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41919
体悟孙式太极拳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中华武术》 2006年第6期
     自1991年有缘结识先师孙叔容以来,快十五年了,恩师离我们而去也近一年了。这十几年来随着对孙式太极拳的练习,以及近几年在北京体育大学读研期间,对太极拳认识的加深,对孙式太极拳的感悟也就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现将个人的体会及观点与太极拳练习者共同探讨。

    一、称其为“小架”为何

    有关太极拳的“大架”与“小架”之说不知缘起何时?查阅有关文献,普遍认为是以动作过程中肢体运动幅度的大小来区分的,如陈式太极拳以“大圈”与“小圈”来分“大、小架”。另有人认为“太极拳架子大小主要指风格而言,不在于修炼时架子之高低”。也有人认为“架子大小有点类似于书法艺术中颜体和欧体楷书”。但凡此种种我认为都不足以把孙式太极拳定为“小架”。

    首先,来看看练习孙式太极拳上肢的状态,在练习过程中没有丝毫拘谨,而是感觉到舒展、开阔。这一点从孙老先生《太极拳学》中的要求中清晰看到,比如“两手……伸至极处”,“先将两手……分开到极处”,“……胳膊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等等。从上肢在练习过程中的状态来看,我认为其舒伸程度和其他被称为“大架”的没有区别。

    可能问题就出在下肢的状态上。孙式太极拳的下肢状态往往使人产生一些误解,看起来动作不够“放开”。实际上并非如此,只不过是放开的形式不同而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