2010年4月第1版,179页。

    (8)(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1年5月第2版,49页。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1年5月第2版,214页。

    (10)(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王承绪译,52页。

    (11)(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79页。

    (12)(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5月第2版,101页。

    (1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3月第3版,4页。

    (14)(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等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第2版,318页。

    (15)(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5月第2版,78页。

    (16)转引自小巫,《让孩子做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年8月

    第2版,102-103页。

    (17)小巫,《让孩子做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年8月第2

    版,36页。

    (18)詹克明,《空钓寒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66页。

    (19)(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80页。

    (20)(美)房龙,《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9月第1版,33页。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1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

    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

    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

    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

    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

    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

    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

    严厉教育究竟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下面一个案例是比较典型的

    注解。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单身女士,当时她年近四十,一直没结婚。她是

    因为严重的抑郁症来找我的。在我们的交谈中,她谈到了自己的童年成

    长经历。

    她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对她有很好的早期启蒙教育,在各方面要求

    也很严。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很多经典诗文,聪明伶俐,而且认字很

    早,上小学就读了不少课外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她父母在她童年

    时期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个错误发生在她5岁的时候。

    起因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她尿床了。父母为此大惊失色,说你2岁

    就不再尿床了,现在都5岁了,怎么反而又尿床,越活越倒退了。父母

    的话让小小的她非常羞愧,以至于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非常担

    忧,好久都没睡着。但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也许因为前半夜没睡着,后半夜睡得太香,第二天早上醒来,居然又一次尿床了。这下子,父母特

    别不高兴,说你是怎么搞的,昨天尿了床,今天怎么又尿了,是不是成

    心的啊?当时他们住的是大院平房,有很多住户,她妈妈一边抱着湿褥

    子往外走,一边说,这么大孩子了还尿床,褥子晒到外面,让别人看到

    多丢人。她爸爸板起面孔严肃地警告她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这

    两次尿床我原谅你了,再尿床我可对你不客气了。

    父母的话让小小的她内心充满羞辱感和恐惧,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晚

    上,她更害怕得不敢睡觉,直到困得坚持不住,沉沉睡去。结果是,她

    第三次尿床了。这令父母简直震怒,不但对她责骂,而且罚她当天晚上

    不许吃饭喝水。虽然当天因为空着肚子睡觉,没尿床,但问题从此陷入

    恶性循环中。从那时起,她开始隔三差五地尿床。父母越是想要通过打

    骂来让她克服这个问题,她越是难以克服。父母可能后来意识到打骂解

    决不了问题,就开始带她找医生看病,吃过很多中药西药,都没有作

    用,直到成年,仍不能解决。

    这件事几乎毁了她一生。天天湿漉漉的褥子、尿布以及屋里的异

    味,是烙进她生命的耻辱印记,她原本可以完美绽放的生命就此残缺

    了。考大学时,她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完全可以报考北京的名牌大学,但为了避免住集体宿舍的尴尬,第一志愿填报了当地一个学校,以便天

    天晚上回家。大学四年,她不敢谈男朋友,自卑心理让她拒绝了所有向

    她求爱的男同学。工作后,谈过两次恋爱,都是男方发现她有这个毛病

    后,选择了分手。

    她对我说:直到上大学前,她一直认为自己这个毛病是个纯生理问

    题,是一种泌尿系统的慢性病。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是父母的紧张和打骂

    造成的后果。结束第二段恋情后,她割腕自杀,被救过来,出院回到家

    中那天,终于在父母面前情绪爆发,疯狂地向父母喊出她心底积压多年的屈辱,并以绝食逼迫父母向她认错。父母似乎终于也意识到问题的来

    由,虽然没向她正面道歉,却在她面前无言地流了几天泪,痛悔的样子

    终于令她不忍,端起了饭碗。经过这件事,父母都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几天间就显得步履蹒跚了。她知道他们已受到惩罚,心中既有宣泄后的

