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2年第11期
编号:11036853
脉·经脉·经络--细筋·系·神经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1日 《中国针灸》 2002年第11期
     [摘 要]经络学说起源于对"脉"的解剖生理学认识,以脉行的路径为经脉,以脉行的分支横出的径路为络脉,从而逐渐形成了经脉和络脉的概念。对经络学说提出挑战的是来自西方医学的传入,即人们在认识神经学说的结构与功能之后,来阐释经络沟通人体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体表与内脏内、外之间特异联络、调控和反应功能。在明末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或是在晚清西方医学科学的东传过程中,与经络功能相关的中医词汇如"细筋""系"等曾作为"nerve"的汉译名词,从而在中西医汇通的初创阶段,奠定了经络与神经功能活动相关的文字转换基础。

    [主题词] 脉;经络;经脉;神经生理学

    Vessels,Channels,Meridians---FineTendons,FrenulaandNerves

    HanXiuzhen1,ZhuBing2(1.HospitalAffiliatedtoShandongUniversityofTCM,Jinan250011,China;2.InstituteofAcupuncture&Moxibustion,ChinaAcademyofTCM)

    [Abstract]Thetheoryofmeridiansoriginatesfromanatomicophysiologicalundersdanding

    on"vessels",thepathwayofvesselsbeingchannelsandtheirbranchesbeingcollaterals,soforminggraduallytheconceptionofchannelsandcollaterals.Importofwesternmedi

    cinechallengestothetheoryofmeridiansthatis,afterundersdandingconstructuresandfunctionsofnerves,thespecialliaisonofmeridiansinlinkingthesurfaceofhumanbody,theupperandlowerofbodysurface,andthebodysurfaceandviscera,andtheirregulativeandresponsefunctionsareexplained.Intheprocessofimportofwe

    sternanatomicophysiologyintoChinainthelaststageoftheMingDynastyorimportofwe

    sternmedicineinthelaterperiodofQingDynasty,thevocabulariesrelated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uchasfinetendon,frenulum,etc.,weretranslatedas"nerve",soastolayafoundationofwordtransformrelatedwithmeridiansandnervousfunctionsi

    ntheini-tialstageofconver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

    [Keywords] Channels&Vessels;Meridians;Channels;Neurophysiology

    按照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对一自然事物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解释是假说;而在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假说的证实与证伪才能构成一种科学理论,才接近于事物的本体。任何未经实验和实践检验过的假说都难以构成科学意义上的理论。

    中医学源远流长,随着上个世纪后1/4时期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帛书和湖北江陵县张家山汉墓竹简等医书的出土,使得人们对《黄帝内经》之前祖国医学的发展过程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从而能够明察中医学发展在更为早期、更为原始的面貌,特别是对经络学说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有价值的医籍注释。张家山汉墓墓葬年代约为西汉初吕后至文帝初年。马王堆汉墓因有随葬遗册木牍所记墓葬时间而知准确年代为公元前168年。但据马继兴在《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考证,马王堆帛书的抄成不晚于秦汉之际,应为公元前3世纪末左右的战国时代,因而这两部医籍的成书年代跨度不大,成书地理位置亦相距不远,同为荆州刺史部所辖[1]

    在这两个汉墓出土的四种中医有关"脉学"的古籍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和乙本以及《脉书》中,从未出现"经脉"一称,而只有"脉"字。可见"脉"的命名更为古老原始,也就更为实质。"脉"在古文字学中有两种写法,即""和""(《说文解字》),这2个字完全符合古人的造字原则。在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阐述人体生理解剖和病理变化的古医籍中,与生理解剖相关的字词有以下几种偏旁特性:表示身体与"血"有关的液体成分字词中偏旁多为"血"部;表示身体的软组织结构的字词多为"肉"部,即"月"旁部;表示身体硬组织的解剖学名词偏旁多为"骨"部;当然还有与视有关的"目"部,与齿有关的生理病理名词多为"齿"旁,下肢的功能解剖名词多有"足"旁等。因此,"脉"是一种解剖学词汇,是医学名词,它是身体有具体特征的有形结构,是对身体结构的写实描述,不是理论上的推导。

    在以上四种医籍中没有"经"与"络"两字,说明此时的经络系统尚未建立,只看到其建立过程中的雏形。只是对身体可见或不可见的脉管走向及脉诊标本脉间联系的简洁描述。

    虽然十二脉都由其特定的标本脉口联结(线)而成,如《难经》所言:"十二经皆有动脉";但《医学入门》更进一步指出"经......界为十二,实出一脉"[2],说明身体十二脉虽然都有不同的脉口和标本脉相连,但都来自一脉。所以说,在本脉口诊本脉病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因而从古到今,脉诊基本上限定在一个脉口,即寸口脉也。

