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5年第8期
编号:11032993
体会传统武术练功方法(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中华武术》 2005年第8期
     下述拙论是笔者基于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拳种在基本功法理论的初步理解基础上,加之本人在多年的习武过程中所积累的一点经验而形成的粗浅认识。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繁多,风格不一,即便是同属“内家”或“外家”的同一种类拳种之中,也分有诸多的门派。况且在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之中能立之为门派的拳种,必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与众不同的功法理论。加之一些传承者们在诠释前人所著述的拳理、拳诀时,因对前人使用的一些隐语在理解上存在的分歧,难免使一些拳“道”不深、又想博学的武术痴迷者对众多纠缠不清的析理感到茫然。笔者作为一名武术痴迷者,于痴迷之中,曾探秘于多类拳种。虽无所成,但通过对传统武术众多功法理论的拜读和多年体悟,逐渐对传统武术在练功方法的共性方面梳理出了一些头绪。

    头绪之一:“法借劲使、劲由法出”是传统武术运动方法的基本原理。无论武术运动在套路的演练上,还是在技法的运用上,武术的特征决定了武术中的任何拳种都是一项劲与法不可分割的运动。我们无论学练任何一个传统武术拳种、任何一个流派的武术套路,都应根据传统武术运动的这一基本原理。从了解所学练的拳种风格、特点及劲力上的要求人手,将劲力上的运用与运动中的各种技法动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抓住“柔为刚之本,刚乃柔之用”的关系。在学练套路的过程中,不急不躁仔细揣摩所学练拳种的外在风格特点,熟悉拳架动作中的虚实、刚柔变换规律,认真掌握好“劲”在运动中的传递过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