    舒畅,又有报复的快感。自此,这个毛病居然奇迹般地开始好转,发生

    的次数大为减少。

    但她的生活却无法改变,周围凡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这个毛病。她

    像一个脸上被刺字的囚犯,丑陋的印记无法擦去,只好在三十多岁时选

    择“北漂”,来到北京,希望通过环境的改变让自己活得自在些。但骨子

    里形成的自卑和抑郁无法消退,再加上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小的一点事

    就会让她崩溃,对于爱情和婚姻,完全失去再去碰触的热情和信心,对

    安眠药和抗抑郁药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后来她信仰了一种宗教,她说宗

    教是唯一让她感觉安慰并有所寄托的东西。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再去自

    杀,但想到即便活到60岁自然去世,还要活将近20年,就觉得这实在太

    长了,太难熬了,她不知道该如何撑过这20年。

    像一个医生在晚期癌症患者面前束手无策一样,我在她的痛苦面前

    也同样感到无可奈何。教育中,有太多这样的蝴蝶效应,本来小事一

    桩,家长完全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来解决,甚至不需要去解决,问题

    也会自行消失。但由于家长用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但无助于问题

    本身的解决,还会给孩子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严重的甚至可以毁

    灭孩子一生。

    我还见过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

    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

    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据家长讲,最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

    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

    作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

    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

    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

    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

    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

    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号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

    危险。

    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两只小手布

    满破溃的伤口,伤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

    手,用指甲抠开血痂。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

    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

    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个孩子的遭遇,让我震惊于家长的无知和残忍。孩子吃手是多么

    正常的一种现象,婴幼儿最初是用嘴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小手又是离

    他最近、唯一能让他自主支配的东西,所以吃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本

    能,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制止。到他可以动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认

    识世界时,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学会站着走路后,自然就不愿意爬

    着走了。对于这样一个自然的认知过程,家长却要想方设法阻止,而且

    采用打骂、针扎、抹辣椒水等做法,简直就是在刑讯逼供啊!一个弱小

    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

    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当然有的孩子对吃手表现出固执的喜好,到四五岁,甚至十来岁,还在吃,这种情况往往和孩子的寂寞或自卑有关,是其他教育问题积淀的一个后果,吃手不过是孩子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遇到这种情况,家

    长更不该制止孩子吃手。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和孩子交流得多不多,相

    处方式是否和谐等等,并努力从这些方面去解决。单纯制止吃手,是对

    孩子自我心理安慰的粗暴剥夺。即使从表面达到了阻止的目的,但孩子

    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必须要找到一个出口,将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和其他生理问题。

    眼前这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双小手一样伤痕累

    累。他揭血痂、用头撞墙等自残行为,并不是不懂得痛,而是内在的痛

    苦难以承受,又无法陈述和宣泄,只好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和缓解。

    不能说他的家人有主观恶意,他们的主观愿望一定是好的,也许他

    们比一般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成长得完美,所以对于吃手这样一件小事也

    难以容忍,更何况从他们的陈述中我还了解到,在吃饭、睡觉、玩耍等

    几乎所有的生活小事上,家长都同样严格要求孩子。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

    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活在日复一日的冷酷对待中。他的世界一直

    以来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

    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这是一个弱小

    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专门研究儿童精神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

    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

    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

    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①

    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严厉教育所带来的损害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在我们的教育话

    语中,人们仍然特别愿意谈规矩,很少谈自由。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得不严,太溺爱;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得比较优秀,尤

    其在某个方面做得出色,会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这样的归结非常简单非常肤浅,但越是简单肤浅的东西,越容易被

    一些人接受。于是,一顿“要么好好弹琴,要么跳楼去死”的威胁可以让

    孩子成为钢琴家,一根鸡毛掸子随时伺候可以让孩子上北大,一通把孩

    子骂作“垃圾”的侮辱可以逼孩子考进哈佛……诸如此类的“极品”行为最

    容易得到传播。甚至是一些专业教育工作者,也会一边谈尊重孩子,一

    边毫无愧色地宣扬棍棒教育。

    在某个场合,有一位教育专家侃侃而谈,他说孩子可以打,但要艺

    术地打。闻此言,我当时就很想请这位专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艺术地

    打”,并希望他示范,最好让他扮演那个挨打的儿童,那么别人艺术地

    打他一顿,他是否很受用?做人最基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谈论

    儿童教育时,怎么就不成立了呢?

