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12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480332
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孙锋 叶柏川 陈辉 胡丰良
第1页

    参见附件(175KB,3页)。

    孙锋 叶柏川 陈辉 胡丰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及靶点。方法:建立脾肾阳虚型胃溃疡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加手参组,每组10只。用药14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胃液pH值、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GAS)含量,胃壁结合黏液含量,并作光镜下病理观察。结果: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加手参组再生黏膜总面积中PAS阳性面积多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肾气丸加手参组之间EGF值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肾气丸组、肾气丸加手参组GAS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肾气丸可能通过抑制胃窦G细胞分泌GAS,进而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而起抗溃疡作用。

    【关键词】 胃溃疡 脾肾阳虚 肾气丸 动物实验 大鼠

    【分类号】R285.5

    消化性溃疡泛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黏膜破损[1],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胃空肠吻合口、含胃黏膜的憩室内,临床以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为常见。本研究拟通过实验复制脾肾阳虚型GU动物模型,研究肾气丸治疗GU的作用机制及靶点,多角度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