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717024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概况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8期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人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最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以促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易反复,远期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就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中医学之“胃脘痛”范畴。大多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烟酒过度、脾胃虚弱及手术损伤,其病位不外肝、胆、脾、胃,辨证各有所侧重,或重肝胆之郁,或言脾胃所虚,或谓病久成瘀,治疗方法也略有不同。李泉晶治疗8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辨证分为胆热犯胃、肝胃阴虚、脾胃痰瘀、脾胃气虚4型,主方分别为:大柴胡汤、麦门冬汤、温胆汤合失笑散、补中益气汤合旋覆代赭汤。并与64例西药对照组(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比较。患者在症状改善、胃镜下检查等方面,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朱久升等将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及肝胃不和型,进行辨证施治。分别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沙参麦冬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患者临床自觉症状改善、胃镜检查胃粘液、胃黏膜复原等方面的有效率均高于8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