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27027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第5期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

     【摘 要】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伦理意识现状,加强职业伦理教育的针对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译自Gibson和Pope在美国进行的全国伦理调查所用问卷为主体,对109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和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在问卷的88个条目中,教师与医生在74个条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有14条,如:教师与医生赞成“帮助来访者举报同事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7.3%、40.7%,赞同“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提供个人建议”的比例分别为81.8%、61.1%,认同“如果来访者无能力付费就终止咨询”的比例分别为29.1%、53.7%,认同“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私人诊所招收来访者”的比例分别为7.3%、20.4%。不同性别与年资的教师与医生在部分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当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伦理意识总体倾向较为一致,但在某些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环境和过去的职业培训经历可能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职业伦理;教师;医生;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R749.055、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5-0362-06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标是维护心理健康与促进心灵成长,因此这一专业领域对从业者的职业伦理有着特殊的要求。国外有调查发现,心理健康领域的心理学家和医生在其工作中都常常面临一些伦理困境,包括如何处理保密例外情况、双重关系、知情同意等问题[1]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