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567185
围手术期剖宫产妇女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第2期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所有对象均来自在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住院病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23例,妊高征18例,胎膜早破13例,臀先露11例,羊水异常7例,胎方位异常及产程延长12例,骨盆异常6例,产妇没有分娩信心等因素4例,家属及产妇自愿要求手术者12例,疤痕子宫5例,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症等其他因素共7例。将单周入院的病例作为心理干预组(60例),双周入院的为对照组(58例);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所有病例均无各类精神疾病史,其中初产妇109例(占93.4%),收集数据时以整岁计,年龄24~41岁,平均(28±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2例,中学29例,中专34例,大学及以上43例。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孕周、剖宫产原因、麻醉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性别、体重、Apgar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心理状况评定方法 由主治(管)医(护)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护师)专人负责对118例将进行剖宫产的妇女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分别于入院后两天内及术后10天内评定一次,积分用标准分。在无干扰情况下由孕妇本人填写,个别由医务人员询问并代为填写。

    1.2.1.1 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5] 用状态性焦虑量表评定状态性焦虑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