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5年第8期
编号:11032987
李晖模式的启示(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中华武术》 2005年第8期
     前不久,我同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导引养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广德教授、北京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吴彬九段一起赴港参加了“李晖武术文化中心”在五星级的朗豪酒店举行的“非凡努力,创造传奇——迈向五周年暨最优秀太极养生、武术学员颁奖典礼”活动。

    这是一次港味十足的活动,有许多别开生面的东西令人回味,也许这就是“李晖模式”带给人们的启示。

    “李晖武术文化中心”成立于2000年。本来今年恰逢4周年,但香港人忌讳“4”字,故定名为“迈向五周年”,图个吉利,算是李晖顺应香港民情事态的灵机一动吧。

    “李晖模式”之一就是定位准确,适合港情。

    “李晖武术文化中心”的主旨是什么?张广德教授题写的对联点明了主题:“武术太极千秋业,导引养生万代春”,即武术与养生。

    别看香港是购物天堂、金融中心,但武术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武术百花齐放,在公园里,随处可见习武健身之人;竞技武术摘金夺银,成为港人引以为自豪的强项之一。在单项世界锦标赛上,武术是香港荣获冠、亚军最多的项目。此外,香港还是武打片的“发祥地”,武术早已深入港人心灵深处。
, 百拇医药
    科学“养生”是港人的追求。面对工作节奏加快和相对富足的生活条件。渴望健康、追求长寿成为当今港人最关心的问题。长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氛围中的港人,对武术养生情有独钟。因此,李晖办武术文化中心的着陆点非常符合港情,并为其日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在内地,武术馆校不少,各地的“行情不同”,发展好的肯定是有的放矢,反之,则很难有大的空间。我曾参加过一些武术馆校的开学盛典,后来有的逐渐“消亡”了,或是硬撑着,效益不佳,其原因可能与事先没看准有关。如果能像李晖这样,看准了才出手,我想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当今社会,要做成任何事情,事先的市场调研与策划尤为重要,最主要的恐怕是要先摸清行情。

    “李晖模式”之二就是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大。

    在内地,武术馆校或培训中心大都选在郊区,而“李晖武术文化中心”却坐落在香港最繁华的中环地带,位于著名的SOHO区,占地600平米。动感十足的演武厅,舒适平和的养生阁,大胆地突出“动与静,阴与阳”天人合一的“武术养生”观,吸引了白领一族。
, 百拇医药
    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大道,敢于出手,看起来,李晖似乎在冒险,但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会员已超过六百人,而且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每天来习武的会员络绎不绝,人员轮换,场地不闲,水转,山也转,利用率之高超出我的想象。

    徐才先生的名言“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我国武术资源无以伦比。一些体育院校设有武术系,武术馆校已过万家,培养了大批的武术人才,但像李晖这样以武术文化为切入点、选择繁华地段大刀阔斧进行商业运作的恐怕还不多见。

    前些年,我曾造访过一家在北京繁华区开业的武馆,后来外迁了,究其原因,恐怕是商业运作出了问题。内地城市繁华区均有健身场所,但多为时尚运动,武术养生难以寻觅。难道说,“武术养生”只能在香港金街这样的地方繁衍生长吗?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许久大城市的白领阶层深感健身养生的重要性,网球场馆、羽毛球馆要排队预定,跆拳道、瑜伽、韩国热舞也都纷纷抢滩登陆主干道。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令人不解的是武术却在实行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的战术,充其量是游弋在城外城,或者是在郊区安营扎寨。
, http://www.100md.com
    有人说,竞赛套路难度太大,只适合于专业运动员;还有人说,传统武术太复杂,很难学。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审时度势,吸收武术精华,重新编排一些适合当今人们武术养生、健身需求的新武术呢?让它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占领健身市场。在郑州世界传统武术节上,半天的武术健身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外国友人赞叹不已。如何进一步包装、推广这些“武术新产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这是我造访“李晖武术文化中心”之后,一直在反思的问题。

    其实,李晖武术文化中心的主项并不是舶来品,而是正宗的国宝——太极。内地太极名家不少,都有自己的“地盘”,朝拜者如云,但像李晖这样在大城市的繁华区占一席之地者甚寡。“太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如何科学地利用它却是门学问,李晖的胆识对我们是否也有些触动呢?

    事实上,内地一些大城市的涉外饭店中,时而也能看到一些武术专业人员对个别游客进行单独教练,但有组织的、成规模的并不多,这与武术的地位极不相称。我以为,关键在我们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商业包装与策划尚欠功力。
, 百拇医药
    追求时尚也算是一种潮流,是否只有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呢?只有洋货才最可爱呢?我以为,这是认识上的偏差,或者说是知识上的欠缺。各个体育项目都存在着自身特有的优势,也不可能没有不足。相对而言,武术无论从功能方面,还是内涵方面,均是其他项目难以媲美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可见,我们的工作还要加大努力。尤其在科研和调研方面需要做的事确实很多。

    “李晖模式”之三就是请最好的名师,教最好的功夫。

    此次与我同行的两位老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当今内地武术养生的最高水平。张广德教授创编的“导引养生功”被北京体育大学列为必修课,弟子遍及五大洲,专著出版发行超过百万册。吴彬为国内公认的金牌教练,曾率北京武术队荣获过19次全国冠军,曾长期担任国际武联、亚洲武联技委会主任。

    李晖本人曾在北京体育大学向门惠丰、阚桂香教授学习太极拳,成为张广德教授的人室弟子,专修六年导引养生功。她还多次亲临北京什刹海体校向吴教练请教训练秘诀。目前,在该中心担任导师的有吴彬的真传弟子黑志宏和刘娟,他俩均在国内外大赛中荣获过奖项。
, 百拇医药
    “请最好的老师,教最好的功夫”增加了“李晖武术文化中心”的感召力。在现场,张广德老师亲自传授导引养生功,现身说功,解答问题,为会员颁发听课证书。尽管一张入场券高达1800港元,但仍然供不应求。由于这套功法源于太极、针对性强以及张老师本人练功治愈癌症的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明力。有几位学员反映,他们练了导引养生功后,“纠缠”多年的慢性病得以治愈或缓解。

    每个人都希望将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各不相同。李晖走的是名人之路,注重的是名人效益。无疑,这与香港的生存环境有关。1999年,我赴港采访第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不知何故,观众突然发出尖叫声。当时我正巧在主席台上与李杰主任聊天,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原来坐在我身边的是大名鼎鼎的周星驰。香港是个崇拜名人的时尚城市。李晖深谙此道,盛隋邀请武术界名人加盟,这是聪明之举,也是为自已品牌所做的最佳“广告”宣传。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王友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