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概况(1)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是指由于酒精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肝脏损害等一系列病变,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MA)、酒精性脂肪肝(AF)、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酒精性肝硬化(AC)及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癌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在逐年增多,有调查显示酒精性肝病在我国已是多发病与常见病[1],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虽然现代医学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机理研究日益深入,但仍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无酒精性肝病之称,从临床表现看,可归属“伤酒”、“酒病”、“饮酒中毒”、“胁痛”、“酒癖”、“酒疸”、“酒臌”等范畴[2]。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现就运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探讨:中医学认为,酒为大热有毒之品,入心、肝、肺、胃经,其气慓悍,过饮必伤及肝胆脾胃,“浸溢脏腑,而生诸病”,“酒与饮俱不散,停滞于胁下”,而致“肝浮胆横”。《黄帝内经》记载“酒性苦热”,《新修本草》指出“酒,味苦,大热有毒”。《诸病源候论》认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腑脏,而生诸病也”。《张氏医通》曰:“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运输,故成痞胀。”由此可见,长期嗜酒无度为致病之主因。同时,先天禀赋不足是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内在病因,饥饱失常、后天失养以致脾胃受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总之,内因于禀赋不足,脾胃失健,在此基础上,长期过量饮酒,酒毒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导致肝脾功能失调是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1.2 病机分析:饮酒过度,酒毒湿热之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导致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黄(酒疸)。肝郁脾虚,气血不和,痰浊内生,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酒癖)。酒湿浊气蕴聚中焦,清浊相混,壅塞气机,肝失调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进而波及于肾,开阖不利,水浊渐积,终至不得泄,肝脾肾三脏俱损而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而成膨胀(酒臌)[3]。叶永安等[4]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将其病机及演变分为3个过程,即早期酒毒湿热之邪蕴积中焦,伤及脾胃,脾胃失运,湿浊为生,湿热蕴结,而出现胁痛、胃痞等酒伤之证;中期纵酒日久致痰湿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渐至气滞血瘀,气、血、痰互结,阻于腹中,停于胁下则为痞块;晚期纵酒不止,气、血、痰日久不化,肝脾不调,久则伤肾,而成本虚标实之证。牛建昭等[5]又提出“毒损肝络”的病机假说。
2 治疗方法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防止乃至逆转肝纤维化,治疗已存在的晚期肝硬化的并发症[6]。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众医家辨证种类多样,治疗方法也多有变化,各具特色。
2.1 分型论治:钱海青[7]把酒精性肝病分三型,以清热凉血解酒汤为基本方。辨证分湿热郁蒸、肝火犯胃,脾虚湿困、肝气郁滞,湿热夹瘀、肝脾两虚,随证加减。毕光安[8]将酒精性肝炎分为四型:肝脾湿热型,小柴胡汤加减;热毒夹瘀型,三黄汤加味;痰瘀互结型,膈下逐瘀汤加减;气虚血亏兼湿热型,以八珍汤加味。陈玉等[9]将酒精性肝病分五种证型:寒湿困脾型予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蕴结型予加味温胆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瘀互结型予二陈汤加减治疗;肝阴不足型治以养阴柔肝;气滞血瘀型常选用活血化瘀之药。庄千友[10]辨证分为四型治疗。湿热瘀结:用茵陈蒿汤合导痰汤加减;痰湿阻滞:用苍附导痰丸合五苓散加减;气血瘀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用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2.2 专方治疗:杜旦锋[11]用解酲汤(葛花、葛根、枸杞子、茵陈、茯苓、白芍、生白术、神曲、泽泻、决明子、莱菔子、郁金)治疗酒精性肝病32例,总有效率69.7%。李有田等[12]经临床观察,证实服用自拟解酒护肝饮(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茵陈、青蒿、虎杖、葛根、丹参)的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肝安。赵殿法等[13]用酒肝灵(大黄、白术、郁金、栀子、柴胡、泽泻、茯苓、黄芩、葛花、丹参、黄芪、鳖甲、虎杖)治疗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其对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张诗军等[14]用清热利湿中药复方(柴胡、茵陈、郁金、大黄、葛根、金钱草、虎杖)治疗30例酒精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乔作现[15]用醒酒保肝汤(茵陈蒿、葛根、铁观音茶、白茅根、茯苓、佩兰、山楂)治疗酒精性肝病42例,有效率达88.1%。喻洪伟等[16]对160例AL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酒肝乐水煎剂(丹参、连翘、黄柏、苍术、薏苡仁、三七、白蔻、木香、枳椇子)可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陈全寿[17]以软肝消水汤(葛根、生黄芪、扁豆、海藻、鸡内金、地鳖虫、青皮、丹参、青黛、白术、泽兰、莱服子、昆布、柴胡、泽泻、茵陈)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取得良效。