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入静妙境(2)
个“现在念”,现在念要做到空空荡荡,清清净净,中间这一段空,就是三际托空。但我们现在的功力还不够,还不能够做到将三际截断,但我们能够体会《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能看清楚这个念头,我将它定住了。好像看DVD定样一样,那就是定静。
这时候,才开始讲控制图像,逐渐控制了身体里开始产生的变化,好像有同学谈起做单鞭动作的体会,一个念头定在那里,只要念头不转,身体也可以完全不转,一定几分钟、十几分钟,但这时不动还不好,因为这时所产生的变化还达不到身上全部是空的。再往下,真静才开始出现,我这里不动也不想,定是定在那里了,但是脑子里很清楚,觉得里面有东西动了,这时就是“住无所住”。要注意,这个时候还要体会身上是不是松开,只有身上松开了,才能体会这种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松静放在一起讲。前面不松的话,这些状态都体会不到,一定要松开以后才能达到真静。
恬谈虚无真气随
真静了,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内劲运行,很多现象就产生了,这时还没有产生大动,产生这个静的时候,还没有“致虚极”,此时你松的条件愈好,感觉到身体愈来愈柔软,才能开始体会到你是不动的。但是身体里面有东西动,外面没有东西动,这时身体里面的动就愈来愈明显。明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如说身上会疼痛,背上会疼痛,里面细小的东西会疼痛,这个阶段内气还不够畅通,但开始换劲,内劲因静而得以和顺产生,开始生机勃勃,健身养气的状态就开始起作用了。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百拇医药
这时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我们的情绪得到调整,精神得到安宁,身心都得到锻炼,由此接着往下,到了灵静的状态,才能体会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人为万物中最灵敏者,所以我们讲静的状态,要守静笃。守就是把持,拿住,不要放,守住那个静的变化,笃就是忠厚老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状态,“归根日静”,就是说松到根本上了,才能够得到静,这个根就是本来从那个地方来的东西叫根,那个时候才是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恒常的道理,就是永恒不变的东西,那个是常,这时你就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复命就是回到那个最根本的来源,如果说到了这个境界,你就知道了。这时就能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就是“夫物芸芸”,万事万物都是那么多,但它要归根,归根就是反。这才能了解到灵静状态的意义。静本身是不动的,但灵是动的。这是指道的本体是虚无寂静,但万物出而生动,入而寂静。道生万物,是由无而有,复归于道,是有归于无。所以归根,用我们练功体会来解释,就是万物复归于本性。到这里才知道“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时候反而能感觉到身体的静的状态下有很多的运动。可是尽管有那么多的运动,它又是静的。我们说太极拳动静如一,就是说真正到了灵静的阶段,则是“道居而慧生”,由虚静而引发出的内气,充盈圆融,反而让你心气合一,湛然寂定。所以,练功讲静,一般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讲静,一般都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才能够真正体会明白。当然,我们这是讲练功的过程,功力高了以后,可以一下子就到灵静的阶段。到了灵静的时候,就是我现在跟你们讲话,一直在讲话,我也可以是灵静的。因为它是动而不动,静而不静,就是动静同源,动静如一,所以它是灵,又是静。在灵的方面,你可以感到自己有一种生机勃勃的东西存在,而且是十分灵动的,活活泼泼的,不是滞碍的,在静的方面,你又觉得可以控制某种机、某种势。美国NBA的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在谈到自己打球的经验时曾经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进入特别投入的高潮状态时,会感觉到整个球场都非常静,别的球员的动作都相当缓慢,有时甚至感觉到整个球场都不再存在,周围的观众都不再存在,只有那个篮球存在,而且自己可以非常轻松地将那个篮球放进篮筐,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静的状态。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气机的启动,内劲的转换,神意气的开合鼓荡……到这时你才知道,我们讲的这么多东西,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不过,太极拳讲静的最高阶段还是清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到这个阶段,是要动静二相皆不着,浑浑穆穆,连静的境界也完全不去求,这时候就是真正见到“自性”了,这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白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责任编辑 王 涛, http://www.100md.com(解守德)
