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1年第12期
编号:11037302
头体针结合治疗小儿遗尿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1日 《中国针灸》 2001年第12期
     治法:采用头针与体针相结合的取穴方法,头针取双侧足运感区,体针取双侧肾俞、膀胱俞、次。针刺得气后,体针行提插捻转补法,刺激量要小,以患儿身体无扭动挣扎为度。头针接G-6805型电针仪,输出频率5Hz,断续波,强度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留针15分钟。隔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另外,嘱患儿父母帮助患儿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多鼓励,勿斥责,勿使过度劳累,睡前适度限制患儿饮水,临睡前令患儿排空膀胱,并于夜间定时叫醒排尿1~2次。

    结果:治疗23例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19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6年。痊愈(遗尿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11例(47.8%);显效(遗尿次数减少一半以上)9例(39.1%);有效(遗尿次数有所减少)3例(13.1%)。总有效率100.0%。

    体会:患儿遗尿之因,多责之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致使肾气不足,下元不能固摄,每致膀胱约束无权,故夜间遗尿。治疗取肾俞、膀胱俞、次为主穴,且强调用补法,意在固肾培元、益气固摄。3穴同用可益肾气,健膀胱,从而使水液的固摄与气化功能正常,遗尿得愈。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这3对穴位于盆神经、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的神经节段分布区域,而这3对神经正是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针刺肾俞、膀胱俞、次,再结合电针头针足运感区,对于促进大脑皮质的功能发育,调整排尿反射的高、初级中枢功能的协调性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这可能是本组病例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之一。

    北京100029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李石良 陈桂莲

    (收稿日期:2001-10-09,齐淑兰发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