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21年第1期
编号:164612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的思虑过度状态失眠症辨治思路探析*
关键词:脉象,1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思虑过度状态失眠症诊断,2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思虑过度状态失眠症治疗,3验案举隅

     刘文瑜 丁 晓 齐向华

    1 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30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融合古今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运用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的具有独到见解、容纳多学科、涵盖多层面的全新脉学体系[1]。包涵25对脉象要素,即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厚薄、刚柔、动静、来去、长短、高深、浮沉、上下、粗细、敛散、怠驶、迟数、结代、强弱、稀稠、疾缓、滑涩、进退、凸凹、枯荣要素。临证诊治疾病时,通过对脉象要素信息的提取将关联度较高的脉象要素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分离出来,使“系统辨证脉学”识脉与审脉系统体现出特有的系统性、辨证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等特点[2]。

    思虑本指正常的想法或思考,然一旦超过正常的限度,维持一定的时间,便成为思虑过度状态,《严氏济生方》记有“思过度,而成斯焉”。思虑过度则气机结滞,耗伤心脾,心神不安;气机不行,化痰上扰;气机郁滞,神气不足,遂致夜不能寐。

    1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思虑过度状态失眠症诊断

    1.1 传统分型诊断:《中医内科学》第3版教材将“不寐”分为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结合系统辨证脉学,对传统分型诊断指导。①肝火扰心证。临床表现:不寐多梦,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不思饮食,舌红苔黄[3]。系统辨证脉学脉象:“动”“短”“疾”“上”“热”“沉”“涩”。②痰热扰心证。临床表现:心烦不寐,胸闷脘痞,伴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3]。系统辨证脉学脉象:“滑”“涩”“短”“粗”“热”“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1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