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03
编号:13780143
恶性肿瘤转移的中医病机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03
     2.7 情志不遂:张氏等[45]认为情志不遂是癌症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机郁滞、阴阳失衡是情志致病的发病机理。周氏[46]报道以电刺激小鼠模拟精神应激,证实应激可促进动物移植性肿瘤的自发肺转移。

    3 肿瘤转移途径

    张氏等[6]认为经络是癌毒转移的途径。癌瘤形成后,癌毒播散,经由孙脉、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进而侵犯脏腑组织。焦氏[47]认为,癌邪入络客脉过程类似于肿瘤血管的生成,是癌症进一步恶化的途径和必要条件。另外,有学者提出肿瘤转移的途径可分为经络之间传变、经络脏腑之间传变和脏腑之间传变,其途径多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48-49]。

    4 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

    4.1 与五脏生克有关:辛氏等[12]认为,恶性肿瘤始发必居于五脏某一脏系统中,其传变必遵循五脏生克善恶规律。从传变的难易程度来考察,相生为易,相克为难,故传变先从相生脏来传,再从相恶脏来传。有学者依据五行理论创立了防止消化道系统癌症转移的“治土护木法”,倡导在治疗胃肠道癌症的同时,努力保肝可减少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0]。
, http://www.100md.com
    4.2 与经络藏象有关:王氏等[51]提出肺、脑、肝脏易成为肿瘤转移靶器官和心、脾脏及肌肉不易成为肿瘤转移靶器官的中医经络藏象理论。常氏等[52]认为恶性肿瘤在经络关联比较密切的脏腑之间易于发生转移。

    4.3 与脏腑虚损瘀滞程度有关:《临证指南医案》云“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高度地概括了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发生的机制。这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转移前环境”概念有相似之处。徐氏[50]认为转移前环境的中医认识可以从转移灶形成前该部位的正虚及气滞血瘀痰凝两方面理解,癌毒在播散过程中,被诸邪阻于“最虚”之局部,即可形成转移瘤。

    5 研究展望

    基于肿瘤转移机理的复杂性及转移后的高死亡率,近年来广大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侧重于实验室及临床疗效的研究,对肿瘤转移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仍显不足,运用中医理论尚难以全面系统地阐明肿瘤转移的机制。如对于肿瘤转移途径及转移器官特异性的研究,目前运用单一学说仅能解释部分肿瘤转移的方向,无法全面系统的解释多种复杂的临床转移现象。部分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研究存在矛盾,如肿瘤转移患者的血瘀证表现与部分活血化瘀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不符。这些均严重阻碍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恶性肿瘤转移的中医病机研究有待深化。肿瘤转移过程中不同阶段气滞、血瘀、痰凝、湿阻、寒凝、毒聚等病理因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不同病机特点与患者体质、肿瘤部位、组织类型、转移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有待细化。在进一步明确肿瘤转移中医病机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具有重大意义。
, http://www.100md.com
    6 参考文献

    [1]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6,499.

    [2]陈锐深.现代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3]武之望.济阴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2.

    [4]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50-1451.

    [5]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9-190.

    [6]张健,张淑贤.中医传舍理论与肿瘤转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4-6.
, http://www.100md.com
    [7]沈汉澄.癌症术后转移及其中医药对策[J].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1-3.

    [8]华海清.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6-8.

    [9]何好臣,郭勇. 益气养阴中药抗肿瘤转移的研究现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2):57-58.

    [10]关新军,王娅玲.骨转移癌的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3):176.

    [11]王云启. 阳和汤加味合云克治疗骨转移癌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6-17.

    [12]辛海,马琴.防治恶性肿瘤转移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45-47.
, 百拇医药
    [13]李忠,刘丹,刘杰,等.肿瘤中医“耗散病机假说”的建立和固摄法的提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40-142.

    [14]卢雯平,林洪生.160例乳腺癌术后血行转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6):425-427.

    [15]刘胜,孙霃平,花永强. 试论“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3-6.

    [16]刘胜,花永强,孙霃平,等.乳移平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147-149.

    [17]郁仁存.活血化瘀与肿瘤治疗[J].北京中医,1992,11(1):21-25.

    [18]贾小强,黄乃健,邱辉忠.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的初步理论构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03-705.
, 百拇医药
    [19]贾小强,邱辉忠,黄乃健,等.大肠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44-346.

    [20]贾小强.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5-8,56.

    [21]贾小强,黄乃健.血瘀证对BALB/C裸鼠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440-444.

    [22]魏星,裘华森,周济春.血瘀证辨证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392-1393.

    [23]刘永惠.血瘀证与肿瘤及其转移患者血浆内血小板GMP-140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3):364-365.
, 百拇医药
    [24]刘永惠,杨晓峰,周冬枝.肿瘤转移与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290-292.

    [25]杨早.肿瘤转移中的黏附分子与痰瘀因素[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280-281.

    [26]陈培丰,刘鲁明,陈震,等. 恶性肿瘤肝转移血瘀证与参三七、丹参干预作用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552-553.

    [27]金莉,刘鲁明. 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肝转移的特点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75-78.

    [28]张培彤,裴迎霞,祁鑫,等.活血药对人肺癌细胞粘附和侵袭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2):10.

    [29]黄兆明,何小琴.丹参、赤芍、莪术对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74-75.

    [30]范敏,方肇勤,管冬元,等.大鼠肝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不同中医治法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7,35(2):9-15.

    [31]闫洪飞.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4):20-22., 百拇医药(冉 冉 陈培丰)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