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6年第1期
编号:650341
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新医学 2016年第1期
并发症,研究对象,UVC置管方法,观察指标,统计学处理,超声引导组与常规对照组UVC置管效果比较,超声引导组与常规对照组创伤后炎症反应程度比较,超声引导组与常规对照组UV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

    Inflammatory mediator

    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出生后1周内往往喂养困难,需要静脉营养,对于并发症的治疗也需要静脉给药,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选择合理的方式建立静脉通道十分重要。高危新生儿建立静脉通道的常用方法包括外周浅静脉置管(PIV)、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及脐静脉置管术(UVC)。3种建立静脉通道的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其中UVC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较常用,常规的UVC操作为盲插,然后经X线检查对导管末端进行定位,但该操作法的成功率较低且X线会造成辐射损伤[1]。超声引导下UV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置管方式,目前国内外学者对X线检查定位与超声引导的UVC的比较仍存在争议[2-3]。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超声引导下UVC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需行UVC(本研究采用UVC中的经脐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低体质量、胃肠发育不良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新生儿败血症10例,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8例,重度窒息7例,胎粪吸入性肺炎7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常规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性别、体质量、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向患儿家属告知研究事项,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超声引导组和常规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二、UVC置管方法

    常规对照组UVC置管方法如下:将患儿以仰卧位的方式摆放在远红外保暖台上,严格按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方法进行操作[4]。测量患儿剑突至脐根部的距离以判断置入导管的深度,固定其四肢后进行消毒铺单,将肝素生理盐水充满导管后,在距离脐根部约1 cm处剪断脐带,辨认脐静脉和脐动脉,用止血钳将脐静脉的边缘提起,然后插入脐血导管,到达预判深度后[导管插入深度=脐带残端+(体质量×3+9)/2]行床边X线检查以明确导管位置,根据X线检查结果调整导管位置使导管尖端位于膈上0.5~1.0 cm的腔静脉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8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