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家庭·生活版》 > 20144
编号:13691216
打开茶罐子 打开话匣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44
     《茶21席》

    作者:古武南编著

    出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定价:38.00

    关于茶,认真想起来,还真是自然而然地就在生活中占居一角。从儿时记忆里去寻找,好像每天都看到长辈们在喝茶,围着老大理石茶几,你一言、我一语地泡茶聊天,好不精彩,好像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我想到现在每天我家还是重复上演这出戏码,只是主角换了几个,唯有茶这个角色还没更换。茶,也可说是我家的“精神”食粮,好不好喝没那么重要,只有坐在茶桌边,才有一家人谈话的契机,好似打开茶罐子,就可以打开话匣子,好有趣呀!

    天天喝茶

    既然天天喝茶,想必就不是什么好茶。儿时记忆好像对于茶滋味没什么特别感受,只是有点苦有点涩,有时觉得比水还难喝,又加上长辈常说,谁买的又便宜又好喝,我怎么都觉得只有喝到便宜,没有喝到好喝呢?直到有一天,不知是哪位叔伯送了罐比赛茶之类的,还真是开了眼界,就在大家好奇下,像打开珠宝盒般的,小心翼翼地拿出茶叶,咦?怎么这样小一包?喔!因为太贵了,只有小小一包大家品尝看吧!叔伯不好意思地说,就在那次我才真正地喝到好喝的茶,虽不知是什么茶,只记得茶汤清甜细致,茶香优雅芬芳,两颊生津不止,喉韵久久不散;即使是小孩子,对于好喝的茶滋味,我想仍然记忆犹新。只见那一小包茶放了好久也没拿出来泡,大概没什么贵宾来,所以“贵”茶也就省着点用,既然要天天喝茶,喝这种又好喝又便宜的就好了,爸爸说。

    茶余饭后

    每天饭后,总是看着忙碌的大人们,终于能坐下来喝个茶、谈谈天,而小孩子,在这时候也才能参与大人的世界,从他们身上学点什么,当然有时候混到太晚,总不免挨一顿骂,不是被叫去写功课就是去睡觉,总是在最精彩的时候被撵走了!常常大人们要我们有“耳”无“嘴”,只能听别插嘴,当我们只剩“耳朵”时,又要我们走,实在是很坏,然而这样一来,饭后茶余渐渐就变成大人的聚会了吗?当然不会!每天还是照样演出小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去睡觉,而客厅的茶几旁,照样热闹。

    偶有例外。有一些长辈们聚在一起,就爱比谁小时候最穷苦,又是面粉袋衣裤,又是晒干地瓜签,又是拌盐吃,又是配萝卜干,而白饭榻榻米只是梦幻逸品……等等,好像总评后,最苦的那个就赢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每个长辈好像都要套这个理论来说明小时候多能吃苦,长大后就能禁得住风吹雨打。当传达完一大串的人生经验后,只会补充一句:“你们现在最幸福了,快去睡觉!”任何发表意见的机会也没有,真无趣!真想问问。

    茶中之苦

    每次长辈们吃完苦瓜汤,喝完苦茶,说完人生的苦总免不了沾沾自喜,总算熬过来了,再苦的日子也难不倒我。我想可以和长辈再分享另一苦,常常在茶桌旁,听到茶水的甜,茶的香,殊不知“茶中之苦才是茶中至味”,老师说过,而“苦水不去香不来,苦味是秀气的骨架……”。这下子,人生香甜的果实,印证了吃得了苦的精神,长辈们原来喝茶还有这一味“苦”,别忘了下次还可以拿出来补充。只是茶中之苦化得开,人生也当如此。

    茶艺馆

    个人偏见,不喜欢“茶艺馆”这几个字。大学时,居然听说好多同学会去泡茶艺馆之类的场所,让我有点吃惊!“茶艺馆”不是老人、闲人去嗑瓜子聊天的场合吗?年轻人泡茶、泡妞听起来怪怪的,泡咖啡、泡马子好像比较恰当,要不然也去大自然牵牵小手,或是图书馆传传纸条,一样是追女生嘛!何必选这种老扣扣的场所?当然这是二十多年前的偏见,我还被笑土包子哩,没去猫空、阳明山喝茶赏夜景,真是没情调。我想也是,泡茶毕竟比泡咖啡久,喝茶又多是山上,茶喝多了,睡不着,还更有借口晚回去,啊!我还真是笨呢!偏见!

    当然这几年咖啡馆的兴盛之外,满坑满谷的茶馆也不在少数,从以前的茶艺馆,到泡沫红茶、五十岚、小歇、春水堂、集客、王德传、紫藤芦……等等不同类型的茶馆,吸引着不同族群前来喝茶,所以用偏见来看茶,还真不懂得欣赏茶的风貌。

    矛盾

    对于茶的一知半解,产生了这种情愫。

    喜欢喝茶是事实,不喜欢那种茶艺馆氛围也是事实,好似俗不可耐又莫测高深,又爱又恨,若即若离,矛盾于是产生。到底是认清了真相,因为不够用功,又没有打破砂锅的精神,只在门口徘徊,是不会看到门外的精彩世界,当我没有了借口,来告诉自己不认识茶,就有人来为我打开一扇窗,看到了茶的精彩。

    开了眼界

    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多年好友阿金因缘际会,也促使我接触习茶之路。跟了老师,开了眼界,一切大不同,以往所认识的粗浅皮毛,还真是偏颇,带着偏见眼镜所视无处,无一不是。所幸打开心窗,才有机会能开始认识茶,发现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除了茶之外,更多生活中的器物、人事,让茶真的“不只是茶”。

    习茶 茶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茶席,看你怎么摆放。

    跟老师习茶,看她从容不迫信手拈来的,无一不是日积月累的智慧与巧思,若没下过苦功如何能应用自如?而身为室内设计师的我,刚接触到茶,总想着尝试各种的可能性,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茶席,用素材或布置来表现或强调与众不同,结果往往会沦为表面功夫,而失去了深入的练习。老师时常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要我们这些设计师静一静,想一想,别老是忙着改茶席,好好习茶倒是较重要。虽然是从自由开始,我想终究会回到初衷,好好喝一杯茶的简单,见山是山的道理,毕竟还是要时程来转化吧。

    没完没了

    从习茶之后,这样的心情与事件就接二连三连四了起来。

    器物永远觉得少一件,茶永远买不完,茶课之外,活动也不少,茶食又不知道要准备什么……生活之中,多了许多声音来陪伴,要说人生顿时丰富了起来也不为过。书院不时有演讲、茶会、茶器物的展览、茶山茶农的走访……好像生活中的许多时刻,跟茶是密切结合,密不可分的,渐渐的有时候又疏远了起来,工作忙、生活忙等等借口来拉远这种关系,可是一旦有个活动又把许久不见的习茶同学聚在一起。这种关系很有趣,或许又可说缘分很深,想切也没那么容易,回过头来,不如好好拥抱,珍惜现在。, http://www.100md.com(林千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