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年第1期
编号:11987328
肾性水肿中医治法浅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1期
     关键词 肾脏病 水肿 中医治法

    水肿是指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的状态,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中医古籍对肾性水肿曾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在治疗上重视辨证施治,如鉴别外感内伤、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然后才立法、组方、选药。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归纳肾性水肿的中医治法,主要有以下8种,现阐述如下。

    1 宣肺发汗

    主要用于急性肾炎初始阶段,中医辨证属风水者,或有疮痍、喉痹等。笔者对风寒者用麻膏姜皮汤,选用麻黄、石膏、杏仁、生姜、茯苓皮、桑白皮、车前子、益母草等。若有血压升高,则以浮萍易麻黄,并随证加减。若风热者,用麻翘茅根汤,选用麻黄、连翘、杏仁、白菊花、石膏、蒲公英、白茅根、茯苓皮、赤小豆、蝉衣等,并随证加减。对于缺乏外邪侵袭证据的肾性水肿,还可用药浴发汗。笔者曾以中药紫苏叶、防己、木瓜、茯苓等,煎制后给患者热水沐浴,水温在38°~40°之间。药浴能疏通经络,开发腠理,使周身汗出,水肿多随汗泄而消退,体重下降。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开鬼门”的方法。
, 百拇医药
    2 利尿化湿

    “洁净府”以利尿,是《内经》记载的治疗实证水肿的三大法之一。应用指征是外无表证,内无显著的“诸虚不足”而有水肿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水肿,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腹胀满,苔白腻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日:“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这就是说当水肿波及足跗等以下部位了,才可以使用利尿法。笔者自拟仙己四苓汤加减,选用仙灵脾、防己、白术、茯苓、泽泻、米仁、猪苓、葶苈子、玉米须。若水肿不退,可加椒目、五加皮等,这类药物渗湿利水,大多性味平和,无明显副反应,尚能“补五劳七伤”、“生津导气”,具有一定的扶正作用,较之某些西药利尿剂,副作用明显减少。

    3 分利湿热

    肾性水肿从临床上看,相当一部分患者之病因病机与湿热有关。多系脾胃功能失调,湿热蕴结,气机壅滞,三焦气化不利,湿热之邪壅于肌肤经隧之间时,则出现遍身浮肿,胸脘痞闷,口苦烦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等症,此时宜用分利湿热法治疗,多选用中满分消丸合四苓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半夏、川朴、枳实、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少佐人参、甘草,共奏清湿热、通水道、和胃气之功。若湿热积滞日久,遍身肿甚,腹满便秘,可用上下表里分消之法,使蓄积之湿热,从两便而出,如疏凿饮子、己椒苈黄丸等均可选用。
, 百拇医药
    4 攻逐泻下

    古人治疗水肿,微则分利,甚则攻逐,但他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景岳全书》认为:“诸家治水肿,只知导湿利小便……,用诸去水之药,往往多死,又用导水丸、舟车丸、神祜丸之类大下之,此速死之兆。”《石室秘录》则持相反意见:“今人一见牵牛、甘遂,视为必死之品,过矣!”。《医宗必读》取各家之长而融会贯通,主张“察其实者,直清阳明,……其有不大实亦不大虚者,先以清利见功”。攻逐泻下法主要用于利尿无效而形气实、水湿壅盛三焦者;亦可暂用于本虚标实而宜急则治其标者。常用药物有大黄、甘遂、牵牛、芒硝等,可辨证选用1~2昧,使水湿之邪从肠道而出,泻后多数能使尿量增多。但攻逐药属于峻泻剂,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尤对本虚标实者,更宜谨慎,须中病即止。攻逐泻下法,也是《内经》中治疗水肿的三大法之一,即“去苑陈堇”。

    5 健脾利湿

    肾性水肿患者常有脾虚湿阻之证。因脾为中土,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生,水溢肌肤,则发为水肿。临床所见,除水肿外,常有神疲肢倦,脘腹胀满,纳食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细等症状。治疗宜用健脾化湿、行气利水法,可选用实脾饮合五皮饮或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川朴、苍术、白术、木瓜、大腹皮、茯苓、生姜皮、炮附子、桑白皮、猪苓、泽泻等。若脾虚水肿缠绵者,可加用黄芪、党参、米仁等以益气化湿。
, http://www.100md.com
    6 温肾化气

    肾主水,肾性水肿表现为虚证者,多与肾有关,故温肾化气是治疗的关键。《景岳全书》说:“所谓气化者,即肾中之气也,即阴中之火也,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为肿”,“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指的就是温肾化气、利水消肿法,代表方剂为济生。肾气丸和真武汤,药用炮附子、茯苓、泽泻、山药、山茱萸、地黄、丹皮、肉桂、川牛膝、车前子、白术、白芍、生姜。若肾失封藏,精微下泄,则尿中大量泡沫,尿检可见较多尿蛋白,此时可在治肾方中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及固涩药物,如龟版、陈阿胶、紫河车、桑螵蛸、芡实等。

    7 祛风化湿

    肾性水肿兼风邪者亦非少见。《金匮要略》论治水肿,有风湿、风水并提,以后不少医家治湿,亦常加祛风药,认为“治湿之道非一……亦有用羌、防、白芷等风药以胜湿者,譬如清风荐爽,湿气自除也”。故中医早就有风能胜湿之说,这为现代借用治风湿痹痛药及虫类药物治疗。肾性水肿提供了理论依据。肾性水肿常用的祛风药有防己、稀莶草、徐长卿、青风藤、防风、桂枝等,常用方剂有防己黄芪汤、防己地黄汤等。临床若辨证准确,用之亦每获桴鼓之效。
, 百拇医药
    8 活血化瘀

    肾性水肿出现瘀血证也比较常见。古医籍中有关瘀血和水肿的相关论述也较普遍。如《素问》中就有“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之说。从临床分析,其中尤以膜性肾病伴静脉血栓以及紫癜性肾炎时瘀血证表现比较典型。而在一般肾性水肿,则瘀血现象表现比较隐匿,但瘀血病机在。肾性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地位。我们还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如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粘度及血小板功能等检查,获取肾性水肿瘀血证的微观辨证依据。肾性水肿瘀血证产生的中医机理,往往与寒凝、热结、气虚、气滞等有关。因此治疗瘀血还得辨证用药。治疗水肿时应用活血化瘀法,是取“血行水亦行”之意。如《医门法律·胀病诸方》中指出用当归、大黄、桂心、赤芍等药治疗水肿。近代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丹参等。实践证明,活血化瘀法治疗肾性水肿挟瘀者,可加强利尿消肿效果。, 百拇医药(徐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