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37006
自汗与盗汗的临证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7期
     关键词:自汗 盗汗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临床论治自汗与盗汗,一般多认为阳虚则自汗,阴虚则盗汗,故分别治以益气固表、滋阴止汗。然临证也有不尽相同者。现以笔者粗浅的认识试探析之,请同道指正。

    1、历来对自汗、盗汗的认识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方》中认为:“无问昏睡,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即无论昼间或夜梦中,凡汗出者,皆可称自汗。睡着汗出,即名盗汗。从文意中可知,盗汗实则包含在自汗中。《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称:“自汗者溅溅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明确指出醒者汗出为自汗,寐中汗出为盗汗,以方便辨证和治疗,《中医内科学》也同此说。从定义看,过于明确了自汗与盗汗的区别,易给初学者带来误解。

    2、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指出:“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指出盗汗乃阴阳气血不足之证,阳气虚而不能固表,阴血虚则不能内守。盗汗,阳加于阴,而阴虚不守之证。很显然《金匮要略》所称盗汗的病机,当属阴阳俱虚,不能仅作单纯阴虚或单纯阳虚解释。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金匮要略释义》注解说:“阴阳气血皆虚,故脉见虚弱细微。阳虚不固,阴虚不守,容易发生盗汗。”分而言之,则单纯阴虚或阳虚的病证也概括在其中,从而否定了盗汗病机为阴虚的观点。《丹溪心法》说:“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指出:“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但张景岳同时又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症,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其它如湿热郁蒸、血瘀令人自汗、盗汗的见解,进一步充实了汗证辨证论治的内容。而追溯至《内经》,则自汗和盗汗的病机,均为阴阳失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营阴要有卫阳的固守,阳气需赖阴精以滋养。传统所说阳虚者多自汗,阴虚者多盗汗,虽有一定的根据,但从临床看,也有阳虚盗汗、阴虚自汗的,因而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辨证无误。综合上述各家观点,自汗与盗汗不能单纯地以“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来论治。
, http://www.100md.com
    3、典型病例

    黄某,男,30岁,教师。2008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寐中汗出淋漓已2年余。汗出全身,湿透衣被,醒后即止,其他无所不适,身体壮实,纳食、二便均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平。曾以多种中药治疗均不效。鉴于患者以盗汗为主,余无所苦,辨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治重在调和营卫。方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用:桂枝、白芍、当归、炒黄柏、炒知母、五味子各10g,炙甘草5g,麻黄根、糯稻根、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生地20g。7剂。复诊时,患者诉前方服1剂,当天晚上盗汗即止,服药至今一直无盗汗,因怕复发又要求再服上方7剂,以巩固疗效。后随访半年,患者除了身体疲劳时,当夜偶有少量出汗外,其余均无盗汗发生。数年之病竟告痊愈。

    4、体会

    笔者认为可试从阴阳失调来论治自汗与盗汗,或许可执简驭繁,为初学者带来帮助。在临床治疗自汗和盗汗时,首先分虚实。针对实证病理因素,明确有湿热和瘀血者,则分别予与祛邪清利湿热和活血化瘀等治疗。而对无明显阴虚、阳虚之症者,则主要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立论,治以调和营卫、固涩敛汗为大法。方选《金匮要略》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笔者在临床中对自汗与盗汗且无其他明显阴虚、阳虚之症者治之,获效颇佳。, 百拇医药(褚忠毅 陶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