    在两地汉墓出土的四种脉书中,其"脉"的起止点的位置也完全是临床观察的写实结果。从十一脉的起始部腕踝部来看,原来"深而不见"的脉(动、静脉)随着肌肉汇集成狭小的肌腱而离开深埋的肌肉间隙,与肌腱平行于腕踝部的皮下,在此不但容易触及到脉管的搏动,有时还可以肉眼观察到附近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波动和脉的色泽。在腕踝部,脉管不但要分成数支进入每个指趾部,而且同时还要深入到该部肌肉层中,重新"深而不见",故这些脉书的脉起止大多位于这些部位。在脉书中,古人并没有对脉的功能作太多理论上的解释或向指趾末端延伸。这些资料比成书较晚的《灵枢·经脉》篇的可信度更高。

    到了成书于西、东汉年间的《黄帝内经》时代,"脉"的解剖生理学描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对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脉动进行了较为原始的理论演绎和推理。以脉行的路径为经脉,以脉行的分支横出的径路为络脉。而经、络两字,根据接近同时代的《说文解字》一书,"经"者,织也,从系(联系);"络"者,絮也(网络)。《医学入门》解:"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因此,经络并非医学专有名词,而是指经纬线;以脉行的体表透视线以经、络命名,从而逐渐形成了经脉和络脉的概念。因此可以说,经络不完全是临床观察的记录,而带有思辨的成分,是理论上的解说。经络学说的诞生超越了临床现象的观察,带有浓厚的对医疗经验总结的理论假说部分。《经脉》篇是《黄帝内经》书中形成较晚的一部分,与汉墓脉书的成书年代相差几百年;《经脉》篇的诞生是汉墓脉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经络学说的价值在脉书上已经基本体现,理论化的完善是经络学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它已超越了临床最有价值的"规律"总结部分。《经脉》篇的诞生已经标志着经络学说发展到它的历史顶峰,自成书之后长达两千年间从未发生过大的变化。

    对经络学说提出挑战的是来自西方医学的传入,即人们在认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后,来阐释经络的"行血气,濡阴阳,治百病"的功能。经络学说揭示的是沟通人体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体表与内脏内、外之间特异联络、调控和反应功能;而神经系统的作用完全是这种联络、调控及反应机能的另一种可反复检验的生物医学理论。

    翻开《灵枢》,我们常可读到这样的句子对经络循行的解释:"心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此处的"系"字,在《说文解字》中,作名词用是细丝之束之义;作动词用,为"联络"之义;系字也从"经"(在晚清的第2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系"字也曾作为"nerve"的汉译名词,见后)。在《灵枢》中,关于经脉与脏腑的联系,仅用属×、络×,缺乏其它文字说明,但基本上还是反映出经脉沟通了体表与相关经脉的联络功能。从经穴的主治来看,也基本表现出了相关经脉所具有的沟通内外联系的作用和反应发动作用,具有了现代生物医学的神经系统功能。《灵枢·大惑论》中对视觉器官有这样一段论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本段话基本描述了视神经("与脉并为系"---此处"系"应该包括细丝之束和联络两种意思)及视觉的中枢在脑。也许这是《黄帝内经》时代接近发现神经的唯一一个例证。到了清代,也就是在《黄帝内经》成书约一千多年以后的王宏翰和王清任注意到视觉、听觉、嗅觉及其它感觉都与大脑相关。王宏翰撰写《医学原始》(1652)一书的感官生理学资料主要取材于西方传教士的著作。虽然王清任在其传世之作《医林改错》(1830)中从未提及到他的这些解剖学实验和认识的来源;但从文字上可以看出,除了他亲自作了些解剖学实验和临床观察外,还受到西医学术传入的影响。因为在他的生活时代,西医解剖生理学知识传入中国已近200年;作为一代有创新思想而又久居京城的名医,西医学术传入的信息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

    成书于明代1576年间的《经络全书·后编·枢要·常经编第六·三·胃》中,在论及太阳经与阳明经与"目"的联系中有这样一段话:"太阳细筋,散于目上,故为目上网也;阳明细筋,散于目下,故为目下网也"[3]。这里"细筋"二字也见于其它中医古籍之中。"筋"明显属中国医学典籍中的解剖学词汇。《说文解字》注:"筋",肉之力也,从肉(月)旁。应该是包括解剖学上的肌肉、肌腱和韧带部分(而在日语当用汉字中,"筋"与肌相通)。而"细",微也,"细筋"即微小之筋,有可能特指包括神经干在内的小束状组织。"细筋"一词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过程中,最初成为了西医学的"nerve"汉译名词。

