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35464
针刺加中药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功能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谭 清 王丽英 王建平
第1页

    参见附件(400KB,3页)。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泻法加益视明目中药对视神经萎缩视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视功能的改善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相比,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75.76%,对照组为56.67%,观察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布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VEP)之P100波潜时延长及波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经X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2检验,X2=15.03,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2=11.71,P%0.05),对照组视力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3.27,P>0.05)。详见表3。

    (2)VEP: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8只眼和24只眼行VEP检查,治疗前其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P100波潜时延长及波幅下降,治疗后两组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X2检验,观察组P100波潜时延长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2.156,P2=2.262,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7872,P2=16.026,P%0.01),对照组虽治疗前后也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2.766,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7872,P%0.05)。详见表4、表5。

    (3)视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部分病例视野有少许改善,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别,仅将两组治疗后视野改善情况列于表6。

    (4)色觉:两组部分病例经治疗后自述辨色能力增强,但经色觉图谱检查无明显意义。

    4 讨论

    临床上根据病因、视乳头表现,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病变多在球后,萎缩过程是下行性的,是由于筛板以后的眶内、管内、颅内段视神经或视交叉、外侧膝状体及其前视束的损害而引起。临床上多治疗原发病,可试给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原发病变在视乳头、视网膜或脉络膜,萎缩过

    [ 下 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0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