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6年第4期
编号:650351
药物防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0日 新医学 2016年第4期
     陈霞 戚思华

    150000 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

    ·综述·

    药物防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研究进展

    陈霞戚思华

    150000 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

    【摘要】术后咽喉痛(POST)常发生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例如会引起剧烈咳嗽、影响术后进食、形成咽喉部肉芽肿、导致呼吸道痉挛。POST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还增加了患者对麻醉后辅助疼痛治疗的需求。目前已有多种干预措施用于防治POST,其中以超前镇痛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是防治POST的主要方式,临床上已有多种防治POST的有效药物,该文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降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POST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术后咽喉痛;全身麻醉;药物;防治;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手术中维持呼吸最主要、安全的方式,而其导致的咽喉部或呼吸道黏膜损伤是引起术后咽喉痛(POST)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 30%~70%全身麻醉患者在气管插管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POST[1]。虽然POST有自愈性,但其会增加患者不适,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故仍被患者评为全身麻醉后不满意的不良反应之一[2]。POST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例如气管导管因素,包括其型号、套囊压力;气管插管损伤因素,即操作及工具引起的黏膜损伤;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手术种类,另外,女性和既往有吸烟史也是POST的高危因素[2-8]。在推行无痛化、舒适化医疗模式的今天,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POST的防治,许多非药物方法已被证实可有效减少POST的发生,包括小型号气管导管及喉罩的应用,采用20~30 cm H2O(1 cm H2O=0.098 kPa)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减少手术时间,避免俯卧位等[3-4,9-10]。但以超前镇痛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才是防治POST的主要方式,由于药物方法镇痛机制明确,效果良好,安全性、可控性强,可多模式镇痛,故易被患者接受。本文综述了临床中常用的防治POST的各种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降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POST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一、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可逆性阻断用药部位感觉神经冲动发生和传递的药物,它的化学结构由亲脂结构、中间链和亲水结构3部分组成。根据中间链的结构,局部麻醉药可被分为2类:一类为酰胺类,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一类为脂类,常用药物有丁卡因等。亲脂结构可保证药物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而亲水结构能使局部麻醉药具有相当的水溶性从而有利于药物分子的转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