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311303
针刺改变胃及十二指肠变形的诊断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周 波 侯守智
第1页

    参见附件(266KB,2页)。

     [摘 要] 目酌:探讨在影像学诊断中针刺改变胃窦及十二指肠球变形时的作用,为确定病变性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需做影像学检查的患者30例,其中球变形18例,胃窦变形12例。取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中强刺激,留针2分钟,点按中脘穴后观察影像学变化。结果:针刺后变形缓解26例,有效率86.7%。结论:本法简单、方便、直观、无毒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主题词] 胃肠活动/针灸效应;放射摄影术,腹部

    文章编号:0255—2930(2006)09-0633-02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