    人们不肯往深了想一想,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

    是英才。成年人想收拾一个孩子还不是容易的事嘛,谁都会!既威胁不

    到自己,又能把孩子教育好,省心省力,痛快淋漓——可教育是件“秋

    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

    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有位家长,听人说孩子有毛病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所以她从女儿

    一岁多,就在各方面对孩子进行了严格的管教。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会把孩子碗中的饭全倒掉;如果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长会把牙刷一

    折两半,丢进垃圾桶;不好好背古诗,就用戒尺打手心……在家长的严厉教育下,孩子确实被训练得很乖,按时吃饭,认真刷牙,会背很多古

    诗。但她发现,刚刚三岁多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得胆小怕事,到外面都

    不敢跟小朋友玩;另一方面在家里脾气又很大,且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

    的残忍。比如虐待家里的小猫,把猫尾巴踩住用脚跺,或用沙发靠垫把

    小猫捂到半死,看小猫痛苦的样子,她则表现出满足的神情。一般小女

    孩都喜欢芭比娃娃,她则对这些娃娃好像有仇,动不动就肢解芭比娃

    娃,把娃娃的头和四肢揪下来,甚至用剪刀剪破。妈妈不能理解,她的

    孩子怎么这样?

    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说一个孩子表现出冷酷和残忍,一

    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媒体不时地报道家长虐待孩子

    或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同时,追究一些恶性

    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成长史,几乎全部可以看到他们童年时代极端严

    厉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极端残忍者,都有一个精神或肉体

    严重受虐的童年。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

    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

    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

    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

    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教育中任何粗暴严厉的做法都是没来由的,它在人类千百年来积累

    的教育智慧中没有任何根基和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任何道德基

    础。是否认同打孩子,是块试金石,可测验出人们在教育上的认识水

    平。

    某次我在一所小学遇到一位获得过不少荣誉、以严厉著称的老师,她当时还没有孩子,谈到现在问题儿童越来越多,她语气恨恨地

    说:“我不能保证我的孩子将来学习好,但我能肯定他的品行一定没问

    题。我绝对不会溺爱他,如果他敢不听我的,做一点点坏事,打死

    他!”我在那一瞬间立即为她将来的孩子担忧极了。

    不少所谓的教育专家、学者、名师,他们不能把专业知识和智慧打

    通,尽管在口头上也提倡“尊重”、“平等”等概念,但在他们的逻辑中,儿童是无知、莽撞、没有规则的;成人则是得体、有序、正确的,所以

    成人有义务帮助儿童建立规则,并把他们天性中带来的毛病和错误消灭

    在萌芽中,防止原罪扩散——这样的认识已包含了严重的不平等,所以

    在他们真正面对孩子时,几乎不可能产生尊重心理,只有居高临下的控

    制心理。我还看到一篇教育学博士写的文章《怎样打孩子》,所支招术

    为:第一,打孩子不能带有愤怒;第二,不能用手打,要用棍子打;第

    三,打之前要用语言交流,说明为什么打、打几下;第四,要心怀大爱

    地去打——想想啊,一个成年人怀着一腔爱,提着棍子,没有愤怒,心

    平气和地计着数打一个孩子——这要有多变态才能做到呢!一件事,如

    果大前提是错误的,没有一个小手段值得肯定,这正如有人写《做小偷

    的十大技巧》,写得再好,也是在露丑露怯,应该受到鄙视和唾弃。

    我猜测,这位博士也是童年家暴的受害者,童年创伤深入骨髓,不

    平等感和自卑感成为植入他体内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至于成年后,尤其取得一定成就后,潜意识出于对不平等和自卑的反抗,必须要想办

    法拔高自身,甚至是缺陷的部分也努力美化为优点。童年屈辱被粉饰为

    方式特别的父爱母爱,家暴伤痕于是演绎成他心目中值得炫耀的文身。

    即使从事了教育研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褪不去严厉教育的底

    色,走不出粗暴教育的意识框架。这种情况非常多,在很多“成功人

    士”身上都表现得很典型,当他们回首成长经历时,会忽略那些真正助他们成功的要素,却特别喜欢拿儿时挨打受骂来说事,并会真正地热爱

    上严厉教育。这真是个很有趣又令人感叹的现象。

    学问和生活不接轨很多行业都存在,在儿童教育方面显得尤为突

    出。科技已进入到21世纪,不少人的教育意识还停留在荒蛮时代。

    现在,棍棒教育的支持者动不动就用“中国传统教育”来说事,这真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和糟蹋。事实上,“不打不成才”之类的说法,不过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恶俗说法,是以讹传讹的“谣言”。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圣贤说过孩子应该打。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讲

