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手法调节体温效应机制研究概况(2)
第1页 |
参见附件(435KB,3页)。
明显升高(P[6]对30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观察患者面部迎香、巨髎两穴的皮肤温度变化。其方法是取位置在内踝上3寸处胫骨面上的“腿面颊”穴,针刺时针尖向上平刺,得气即可,然后用红外线测温仪对面部温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针刺“腿面颊”穴患侧的表面温度是呈上升趋势的,其次经过针刺治疗48小时后,也可以看出患侧的温度比治疗前温度升高了4℃以上。针刺“腿面颊”穴治疗面瘫时其面部温度升高,从而取得显著疗效。Manabu Maeda等[7]使用温度热像仪测量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人(简称硬皮病)在电针刺激治疗后其皮肤温度变化。此试验以11例硬皮病(PSS)患者、6例光谱混乱型硬皮病(SSI)患者以及7个健康人作为试验对象,用低频电流的电针刺激他们的一侧手臂30分钟,并用温度热像仪记录病人的皮肤温度和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结果发现,9例PSS患者和5例SSD患者,在针刺时两侧的手部温度都升高了,但是7个健康人温度没有升高。
2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由于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针刺后引起的表面皮肤温度变化与针刺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的作用有关。下面着重从这3个方而阐述其机理。
2.1 针刺对血液循环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国祥等[8]采用超声测定技术对电针刺激过程中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进行观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3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