魏彩祥[18]选用健脾活血解毒汤(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薄荷、牛蒡子、金银花、白术、防风、黄连、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病40例,通过疗效分析,证明此方有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作用。贾庆宇[19]通过肝功能及肝脏影像学变化等指标,说明曲灵双葛汤(神曲、威灵仙、葛花、葛谷、丹参、郁金、胡黄连、山楂、青皮、陈皮等)在治疗酒精性肝病中发挥较好的作用。朱小区等[20]用二子清肝汤(决明子、枸杞子、柴胡、山楂、郁金、半夏、竹茹、芦根、泽泻、茯苓、白术、制大黄、黄芩)治疗酒精性肝炎52例,取得良好效果。闰素秋等[21]证明化肝饮(丹参、桃仁、当归、黄芪、赤芍、甘草、茯苓、柴胡、葛根、红花、苦参、白芍、郁金、党参、鳖甲、三七)对于改善肝功能,逆转纤维化有较好的效果。李晓林等[22]以葛根养阴解毒汤(葛根、郁金、茯苓、白术、虎杖、石斛、黄精、赤芍、山楂、泽泻、茵陈、鸡内金、厚朴、陈皮、生甘草、砂仁)治疗酒精性肝病43例取得满意疗效。闫爱春等[23]以护肝醒脾汤(黄芪、白术、当归、连翘、大黄、泽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柴胡、山楂)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证明护肝醒脾汤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脂质代谢,抗纤维化的作用。
3 结语
中医学认为本病缘由纵酒日久,脾胃受损,气机失常,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痰阻气机,气失调畅,气血不和,气、血、痰、湿搏结而致病。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众多医家在其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酒精性肝病有较深入的认识,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并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不论是分型论治或专方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初步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尤其是某些中药复方的突出疗效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方面,许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二是缺乏规范的临床诊断标准、病例选择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导致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三是多数临床研究没有遵以循证医学的原则,随机、盲法对照试验缺如,导致临床疗效重复性差。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要求,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形式,规范各项标准,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先进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医学理论制定并逐步完善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诊疗方案,进一步筛选有效治疗方药,推动中医药在酒精性肝病诊疗方面的进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百拇医药(赵爱萍 王邦才)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是指由于酒精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肝脏损害等一系列病变,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MA)、酒精性脂肪肝(AF)、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酒精性肝硬化(AC)及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癌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在逐年增多,有调查显示酒精性肝病在我国已是多发病与常见病[1],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虽然现代医学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机理研究日益深入,但仍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无酒精性肝病之称,从临床表现看,可归属“伤酒”、“酒病”、“饮酒中毒”、“胁痛”、“酒癖”、“酒疸”、“酒臌”等范畴[2]。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现就运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探讨:中医学认为,酒为大热有毒之品,入心、肝、肺、胃经,其气慓悍,过饮必伤及肝胆脾胃,“浸溢脏腑,而生诸病”,“酒与饮俱不散,停滞于胁下”,而致“肝浮胆横”。《黄帝内经》记载“酒性苦热”,《新修本草》指出“酒,味苦,大热有毒”。《诸病源候论》认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腑脏,而生诸病也”。《张氏医通》曰:“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运输,故成痞胀。”由此可见,长期嗜酒无度为致病之主因。同时,先天禀赋不足是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内在病因,饥饱失常、后天失养以致脾胃受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总之,内因于禀赋不足,脾胃失健,在此基础上,长期过量饮酒,酒毒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导致肝脾功能失调是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1.2 病机分析:饮酒过度,酒毒湿热之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导致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黄(酒疸)。肝郁脾虚,气血不和,痰浊内生,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酒癖)。酒湿浊气蕴聚中焦,清浊相混,壅塞气机,肝失调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进而波及于肾,开阖不利,水浊渐积,终至不得泄,肝脾肾三脏俱损而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而成膨胀(酒臌)[3]。叶永安等[4]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将其病机及演变分为3个过程,即早期酒毒湿热之邪蕴积中焦,伤及脾胃,脾胃失运,湿浊为生,湿热蕴结,而出现胁痛、胃痞等酒伤之证;中期纵酒日久致痰湿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渐至气滞血瘀,气、血、痰互结,阻于腹中,停于胁下则为痞块;晚期纵酒不止,气、血、痰日久不化,肝脾不调,久则伤肾,而成本虚标实之证。牛建昭等[5]又提出“毒损肝络”的病机假说。