    的是“上善若水”,提倡的做法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即家人之间提意见,应该和颜悦色地说,而不要声色俱厉地指责。

    “棍棒教育”不过是一种精神底层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部分,登不了大雅之堂。可以这样定义:打骂孩子是无能教育和无耻教

    育。

    近年有人把“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当作中国传统教育来炒

    作,这除了给中国传统教育抹黑,坑一小部分糊涂家长,伤害一部分孩

    子,对人类进步没有任何正面贡献。低俗的街头杂耍即便搬进最有名的

    剧院,也不可能真正赢得观众,粗陋的表演只配得到片刻稀疏的掌声,被抛弃是必然的结果。不美的东西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放不下严厉教育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潜意识放不下莫名的恨意。这

    就是为什么从小经历了打骂教育的人,往往正是棍棒教育的支持者,经

    常严厉对待孩子的老师或家长,他们自以为在“教育”孩子,其实只是在

    发泄自己从童年积淀的恨意。像一位网友说的:有些人小时候常挨打,痛恨父母打自己,长大了发誓绝对不打孩子,可做父母后还是会打小孩,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正常生活是怎样的。推翻父母不难,但修补父

    母刻在自己童年里的缺陷,非常不易。

    所以,根本地说,所谓“严厉教育”,其实和教育无关,不过是成年

    人某种性格缺陷的遮羞布而已。振振有词地宣扬棍棒教育的人,往往是

    道德伪君子,道德伪善甚至把他们自己都骗了,这使得他们在对孩子施

    行各种惩罚时心安理得。比如有位家长,他听到自己年仅3岁的孩子说

    了一句脏话,抬手就给孩子一个嘴巴子,其理由是要把孩子的坏毛病扼

    杀在萌芽状态。只能说,道德伪君子往往就这样,是道德洁癖的重症患

    者,在面对孩子时,内心既不诚实又苛刻。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看这件事,一句脏话和一个耳光相比,到底哪

    一个更令人难以忍受?一个懵懂顽皮的孩子和一个恃强凌弱的成人,哪

    一个更让人生厌?孩子随口说句脏话和成年人随意打人,谁的道德素养

    更差?一位哲学家说过,“虚伪和粗暴总是结伴而行”,这句话值得所有

    粗暴教育的倡导者扪心自问。

    孩子偶尔说句脏话需要惩罚吗?幼小的孩子甚至连什么叫“脏话”的

    概念都没有,模仿和尝试又是儿童的天性,所以环境中有人说脏话,孩

    子可能会模仿,但这和他长大会不会说脏话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女儿圆圆小时候,有一天在家突然说一句脏话,大约是跟幼儿园

    哪个小朋友学来的。说完了,她自己一下子不好意思,显然小小的人儿

    已经意识到这句话不太体面,羞涩地一下扎在我怀里,哼哼唧唧地不肯

    抬头,当时的样子实在可爱。我和她爸爸并没有追究她从哪里学来的,我们只是哈哈一笑,然后告诉她,爸爸妈妈小时候也说过脏话,没事。

    听我们这样说,她才释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是在纵容孩子,而是在用心理解孩子。童年时有

    几个人没说过脏话,一个情感和智力正常的孩子,自然会对各种行为的

    好坏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只要家长不说脏话,不以负面眼光看待孩

    子,孩子内心平和,他不会对说脏话一直有兴趣的。或者说即使是成年

    人,谁能保证自己在某些情绪下永远不说一句脏话?那么我们为什么要

    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呢?

    很多人虽然从小被规矩所限,被严厉教育所苦,长大了却特别害怕

    没有规矩,害怕宽容会把孩子惯坏。我对严厉教育的否定,使我经常遇

    到这样的质疑:难道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要批评?屡教不改也不要打骂

    吗?这样的质疑,其话语逻辑是:不批评的前提是孩子没做错事,不打

    骂的前提是有毛病一说就改——可是,这不叫“强盗逻辑”叫什么?

