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常有余”论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398KB,2页)。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论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在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认为“肝无补法,故无补肝之药”,并以泻青丸以泻肝之实;至金元时期,朱丹溪上溯《内经》,旁参诸家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作出了“小儿易怒,肝病最多,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的概括;明·万全则明确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学说,同时在治疗上认为“肝有泄而无补”,他的这种学术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中也具有很好的实际效果,故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近年来,“肝常有余”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临床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指导着小儿惊风等肝系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肺、脾、心、肾各系疾病及时行疾病的治疗中,也被广泛地应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