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2年第9期
编号:11036460
双眼畏光羞明案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日 《中国针灸》 2002年第9期
     陈××,男,48岁。初诊日期2001年10月31日。主诉:双眼怕光2年,加重1个月。患者因劳累于2年前出现双眼怕光,头痛,说话、闻声亦觉疲乏、烦躁。近因工作劳累,上症加重,外出需以毛巾裹缠两眼,失眠、心悸。走遍当地医院诊治无效,慕名求治于姜揖君教授。进诊室时毛巾重重紧束双眼及头额,家属搀扶。诊视舌边尖红,苔白,脉沉细。辨证:气血失调、清空失养、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治以平阴阳,调气血,益阴降火。针刺取穴:大椎、关元、风池、心俞、肝俞、肾俞,施提插捻转,心俞用泻法,肝俞、肾俞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针刺风池使针感到达双目,起针后继取列缺、照海、后溪、申脉。两组4穴交叉捻转。针后即能将毛巾解下,双目当即能微睁。次日来诊时,自己走入诊室,诉夜间睡眠约10个小时。治疗3次,病情明显好转。缘家在东北,放心不下,因而嘱其回家休息静养,饮食宜清淡,并予带回益气养血降火中药5剂巩固疗效。

    按语:中医治疗重视整体观念,姜揖君教授临证中尤重整体规律,善调阴阳,效如桴鼓。此患者因工作劳累而致气血失调清空失养,针刺首调阴阳,督主一身之阳,任主一身之阴,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穴,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故取大椎、关元调整阴阳,泻心俞以降火,补肝俞、肾俞以益阴,列缺、照海、后溪、申脉两组八脉交会穴皆直接、间接通于两目。《难经》比拟十二经与奇经的关系如“沟渠”与“深湖”,“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脉气在八脉交会穴相通,故姜老运用此两组穴亦有调气血之深意。故仅针3次,病情明显好转。

    内蒙古 014010 包头市包钢职工医院中医科 马亚琴

    (收稿日期:2002-01-23,成平发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