    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认为孩子“错了”,那是你

    自己错了;如果你遇到的孩子是屡教不改的,那是你所提要求不对或一

    直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他。我相信教育是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

    事,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解决。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过: “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

    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

    育道路。”①

    这里所说的“良好的家庭”并非永远一团和气,而是有矛盾也总能得

    体地解决。不少人对我从未打过孩子表示惊讶,然后归因为我的女儿分

    外乖。事实是,我在和女儿的相处中,也有小冲突,但我从不在孩子面

    前纵容自己的情绪,经常是自己先退一步,想想在哪里没好好理解孩

    子,自己应该如何改变,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总把问题都推到孩

    子身上,更不用惩罚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并不是我的女儿比一般孩子

    乖,而是她像所有的孩子一样乖,天下的孩子都很乖,没有一个孩子是需要用打骂来教育的——只有成人对儿童有这样的信心,他才能放下心

    中棍棒,继而放下手中棍棒。

    不过,“放下”二字何其难。尽管严厉教育的恶果一再显现,但人们

    惩罚孩子的念头却挥之不去,甚至是恋恋不舍。

    现在又有人提出“惩戒教育”的概念。从字面上看,这比棍棒教育温

    和,又比溺爱教育严肃,介于两者中间,正是恰到好处。但在这个事

    上,我还是请大家往实处想一想,不妨模拟一下,谁能演示出惩戒教育

    与严厉教育的不同?事实上我没看到任何一个提倡惩戒教育的人对此给

    出准确的定义或建议,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出得体的案例或可操作的示

    范,大家只是在那里喊一个新名词而已。所以我不赞成“惩戒教育”的提

    法,显然它也是粗糙思维的一个结果,我担心它在实际生活中不过是化

    了妆的棍棒教育。只要严厉的实质不变,那么它有惩罚无教育、有创伤

    无戒除的结果也不会变。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

    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

    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

    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当然,我不希望给家长们太大的压力,大家都是凡人,偶尔火气上

    来了,实在忍不住,打孩子两下或骂几句,这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正像

    一个偶尔吃多了的人不会成为大胖子一样。身体自有它的调节功能,孩

    子也自然有他正常的抗挫折能力。并且儿童甚至比成年人更宽容,更能

    理解并消化父母偶尔的脾气。孩子最受不了的,是父母经常性的严厉和

    苛刻。人生万事,得体的手段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育更是如此,没有

    一种错误的手段可以达到正面效果。哲学家哈耶克说过:“那些重要的

    道德规则是神的命令与法律,是人类应尽的义务,而且神最后会奖赏顺

    从义务者,并且惩罚逆反者。违反这些基本的道德,就是在和神作

    对。”①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神的命令,是教育最基本的

    法则。严厉教育的目的虽然也是想给孩子打造出华美的人生宫殿,到头

    来却只能制造出一间精神牢笼,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

    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说它是危险教育,一点也不为过。2 “有本事”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孩子

    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

    家长,太强权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能量,就有

    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世间万事,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

    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却形成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

    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而且我发现,家长的社

    会化程度越高,这种控制越容易发生。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

    象,某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出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

    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为出色父母

    的“翻版” ,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人们对此现象最浅薄的归因是

    遗传在这里失灵了,孩子自己没出息,很少有人能看到这背后的深层原

    因正在于父母的强势。

    有位重点大学的教授,她自己当年从农村考大学进入城市,一直读

    到博士。老公是她大学同学,也从农村考上大学,能力非凡,是一家大

    型企业的总经理。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晓航,已上大学。本来这该是一

    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但现在一家人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儿子晓

    航虽说是上大学了,可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勉强上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学

    校,这已经让父母深感失望。更糟糕的是,从第一学期开始,他就有几

    门课考试不及格,到第二学期有更多科目不及格,且开始不去上课,整

    天打网游,几乎不和同学交往。父母没收了他的电脑,他就到网吧,通

    宵不回宿舍。到学期结束时,不参加考试,以至于学校给他下了最后通

    牒,如果再这样下去,就要开除。

    当这位母亲先给我写邮件陈述孩子的情况时,我就有强烈的直觉,估计是他们对孩子的管理出了问题。待她专程来找我咨询时,经过细致

    的了解,我几乎看到了孩子的现状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全部的因果关

    系。

    父母在学业上勤奋、工作上自律,践行了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

    人生的箴言,于是,他们要把自己的行为全部推广到孩子身上,错误也

    就从这里开始了。

    据教授说,她从儿子一出生,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吃

    苦耐劳的精神,认为这是一个男孩儿成长为男子汉必备的条件。所以从

    孩子稍懂事起,就为孩子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行为规范,如果孩子

    不听话,妈妈爸爸就会提出批评,生气了也会打孩子。学前阶段,晓航

    都表现得非常听话,也很聪明,显得比同龄人出色。上小学后,为了培

    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给孩子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规定必须几

