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17年第5期
编号:173006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概况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4日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5期
三联,1病因病机,2治疗方法,3其他疗法,4结语
     王 佳 门江平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 浙江 绍兴 312300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概况

    王 佳 门江平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 浙江 绍兴 3123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2014年“幽门螺杆菌(Hp)胃炎全球共识”将Hp相关性胃炎明确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并指出Hp感染后一般难以自行清除,除非进行根治,或者胃粘膜发生严重肠化生则细菌出现难以定植而自动消失[1]。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Hp及其相关性胃炎取得一定成果,现将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源于现代,古代没有明确的相关文献记载,因此,目前临床上多根据其引起的的症状而进行病因病机的概述。Hp相关性胃炎患者可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泛酸、嗳气等症状,归属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呕吐”等病证。

    1.1 外邪侵袭:王胜英等[2]认为Hp外邪反复持续的侵袭是主要病因,从而使胃粘膜屏障功能破坏,脾胃虚弱,脾虚则湿邪内蕴而化热,气虚则运血无力而瘀滞,从而产生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虚实夹杂。

    1.2 湿热中阻:吴耀南等[3]认为Hp感染具有隐匿性、渐进性、反复性等特点,与中医湿热邪气的致病特点相似,且“湿热”环境十分适宜Hp邪气的生长与繁殖。

    1.3 肝胆胃不和:屈杰等[4]认为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少阳胆腑症基本一致,而从中医脏腑角度分析,Hp可考虑为湿热邪气,湿热内阻,肝胆失疏,胆胃不和,胃失和降。江冠亚等[5]认为本病病位虽在胃,然与肝、脾关系密切,常因饮食失调或情志不畅致病,而尤其是受到忧思郁怒等精神刺激,则可致肝失疏泄,脾气郁结,胃气失降,引起呕吐等反胃的症状。

    1.4 脾胃虚损:蕈洁梅[6]总结其师蓝青强教授临床经验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当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致脾胃虚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