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720973
出血性中风后脑水肿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近况(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脑水肿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文献综述

    脑出血(intacerebral hemorrhage,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高的[1]。继发性脑水肿是脑出血急性期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极易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是病人早期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治脑水肿是脑出血急性期必须的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对抗脑水肿作用已被诸多学者研究并证实。笔者现将近5年有关出血性中风后脑水肿的中医药实验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近年来,有关出血性中风后脑水肿的中药医实验研究有所增多,研究对象包括中药复方以及单味中药活性成分、电针疗法,其中以中药复方研究为多。研究者发现,中药复方及活性成分对脑水肿均有拮抗作用,且通过对抗自由基、钙拮抗、神经免疫生化的影响产生一系列脑保护作用。

    1 保护血脑屏障,对抗脑水肿

    常见的脑水肿类型有血管源性脑水肿与细胞毒性脑水肿。脑出血后血脑屏障受损、脑血管通透性增加是其直接原因,而细胞毒性物质引起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水钠潴留,属于细胞毒性脑水肿。大量实验研究早已证实中药对血脑屏障有修复作用。唐宇平等[2]观察到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增高和星型胶质细胞肿胀可能是血脑屏障损伤的因素之一;大黄可有效使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破坏减少、神经星型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减轻、抑制AQP-4基因转录和翻译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