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4年第10期
编号:650581
建立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2日 新医学 2014年第10期
动物模型,下肢,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动物分组,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标本的获取及处理,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动物存活情况,各组大鼠左下肢肿胀情况,各组大鼠股静脉血栓形成率的比较,各组大鼠局部股静脉的组
     张朝顺 柯常江 冯起校 邱海兵 覃善君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西方国家每年因DVT住院人数约65 万例,死亡人数约5~20 万例,台湾地区的DVT发生率约为欧美的2/3,大陆尚无对DVT发病情况的统计[1]。随着人口老龄化,DVT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DVT除可能引致肺栓塞(PTE)外,尚会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引起慢性静脉溃疡、跛行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2]。DVT病变过程复杂,为明确其发病的机制及转归,建立合适的DVT动物模型,模拟其病理生理过程,是研究DVT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已有多种DVT动物模型,但能很好的模拟人类DVT病理生理过程的动物模型仍较少。如何复制更符合临床的DVT动物模型,是今后推进DVT防治研究的关键。我们通过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稳定且更符合临床的大鼠DVT疾病模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雄性清洁级SD大鼠144只,月龄4个月,体质量(350±27)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粤)2008-0002。SD大鼠饲养于动物中心实验室动物房,室温18~25℃,房间通风良好,实验动物自由饮水及进食,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入实验。

    二、动物分组

    144只SD大鼠,按随机原则分组,分为6组,每组24只。N组:正常对照组;S组:假手术组;V1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组;V2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左下肢制动组;V3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1 ml组;V4组: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凝血酶0.25 U(0.1 ml)组。

    三、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建立

    N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操作。 S组(假手术组):大鼠以5%水合氯醛(0.6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沿左腹股沟区中点行2 cm纵行切口,分离左股静脉;术毕检查周围组织无出血后缝合切口,外敷消毒纱布。V1组:5%水合氯醛(0.6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沿左腹股沟区中点行2 cm纵行切口,分离左股静脉;在左股静脉近心端处绕以丝线不完全结扎,使血管腔缩小约1/2,以减慢血流。V2组:在V1组操作的基础上,以石膏固定大鼠左下肢制动。V3组:在V1组操作的基础上,自阻滞血管远端缓慢注入10%高渗盐水1 ml造成局部静脉血管壁损伤(当静脉输入10%高渗盐水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