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62309
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第4期

     【摘 要】目的:探讨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低视力患者102名,并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配对选取对照组99名,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施测。结果:(1)低视力患者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如人际关系因子(1.78±0.53)vs. (1.40±0.31),P<0.01];(2)低视力患者主观支持分、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2.30±4.63)vs. (23.76±5.51), (38.24±7.35)vs. (41.36±6.65),P<0.01];(3)低视力患者解决问题因子分低于对照组[(0.60±0.29)vs.(0.79±0.18),P<0.01],而自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0.38±0.32)vs.(0.21±0.25), P<0.01];(4)低视力患者SCL-90总分及大多数因子与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呈低到中度相关(r=0.22~0.40,P<0.05,0.01)。结论: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普遍较差,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呈低到中度相关。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低视力患者;横断面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04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42-04

    低视力指患者的双眼即使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和普通的屈光矫正后仍存在功能性损害,其矫正视力小于0.3 (6/18) 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尚有利用剩余视力做某项视觉活动的潜能者[1]。低视力分为两级:好眼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小于0.3者为低视力1级,好眼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小于0.1者为低视力2级[1]。我国1987年进行了全国性的低视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低视力患病率为0.58%[1]。

    视力的损失毫无疑问是一个负性应激源,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及采取的应对方式在应激-反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研究表明,充足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具有缓解挫折打击的作用,有利于心身健康[3-4]。本文调查低视力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并探讨了它们间的相关性,以为临床护士对低视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年2~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低视力患者。入选条件:患者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30以下,等于或优于0.05;年满18岁,具有中文听说和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有精神病史者。共110名低视力患者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19~83岁,平均(58±1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6例;职业:农民49例,工人18例,干部16例,其他19例;患者视力范围为0.05~0.2,其中低视力1级 59人,低视力2级43人。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脉络膜病35例,白内障合并视神经萎缩10例,角膜病11 例,眼外伤 13例,结膜病17例,青光眼16例。

    在我院体检者和职工家属中,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配对选取对照组。入选条件:双眼视力在1.0及以上,年满18岁,无精神病史者,具有听说和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者。共110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9份。
, http://www.100md.com
    1.2 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视力、病因等眼科学资料。

    1.2.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5]

    SCL-90能够反映精神病人和有躯体疾病病人的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用于测量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按0~4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6]

    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
, 百拇医药
    1.2.4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CSQ)[7]

    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6个应对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属于成熟型的应对方式,退避、自责、幻想属于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合理化为混合型应对方式。每个条目以“是”(计1分)和“否”(计0分)作答。

    1.3 资料收集

    调查前首先取得医院的同意。培训3名眼科护士为调查员。给予所有被调查者相同的指导语。查阅病例记录后选取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征得患者的同意后进行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在充足照明或自然光线下,遮盖一眼,分别测试患者双眼配镜后的视力。最初患者距视力表5m,当视力低于0.1时,嘱患者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患者的视力(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的距离)。

    视力检查后发放调查问卷,1小时后统一收回,并及时检查问卷填写是否完整。部分低视力患者视力差无法阅读,由调查者将问卷逐条读给被调查者听,让被调查者选择最适合他(她)的答案,由调查者记录。
, 百拇医药
    1.4统计方法

    对人口学资料以及SCL-90、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用t检验比较低视力组和对照组SCL-90、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差异,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对低视力组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以及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

    2.1 两组各量表得分比较

    低视力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将低视力患者SCL-90各因子平均分的高低排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抑郁、强迫、恐怖因子、人际关系和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头痛、恶心或胃部不舒服以及一阵阵发冷或发热;低视力患者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低视力患者应对解决因子分低于对照组,而应对自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低视力患者SCL-90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低视力患者SCL-90总分及大多数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得分、成熟型应对呈负相关,而与不成熟型应对呈正相关(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抑郁因子的平均分最高。说明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普遍较差,并且情绪反应以抑郁最严重,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8-11]。视力损害产生心理应激,同样对患者的躯体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容易出现头痛、恶心及胃部不适以及发冷发热等症状。人类90%的外部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视力受损将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的必然引起患者的心身反应[11]。因此,在一些可能影响视力的慢性眼疾病的早期,如白内障、屈光不正/弱视、沙眼、角膜病、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早期,护理人员就应该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10-11]。此外,除了眼部疾病的护理外,眼科护士还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躯体症状,如头痛等,严重的要给予对症处理。, 百拇医药(高玲玲 高琴琴 杨 瑞 吕彩玲)
1 2下一页