    点钟到几点钟写作业,每天看电视不能超过半个小时,阅读不少于一个

    小时,必须几点睡觉,考试错误率不许达到百分之几以上等等。

    开始孩子还表现得不错,每天都还能按照家长的规定去做计划中的

    每件事,成绩也不错,总在班里前几名。但孩子的自觉性好像一直不能

    培养起来。日复一日,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催促和监督之下才能完

    成,没有一件事不磨蹭,从早上起床、吃饭到晚上写作业、洗澡直至睡

    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变得逆反,似乎凡父母的主张,他都

    要抗拒。比如在选择课外班方面,家长觉得孩子太内向懦弱,为了培养

    男子汉气质,给孩子报了跆拳道班;考虑孩子经常在学习上不专注,为

    锻炼他的专注力,报了围棋班;听说游泳最能强健身体、塑造体形,又

    给孩子报了游泳班;同时,为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又单独请一位老师

    教孩子吹萨克斯。选择这些课外班,家长都是再三考虑过的,晓航却一

    个都不接受。这些不如意的表现,尤其惹得他爸爸生气。晓航父亲做事雷厉风行,是位系衬衫纽扣都会想出不同的方法以节

    省时间的人。他在外是出色的总经理,无意中回家也常常当“总经理”。

    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多半是在“检查工作”和“发号施令”,交流方式总

    是很武断;并常常以自己当年读中小学时的上进和自觉来教训儿子的不

    自觉不上进。晓航一直惧怕爸爸,从不主动和爸爸说话,父子间的对话

    仅限于提问和简单回答,宛如上下级。

    但不管怎样,晓航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能保持在班

    级前几名,所以初中也进入了一所不错的中学。

    家长原以为晓航进入中学能在学习及生活方面主动些,但事实却更

    不如意。他不但各种好习惯没养成,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平庸。在生活习

    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家长动过很多脑子,设计过很多奖惩办法,这

    些方案在制订时也征得过孩子的同意,可到最后都由于孩子不配合,执

    行不下去,在和家长的一次次争吵冲突中,不了了之。

    当时晓航唯一感兴趣的是电脑游戏,家长规定每天只能玩一小时,事实却是他完全不按事先的规定行事,每天都找借口拖延下机时间,常

    常需要父母强制关机,为此又没少发生冲突。为了分散孩子对网游的痴

    迷,他们建议晓航去参加一些其他活动,父亲还在百忙中抽时间陪他一

    起去打篮球。这个细节做得比较成功,晓航很快喜欢上了打篮球。因为

    他家就在大学校园里住着,校园里有几处随时开放的篮球场,晓航在球

    场上新认识了几个同龄朋友,感觉很能玩到一起,班里有几个爱打篮球

    的同学也不时地来找他一起去打球,这让晓航很快对电脑游戏失去兴

    趣。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晓航又对篮球太迷恋了,又陷入玩起来就不管

    不顾的状态中,除了周末两天要打,寒暑假整个假期,几乎天天要去打。家长又开始焦虑,觉得他花在球场上的时间太多了。自从不玩电游

    后,晓航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虽然进步不少,但离理想的名次还差很远,父母认为他如果能再用功一些,名次还会大幅向前进步,于是又给他规

    定,不管平时还是假期,每周只许打一次,每次只许打一个半小时,包

    括路上的时间。孩子每次到球场前都答应按时回家,却总不兑现承诺,妈妈就会生气地跑到球场,强行把儿子叫回来。这弄得孩子非常不高

    兴,说妈妈弄得他没面子,同学们也都玩得不爽,他以后没法和别人玩

    了。

    说到这里,教授沉默了一会儿,语气有些痛悔地说,可能我当时做

    得有些过分了,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一直表现得胆怯,那本来应该是一

    个很好的同伴交往机会,那段时间确实看到他和同学往来得很好,脸上

    似乎也有了自信,可我没在意这事。后来,大家确实不再找我儿子打球

    了,我当时心里还暗暗有些高兴,认为马上要上高中了,三年关键期,少玩点也没什么,如果他能在学习方面多用些功,上一所好大学,进了

    大学再打篮球、再交朋友也不晚。

    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479KB,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