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36例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丙型肝炎 肝郁脾虚型 对照观察
近年来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CHC)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者,年龄在16岁以上,性别不限。
1.2 排除标准:①重叠感染者。②慢性重型肝炎、慢性淤胆型肝炎、自身免疫肝炎及肝硬化。③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心、肾、造血系统疾病)。④嗜酒和孕妇。
1.3 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1991年12月天津会议制定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的肝郁脾虚型。
, 百拇医药
1.4 一般资料:1998年初至2007年初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6~71岁,平均42.5岁;病程9月~21年,平均6年;有明显输血史16例。干扰素治疗无效史(最少3个月)5例。对照组33例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43.9岁;病程1~19年,平均5年;有明显输血史14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赤芍、白芍、党参或太子参各12g,半夏、枳壳各10g,大枣5枚,白术15g,丹参20g,甘草6g。加减:胃气上逆加生姜,若同时伴有脾胃虚寒则改为干姜;脾虚加茯苓、黄芪;肝郁加香附、郁金;血瘀加川芎、当归;热重加山栀、黄连、白花蛇舌草,湿重加车前子、薏苡仁;黄疸加茵陈、金钱草;肝脾肿大加牡蛎、鳖甲。每日1剂,水煎2次,于早上及午睡、晚上睡觉前各服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2.2 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2b3MU肌肉注射,前半月1次/日,之后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脾大恢复正常,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HCV-RNA转阴;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好转,肝脾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区无压痛或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但HCV-RNA+;无效:疗程结束后上述标准改善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经2~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36例中,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对照组33例中,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3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1周后症状有改善,1疗程后有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半年后仅1例病情反复。对照组治疗1周后症状无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加重,4例出现发热、周身酸痛等症状,3例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1疗程后症状有所改善,4例治疗半年后病情反复。
4 体会
慢性丙型肝炎属中医“疫毒”、“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机多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多系感染丙肝病毒以后,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故肝郁脾虚贯穿本病始终,且多兼湿热、瘀血。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方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和解少阳、疏肝利胆、健脾益气、通达表里之效,与肝郁脾虚型的丙型肝炎的病机相契合。此外,再加枳壳破气消积;白术健脾燥湿、补益脾气;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防长期疏散太过而伤阴;赤芍、丹参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诸药同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功,故对肝郁脾虚之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明显。, 百拇医药(戴晓萍 顾文红)
近年来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CHC)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者,年龄在16岁以上,性别不限。
1.2 排除标准:①重叠感染者。②慢性重型肝炎、慢性淤胆型肝炎、自身免疫肝炎及肝硬化。③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心、肾、造血系统疾病)。④嗜酒和孕妇。
1.3 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1991年12月天津会议制定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的肝郁脾虚型。
, 百拇医药
1.4 一般资料:1998年初至2007年初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6~71岁,平均42.5岁;病程9月~21年,平均6年;有明显输血史16例。干扰素治疗无效史(最少3个月)5例。对照组33例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43.9岁;病程1~19年,平均5年;有明显输血史14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赤芍、白芍、党参或太子参各12g,半夏、枳壳各10g,大枣5枚,白术15g,丹参20g,甘草6g。加减:胃气上逆加生姜,若同时伴有脾胃虚寒则改为干姜;脾虚加茯苓、黄芪;肝郁加香附、郁金;血瘀加川芎、当归;热重加山栀、黄连、白花蛇舌草,湿重加车前子、薏苡仁;黄疸加茵陈、金钱草;肝脾肿大加牡蛎、鳖甲。每日1剂,水煎2次,于早上及午睡、晚上睡觉前各服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2.2 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2b3MU肌肉注射,前半月1次/日,之后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脾大恢复正常,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HCV-RNA转阴;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好转,肝脾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区无压痛或叩击痛,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但HCV-RNA+;无效:疗程结束后上述标准改善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经2~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36例中,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对照组33例中,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3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1周后症状有改善,1疗程后有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半年后仅1例病情反复。对照组治疗1周后症状无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加重,4例出现发热、周身酸痛等症状,3例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1疗程后症状有所改善,4例治疗半年后病情反复。
4 体会
慢性丙型肝炎属中医“疫毒”、“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机多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多系感染丙肝病毒以后,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故肝郁脾虚贯穿本病始终,且多兼湿热、瘀血。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方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和解少阳、疏肝利胆、健脾益气、通达表里之效,与肝郁脾虚型的丙型肝炎的病机相契合。此外,再加枳壳破气消积;白术健脾燥湿、补益脾气;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防长期疏散太过而伤阴;赤芍、丹参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诸药同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功,故对肝郁脾虚之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明显。, 百拇医药(戴晓萍 顾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