    在医圣希波克拉底之后的时代,科学和医学的中心(公元前4~1世纪)转移到埃及都城亚力山大利亚,自然科学得到一定的发展并到了实证的阶段,解剖学和生理学开始奠基。作为生理学和病理学创始人的埃及医生爱拉西斯拉特(Erasistratus,约公元前310~前250)描述道:神经是一个简单的、固体束体,是自主运动的动因;而切断该组织后,运动难以完成。这应该是人类发现神经的最早记录。而同时代被认为解剖学创始人的著名医生希洛菲利(Herophilus,公元前335~前260左右)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有重要发现。他是第一位系统研究脑和脊髓解剖的医学家,描述并命名了神经,"神经"就是通过他采用的希腊文υερου(nerve)"一词而确定下来。他还发现了神经通路,观察了神经和大脑以及脊髓的联系,懂得神经传导感觉至神经中枢,并司管运动。他提出了脑是神经系统的智慧所在。

    1582年,当中国的明朝统治已接近走到尽头时,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天主教传教士兼科学家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于1595年在江西南昌著成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生理学内容的《西国记法》一书(利玛窦诠著,朱鼎瀚忝定),专述记忆与脑的关系:"记含有所,在脑囊;盖颅囟后,枕骨下,为记含之室(原本篇第一)"[4]。此说与中医的"心主神明"的论点背道而驰。1623年,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JulioAleni,1582~1649,1613年来华)著《性学述》一书,对神经系统的解剖学论述较为详尽:"脊骨生24双之筋,12双带动觉之德于左自背而下至腰、以至足,在右亦如之;盖脑髓所生动觉之细德,其从头至足者在各肢有本所俱动觉之德也"。在论及听觉原理时指出:"论闻之具,人脑有二筋,以通觉气至耳,耳内有一小孔,孔口有薄皮稍如鼓面,上有最小活动骨锤,音声感之,此骨即动,气息来则急动,缓来则缓动,如通报者然"。"脑为五官之根源,由细细筋管传觉气于五官,又由此细管复纳五官所受物象而总知之,总知所处在脑中"[5]。另外一位杰出的德国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1592~1666,1620年来华)于1629年著《主制群征》一书,论述脑神经有六:"肇始诸筋,筋自脑出者六偶......,一偶颈至胸下垂胃口"[6],这其中至少包括了一对迷走神经;此处之"筋"应为神经。

    来自意大利"灵采研究院"院士的德国传教士邓玉函(JeanTerrenz,1576~1630年,1620年来华),他精通医学,翻译了《人身说》一书,并与传教士罗雅谷、龙华民一起共同翻译了《人身图说》一书。1643年,两书合编以《泰西人身说概》书名将之刊印。据认为,该书并未见到刊印本,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也仅是该书手抄本的缩微胶卷;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收藏的也是手抄本(转抄年代不详)。注明为:耶西会士邓玉函译述,东莱后学毕拱辰润定。在该书中,已将"细筋"特指为"神经"了,因为此书中已有专门论述肌肉的肉块筋部,肌腱的肉细筋部,韧带的筋部。《人身说》书云:"细筋是纯分,其体合三者而成,乃皮与骨髓肉筋是也。其用为分布觉动之力,夫筋不觉不动,全赖灵魂之气,力以觉动之,凡有体有髓有皮之,有细筋";"细筋中无空处,只有气而无血,故为身体不能觉不能动者,因无气则无力也";"细筋都生于头上,或从脑从髓而生";"细筋为主知觉之司"。在解释视觉产生原理时写到:"由人脑从颈体生二细筋上合为一,分为二枝到双眼"[7]

    因此可以说,"细筋"是西医传入中国初始对神经、特别是外周神经的转译专用名词。由于外国传教士将这些书翻译为中文时,都有中国学者作为助手;故不但与中医的解剖学名词作对应,在阐明生理功能上也尽量采用中医学术语,与中医的生理功能系统尽量相吻合地对译。"细筋"作为中医经络勾通体表经穴与脏腑联系的带有解剖学和生理学功能的词汇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出现在早期的东传医学著作中了。

    出版于1692年,由王宏翰撰写的《医学原始·卷之二》中,试图将"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与西方医学相融合,参阅艾儒略的《性学述》一书,并结合泰西人南怀仁(比利时传教士,1623~1688,1658年来华)的西方天文学理论,将中国的五行学说与西方的四气学说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西方科技知识和医学原理评述中医理论。在该书中,有关感官生理学内容,虽然有所发挥,但内容则基本抄录于《性学述》一书有关章节。其对"神经"一词的描述,也采用的是"细筋"、"细细筋管"或"细细脉络";对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谓之"知觉之细德",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谓之"能动之细德"。而"动觉之细德"即为神经系统之功能。

