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不同作用*
眼动,新词,1引言,2实验1:首词素位置概率信息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中的作用,1实验方法,2实验结果,3讨论,3实验2: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中的作用,2结果,4总讨论,1首,尾词素位置概率
梁菲菲 冯琳琳 刘 瑛 李 馨 白学军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不同作用*
梁菲菲1,2,3冯琳琳2刘 瑛2李 馨1,2,3白学军1,2,3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3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 天津 300387)
本研究通过两个平行实验, 探讨重复学习新词时首、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作用于词切分的变化模式。采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范式, 将双字假词作为新词, 实验1操纵首词素位置概率高低, 保证尾词素相同; 实验2操纵尾词素位置概率高低, 保证首词素相同。采用眼动仪记录大学生阅读时的眼动轨迹。结果显示: (1)首、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词切分作用随新词在阅读中学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变小, 表现出“熟悉性效应”。(2)首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熟悉性效应”表现在回视路径时间、总注视次数两个相对晚期的眼动指标, 而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熟悉性效应”则从凝视时间开始, 到回视路径时间, 再持续到总注视时间。结果表明首、尾词素的位置概率信息均作用于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 但首词素的作用时程更长, 更稳定, 支持了首词素在双字词加工中具有优势的观点。
词素位置概率, 词切分, 阅读伴随词汇学习, 中文阅读
1 引言
词是阅读的基本加工单位(Bai et al., 2008; Li et al., 2022; Li & Pollatsek, 2020; Radach & Kennedy, 2004; Rayner, 1998, 2009)。在多数拼音文字书写系统中(如英语、德语等), 词间空格是一种天然的词切分线索, 帮助读者从视觉上进行词切分, 促进词汇识别和引导眼跳定位(Clifton et al., 2016; Perea & Acha, 2009)。由于中文阅读无词间空格之类的视觉词切分线索, 词切分过程显得更为复杂(白学军等, 2019; 梁菲菲等, 2019; Bai et al., 2013; Blythe et al., 2012; Li et al., 2009; Li & Pollatsek, 2020; Zang et al., 2013)。特别是在阅读中伴随学习新词时, 读者只有将新词切分出来, 才可能通过自下而上的词汇水平信息以及自上而下的语境水平信息推断新词语义, 逐步构建新词表征并纳入心理词典。中文读者在阅读中依据何种线索将新词切分开来?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理解中文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机制, 为开发高效词汇学习方式提供理论支持1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中文阅读在文本呈现方式上的特殊性(词间无清晰的视觉线索, 例如空格), 词切分和词识别的关系较为复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0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