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0年第6期
编号:11265604
针刺矫治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的实验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中国针灸》 2000年第6期
针刺矫治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的实验研究

     2.4 电镜观察结果

    仍以针刺实验组左肱骨下端2区与3区及对照组左肱骨下端2区进行对照观察。

    实验组左肱骨下端2区:针刺10天,骨小梁边缘骨母细胞明显增多,核中常染色质丰富,胞质内含大量呈板层状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少量线粒体。

    20天到30天,多处可见呈复层状排列的骨母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胞质丰富,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

    40天骨小梁边缘骨母细胞数量减少,复层状排列少见,大多呈立方状、单层排列,胞质中粗面内质网仍较丰富。

    实验组左肱骨下端3区:10~40天骨生长状况基本一致,骨小梁边缘亦见骨母细胞存在,大部分骨母细胞呈扁平状,核呈杆状或椭圆形,胞质少,含中量粗面内质网。

    对照组左肱骨下端2区:10天时可见骨小梁边缘少数骨母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常染色质减少,部分内质网池扩张,并见胞质空泡化。骨细胞胞质中出现较多大小不一的空泡,粗面内质网较少。20~40天时骨小梁边缘存在骨母细胞活跃区和不活跃区,活跃区骨母细胞较肥胖,胞质丰富,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不活跃区骨母细胞呈扁平状,但胞质中粗面内质网仍较丰富。

    2.5 生化测定

    结果见表3。从表3知未造模之正常空白组氨基己糖、钙含量与文献报道[7,8]一致;造模兔0天,1区因造模后骨骺生长发生滞缓,氨基己糖与钙含量均较未造模组及造模0天组2,3区降低;针刺组20天1区氨基己糖比0天1区略高,针刺组40天则比0天1区显著增高(方差分析F值检验,P

    由表4得知,实验组较对照组肱骨下端肱骨角内翻改善显著,两组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

    [ 上 页 ], 百拇医药(向 谊 黄伯灵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