    然而,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明朝解体。明末传入的仅有解剖学知识的西方医学并未对中医学体系产生太大的影响,继而西学东传的浪潮很快又沉寂下来。随着雍正禁止传教,中国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直到19世纪初,特别是邪片战争以后,西学才伴随着洋枪洋炮和传教士的大批涌入而重新传入中国,即所谓第2次西学东渐。此时的西学已耳目一新,建立了完整的现代科学体系。西医学已发展成一门成熟的科学,医学领域的一流教科书已开始传入中国。英国传教士合信(HobsenB.,1816~1873)与中国人陈修堂合译,于1851年出版了解剖生理学著作《全体新论》。1866年,英国人艾约瑟(EdkinsJ.,1823~1905)翻译FosterM.的《PrimerPhysiology》为《身理启蒙》。1897年,美国传教士博恒理(PorterH.)用中文写成《省身指掌》一书。1904年,英国牧师高士兰(GouslandPB.)翻译《HandbookofPhysiology》一书,命名为《体功学》,由上海博医会出版。在这些书里所使用的大多数汉译名词都不统一。其中多数名词都被稍晚传入的日本医学教科书已使用的当用汉字词汇代替。

    由于明末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并未成为成熟的学科,翻译也存在大量的不妥之处;如将"nerve"译成"细筋",极易使人错误的联想为"细筋"与筋、肉是同一类组织。在晚清西学东传的过程中,该词还出现在合信于1851年出版的《全体新论》(卷三·脑为全体之主论)[8]和艾约瑟1886年出版的《身理启蒙》(二章11节·脑筋丝)中[9],"nerve"分别译成"脑气筋"和"脑筋丝",并进一步解释为"如绳如线如丝"与脑相通。但在清末就没有人再使用这一名词了,此时在汉译"nerve"一词时将主宰精神活动的"脑"和功能联系有关的"系"字与织成细绳的"丝"和"线"字组合成新词而略去易引起误解的"筋"字。在《省身指掌》一书中将"nerve"译成"脑线","nervefiber"被译成"脑丝";而在《体功学》中则分别译成"系"和"系丝"[10]。在1909年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著作中和1909~1910鲁迅编撰的《人生象数》书中,已采用日本将"nerve"创译成"神经"的词汇了。但相信"神经"作为"nerve"的汉译名词要早于此时,原因是张锡纯的著作是引用文献,而鲁迅编撰的讲义并未公开出版。"神经"一词为我国采用应在1904~1909年间,估计首先出现在留日学者所撰写的专业教科书中。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在明末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或是在晚清西方医学科学的东传过程中,如前所述的"细筋"或"系"等转译"nerve"的名词,都曾出现在中医古籍论述经络学说带有结构、联络、调控和反应功能的章节中。

    因此,中医经络理论的近代研究,似乎同西方医学的引进有关。江户时期的日本首先在东方打开了通向西方的大门,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被吸引进来。1774年,当时日本很有影响的解剖学家杉田玄白在翻译荷兰《解体新书》时首先创用了"神经"一词,从而将中医的"经"加之与神经活动有关的"神"同西方医学的"nerve"联系在一起。19世纪中叶,普林先生在《译键》一书中,提出"白脉(相对于血管的红脉)"一词较之"神经"一词更适宜,从而奠定了"经脉"与神经、血管功能相关的文字转换基础,并开创了用西医学理论解释研究经络学说的先河,并对此后的经络研究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

    然而,"神经"一词在中国文字词汇中早已存在,但是据《词源》解多称道家密书。在明代1537年高武所撰《针灸聚英》[11]书中的歌赋亦有"神经"一词(两处):"细按神经亦云可""细按神经亦可救",但此处用法与"nerve"没有关系。因该歌赋取材于明代陈会的《神应经》(1425)一书,为了编写七字成一句的歌赋,每个病症要配对成双数的句子;只好编撰了内容为"仔细按照《神应经》的针灸处方和方法就可治疗该病或曰就可救命"的意思,按七个字断句缩写成以上两句,分别加在两处歌赋中。此处"神经"一词应该是《神应经》一书的缩写,乃突出其针灸疗效之佳,以神应之;"神经"即神应之经书。

    参考文献

    1 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李.医学入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3 徐师曾.经络全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75~77

    4 利玛窦.西国记法.天主教东传文献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

    5 范行准.明季传入之西洋医学·卷一.中华医史学会,1943

    6 汤若望.主制群征.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一)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

    7 邓玉函译,毕拱辰润定.泰西人身说概.清抄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8 合信,陈修堂合译.全体新论·卷三.上海墨海书馆,1851

    9 艾约瑟译.身理启蒙.北京:总税务司署,1886

    10 高士兰.体功学.上海:上海博医会,1904

    11 高武.针灸聚英.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

    (收稿日期:2002-06-06,马兰萍发稿), http://www.100md.com(韩秀珍 朱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