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79990
推手与散手(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华武术》 2007年第5期
     推手与散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是一种功法,而是检验功法的一种手段,是对自身所学功法全面综合的检验。祖国传统拳学,特别是冠以“内家拳”名的拳种,都有推手的训练内容。太极拳叫打手、揉手,形意拳叫搓手、撕扒,八卦掌叫盘手,咏春拳叫碌手、黏桥,也有叫演手、粘手、拆手、搭手、缠手的,虽称呼不同,形式各异,侧重有别,但都是作为检验所学功法的手段而存在的。

    推手与散手并无严格的划分界限,搭手为推手,断手为散手。而推手既可以说是散手的前奏和放慢,功深后也可以是散手的升华。对于推手,当前各个拳派虽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和流弊,造成习者练非所用、用非所练的尴尬情形,这一点想必很多学者多有同感,不必多言。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其实还是出在固定模式的束缚上。

    推手既然是散手的前奏和放慢,那么从一开始的人手训练就要体现出“一切面向实战”的要求。比如点的接触,并非俗传流行的固定好的手搭手的形式和约定好的绕胳膊圈儿,而是一方采取各种拳法或腿法进行放慢的攻击,另一方以顺其力、听其劲、化其行的策略技法进行听、化、引发的反击。这其实在试力时对水流阻力、空气阻力的体认中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不过现在具体到了实实在在的人。从当初试力时,对水流、气流的自我体认提升到了此时推手中的对他人劲力、方向的听、化、引发上,从当初的应感而动提升到此时的因人而动,自然要难得多,复杂得多。
, http://www.100md.com
    推手训练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多,简而言之,主要是点、线、面的学问和听、化、引、发的技术,这些本非笔墨所能描述,但为了澄清当前一些误传谬教,这里就挂一漏万,简要略举几例,以资参考互研,不当之处敬请各方家指正。

    两人交手即有点的接触,攻防互变即有线的变化,进退转换即有面的讲究,而这一切都会在听、化、引、发的技术演变中产生千变万化的形态。如对方以直拳击来,我可以腕背顺其直线劲力引接形成点的接触,同时斜上步使己正面对彼斜面并顺势翻腕施以拿法控制之;也可在顺势接点之时以另一手圈抓、劈举或削掌击之;还可在对方感觉异常收手变化时顺势画立圆以虎扑之形放之。总之并无固定形式,一切因人而动,因势而动,随机而动。但在动时要讲究接触点的位置,化劲引劲时的路线、角度,己身转换时的正面、斜面等技术问题。这些如用文字讲解必定是纸上谈兵,只有亲身体认方能真正明白。这里要说的也只能是一些原则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如推手训练中双方要遵循“守中用中”“沾粘连随”的原则,从一出手就要尽量抢占有利的接触点和有利的位置(即抢点夺势)。推手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在于控制自己的平衡而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守中”就是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平衡不受对方干扰(并非单纯地只守自己的中线),而“用中”就是要时刻控制对方重心干扰对方的平衡(也并非简单地只是指向对方中线或打击对方中线)。王芗斋所谓“拳极重中字,要守中用中,保中线,守中神,不失中气,不失中力,不失中神”是也。那么如何更好地“守中用中”?这就又要涉及到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了,比如滚错、撑拧、螺旋等手法技巧的运用以及听劲、化劲、引劲、拿劲等技术功力的运用等,要在“沾粘连随”的动态中“守中用中”,而非静止僵化的“守中用中”。此外还有杠杆、斜面、轮轴、重力势能等力学原理的掌握,如传统武术中有名的金丝缠腕,在控制好对方手后要向自身拉后再卷压之,如此方能延长对方的阻力臂,增长自己的动力臂,特别是再遇对方硬顶时再加上身法的后拖斜压更是大大延长了自己的动力臂距离,从而轻易地将对方控制死,这就是对杠杆力的巧妙运用。再如我向对方中线推击时,对方掳腕下压,此时我顺势放松不较劲,从而把出手抬臂时储存的形变势能和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力量松沉到对方身上,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合上对方的运动趋势,则完全可让对方轻松倒地,这就是对重力势能的巧妙运用。而双方在点的接触上所做的诸多旋绕、缠滚等运动,实际上正是物理力学上的“轮轴”运动,种种这些也都是对“守中用中”的具体运用。
, 百拇医药
    除了对以上所说的点、线、面和化、引、发,以及力学原理等掌握运用外,还有—些细节也需掌握,如“点紧身松”的技巧和支点与动力臂的距离调整等技巧,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运用,从而尽量做到最经济的用力,也即用最小的力达到最大力的效果。比如在对对方前臂作控点时,双方前臂的接触点是支点,这是不由自己单方面调整的,而从支点到自身这一段却是可以自己调整的。这就要通过“点紧”(看好对方,粘住对方)和“身松”(主要是肩松以延长己身动力臂的距离)从而达到巧妙运用杠杆力的效果。当然功深之后还可通过身法、步法等路线、方向的转换来延长动力臂的距离,这些通过推手时间的积累和明师指点自然会逐步有所体认。

    推手是对听劲力点的体认和训练,所有化、引、发的技术,都是在听劲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而点既是作为双方的接触点,也是作为己方的杠杆支点和发力打击点。点上变化,瞬息万变,没有良好的听劲水平,也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反应,更谈不上触觉良能。而“沾粘连随”正是对点和听劲的最好体认和训练,也是能够“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沾连,然后能灵活”,要在沾粘连随中找顺、找随、找圆,在沾粘连随中找一圈一太极、一动一阴阳的奥妙。我们平常的站桩也好,试力也好,之所以强调对水流、气流的体认,其实也是在锻炼触觉的灵敏度,为发挥触觉良能作基础。这一点,大多数习者多有忽略,一味钻在“间架结构”“精神意念”中,舍本逐末,致使苦练多年未能求得一触即发的触觉活力,殊为可惜!王芗斋自云“挽转游身,如行云流水”,就是强调“活”字的灵动。真正的中华拳学打的不是气战、力战,更不是拼战、消耗战,而是谋战,经济战,能用一两劲达到目的,决不用二两。这就要求习者有很好的灵敏I生,也即王芗斋所说的触觉活力、触觉良能。而古人所谓的“听劲”,其实就是对自身灵敏性的一种直观表述。正如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具备“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知人”功大,才能在推手实践乃至散手实战中稳操胜券。可以说推手训练既是中华武术独有的一种训练手段,也是提高拳学技艺水平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推手有成之后,对于散手则几乎是水到渠成。因为推手本身就是散手的放慢,但推手讲的是粘点、连点,用的是持续力、长劲,而散手讲的却是断点、打点,多用的是爆发力、寸劲。另外散手实战中,还有一些实战经验方面的积累和精神意念方面的激发,这些真刀真枪的东西只有经过身临其境的多次操练才能真正学得,学以致用。

    关于精神、意念方面,有些人一味强调勇敢,强调猛打猛拼,其实这

    [ 下 页 ], 百拇医药(张 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