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88379
经脉线组织结构研究及生物特性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中国针灸》 2007年第6期
     出现较早、分化较低的组织,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含有多种复杂成分,具有支持、联系、保护、营养等功能。为探讨经络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观察了手太阴肺经全部穴位与相关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并进行了X线、CT观察,发现穴位与骨膜、神经鞘膜、动脉壁相关。沈雪勇等从形态解剖学入

    手,观察了胃经颈以下腧穴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并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能谱技术(PIXE),分析了胃经下巨虚穴区的结缔组织结构与钙元素富集的关系,结果胃经37个穴位所涉及的结缔组织结构中与穴位最相关的是筋膜(22穴),其次是骨膜(8穴),再次是血管神经鞘膜(6穴),最后是关节囊(1穴),为进一步探讨经络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和经络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2 生物物理学研究

    温度是反映能量代谢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王华等采用温度传感针对家兔穴位的温度进行了测定,发现了一些规律,即在家兔穴位上和经线上非穴点处所测得的深部温度较相应对照点深部温度高,且所测得穴点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张栋等用红外热像方法,客观地记录到了无大中血管纵向分布的前后正中线上的一些高温线(带)分布以及艾灸后前后正中线上温度升高,并可形成较自然状态下更长、连续性更好的高温线(带)现象。提示循躯干前后正中线分布的高温线(带)似是督任二脉温度的客观显示,而该线(带)的形成可能与致密结缔组织或微循环的某种特异性调节有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