2 治疗方法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防止乃至逆转肝纤维化,治疗已存在的晚期肝硬化的并发症[6]。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众医家辨证种类多样,治疗方法也多有变化,各具特色。
2.1 分型论治:钱海青[7]把酒精性肝病分三型,以清热凉血解酒汤为基本方。辨证分湿热郁蒸、肝火犯胃,脾虚湿困、肝气郁滞,湿热夹瘀、肝脾两虚,随证加减。毕光安[8]将酒精性肝炎分为四型:肝脾湿热型,小柴胡汤加减;热毒夹瘀型,三黄汤加味;痰瘀互结型,膈下逐瘀汤加减;气虚血亏兼湿热型,以八珍汤加味。陈玉等[9]将酒精性肝病分五种证型:寒湿困脾型予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蕴结型予加味温胆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瘀互结型予二陈汤加减治疗;肝阴不足型治以养阴柔肝;气滞血瘀型常选用活血化瘀之药。庄千友[10]辨证分为四型治疗。湿热瘀结:用茵陈蒿汤合导痰汤加减;痰湿阻滞:用苍附导痰丸合五苓散加减;气血瘀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用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2.2 专方治疗:杜旦锋[11]用解酲汤(葛花、葛根、枸杞子、茵陈、茯苓、白芍、生白术、神曲、泽泻、决明子、莱菔子、郁金)治疗酒精性肝病32例,总有效率69.7%。李有田等[12]经临床观察,证实服用自拟解酒护肝饮(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茵陈、青蒿、虎杖、葛根、丹参)的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肝安。赵殿法等[13]用酒肝灵(大黄、白术、郁金、栀子、柴胡、泽泻、茯苓、黄芩、葛花、丹参、黄芪、鳖甲、虎杖)治疗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其对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张诗军等[14]用清热利湿中药复方(柴胡、茵陈、郁金、大黄、葛根、金钱草、虎杖)治疗30例酒精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乔作现[15]用醒酒保肝汤(茵陈蒿、葛根、铁观音茶、白茅根、茯苓、佩兰、山楂)治疗酒精性肝病42例,有效率达88.1%。喻洪伟等[16]对160例AL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酒肝乐水煎剂(丹参、连翘、黄柏、苍术、薏苡仁、三七、白蔻、木香、枳椇子)可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陈全寿[17]以软肝消水汤(葛根、生黄芪、扁豆、海藻、鸡内金、地鳖虫、青皮、丹参、青黛、白术、泽兰、莱服子、昆布、柴胡、泽泻、茵陈)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取得良效。魏彩祥[18]选用健脾活血解毒汤(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薄荷、牛蒡子、金银花、白术、防风、黄连、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病40例,通过疗效分析,证明此方有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作用。贾庆宇[19]通过肝功能及肝脏影像学变化等指标,说明曲灵双葛汤(神曲、威灵仙、葛花、葛谷、丹参、郁金、胡黄连、山楂、青皮、陈皮等)在治疗酒精性肝病中发挥较好的作用。朱小区等[20]用二子清肝汤(决明子、枸杞子、柴胡、山楂、郁金、半夏、竹茹、芦根、泽泻、茯苓、白术、制大黄、黄芩)治疗酒精性肝炎52例,取得良好效果。闰素秋等[21]证明化肝饮(丹参、桃仁、当归、黄芪、赤芍、甘草、茯苓、柴胡、葛根、红花、苦参、白芍、郁金、党参、鳖甲、三七)对于改善肝功能,逆转纤维化有较好的效果。李晓林等[22]以葛根养阴解毒汤(葛根、郁金、茯苓、白术、虎杖、石斛、黄精、赤芍、山楂、泽泻、茵陈、鸡内金、厚朴、陈皮、生甘草、砂仁)治疗酒精性肝病43例取得满意疗效。闫爱春等[23]以护肝醒脾汤(黄芪、白术、当归、连翘、大黄、泽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柴胡、山楂)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证明护肝醒脾汤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脂质代谢,抗纤维化的作用。
3 结语
中医学认为本病缘由纵酒日久,脾胃受损,气机失常,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痰阻气机,气失调畅,气血不和,气、血、痰、湿搏结而致病。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众多医家在其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酒精性肝病有较深入的认识,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并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不论是分型论治或专方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初步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尤其是某些中药复方的突出疗效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方面,许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二是缺乏规范的临床诊断标准、病例选择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导致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三是多数临床研究没有遵以循证医学的原则,随机、盲法对照试验缺如,导致临床疗效重复性差。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要求,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形式,规范各项标准,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先进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医学理论制定并逐步完善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诊疗方案,进一步筛选有效治疗方药,推动中医药在酒精性肝病诊疗方面的进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百拇医药(赵爱萍 王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