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07916
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中国针灸》 2008年第10期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组

    (1)针刀松解[4]15:患者俯卧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或CT检查结果,每次选择1~5个压痛点(1%甲紫药液标记),常规消毒,局部注射1%的利多卡因2~4 mL浸润麻醉后,用小针刀(刀刃0.8 cm)在原压痛点进针,对粘连疤痕形成的软组织进行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切开剥离、疤痕刮除、通透剥离,使粘连、结疤的软组织松解。7天松解1次,共松解1~3次,疼痛明显部位辅以醋酸强的松龙0.5 mL封闭。

    (2)术后处理:术后用创可贴覆盖刀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

    (3)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训练(飞燕式或俯卧撑)及腹肌训练(仰卧,双下肢并拢上举),逐渐增加训练次数。每次治疗20~30 min。

    2.2 理疗组

    先采用超短波于腰部患处并置治疗,微热量,每日1次,每次8~10 min。接着采用调制中频电(兼有低频电和中频电2种电流各自特点与作用),临床常采用9号处方,电极板置于患病部位的两侧(或穴位上),电流强度以具有明显麻、颤、震动为宜,每日1次,每次20 min。随后于腰痛患处推拿,采用揉、滚、推、按、指压点穴。上述理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及腹肌训练,方法同针刀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1)疼痛程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