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医杂志》 > 2021年第12期
编号:164012
宋康从肺络论治肺脓肿经验
鍏抽敭璇嶏細败酱草,1热毒滞肺当清肺络,2痰瘀阻络当通肺络,3久病络虚当补肺络,4验案举隅,5小结

     俞 翩周金依 宋 康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肺脓肿是一种预后一般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随着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的技术发展,发病率、死亡率与以往相比明显下降。但随着耐药菌群的不断扩增,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宋康主任中医师系第三批浙江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数十载,尤擅长从肺络论治肺系疾病。宋师认为肺朝百脉,而络脉散布广泛,致使肺络易瘀阻、易痰结,因而肺络病有“结”“痈”“痹”“积”的特点。故宋师在临证应用上常以治肺络为主,辨清病邪主次,对症施治。宋师认为肺脓肿可归属于“肺痈”范畴,治疗以清肺络为主,通肺络为辅,久病络虚气耗则以补代通。现将宋师从肺络辨证治疗肺脓肿经验分享如下。

    1 热毒滞肺当清肺络

    肺脏娇嫩,其处华盖,易受邪侵,本病多为外感风热,正如《类证治裁·肺痿肺痈》所说:“肺痈者……因风热客肺,蕴毒成痈。”外感风邪壅滞肺络,络脉愈滞,邪气愈留,久成生热,热蕴成毒。热邪熏之,毒邪腐之,热毒伤之,肺失清肃。《医门法律》言:“经盛入络,络盛返经。”邪盛则入络,络中邪长又反侵经脉,是以宋师认为清肺络邪毒是最主要的治疗原则,但因肺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喜清恶浊的生理特性,在用药上不宜选用大剂苦寒清热之品,当以“清解”为要,常用药对有肺形草、鱼腥草[1],二者均归于肺经,辛散微寒,清解肺热,又宣通肺络,热邪清则肺络免于邪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89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