这时候,才开始讲控制图像,逐渐控制了身体里开始产生的变化,好像有同学谈起做单鞭动作的体会,一个念头定在那里,只要念头不转,身体也可以完全不转,一定几分钟、十几分钟,但这时不动还不好,因为这时所产生的变化还达不到身上全部是空的。再往下,真静才开始出现,我这里不动也不想,定是定在那里了,但是脑子里很清楚,觉得里面有东西动了,这时就是“住无所住”。要注意,这个时候还要体会身上是不是松开,只有身上松开了,才能体会这种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松静放在一起讲。前面不松的话,这些状态都体会不到,一定要松开以后才能达到真静。
恬谈虚无真气随
真静了,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内劲运行,很多现象就产生了,这时还没有产生大动,产生这个静的时候,还没有“致虚极”,此时你松的条件愈好,感觉到身体愈来愈柔软,才能开始体会到你是不动的。但是身体里面有东西动,外面没有东西动,这时身体里面的动就愈来愈明显。明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如说身上会疼痛,背上会疼痛,里面细小的东西会疼痛,这个阶段内气还不够畅通,但开始换劲,内劲因静而得以和顺产生,开始生机勃勃,健身养气的状态就开始起作用了。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百拇医药
这时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我们的情绪得到调整,精神得到安宁,身心都得到锻炼,由此接着往下,到了灵静的状态,才能体会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人为万物中最灵敏者,所以我们讲静的状态,要守静笃。守就是把持,拿住,不要放,守住那个静的变化,笃就是忠厚老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状态,“归根日静”,就是说松到根本上了,才能够得到静,这个根就是本来从那个地方来的东西叫根,那个时候才是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恒常的道理,就是永恒不变的东西,那个是常,这时你就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复命就是回到那个最根本的来源,如果说到了这个境界,你就知道了。这时就能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就是“夫物芸芸”,万事万物都是那么多,但它要归根,归根就是反。这才能了解到灵静状态的意义。静本身是不动的,但灵是动的。这是指道的本体是虚无寂静,但万物出而生动,入而寂静。道生万物,是由无而有,复归于道,是有归于无。所以归根,用我们练功体会来解释,就是万物复归于本性。到这里才知道“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时候反而能感觉到身体的静的状态下有很多的运动。可是尽管有那么多的运动,它又是静的。我们说太极拳动静如一,就是说真正到了灵静的阶段,则是“道居而慧生”,由虚静而引发出的内气,充盈圆融,反而让你心气合一,湛然寂定。所以,练功讲静,一般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讲静,一般都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才能够真正体会明白。当然,我们这是讲练功的过程,功力高了以后,可以一下子就到灵静的阶段。到了灵静的时候,就是我现在跟你们讲话,一直在讲话,我也可以是灵静的。因为它是动而不动,静而不静,就是动静同源,动静如一,所以它是灵,又是静。在灵的方面,你可以感到自己有一种生机勃勃的东西存在,而且是十分灵动的,活活泼泼的,不是滞碍的,在静的方面,你又觉得可以控制某种机、某种势。美国NBA的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在谈到自己打球的经验时曾经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进入特别投入的高潮状态时,会感觉到整个球场都非常静,别的球员的动作都相当缓慢,有时甚至感觉到整个球场都不再存在,周围的观众都不再存在,只有那个篮球存在,而且自己可以非常轻松地将那个篮球放进篮筐,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静的状态。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气机的启动,内劲的转换,神意气的开合鼓荡……到这时你才知道,我们讲的这么多东西,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不过,太极拳讲静的最高阶段还是清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到这个阶段,是要动静二相皆不着,浑浑穆穆,连静的境界也完全不去求,这时候就是真正见到“自性”了,这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白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责任编辑 王 涛, http://www.100md.com(解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